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家族团结倡议书

时间:2017-03-16 07:19:57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关于成立十八家王氏家族宗亲组织倡议书

修编新型家谱 传承宗族文明

建议出电子版家谱

历史,就是故事,就是先辈的故事,就是世世代代先辈的故事。 文明,就是世世代代先辈留下来的一切物质的、非物质的遗存,包括一切传说、神话、灵异、鬼怪及种种不可思议、不可理喻之事、之物。

文明的种种遗存方式之中,有一种极为重要的方式,在国家就是国史,在家族就是家谱。人类,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无论是国家,还是家族,无论是皇帝,还是百姓,都以修史、修谱为不朽之伟业。

在中国,宗族文明非常发达,中华文明实质上就是宗族文明的总和。而宗族文化的最大载体就是家谱(皇室家谱称玉牒或金牒)。家谱,因为记录着一个家族的发源、发展及流布的历史,所以是维系家族最宝贵的圣物。

中国家谱的渊源可溯至远古,三皇五帝时代,各个部族就有专人记录本部族传递世系。到夏商周三代时,国家设有史官,专门记录王室以及各贵族的世系,并汇集成书,周代的《世本》,就是一部各姓世系总谱,这是中国谱牒的最早著作。魏晋时期,家族修谱之风盛兴,于是在皇室和贵族世谱之外,又涌现了大批各姓的宗谱和各家族的家谱。北宋欧阳修、苏洵分别创造欧式族谱和苏式族谱后,修谱之风在中国长盛不衰。

20世纪中期,由于历史变革,修谱工作大面积停止了。最近50

年来,首先是台湾掀起了修家谱的热潮。1978年以后,大陆也开始有重续的行动。

但是,多年来,修谱成果不多,成就有目共睹。其原因,囿于旧制,弭功费力,财才难济。

根据家谱史和传统家谱体例,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修编新型家谱,传承宗族文明,应该是当前修谱工作的主流。

一、 什么是新型家谱?

不管有无传统家谱,以自己和己妻为原点,上溯可知可查之祖, 下及已生之后,旁及可知可查之血亲,按新型家谱之体例修编成册,即为新型家谱。

新型家谱省时节力,以微末投入,既可单系存留自己家史,使后人可知来处,也为后人财富,又可纳入家族总谱,以支系备查备考,也为后人后路,血脉相通。

二、新型家谱的体例

传统家谱体例分类不一,内容详略也各有不同,但基本上大同小异。一般有:谱名、谱序、目录、谱例、谱论、恩荣录(敕诰、光荣榜)、遗像及像赞、姓氏源流、家规家法、祠宇、五服图、宗支世系、传记、谱系本纪、族产、契据文约、坟茔、仕宦记、年谱、艺文、派语、领谱字号、续后篇、纂修与捐资人名等,有的还包括家族聚集地图。新型家谱的体例也如此,但可撮其大要而为。

(一)谱名

谱名即家谱的名称,一般均称为家谱、宗谱、族谱、家乘、世谱、统谱、支谱、祖谱、合谱、联宗谱、大成谱、房谱等,也有的称为谱

传、真谱、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典、世牒、世恩录、故谱、族谱图、族系、族讲、石谱、世家、私谱、本书、大同谱、乡贤录、传芳集、家传簿、先德传、系谱、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等,可谓名目繁多。

谱名一般写在家谱的封面,内容也各不相同。一般称作“X氏(家)族谱”、“X氏家谱”、 “X氏家乘”、“X氏宗谱”,也有的称“X氏统谱”、“X氏通谱”、“X氏统宗谱”或“X氏支谱”。有的还详细注明地域、分支或堂号。

也可以这样命名:地名+姓氏+修编年,如大理下关董氏家谱(2010年修)。

(二)谱序

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谱序是族谱中极富文史价值的部分,往往由本族名人或与本族有渊源的学者、名流,或者政界要人撰写。其内容或论族谱之重要意义,或述本族修谱的历史及本次修谱的缘起经过,或记本族姓的源流、分布。因此,谱序往往是族谱之“目”,是本家族历史的凝缩,同时,又常常是一篇篇散文佳作。

(三)谱例

谱例,又称凡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一般而言,一些家谱在每一次续修时都会订出若干条适合社会潮流与需要的规则,以作为修谱时所要遵循的原则。

谱例是族谱的编纂体例,从中可以看出修撰者的谱学思想、修谱方法,甚至家规家法等。如前所述,家谱大多采用欧阳修、苏洵“谱法”,并结合本家族的具体情况而有所变通,于是形成了独特的宗谱编写体例。

(四)谱论

许多家谱都专门辟有谱论一章,专收先贤的谱说、谱论、谱议的篇章和古代经典中的有关论述,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发明和阐述,是研究谱学的宝贵资料。

(五)恩荣录

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对家族中的官员及其家谱的敕书、诏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文以及地方官府的赠谕文字等,以显示和炫耀朝廷对该家庭及其成员的奖励和表彰,同时反映高家族的地位和身份。现代多收集勋章、证书、奖状、光荣榜等。

(六)像赞

像赞、遗像 祖先及家族中历代英贤、重要人物的图像资料,一般为正面是遗像,背面是像赞。

像赞,多由著名学者、社会名流或本族亲友题写,内容多概括评价此人功绩及一生。例如《马氏统》中马援的像赞“经籍深富,辞理遐亘;浩如江海,郁若昆郑。”由马家外甥郑禹题写;马融的像赞“妙极生知,睿哲惟宰,精理为文,秀气成来。”亦由郑禹题写;后周平南将军山阳侯像赞由朱熹题写,宋祭酒止蕃公像赞由文天祥题写,唐中书令宾王公像赞由韩愈题写,宋丞相正惠公像赞由文天祥题写,宋左丞相碧梧公像赞由谢枋得题写。

(七)姓氏源流

中国家谱素来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明清以来各家谱也大多有记姓氏源流的一章,或称姓氏源流,或称宗族源流。它主要是用来记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渊源、始祖、世派、迁徙、各支派间关系甚至改姓的原委等。

(八)族规家法

族规家法是宗族家族成员共同制定的、用以约束和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各异,种类很多,诸如家规、家约、家戒、家法、家礼 、家典、家仪、家条、族规、族约、祠规、祠约、规范、规条、规矩、条规、戒谕等。

家训家规,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传统宗族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远古时代,人类社会经历了氏族、家族、家庭的变迁,然而,这些都是形成一个国家的基石。在国家不安定和国法不明确之际,家训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家族为了维持必要的秩序,就拟定一些行为规范来约束家族中人,这便是家法、家训的最早起源。

自汉初以来,家训著作随着朝代演变而变得丰富多彩。家谱中记录了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为人们倾心仰慕的治家良策和“修身”、“齐家”的典范。例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节俭持家思想,至今仍有积极意义。在家谱中还有不少记叙家训、家规的名言以资子孙遵行的。如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至今脍炙人口。家训之所以为世人所重视,其主旨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仪廉耻。

篇二:倡议书

倡议书

王思明家族,你好!

每年春天清明节是始祖王舜祥的扫墓日,我们王氏家族在此集聚悼念他的千秋伟业,安慰在天之灵,让香火旺盛,经久不衰,是王氏子孙应尽孝敬职责。

王舜祥于明朝末年间,由江西省吉安府安福县,游学到云南省楚雄哨地蛇务定居,已有近六百多年历史,子孙发达,文墨武将众多,有过辉煌的历史记载,至今有二十代后裔,居住在楚雄、景东、双柏、昆明等地。去年由80岁高龄王永堂、王存贵家族发起在昆明、楚雄等地在外工作的王氏家族,在自愿的前提下捐资壹万叁仟多元,存入新村乡信用社,用于修建祖坟及清明节必要开支。因此,深得民心,在两个精神文明建设中收到很好社会效益。经王永堂多年努力家谱找到,《贡爷刊新录》以印80多本发到王氏十支手里,起到报本追远,研究历史,以安后人王氏家族大吉,起到团结奋斗的凝聚力,催人奋进的向心力的作用。通过王永堂努力,请有关权威专家论证,得到楚雄市政府认可,纳入“楚雄市志”92年出版,是王氏家族的光荣。今年清明节4月5日,农历2月19日,在楚雄、昆明等地工作的王氏家族,除了上班处理公务外,大多愿意在清明节回蛇务为始祖王舜祥扫墓尽孝心。因此,本着在清明节扫墓期间隆重、热烈气氛,团结、友谊、求实、理解的精神办,因此,我们倡议如下:

1、王氏家族要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全力支持党和政府的工作,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依靠科技进步,团结少数民族,睦邻友好,勤劳致富向小康迈进。做到遵守国家法律、法令、方针、政策,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向不良的社会风气作斗争。

2、依法保护王舜祥祖坟,王氏家族人人有责,有六百年的文明历史,具有考古研究的学术价值,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破坏祖坟,安葬亲属。

3、具有县处级、中级以上职称,对党和人民做出贡献,或依靠科技有发明创造者,在当地有较高威望,年龄在70岁以上,政府,家族公认的,德、高、望众者,由本人或家属申请,程序合法,可享受夫妻合墓之地。

4、每年清明节扫墓早上为乾十老祖王学葵扫墓,望乾十家族积极参加,下午为始祖王舜祥扫墓,望王氏家积极宣传踊跃参加敬贡孝心。

5、清明节扫墓日在法律范围内活动,讲科学不代迷信色彩,不酗酒,打架斗殴,保证不发生森林火灾,往返途中注意安全。

6、邀请新村乡政府党政领导参加和密者村公所领导参加,感谢他们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的工作,请王氏家族理解和支持。

7、严格执行《老年人保护法》,对不孝敬父母,长期虐待老人,不尊老爱幼,故意造成危害祖坟,损害王氏家族名誉权,民愤极大者,要在祖坟面前示问。

8、保护祖坟安全,绿化墓地,王氏子孙人人有责,在自愿的前提下,按规范合理栽种珍贵树木及名贵花草。

9、王氏家族在自愿的前提继续鼓励为始祖王舜祥捐款,以上倡议,请家族提出宝贵意见。

王存贵、王永堂

一九九八年二月十二日

王舜祥基金长期存款协议

甲方:王氏家族代表王永堂、王存贵

乙方:代表楚雄市新村信用社

经双方协议,由甲方王氏家族后裔80岁王永堂(楚雄)王存贵(昆明)发起捐资,以悼念始祖王舜祥千秋伟业,以安后人王氏家族大吉。以自愿为前提,人人有责,现以捐资壹万多元长期存入乙方信用社,如到期只能转存。取息固本。用于清明节扫墓和维修祖坟必要开支。由甲方受理王奇山保管存单。由王发元、王国言、王炳章、王如章、王成国、王如纲等六人到清明节前5-10天取息开支。乙方不以任何形式除等四人外支付利息。经双方协议,严格履行,不得违约。任何一方违约,另一方可向人民法院等检察机关请求法律保护,特此协议。

甲方:王氏家族代表王永堂、王存贵、王思明、王金发

乙方:楚雄市新村乡信用社 李家和、姚子明

1998年4月4日

此份王思明家族长期保存。

协议书

为了管好用好王舜祥基金,众族协议如下:

1、全部基金长期存入新村信用社,每年清明节前5-10天,由王氏家族受人到信用社取息用于维修一世祖和二世祖的祖坟以及清明节扫墓日的必要开支。

2、全部基金长期存入信用社,到期只能转存,本金分文不得支用,只能取息支用。不能违反。以节约开支为好。有条件继续扩大本金。

3、用费当日公布,如有剩余,可另行存为活期存折。如取息不够开支,由当日扫墓人自己不足。

4、建议在扫墓日在法律范围内活动,本着团结、节约、求实,

理解的精神办。不酗酒,打架,斗殴,保证不发生森林火灾。

5、每大支选出一人共同管理,维护当日扫墓日的安全,选出二至三人负主责。人选如下:王奇山、王发元、王成国、王如章、王成先、王如纲、王炳章、王国言、王思明、王金发。

一九九八年四月五日清明节

此份协议由家族王思明长期保存。

报本追远碑铭

王室始祖王舜祥于明朝永乐年间,自由江西省吉安府安福县京田四十都南乡起祖,游学到云南省楚雄哨地蛇务定居,已有五百七十多年矣,子孙发达,迄今后裔二十代约三千多户人口二万余人,远祖辈于大清嘉庆二年公元一八一五年为始祖修筑碑墓,,记述渊源流传,因年久失修,吾辈全族后裔为报本追远继承远祖艰苦创业精神,为维护好墓碑的完整性且有考古价值,王氏家族人人有责为继承历年清明节扫墓日的传统敬祖朝源悼念祖先千秋伟业德阴后人。

兹倡议王氏家族自愿捐资为前提筹集资金长期存入银行取息

固本用于每年扫墓和维修祖荫之必要开支,本金分文不得另行支用,每支系选出壹人共同管理,王氏众族监督,兹将捐资人名字及数额勤石为志,以示王氏家族。

倡议人八十岁后裔王存贵王永堂

公元一九九八年二月二十六日

姓 名 捐资数 支别 姓 名 捐资数 支别

王存贵壹仟元 乾七 王思有 贰佰陆 十

王永堂 壹仟元 十 王新华 贰佰元 七

王美英 壹仟元 七 王恒秀女 贰佰元 十

王立成 壹仟元 七 王思文 贰佰元 十

王 勇 陆佰捌 七 王思郜 贰佰元 十

王思明 陆佰元 十 王 华 贰佰元七

王炳才 陆佰元 三 王如功 贰佰元 三

王美珍伍佰元 七王廷龙 贰佰元 七

王育昌 伍佰元 七 王言禄 贰佰元 十

王长生 伍佰元 七 王正福 贰佰元 五

王先程 伍佰元 十 王永明 贰佰元 十

王言雄 伍佰元 十 王国富 贰佰元 七

王利平 肆佰元 十 王金发 贰佰元 五

王利华 叁佰元 十 王虎昌 壹佰元 十

王言学 叁佰元 十 王丽华女 壹佰元 七

王美琼 叁佰元 七 王思贵 壹佰元 十

王光明 叁佰元 十

王海林 叁佰元 六

王言楚叁佰元 十

以上捐资人数叁拾伍人合计金额壹万叁仟伍佰肆拾元整,均系王氏家族在昆明及楚雄居住和工作人员捐赠。

公元一九九八年四月五日歲次戊寅清明立

王思明家族你好!

传统的清明节快到了,特向保管家谱的家族提出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保管家谱的家族,是有一定代表性,负有一定义务责任,应当履行职责。

二、保管家谱的家族,为了报本追远,有些家族很热心,没到传统节日,都邀约家族前往祖先墓地扫墓,有些因工作关系,不能前去悼念,有些家谱拿到,从来没有去过祖先墓地悼念祖先,我建议,今后应改正。

三、保管家谱的家族,在你这一村或这一片,家族们要看要抄家谱,要尽量传给家族看,不能保守,看后贵还保管。每年节日要到之前,邀约你这一村或这一片的家族去扫墓,有多少人去,应提前向蛇务村王发元等负责人联系,他们好计划安排。

四、我们的祖先由江西游学到云南蛇务村安居落业已近六百年,子孙发达,现已有二十代后裔,在昆明、楚雄城区和哨区各乡镇,近二、三千户,人口约万多两万,还有到景东、双柏等地安家落户的。乾二进云州。乾九迁至元新。我们前几代老祖,集资把碑墓修好,现已年久失修,建议保管家谱的家族,尽一点力,做一点工作,在自愿前提下,为王舜祥祖先捐上一点钱,近一点孝心,以作维修坟墓和清明节日必要开支。

五、我今年以有八十二岁了,如果身体健康,还要回来一次,为祖先扫坟拜墓,今后望家族们为祖先多做一些好事,我今后是无能为力了。

下面有几点向家族们汇报一下:

1、修复家谱碑,承包给王成国,水泥5包100元,人工20个100元,砍坟头树10元,共210元。付给王炳章抄家谱碑文20元,以上共计230元。

2、购楚石一块,包括刻字共60元,王存贵出资。

3、刻、印家谱和纸张、装订40本,付给甘正林150元。

4、每年发出倡议书,不少于30份,邮资、信封、复印件,每件至少也是一元一份,约100多元。

以上大约共用去人民币840多元,除王存贵出资60元以外,其余的780元都是我尽了一点孝心和微薄之力。

第二项

昆明,楚雄城区家族35人,共捐资壹万叁仟伍佰肆拾元。

1、购楚石、刻字共去255元,照楚石相,洗相塑封共40张去48元。

2、安装懋石材料:(1)沙100斤20元;(2)水泥2包50元。

(3)砖180块X0.4元去72元。(4)人工2个去20元;四项共支出162元,由王炳才经手交给版或是的人75元,共支去237元。以上公用去人民币伍佰肆拾元。

此项开支实在捐资项目中开支。98年3月29日实存入信用社壹万叁仟元。每年清明节由王奇山家族负责保本取息开支,如超支数额,由当天参加悼念人员不足。

建议保管家谱的家族,将每年发出的倡议书等材料贴在家谱后面。

谢谢。王永堂

2000年2月28日

篇三:续家谱倡议书

关于梁氏续修家谱正本清源的倡议书 尊敬的梁氏前辈、各位梁氏后裔: 家有家谱,国有国史,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史所以记国之事迹,谱所以续世代之渊

源;以一人之身,散而传之千百人之身,且四方错落,有见面不相识,尊卑莫能辩者,虽一

本之亲,几何不秦越视之,世序之混乱,散涣极矣。家谱之修,上以敬宗,下以收族,大宗

小宗列其序,昭穆世项绘为图。由本支百世,上而溯之,同出一源。稽吾族自始梁公康伯,

系出陕西韩城,水有源,树有根矣。 修谱之为乃“寻根”之举,根之所系,在于传统薪火相

传,凝聚血脉传承。

传统不复,则根枯苗竭,“传统”振兴、其光大耶,则若火炬,犹能普照芸芸众生。此乃

梁氏修谱客观呈现之现实意义所在,家谱未续已实属当今我梁氏对祖不孝,对宗不敬,对子

孙后代无法交代,不能做千古之罪子孙也。民族之源,须文明昌盛,家族之根,应枝繁叶茂,水之源而流长,树之长而根系生,人

之繁殖衍息,靠辈辈传承,谱不续,哪来子孙?又如何祭祀祖先?寻根问祖,祭祀先辈,秉

承血脉传承,乃中华儿女之美德也!因此,家谱之修涉及每家每户,上尊重祖宗,下传承子孙后代的大事,须全家族每家每

户全员参与,将家庭成员的基本资料按着修谱的要求给予登记上谱,一旦不能及时登记造册,

造成遗漏或不能上谱,这是一世或几辈的遗憾,不是你一生的遗憾,续写家谱是几十年一次的大事情,不是任何一个人想写就写、想改就改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全家族的生死存亡

的后继大事,不能因你一家一户而影响全家族的续谱。请大家要充分意识到这次续家谱的后

继大事不能以你一家一户而影响全家族的族谱。请大家要充分意识到这次续修家谱的重大意

义,望大家珍惜这次修谱的机会和机遇。 修谱大事,梁氏有责,大家要按照修谱的程序和原则办事,按惯例,首先推举一至三名

领衔编纂人,组成编纂会一至多名不等。其具体编纂工作在编纂委员会的领导下,进行有序

编纂,以示正统。

谨特此发出倡议,请梁氏家族成员积极关注响应修纂委员会的号召,全梁氏族人团结起

来,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给予修谱全力支持,修谱人员要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努力

完成修谱使命,使修谱工作落到实处,以家为史,以梁成宗,寻根问祖,正本清源。请我们梁氏家族成员,立即行动起来吧,一个崭新的,汇聚着我们梁氏族人的智慧结晶,

即将诞生!

我们几辈人的梦想就要成真!我们几代人的追求就要实现!我们梁氏续修宗谱一定圆满成功! 祝我们梁氏子孙血脉相承,永续万年!尚飨

倡议人:梁氏后裔子培敬颂 公元二零一四年元月五日篇

二:李氏宗谱三次续修倡议书四川省筠连、珙县、宜宾三县锡坑李氏族谱 三次续修族谱倡议书

尊敬的各位族亲长辈、兄弟姐妹、以及侄辈后裔你们好; 族谱是记载人类文明、族系发

展、家族沿袭、宗亲血脉传承的瑰宝,对提升和弘扬我锡坑李氏家族文化传承和发展有着很

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族谱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载体,作为中

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在对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和经济学均有

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除了可以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作用之外还可为我们提

供追本溯源寻根问祖依据,可以让我们尊祖,敬宗,睦族。早在先秦时代就出现了族谱,一

直延续至今,已成为各氏族历史发展必修之物。 我四川省筠连、珙县、宜宾三县锡坑李氏宗族,原籍广东省嘉应州长乐县锡坑甲(即广

东省梅州市五华县锡坑镇),清乾隆五年,(即公元一七四一年),我族(入川)始祖李良训公

妣率子李绍清、媳赖氏、孙李林茂、李林佑举家六人从嘉应州取道入川,距今已有二百七十

多年历史,繁衍后昆十二代,初步估计族员已近千人,族人分布四川省筠连县(城关镇、巡

司镇、腾达镇街村、腾达镇泉水村、腾达镇龙井村)、珙县(沐滩乡付家坝、巡场镇、洛表镇、

上罗镇)等地。 我筠珙宜三县锡坑李氏一族自入川始祖李良训珙自清乾隆入川之后已近三百

八十余年,,其子孙繁衍人口已近千; 我族自良训始祖公自清乾隆年间入川后共进行过二次修谱,(其中入川三世祖李林茂、李

林佑二公于清万硕年第一次)(入川十世祖李于坤于公元二零零六年第二次)并且定下了辈分

派字(良绍林发世学友、兴舟于天国仕昌;粤锡宗支源必远,川云筠珙族宏扬;诗轩文德显

卓绩,孝忠信智鼎盛唐;五富齐庭千秋旺,万载承传振家邦);但由于多种原因第一二次续修

之族谱内容出现不少偏差与错漏。我李氏人丁繁盛,人才辈出,理应有完善的族谱,在零八年我在网络上认识了我广东五

华宗亲李镜章老前辈和内江同族宗亲,在和他们的交流中得到了很多相关我锡坑李氏自人美

公以上的族系资料,这对于我们这些四川省筠珙宜三县锡坑李氏后裔来可以说是历史性的发

现,具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学术价值,不但可以完善族谱资料,还一下子把家族历史从民国、

清、明、元朝推到了南宋时期整整前进了近五百年即盛唐到李氏开姓始祖李利贞公。把家族

的名望从知县提到了民族英雄,年代推到了上古时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锡坑李氏一族

在社会上的知名度。

各宗亲和我在二次修谱成员的鼓励和支持下已经初步成立了三次修谱筹备小组,现正召

集我四川省筠珙宜三县锡坑李氏后裔各支的志愿修谱人员组成委员会,虽然网络发展为我们

续修家谱创造了方便有利的条件,但实地条件和资料也不可缺少,为了不让我李氏家族历史

出现遗憾,不愧对祖先,特再此呼吁我筠珙宜三县锡坑李氏后人参与修谱,续谱大业,利族

利国,是每位锦祖后裔义不容辞的责任,望诸位宗亲,同心协力,共寰盛举,负重奋进,献

计献策,积极参入, 为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而尽力。 四川省筠珙宜三县锡坑李氏族谱三次续修筹备小组 李舟友(字华友,四川省筠连县腾达镇街村)李于坤(四川省珙县沐滩乡付家坝) 李天均(四川省筠连县腾达镇龙井村二组) 联系电话:15328459688

公元二零一四年甲午岁三月二十八日篇三:孙氏家谱续修倡议书 孙氏家谱续修倡议书

各位宗亲:

盖我孙氏家族,自凤阳定远县遇仙公以来,到凉州公定居常州以来,孙氏家族为常州大

族,自一九四六年修谱至今约六十八年,因各种原因,未能续修,有违祖训,二十五年须一

续,当今太平盛世,孙氏原裔,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我们肩负着因宗统族,

续修家谱的使命。

国家建史籍,地区修方志,家族续谱牒。这是繁华盛世意识形态的自然体现,是中华民

族特有的文明支柱,是炎黄子孙最优良的文化传统,家谱即家族档案,是立家之本。它是一

户家族发展的文明史,它记录着家族的繁衍脉络和生命血统的延续,它联系着每一户家族成

员的根基。从微观上,家谱标志着一户家族发展的文明程度及社会影响,反映其家族综合实

力和家族成员的总体素质,从宏观上,家谱可透视出社会变迁的痕迹与历史人文变革等相关

信息,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它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我们续谱一句《孙氏家谱》的条例,结合当今时代的潮流,热情诚邀我孙氏族亲,举族

同心,完成修谱任务,面对现实,困难重重。首先族亲对续谱的存在极大差异,其次,没有

了祠堂的经济后盾。其

三、由于坂上、灵台、塘洋、居地分散,还有迁徙远走,时间跨度大,还须立传作赞等,

事项繁琐,因此续修家谱是一项艰辛,细致浩繁复杂的文字工程。 面对现实,续修家谱就要所有宗亲、统一认识、义不容辞、责无 旁贷、慷慨解囊、踊跃参与、热情协助、由衷支持,在全族宗亲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

把《孙子家谱》续修起来,修好撰就成册,以慰先祖,告知后裔。 最后,祝一脉宗亲,与世促进,兴旺发达,永世昌盛!篇四:李氏宗谱三次续修倡议书四川省筠、珙、宜、三县客家《李氏族谱》 三次续修族谱倡议书

尊敬的各位族亲长辈、兄弟姐妹、以及侄辈后裔你们好; 族谱是记载人类文明、族系发

展、家族沿袭、宗亲血脉传承的瑰宝,对提升和弘扬我锡坑李氏家族文化传承和发展有着很

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族谱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载体,作为中

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在对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和经济学均有

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除了可以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作用之外还可为我们提

供追本溯源寻根问祖依据,可以让我们尊祖,敬宗,睦族。早在先秦时代就出现了族谱,一

直延续至今,已成为各氏族历史发展必修之物。 我四川省筠连、珙县、宜宾三县锡坑李氏宗族,原籍广东省嘉应州长乐县锡坑甲(即广

东省梅州市五华县锡坑镇),清乾隆五年,(即公元一七四一年),我族(入川)始祖李良训公

妣率子李绍清、媳赖氏、孙李林茂、李林佑举家六人从嘉应州取道入川,距今已有二百七十

多年历史,繁衍后昆十二代,初步估计族员已近千人,族人分布四川省筠连县(城关镇、巡

司镇、腾达镇街村、腾达镇泉水村、腾达镇龙井村)、珙县(沐滩乡付家坝、巡场镇、洛表镇、

上罗镇)宜宾柏溪等地。

我族自良训始祖公自清乾隆年间入川后共进行过二次修谱,(其中入川三世祖李林茂、李林佑二公于清万硕年第一次)(入川十世祖李于坤于公元二零零

六年第二次)并且初步拟定了辈分派字: 良绍林发、世学友兴、舟于天国、家跃远强;四海登朝;广大平原、粤锡坑甲、川云宏扬;文智德轩、惠泽群芳;卓著蔚然、五福济堂、千秋永业,万代其昌。后经三次修谱主编查阅多方族志、考证多方史料,,并经族中长辈多次商议,研究决定更

为:

良绍林发世学友,兴舟于天国运昌。 景运文明传道德,恩深秀泽继书香。 诗轩益智维宗本,忠诚宏盛定隆祥。 五福济堂千秋永,万载延承振家邦。 由于多种原因第一二次续修之族谱内容出现不少偏差与错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族系文化急需弘扬传承之际,我四川省筠珙宜三县客家《李氏族谱》三次修编工作已经迫在

眉睫。

我李氏人丁繁盛,人才辈出,理应有完善的族谱,在零八年我在网络上认识了我广东五

华宗亲李镜章老前辈和内江同族宗亲,在和他们的交流中得到了很多相关我锡坑李氏自人美

公以上的族系资料,这对于我们这些四川省筠珙宜三县锡坑李氏后裔来可以说是历史性的发

现,具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学术价值,不但可以完善族谱资料,还一下子把家族历史从民国、

清、明、元朝推到了宋、唐、周、及商纣时期整整前进了近几千年(宋火德公、盛唐李渊、

陇西李崇、老子李耳 到李氏开姓始祖李利贞公)。把家族的名望从知县提到了民族英雄,年代推到了上古时代,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筠珙宜三县客家李氏一族在社会上的知名度。 在各位宗亲和我在二次修谱成员的鼓励和支持下,今准备初步成立三次修谱筹备小组,

现正式召集我四川省筠珙宜三县客家李氏后裔各支的志愿修谱人员组成委员会,虽然网络发

展为我们续修家谱创造了方便有利的条件,但实地条件和资料也不可缺少,为了不让我李氏

家族历史出现遗憾,不愧对祖先,特再此呼吁我筠珙宜三县锡坑李氏后人积极参与修谱,续

谱大业,利族利国,永世流芳。弘扬我四川省筠珙宜三县客家李氏族系文化,是我族入川始祖李良训祖公之每位后裔义

不容辞的责任,诚望诸位宗亲,同心协力,共寰盛举,负重奋进,献计献策,积极参入,为

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而尽力。 特此倡议 四川省筠珙宜三县客家李氏入川始祖良训公派下十二房裔孙入川始祖李良训公派下十一世祀孙:(四川省筠连县腾达镇龙井村二组)李天均谨呈联系电话:15328459688

公元二零一五年乙未岁仲春于北京篇五:民族家谱修谱捐赠倡议书民族家谱修谱倡议书

各位宗亲、各位族人:大家好!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体现了我氏家族的兴旺发达,增强了氏家族的凝聚力,展现了

我氏家族同心同德。

古人认为,人生有三件大事,这就是修缮族谱、建立宗祠、保护祖坟。修纂族谱和建祠

修墓是宗族的头等大事,邦国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自古而然。邦国无史,无以识其

兴衰;地方无志,无以证其沿革;家族无谱,无以考其世系。国盛修志,族旺修谱。“家

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史记一国之事迹,谱叙世代之源流。”无家史,族无根;根不茂,族不

兴。宗谱是记录家族组织活动的档案材料,透过族谱,不但可以追溯本姓的根源世系,还可

以看到变幻的历史风云以及跌宕起伏的人世沧桑。故而修谱可以“溯渊源,分疏戚,序尊卑。”

可以敦亲睦族、扬善惩恶,可以发扬传统美德、尊祖敬宗、教化后代、促进社会和谐,更是

延续人文、传承文化的德行善举。家族中有宗谱,家族成员都按字辈命名,虽历经多年或远

隔千山万水,同一家族成员均能按照家谱论出辈分高下和亲疏来,所以宗谱是家族的“传家

宝”。

茫茫史海,你的历代先祖是谁;华夏沧桑,先祖历史上经历过那些荣耀和磨难;方圆大

地,你的根在那里;宗亲聚会,你的辈分是多少,孰长孰幼;等等,要回答这些问题,最好

的办法只有通过编修家谱来解决。 修谱联宗睦族已成为我们家族生活中当务之急,以修家谱而考世系,溯本源,明人伦,

别长幼;以修家谱而寻根访祖,追念先辈美德,继承祖宗遗训,光达前人业绩,传我族根源;

以修家谱而沟通宗亲,团结族人,昭示后生,兴丁旺族。修好家谱,等于为子孙留下一笔永

久享用之精神财富。宋代名贤欧阳修说:“三十年不修谱,谓之不孝”,难道我等甘作家族的

不肖子孙吗?吾辈今日不修谱,三代以后谁识君?现在,我们家族人丁兴旺、各行各业人才

济济,拥有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已具备续修缮我氏族谱的条件,为此,我们倡议:

我氏族人立即行动起来,立即修缮《氏族谱》!

以往修编族谱,是一项浩繁的工程,非朝夕之间能够完成。通过接触【民族家谱】的电

子家谱后才明白什么叫真正的流芳百世。【民族家谱】采用计算机技术来替代传统的纸制续谱

方式,充分运用新载体互联网修纂与传承家谱,已经成为当今修谱的崭新课题。而且电子家

谱,使用方便,易于传播,可将家谱数据,供多人复制或打印使用;通用性好,姓氏的老家

谱,均能转换为“电子家谱”,也可新篆写家谱;记载浏览各种图文资料,甚至可以把声音和

视频添加进去,在记载方式上实现新的突破和发展,为家谱修纂开辟了广阔的天地。虽然

【民族家谱】提供了现代化科技,为修谱提供了很多的方便,降低了修谱的费用。必将

还要耗费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希望我们广大族人发扬崇尚族亲、爱家爱祖的精神,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积极为修编族谱做出应有的贡献。 修谱资金的筹集,按照我氏族人

元/人收取,捐款秉持自愿之 原则,凡捐款500元者,赠新续族谱一部并载入功德名录;凡捐款元者除载入功德名录

外再登录个人照片一张;凡捐款元以上者,再加登录个人简历。凡捐款10000元以上者,除

享受前列待遇外,再登录个人传记一份。 宗亲们,此次修谱,功在当代,惠及子孙,望大家同心同德,尽自己应尽之责,修编《 氏

族谱》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功业,希望广大族人同舟共济、人人参与、广泛宣传、集思广

益,共同完成本次族谱修缮工作,以告慰氏先祖,昭告氏后代。


家族团结倡议书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9806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