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小学生课堂行为守则

时间:2017-03-05 06:08:09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正式)

邢 台 第 二 十 四 中 学

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为优化教学环境,维护教学秩序,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凸显我校“养成教育”和“细节管理”的特色,特制定以下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一、课前:

1、 按课程表把下节课所用的课本、学具等整齐平放于课桌右上角,横竖皆成行。

2、 下午预备铃响后,学生停止一切活动,自然成一队走进教室,由科代表领读或齐读,课前一支歌等。

3、 上课铃响后,由班长喊“起立”, 倡导问候语“老师您好!”。口号响亮,要有精神。 起立、落座时做到凳不动,桌不响。

二、课中

1、 面向讲台,目随老师,专心听讲。坐姿端正,双手曲臂平放课桌上,两脚平开。

2、 积极发言,声音响亮,用普通话,口齿清晰,语速适中。不随便插话,不做小动作,发言举左手,肘放桌面。待老师允许后再起立发言。

3、 站姿标准:手放身体两侧,两脚展开平放地面,抬头展胸,目视前方,身体微侧面向多数同学。

4、 读书标准:(1)端坐朗读,双手端书,立于桌面,拇指扣压课本,与眼保持35厘米的距离。(2)站立朗读:左手捧书,右手拇指和小指扣压课本。(3)默读批注:边默读边写批注时,课本平放展开于桌面,左手轻按课本,右手圈点勾画。

5、 书写要标准:(1)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2)执姿:一尺、一寸、一拳头。

6、 能速记教师讲课内容和同学发言,做到既不影响听课,也能做好课堂笔记。

7、上课期间需用学具、教材、练习本时要轻拿轻放,以不打扰别人为准。

8、 上课期间,需要离开自己的座位时,应举手请求,得到老师的允许后,方可轻轻离开。

9、 上课迟到时,应轻轻推开门,喊“报告”,待老师同意后,轻声慢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三、课后

1、 下课铃响后,教师结课并宣布下课,班长喊“起立”,倡导“谢谢老师”的口号。

2、 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知识有需要记录的重点内容和疑问以符号的形式做简单、快速的处理。

3、 本节课所用的教材、教具简单整理后,放回桌斗规定的位置,拿出下节课所用的教本、练习本、学具放在指定位置。

4、 把自己的凳子靠左边的桌腿放到课桌下,成一队走出教室活动。

5、 需要去卫生间的同学,轻声慢步过楼道。

小学德育处

2010.11.16

篇二: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1、预备铃声响,学生必须进教室,坐回自己的座位,稳定情绪,准备好下一节课的学习用具,等待老师来上课。

2、上课铃声响,老师上讲台,全体学生在班长指挥下起立,对老师说“老师好”,老师说“同学们好”,然后班长指挥全体学生坐下。

3、迟到的学生,必须在教室门口向老师报告,经老师同意后才可静静地走进教室。

4、上课时,坐姿要端正,专心听讲,不交头接语,不搞小动作;不伸懒腰,不打呵欠,不做与当节课无关的其他事情。

5、在课堂上,要发言时,心须先举手,举手姿势要正确,经老师同意后才可起立发言,声音要洪亮、清楚。

6、在做作业时,未经老师批准,不许越位、换位或在教室里走动,更不能喧哗,破坏课堂秩序并且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

7、上课时,未经老师同意,不准私自走出教室,更不能逃课。

8、下课铃声响过,老师宣布“下课”,全体学生在班长的指挥下起立,齐声说“谢谢老师”,在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才可走出教室。 三、入学教育的目标

(一)、心理素质 :

1.学习热情高,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努力争取获得成功和进步; 明白“小疑小进,大疑大进,不疑不进”的道理;

2.性格开朗,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有一定自我控制能力;

3.能分辨是非,有了错误敢于承认,并勇于改正;

4.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能虚心向其他同学学习;

5.能够自己管理好自己,做事善始善终;

6.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体验,有战胜困难的意志;

(二)、品德行为 :1. 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2.能主动为班级体做好事,爱护公物,爱护环境,爱护班集,爱护学校;

3.会使用礼貌用语,关心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4.关心他人,爱护幼小,尊敬长辈;

5.诚实勇敢,不说慌话,拾到东西主动交公;

6.生活节俭,不挑吃穿,不乱要和乱花零钱;

7.遵守班级和学校的纪律,遵守交通规则;

8.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活动,为集体争荣誉;

9.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篇三:一年级 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问好:

1、上课铃响,教师走进教室,发出口令“上课”班长喊“起立”,全体同学立正向老师行注目礼,老师说:“同学们好”后,同学们齐答“老师好”。坐下要安静、端正。

2、迟到的学生,必须在教室门口向老师报告,经老师同意后才可静静地走进教室。

坐姿:抬头挺胸身体坐直,双脚自然叉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放上或放下,手里不玩弄小物品。

举手:右手自然举起,五指并拢,向上举直不离开桌面。 倾听:别人讲话时,要坐姿端正,专心致志地听。应学会边听边想,思考别人说的话的意思,能记住别人讲话的要点。第三不打断同学的发言,等别人讲完后,再举手得到同意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

阅读:读书时,双手握书,使书与桌面夹角成135度。课堂阅读分朗读与默读。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用普通话读,发音标准,吐字清晰,声音响亮。不重复字句,不顿读,不指读,不唱读,不读断句。默读的要求是:保持安静、神情专注、态度认真、思维集中、动手动脑。

表达:

1、要求大方自然,声音响亮,口齿清楚;低年级能说完整的话,中高年级能说完整、连贯、规范的(长)话。

2、表述形式:语言亲切,态度诚恳,便于交流。质疑时,用“为什么??”;“我有一个问题:??”;“请问#老师(##同学)等句式。回答问题时,用“读了这段话我知道(明白)了??”;“我是这样想的??”“我体会到??,我是从这段话体会到的??”等句式。参与讨论时,用“我认为??”;“我还认为??”;“我有不同意见??”;“我补充??”;“我们小组的意见是??”等句式。

到前面表达:走到适当的位置双脚自然站立,跟同学问好,目视同学,做到声音洪亮、落落大方表达。

质疑:要有充分的自信,敢于发表意见,不懂就问。在学习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应该抓有意义的问题质疑,提高自己的质疑能力。

执笔姿势:笔杆与练习本平面呈60度夹角,食指较大拇指稍低,握笔点与笔尖距离保持3-4厘米。(拇指食指捏住笔,中指抵住笔杆底。余下两指紧相依,指离笔尖一寸余。) 书写姿势:身体正,脊柱直,两臂平放桌上,不耸肩,不歪头,不伏在桌上,大腿呈水平状态,两足着地;眼离书本一尺,

身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写字时要把练习本放在胸部正前方,左手按住练习本,右手握笔,做到笔画清晰、字体规范。 阅读姿势:端坐朗读,双手捧书,在身体正前方,拇指扣压课本,书与桌面大约成45度角;站立朗读,左手捧书,右手拇指和小指扣压课本;默读批注,课本平放展开于桌面,左手轻按课本,右手拿笔圈点勾画;拿书放书做到毫无声息。 讨论:轻声讨论,积极发言,注意文明用语;讨论时注意倾听,不随便打断他人的发言,待后可以补充。

合作交流:

1、认真听清老师提出的问题,先独立思考解决的方案。

2、在组长的组织下,认真听取同伴的意见,并准备好自己对同伴发言的评价。

3、在组长的安排下,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4、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合作技能。(听取、说明、求助、反思、自控、帮助、支持、说服、建议、协调)

5、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努力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

6、认真听取同伴、组长、教师的评价。


小学生课堂行为守则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8769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