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浓浓的年味手抄报

时间:2017-03-23 06:01:21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浓浓的年味

浓浓的年味

作者:叶永烈

来源:《金色年代》2012年第01期

年货大采购

龙年是我的本命年。当龙年春节即将来临的时候,我不由得记起在台北过春节的情景……人挤人,人推人,满街是人;叫卖声,砍价声,声声入耳。大包,小包,包包皆年货;鱼香,肉香,浓浓的年味。我已经七次去台湾,却是头一回在台湾过春节。在台北,春节即将到来时,年味最浓的是两条年货街,即迪化街和南门市场。跟台北千千万万个家庭一样,作为家庭主妇,长媳驾车带着两个孩子以及我和妻,去那里进行“大采购”。

迪化街是台北老街,货摊上堆满年货:从一片红色的中国结、剪纸、春联,到一片腥味的鱼卷。乌鱼子、目鱼干、鱿鱼丝;从五颜六色的牛轧糖、花生糖、土豆糖,到五花八门的桂花年糕、芝麻棒、核桃糕;从形形色色的山货蘑菇、鲍鱼菇、黑木耳,到各种各样的肉丸、贡丸、鱼丸;从台湾各地的屏东黑猪肉、澎湖花枝丸、台中太阳饼、绿岛比目鱼、阿里山芥末、拉拉山雪梨,到世界各国的德国猪脚、日本北海道海苔、印尼鲜虾饼、美国开心果……真可谓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年货摊太多,彼此竞争激烈。于是,各施妙招,招徕顾客:最通常的招数,就是摆出样品,让顾客免费品尝。一路走,一路尝,客人可以一路尝百味;还有的手持电喇叭,不停地高声叫卖;还有的拿来高脚梯,放在街道当中,身上挂满广告牌,手持推销的商品,向路人招摇;也有的广告打的是“温情牌”,在一大袋花生上,我不仅看见“盐炒的更香”、“无敌香”之类广告词,还看到“跪求!!带我走”这样的广告语;据说,还有的店铺打的是“美人牌”,即从女大学生中选择漂亮者作为临时工,以求吸引顾客。

边走边看,边看边买。800米的迪化街,足足走了近两个小时,把大包干货、小食放在车斗里。原本计划再去位于台北市罗斯福路一段的南门市场,由于已经感到有点累,就改在翌日再开车到南门市场。我问长媳,同是年货街,为什么去了迪化街,还要去南门市场?她说,迪化街主要是卖台式年货,而南门市场则是卖大陆年货。南门市场是台湾的“外省人”过年必去采购的地方,也是“本省人”喜欢去的市场。

南门市场是历史悠久、规模颇大的商场。在南门市场大门口,我就看见一个小摊挂着“上海鱼丸”的招牌,那白色、椭圆形的鱼丸,刚刚做出来,又鲜又嫩,漂浮在水中。走进南门市场,我又看到另一家商铺在卖“上海莱肉馄饨”。不言而喻,这些上海小吃,使来自上海的我倍感亲切。接着,我看到黄底红字的“上海火腿行”的大招牌,这家商铺占了好几个店面,出售火腿、酱肉、香肠。此外,还有“上海万有全”、

“上海合兴糕团店”,出售种种上海风味的小吃、干货。其中特别是一瓶瓶黄泥螺,是典型的上海货。

在“福州老店”的招牌下,我看见品种繁多的福州燕丸(即燕皮馄饨)、福州鱼丸、福州面线、佛跳墙,而“宁波年糕”的红色横幅也非常醒目。广式腊肠、湖南香肠、湖州粽、金华火腿、山东酸白菜……丰富多彩的中国大陆南北货,在这里足以慰藉台湾“外省人”的乡思。 在南门市场,有两种蔬菜在过年时最畅销:一是竹笋,意味着来年“步步高升”;二是芥菜,叶子长长的,寓意为“长长久久”。台北除夕即景

台湾在除夕便放假了,长媳驾车,带着全家外出。台北街头车稀人少,一天前开车出去曾被堵了好几次,眼下畅行无阻。除夕,台北大街一片空荡荡,是因为台湾春节从除夕至正月初八放假9天,一放假很多人就“猫”在家里,忙着准备“围炉”

(台湾称年夜饭为围炉——一家人围着炉子吃饭)。再说台北的很多人来自台湾中南部,赶回老家过年,使台北的人口一下子减少将近一半。在松山机场,我看见许多岛内航线一票难求,在那里等待候补的乘客排起长队。还有不少台北人乘长假出岛旅游。

在台北街道两侧的商店,十有八九大门紧闭。倒是摆满红玫瑰、白马蹄莲的花店生意红火。打算找一家饭店吃中餐。在上海,除夕是饭店的黄金营业时间,可是台北的很多饭店却打烊了。一天之前,我们在仁爱路四段的九如餐馆中餐,那是一家上海风味的名店,顾客爆满,排队等候许久才好不容易等到座位,可是今日车过仁爱路,那里已是铁将军把门。

在路过复兴南路一段,偶然看见一家饭店里射出明亮的灯光,长媳就把车子掉头,停到路边。这时,马上过来一位六十开外的男子撑着一把大伞,把我们一个个“摆渡”到饭店里,服务非常周到,赶紧塞给他小费。那饭店门口竖着一块招牌,上书“真的好”三字。这是一家海鲜餐馆,以“吃原味,不吃调味”的独特风格烹饪海鲜,颇受好评,已经把连锁开到上海去了。令我惊讶的是,偌大的店堂里空荡荡的,只有一个包厢里有一桌客人。倒是外卖部的长桌堆满“府外烩”,因为台湾人喜欢在家中吃年夜饭,阖家团圆,而“府外烩”好让客人享用美食不出户。我注意到,许多“府外烩”装在镶着红边、红把手的五层竹提篮里,装入四菜一汤。也有的是用塑料薄膜紧紧包裹大砂锅,装的是台湾人最喜爱的“佛跳墙”,往往用作年夜饭的“压轴菜”。 在中国大陆,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是一年一度的文化大餐,是家家户户的“荧屏年夜饭”。然而在台湾的六七十个电视频道中,我搜索不到中央电视台的春晚节目。我浏览着台湾电视台的除夕节目,由于“水牛角、黄牛角——各归各”,各自组织种种歌舞晚会,显得很分散,不如中央电视台春晚节目集中众多文艺精英联袂演出那样精彩。

除夕子夜,我打开手提电脑,收到来自大陆和台湾朋友的诸多电子贺卡,倍感温馨。

篇二:浓浓的年味儿

浓浓的年味儿 五(8)班 李雨晨

一个个灯笼

一幅幅对联

一声声祝福

那,是年味儿

一簇簇烟花

一串串鞭炮

一阵阵笑声

那,是年味儿

一锅锅馒头

一件件礼品

一桌桌年夜饭

那,是年味儿

那浓浓的年味儿

将深深刻在了我的记忆里

辅导老师:杨杰智

篇三:留住浓浓的年味

留住浓浓的年味

年已渐近,年味在酝酿。

年味是什么?年味是家乡人准备过年忙碌的身影和开心的笑容,是家乡腊月集市的喧闹和繁荣。年味是家乡的馓子和大肉的喷香,是家乡红芋粉丝的筋道。年味是红红火火的场景,红红的灯笼,红红的春联,红红的蜡烛。

年味是什么?年味是父母的殷殷期盼,是常回家看看的再三嘱咐。

年味是亲朋好友团聚时的欢快气氛,人气旺盛,气场和谐。年味是乡里乡亲祝福吉祥,恭喜发财,憧憬未来。

年味是什么?年味是对幸福的虔诚叩拜,祈福天地,祈求丰年,祈盼安康。年味是对生活的庄严承诺,除旧布新,承上启下,激励自我。年味是对美德的竭力弘扬,尊老爱幼,平等互助,济困扶贫。

年味是什么?年味就是年俗,约定俗成,历史悠久。年俗里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风情。年俗里饱含着人们对吉祥如意的向往,对和谐美满的渴望,对至善至美的执着追求。总之,年味是喜庆的氛围,是积极向上的精神,是洋溢着人情味的文化传统。留住浓浓的年味,就是留住我们的精神家园,留住我们的文化基因!

有人说如今人钱多了,年味却淡了。我说年味的浓淡和物质条件关系不大。旧时农历年底要结清一年的账目,欠租借债的人把这一段时间看成是难以度过的关口,所以也把年底叫做年关。但在家乡有规矩,年三十贴上春联后要账的就不能再上门,这是对人最起码的尊重,不能逼得太紧,不能耽误任何人过年团聚。连在外躲债的穷人都知道回家过年,可见人们对过年的重视,对团聚的向往,对好日子的渴求。当今人们过年不愁没钱花了,有的人便比阔斗富,鞭炮更长了,焰火更美了,压岁钱更多了。腰杆子挺直了,活出了尊严,但只顾夜以继日地鏖战在麻将桌旁,亲戚朋友走动少就有了心灵的距离,年味也就淡了。

有人说如今人忙了,年味被冲淡了。其实,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家乡人常说,忙了一年了,过年得好好歇几天,好好吃几顿饺子。如今很多人只顾埋头挣钱,一年四季天天忙,忙得忘了家,忘了生命的根,忘了生命之舟的港湾在哪里,忘了心灵的驿站在何方,忘了调整后再轻装上阵。一年有四季,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人生有节奏,张弛有度养精蓄锐。而对于金钱大于一切的人来说,心中的年味确实是越来越淡了。

有人说手机普及了,年味自然就淡了。如今有电话拜年、短信拜年、视频拜年,未来拜年的方式还可能更时尚,但这对拉近心灵的距离帮助不大。连拜年短信都是抄袭的,都是雷同的,这里面还有几分真诚?吃年夜饭时还在低头玩手机,那不是手机的错,是与同席人的亲情不够浓了,人情淡了,年味也就淡了。

有人说村子空了,年味怎能不淡?去年过年回家乡时,遇见了老村长。他握着我的手,感慨万端。他对我这样说:如今家家都住上了楼房,都能吃上大鱼大肉。日子好了,村里却空了,留下的大都是老人和孩子,连过年时村子里的人也凑不齐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其实,在外务工一年的乡亲很愿意回乡过年,与家人团聚,浓浓的年味时时在他们心里回味。他们牵挂父母的身体,担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多少年来,阜阳火车站都是全国春运的热点,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许风雪载途挡住了他们回乡的路,也许一票难求使他们错过了回乡过年的最佳时间,也许工作太忙请假难,也许没挣到足够多的钱怕人笑话,也许钱没拿到手被打了白条。

我的一个初中同学在外务工,我们在过年时能聚一聚。每次见面我都会问这一年挣了多少钱,他总是说挣得不多。我开玩笑说,把百元大钞都换成角票口袋就鼓了腰就粗了!其实,他的笑容告诉我他混得不错。他说每年都想回来过年,谁不想家,年是游子的盛会。过了年再出门打工时还要带几十斤家乡的红芋粉丝,家乡的粉丝最好吃,一年到头吃不到家乡的特

产很着急。可是有些年年底实在难以抽身回家,过年就成了抹不去的心结。他还告诉我,2000年以前,农忙时很多人都回来收割播种,然后再出门打工。后来机械化程度高了,干农活不需要那么多人手了。近几年土地在流转,有些农户全家常年在外,过年也难得回来。其实,家乡的变化牵动着在外务工人员的心。

他还说了一个笑话,去年年底他开着自己的轿车回来过年,转了几大圈愣是没找到村子,天气晴朗没有风雪竟迷了路。原来村与村之间都修了水泥路,大家都骑路盖起了楼房,集镇与村子相连,村子与村子相接,模糊了距离,就很难找到原来的方位。

家乡更“现代化”了,心里却莫名怅然。找不到那片鱼塘,找不到那一棵棵洋槐树,找不到村头那口井的影子,找不到老宅的痕迹,找不到村小学的门楼,找不到通往祖坟的那条小路??游子们归来,突然问你我,他的家在哪里,该如何回答呢!家是父母居住的地方,是心灵的避风港;家是温暖的窝,是情的居所,是爱的巢穴。留得住青山绿水,留得住漠漠农田,留得住鸡鸭牛羊的和鸣,留得住袅袅炊烟的缭绕,才留得住浓浓的乡愁,才留得住浓浓的年味。

愿年味永远飘香,成为你我他心中美好的记忆,成为民族的共同记忆??


浓浓的年味手抄报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20423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