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童书业

时间:2017-03-17 06:33:33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历史词典

中国百科大辞典

中国百科大辞典编委会编

历史

历史

历史一般

历史学1

历史科学2

史学2

历史2

历史分期2

古代2

中世纪2

近代3

现代3

年代学3

纪元4

世纪4

年代4

公元4

绝对年代4

相对年代4

中国古代史分期4 西周封建说5

春秋封建说5

战国封建说5

秦统一封建说5 东汉封建说5

魏晋封建说5

史料学5

史学史6

史前学6

史学概论6

口述历史学6

历史人口学7

历史心理学8

思维历史学8

历史人类学8

妇女史学9

华侨史学9

城市史学10

历史自然学10 民俗史学11 文化史11

社会史学11 科学史学12 民族历史学12 历史地理学13 计量史学13 比较史学13 史学未来学14 心理历史学14 宏观历史研究15 微观历史研究15 历史发展合力论15 历史的逆向考察16

纪传体16 编年体17 纪事本末体17 正史17

四史17

十七史17 二十一史18 二十四史18 二十五史19 纲目体19 实录19

会要19

起居注19 年表20

年谱20

通考20

纲鉴20

史评20

史钞20

杂史20

别史20

野史21

稗史21

私史21

专史21 中国史学史 史料·专著·史论

通史21

断代史21 玉牒21

行状21

方志22

史记22

汉书22

后汉书22 三国志23 晋书23

宋书23

南齐书23 梁书24

陈书24

魏书24

北齐书24 周书25

隋书25

南史25

北史25

旧唐书25 新唐书26 旧五代史26 新五代史27 宋史27

辽史27

金史28

元史28

明史28

清史稿29 春秋29

左传29

左氏春秋29 公羊传30 穀梁传30 三传30

春秋三传30 竹书纪年30 通鉴外纪31 汉纪31

后汉记31 资治通鉴31 续资治通鉴32 续资治通鉴长编32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32 国榷33

明纪33

明通鉴33

明元清系通纪33 通鉴纲目33 顺宗实录34 太宗实录34 东华录34 明实录34 清实录35

通鉴纪事本末35 左传纪事本末35 左传事纬36

续通鉴纪事本末36 宋史纪事本末36 辽史纪事本末36 金史纪事本末37 西夏纪事本末37 元史纪事本末37 明史纪事本末37 清史纪事本末37 通典38

通志38

文献通考38 三通38

九通38

十通38

续通典39 清朝通典39 续文献通考39 清朝文献通考39 清朝续文献通考39 清朝通志40 春秋会要40 七国考40 秦会要40 西汉会要40 东汉会要40 三国会要40 唐会要40 五代会要41 宋会要辑录41 明会要41

唐六典41 唐大诏令集41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42 元经世大典42 元典章42 明会典42 清会典42 尚书43

书经43

古文尚书43 伪古文尚书43 今文尚书43 国语43

战国策43 逸周书44 东观汉纪44 越绝书44 吴越春秋44 楚汉春秋44 风俗通义44 十六国春秋45 洛阳伽蓝记45 贞观政要45 明季北略45 明季南略45 大唐西域记45 梦溪笔谈45 东京梦华录46 心史46

挥麈录46 老学庵笔记46 南村辍耕录46 元朝秘史46 史通47

日知录47 廿二史考异47 十七史商榷47 廿二史札记47 文史通义48 读通鉴论48 宋元学案48 明儒学案48 春秋大事表48 元和姓纂48

篇二:蒲姑

蒲姑

【成得臣】胡炎哲

蒲姑,商时诸侯,如《左传·昭公九年》:“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又名薄姑,如《史记·周本纪》:“成王既遷殷遺民,周公以王命告,作多士、無佚。召公為保,周公為師,東伐淮夷,殘奄,遷其君薄姑。”《正义》引《括地志》注:“薄姑故城在青州博昌縣東北六十里。薄姑氏,殷諸侯,封於此,周滅之也。”又名蒲始,如王国维今本

《竹书纪年注疏》:“灭蒲始。”又作亳姑、蒲兹,如何光岳《嬴姓诸国的源流与分布》认为:“蒲兹,即蒲姑,又叫薄姑,古音蒲薄相通。”金文作“尃古”,出土的《周公鼎》有铭文:“隹周公征囗伐东尸,丰白、尃古咸囗,公囗囗囗周庙,戊辰,酓囗酓,公赏囗贝百朋,用乍囗鼎。”“东尸”即指东夷,此鼎讲述的是周公平定东夷之乱之事,“丰白”即指的“丰伯”,即指丰国国君,唐兰《殷墟文字记》认为其中的“尃古”即指“蒲姑”,此说可从。

关于蒲姑的族属,属于鸟夷的一支是得到大多数学者的公认的,如景以恩《齐地炎黄虞夏史迹钩沉》即认为“薄姑”即是齐语的“薄鸪”,是鸠鸟的一种,两者是一鸟音转,即古蒲姑以薄鸪鸟为图腾,是鸟夷的一支。徐中舒《蒲姑、徐奄、淮夷、群舒考》认为:“《竹书》载武王灭蒲姑,其事在武庚未叛之前,故知其非齐地。蒲姑、余吾,古音同部,蒲姑即余无之转音。故由声音之转变言之:知王季所伐之余无,文王所戡之黎,武王所灭之蒲姑,非异地矣。?旧说以蒲姑为齐地者,似即本此。然古代封疆,不必与后世同,此蒲姑之居齐者,既不必跨有齐国全境,亦不必限于齐境而止。蒲姑乃余无、徐吾之转音,故春秋齐、鲁及东方诸小国境内之地名,尚多从余声吾声者。”又称:“殷、周之际居于上党,则曰余无之戎、曰黎、曰蒲姑;武王克商灭蒲姑,其国迁于开、鲁,则曰徐、曰奄;宗周之世,迁于淮,则曰徐、曰淮夷、曰南淮夷,或曰南夷、曰东夷;入春秋之世,则徐与淮夷最为习见之称。”则蒲姑即余无、黎,又蒲姑即后世奄、徐、淮夷,而奄、徐为嬴姓,鸟夷的一支,蒲姑当也

1为鸟夷嬴姓。童书业也认为:“蒲姑氏之蒲姑,亦鸟名。”林剑鸣也称:“亦当为鸟图腾部落。”

2而又有说法“蒲姑”来源于地名,如李白凤《东夷杂考·薄姑熊盈考》考证:“蒲姑即熊盈,乃商周之赢姓氏族中的一部,崇拜一个‘似熊非熊’的动物,薄姑之称乃由其居所在薄丘而得名。”即蒲姑即“熊盈”,因为居住在薄丘而名薄姑,即蒲姑,熊盈,据《逸周书·作雒解》记载:“周公立相天子,三叔及殷东徐、奄及熊盈以略。”同时,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记载:“二年,奄人、徐人及淮夷入于邶以叛。”可见熊盈即为淮夷的一支,而杨采华认为熊盈即商时的楚人,这在前面的罗国已经谈论过,但此种说法只是种推测,并没有证据去应证,因此这里不做议论,而淮夷多以鸟为图腾,因此蒲姑应也是如此,应该是属于鸟夷的一支。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则认为薄姑乃炎族散处山东地区的番、圭二族声转而来,薄姑实为两国,只是先后同处于一地,因此合为一族名,并呼其地为番圭,声音纽转易字为薄姑,博兴之博即薄姑之薄,然而王说也实属于一种推测,因此,较各种说法来看,为鸟夷之说较为可能。

蒲姑在商末周初是一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大概在文化上与殷商同属于东夷文化,因此对周人较为排斥,因而在周成王武庚之乱时参与叛乱,而据记载,商王朝曾帮助薄姑筑城,大概薄姑是商王朝在东方的代表之一,如《竹书纪年》记载:“太戊,五十八年,城蒲姑。”据《左传·昭公二十年》引晏子言记载:“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荝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后大公因之。”可见蒲姑氏代逢伯陵而立,太公代蒲姑氏而立,因此蒲姑氏灭亡应该在太公封于齐地之前,即周武王时期,如《昭公九年》也有:“及武王克商,蒲姑、1

2童书业《中国古代地理考证论文集·鸟夷考》 林剑鸣《秦史稿》第十七页。

商奄,吾东土也。”孔颖达疏:“蒲姑、商奄,滨东海者也。蒲姑,齐也。商奄,鲁也。”可见此时蒲姑为齐,而商奄为鲁,即此时齐国已代替蒲姑氏立国,但将此放于周武王之时也是有问题的,如商奄是在周成王时周公平定,如《尚书序》记载:“成王东伐淮夷,遂践奄,作《成王政》。”可见此处也是有问题的。而徐中舒《蒲姑、徐奄、淮夷、群舒考》则认为:“此蒲姑为武王所灭,非齐地之蒲姑。”即指此蒲姑并非在山东的蒲姑,而是在今山西上党

3一带的、与余吾、黎同族的蒲姑,而齐地的蒲姑为上党蒲姑所迁,后为周成王所灭,如王

国维今本《竹书》疏证:“(周成王三年)灭蒲始。”“蒲始”,即蒲姑,《汉书·地理志》也记载:“少皞之世,有爽鸠氏,虞夏时有季荝,汤时有逄公伯陵,殷末有蒲姑氏,皆为诸侯国,国此地。至周成王时,蒲姑与四国共作乱,成王灭之,以封师尚父,是为太公。”《太平寰宇记》“博兴县”词条下记载:“在今县东南,乐安故城,汉乐安国故城。今县东南,蒲姑城,齐之旧都。殷末有蒲姑氏国此地,周初作乱,成王灭之。”《读史方舆纪要》:“薄姑城县东北十五里。殷末薄姑氏国也,亦曰蒲姑。周成王时,薄姑与四国作乱,成王灭之,以益太公之封。”四国,可能就是指参加奄、邶等武庚之乱的叛乱国家,可见蒲姑是在武庚叛乱之后、奄国灭亡之前被灭,蒲姑被灭后其地封于太公为齐,按出土的《周公鼎》铭文:“隹周公征囗伐东尸,丰白、尃古咸囗,公囗囗囗周庙,戊辰,酓囗酓,公赏囗贝百朋,用乍囗鼎。”可见蒲姑灭亡于周公东征东夷时期,即周成王时期,因此齐地蒲姑的灭亡应在周成王时。

蒲姑氏之地,《正义》引《括地志》记载:“薄姑故城在青州博昌县东北六十里。”《元和郡县志》记载:“蒲姑故城,在(博昌)县东北六十里。齐旧都也。”《读史方舆纪要》也记载:“薄姑城县东北十五里。殷末薄姑氏国也,亦曰蒲姑。周成王时,薄姑与四国作乱,成王灭之,以益太公之封。”即在今山东博兴县东北,顾栋高《春秋大事表》、沈钦韩《春秋左氏传地名补注》也主张在博兴东北十五里之说,而《太平寰宇记》记载:“在今(博兴)县东南,乐安故城,汉乐安国故城。今(博兴)县东南,蒲姑城,齐之旧都。殷末有蒲姑氏国此地。”《续山东考古录》记载:“蒲姑国城在东南十五里,今柳桥。”博兴县即博昌县,后唐避献祖李国昌讳,改博昌县为博兴县。则蒲姑又在博兴县东南,《辞海》也记载:“在山东博兴县东南。”《中国历史大辞典》记载:“蒲姑城,在今博兴东南。”那么关于蒲姑氏之地同时存在今博兴县东北、东南两种说法,而据《水经注》记载:“其水东北迳姑幕县故城东。县有五色土,王者封建诸侯,随方受之。故薄姑氏之国也。阚骃曰:周成王时,薄姑与四国作乱,周公灭之,以封太公。是以《地理志》曰:或言薄姑也。王莽曰季睦矣。应劭曰:《左传》曰:薄姑氏国,太公封焉。薛瓒《汉书·注》云:博昌有薄姑城,未知孰是?”姑幕县,即今山东安丘安丘市南,可见关于蒲姑之地有两处,即博昌县与安丘县,则蒲姑故地有三处,即博兴东北说、博兴东南说、安丘说,按史书多记载为博兴县,加之姑幕县地近莒、鲁、莱、纪诸国,而远齐地,齐国必定不会依靠此处来建国,且此处纪、莱尚强,蒲姑不会在此处,因此蒲姑之地应在博兴县,即博兴东北说与东南说,对于此两种说法,由于古籍多言“博昌之地”,未言具体位置,因此给后来的学者造成了极大的麻烦,造成了很大混乱,因此现代学者对此多做考证,如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一统志山东古迹辨误》即考证:“今博兴治城,在济水之北。而薄姑城、博昌城皆在其东南。”即主张在东南,即在今博兴县东南6公

4里湖滨镇寨卞村北、小清河北岸的一处台地,而县东北蒲姑为周成王迁奄之蒲姑,而曲英3徐中舒《蒲姑、徐奄、淮夷、群舒考》:“此蒲姑两次见灭,实非一地。而皆名蒲姑者:古时都邑虽有迁徙,而其名多从旧称。如:晋迂于新田,即名新田为绛,而以旧都为故绛;楚都丹阳,为今秭归,后徙枝江,亦名丹阳;楚武王都郢为今江陵,至昭王时,徙都于,因谓江陵为纪郢,为郡郢;此皆以其旧名,名其新邑也。《列女传》“徐吾者,齐东海上贫妇人也”,’齐有徐吾氏,足证齐、鲁之蒲姑即上党之蒲姑之东徙者。” 4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一统志山东古迹辨误》“殷薄(一作蒲)姑国,周齐胡公徙都於此(献公后迁临淄),又齐贝邱邑(一作沛邱)。薄姑国城在东南十五里,今柳桥。《书序》成王既残奄,将迁其君於薄姑。《传》以薄姑为奄君之名。孔疏:奄外更有薄姑。按:薄姑非奄君名,固已成王未践奄之前,自是两国。若四国作乱之时,奄已迁於薄姑,则薄姑便是奄。四国者,曰管、蔡、商、奄。益以薄姑,则五国矣。今县东北十许里,有奄城,俗曰:嫌城,即奄君所迁。《括地志》《元和志》并云:薄姑城在博昌东北六十里。

杰《古营丘与爽鸠氏城》认为临淄田旺古城址可能就是爽鸠氏都城所在地,《商奄、蒲姑钩沉》认为桓台荀召遗址极有可能就是蒲姑故都,然而此两种说法都与史书记载不符,因此这里不作讨论,在更多的考古发掘出来之前,这里暂从东南之说,即博兴县东南。

蒲姑氏被灭后,周成王迁奄于蒲姑氏之地,奄所居之城即博兴县东北蒲姑城,而蒲姑氏则迁徙至安丘姑幕城,有迁徙至淮浦,而徐中舒《蒲姑、徐奄、淮夷、群舒考》考证:“周公东征,齐、鲁之蒲姑既灭,其遗族又南迁于淮浦,于是淮浦又有蒲姑之称?旧说皆谓迁奄君于齐之薄姑城,非也。周公践奄以后,成王封吕于齐,伯禽于鲁,以镇抚其地,蒲姑之君安得仍居旧土?此当为淮浦之蒲姑。春秋徐地有蒲隧,金文《取届盘》‘取上子商铸般’,取即《汉志》徐地之取虑也,《潜夫论·志氏姓篇》谓取虑氏徐偃王后,蒲隧,取虑并蒲姑之转音。杜注‘蒲隧、徐地,取虑县南有蒲姑阪’,可证徐地有蒲姑之称。”徐中舒认为周成王所迁之奄并非博兴县蒲姑城,而是淮浦蒲姑,即春秋时期徐国的蒲隧,在今灵璧县,而

5蒲姑所迁淮浦者,即后世淮夷、徐。而何光岳《嬴姓诸国源流与分布》也认为在蒲姑氏灭

亡后,一部分遗族也与徐、淮等族南迁,先经滕州蒲乡,再南迁至古取虑县,成为徐国臣民。

而西周时期,蒲姑氏故地已经属于齐国,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哀公时,纪侯谮之周,周烹哀公。立其弟静,是为胡公。胡公徙都蒲姑,而当周夷王之时。哀公之同母少弟山怨胡公,乃与其党,率营丘人,袭攻杀胡公而自立,是为献公。献公元年,尽逐胡公子,因徙蒲姑,都治临淄。”记指齐哀公受纪国谗害而被周夷王烹杀,他的弟弟姜静立,为齐胡公,齐胡公即位后为了避开国内反对势力的锋芒、以及为了缓解与纪国的矛盾与支持者迁都蒲姑,但齐哀公的同母少弟姜山怨恨齐胡公,因此带领齐原都营丘人攻杀齐胡公自立,为齐献公,又将齐胡公诸子赶走,迁都临淄。

而关于齐胡公何时迁都于蒲姑尚有争议,如《毛诗正义》称:“《烝民》云:‘仲山甫徂齐。’传曰:‘古者,诸侯逼隘,则王者迁其邑而定其居,盖去薄姑迁於临淄。’以为宣王之时始迁临淄,与《世家》异者,《史记》之文,事多疏略。夷王之时,哀公弟山杀胡公而自立,后九年而卒。自武公九年,厉王之奔,上距胡公之所杀为十八年,而《本纪》云厉王三十七年出奔,计十九年,不及夷王之末,则迁说自违也。如此,则所言献公之迁临淄,未可信也。毛公在马迁之前,其言当有准据,故不与马迁同也。”即《毛诗》认为齐国迁都临淄在周宣王之时,而非在周夷王之时,《钢鉴易知录·周纪》则记载:“夷王崩,子姬胡立,是为厉王。厉王暴虐、听信纪侯谗言,烹齐侯(哀公)不辰,立哀公之弟静,是为胡公。厉王十三年乙未,为防纪侯暗算,公从营丘迁都薄姑。齐人皆震,有怨言。?厉王十九年辛丑,哀公之同母少弟山怨胡公,乃与其党率营丘人袭杀胡公而自立,是为献公。献公尽逐胡公子。 考《水经注》:济水东北迳乐安故城南,注云:伏琛《齐记》曰:博昌城东北五十里,有南北二城,相去三十里,隔时、济二水,指此为博昌北城,非也。乐安、与博昌、薄姑分水俱同西北。薄姑去齐城六十里,乐安越水差远,验非优明。济水又东北迳薄姑城北,在临淄县西北五十里。按南北二城,南博昌,北乐安也。伏氏以乐安为博昌北城,道元证其非,言薄姑与乐安俱在博昌西北。薄姑城与博昌城隔时水而甚近,乐安城盖隔济水而差远。况一则云去齐城六十里,一则云在临淄西北五十里(本五十许里,各举成数),是薄姑城在博昌西北数里耳。《元和志》:博昌东南至州百二十里,则至临淄当六七十里,薄姑安能在其东北?且六十里哉?《注》引《齐记》:博昌城西北五十里,博昌乃临淄之讹,下文南城方是。博昌与北城相去仅三十里,不得先云西北五十里也。观贝邱在博昌城南,而去齐城四十里,博昌城在薄姑东南,在齐城西北五十里明矣。《括地志》因此误文,以南城在博昌西北五十里,薄姑城又在南城西北,故云六十里,不知南城即博昌也。如非,博昌则何城耶?云东北亦误,或曰据隋县言。《齐乗》云:《元和志》:‘薄姑城在博昌东北六十里,今博兴东北俗呼为嫌城者是。’又《书序》:‘成王伐奄,迁奄君於薄姑。奄在鲁,不知薄姑又是何地?’按:此沿《元和志》误,又误以奄城当之。(纪要从之)微论去古博昌今博兴皆无六十里,且在济北以为薄姑可乎?若薄姑城在此,国即在此,乃云不知是何地,何耶?”

5徐中舒《蒲姑、徐奄、淮夷、群舒考》:“故知淮浦之蒲姑,即齐、鲁之蒲姑之南迁者。蒲姑南迁于淮浦,中国称之曰淮夷。宗周之世,屡与中国构兵,故中国不称其本名而称之日淮夷,所以斥远之也。《世本》淮夷嬴姓,徐与淮夷同为嬴姓,同居于淮,明非异国也。《左传》昭元年“周有徐奄”,服虔、杜预均谓徐即淮夷。”

因徙蒲姑都,治临菑。”则齐哀公被烹杀在周厉王时,齐胡公迁都蒲姑在周厉王十三年,齐献公杀齐胡公在周厉王十九年。

篇三:史学大家

一.先秦史

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梁思永,夏鼐(考古,北大),吕振羽(吉林大学),吕思勉,许倬云(台湾中央研究院),费孝通(考古,社科院),张光直(考古,台湾中央研究院),尹达(考古,台湾中央研究院),苏秉琦(北大),林耀华(中央民族大学),徐中舒(史前和三王,四川大学),翦伯赞(先秦和秦汉,北大),齐思和(先秦史、世界中古史和中国近代史,北大),马非百(中国历史博物馆),赵光贤(西周史和孔子研究,北师大),束世徵(华东师范大学),王玉哲(南开大学),唐兰(北大),李亚农(上海历史研究所),杨宽(复旦大学),童书业(山东大学),黄子通(北大)金景芳(吉林大学),田昌五(山东大学),吴荣曾(北大),徐修鸿(复旦大学),赵锡元(吉林大学),杜水生(北师大),张广智(青海师范大学),李学勤(清华),詹子庆(东北师范大学),晁福林(北师大),刘泽华(南开大学),王震中(社科院),江林昌(烟台大学),朱凤瀚(南开大学),罗新慧(北师大),韩巍(北大),陈伟(先秦及秦汉考古,武汉大学)

二.秦汉史

钱穆(秦汉史、中国古文化、儒学,北大),林剑鸣(西北大学),顾颉刚田余庆(秦汉及魏晋史,北大),邢义田(台湾中央研究院),余英时(汉史、中国古文化、儒学,台湾中央研究院),林甘泉(人大),田人隆(社科院),李祖德(社科院),安作璋(山东大学),朱绍侯(秦汉和魏晋史,河南大学),陈苏镇(秦汉和魏晋史,北大),王子今(秦汉和魏晋史,北师大),李开元(北大),刘庆柱(秦汉考古,社科院)

三.魏晋南北朝史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和隋唐史,北大),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和隋唐史,武汉大学),韩国磐(魏晋南北朝和隋唐史,厦门大学),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和隋唐史,山东大学),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日本史,北大),贺昌群(魏晋南北朝和汉唐史,社科院),尚钺(魏晋史、先秦史、中国古代通史,人大)何兹全(北师大),齐涛(山东大学),朱大渭(社科院),陈爽(社科院),阎步克(北大),罗新(魏晋南北朝史、北方民族史、西域史,北大),赵克尧(魏晋史和汉唐史)

四.隋唐五代史(不计前面重复的)

胡如雷(河北大学),陶懋炳(五代史,湖南师范大学)吴宗国(北大),荣新江(北大),薄小莹(北大),王小甫(唐宋史,北大),郑学檬(唐史、古代经济史等,厦门大学),陈明光(汉唐史,厦门大学)

五.宋辽夏金元史

邓广铭(宋史,北大),漆侠(宋辽夏金史,河北大学),黄现蟠(宋元史及民族史,广西大学),韩儒林(西夏史和元史,北师大),吴天墀(西夏史,四川大学),陈述(辽史,社科院),张博泉(辽金史,吉林大学)舒焚(辽史,湖北大学),陈振(宋史,南京师范大学),周宝珠(宋史,华中师范大学),杨树森(辽宋金史,吉林大学),汝企和(宋史,北师大),邓小南(宋史、唐宋妇女史,北大),张希清(辽宋夏金史,北大),张帆(宋

史,北大),刘浦江(辽金史,北大),李锡厚(辽金史,社科院)

六.明清史

吴晗(明史,清华),郑天挺(南开大学),谢国桢(南开大学),韦庆远(人大),邓之诚(北大),戴裔煊(明史、民族史、澳门史,中山大学),王毓铨(明史,社科院),梁方仲(明代社会经济史,中山大学),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厦门大学),赵俪生(明清思想史,兰州大学)南炳文(南开大学),王思治(清史,人大),戴逸(清史,人大),夏明方(清史,人大),张研(清史,人大),杨念群(清史,人大),赵世瑜(明清以来的民俗史,北师大),王天有(北大),杨国桢(明清史和社会史,厦门大学)

七.其他

1通史大家:白寿彝(北师大)

2.宗教、哲学、思想史:任继愈,侯外庐(北师大),杨向奎(山东大学),汤用彤(北大),陈垣(北师大)熊铁基(华中师范大学),何兆武(清华),姜守诚(社科院),夏甄陶(社科院),祝瑞开(上海大学)

3.经济史:吴大琨(人大),傅筑夫,曹大为(北师大),李伯重(清华),李文治(社科院)

世界上古史研究国内当代部分知名学者:

1. 史前史学:宋兆麟(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毛昭晰(浙江大学)、吴新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林耀华(中央民族大学,已故)、杨堃(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詹天祥(浙江大学)、孔陈焱(浙江大学)

2.古埃及学:刘文鹏(东北师范大学,已故)、令狐若明(吉林大学)、颜海英(北京大学)、周启迪(北京师范大学)、李晓东(东北师范大学)、金寿福(复旦大学)

3. 古西亚学(含两河、亚述、波斯、赫悌、犹太、伊斯兰等文明):吴宇虹(东北师范大学)、李铁匠(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任教江西大学、南昌大学、常熟理工学院)、拱玉书(北京大学东语系)、李政(北京大学东语系)、杨建华(吉林大学考古系)、黄民兴(西北大学)、哈全安(南开大学)

4. 古印度学:季羡林(北京大学,已故)、刘家和(北京师范大学)、林承节(北京大学)崔连仲(辽宁大学)、李隆国(北京大学)、刘欣如(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郭良鋆(中国社科院亚太所)、葛维钧(中国社科院亚太所)、

5古希腊罗马学:王敦书(南开大学)、李雅书(北京师范大学,已故)、杨共乐(北京师范大学)、彭小瑜(北京大学)、朱龙华(北京大学)、朱孝远(北京大学,文艺复兴和古希腊)、王大庆(中国人民大学)、廖学盛(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胡庆钧(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郭小凌(北京师范大学)、郝际陶(东北师范大学)、张强(东北师

范大学)、宫秀华(东北师范大学)、晏邵祥(首都师范大学)、黄洋(复旦大学)、周巩固(东北师范大学)、陈恒(上海师范大学)、黄春高(北京大学)、裔昭印(上海师范大学,古希腊史和世界文化史),周怡天(北京大学,世界上古史)

世界中古史国内部分知名学者

1. 西欧基督教文明:马克垚(北京大学,中西封建社会),戚国淦(首都师范大学,世界中古史尤其是都铎史),陈曦文(首都师范大学, 基督教与中世纪西欧社会),夏继果(首都师范大学, 西欧中世纪史、近代早期国际关系史、英国史和欧洲教育史的研究),王乃耀(首都师范大学,英国都铎史),王勤榕(首都师范大学,欧洲封建社会晚期的社会与经济),刘明翰(湖南师范大学,欧洲中世纪史),赵文洪(社科院,欧洲中世纪史、西欧中古晚期及近代早期财产权利问题、人与自然关系等问题研究),顾銮斋(山东大学, 英国史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西方文化史),杨昌栋(已故,中世纪基督教),庞卓恒(天津师范大学,中西封建社会和史学理论),侯建新(天津师范大学, 英国及西欧经济社会史、中西经济社会史比较、史学理论),郭守田(已故,东北师范大学,欧洲中古史),朱寰(东北师范大学,世界中古史和西欧封建社会),陈仲丹(南京大学,欧洲古典文明和西方文化史),朱孝远(北京大学,西欧封建社会晚期和古希腊史),彭小瑜(北京大学,基督教会史), 刘新成(首都师范大学,英国中世纪教会史),蒋孟引(南京大学,已故,英国史),赵立行(复旦大学,世界文明史和欧洲中世纪史),郭方(社科院),黄春高(北京大学, 西欧封建社会),孟广林(人民大学, 西方封建政治史、文化史与中西历史的比较研究), 王素色(中央民族大学,中外古代民族文化交流),王挺之(四川大学,西方城市史、文艺复兴研究),刘景华(武汉大学,西欧中世纪史和英国史),徐松岩(西南师范大学,西欧中世纪史),

2. 拜占庭文明:张绪山(清华大学),陈志强(南开大学),徐家玲(东北师范大学)

3. 俄罗斯文明:孙成木(社科院,俄国史、苏联史研究),张建华(北京师范大学),曹维安(陕西师范大学) ,于沛(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俄国史)

4. 伊斯兰—阿拉伯文明:哈全安(南开大学),郭应德(北京大学),纳忠(已故,北京外国语大学),马明良(西北民族大学)

5. 中古日本、朝鲜、印度:王金林(复旦大学,日本史)、刘琳琳(北京大学,日本史)、徐建新(社科院,日本古代史),沈仁安(北京大学,世界近现代史和日本史),吴廷謬(南开大学,日本史)、禹硕基(辽宁大学,日本史),张玉样(辽宁大学),赵德宇(南开大学)、叶渭渠(社科院,日本史)、王家骅(已故,南开大学,日本史)、刘子敏(延边大学,朝鲜史)、姜龙范(延边大学,朝鲜史),林承节(北京大学,印度史)、刘欣如(社科院,印度史)

6. 古代非洲、美洲文明:郑家馨(北京大学,非洲史,南非史,殖民主义史),林被甸(北京大学,拉丁美洲史)

7. 其他:钱乘旦(北京大学,英国近代史) 高毅(北京大学,欧美近现代史,法国史),何顺果(北京大学,美国史),李道揆(社科院,美国史),阎照祥(南开大学,英国近代史),陈乐民(社科院,欧洲近现代史), 沈坚(浙江大学,世界近现代史,法国史),陆庭恩(北京大学,非洲近现

代史),艾周昌(华东师范大学,世界近代史、亚非史),彭坤元(社科院,非洲近现代史),齐世荣(首都师范大学,世界近现代史)徐蓝(首都师范大学,世界近现代史)、彭树智(西北大学,中东史)、刘北成(清华大学,世界近代史),何芳川(北京大学,亚非拉近代史)、胡德坤(武汉大学,世界近现代史)

雷海宗、林志纯、周谷城、周一良、吴于廑、齐世荣、齐思和等等老一辈史学大家,往往是中外历史各个领域皆有所成,而当代许多学者也是多领域贯通的。上述所做分类中只是就各自某一较突出领域而为,并不绝对。了解国内主要学者,加强对他们学术研究的关注,对日常学习和学术能力的塑造是极为必要的中国明史学会(第13届,2010年8月湖南湘潭国际学术讨论会改选)

名誉会长:张显清(社科院)

顾问:林金树(社科院)、吕世鹏(台湾东海大学)、樊树志(复旦大学)、森正夫(日本名古屋大学)等二十余前辈

会长:商传(社科院)、南炳文(南开)

副会长:王天有(北大)、常务副会长赵毅(辽师大)、徐泓(台湾东吴大学、台湾明史会顾问)、张哲郎(台湾政治大学、台湾明史会顾问)、王鸿泰(台湾暨南大学,台湾明史会会长)毛佩琦(人大)、万明(社科院)、王熹(澳门理工)、高寿仙(北京行政学院)、范金民(南大)、田澍(西北师大)、王世华(安徽师大)、方志远(江西师大) 秘书长:王熹、高寿仙(兼)

注:明史学会顾问均为海内外及日本的学界泰斗,且年龄超过70岁。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年龄均不能超过70岁。

中国唐史学会自成立以来,担任过名誉会长的先生有:白寿彝(第一届)、郭琦(1-4届)、唐长孺(4-5届)、史念海(4-7届);担任会长的先生有:唐长孺(1-3届)、胡如雷(第四届)、郑学檬(5-6届)、朱雷(第七届);担任副会长的先生有:王仲荦(1-2届)、史念海(1-3届)、吴枫(1-4届)、胡如雷(2-3届)、郑学檬(第4届)、朱雷(4-6届)、牛致功(4-5届)、胡戟(5-6届)、李斌城(5-6届)、张国刚(6-7届)、张弓(第7届)、马驰(第7届)、陈明光(第7届)、荣新江(第7届);担任过秘书长的先生有:黄永年(第1届)、吴枫(第2届)、胡戟(第3届)、牛志平(第4届)、马驰(第5、6届)、杜文玉(第7届)。

唐史学会官网上的资料有很多没有更新,我没记错的话唐史学会已经举办了10届。现任会长是张国刚(清华大学),杨志玖的弟子。辛德勇(北大)、冻国栋(武大)已经是副会长了,另外秘书长还是杜文玉(陕师大),副秘书长有薛平拴(陕师大)、宁欣(北师大)。


童书业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9879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