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谈独立思考读后感

时间:2017-03-18 07:10:37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读后感

《陆犯焉识》对旅美作家严歌苓的创作来说是一部具有转折意义的作品,不同于以往对女性苦难的关注,这部2011年出版的作品以其祖父为原型,塑造了一个20世纪苦苦追求、守卫自由的中国知识分子形象——陆焉识。

本书从陆焉识背着无期徒刑进入大荒草漠进行改造说起,到最后释放回家、婉喻失忆、去世、带妻出走,中间运用时空交错的方法,正常叙述的同时大量采用倒叙和插叙,把二十世纪陆焉识这样一个“右派”知识分子被捕前后的人生经历全部交代完毕。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部家族史小说(因为严歌苓这些年一直萦怀于自身的家族史、声称要为祖父立传;文中的“我”是陆焉识的孙女,也是故事的主要叙述者),深究,这更是一部以性格为灵魂的小说,主人公性格的独特性与典型性是这部小说的最大魅力。

严歌苓曾说:“我到了国外之后,发现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写的。我不想控诉某个人,我只想写这样一段不寻常带有荒谬的历史运动,让读者看到一种非凡的奇怪的人性。我对人性感兴趣,而对展示人性的舞台毫无兴趣。”①可见,人性对严歌苓的吸引力非同一般。严歌苓的小说都与她对人性的认识息息相关,特别关注人物的个性、特殊性、复杂性和丰富性,对于笔下人物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她都力求淋漓尽致地揭示。而《陆犯焉识》则展示了在风云际会的二十年代中国的那些千奇百怪的人性,大多数在现在看来不可思议,甚至是不可理喻的“事件”,放在那个年代,却又再合理不过。如粱葫芦手弑身母,但待老几如亲人;而亲身儿子冯子烨却视陆焉识如瘟疫。人性的表达是这部作品的实质内核,书封面上有一句话:“当政治与人生相撞,孰是孰非......”,这句话背后是对人性的思考和探究,这是一个以人性为底蕴的“伤痕故事”。最巧妙在于严歌苓并不是在控诉,而只是将那个“荒诞”的年代作为画布不轻不淡的底色,在上面纵横着各式人性的变异与交锋。

同时,这部作品用了大量的横截面的写法,大大地充实了故事的内存。小说的前半部分如同一场多幕戏剧,你方演罢我登场,过去和现在穿插上演,大荒草漠和上海胡同的场景幕幕推进。上一刻“老几”还在雪地里带着“近乎气绝的欢乐”滚向场部礼堂,下一刻又是那个风流倜傥的焉识对恩娘硬塞给他困住他的妻子婉喻冷若冰霜;上一幕为爱逃跑的陆焉识走进了西宁,下一幕立刻转到家在胡同深处的婉喻被门响惊动。每一个横截面都极尽真实和细致,用一个个零碎的故事和大量的历史细节,在历史发展的纵向线上横向扩展出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① 《严歌苓_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74003.htm.2014-08-02。

让读者最大限度地贴近那时、那刻、那地、那人。并在不同场景的转换中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人物性格,看似小的生活片段实质上包含了大量的叙事内容,足以让读者领略那个时代丰富、复杂、独特的历史与人性。不同的场景里有不同的陆焉识,留洋时的潇洒,面对邓指请假时的算计狡诈,与婉喻完婚时的心死,表现给诈孕的韩念痕的懦弱与无情,每一幕都如破碎的石膏像的一块,随着故事一个个地聚集,一片片地拼凑起了这部作品中最重要的人物典型——陆焉识。我们从这个满布裂痕的石像上,一点点解读那个时代中这样一类追求坚守自由的中国知识分子矛盾、丰富的精神世界,并且深思,在历史的轨道上、在人性的沼泽中,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他们一生的悲凉。

二、反抗,无效

正如《陆犯焉识》的责任编辑张亚丽所评价:“严歌苓的小说向来重视人物塑造的丰满与厚实,人物始终作为故事永恒的内核而存在。”②陆焉识就是这部作品的内核,全部故事都围绕陆焉识复杂矛盾的性格展开,正因严歌苓塑造了这么个在20世纪中国具有强烈自由意识、与环境格格不入的知识分子典型,才使这部作品在洞悉人性方面有更高的美学价值。

陆焉识学贯中西,不与流俗,骨格奇高,独爱自由。本该做一辈子才华矍铄、让人倾慕的才子教授,却为何一步步沦落成那个大荒草漠上的“老几”?“老几”,这是个有意思的名字,没有地位,更谈不上尊严,活着任由“生存”碾压。纵观陆焉识的一生,不难发现,每一次他与不幸的狭路相逢都逃不开两个字——自由,这两个字就是他性格的最鲜明注脚。陆焉识一辈子都在对抗“不自由”,在浑浊的乱世中坚守自由的最后净土,可悲的是,他从来没赢过。那个年代、那个环境、那些人们给不了这样一个清高的文人想要的自由,有些时候他甚至是因为自己而输掉了自由。

在风云际会的二十年代中国,陆焉识这种强烈追求自由独立的个性始终处于各种各样的矛盾漩涡之中无法自拔,或大或小的冲突接踵而至,慢慢的,陆焉识的生活周围满是雷区,随时“砰”地一声不知道会炸掉什么,走运时丢的只是友伴或者饭碗,一不小心没的可能就是一辈子的前途和性命。这就是陆焉识这个人物典型的最大美学价值所在。而典型性格总是在冲突中展现,矛盾冲突一点点筑起了他的悲凉。下面,来简单分析一下陆焉识命运中的几大矛盾冲突。 ② 张亚丽,《政治与历史夹缝中的人性悲歌》,文艺报,2011-12-07。

(一)自由与不忍的冲突

如果说自由意识是陆焉识身为知识分子最鲜明的注脚,那么,不忍便是他性格中最大的痛脚。在追寻、保卫自由的路上,许多原本坚定的信念,最后总被“不忍”打软了阵脚。

在家里,恩娘的哭功最先让焉识不忍,十四岁的他看恩娘的眼泪落得像珠宝,便出言留下了本来要被遣送回娘家的继母,没有意识到这就埋下了他未来失去某些自由的一个伏笔。未来恩娘的一言一行都是在给陆焉识层层叠叠地套上情感枷锁,还不够,更是找来了侄女婉喻彻底围困住这个风流的浪子,一辈子死死地绑他在身边。对于这场夺走他感情自由的包办婚姻,陆焉识厌恶至极,长期呆在学校或泡在咖啡馆来逃避这场无爱的婚姻和那个压抑的家庭。

这一切本是可以避免的,但“不忍”让他的态度模棱两可。本可不理那条牵着婉喻的红线,决意留学,一见恩娘却又立马泛起悲怜。他认为女人们都很可怜,终身受男人摆布,恩娘也不过是为了少受一点摆布罢了。年轻寡助的继母都这么可怜了,他就把自己的前程、幸福、自由拱手交出,供她去消耗、践踏吧。这一番感触颇有些贾宝玉的风味。世人都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焉识对夺走他一生仅有的一次爱情机会的恩娘却恨不起来,他不忍,于是随她去恶毒。对婉喻也是如此,这个恩娘硬塞给他的女人他从来不觉得美认为她一无是处,为了留学而完婚,回国后无爱地圆房,出游那次酒后意外的激情甚至让他觉得上了当。他一直对这种不自由的情感状态心里反抗,行为上却又在容忍,在恩娘面前做顺从孝敬的长子和一系列恩娘指派给他的似是而非的角色,和婉喻貌合神离又本本分分地做夫妻,还育有一子二女。即使在重庆被关押依旧坚持寄家书回去,承担一切作为家里顶梁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当那个美国教授邀请陆焉识留在美国时,他曾感受到逃离的念头,彻底逃离冯仪芳和冯婉喻,但最后的行动印证了与望达分手时他所生出的别一番领悟:他只会和引起他无限怜悯的女人熬完一生,这些女人的牺牲让他不忍。登上回国的邮轮,陆焉识独自在舱房里哭他的自由。

(二)自由与学术的冲突

陆焉识天资聪颖,精通四国语言,看书过目不忘,学识渊博,为人风趣,再加上他的“好人”性格——见不得人为难,见不得人伤心,外表嘻嘻哈哈,把心里的不高兴都变成脸上的高兴——文人圈大家都喜爱他,“把他宠成个七尺大毛头”。但失去情感自由的陆焉识格外珍视学术这块净土,对于大卫借论文一事为

难也不能答应,他就想守着做学问自由的这最后一点洁癖。就像恩娘所说:“中国是个啥地方?做学问做三分,做人做七分。”对站队现象有着天然的排斥的陆焉识很快便不再这么讨喜。似乎是受家庭生活困局的影射,越是追求自由的陆焉识最后越是掉入不自由的圈套当中。一不留神,在酒会上被凌博士划进阵线;二不留神,反驳成了对凌博士的背后捅刀;三不留神,被恭维冲昏了头跌进骂战。陆焉识以为,至此他失去了最后的自由,失去了自己人格的自主与独立,做了别人想要他做的人。事实上,真正的结局还远不止如此。

大卫于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多次试图说服陆焉识一同加入这一项“伟大的事业”。出于对人格独立自由的保持,陆焉识没有答应。他没有意识到社会的大环境已经改变,文人间你来我往的文字对抗不再是看完就算。一封答辩大卫的回信给了陆焉识以致命一击,使其命运发生戏剧性的残酷转折。

(三)自由与政治的冲突

信里如是说:知识分子的生命在于接受知识、分析知识、传播知识,甚至怀疑知识、否定知识,在他接收和分析的时候,他不该受到是非仲裁。知识分子还应该享有最后的自由,精神的自由。陆焉识说自己理解福伊,那个为了精神自由拒绝偶像崇拜的女孩。③

拒绝站队,拒绝小团体,拒绝崇拜,陆焉识始终全力保持作为文人的独立和清高。捍卫精神自由是他行事的原则和底线,尤其反感在外力的胁迫下表明态度或立场,自尊自傲,总想着可以晚一点失去他作为文人的清高。可在崇尚政治话语权的年代,对精神自由的誓死坚守在与政治相碰撞时,下场往往很残酷。重庆的韩念痕显然比他更明了在那个社会的生存之道,曾提醒过他。在政治恐怖的阴影笼罩下,他依然毫无知觉,一篇戏谑小文只在意文章好不好,还是韩念痕道出“真理”:写得好不好不要紧,要紧的是这样写就闯祸了。当陆焉识半夜被五个枪口对准哆哆嗦嗦地穿衣服时,丢光了体面和尊严,可他并未理解,在民族危难之际,国家需要的是思想统一,而不是自由主义这样的“西方垃圾”。在陆焉识看来,作为知识分子,出于任何理由,对于不认同的强大力量的妥协都是无耻,他总想晚一点去无耻。

中国历来是一个重道德、轻知识的国度。在古代,知识分子们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身负社会管理的重任,承担社会的道德教义。在现代,知识分子的身份设定更是离不开其自身的道德建设,杰出的知识分子要有高③ 严歌苓,《陆犯焉识》,作家出版社2011年版,267页。

尚的品格,符合国家价值观的砥砺节操,是人民的道德模范,还要肩负对家国书写的重任、对愚民的教化。随着国家统治的统一和发展所提出统一性、同一化的历史书写要求,他们投入这场历史的进化论,为呈现身处的这条历史路径的唯一必然性而淡化隐蔽历史发展的其他多种可能。这就是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而严歌苓作为一位移民作家,在中西文明的相互倾轧渲染下用文字关照了迥异于传统的另一群知识分子,他们写不了政治统治需要给人看的那一种固化的历史结果,也护不了自己的独立自由与安危,他们被排除在历史之外,只能在历史大潮的边缘飘零独行,若有逆流而上的妄想,便会被拍死岸边。陆焉识就是其中之一,这一部中国百年史实际上是一部陆焉识的个人精神史,颇有些新历史主义的特色,而个人精神史的背后所映照更是20世纪中国千千万万坚守精神自由、崇拜知识而非政治的知识分子们的共同悲剧。

“知识分子的责任就是要质疑,要独立于一个群体外,这是应有的精神。一个国家的各种制度、理念,形成的意识形态,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知识分子难道不应该对此存疑、反问吗?怎么可以因此获罪呢?中国知识分子永不能像笛卡尔那样,说一切都是可怀疑的,只有怀疑这件事情本身不可怀疑。中国知识分子哪有过这样的幸福?逐渐地,他们成为很驯服的一群人。”⑤严歌苓在一次访谈中说出了塑造陆焉识这样一个知识分子典型的初衷,包含着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可悲与怜悯。陆焉识一生人都在要独立要自由,当他的自由意识与政治思想主流不相符时,便被踢出历史。国家由人民群众组成,整齐划一的工装打扮的人民群众中容不下这个穿英国花呢大衣的“老鼠屎”。陆焉识宣扬自己从不属于任何一个阵营,但就如同大卫韦那个简单可笑的逻辑:不是无产阶级就是资产阶级,没有谁不属于任何一个阵营。“孤立的反击等于不反击,甚至比不反击更糟”,陆焉识为保持他文人的独立和清高,一而再地在这个上面吃亏。在那个政治极度敏感的年代,一封辩驳信把他打成“反革命”投入大牢,家属也成了敌属在人群的强大力量下夹着尾巴生存。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陆焉识在大荒草漠改造的情景,细节描写丝丝入微,陆焉识在那个彻底夺走他自由、精神的荒漠牢笼里的生存境况让读者唏嘘,自然和政治的双重严苛的环境,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终于把高喊“自由”、坚守“独立”的才子焉识打磨成了结巴、麻木的“老几”。刚被捕时,焉识身上还撇不掉那份文人的迂腐和清高,一句“你们加刑那么随便呀”,一口一个“个人选择”,直至被加为死刑,直到受到性命威胁他才明白:自己对自由意识、④④ 鲍娟,《论严歌苓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特征》,2012,46页。

篇二:独立思考与创新精神的重要性—玩具与马粪励志故事读后感

独立思考与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玩具与马粪励志故事读后感

从这篇励志小故事中,我深深感受到乐观主义的重要性。持有悲观主义的小孩,当拥有了很多玩具的时候,他不感到高兴,而是为了怕弄坏玩具而烦恼;持有乐观主义的小孩,即便拥有一堆马粪,也能从马粪中找到乐趣,能够积极的思考,从马粪能够想到可以得到一匹小马。乐观的人,即使他获得的条件和资源再糟糕,他都有办法从马粪后找到小马;而悲观的人,即使条件和资源再好,他最终仍将一事无成。

这篇励志小故事在现实中可以理解成悲观者在机会里找问题,即使提供再多的支持、创造再好的条件,他们的眼里还是困难重重。乐观者在问题里找机会,即使没有什么支持和条件,他们也能够努力做到最好的结果。因此我认为,从小培养孩子的乐观主义精神,养成在困难中善于思考的习惯,对其将来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对于孩子的培养,要让他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尤其当遇到困难,遇到的逆境的时候,要让他能够主动的去思考扭转逆境、解决困难的方式方法,培养其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其创新的精神,养成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一切。

作为父母,首先可以给孩子营造一个思考的氛围。在家庭中,营造思考的氛围,对孩子形成独特的个性,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不能因为孩子从小不懂事,什么事情都由父母包办。应该给孩子一个完整、独立的空间,允许他们有自己的世界和空间;其次,要呵护孩子的好奇心。独立思考能力

强的孩子,往往具有较强的好奇心,父母应努力开拓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千万不要因为孩子的提问不合理而责备孩子,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还要给孩子提供想法的机会,父母在与孩子相处交谈过程中,要经常以商量的口吻进行探讨式的协商,留给孩子自己思考的余地,给孩子提供自己想法的机会,在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父母不要责骂孩子的想法,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不管孩子的想法是否合理,都要让孩子一个展示自己想法的机会,这样,对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有很大的帮助,我们要重视孩子表达想法的过程,不要太在乎这个表达结果正确与否。

引导、教育孩子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一切,不仅需要各种活生生的事例让孩子心悦诚服,也需要父母自身能够以平静的心态对待一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尽量消除掉各种消极心理的负面影响。首先,让孩子多想想个人奋斗的目标,多树立一些远大的理想和追求,在比较中孩子就会觉得眼前的困难和挫折算不得什么,力争永远乐观;其次,尽量忘掉不愉快的事情,轻视烦恼:教育子女尽量正确对待所遇到的挫折、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委屈,在任何时候都能够笑对人生;以宽容的心情对待每一个人,对待任何事:教育孩子珍惜友情,对别人要少苛求,对他们的错误、失败要多加宽容,对他们的行为要寻求尽可能的最佳解释,这样自然会减少许多麻烦,保持心情舒畅;父母还要让孩子学会倾吐和交流,学会坦诚地接纳自己,坦然地面对现实。

总之,孩子的独立思考习惯,敢于创新的精神,积极、乐

观的心态去面对一切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养成这些习惯,对于孩子的将来是至关重要的。对于父母,要不断地创造氛围,久而久之的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对于父母,教育、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任重而道远。

篇三:读后感

读后感

张登中学 陈志芬

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感受颇深.他精练的语言,闪光的思想,针对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作为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的苏霍姆林斯基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建议的第一条就是: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本书一开始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让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什么早在一年的确是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教育实践鼓舞着千百万教师.他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瑰宝.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是这些同学们太笨,还是他们上课没有专心听讲,还是应该从我们教师自己身上找某些原因其实.学生学习也是在从事一种脑力活动,本书中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有的孩子能打20桶水却不费吹灰之力,而有的孩子只打了5桶水也累得筋疲力尽了;同样一道题,有的同学只需5分钟就能解答出来,而有的孩子需花半个小时以上,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一样,也应因人而异,个别对待.对后一种孩子应以特别的关照,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脾气,家庭背景等原因,从而在课堂上为不同的学生创造设计出能发挥他们自身能力的学习情景,这也是教学和教育的目的之所在,让他们真正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乐趣,让他们也感觉到自己也是在一点一滴的进步中.要做到这一点,确实不是很容易的.它不仅需要教师付出辛勤的劳动,更需要一定的教育技巧,掌握一定的教育艺术,就像苏氏在文中提到的那位数学教师的数学课.他认为不存在什么对学生都一律适用的在学习上取得成就的先决条件.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如果教师善于把学生引进一种力所能及的,向他们预示着并且使他们得到成功的脑力劳动中去,就连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也能多么勤奋地,专心致志地学习啊!在学习中取得成就——这一点,形象地说,乃是通往儿童心灵中点燃着"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的那个角落的一条蹊径,教师要爱护这条蹊径和这点火花.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经典论述,对于这一点我感触很深.在我的课堂上,对于学生的能动性,个性化注意的不够,尤其是大师文中提到的分层教学法,分层作业法,我在教学中很少运用,觉得麻烦,大量的时间是在对一部分学生讲课,而对于学习没有困难或是学生困难的学生关注不足.由此,使我想到教师角色的定位,不应是固定的,在适当的时候,把指挥棒也交给学生,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能动性,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主体,让每一位学生不仅参与学习,而且都有机会参与学习有关的活动中去.在活动中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增长本领,从而达到乐学,会学的境界.因此,教师在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上,应给学生多提供成功的机会,创造成功的条件.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会促进他们不断取得进步.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师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时,很形象地把学生的注意力比作一根丝线.他在带领孩子们上完一堂有趣的植物课后这样写道:"要让所有的孩子都围拢

来看这些植物,我就得用注意力这根很细的丝线把孩子们都栓在我的身边来,这就好比是一根无形的缰绳,只要一个儿童的注意力转到一件有趣的事物上,那根丝线就断了,于是我给他讲的和所指给他要看的东西,他就再也不看,不听了——思想开了小差."

我在教育教学中体会到,教师这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做到教书育人,持续稳定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仅要连通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这根"丝线",使用好这根"缰绳",而且要在课堂内外连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这根"丝线",通过这根"丝线"来培养和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使教师与学生在亲切,和谐,彼此信任的氛围中教学相长.

本书一开始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让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是这些同学们太笨,还是他们上课没有专心听讲,还是应该从我们教师自己身上找某些原因

因为班里也有遮这样的一些"大将",所以这更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是否做到了关爱每一位孩子特别是弱势群体.学生再幼稚,也有他的个人思想和感情,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他们不是我们施恩或者显示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被动等待我们去塑造的苍白魂灵,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份阳光,给那些"无药可救"的"后进生".苏霍姆林斯基提到,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应走到这些学生的跟前去,看看他们遇到什么困难,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好的作业题.有时候在课堂上就能看出,有必要给某个学生布置一点家庭作业,那么有经验的教师通常就当堂布置给他.学习较差的学生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千万不要让他光是听别的学生的流利的回答,把黑板上的东西抄下来.一定要设法让他独立思考,因为在思考的过程中就已经包含着运用知识的因素,要促使他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取得哪怕一点点的进步也好.

说说容易做做难,我不知道有多少老师,能做到这一点,反正我觉得我还没有很好的做到.因为我给学生上着同样的课,提着同样的问题,做着同样的作业,考着同样的一张卷子.即使做错后教育的方式也是一样的.虽然有时也想改变,比如在给一些后进生布置作业时,也减少了阅读,写作方面的作业,但这恐怕离苏霍姆林斯基的要求差的太远了.我想,我做不到这些,大概就和我缺少教育素养有关吧

而苏霍姆林斯基在《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中恰恰提到了,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精神需要.而我呢大多数时候都忙着批改作业,教育孩子,上课,听课,有多少时间在煞有其事地捧着教育名著或教育杂志在阅读呢只有在写论文,写计划,总结或上公开课时,才想起找一点书来,看看有没有可以借鉴的文章,有没有可以参考的教案.真是太可悲了.一个成功的老师应该是一个会读书会思考的人,我想今后我要从繁重的教学中抬起头来,多看,多想,多实践.这样,才能有更大的进步.

读着《给教师建议》这部教育著作,并不断地把其理论和精华有选择地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形成一套自己的教学风格.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每天不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这样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就要读学术著作.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

《给教师建议》让我爱不释手,是因为它真正能够让我掩卷沉思时反省自己,使自己看到不足.因为,苏霍姆林斯基,他正像一面镜子,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与执着,他深爱着每一个学生,他关怀着每一个成长的生命,他勤奋地分析研究着每一个看似细节的教育现象.我想,当你了解他那无私奉献自己的人生,领略他的卓越成就,你也同样会产生敬仰之情,他可以是良师也是益友,他是一面镜子,也是一本教科书.相信每一位爱教育的人,都会爱上这本书的.


谈独立思考读后感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9998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