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知觉经验究竟有没有非概念内容问题的探究

时间:2019-02-07 11:56:03 来源:免费论文网

知觉经验究竟有没有非概念内容问题的探究 本文关键词:探究,知觉,概念,经验,内容

知觉经验究竟有没有非概念内容问题的探究 本文简介:Abstract:ChristopherPeacockisaninfluentialscholarinphilosophyofmindandphilosophyoflanguage.Hehasmadeimportantcontributionstothedevelopmentofnon-concep

知觉经验究竟有没有非概念内容问题的探究 本文内容:

  Abstract:Christopher Peacock is an influential scholar in philosophy of mind and philosophy of language. He has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non-conceptual content and is often seen as a representation of non-conceptual content. He demonstrated the non-conceptual content of perceptual experience from the aspects of experie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erience and belief ( or judgment) , and human and animal perceptual experience. His views were refuted by John Mc Dowell. Mc Dowell thought that the content of perceptual experience is conceptual, because the state of consciousness in a particular content requires the subject to grasp the corresponding concept, and both experience and belief are dependent on it. The content of experience can also be the content of judgment. Only adults who can use the conceptual ability can have perceptual experience. So, is the content of perceptual experience conceptual or non-conceptual? The article attempts to analyze and demonstrate Peacock's non-concept content claims on perceptual experience, and compares his non-conceptual content views with Mc Dowell, trying to defend Peacock's view with a view to clarifying the rationality of perceptual experience with non-conceptual content.

  Keyword:Peacock;perceptual experience;non-conceptual content;

  克里斯托弗·亚瑟·布鲁斯·皮科克 (Christopher Arthur Bruce Peacocke) 是心灵哲学和语言哲学中比较有影响的学者, 他对非概念内容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常常被视为非概念内容的代表。他认为必须承认经验有非概念内容, 才能充分解释一些重要的现象, 如经验的细致性、观察性概念的个别化、动物与人类知觉之间的关系等等。他提出了两种不同类型的非概念内容, 即情境内容 (scenario content) 和原始命题内容 (protopropositional content) 。前者是一种“空间类型”, 通过和感知者相关的原点与坐标轴 (比如上下、左右、前后) 以及一系列围绕并填充原点的维度 (例如质地、色调、饱和度、明亮度、硬度) 来确定, 而后者是由可感知的个体以及属性或关系来确定, 类似于信息内容。而以约翰·麦克道威尔 (John Mc Dowell) 为代表的哲学家, 对皮科克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主张知觉经验的内容是概念性的。那么, 知觉经验内容究竟是概念的还是非概念的?是一个涉及许多重要层面但至今仍有争议的问题, 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文章剖析论证皮科克关于知觉经验存在非概念内容的主张, 并拿它和约翰·麦克道威尔的观点做比较, 以期说明知觉经验存在非概念内容的合理性。

  一、皮科克论非概念内容

  皮科克认为, “内容”就是弗雷格所说的“思想”, 两个词是同一意义的不同风格的表述方式, 它的涵义是具有内容的事件、状态或过程, 可以指向事物、关系或性质。例如我希望去北京, 我相信今天天会下雨, 我反对猎户猎捕藏羚羊;我的希望、信念、意见等都是具有内容的状态, 它们都指向某些事物、关系或性质, 不论这些事物、关系或性质是具体或抽象的, 是真实或虚构的。他像弗雷格一样强调, 内容有四个根本特点: (1) 内容有绝对的真值; (2) 它们是复合的、被构成的实在; (3) 它们是信念、意图、希望等的对象; (4) 两个不同的人对同一思想可做出相同的判断和论证。[1]59非概念性内容指的是某种不属于概念内容的表征内容。这里的“不属于概念内容的表征内容”又存在三种可能的意思:[2]14 (1) 内容本身无法以概念表征。即非概念内容是无法以概念或类似语句的结构来表明的表征内容。也许可以用概念或类似语句的结构来表明, 但主体并不拥有这些概念。由于主体没有相关的概念, 所以此经验的内容是非概念内容。 (2) 主体没有掌握表达此内容所需的概念。 (3) 主体没有或无法运用表达此内容所需的概念。即非概念内容或许可以用概念或类似语句的结构来表明, 且主体也拥有这些概念, 但因为某些因素, 主体没有或无法运用这些概念。皮科克所称的非概念内容是上述第一种意思。他认为经验内容虽涉及经验所表征的事物以及它们的性质、关系等, 但经验的表征内容则是这些事物、性质、关系等被知觉的方式。[3]241而“被知觉的方式”无法用概念表明, 因此是非概念的, 以这种非概念的知觉方式构成的内容, 即非概念内容。

  皮科克把知觉经验的非概念内容分为两种:情境内容和原始命题内容。情境内容是一种空间类型, 由起源、相对于起源的轴、以及填满原点起源周围空间的方式构成。皮科克认为, 要明确表示情景内容需要两个步骤:首先, 我们要固定一个原点以及与此原点相关的轴向。这里所谓的“固定”并不是在现实环境中标示一个定点和一组方向, 而是要标示原点和轴向相互关联的属性, 因为情境内容是一种空间类型, 它可能在许多不同地方都可被表征。当然, 某个特定的经验所具有的情境内容, 它的起源和轴必然固定在现实环境中特定的一点和一组方向, 皮科克称此为“定点情境内容” (positioned scenario) [4]64, 定点情境内容可作为某个经验状态的表征内容。其次, 要具体说明填充起源周围空间的方法。例如:“对于从与起源的距离和方向区分出来的每一点 (严格来说, 是每个点的类型) , 我们需要去确定那儿是否有个表面, 如果有的话, 这个点的质地、颜色、饱满度、亮度、及硬度如何。表面的方位也必须包括。因此, 在视觉的例子中, 必定还有更多:光源的方向、强度、特性;性质改变的程度, 包括位置。”[4]63当然, 在描述填满起源周围空间的方法时, 我们需要使用概念。但这不表示情境内容是一种概念内容。皮科克强调空间类型本身不同于对空间类型的描述。情境内容是一种非概念的内容, 它本身不是由概念构成, 也不具有类似语句的结构, 而且经验主体不需要拥有诸如质地、色泽、饱满度、亮度等概念才能处于具有情境内容的经验状态。

  原始命题内容是知觉经验有除确定位置的情境之外的第二层非概念表征内容, 它由对象、性质、或关系所构成, 不是由概念所构成, 也不具有类似语句的结构, 因此是一种非概念内容。就恩斯特·马赫 (Ernst Mach) 的例子而言[5], 认知主体可能把该图形知觉为正方形, 也可能知觉为菱形。虽然这两个经验有相同的情境内容, 但却不能说它们是具有相同内容的经验。两者的差异在于此物体的形状被知觉的方式不同:在前者, 对象被知觉为由四条等长直线围成, 并形成两组平行线和四个直角;在后者, 对象被知觉为由四条等长直线围成, 形成的四个角角度两两对称。然而, 我们不能因此认为这两个经验的不同是在于它们具有不同的概念性表征内容;虽然我们可用概念描述这些被知觉的方式, 但这些方式不是由概念所决定;没有正方形或菱形概念的人, 也可能对上述形状有不同的经验 (虽然经验的情境内容是相同的) , 因此皮科克认为有另一层次的非概念内容, 皮科克把这种非概念内容称为“原始命题内容”。原始命题内容是一种命题, 因此有真假可言:若真实环境中的对象表征了某命题类型所表明的性质与关系, 则此原始命题内容为真;反之亦然。

  二、知觉经验有非概念内容的论证

  1. 经验细致性论证

  该论证来自对视觉现象两个特性的说明:丰富性和细致性。先看经验的“丰富性”。例如你观赏文森特·梵高的作品《嘉舍医生的肖像》时, 作品上涂满许多丰富的颜料色彩, 你可以见到各种不同色彩的混合, 你拥有相关色彩的语词只能粗略地说, 那是“红色”“橘色”“棕色”“蓝色”等, 但是事实上你用来刻画色彩的字词不足以完全描述各种不同色彩的混合。

  再看经验的“细致性”。仍以观赏梵高作品为例, 你看到作品上的每个细节, 各种层次的色彩, 就蓝色而言你看到各种不同色度的蓝。但你有关蓝色的词汇并不足以描绘你所经验到的各种蓝。你可能说作品上看起来有“深蓝色”“浅蓝色”“天空蓝色”“海水蓝色”等等。但是这些仍旧不足以完全捕捉到你所经验的各种不同细致色度的蓝色。正如埃文斯所说:“处于一种非概念的信息状态的内容是无法根据运用概念的倾向来说明的, 除非那些概念被设想成是无限细致的。这有意义吗?我们真的理解这种提法:我们有和我们能够在感觉上加以区别的颜色的色调一样多的颜色概念吗?”[6]229皮科克赞同埃文斯的观点, 指出:“经验的内容比经验主体以他所拥有的概念所做出的描述更为细致。”[4]67既然一个人无法以他拥有的相关概念或概念能力完全捕捉、刻画他经历的知觉经验内容, 所以至少有些知觉经验内容是在他拥有的概念领域之外。因此, 知觉经验至少存在部分非概念内容。

  2. 经验与信念的关系论证

  经验和信念是什么关系?戴维森认为, 经验与相关的信念之间, 只有因果关系而没有理由的关系:“没有什么可作为一信念的理由, 除了另一个信念”, “知觉与信念之间的关系不可能是逻辑关系, 因为知觉不是信念或其他命题态度。那么它们有什么关系呢?明显地, 答案是:因果关系。”[]皮科克和麦克道威尔则认为两者除了因果关系外还存在理由关系。但二者的主张不尽相同。皮科克主张从知觉经验的非概念内容来说明理由关系, 而麦克道威尔认为, 必须承认经验有概念内容才能说明经验与信念之间有理由关系。

  皮科克认为经验的内容可作为基于此经验的信念的理由。如果一个人基于某经验而做出“那是正方形”的判断, 那么此人必须拥有“正方形”的概念, 且“正方形”这个观察性的概念是此判断内容的构成成分;但若一个人拥有“正方形”这个观察性概念, 那么他必须对此经验的非概念内容有一种理性的敏感度。然而, 一个经验的非概念内容可作为相关信念的理由吗?皮科克认为:“此经验不仅让一个拥有正方形概念的思考者有理由, 而且有好理由, 相信面前呈现的对象是正方形的。它们是好理由, 因为它们与信念‘那是正方形’为真的条件密切相关。如果此思考者的知觉系统功能正常, 且其经验的非概念表征内容正确, 那么当此经验发生时, 那个被想的对象就真的是正方形。在说明为何此关联是理性关联时, 我凭借一个重要的事实, 即非概念内容有正确性条件。当相关非概念内容的正确条件被满足时, 该对象就真的是正方形。”[4]80所以, 此经验让认知主体有理由相信那个对象是正方形, 因为如果该经验的非概念表征内容正确, 此信念就为真。信念内容的真假可由经验的非概念内容是否正确来决定, 亦即, 经验的非概念内容与信念的内容之间有正确性保存的关系 (correctnesspreserving) , 故非概念内容可作为相关信念的理由。

  3. 动物和人类婴儿知觉经验的论证

  人类婴儿和动物的确可以看见或听见他周围的事物, 且能和被他们知觉到的对象互动。例如, 你对着人类婴儿做出各种搞笑的动作, 人类婴儿就会发出会心的笑声;青蛙在一只小虫飞过时也可以知觉小虫的飞行, 并伸出舌头去捕捉它。因此在直觉上, 动物与人类婴儿对于外在环境的知觉似乎有某些共同的地方。那么, 我们如何说明动物和人类婴儿在知觉上的共同之处?

  皮科克主张:“承认有非概念内容的最基本理由……是我们需要正确地描述人类的知觉与动物的知觉间的共同之处。”[8]613即是说, 动物与人类婴儿在知觉上的共同之处在于知觉经验具有非概念内容。因为动物和人类婴儿缺乏概念能力或只有极有限的概念能力, 它们没有能力满足概念内容的组构性原则。所谓概念内容的组构性是指该内容是系统性的 (systematic) 和生产性的 (productive) 。例如, 如果你能理解“约翰念数学系”、“彼得念生物系”这两个句子, 你也应能理解“彼得念数学系”、“约翰念数学系”这样的句子。人类婴儿和动物不能凭借看见绿色番茄、触摸柔软的香蕉, 而理解“蕃茄是绿色的”、“香蕉是柔软的”, 甚至进一步理解“蕃茄是柔软的”、“香蕉是绿色的”。我们必须预设这样的句子所表达的内容是概念的功能。如果不如此默认, 我们无法解释语言的系统性和生产性。而非概念的表征内容既不具概念内容的结构, 也不涉及概念能力的运作, 所以缺乏概念能力的动物和人类婴儿也只能处于具有非概念内容的知觉经验状态。他指出:“如果低级动物不具有包含概念内容的状态, 而它们的一些知觉状态具有与人类知觉状态相同的内容, 那么某些知觉的表征内容就是非概念的。”[8]614

  三、麦克道威尔的质疑与皮科克的回应

  1. 对经验细致性的质疑与回应

  麦克道威尔承认经验有细致性, 也承认主体所掌握的概念是有限的, 主体经历的经验超出了他所能掌握的概念范围。麦克道威尔说“下面这一点是真的:在我们的颜色经验实际发挥作用之前, 我们没有与我们能在感觉上加以区分的颜色的色调一样多的颜色概念。”[9]58但麦克道威尔认为, 造成经验细致性的原因是没有考虑到知觉指示性概念及再认性概念。如果将知觉指示性概念及再认性概念纳入考虑, 就不会有这种情形。他说:“为什么我们要接受一个人有关颜色的概念思考能力必须局限在诸如‘红色’、‘绿色’、‘焦褐色’等这类语词所表达的概念呢?获得颜色的细致性概念是可能的, 且大部分人也都已经如此。何不认为一个人有关颜色的概念思考与其视觉经验一样细致, 因而概念可以捕捉的颜色不比经验所呈现的差?面对这种似乎超出主体概念能力的经验———一种据说可提供一个恰当样本的经验———主体可借着说出如‘那个颜色’这样的指示语词而用语言表达出与经验一样细致的概念;在这样的用法中, 指示词利用了现有的样本。”[]在这里“那个颜色”指示语词所表达的就是知觉指示性概念或再认性概念。麦克道威尔认为, 若考虑这些概念, 则主体的概念可以和经验一样细致而完全捕捉经验的细致性, 因此上述皮科克主张的因为主体拥有的概念无法如经验那般细致而丰富, 所以经验的内容必须是非概念性的就不能成立。

  为了回应麦克道威尔的质疑, 皮科克指出即使考虑知觉指示性概念或再认性概念, 概念性的内容仍无法充分说明经验的细致性。因为, 首先, 知觉指示性概念或再认性概念带有一般性的概念。在麦克道威尔看来, 对于知觉指示性概念和再认性概念而言, 主体需处于或曾经处于某些非概念内容的经验状态, 才能运用这些概念指涉经验细致的内容;亦就是说这些概念的可得性有赖于主体经验的非概念内容。经验主体的确能够运用这些概念 (我们也常常运用这些概念) , 所以经验具有非概念内容。如知觉指示性概念“那个颜色”, 主体必须经验到某一特殊的颜色, 才能以下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态度:“那个颜色很搭配”、“那个颜色真漂亮”等等。其他的指示性概念, 如那个形状、那个声音……也是如此。

  其次, 由知觉指示性概念构成的概念内容过于细致而无法说明经验的特性。当一个人看到某个物体的颜色时, 他可以用那个颜色所构成的概念内容来掌握他的经验, 也可以用诸如那个红色、那个猩红色等所构成的概念内容来掌握。那个颜色、那个红色、那个猩红色是三个不同的概念, 但主体的经验内容却不会因为他用了不同的概念而有所不同。另一方面, 一个只有红色的概念但没有猩红色概念的人, 和另一个有猩红色的概念但没有红色概念的人, 在知觉某个物体的颜色时, 虽然因为两个人所拥有的概念不同而可能导致两个经验的表征内容不尽相同, 但两者仍有共同之处, 而这个共同之处却不是那个红色、那个猩红色等概念内容可以掌握的。因此就这两种情况而言, 即使考虑知觉指示性概念及再认性概念, 概念性内容仍无法充分说明经验的特性。

  2. 对经验与信念理由关系的质疑与回应

  麦克道威尔批评皮科克以正确性保存关系来说明知觉经验与信念之间存在理由关系。他认为, 正确性的保存不足以说明二者之间的理由关系, 说明这种理由关系需涉及主体的观点。他以骑单车绕圆圈时, 骑士身体姿势的调整做比喻:“从理性的观点, 我们可以充分地说明, 如果骑士在行进过程中要保持平衡, 那么他应该如何动作。但这不是让骑士做出这些动作的理由。动作与保持平衡的关联可能是骑士做这些动作的理由, 但一个经验丰富的骑士并不需要该理由来做这些动作。如果知觉经验如皮科克所说具有非概念内容, 那么经验和判断之间的关系, 不就类似骑士的动作与保持平衡之间的关系?”[9]163即是说, 当骑士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而做出某些动作时, 他不需要知道做这些动作的理由, 就能够做出这些动作;但是一个人基于某些经验形成信念时, 他必然知道自己判断与信念的理由。因此, 麦克道威尔认为, 如果经验可作为相关信念的理由, 则主体必须能对这两种状态的内容有“完整的观点”[9]166, 所谓完整的观点, 是指经验和相关的信念或判断之间的关系必须能够被自我检查, 且这种理由必须是可以被主体明白说出来的。如果经验和相关的信念之间的理由关系能够被主体自我检查和明白说出来, 那么经验的内容必须是概念性的。

  针对麦克道威尔的质疑, 皮科克回应指出:虽然经验和相关的信念之间的理由关系必须能够被主体检查, 但这不表示经验的内容必须是概念性的, 因为“非概念内容与概念内容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被检查和评估”[3]256, 所以接受理由关系有此特性并不会对原来的说法 (经验的非概念内容可作为相关信念的理由) 造成威胁。即使理由关系需要这种要求, 他的观点也可以解释:“我自己不确定是否要有这种可表达性的需求 (requirement of articulability) 。但若要有的话, ……非概念内容也可符合这种要求。”[3]256

  3. 对动物与人类婴儿有非概念内容的质疑与回应

  麦克道威尔同意动物与人类婴儿的知觉有某些共同之处, 但主张知觉经验是有内容的心理状态, 而知觉经验的内容皆为概念性的内容, 而动物缺乏概念能力, 或只有极为有限的概念能力, 因此它们不可能有知觉经验。因此二者“共同之处”指的是动物与人类婴儿都能以感官察觉到外在环境的某些变化, 并对这些变化做出反应, 亦即, 两者对周围环境都有知觉的敏感度。然而, 两者知觉敏感度的运行方式大相径庭:动物对环境的知觉不可能涉及概念, 只有人类对外在环境的觉察是在概念能力的范围进行, 因此只有人类才能有概念内容的知觉经验。与其他动物相比, 这正是人类的独特性之一, 正如他所说, “……我们与动物一样对我们的环境有知觉的敏感性, 但我们以一种特殊的形式拥有它。我们对我们环境的知觉敏感度被带入了自发性的领域。这是我们与动物不同之处”[9]64。他同意动物对周围环境也有某种知觉敏感度, 但是它们的觉察方式可能只限于刺激、反应的模式或某种非概念的形式, 而不涉及概念, 这种知觉敏感度不能算是经验。相对而言, 人类对环境的知觉敏感度具有一种很特殊的形式, 它涉及概念能力的运用, 这种特殊形式的知觉敏感度才能算是经验。因此, 他认为, 只有人类才有经验。

  针对麦克道威尔的质疑, 皮科克回应指出:知觉经验是有内容的心理状态, 而知觉经验的内容是非概念内容或至少有部分是非概念内容。虽然动物缺乏概念能力或只有极有限的概念能力, 因而它们对外在环境的知觉不可能有概念性的表征内容, 但是它们对外在环境的知觉可以有非概念的表征内容, 因为非概念的表征内容既不具有概念内容的结构, 也不涉及概念能力的运行, 故缺乏概念能力的动物也可能处于具有非概念内容的知觉经验状态。而人类的知觉经验状态也可以有相同的非概念内容, 这便是人类和动物在知觉上的共同之处。所以, 动物也可以有知觉经验, 并且它们的经验内容至少有部分可以与人类的经验内容相同。因此, 人类和动物之间的差异并没有麦克道威尔认为的那么大, 只是人类除了与动物共有的部分外, 还有运用概念的能力;人类与动物相比较时显得独特的, 正是这种运用概念的能力。

  四、结语

  实质而言, 知觉经验究竟有没有非概念内容问题是这样的问题:纯粹的因果作用终止于何处?心灵的力量开始于何处?该问题触及人类心灵的本性, 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索的大问题。皮科克的答案是知觉经验具有非概念内容:因为我们必须承认经验具有非概念内容, 才能捕捉经验的细致性。虽然知觉指示性概念或再认性概念所构成的概念内容也可以十分细致, 但是经验必须有非概念内容, 经验的主体才能获得这些概念;承认经验具有非概念内容, 我们也能说明经验与知觉信念内容有正确性保存关系, 并且借助非概念内容与指示性概念的关系, 经验与相关信念之间的理由关系也能够被主体检查并能够被主体以语言表达;承认经验具有非概念内容, 我们更能够说明人类与其他动物在知觉上相同的部分, 而且对于两者的差异也能充分地说明。

  当然, 皮科克的非概念内容, 不是经验对象本身以及它们的性质关系等, 而是对象、性质和关系等被知觉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不涉及概念, 也无法以概念捕捉, 所以它们是非概念内容。非概念内容有正确性条件, 若真实环境中的事物确有此内容所表示的性质和关系, 那么它就是正确的:但非概念内容并非就是可能环境中的事物、性质和关系, 而是它们被知觉的方式。相同的事物、性质和关系可能以不同的方式被知觉, 两者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 例如一图形的形状可以被知觉为正方形或菱形。

  另外, 虽然皮科克主张知觉经验具有非概念内容, 但他并不否认经验可以有概念内容。他明确指出对于我们身处的环境, 心灵可以借着不同的方式表征环境中各种的物体、性质、关系等等:其中有些表征方式是概念性的, 而有些则是非概念性的。某些心理状态, 如信念、判断等, 以概念性的方式做表征:而知觉经验则以非概念性的方式做表征。例如, 我相信窗外有片竹林与我看见那片竹林, 两个状态的内容不同:虽然它们都涉及同一个对象 (竹林) , 但是表征的方式不一样, 前者是概念性的, 而后者是非概念性的;某人指着面前的一朵花说:“那个颜色很美丽。”这句话所表达的内容是概念性的内容, 它由那个颜色、美丽等概念构成, 而且可以作为信念的内容。但是那个颜色指的是主体的视觉经验中, 物体颜色的性质被知觉的方式, 亦即经验的非概念内容。

  参考文献
  [1]Edmund Husserl.Logical Investigations[C].Geach P (trans.) .Oxford:Blackwell, 1977.
  [2]York H.Gunther.General Introduction[C]//Gunther (ed.) .Essays on Nonconceptual Content.Cambridge MA.:MIT Press, 2003.
  [3]Christopher Peacocke.Does Perception Have a Nonconceptual Content?[J].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2001, 98 (5) :239-264.
  [4]Christopher Peacocke.A Study of Concepts[M].Cambridge MA.:MIT Press, 1992.
  [5]Ernst Mach.The Analysis of Sensations[M].Chicago:Open Court, 1914.
  [6]Gareth Evans.The Varieties of Referenc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知觉经验究竟有没有非概念内容问题的探究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21774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