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医联体协议

时间:2017-03-09 15:05:39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县人民医院医联体框架协议

凤阳县人民医联体医院合作协议

甲方:凤阳县人民医院

乙方:

为贯彻落实国家医改精神,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3号)、《安徽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皖政(2015)16号)文件要求,甲乙双方本着自愿原则组建成立凤阳县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医联体在省卫生计生委的领导下,按照利益共同分享,责任共同分担,事业共同发展,技术共同提高的发展目标,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 医联体的构建模式

医联体采用“1+3”模式,即以甲方为核心,联合若干所乡镇中心卫生院,实现医联体范围内资源共享、远程诊疗、双向转诊、预约诊疗、技术扶持等,分为紧密型和松散型的医联体,具体组建模式由甲乙双方共同协商决定。

二、 双方职责

(一) 甲方职责

1、组织管理

成立医联体工作办公室,综合协调医联体相关事宜,促进医联体内业务发展;定期召开医联体成员单位工作例会,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协议履行;为乙方颁发“凤阳县人民医院县域医联体××医院”

牌匾,并加强对外宣传等工作。

2、技术指导

在已发展成熟的诊疗技术中筛选适宜乙方的诊疗项目,积极

指导推广,帮助乙方完善医疗管理、医疗安全、医疗服务工作制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根据成员单位需求对其相关专业进行对口帮扶,定期派驻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指导医联体内业务技术宣传。

3、远程诊疗

在医联体成员单位间搭建高端远程诊疗平台,利用信息化手

段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逐步实现远程会诊、远程专科诊断(病理、检验、影像等),远程手术指导、双向转诊,应急指挥等功能。

4、人才培养

为乙方医护人员提供若干名额免费进修学习,采用“一对一”导师帮扶制,提升对乙方进修人员的培训力度。

5、双向转诊

通过远程诊疗和专家现场会诊等手段为乙方疑难危重患者诊治提供技术支持;按照“首诊在基层、分级诊疗、康复回基层”的基本原则,医联体内实行双向转诊制度;为乙方上转的疑难危重患者诊治提供转诊绿色通道;对恢复良好、适宜回基层康复治疗的患者优先下转至乙方相应科室。

6、资源共享

负责乙方的检验、影像、病理等质控工作,并对成员单位检

验、影像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管;承担乙方未开展的检查项目,并逐步为乙方开通便捷的服务终端;承担乙方未开展的中心消毒供应工作;对较高端已开展的检查项目向乙方进行公示;逐步在医联体范围内推行检查结果互认制度。

(二) 乙方职责

1、组织管理

制定医联体负责人,与甲方全面对接,积极参加医联体内工作例会,及时沟通和交流,促进医联体健康发展;挂靠“凤阳县人民医院县域医联体××医院”牌匾,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

2、技术支持

积极接纳甲方的技术帮扶指导,提供相应的工作条件;也可向甲方提出有偿共建科室,或将科室托管给甲方管理;对涉及医联体的技术宣传应在协商的基础上统一进行;甲方组织的医联体宣传活动,应在宣传材料、场地、人员方面给予支持。

3、人才培训

积极安排人员参加甲方举办的医师培训,学术交流、多学科综合诊疗等活动;每年选派若干名综合素质过硬的医护人员到甲方进修学习;对业务培训的需求和建议,可经医联体例会相互沟通。

4、双向转诊

执行医联体内双向转诊制度,对本院不具备救治条件的患者转诊甲方,转诊患者享受绿色通道服务,优先安排床位及检查;公布甲方

转诊服务电话,联系转诊具体事宜。

5、资源共享

积极配合甲方对检查、影像项目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对因条件所限无法开展的相关项目,可使用甲方检查申请单在甲方完成检查。

三、其它

(一) 本协议经各方盖章后生效,本协议有效期自协议签订之日

起3年,协议到期后,据各方意愿可续约。

(二) 本协议所涉及具体工作,由甲乙双方根据实际情况,另行

制定实施细则。

(三) 本协议一式4份,协作方各持2份。其中,甲乙双方各提

交1份至各自所属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协议生效后,协议方

对协议内容如有变更或补充以书面形式,作为本协议的补充

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本协议未尽事宜,

由各方协商解决。

凤阳县人民医院(签章)医院(签章) 年月日 年 月日

篇二:九江区域医联体协议书(最后)

九江市区域中医联盟协议书(讨论稿)

甲方:九江市中医医院

乙方:

为了贯彻国家医改精神、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甲乙双方自愿组建成立中医联盟体,按照权利和义务对等原则,以团结协作、共赢未来为目标,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中医联盟的基本原则

(1)平等自愿原则。

(2)循序渐进原则。以管理为纽带,以合作为手段,以提升为目标,以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业务整合为切入点,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平稳启动,逐步向更加紧密的运作模式推进。

二、中医联盟的合作目标

(1)改善患者看病就医感受。

(2)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率。

(3)增强医疗服务核心竞争力。

(4)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中医专科建设水平。

(5)提高中医诊疗技术能力。

三、中医联盟的管理架构

(1)甲、乙双方均为独立法人单位,以章程为共同规范,以管理、技术、服务为纽带,团结协作,共同发展。

(2)成立中医联盟理事会,作为联盟日常运营管理机构,负责中医联盟所属医疗机构总体发展规划、资源统筹调配、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等事项的决策管理。

(3)理事会设理事长1名,由甲方院长担任,副理事长由乙方院长担任。

四、中医联盟的运行机制

中医联盟按照统一管理、独立运营、综合考评的方法进行管理运营,探索构建统一、节约、高效的运行机制。

1、建立一体化管理模式

(1)统一学科规划。中医联盟理事会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论证中医联盟内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和学科布局等,统筹谋划。

(2)统一业务管理。中医联盟理事会定期组织对联盟内医疗机构

进行质量监测或交叉检查,每年进行一次综合考评,确保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达到同质同标准。

(3)统一科研管理。积极开展医学科研合作、新技术推广与应用等。

2、建立对口帮扶制度

(1)甲方帮助乙方完善医疗管理、医疗安全、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制度,建立医疗业务技术支持系统,提高乙方诊疗水平。

(2)甲方为乙方医务人员免费提供进修、专业技术培训和观摩;甲方举办学术交流、专家讲课等,及时通知乙方免费参加。

(3)甲方对口帮扶乙方建立1-2个省级重点专科,定期派驻专家到乙方开展坐诊、查房、讲课、手术、会诊等,提高中医专科建设内涵;每年向乙方推广1-2项中医适宜技术;帮助乙方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如冬病夏治、冬令进补;实现双方中药制剂共享共用。

3、建立双向转诊制度

(1)甲乙双方建立双向转诊制度。乙方需将急危重症因受条件所限不能救治的患者可以转往甲方,甲方应当将恢复期(康复期)患者转回乙方。

(2)甲方设立24小时转诊服务电话:18970236120,开通转诊、就诊绿色通道。

(3)乙方转诊住院患者可直接入住病房,就诊、转诊以电话形式通知甲方,甲方确保优先安排、服务周到。

4、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1)甲乙双方建立远程会诊、预约诊疗、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等机制。

(2)乙方限于自身条件,部分检查项目无法开展,可转到甲方完成;甲方向乙方公示已开展的特殊检查项目,并建立查询便捷通道。

(3)甲乙双方在院内特定区域建立中医联盟宣传专栏,宣传中医联盟政策和双业务科室介绍等。

五、本协议一式2份,甲、乙双方盖章和授权代表签字后生效。本协议有效期: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止,合同到期后根据双方意愿可续约。

甲方单位(盖章) 乙方单位(盖章) 甲方代表签字:乙方代表签字:


医联体协议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9294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