免费论文网 首页

学前班看小兔子图说话教案

时间:2016-10-15 11:55:20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学前班图形认识教案

圆形和椭圆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让幼儿在不断遇到各利新挑战和不断成功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心,感受到和体验以其中的乐趣,让幼儿在充满抽象逻辑的数学环境中,找出事物之间的规律,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自信心及创新精神是我设计这一课题的核心……

二、说教材

认识圆形和椭圆形

教具准备:“拖拉机”、“推土机”的硬纸片拼图,一张椭圆形纸片,一根小棒,一根线,圆形有纸,镜子、瓶盖、圆规。

学具:画图形用的纸、笔、小棒、线和瓶盖。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从直观上认识和椭圆,说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难点:怎样去理解对折线的定义。

教学程序:

1、先后出示教具“拖拉机”和“推土机”让学生说出两种机器中使用的各种图形的名称。然后告诉学生机器轮子的圆形的,教给学生圆形的名称。

2、拿出机器中的“轮子”向学生说明图形有一条圆圆的边,没有角。

3、出示圆形的镜子、瓶盖等,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所见的圆形物品。然后请学生用笔在纸上画圆,作出评比。

4、教师用笔、小棒、线和粉笔在黑板上示范画加圆。(就是以小棒为圆心,线为半径画圆)学生模仿,让学生想出其他画圆的方法。如用笔沿瓶盖在圆形的物体的周边画线。最后用圆规画圆,让其比较。

5、教师出示椭圆形,教学生说出名称。再将圆形和椭圆形分别对折。观察比较:圆无论怎样都可以对折,并且对折线有无数条;椭圆只有两条对折线。

6、说出生活中见到的椭圆形如:鸡蛋、橄榄球、大米、冬瓜、眼睛睁开的时候。这也是一个难点,学生知道圆的图形多,椭圆形的少。

7、探究:如果把车轮换成椭圆形会出现什么情况。

8、引导幼儿完成“数学”第17页的练习。

总结:得出圆的对折线是一样长,而椭圆的两条对折线不一样长。

观点:

1、我赞成学前班的课本只要求认圆形、椭圆形,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让学生想办法画圆。

2、反对学生的随手画圆,椭圆形,那样会养成今后数学画图不认真的态度。

3、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观察图和椭圆,引导学生将来用所学的图形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

乐居示范小学

周兆云2013.10.9

篇二:学前班图形认识教案

学前班《圆形和椭圆》教案

曼方小学 伍德芬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

认识圆形和椭圆形(课本3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在不断遇到各利新挑战和不断成功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心,感受到和体验以其中的乐趣。

过程与方法:让幼儿在充满抽象逻辑的数学环境中,找出事物之间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自信心及创新精神。 教学方法:演示法,操作法。

教学手段:演示、观察。

教具准备:

教具:圆形和椭圆形纸片、物体。

学具:画图形用的纸、笔、小棒、线和瓶盖。

教学重难点:从直观上认识和椭圆,说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喜欢吃西瓜吗?喜欢玩球吗?那你们知道它们都是些

什么形状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他们吧。板书课题。

二、新课。

1、先出示各种圆形,再让学生说说图形的名称。然后告诉学生这样图形是圆形的,教给学生圆形的名称。

2、拿出圆形图片向学生说明图形有一条圆圆的边,没有角。

3、教师在黑板上画圆,再让学生在自己的画画本上画圆,作出评比。

4、说出生活中见到的圆形如:球、苹果…..

6、出示各种椭圆形,再让学生说说图形的名称。然后告诉学生这样图形是椭圆形的,教给学生圆形的名称。

7、教师在黑板上画椭圆形,再让学生在自己的画画本上学画椭圆形圆,作出评比

8、说出生活中见到的椭圆形如:鸡蛋、大米、冬瓜、眼睛睁开的时候。

9、将圆形和椭圆形对比。让学生观察有什么不一样。

三、巩固:

1、给课本上第32页的小猪宝宝和小狗宝宝找回它们的气球。

2、数32页图中小兔身上分别有几个圆形和几个椭圆形,填空。

四、总结:今天,小朋友们学会了什么?你们都表现得很棒!

五、作业:回去观察家里那些东西是圆形的那些东西是圆形的,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圆形和椭圆

椭圆

篇三:学前班上册绘画教案

学前班上册绘画教案

第一课 小燕子看到了什么(两课时)

活动目标:

1.让孩子通过将各种图形组合画出小燕子看到的东西,从而

组成一幅画。

2.激发幼儿喜爱大自然的感受,培养幼儿作画的技能。

活动准备:

幼儿绘画工具、范例

活动过程:

培养幼儿各方面能力,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力。让幼儿通过动

手操作画小燕子看到的东西,以便于提高小肌肉的发达。并让幼

儿展开想象力,进行添画

屋檐等等。从而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

重点:能画出小燕子看到的景物。

难点:能添画出合理的画面。

教学过程:激趣——师示范——幼儿操作——评价

引起兴趣:

小燕子在空中飞行看到了什么?

一、师示范:

1.画出小燕子看到的景物。

2.提要求:

看清楚景物特征。

二、幼儿操作,师指导:

引导幼儿画出景物的特征。

重点:能添画出合理的画面。

三、评价:

表扬画的好的幼儿

活动结束:小朋友一起听小燕子儿歌。

教学反思:孩子们对小燕子很感兴趣,画起来很认真,但是有的

孩子不敢大胆构思,迟迟没有下笔,不能完成作业,还存在幼儿

园可写不写的习惯,有待进一步纠正。

第二课 我的家像花园(两课时)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各种线条的方法装饰房子。

2.在欣赏范例的基础上,积累装饰经验,大胆创造装饰房子。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勾线笔。

活动过程:

1.出示一座房子,引起幼儿的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座房子,我们一起来看看漂亮吗?

(2)你们觉得这座房子漂亮吗?

(3)他和我们平时看见的房子有什么不同。

2.教师示范装饰房子。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座房子的轮廓线,启发幼儿想想:你

想怎样装饰房子呢?

(2)让幼儿讲述,可以用哪些线条、图案进行装饰,然后教师

在黑板上装饰房子。

3.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让幼儿观察欣赏各种各样的房子,

进一步了解线描装饰房子的基本方法。

4.幼儿绘画装饰活动。 教师提醒幼儿用各种线条装饰房子,

在幼儿创作过程中,教师给予指导。

5.活动评价。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你用了哪些

线条来装饰房子的,并表扬画面整洁、装饰的漂亮的幼儿。 幼儿绘画活动时表现的非常认真,细心,大部分幼儿完成的作品

较好。

活动反思: 线描画,对我班孩子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已掌握了

基本的线形,但在画面的切割、分布、线条的疏密排列上还不够

适宜。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每个孩子都从始至终兴趣盎然,积

极投入到线的造型活动中。我注重观察指导,十分珍惜把每一点

成功的机会留给孩子,他们可以自由表现、不受限制,使能力弱

的孩子也能享受成功、获得自信,充分体验了成功的快乐。最后

的作品欣赏,我不作好与坏的绝对评价,而是让孩子们相互表述

自己的观点,让每个孩子发现同伴作品中的闪光点,让每个孩子

都有成功感。最后启发幼儿怎样用这些作品去装扮自己周围的环

境,既可以让孩子获得自信,又可以焕发孩子们主人翁的意识。

第三课 画五官(两课时)

一、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愿意参加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2. 初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引导幼儿从头到身体有序地添画,并能均匀涂色。

二、教学重点:幼儿能够添画五官和服饰。

三、教学难点:幼儿能画准五官的位置,并能用简单的花纹装饰衣服。

四、活动准备:娃娃1个、范画、水彩笔、纸

五、活动过程

1. 出示娃娃,引导幼儿观察五官和服饰。 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娃娃吗?你都见过什么娃娃?老师今天也带来一个娃娃,我们看看它长得什么样?脸上有什么?娃娃穿得什么衣服?是什么颜色?

2. 出示范画,引导幼儿学习添画五官和服饰。 教师:丁老师可喜欢娃娃了,还给娃娃画了个像呢。 (引导幼儿从头到身体有序地添画,画准五官的位置,启发幼儿运用简单的花纹装饰服饰。)

3.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绘画要求:

1)画的时候要先画五官再给娃娃画漂亮的衣服,涂色要均匀。

2)画画时注意坐姿,眼睛不要离画纸太近保护好眼睛。

4.作品展示及点评。 教师: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娃娃?哪个娃娃画的好?是五官画的好还是衣服装饰得漂亮?小朋友给娃娃画上漂亮的五官和服饰,娃娃的心情会怎么样?

六、教学反思

孩子对自己的五官来了第一次认真审视,会看但是画出来却发现不一样,稚气的笔调泛出更多的天真和可爱,不管画成什么,都愿意承认是自己,老师就给予他们更多的肯定。部分孩子还能在自己的画上加与想象。

第四课 一封图画信(两课时)

活动目标:

1.学习有序地观察单页两幅画面,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能根据画面的提示有序地讲述故事。

2.学会阅读用绘画形式表达的信,大胆想象,理解信的内容。 活动准备:

1.一本大图书、图片(蓝鼠、红鼠)、一封图画信

2.每人一封图画信、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一封信,导入活动:

导语: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这是一封写给谁的信呢?(出示红鼠)那么是谁写给它的信呢?(出示蓝鼠)蓝鼠和红鼠是一对好朋友。

二、阅读(1—2幅图)

1.一天,红鼠收到了蓝鼠的来信。红鼠看不懂信的意思,真着急!

2.信里到底写了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打开信封,取出信纸)啊!原来是一封图画信。

3.蓝鼠信上画的是什么?(木盆)那么他画这只木盆是想告诉红鼠什么呢?

三、引导幼儿猜测信的含义

1.请幼儿讨论猜测。

2.小朋友刚才说出了很多不一样的想法,你们想知道红鼠的小伙伴看了这封信是怎么想的吗?

3.自由阅读图书(3—6幅图)。

4.提问:小猪是怎么说的?小猴是怎么想的?小象是认为什么意思呢?小狗是怎么想的?你们觉得谁说的有道理呢?

四、出示图书(第7幅图)

1.后来红鼠到底怎么做的?(自己阅读第7页)

3.第二天正是大热天,红鼠顶了一只木盆到蓝鼠家去。

4.蓝鼠住哪?(河对岸)如果你是红鼠,你如何过河?

5.可是红鼠从很远的桥上过了河,快到中午时才满头大汗地赶到蓝鼠家。

五、出示第8幅图

1.红鼠蓝鼠终于见面了,蓝鼠却哈哈大笑,蓝鼠为什么要笑呢?(阅读第8页,按图片内容猜测)

2.见了面,红鼠才知道那封图画信说的是让他乘木盆过河。

六、完整欣赏故事《一封图画信》

教师讲故事,幼儿阅读图书。

七、引导幼儿思考怎样画,这封信才能一看就懂呢?

1.这封图画信红鼠没能看得懂,理解错了,所以害他那么辛苦,大热天顶着木盆绕了远路满头大汗地去看朋友。

2.如果你是蓝鼠,你会怎样画这封信,让红鼠一看就明白呢?(讨论)

八、鼓励幼儿看其他图画信

1.小朋友真棒!比蓝鼠聪明多了!不过,蓝鼠从这以后也吸取了教训,后来写的信啊可详细了。看,石老师这还有很多蓝鼠和红鼠写的信呢!想看看吗?

2.幼儿自由阅读图画信,可以和同伴、老师交流。

九、引导孩子想给谁写信,就画出什么,表达自己的意思。

教学反思:孩子能联系季节画出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不同景物,突出特点,在老师的指导下还能根据不同季节图上不同颜色。但是部分孩子理解能力低,接受不到,有待改进。


学前班看小兔子图说话教案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7186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