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伟大也要有人懂,少年读马克思读后感

时间:2016-10-10 00:20:46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马克思读后感

毛泽东选集读后感

在几个星期的时间里,我重点阅读了《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的内容,感触颇深。本以为毛泽东选集应该是一本比较晦涩难懂,理论性很强的著作。但深入阅读后觉得其中的内容是很易于理解,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也是通俗易懂的,而其中的理论和传递的思想也是值得我们品味领悟的。虽然当下的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人的生活状态都会与中国革命时期不同,但毛泽东所倡导的思想路线和奋斗宗旨,以及分析问题时的角度仍然对我们有着指导意义。

毛泽东是中国伟大的开国领袖,也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与发展,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阅读毛泽东当年的著作,回顾当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让我加深了对于这位伟大领袖的敬佩感。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的飞跃,他以独特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选集》是毛泽东思想不断总结升华的结晶。其中的第一卷包括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著作,是对于这两个革命战争时期的国情和局势的深刻分析与总结。第二卷和第三卷包括抗日战争时期的著作;第四卷包括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著作。

第一卷中的内容让我对于第一次国内革命和第二次国内革命局势和国情有了详尽的了解。其中包括了对于革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不同问题的具体分析,也有革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总结及失败的教训。阅读这些著作的过程,可以深刻的感受到这位革命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思考问题的缜密和细致,思维的全面独到,以及深远的政治理想。这正是一位思想家的伟大之处。这也时刻提醒我们分析考虑问题时要全面客观,同时也要有自我批评和反思的能力。 毛泽东选集中,一些文章所传递的思想理论对于现代的行为思想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其中有一篇文章?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用很通俗易懂的语言批判了那些没有依据胡言乱语,随意发表一些不靠谱言论的人。毛主席提出?不做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明确反对教条主义?。其中用4个感叹句表达了对于这种行为的深恶痛绝:?要不得!要不得!注重调查!反对瞎说!?对于问题没有深入调查,缺乏依据,做一些睁眼说瞎话的事是毫无

意义的。当今社会是一个网络通讯十分发达的社会,但凡有一些言论便会在网络上疯狂传达,很多人都没有依据,盲目从众,肆意随性的抱怨和批判。文章中还比喻?调查就象‘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象‘一朝分娩’?,只有进行了艰苦的?十月怀胎?式的调查,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才可能会有?一朝分娩?式的迅速解决问题。除此之外,对于反对教条主义,这在我们现在生活中也是同样重要的,凡事不能教条化,应该灵活一点,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适的调整,理论结合实践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在这个讲究创新的时代,思想的僵硬钢化是要不得的,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经过调查,才会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习惯于按照上级的要求,不加思考的生搬硬套,缺乏一些变通性和创新意识。我们常常被一些所谓的规矩所束缚,虽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一些规则和规矩也应当适时的为之加入更对新的元素,以使之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的赋予其新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在1930年五月一日,发表了文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革命究竟该走怎样的道路,当对于此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在建党的初期,党的工作重心集中在城市,当时工人阶级在革命过程中占据主要位置。但之后大革命失败,党的工作重心逐渐开始移动到农村。对于农民阶级的力量有了深刻的认识。之后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那时在对于时局的估量和伴随而来的行动问题上,党内有一部分同志还缺少正确的认识。他们虽然相信革命高潮不可避免地要到来,却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毛泽东在文章中分析了中国社会各种深刻的矛盾,认为当时红色政权虽然还很小,但是中国革命肯定会很快地发展起来的。文章中形成了以农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的思想。毛泽东认为:现在虽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微小的力量聚集积累起来也是十分强大的,并且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他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自信,也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中国革命会从一点点发展得很快,红色政权的革命力量就像星火燎原一般席卷全国并且最终取得最终的胜利。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有这样乐观积极的心态和对问题的强大洞察力。相信一点一点的力量积累起来可以克服很多复杂的问题。

邓小平曾说过?毛泽东思想是毛主席一生正确的部分。毛泽东思想不仅过去引导我们取得革命的胜利,现在和将来还应该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阅读一本书,了解以为作者,也了解他的处事态度。从这本著作中体现的是主席思考的严谨和全面,和自我反思自我突破的精神。他的文章中从不避讳革命过程中出现的失败和错误的抉择,而是从这些问题中总结经验,自我反思,保持着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沉着向前。作为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学习和培养这样的心态是十分重要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的思想,也是我们应该做好的事情。

篇二:读《马克思》有感

献给上马哲的同学们 读《马克思传》之感

——《马克思传》读后感的读后感

首先,我要声明一下,我这是《马克思传》读后感的读后感,这个你们懂得!有人说,马克思死了一百多年后,为什么还要出来折磨我们?这就叫做“做鬼也不放过你”!我想,这就是伟人的伟大之处,我真心希望我们也能在死了若干年后还能出来折磨别人吧!

《马克思传》没读多少,本来没什么可写的,后来去听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阳和平教授的《“红二代”眼中的中国六十年》,我才有些东西可写。在讲座中,阳教授讲到他很怀念毛泽东时期的共产主义和计划经济时期。其实,阳教授的父母阳早和寒春是中国著名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勤勤恳恳地奉献了大半生。正如马克思用自己的一生,为人类的发展前途和解放事业的漫漫长路而上下求索。毫无疑问,他们都是伟大的,都是可敬的。

卡尔?马克思的一生,是我们羡慕向往的美好人生。我们读书不能为读而读,要读出些什么来。究其一生,我就总结了一条公式——S=D+A+H+W。其中,S,success,成功的意思;D,dream,理想梦想;A,assiduity,刻苦;H,heron,基友的意思,即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W,wife,患难与共、不离不弃的妻子。在《马克思传》中,我们了解到了马克思自小就有着一个伟大的理想——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并为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孜孜不倦地奋斗终身。在他的一生,他是幸福的,既有体贴照顾他的红颜燕妮,又有帮组支持他的好基友好知己恩格斯。人生如此,有理想有追求,奋斗过,红颜知己兼得,夫复何求!并不是每一个的人生都应该要像他这样,但每一个想成功的人都要朝着这四个目标进发。

首先是理想梦想,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在温总理劝我们青少年不要立志做大官,要立志做大事。理想有大有小,梦想的大小往往就决定你人生的高低。第二,我说的是刻苦,而不是努力。刻苦是源于努力,而高于努力的。头悬梁,锥刺股,就是刻苦了;平时做做作业,只是努力而已。第三,基友,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难遇难求;第四亦如第三,靠的是我们去争取。

关于马克思成功的一生,我只能谈到这里。下面,来谈谈马克思主义,或者叫共产主义。 我怀疑过马克思主义,但我也一直坚信着它。因为我知道,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理想化的社会模型,好像高数中的无穷小一样,无限接近于零,而又永远不等于零。共产主义社会只能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人不断探索,不断发展,才能慢慢接近。当初,外国记者问邓小平,中国的公路为什么叫马路。邓打趣地说,我们中国人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阳教授说他怀念毛泽东时期的共产主义,特别是那时人民工作的干劲和干部官员为人民服务的作风。他用他在中美两国打工的经历,说明了他对共产主义的怀念,我觉得更多是对大锅饭的怀念罢了。他说,现在中国不是以前的中国,现在的官员也不是以前的官员,还有??话题敏感他不便说,他有些唏嘘,社会主义的地沟油还是地沟油,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还是市

场经济,改变不了本质。对于他和马克思的观点,我不能完全赞同。为什么社会主义就不能有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一种理论要发展,要与时俱进,要更好地为人民造福。你是要在计划经济时代中挨饿,还是在市场经济中不忧温饱?我觉得马克思的中国化是挺成功的,毛泽东改造它建立了新中国,邓小平改造它富了一代人。我们知道,人类的发展是由奴隶社会开始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到共产主义社会。中国也不例外。无论如何,马克思主义道路是中国最终的归属,但这条路将没有尽头。一句话,我始终坚信共产主义。

致敬,马克思,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种伟大的精神!这种精神可以叫做“人类之光”吧!

篇三:读马克思有感

读《马克思传》有感

读《马克思传》有感

弗兰茨〃梅林(1846-1919)是德国和国际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德国社会民主党左派领袖和理论家,历史学家和文艺评论家,德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读过他所著作的《马克思传》后,让我更深刻的了解到马克思对我们这个世界所做出的贡献

卡尔?马克思(1818—1883年),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科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群众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 学生时代 1818年5月5日生于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一个律师家庭。1830年入特利尔中学。在中学毕业时写的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初次阐述了道德和人生理想问题,认为选择职业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善”,并提出“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观点。1835年进波恩大学攻读法学,第二年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但主要精力在研究历史和哲学。1837年起研究黑格尔哲学,参加青年黑格尔派的“博士俱乐部”。1841年初写成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文中称颂这两位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的思想,阐明哲学和生活的辩证统一原则,公开表明自己是同宗教誓不两立的无神论者。同年4月15日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 1842年10月任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报纸《莱茵报》编辑。负责撰写有关各种社会和经济问题的社论,对政府的反动政策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抨击。因《莱茵报》的革命民主主义倾向越来越鲜明,1843年4月1日被当局查封。1843年5月,与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结婚。开始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批判性研究,写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部著作批判黑格尔对国家和法的唯心主义理论,认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即经济决定政治,在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中迈出了重大的一步。

1843年10月到巴黎,与卢格筹办《德法年鉴》杂志。1844年2月在《德法年鉴》上发表《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文章。其中《〈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阐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认为无产阶级是惟一能够消灭剥削制度、实现人的解放的阶级,革命理论要和革命实践相结合,主张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尤其是“武器的批判”。表明马克思已经从唯心主义转到唯物主义、从民主主义转到共产主义。

制定科学共产主义理论 1844年4—8月,马克思所写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提出劳动异化思想,用“异化”来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提出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揭露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对立,论证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在这一著作中,马克思还考察了美的本质。认为人类的劳动创造了美,美的本质取决于人类的劳动实践和人的本质。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克服异化劳动,人才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能充分自由自觉地全面地创造美,使美得到高度的发展。1844年8月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会见,从此开始他们的合作。第一个成果是合写《神圣家族》。他们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观唯心主义,阐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些重要原理。马克思进一步论证物质生产对历史的决定作用,指出物质生产是“历史的发源地”,把生产方式看作是认识历史时期的主要标志。他还进一步论证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并阐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

1845年到1846年间他曾被逐出法国。开始批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并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而问

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个提纲标志着马克思新世界观的萌芽。在他与恩格斯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指出“共产主义是用实际手段来达到实际目的的最实际的运动”,共产主义是个人自由发展的联合体。这一伟大发现揭开人类历史发展之谜,为科学共产主义奠立牢固的哲学基础。1847年发表《哲学的贫困》,认为只有通过政治斗争、通过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才能实现工人阶级的彻底解放。在这部著作中,还第一次把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唯物主义学说公布于世。同年11月,他和恩格斯受大会委托起草同盟的纲领,这就是1848年2月正式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揭示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规律,阐明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论述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成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运动的指南。

参加1848年革命和总结革命经验 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席卷欧洲大陆。3月初,马克思被比利时驱逐出境,到了巴黎。他受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委托在巴黎建立新的中央委员会,当选为主席。德国三月革命爆发后,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同盟中央委员会拟定行动纲领《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4月初,他们返回德国 ,直接参加革命。6月1日共同筹办的《新莱茵报》问世。马克思担任总编辑。随着革命运动在各地相继失败,反动势力日益猖獗,《新莱茵报》在1849年5月19日被迫停刊。马克思于6月初离开德国去巴黎。8月24日又被逐出巴黎,流亡到伦敦,在那里长期定居。

在伦敦,马克思重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地方组织和中央委员会。1850年到1852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主要精力用于总结1848年革命的经验,为此创办《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杂志。马克思发表著作《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等,进一步丰富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提出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等论点,并第一次使用“无产阶级专政”这一术语,论述专政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任务及不断革命和工农联盟等思想。马克思指出他在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上的三点贡献是:(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它科学地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同阶级斗争的内在联系。

创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从1851年8月到1862年3月,和恩格斯为《纽约每日论坛报》写了500多篇文章,评述当时国际重大事件,抨击各国反动政府的内外政策,声援各国人民的革命运动,特别是东方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经过他在50年代和60年代辛勤劳动,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体系,实现了政治经济学领域的伟大变革。

1857年7月~1858年5月,马克思写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第一次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继唯物史观后完成了第二个伟大发现。1859年初开始在这个手稿的基础上写《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他为该书写的序言对唯物史观作了经典的表述。从1861年8月至1863年7月,又写了一个新手稿,即《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在写作过程中把原来打算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题出版的巨著改名《资本论》。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在汉堡问世,《资本论》阐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主要基石即剩余价值理论,论述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论证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的必然胜利,阐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把社会主义学说臵于牢固的科学基础之上。该著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体系的创立。 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马克思在埋头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同时,仍同各国工

人运动活动家保持密切联系。1864年9月在伦敦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马克思当选为领导成员,并担任德国通讯书记。他为国际起草《成立宣言》、《临时章程》和其他重要文件。为国际制定斗争纲领、斗争策略和组织原则。在国际存在时期,他始终是国际的领袖,国际的灵魂,在国际内部领导了反对工联主义、蒲鲁东主义、拉萨尔主义的斗争 。在国际后期,和恩格斯集中力量同巴枯宁主义作斗争。通过上述斗争扩大了科学共产主义在国际范围的影响,提高了各国工人运动水平,为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主导地位奠定了基础,为后来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

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举行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政权即巴黎公社。马克思尽力帮助公社领导制定正确的政策,动员各国工人声援巴黎公社。为总结公社经验,他受第一国际总委员会委托起草一个宣言,即《法兰西内战》,论证了无产阶级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代之以无产阶级专政这个重要原理。

晚年的政治活动 反动势力的疯狂迫害,极端贫困的生活条件,极度紧张的忘我劳动,严重损害了马克思的健康。他晚年常被病魔缠身,为完成《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继续收集和研究各种资料,不断发展政治经济学理论。1875年德国工人运动爱森纳赫派和拉萨尔派合并时,马克思抱病撰写了《对德国工人党纲领的几点意见》,通称《哥达纲领批判》一书,对“拿原则做交易”的机会主义倾向,对新纲领草案中的拉萨尔机会主义路线及其整个经济、政治观点和策略思想,进行彻底批判。在批判中第一次指出:共产主义的发展划分为低级和高级两个阶段;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有一个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并且预言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 1881年12月和1883年1月马克思的妻子和长女相继去世。1883 年3月14日马克思因病在伦敦逝世。葬于伦敦海格特公墓。

恩格斯在马克思的安葬仪式上指出:马克思一生作出两项伟大发现,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资产阶级社会的运动规律,即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是“科学巨匠”,但他“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

马克思的—生是伟大的一生。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马克思的名字永垂史册,他的学说将永放光芒。


伟大也要有人懂,少年读马克思读后感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6578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