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发红包数字寓意

时间:2017-03-17 06:39:08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微信红包数字含义大全

微信发红包数字含义大全:

1.68、16.8、168——一路发

1.78、17.8、178——一起发

1.88、18.8、188——一直发发发

0.66、6.6、6.66、66.6、66.66——顺顺顺顺、一帆风顺

0.88、8.8、8.88、88.8、88.88——发发发

0.99、9.9、9.99、99.9、99.99——意思是你和朋友的友谊天长地久 20.99、21.88、29.98、29.99、20.09——两人友谊长长久久 1001——千里挑一

100.1——百里挑一

13.14——一生一世,131.4

15.88、158.8——图的就是一辈子我

1.66、16.6、16.66、166、166.6——人生一路顺风

1.99、19.99,199.9,1999——一辈子长久

5.20、520——我爱你

篇二:红包有什么讲究,数字有什么禁忌?

红包有什么讲究,数字有什么禁忌?

民间禁忌是一种演化形式和扩张形式,它与择吉避凶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亦与人们的心理因素起作用,也就是说禁忌的目的是为了避凶。

数字禁忌中,数字最吉利的要属六和八,所谓“六六大顺”,“要得发,不离八”,就道出了其中塬委。当今社会,花几十万元买下一个含六和八最多的电话号码或车牌号,已不是新闻。

忌讳的数字比起来多得多,从总体来说,忌单数,因为好事成双。

“二”是双数,但这样的日子忌出殡,因为人们不希望坏事成双。(註:在丧事奠金方面,若某人死亡而其配偶仍健在则奠金应为单数,不许成双。若亡者之配偶早已死亡,则可以方用双数作为奠金)。

“三”谐音“散”,做寿和结婚忌这个日子,祝寿、贺喜送礼也忌“三”这个数字。

“四”谐音“死”,大凶,所以门牌号、汽车牌号、电话号码、手机号码等都不宜有这个数字。

“五”谐音“无”,凶,所以与谈判、收帐款…等都不宜有这个数字,免一事无成。

“七”有的地方妇女忌讳这个数字,犯了七条就要被俢。

“九”音乐界颇为忌讳,因为世界上一些大作曲家如贝多芬等,都是在写完第九部交响乐后死去的。在嫁娶最佳时间则喜“九”这个时间代表长长久久。在年龄上最为忌讳,例如十九岁女性结婚为习俗之忌讳年龄;敏感的人当自己年龄为十九岁、二十九岁、三十九岁、四十九岁……常把自己多说一岁而称为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老人易忌讳九,因意外或死亡事件比率较一般年龄高。

忌“十三”本是西方的习俗,因为被判耶稣的犹大排位十三。但中国开放以后,一些高级宾馆为了迎合西方人,也避讳这个数字,不设十三屋。

还有号码“七零八六”、“五三五四”之类的数字也忌讳,因为他与“七零八落”、与吾散、吾死谐音。

篇三:红包

红包——前世今生一起看

【摘要】红包在中国一开始是借红色讨个喜庆,在不断的演变中出现了多种形式和多种寓意。关于红包有着不同的起源,不同的红包有不同的发展历程。而对于现在的多种红包,人们对其或深恶痛绝,或褒贬不一,或莫衷一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红包的未来会是怎样? 红包的前世今生,在这里一一展现。

【关键词】红包 压岁钱 中华礼节 电子红包

【正文】

红包——前身

传统意义上的红包也叫压岁钱,是过农历春节时长辈给小孩儿用红纸包裹的钱。据传明清时,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民国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裹。现在泛指包着钱的红纸包;用于喜庆时馈赠礼金。 最常见的是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悄悄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而这种习俗的由来在历史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也不可考据其来源。

红包——演变

红包一开始是借红色讨个喜庆,在过年时寓意着红红火火。在汉代时出现了最早的压岁钱,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但红包没有跟着一起出现,取而代之的是红线穿钱给小孩,除了贺喜外,更重要的意义是像辟邪除魔的护身符。

直到民国时期,红包才真正拥有雏形,那时兴给已成年的晚辈压岁钱,红纸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而现在红包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同样,除了包压岁钱的红包外,渐渐的出现了另一种红包。因为红色象征好运,所以,每逢婚嫁、添丁、新宅、开工、生日等等......皆发红包。有喜当贺,理所当然。又如给喜娘、道士、僧尼、轿夫、吹鼓手、司机、小姐等人发个红包, 乃回馈他人辛劳,无可非议。红包文化除了体现中国人注重礼尚往来外,还有受惠不忘施予者,也有不敢忘恩负义的心态。但这同时也给受贿犯罪提供了巧妙伪装的方式。

红包——现状

红包演变至今,拥有了多种形式,也被赋予了不同意义。春节发的红包一般有长辈亲手交给晚辈,金额在几十到几百不等,是对晚辈的一种祝福。

而有些红包背后的味道却有些令人不快。自上世纪70年代末送礼的风气漫开,红包逐渐变味,送红包也渐渐有了“行情”,形成可怕的陋规。弥漫在人群中的攀比之风,歪风邪气,使红包内的金额“水涨船高”。亲属朋友之间有时为了面子,咬着牙往红包里塞钱。红包本是为了喜庆吉利,但社会风气的盛行,使他们不得不克扣自己来送出那一个个光鲜的红包。

近两年,互联网的普及也为一种新型的“电子红包”铺平了道路。最早是银行推出的送“电子红包”业务,随着电子商务网络消费的普及,支付宝在主页上,专门设置了“送礼金”功能,“微信红包”一夜走红。几块钱甚至几分钱的“利市”,在相互讨要、分发的欢乐中拉

近了人际距离,让传统的“发红包”注入社交网络的新时尚。红包——“大战”

红包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流传了上千年,我们不会知道它的前景会是怎样,但我们终会使这一习俗传承并发扬下去,愿它能够越变越好。


发红包数字寓意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9907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