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斜长石

时间:2017-03-16 07:28:08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3-1在野外如何以肉眼鉴别长石类矿物

在野外如何以肉眼鉴别长石类矿物

一、钾长石类与斜长石类的鉴别

在野外用肉眼或放大镜鉴别钾长石与斜长石类矿物可根据以下几个标志:

1、根据双晶构造

这个方法是基于双晶解理面上的肉眼观察,一般比较准确而可靠。其方法是“拿一块要进行鉴定的标本,在日光照射下缓慢地向各个不同方向倾斜,当到某一定角度时(即当观察到从长石晶体上反射出来的光线时),便可以看到所要鉴定的矿物呈条状的程度不等的发光。则该面就是双晶解理面。在这个面上,假如有两个以上的明暗程度不同的光亮带(注1),而且这些光亮带彼此间的界线是笔直的,则不论颜色如何,都应是斜长石类长石(图1)。如果仅仅有二个光亮程度不同的条带(图2),而且二者之简的界线是弯曲的,则该矿物应是钾长石类长石—正长石。

另外在偶然难得的机会中,尚可见到长石其环带构造(图3)及横切面上的以笔直的对角线为分界的二个近直角三角形之光亮程度不同的双晶解理面时(注2),则前者为斜长石(最可能为中长石),后者为钾长石(并多为正长石)(图4)。

2、根据解理断口面

在放大镜下仔细观察解理断口面时,常常会见到两种不同的情况。其一,断口面呈微细的直的或不规则的叶片状,并且较浑浊和无光泽。其二,断口面粗糙,呈参差状或贝壳状,并往往有较强的珍珠或玻璃光泽(在有次生变化的情况下例外)。前者是斜长石类的特证,而后者则是钾长石类的特征。

3、根据颜色

钾长石类长石通常是(不完全是)肉红色,浅灰褐色,浅褐色或褐灰色。而斜长石类长石几乎经常是自色,灰色,灰白色,浅绿灰色。长石的颜色特征,虽不总是绝对可靠的,但在极大多数情况下,是有上述规律性的。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区分钾长石类与斜长石类长石颜色仍不失为一个比较有效的特征标志。

特别是当在同一标本上,上述两种颜色的长石同时存在时;肉红色者是钾长石类关石。而灰白色者是斜长石类长石。在实际工作中这种规律已屡见不鲜。

4、根据形状

斜长石类比钾长石类有较好的半自形或自形晶,因此斜长石类多呈柱状或长板状,而钾长石类则多为他形柱状。特别是在同一岩石中,这个规律就更一目了然了。

5、根据共生矿物

除了在绝无仅有的场合下之外,钾长石类长石密切地与石英,共次是酸性斜长石,白云母和黑云母共生。当然有时在正长闪长岩等岩石中也有钾长石(特别是正长石)和角闪

石、中长石等矿物共生的情况,但这毕竟是不常见的情况。

斜长石类长石,不仅可以与上述矿物共生,而且经常与角闪石,辉石等主要岩浆岩造岩矿物共生。

6、根据次生变化

钾长石类在发生次生变化时几乎总是被粘上质点覆盖着,即裂文生一列星格所谓的“泥化作用”的结果,很少或不可能生成绢云母;而斜长石类长石在发生次生变化时,主耍是被绢云母、绿泥石、绿帘石、方解石等交代而覆盖着。这种现象在放大镜下仔细观察时,从颜色等特点上是可以觉察的。

二、斜长石类长石之间的区别

由于斜长石类长石是NaA lSi 3O8和CaA12Si2O8因含Na和Ca的比例不同而构成的类质

同相混合物(酸性到基性)。因此,即便是在显微镜下区别斜长石类长石也并不容易。在要求精度不高的场合下,根据下列标志尚可用肉眼对斜长石类长石进行粗略的区分。

1、根据相对的自形程度

一般越偏于基性斜长石相对自形程度越好。同时越是基性,斜长石晶体越长,即长:宽之值越大。这是因为酸性斜长石的C轴比基性斜长石的C轴短的缘故。

2、根据共生矿物

根据鲍文反应系列可知,基性斜长石经常与辉石共生,中性斜长石则与角闪石共生,而酸性斜长石则与钠更长石共生。因此,知道了岩石中的暗色矿物,就不难知道斜长石的最可能的属性了。

3、报据次生变化

因为矿物所发生的次生变化与其化学成份有密切义系,因而在斜长石中的次生变化几乎总有这样一个规律性:即较酸性的斜长石长石多被绢云母,其次是绿泥石交代;而较基性的斜长石多次生为绿帘石,黝帘石,方解石等富含Ca质的次生矿物集合休。正因为如此,当在有次生变化的斜长石上加一滴1:10HCl时,常常可以看到发泡(很轻微)或听到沙沙声。因此,这就很容易与较酸性的斜长石区别了。当然,在进行这个实验时,尚须考虑到岩石的碳酸盐化等许多其他条件。

总而言之,当在野外鉴别长石时,如能灵活的、综合的应用上述方法,再考虑岩石所处的具体的地质环境及其他因素,基本上是可以达到予期的目的的。

注1、即斜长石钠式双晶片 注2、即巴文诺双晶解理面

钾长石:透长石-K{AlSi3O8},正长石-K{AlSi3O8},微斜长石。

三者区别是形成温度从高到低;透长石具卡式双晶,正长石以其表面易风化(不干净)、有两组完全解理、晶形及双晶等特征与石英区别;以其具两组完全解理与霞石区别;微斜长石和正长石十分相似,但前者常见格子双晶,后者不见。

斜长石:

根据An分子的百分含量,习惯上将斜长石划分成六个矿物亚种:

钠长石Albite Ab100-90An0-10

奥长石Oligoclase Ab90-70An10-30

中长石Andesine Ab70-50An30-50

拉长石Labradorite Ab50-30An50-70

培长石Bytownnite Ab30-10An70-90

钙长石Anorthite Ab10-0An90-100

此外,按钙长石组分的含量多少,又分为酸性斜长石(An0-30)、中性斜长石(An30-60)和基性斜长石(An60-100)。由酸性斜长石到基性斜长石,SiO2的含量递减。在花岗岩中常为酸

性斜长石,在闪长岩中常为中性斜长石,在辉长石中常为基性斜长石。

篇二:钾长石与斜长石,石英断口与长石断口区别

[转载]野外鉴别钾长石与斜长石,石英断口与长石断口区别-张中欣博客

已有 310 次阅读 2015-9-19 18:05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野外鉴别钾长石与斜长石,石英断口与长石断口区别-张中欣博客

一、野外鉴别钾长石类与斜长石类

在野外用肉眼或放大镜鉴别钾长石与斜长石类矿物可根据以下几个标志:

1、根据双晶构造 这个方法是基于双晶解理面上的肉眼观察,一般比较准确而可靠。其方法是“拿一块要进行鉴定的标本,在日光照射下缓慢地向各个不同方向倾斜,当到某一定角度时(即当观察到从长石晶体上反射出来的光线时),便可以看到所要鉴定的矿物呈条状的程度不等的发光。则该面就是双晶解理面。在这个面上,假如有两个以上的明暗程度不同的光亮带,而且这些光亮带彼此间的界线是笔直的,则不论颜色如何,都应是斜长石类长石。如果仅仅有二个光亮程度不同的条带,而且二者之简的界线是弯曲的,则该矿物应是钾长石类长石—正长石。

2、根据解理、断口面

在放大镜下仔细观察解理、断口面时,常常会见到两种不同的情况。

其一,斜长石类,断口面呈微细的直的或不规则的叶片状,并且较浑浊和无光泽。 其二,钾长石类,断口面粗糙,呈参差状或贝壳状,并往往有较强的珍珠或玻璃光泽(在有次生变化的情况下例外)。

注意:区别石英断口与长石断口

1)石英:常成柱状和锥状晶体,柱面上有横纹,集合体有凑晶状、粒状,致密状块。常显无色或乳白色、紫黑、烟灰、黑等色,晶面为玻璃光泽,断口为油脂光泽,透明或半透明;硬度7,无解理,贝壳状断口,

2)阶梯状断口:由解理面和参差状断口反复交替出现所形成,呈阶梯状,如长石的断口。

3、根据颜色

钾长石类长石通常是(不完全是)肉红色,浅灰褐色,浅褐色或褐灰色。 而斜长石类长石几乎经常是自色,灰色,灰白色,浅绿灰色。

长石的颜色特征,虽不总是绝对可靠的,但在极大多数情况下,是有上述规律性的。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区分钾长石类与斜长石类长石颜色仍不失为一个比较有效的特征标志。

特别是当在同一标本上,上述两种颜色的长石同时存在时;肉红色者是钾长石类关石。而灰白色者是斜长石类长石。在实际工作中这种规律已屡见不鲜。

4、根据形状

斜长石类比钾长石类有较好的半自形或自形晶,因此斜长石类多呈柱状或长板状,而钾长石类则多为他形柱状。特别是在同一岩石中,这个规律就更一目了然了。

5、根据共生矿物

除了在绝无仅有的场合下之外,钾长石类长石密切地与石英,白云母和黑云母共生。

当然有时在正长闪长岩等岩石中也有钾长石(特别是正长石)和角闪石、中长石等矿物共生的情况,但这毕竟是不常见的情况。

斜长石类长石,不仅可以与上述矿物共生,而且经常与角闪石,辉石等主要岩浆岩造岩矿物共生。

6、根据次生变化

钾长石类在发生次生变化时几乎总是被粘上质点覆盖着,即 “泥化作用”的结果,很少或不可能生成绢云母;

而斜长石类长石在发生次生变化时,主要是被绢云母、绿泥石、绿帘石、方解石等交代而覆盖着。这种现象在放大镜下仔细观察时,从颜色等特点上是可以觉察的。

篇三:野外常见长石类矿物鉴别

野外如何鉴别长石类矿物

一、钾长石类与斜长石类的鉴别

在野外用肉眼或放大镜鉴别钾长石与斜长石类矿物可根据以下几个标志:

1、根据双晶构造

这个方法是基于双晶解理面上的肉眼观察,一般比较准确而可靠。其方法是“拿一块要进行鉴定的标本,在日光照射下缓慢地向各个不同方向倾斜,当到某一定角度时(即当观察到从长石晶体上反射出来的光线时),便可以看到所要鉴定的矿物呈条状的程度不等的发光。则该面就是双晶解理面。在这个面上,假如有两个以上的明暗程度不同的光亮带(注1),而且这些光亮带彼此间的界线是笔直的,则不论颜色如何,都应是斜长石类长石(图1)。如果仅仅有二个光亮程度不同的条带(图2),而且二者之简的界线是弯曲的,则该矿物应是钾长石类长石—正长石。

另外在偶然难得的机会中,尚可见到长石其环带构造(图3)及横切面上的以笔直的对角线为分界的二个近直角三角形之光亮程度不同的双晶解理面时(注2),则前者为斜长石(最可能为中长石),后者为钾长石(并多为正长石)(图4)。

2、根据解理断口面

在放大镜下仔细观察解理断口面时,常常会见到两种不同的情况。其一,断口面呈微细的直的或不规则的叶片状,并且较浑浊和无光泽。其二,断口面粗糙,呈参差状或贝壳状,并往往有较强的珍珠或玻璃

光泽(在有次生变化的情况下例外)。前者是斜长石类的特证,而后者则是钾长石类的特征。

3、根据颜色

钾长石类长石通常是(不完全是)肉红色,浅灰褐色,浅褐色或褐灰色。而斜长石类长石几乎经常是自色,灰色,灰白色,浅绿灰色。长石的颜色特征,虽不总是绝对可靠的,但在极大多数情况下,是有上述规律性的。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区分钾长石类与斜长石类长石颜色仍不失为一个比较有效的特征标志。

特别是当在同一标本上,上述两种颜色的长石同时存在时;肉红色者是钾长石类关石。而灰白色者是斜长石类长石。在实际工作中这种规律已屡见不鲜。

4、根据形状

斜长石类比钾长石类有较好的半自形或自形晶,因此斜长石类多呈柱状或长板状,而钾长石类则多为他形柱状。特别是在同一岩石中,这个规律就更一目了然了。

5、根据共生矿物

除了在绝无仅有的场合下之外,钾长石类长石密切地与石英,白云母和黑云母共生。当然有时在正长闪长岩等岩石中也有钾长石(特别是正长石)和角闪石、中长石等矿物共生的情况,但这毕竟是不常见的情况。

斜长石类长石,不仅可以与上述矿物共生,而且经常与角闪石,辉石等主要岩浆岩造岩矿物共生。

6、根据次生变化

钾长石类在发生次生变化时几乎总是被粘上质点覆盖着,即 “泥化作用”的结果,很少或不可能生成绢云母;而斜长石类长石在发生次生变化时,主要是被绢云母、绿泥石、绿帘石、方解石等交代而覆盖着。这种现象在放大镜下仔细观察时,从颜色等特点上是可以觉察的。

二、斜长石类长石之间的区别

由于斜长石类长石是NaAlSiO4 3O8和CaA12Si2O8因含Na和Ca的比例不同而构成的类质同相混合物(酸性到基性)。因此,即便是在显微镜下区别斜长石类长石也并不容易。在要求精度不高的场合下,根据下列标志尚可用肉眼对斜长石类长石进行粗略的区分。

1、根据相对的自形程度

一般越偏于基性斜长石相对自形程度越好。同时越是基性,斜长石晶体越长,即长:宽之值越大。这是因为酸性斜长石的C轴比基性斜长石的C轴短的缘故。

2、根据共生矿物

根据鲍文反应系列可知,基性斜长石经常与辉石共生,中性斜长石则与角闪石共生,而酸性斜长石则与钠,更长石共生。因此,知道了岩石中的暗色矿物,就不难知道斜长石的最可能的属性了。

3、报据次生变化

因为矿物所发生的次生变化与其化学成份有密切义系,因而在斜长石中的次生变化几乎总有这样一个规律性:即较酸性的斜长石长石

多被绢云母,其次是绿泥石交代;而较基性的斜长石多次生为绿帘石,黝帘石,方解石等富含Ca质的次生矿物集合休。正因为如此,当在有次生变化的斜长石上加一滴1:10HCl时,常常可以看到发泡(很轻微)或听到沙沙声。因此,这就很容易与较酸性的斜长石区别了。当然,在进行这个实验时,尚须考虑到岩石的碳酸盐化等许多其他条件。

总而言之,当在野外鉴别长石时,如能灵活的、综合的应用上述方法,再考虑岩石所处的具体的地质环境及其他因素,基本上是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的。

钾长石:透长石-K{AlSi3O8},正长石-K{AlSi3O8},微斜长石。 三者区别是形成温度从高到低;透长石具卡式双晶,正长石以其表面易风化(不干净)、有两组完全解理、晶形及双晶等特征与石英区别;以其具两组完全解理与霞石区别;微斜长石和正长石十分相似,但前者常见格子双晶,后者不见。

斜长石:

根据An分子的百分含量,习惯上将斜长石划分成六个矿物亚种: 钠长石,奥长石,中长石,拉长石,培长石,钙长石

此外,按钙长石组分的含量多少,又分为酸性斜长石(An0-30)、中性斜长石(An30-60)和基性斜长石(An60-100)。由酸性斜长石到基性斜长石,SiO2的含量递减。在花岗岩中常为酸性斜长石,在闪长岩中常为中性斜长石,在辉长石中常为基性斜长石。


斜长石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9849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