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秧歌手绢舞欢天喜地

时间:2017-03-09 07:09:47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舞蹈东北秧歌-公开课教案

舞蹈《东北秧歌》教案

篇二:舞蹈鉴赏 秧歌

舞蹈鉴赏

在美丽的大学校园与“舞”相遇,短短五周的时间,我了解了好多,感悟出了好多。

每个舞者都有自己的辛苦历程,他们的辛苦、乐观、积极、顽强等等激励着每一个人。我也从中更好地成长。

秧歌,我最先接触的舞蹈。在老师未讲之前,我没有认为它也是舞蹈的一种。村子里的秧歌与我看到的舞蹈比赛中的秧歌截然不同。当老师让我们欣赏秧歌表演时,我脑中浮现出了而儿时农闲时,鼓声振振,各家各户的人走上街道,加入秧歌队中。笑声、乐器声交织在一起,人们忘记了农作时的辛苦,如此纵情,如此高兴。视频的音乐响起,我聚精会神的看秧歌表演。

舞台上,演员服装艳丽,步伐轻快,面带笑容,甚是好看。他们是有节奏的变动,和村子里的不一样。看完视频,感觉很惊讶,原来秧歌开可以这样精彩。课后,我突然感觉精彩中缺少什么,我思考着。现在我知道了,缺少感情。不可否认秧歌演员很投入,可他们好像只是为了比赛而跳舞。辛劳之后的放松与快乐的感情没流露出,感觉缺少自然之美。我不懂秧歌,只是内心感情的表达。

提起秧歌,我不得不想起农民的辛勤。儿时太小,不懂辛苦,只知道扭秧歌时人们才会大笑。而这样的笑从我上初中就在未见过。秧歌也是时隔好几年,再次进入我的脑海。她如一位好久没联系的好友,突然间进入我的世界。

秧歌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好像不受欢迎了,不知什么原因,这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秧歌,历史悠久,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其

中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也是一种民间广场中独具一格的集体歌舞艺术,也因扭秧歌舞姿丰富多彩,深受农民欢迎而热闹非凡。秧歌舞具有自己的风格特色,一般由舞队十多人至百人组成,扮成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边舞边走,随着鼓声节奏,善于变换各种队形,再加上舞姿丰富多彩,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高跷秧歌,在众多种秧歌中,是难度最大的。演员不仅要有一定的平衡感,还要将秧歌扭好。高跷秧歌也叫“高跷”,是一种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舞蹈,因舞蹈时多双脚踩踏木跷而得名。高跷历史久远,源于古代百戏中的一种技术表演,北魏时即有踩高跷的石刻画像;高跷一般以舞队的形式表演,舞队人数十多人至数十人不等;大多舞者扮演某个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服饰多模仿戏曲行头;常用道具有扇子、手绢、木棍、刀枪等;表演形式有“踩街”和“撂场”两种,撂场有舞队集体边舞边走各种队形图案的“大场”和两三人表演的“小场”,角色间多男女对舞,有时边舞边唱。各地高跷所使用的木跷从30厘米至300厘米,高低不一。从表演风格上又分为“文跷”和“武跷”,文跷重扭踩和情节表演;武跷重炫技功夫。秧歌是我民族的瑰宝,我们要将他很好的传承下去。

通过上课,我同时懂得了,生命的精彩是靠自己的。就如跳舞,台下的辛苦练习和无数次的跌倒才铸就了台上短短几分钟的精彩。舞蹈也是一种语言,一种将人间的真善美完全表达的语言。在我看来,秧歌所表达的就是快乐,一种心无所想的高兴。我喜欢真诚、纯朴。而秧歌就如那春风,如此清新、如此冷人清爽。

现在我终于知道,人的生命不是仅仅用肢体来表达的,生命的高度也不是用金钱堆砌的,而是在于每一个生命是否能在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中,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篇三:第五单元 活动 《秧歌舞》

第五单元 活动《秧歌舞》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型

2、能够认识歌曲的旋律音,并能跟琴视唱歌曲曲谱。

3、歌曲处理时进行歌词创编。

4、能够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5、能够用秧歌舞的十字步为歌曲伴舞。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师:同学们都知道哪些民族节日啊?

2、师放课件录像:生欣赏思考在画面中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3、师引出新授课内容——秧歌舞

4、生齐读单元图中的介绍。

三、新课教授

1、师放歌曲录音,生聆听歌曲情绪速度。

2、指名说出以上的感受。

3、学生自由读歌词。

师出示歌曲中的节奏型:

4、生用肢体语言表现节奏型。

5、师出示节奏生演示:

6、分组进行表演打节奏掌握2/4节拍。

7、师引导学生按以上节奏型朗读歌词。

8、师出示歌曲旋律音阶:5 6 1 2 3 5 6 1

9、生演唱。

10、师分句弹奏歌曲旋律,生分句视唱歌曲谱

11、集体视唱歌曲谱例。

12、师分句弹奏歌曲旋律,生分句填词演唱。

13、集体演唱歌曲

14、复听歌曲录音范唱,生感受歌曲情绪速度及表现力,指名评价自身演唱存在的问题。

15、师生共同进行歌曲处理。

16、采用领唱、分组比赛唱、男女生对唱。

17、生自由评价。

五、创编歌词:将歌曲中衬词之前的歌词创编锣鼓的声音:咚锵

六、歌表演

1、师出示打击乐器,生认知。

2、指名为打歌曲配伴奏。

生认知堂鼓、锣、

3、出示伴奏节奏

堂鼓2/4 ×× ×× |×× ×||

锣2/4 × ×|×× ||

4、生分组进行表演(唱歌曲、创编歌词、打击乐三组)

5、生进行评价

七、歌伴舞

1、请班中的舞蹈爱好者为大家表演。其他学生歌唱。

2、评价

八、拓展

师: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将舞蹈队员分到班里的三个小组中,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秧歌舞的“十字步”表演及训练。下节课各小组汇报表演。

九、小结

师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十、下课,师放歌曲音乐,生伴随音乐离开教室。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完成较好,学生们的参与意识、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很强,掌握了歌曲中的节奏、音准、情绪、速度的要素,并能用多种艺术元素进行歌表演,如:打击乐器、歌伴舞。在歌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编意识,学生们积极创编了歌词、节奏,充分发挥了学生们的主动性,同时也为班里的特长生提供了表演空间,孩子们在快乐、有序的氛围中感受了音乐


秧歌手绢舞欢天喜地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9214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