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培根随笔读后感

时间:2016-08-28 08:58:05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读《培根随笔集》有感

读《培根随笔集》有感

培根曾说“多读书是有好处的,尤其是读那些在公众舞台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的人的写的书。”利用假期时间,我有幸阅读了这位著名的哲学家,作家,被马克思称为“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同时又在宫廷内身兼重任的弗兰西斯·培根的著名随笔《培根随笔集》 培根一生热衷于做官为宦,但他的志向却远不止这一个方面。他想给不幸的爱尔兰带来和平安定;他想简化英国法律;他想改革教会;他想研究自然;他要建立一种新的哲学。为达到这些目的,除了利用做官的地位和权势外,他一直在著书立说,推行他的各种主张。由于他自己经历了官海的浮沉,阅历丰富,眼界开阔,思维敏捷,因而写出来的东西才能力透纸背,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

本书从政治,经济,国家的真正强大,真理,革新,爱情,礼貌,野心等各个方面,向我们传输思想。文章大多短小精炼,正如他自己在《谈快捷》一文中说:“冗长而玄妙的讲话不利于快捷,就像长袍拖裙不利于赛跑一样。”所以培根力求以最短的篇幅摆明事实,讲清道理,摒弃那种空洞、肤浅、冗长的毛病。这也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学习,不仅可以节约我们的时间,更有利于让我们的思想更加深刻,语言更加紧凑。同时本书的笔调客观冷静,他不追求抒情效果,不卖弄幽默风趣,更不谈自己。所以读这本书,不像是读小说一般轻松自如,也不像是在听着一位老朋友在那里娓娓道来,反而更像是在听一位高人说教,一位法官判案。这可能是由于培根身为哲学家和科学家,所以思想深刻,有道理。同时他还从事过法律工作,所以语言更是准确至极。大诗人雪莱曾这样称赞他:“培根勋爵是一位诗人。他的语言有一种甜美而庄严的节奏,这满足我们的感官,正如他的哲理中有一种近乎超人的智慧满足我们的智力那样;他的文章的调子,波澜壮阔,冲击你心灵的局限,带着你的心一齐倾泻,涌向它永远与之共鸣的宇宙万象。”也正是因为以上这些原因,这本由58篇短文组成的随笔集为培根在世界文学史上奠定了伟大散文家的地位。

本书中几乎篇篇都包含大量的名言警句。比如:初生的幼崽总是其貌不扬,革新也莫不如此,因为它们都是时间的幼儿。《谈革新》 通过形象的比喻,教授我们:任何形式的革新无论成功与否,都要经过时间的沉淀,才能逐渐变得成熟,为我们所接受。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常常有人会质疑我们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也有很多有志之士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我认为培根所说是最一针见血的。我们常常去阅读一些语言类的书籍,想让自己变得更加善谈更加为人们所敬佩。但是我觉得我们不妨多读读培根的书,他在书里所提到的很多观点和语言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例如他在《谈话语》中这样说到:慎言胜于雄辩。打交道时说的投机胜过说得天花乱坠、头头是道。说的酣畅淋漓,若没有精彩的对答,则显得乏味。对答如流,随机应变,但不能胸有成竹、洋洋洒洒的发言,则显得浅薄、虚弱。培根更是在《谈国家的真正的强大》一文中认真的总结了以下几个要点:避免苛捐杂税;鼓励平民和“自由仆役”;允许异族入籍归化;严密注视可以兴兵的正当理由;掌握制海权;奖励战士等等。像这类振奋人心、引人思索的语句在本书中数不胜数。 孔子曾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培根就可以算是个有言无德的人。他在文章中宣扬节俭,但他的生活却极为奢华。他主张廉洁,但自己却因受贿丢官,弄得身败名裂。他的治国观点中,更是提倡利己主义。然而“人无完人”我们决不能因为他生前的一点污点就抹杀了他的所有成就,他为后世遗留下了很多值得效仿的语言,思想,行动。而这本《培根随笔集》正是其中最为辉煌的一笔。指引着我们把他生命中那些宝贵的思想继续发扬传承。

篇二:培根随笔读后感1500字

很多人都喜欢这个伟大的哲学家——培根,但我却不!!我讨厌这个站在贵族立场与男权视角的培根,我讨厌这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我讨厌这个拥有着功利主义思想、深谙于官场运作的培根!

不过,前两天读了《培根随笔》后,我才发现了另一个与我想法完全不同的培根。我看到他对哲学的执着,对政治的热衷,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困难决不轻言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

我恍然明白:噢!原来还有这样一个培根!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论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避开这文章中写的都是美、德兼备的男性帝王不说,这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它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展开评述。善犹如宝石,以镶嵌自然为美;而善附于美者无疑最美,不过这美者倒不必相貌俊秀,只须气度端庄,仪态宜人。不错,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因此我想,人的外表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内涵,光有外表,只是一个躯壳,行尸走肉,又怎么能算得上是美丽呢?所以,人是因为可爱而美丽,而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

读完这书后,我忽然想起,人是没有十全十美的,而且每个人的理想与信念不同,当然,所追求的事物和追逐的梦想也各不相同,不可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在别人身上,也不能依照自己的喜好来评判他人。况且人是有两面的嘛!应多看看别人的优点,吸取精华之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为将来漫漫人生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本好书可以使人明白一个道理,一本好书可以为人建造一条捷径,一本好书甚至可以改变人一生的命运!如同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不得不肯定,从某一方面来说,这是一本使人上进的好书!

《培根随笔》是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这位被马克思称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科学家,出生于豪门,自修获得律师资格并步入政界,几经波折后成为了国家重臣,最后又因一桩受贿案被国会弹劾去职。《培根随笔》主要讲叙培根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想法。本书的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对于各种方面的内容培根都写出了自己的想法,从字里行间透露出培根的人生态度和处事方式。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论友谊》。他在这篇随笔中写到: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在我们的生活中,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角色,他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份色彩。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朋友是一个可靠的支柱,让我们可以得到依赖;当我们跌倒时,朋友是一枝拐杖,扶助我们站起来,并告诉我们:从哪里跌倒就从那里站起来!当我们做事想半途而废时,朋友是一本备忘录,提醒我们一定要坚持到底;当我们获得成功时,朋友是一本字典,教我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做,且时刻告戒我们胜不骄,败不馁。朋友是可以倾诉、可以依赖、可以寻求帮助的人,我们应该珍惜身边所有的朋友,他们不仅是一种角色,他们还是我们的良

师益友。

在这五十八篇随笔中,我们可以看出各有各蕴涵的深远意义,而且弗朗西斯培根曾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一个好学深思的读书人,往往是一个才情并茂,文采飞扬的人。而培根正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的随笔展现了他的文采,展现了他的人格,也展现了他的论点。

篇三:培根随笔读后感

培根随笔 读后感

——读弗朗西斯?培根《论父母与子女》有感

《培根随笔》是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学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所著。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父母与子女》,《论友谊》等多篇随笔。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论父母与子女》。

父母的欢乐藏而不露,他们的悲哀与恐惧也是这样。欢乐他们没办法说,悲哀和恐惧则不肯说。孩子使他们的辛苦变甜,也使他们的不幸更苦。

父母疼爱孩子时往往厚此薄彼,有时候却很偏心眼。尤其是母亲。正如所罗门所言“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叫母亲担忧。”小孩比较多的家庭,老大老二深受器重,老小深受宠爱,居中的几个好像被父母遗忘,然而事实证明他们最有出息。

“作为成年人,绝不应在一家的兄弟之间挑动竞争,以至积隙成仇,使兄弟直到成年,依然不和。”读到这里我想起了《三国演义》上的一段故事,世人都称曹操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曹操的儿子和后代也继承了他的才智。最著名的其中三个儿子是:曹丕,曹彰,曹植。曹丕,在政治方面很出色,曹操生前指定的继承人。他不仅政治能力强,也很喜欢做诗。此人野心很大,与他父亲十分相似,在父亲死后,继承皇位。曹丕做了皇帝之后,想要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出来就得杀头。结果曹植应声做出了一首千古传诵的《七步诗》,即:“煮豆燃斗茸,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人以茸豆相煎为比喻来控诉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迫害。曹丕的这种做法的确卑鄙,虽然他也能吟诗做赋,但与其三弟曹植的文学天赋相比还是略逊一凑,从而心生妒忌,以至最后下毒手。这种做法有背于培根父母与子女论中的精神,家庭成员之间应当相互谅解,而不是同室操戈。

父母总是喜欢按照自己的喜爱来决定孩子以后的道路。但是也应该考虑到孩子的爱好。如果孩子的爱好很突出,那就不要横加干涉。有句格言讲得很好:“选择最好的,习惯会使它变得轻松愉快。”

推荐大家认真去阅读培根随笔,读完之后会觉得受益匪浅。

培根随笔 读后感

培根随笔中《论父母与子女》的读后感

1.培根随笔简介

2.父母的欢乐与悲伤

3.父母对待家中所有孩子的不同态度

4.兄弟之争

5.关于孩子兴趣爱好的选择

论父母与子女

父母的愉悦是内敛的,他们的忧愁与恐惧也是如此。他们的欢愉难以用言语表达,而他们的忧惧他们又不愿意说出来。子女使艰苦变得更加甜蜜,但是也会使不幸变得更加酸楚。子女给人生增加了忧虑,但却减轻了对死亡的记忆。通过生殖而繁衍后代不绝对是动物的共性,但是名声、德望与丰功伟绩却是人类所特有的。而往往伟大的事业出自无子女的人,这种情形确实广为存在。这些人是在他们躯体的影像无从表现之后努力想表现他们的精神影像的。所以说,没有后代子孙的人反而是最关心后代子孙的人。成家立业的人对于他们的子女是最为放纵的,这是因为他们不仅把子女看做是他们家族的延续,而且也看做是他们事业的延续;因此,他们对待自己的子女与自己所创造的事物持有相同的看法。

父母对于儿女的关爱程度通常是不一样的,有时候甚至是不合理的。对于母亲来说更是如此。就像所罗门所说的那样:“聪慧的孩子让父亲欢愉,愚蠢的孩子让母亲蒙羞。”我们时常会见到,在儿女满堂的大家庭中,通常是一两个长子长女受到偏爱,而最小的孩子大都得到过多的宠溺和纵容,居于中间的几名则像是被遗忘了一般,但往往他们却是最优秀、最出众的。

父母在应给儿子的金钱上吝啬,是一种有害的错误;这使得他们变得卑贱、使他们学会投机取巧、使他们与下流人为伍、使他们到了富有的时候容易贪欲无度。因此为父母者若对他们的子女在管理上严格,而在钱包上宽松,那么结果是最好的。人们(父母,师父,仆役皆然)有一种不聪明的习惯,就是当兄弟们在童年的时候,在他们之间养成一种竞争的意识。其结果是往往在他们成人的时候,兄弟不和,并且扰乱家庭。意大利人在自己的子女及侄甥或近亲之间没有什么分别,只要他们是本家人,即使并非自己亲生,也丝毫不介意。说真的,在自然界也是如此。我们有时看见侄子像伯父或叔父或某位近亲,而不像自己的父亲。为父母者应当及时为他们的子女选择他们认为自己的子女应当从事的职业及发展前途,因为在那个时候子女们最易训导;同时为父母者也不可过于重视子女的倾向,以为他们自己心中所认为最好的,我们也会喜欢。如果子女的所好和能力是超群的,那么最好不要拂逆他;但是就一般而言,下面这句话是有益的:“选择最好的职业或人生道路,习惯会使它变得合适而且容易的”。兄弟中作为幼弟的人多半会取得成就,而长兄辈被剥夺或削除继承权的事,则很少或是从未发生过。


培根随笔读后感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3053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