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四川省长蒋巨峰去向

时间:2017-03-02 06:04:11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蒋巨峰就制定四川省

蒋巨峰就制定四川省“十二五”规划建议进行说明《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讨论稿)》(以下简称《建议》),是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在省委直接领导下研究制定的。奇葆同志高度重视《建议》的起草工作,多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对《建议》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等重大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在起草《建议》过程中,特别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的衔接:一是与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 “十二五”规划建议相衔接;二是与我省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部署相衔接;三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相衔接;四是与省委、省政府近几年工作思路和重大部署相衔接。《建议》起草前期,开展了大量调查研究,召开了多次专题会议,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在提交这次全会审议之前,又广泛征求了各地各部门党委(党组)、党内老同志和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的意见,听取了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代表和专家学者的意见。这些意见对于丰富和完善 《建议》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建议》起草过程成为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建议》经这次全会审议通过后,省政府将据此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请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后颁布实施。现在,我受省委常委会委托,对《建议》作几点说明。

一、关于“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

深刻认识我省的发展基础,准确把握面临的发展形势,是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前提。

《建议》指出,“十一五”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这五年,我们经受了雨雪冰冻灾害、“5·12”汶川特大地震、“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的巨大破坏,遭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严峻形势,省委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万众一心、超常努力,化危为机、克难而进,奋力推进“两个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能够胜利完成。一是国民经济加快发展。预计“十一五”期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7%。结构调整步伐加快,“7+3”优势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亭子口等一批大中型水利工程开工建设,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生态建设进展顺利,2009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1.3%,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正在形成。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2009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0%、垃圾处理率达到83%。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国企改革不断深化,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扩权强县试点稳步推进,统筹城乡改革深入推进。招商引资规模不断扩大,进出口快速增长,开放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二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面加强。五年来,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重视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增强。大力实施了一批重点民生工程,高度重视解决就业、社会保障、扶贫开发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7%,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特别是通过实施富民安康工程,扎实推进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9+3”免费教育计划、卫生事业发展计划等藏区 “三大民生工程”,深入开展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推进彝区“三房”改造,民族地区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全面实施《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年)》,深入推进新村、产业、劳务等专项扶贫工程,扎实推进秦巴山区等连片扶贫开发,深入开展“挂、包、帮”活动,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发展步伐加快,贫困人口及贫困发生率显著下降。三是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大胜利。“5·12”汶川特大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伤痛和惨重损失。两年多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抢险救援阶段,从废墟中救出生还者8万多人;及时开展救治,把致残率降到了最低。安置群众阶段,震后10天,完成了1500多万人的应急安置;震后100天,完成1200多万因灾房屋损毁群众的过渡性安置。灾后恢复重建阶段,截至9月底,纳入国家重建规划的29700个项目已完工85.2%,完成投资占概算投资的85.6%,圆满实现了“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地震灾区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今年8月中下旬,地震重灾区发生多地多次群发性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我们充分发挥“群测群防、全民参与”机制的作用,确保了“临灾避险、预防避险”工作落实、“预

报预警、应急转移”准确及时,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人员伤亡特别是群死群伤;清平、映秀、龙池三镇更是创造了临灾避险的奇迹,重建成果经受住了严峻考验。

“十一五”的艰辛实践,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使四川发展站在了新的更高起点上,积累的经验更是弥足珍贵。实践证明,这五年是我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是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提升最快的时期之一,是以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发展条件改善最大的时期之一,也是民生工程投入最大、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经过“十一五”的发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进入推进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新阶段。

《建议》分析认为,未来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国际看,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但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尚未消除, 全球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比较脆弱,不确定因素较多,发展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从国内看,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从省内看,“十二五”时期,我省将面临国家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进一步支持地震灾区发展振兴、大力扶持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跨越发展等重大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区域发展竞争加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等压力和挑战。总体判断,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通过把握机遇、化危为机,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推进四川经济社会实现新跨越、再上新台阶。

二、关于“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推进“两个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建议》提出制定我省“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机遇,坚持“一主、三化、三加强”的基本思路,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实现发展新跨越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建成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建议》指导思想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这既是中央的总体要求,也是我省的现实需要。围绕这一“灵魂”和“核心”,结合四川实际,《建议》提出“十二五”发展应坚持和遵循五条基本原则:一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我省“十一五”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仍然滞后于全国。2009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7.8%,要在2020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年均增速必须比全国高4个百分点左右。我们只有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加快发展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加快发展,才能逐步缩小与全国和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只有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历史机遇,奋力推进四川发展新跨越,才能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二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四川幅员辽阔,既有城乡、区域发展差异大的问题,也有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我们必须抓住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这一优势,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探索一条新路;必须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在重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扶持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跨越发展;必须全面加强社会建设,把社会建设摆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三是优化结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着力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有机统一。四是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改革开放之初,我省在农村管理体制、家庭联产承包、国企改革等领

域大胆探索,取得了较好成效;我省还有着雄厚的科教人才等资源优势。我们必须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不断巩固和发展比较优势。五是民生为本,共享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我们必须坚持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大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均等化水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富民和强省的有机统一。

“十二五”是承前启后的五年,目标的确定既要着眼于五年的发展,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条件,与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相衔接,与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目标相协调。《建议》提出了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建设明显加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等六个方面的主要目标,充分体现了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的要求。值得指出的是,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建议》更加突出了经济结构调整目标,强调要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突破,进一步提高服务业比重,加快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更加突出了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目标,强调要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十二五”规划将根据 《建议》确定的主要目标,提出具体的预期性、约束性指标。

三、关于“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建议》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加快以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发展条件。

经过“十一五”的加快建设和发展,我省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交通、水利、能源、信息和城市基础设施与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要求仍不相适应。加强以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发展条件,夯实发展基础,是“十二五”时期我省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重要前提。《建议》强调要在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快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力争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在“十二五”时期取得决定性胜利。全面推进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航空、水运建设,加快进出川大通道建设,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加快建设成都主枢纽,完善次级交通枢纽,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提高综合交通运输整体效率。二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和渠系配套工程建设,力争“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主要江河防洪工程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优化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努力满足城乡生活和经济建设对水资源的需求。三是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在保护生态和切实做好移民安置工作的前提下优先发展水电,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核电,加快天然气开发建设,因地制宜有序开发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煤层气、沼气等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和区域布局,努力构筑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体系。四是加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以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应用、应急通信体系和数据灾备中心为重点,加快建设西部通信枢纽,基本建成安全可靠的无线城市网络系统,积极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提高信息网络资源利用效率。加快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提高农村和边远地区的信息网络覆盖率。五是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镇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覆盖城乡、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

(二)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四川有比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但目前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层次较低,生产方式比较粗放,优势产业和大企业大集团带动作用不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十二五”期间,我们必须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坚持把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全面提高产业核心竞

争力。《建议》明确了五个方面的发展重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优势突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以加快推进国家战略资源开发基地、重要装备制造基地、重要科技创新产业基地和西部重要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及生物等为重点,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建设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园区和开发区建设为重点,推进产业集中、集约、集聚发展。这里,我着重说明两个问题。一个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的重要举措。经过认真调研、比较分析,我省确定重点培育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及生物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必须着眼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掌握发展主动权,抓住机遇,主动作为,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尽快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我省重要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一个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需求潜力,但由于长期发展滞后,服务业对拉动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带动消费的优势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要立足我省资源条件、市场潜力和发展基础,以建设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贸流通、信息服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社区服务、家庭服务和老年服务等民生性服务业,推动旅游经济加快发展,积极发展会展经济,加快建设以成都为龙头的西部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会展中心,不断拓展服务业新领域;要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推动全省服务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三)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我省是农业大省,但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基础薄弱,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城乡二元结构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的结构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现代化建设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也是关键所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要继续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建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主要是:一要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大力改善农业农村发展条件,以农田水利为重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二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严格保护耕地,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省内粮食总量平衡、基本自给。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重点抓好特色效益农业、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三要加快新村建设。集中连片推进新村建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综合体,以集中居住点为核心,统筹农村居住与生产生活、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的综合配套,形成人口集聚适度、产业支撑有力、功能设施齐备、环境优美和谐、管理科学民主的农村新型社区。四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努力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五要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行政社会管理一体化。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促进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健全完善衔接配套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四)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十一五”以来,我省城镇化加快发展,城镇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但城镇化总体水平仍然偏低,区域中心城市发展不足,城市群发育不够,对经济要素的聚集能力较弱,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力不强。同时,区域之间差异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发展滞后。“十二五”是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重要阶段,我们必须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大力发展城市群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形成区域增长极,带动整个区域快速协调发展。《建议》从六个方面明确了任务:一要优化主体功能区布局。重点开发区域要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农产品主产区要把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首要任务,重点生态功能区要保障生态安全,逐步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同时,要加强对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等的保护。二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加快培育四大城市群,形成以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依托、大中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经济联系紧密、功能互补的城市发展格局。三要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我省除成都市外没有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城市,区域中心城市总体规模较小、承载能力较弱。要实施区域性中心城市培育战略,支持一批有条件的中心城市尽快发展成100万人口以上规模的大城市,推动一批中小城市发展成50万人口以上规模的大城市。提升成都市的国际化水平,使之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特大中心城市之一。四要加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建设。有序拓展城镇空间,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优化城镇发展环境,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增强城镇要素集

聚、产业发展和就业吸纳能力。五要加快重点经济区发展。加快“一极一轴一区块”建设,推动成渝经济区加快发展,带动和促进“五大经济区”协调发展。促进成都经济区率先发展,加快一体化发展步伐,规划建设“天府新区”。推动川南经济区加快发展,加大川东北经济区天然气和生物资源开发力度,加快推进攀西经济区战略资源开发,科学合理推进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发展。六要扶持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全面实施藏区、彝区等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规划,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编制实施革命老区发展规划和扶贫规划,大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着力增强造血功能,促进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五)深入实施科教兴川和人才强省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人才资源开发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发挥我省科技、教育资源丰富和国防工业实力较强等优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人才引进和开发,为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建议》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一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方向上要紧紧围绕我省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工作重点要放在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掌握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上,提高我省创新型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措施要通过加强创新型企业和产学研联盟建设、促进军民科技资源集成整合等,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同时,要加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支持成都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加快绵阳科技城建设。二要优先发展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完善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发展民族地区教育,积极发展特殊教育,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三要建设人才强省。实施 “天府科技英才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 “百人计划”等,大力集聚高层次人才,着力培养、引进和使用“塔尖”人才,积极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和专业人才,实施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加快建设西部人才高地。

(六)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长期以来,我省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历史欠账较多,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建议》把加快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举措,从七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一要积极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积极推进创业,加强就业培训,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加快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设,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二要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创造条件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三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实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加快农村危房改造,改善城乡困难群体住房状况。四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大力实施扶贫开发攻坚工程和整村推进计划,继续实施十项民生工程,基本解决上学、就医、住房、交通等突出民生问题。五要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启动实施民族地区卫生事业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六要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改善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培育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及残疾人事业。七要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创新,全面提升社会管理能力。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充分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完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大力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强化安全生产,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七)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四川是文化大省,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资源。加大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力度,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满足全省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提出:一要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筑牢全省人民共同奋斗、加快发展、共建文明的思想道德基础。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公民文明素质。深入开展 “感恩奋进”教育活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形成和谐包容的社会心态。二要加快文

篇二:蒋巨峰省长在四川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四川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5月17日)

蒋巨峰

日期:2011-07-26来源:四川日报

民营经济发展,关系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城乡就业和民生改善,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今天把各市(州)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请来,并以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开到县(市、区),目的建设与大家一起总结回顾“十一五”时期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分析研判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下阶段工作,推进我省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又好又快发展。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形势

近些年来,面对“5·12”汶川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各地、各部门和广大民营企业坚定信心,沉着应对,千方百计加快民营经济发展。2009年初,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灾后恢复重建和加快发展的意见》,从财税、金融、土地、产业、就业等方面对民营企业给予支持帮助。随后,省上召开了全省民营企业家座谈会,

深入分析研判形势,进一步统一思想、提振信心,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困难。去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后,省政府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我省的实施意见。各地、各部门也结合实际,制定了帮助支持民营企业共渡难关的政策措施。全省民营企业紧紧围绕“两个加快”,不等不靠,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并在危机中努力寻求发展机遇。广大民营企业家还积极响应号召,尽量不停产、不裁员或少裁员,努力稳定就业岗位,充分展示了民营企业在艰难时刻勇于面对挑战、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风范。

通过各地、各部门和民营企业的共同努力,全省民营经济在较短内止滑回升并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规模扩大。“十一五”期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由2005年的3207.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9455.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8.9%,高于全省GDP年均增速5.2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43.4%提高到2010年的56%,提高12.6个百分点。二是贡献突出。2010年,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5.7%;缴纳税收(含国税和地税)突破1千亿元大关,达到1008.24亿元,比2005年增长315.9%,占全省税收收入的45.7%。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从业人员达到765.02万人,比2005年增长56.6%,五年新增就业276.4万人。三是民营企业不断壮大。2010年,

全省工商登记民营企业254.87万户,比2005年增加83.25万户,增长48.5%。户均注册资金达到31.9万元,比2005年增长45.3%。

在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冲击下,民营经济取得这些成绩非常不容易。民营经济取得的长足进步,为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为推进富民强省目标的实现作出了重大贡献。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省民营经济发展既存在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不少挑战。从面临的机遇看:一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将继续发展。随着全球经济逐渐复苏,全球贸易和投资将继续增长,有利于我们继续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和要素配臵,有利于充分吸引国际资本、技术和人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国际金融危机对发达国家的企业冲击更大,民营企业经营机制灵活、反应更快,如果我们能抓住机遇,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可以大幅度提高综合竞争能力。二是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处于启动期。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会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和突破,会给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契机。目前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果充分发挥机制优势,有可能率先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取得突破。三是国际产业分工和贸易格局将在新的背景和条件下出现较大幅度调整。随着国际产业向国内转移

加快和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度推进,有利于我省民营企业参与整合和吸引生产要素,获得更多所需的资金、技术,进一步优化结构、做强做大。四是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更加完善。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文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2005年国务院出台了“非公36条”,2007年全国人大通过了《物权法》,去年国务院又出台了“新36条”,并要求各部门抓紧细化制定具体举措。随着国家政策法律的不断完善,民营企业进入领域将不断拓展,民营经济的活力将进一步释放。同时,民营经济和市场经济具有天然的亲和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各种生产要素将更为顺畅地流向民营经济,为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五是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具有独特优势。国家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臵,给予特殊政策支持,成渝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为独特的政策环境。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灾后恢复重建、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将进一步改善我省发展条件,为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从面临的挑战看:一是全球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据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预测,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将经历一段较长时期的低速增长。我省

民营经济总体上仍然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全球和全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都将给民营经济带来不利影响。二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重大因素仍然存在。人民币升值、能源和原材料涨价、土地紧缺、劳动力成本上升、环保压力加大,这几大因素对民营企业的压力远大于国有企业,对民营经济发展将构成严重制约。三是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压力加大。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各种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外需下降,国内产能过剩,企业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民营企业面临更大的压力。总体来讲,民营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较低,经营管理不规范,如果不加快升级转型,提高综合竞争能力,部分企业将被淘汰。

总的来看,“十二五”时期,民营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下更大的决心,用更多的力气推进我省民营经济取得新突破、再上新台阶。

二、深入剖析我省民营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当前,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具备了实现新一轮发展的时代机遇和内在张力。但必须清醒地看到,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对照,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较,我们还存在大的差距。一是民营企业总量较少。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截止2010年底,我省私营企业36.1万户,位居

篇三:蒋巨峰同志在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在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 蒋巨峰

2011年1月18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十一五”时期工作回顾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决胜之年。我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部署,在省委的领导下,在省人大、省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巩固回升、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强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纳入国家规划的项目完工92%、概算总投资完成90%。初步统计,全省生产总值16898.6亿元,增长15.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61亿元,增长32.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582亿元,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34.7亿元,增长18.7%;新增城镇就业75.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61元,增长11.7%;农民人均纯收入5140元,增长15.1%;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2%;人口自然增长率

2.96‰。

“十一五”时期是四川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万众一心、共克时艰,战胜了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洪涝灾害和低温雨雪冰冻、攀枝花-会理地震、遂宁地震、玉树强烈地震、特大山洪泥石流特别是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夺取了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重大胜利;我们把握先机、主动作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强化投资拉动、产业支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我们立足当前、谋划长远,着力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加快推进“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建设,四川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我们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加强社会建设,把公共资源更多地投向民生领域,人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初步统计,2005年到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增加1.3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3.7%;人均生产总值从8721元增加到超过20500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加2.25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1.2倍;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4万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7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9%。“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胜利完成,并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大胜利

抗震救灾创造了奇迹。面对突如其来的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我们把抗震救灾作为压倒一

切的中心任务,组织动员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坚持把抢救人的生命摆在第一位,从废墟中抢救群众83988名,免费医治伤病员400余万人次。千方百计安置受灾群众,震后10天完成1500多万人的应急安置,震后100天完成1200多万房屋损毁群众的过渡安置。奋力抢通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设施,成功处置唐家山堰塞湖等113座堰塞湖、1997座震损水库,及时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12969处。切实加强卫生防疫,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做好干部群众心理抚慰工作。连续开展“暖冬行动”,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妥善化解地震灾害带来的各种矛盾,灾区人心安定、社会稳定。

灾后恢复重建基本完成。科学编制重建规划,严格依法重建,统筹各方力量,强化群众主体,做好援建保障,中央“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要求如期实现。突出民生优先,农房重建于2010年春节前后全面完成,城镇住房重建于2010年5月底基本完成;学校、医疗卫生机构重建分别完工96%、90.2%;扎实做好因灾失业失地人员就业、耕地损毁农民安置、地震伤残人员后续治疗康复和因灾“三孤”人员生活安排等工作;再生育服务工作成效明显,已出生婴儿2739名。灾区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根本性改善;38个重点重建城镇中汶川、北川、青川县城和映秀、汉旺镇等37个城镇形成主体功能,安县高川乡重建加快推进;灾区产业实现优化提升,经济发展超过震前水平;灾区生态加快修复,防灾减灾能力得到加强;文化重建和精神家园建设扎实推进。对口支援省市、中央部委和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以及社会各界援建项目基本完成,港澳援助项目顺利推进。重建项目质量、资金和施工安全得到保障,重建规划和工程建设质量经受住了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考验。

灾区发展振兴步伐加快。适时把工作重点转向灾区产业发展、就业促进、扶贫帮困和地质灾害治理上来,编制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推动灾区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新批准设立5个省级开发区,灾区现代农业聚集区和绿色经济示范区加快建设。帮助176.5万受灾群众实现就业。对特殊困难群体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帮助36万灾区群众脱贫致富。完成重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2041个、避险搬迁27473户。管好用好维护好重建设施,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积极推动与对口支援省市的长效合作,加快产业合作园区建设,灾区发展后劲增强。

二、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启动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交通枢纽骨干框架已经奠定。五年累计开工铁路项目25个,在建里程近3000公里,营运里程达到3547公里;开工高速公路项目34个,在建里程3212公里,通车里程达到2681公里;康定机场、双流机场二跑道建成投入使用;泸州港二期建成投运,宜宾港开港试营运,全省内河港口年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100万标箱。建成农村公路12.7万公里。新开工大中型水利工程17个、建成4个,新增有效灌面240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850万亩。瀑布沟水电站竣工投产,全省电力装机规模净增2000多万千瓦,达到4232万千瓦;四川盆地天然气生产能力净增160亿立方米,

达到210亿立方米。

产业发展跨上新台阶。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大力发展“7+3”产业。扎实推进“1525工程”,成都电子信息及汽车制造、德阳重大技术装备、绵阳数字家电、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建设加快。新增了一批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园区集聚效应开始显现。一批区域性商贸中心加快建设,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逐步推行。金融服务能力增强,新引进金融机构65家;2010年末全省银行本外币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分别是2005年的3倍和2.8倍,全年保费收入是2005年的4倍,五年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是“十五”时期的8.1倍。实施旅游“重振工程”,旅游业超过震前水平,旅游总收入达到1886.1亿元,是2005年的

2.6倍。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新增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2家。着力拓展城乡消费需求,认真落实家电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等促进消费政策,加快建设城乡现代流通体系,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3%。

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迈出新步伐。成都市获批设立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改革试验取得明显成效,省市梯级试点扎实推进。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率从2005年的33%提高到40.3%。五大经济区建设务实推进,启动成渝经济区“一极一轴一区块”建设。制定实施藏区和彝区跨越式发展、巴中革命老区发展、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的政策措施,扎实推进“富民安康工程”和藏区“三大民生工程”,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山区发展条件不断改善。

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深化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顺利推进。开展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基本完成省属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17户国有控股、21户参股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全面完成。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56%,比2005年提高12.6个百分点。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组建四川发展及铁路、交通、能源、水务投资集团和四川产业振兴发展投资基金、绵阳科技城产业投资基金等投融资平台。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扎实推进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等管理制度改革,实施预算编制改革,实行预算执行中期评估,开展支出绩效评价试点,集中财力保障重点支出需要,公共财政体系逐步完善。稳步推进金融改革,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展能力增强,农村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创新试点积极开展,证券、保险业务不断创新,融资担保体系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工作有效推进。积极推进价格改革,运用价格杠杆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初步形成了多种模式并存,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办学体制新格局。国有文艺院团、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稳步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活力增强。基层医疗机构新的运行机制初步建立,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稳步开展。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一批带动性强的核心企业和重大项目成功落户四川。2005年到2010年,到位国内省外资金从716.2亿元增加到533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从11亿美元增加到70.1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从47亿美元增加到327.8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从6亿美元增加到40亿美元;在川落户境外世界500强企业从111家增加到160家。成都综合保税区获得国家批准建设。新增外国

驻川领事机构4家、国际友城17对。外事、港澳台侨工作得到加强。

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建设力度加大。强化科技支撑,加大科技投入,2010年全省研发经费支出预计达到251亿元,是2005年的2.6倍,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加快,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05年的39.2%提高到43.2%。五年共获得国家级技术进步成果奖118项、授权专利82786件;国家创新型企业达到21家、高新技术企业1166家;军民结合产值从2005年的139.4亿元增加到1065亿元。实施品牌战略,新增中国驰名商标64件、中国名牌45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86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46个。我省成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初步测算,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可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设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73%、85%。连续5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达到规划目标。深入推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五年累计营造林4186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336.4万亩,退牧还草5820万亩,治理沙化土地12.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从2005年的28.98%提高到34.82%。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改观,人居环境状况较大改善。

三、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成效明显

民生工程深入实施。五年累计用于民生保障方面的财政支出857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8倍。大力推进民生工程,2010年“十项民生工程”投入940.1亿元,比计划增加157.5亿元。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39.9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64.6万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劳务收入从2005年的722亿元增加到1757.9亿元。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301.4万、2065.9万、464.7万、583.8万和484.2万;新农保试点县增至67个,参保人数达649.3万。城镇和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分别达到154元、58元,符合条件的五保供养对象全部纳入供养范围。558万余人次城乡贫困群众得到医疗救助。实施百姓安居工程,改善72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改造城镇棚户区及危旧房44万余户、农村危房11万余户。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263万口,新解决1609万人饮水安全问题。6.8万户牧民实现定居。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推进连片扶贫开发,五年共解决499万人的贫困问题。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完成“普九”任务,整体实现“两基”目标。实施职教攻坚和“9+3”免费教育计划,中职在校生140万人,普高和中职在校生比例达到51:49。普通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05年的21%提高到25%。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圆满完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逐步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五年新增5649.4万人,受益人次1.37亿。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和大骨节病、包虫病等地方病防治成效明显。孕产妇死亡率持续降低,婴儿死亡率连续3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工作取得新进展。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五年

新建和改扩建县级文化馆58个、图书馆26个,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4268个、城市社区文化中心(活动室)750个、农家书屋22300个,基本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文物保护得到加强。新闻出版管理和服务不断改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扎实推进,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6.2%和97.3%。实现所有行政村通电话和所有乡镇通宽带。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升,川籍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和十一届全运会取得优异成绩。人口普查顺利开展。认真做好第二轮修志、抗震救灾志编纂工作,科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档案工作取得新成果。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等工作得到加强。

社会管理进一步加强。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从源头上减少和杜绝不稳定隐患。建立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大力推进“平安四川”建设,全省治安秩序良好。切实做好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相关安全保卫工作,藏区维稳、灾区维稳等工作有效开展。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得到加强。开展集中清理信访积案活动,信访总量不断下降。积极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活动,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价格监测和食品、药品等质量监管得到加强。

民族宗教政策全面落实。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加大扶持力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加快、民生不断改善、社会保持稳定。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国防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和国防动员“五个一”活动,国民经济动员、交通战备、人民防空、国防教育、信息动员准备工作扎实推进,征兵工作、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和军烈属、残疾军人等优抚对象抚恤优待工作得到落实,国防后备力量应急队伍建设不断加强,预备役部队、民兵队伍遂行多样化任务能力大幅提升。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省人大、省政协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支持的结果,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驻川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政法干警、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关心支持四川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和现代化建设的中央各部委、兄弟省(区、市),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海外侨胞,向国际社会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十一五”时期的艰辛实践,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积累的精神财富特别是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更是弥足珍贵。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处理好加快发展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推进跨越发展;必须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立足四川与开放合作的关系,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


四川省长蒋巨峰去向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8457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