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读书卡封面图片

时间:2017-02-26 06:14:18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6月学科教学日志封面 2

2013—2014学年度二学期

任课教师:

篇二:如何上好整本书的阅读指导课

如何上好整本书的阅读指导课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然而,如果放任学生自由朗读,往往效果不能尽如人意。此时,作为我们老师,如果能指导学生开展同一本书朗读,则效果会尤为突出。那么如何进行整本书的课外阅读?整本书的阅读在于一个整体,不同于一篇课文的教学,学生阅读了一本书,留下些什么印象,感受到什么,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事先推荐书目,利用阅读课,进行读书交流。交流时,教师把握的是一个整体,不必关注每一个细节,强调整体的感知的同时,引导学生对精彩的内容逐步深入的再阅读。整本书的阅读,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的体验,又要通过细节的挖掘,帮助学生走进阅读,体会字词的精妙之处。

(一)低年级的阅读指导。(略)

(二)中高年级的阅读指导课。

中高年级之后,书的篇幅长了,一节课的时间不够了,甚至一天、一周都不能解决问题。教师推荐了一本书后,学生往往一开始兴趣很浓,但因为这个过程比较长,有些学生可能会逐渐失去新鲜感,逐渐倦态。也有的学生会因为理解能力有限,看不懂或理解不深入,导致看书的质量不高,这时,就更需要老师在班级中开展读书活动,上好阅读指导课,引导学生更好、更深入地读好。

阅读指导课,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三种课型。即学生阅读前

的“导读课”,阅读中期的“推进课”,读完书后的“主题读书课”或称为“讨论交流课”。

第一阶段:“导读课”

开展班级共读的第一步是使孩子们对即将开始的阅读旅程充满期待,兴趣高涨,在这个环节,什么样的方法最容易引起孩子对书的浓厚兴趣,那它就是最好的导读,书本身就是非常优秀的,对孩子很有吸引力,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立刻开始阅读,那么好了,你的导读课完全可以不要,就是说,三分钟可以就不用五分钟,一分钟可以,就不用三分钟。你如果只用三分钟的时间就能让孩子立刻投入阅读,那就只用三分钟,如果三分钟都不需要,那就干脆不用好了,二话不说,开始读吧,那当然是一种最理想的开始。

当然,有的时候还是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1.讲讲作者和相关书评导入。《绿野仙踪》老师们很熟悉的,而这本书作者鲍姆本人的经历,也有些传奇色彩,在阅读之前给孩子讲讲作者的故事,尤其是他创作《绿野仙踪》的经过,就是个很好的导入。

2.可以利用童书的封面,故事里出现的音乐这些来导入。《时代广场的蟋蟀》,故事中的三个主要人物都出现在封面当中,色彩柔和,格调温馨,非常的漂亮,老师就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这三个小家伙,然后呢,一起来听一段音乐,这本书中多次出现音乐,我们可以选取其中的一段或几段,和孩子们一起来欣赏,这是故事中出现的意大利名

曲《重归苏莲托》。还有《蓝色的多瑙河》,《小夜曲》,很多很多伟大的音乐,然后告诉孩子们,故事中的主人公蟋蟀柴斯特具有极高的音乐的天赋,它可以完美的模仿演奏这些音乐,并因此而名噪纽约,成为时代广场的明星,可是最终它却告别自己的朋友,离开繁华的大都市,回到了乡下,这是个怎样的故事呢,到书中去找找吧。

3.利用精美的插图。优秀的童书,它的插图也是非常棒的,《夏洛的网》一书的插图水平相当高。那么呢,把书中的插图做成PPT,配合老师对重点情节的的讲述,使学生深陷其中,你看这一张使小女孩弗恩抢夺爸爸手中斧子的画面,画面有很强的冲击力,小女孩使出全身的力气通过她飘飞的小辫,裙裾以及倾斜的身体动作和紧紧握着斧柄的双手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这样一张图片,孩子们一下子就被带入故事的情境中,这个女孩是谁,这个男人又是谁,女孩为什么要争夺男人的斧子?他们纷纷猜测,孩子的大脑开始高速运转。猜测的结果一点也不重要,关键在于通过猜测来培养他们继续读下去的兴趣。这种猜测会一直伴随着孩子。随着讲述的进行,新的疑问不断涌现,故事情节本身的紧张和悬念不断吸引学生,几番跌宕起伏,故事中最重要的主角出现了,老羊告诉威尔伯它即将在圣诞节被宰杀做成熏肉火腿的噩耗,最后是一个巨大的悬念:一只蜘蛛到底能不能拯救威尔伯的命运呢?

这样的导入,不仅揭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巧妙地把最好要进行的主题探讨隐含其中,这时候开始读书,效果将是非常好的。

在导读课上,我们要做的就是设臵足够的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要在首思尾,在导读的时候就考虑最后的主题探讨,为他做好铺垫,还可以对后面的阅读提出一些要求有目的地阅读比漫无目的的读效果要好的多。

第二阶段:推进课

中年级的推进课,可以大声朗读故事,配合游戏,变换多种形式复述故事。高年级是分章节的阅读和若干个小主题的讨论,无论哪种方式,都是要努力推动学生的阅读走得更深更远。为各个章节设计的问题中,有的是促进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关注与熟悉,有的则是促进学生对故事中隐含的主题的逐步思考。

在共读的推进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关注孩子们的阅读进程,而不是只负责把书发给他们就完了。推进课可能是一次,两次,也可能是多次,有时候是几分钟,关于某一个话题的交流,有时候甚至可以拿出更多时间来进行,完全根据孩子阅读的实际情况而随时调整,在这里老师要把握阅读的时间与节奏,只要班上多数学生读过了就可以了,你如果想等所有学生都读完了再往下进行,那你有可能永远都等不到。在这期间,故事主题要被多种形式反复提及,但推进课的讨论与最后的讨论是不同的,这时候并不要求对话题做详细的回答,他们可以只在书上写写划划,做点记号,甚至只记下页码,为后面的讨论做准备,总之,推进课的所有话题就是为了推进学生的阅读,引导他们往深处思考。在这方面,老师们有无限多的好办法,制作书签,读书小报啊,设计读书卡啊。另外争取家长的参与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可以通过便笺,通过一封信来争取家长对孩子阅读的关注和参与,不

少家长非常乐意参与这个过程,记录了很多非常好的亲子共读日记。

例:《木偶的森林》推进课

第一章

1、小熊白黑黑的一家过着怎样的生活?

2、阿汤在森林里修铁路是为了什么?

3、白黑黑怎样来到马戏团?它在这里表演什么?

4、白黑黑怎样失去了记忆?

第二章

1、白黑黑为什么会去进行危险的钻火圈表演?

2、阿汤和罗里是怎样认识的?

3、阿汤想送白黑黑回到大森林,他做了哪些努力?罗里的态度怎样?白黑黑的态度又怎样呢?

4、阿汤去蒲公英图书馆想了解什么?他都做了些什么?

5、谁帮助阿汤找到了关于罗里的秘密?这是一个什么秘密呢?

第三章

1、在木匠的日记里,记载了罗里怎样的经历?

2、罗里为什么要控制动物们?

3、阿汤想进一步说服罗里,结果怎样?

4、阿灿怎样融化了罗里心中的坚冰?

第四章

1、罗里为什么决定回到大森林?

2、熊先生和熊太太为什么能原谅罗里呢?

篇三:阅读课

大阅读

《汤姆叔叔的小屋》阅读展示课

2014,3,30 吕方

教学目的:了解正确的读书方法。

通过品读,能够分析书中人物的特点,知道奴隶制的黑暗,自由的可贵。

整体把握故事情节,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教学重点:精读,通过具体的语句来感受和表达奴隶制的残酷,

用辩证的眼光来分析汤姆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 冰心

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我快乐。班训

齐读,指名说说自己的理解。(从读书的益处,有选择的读书等方面说) 师出示学生在市申源杯获奖的得到的书籍,勉励学生读书是有益处的。

二.课题演讲。(课前准备,让一位学生谈谈自己读书的收获)

三.课堂展示。

1.指导读书方法。

学生介绍自己的读书方法。

师介绍五步读书法。

出示:一读封面,书脊,作者。

二读前言。

三读背景。

四读人物,故事情节。

五鉴赏故事。

2.走近作者。

指名说说本书作者。

PPT出示作者资料。

3.研究背景。

学生交流对奴隶制的认识。要求:可以概括,也可以从文中找出相关语段来回答。 PPT出示美国的奴隶史,黑人奴隶的惨状图片,让学生感受奴隶制的黑暗。

4.分析人物。

指名说说文中有哪些人物?其中你最欣赏那个人物,说说你的理由。 猜猜是谁?(PPT出示有关语段)

5.讲故事。

图片出示故事的情节指名讲。(伊莉莎跳冰,伊娃,汤姆相遇,汤姆死前)

6.现场辩论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阅读这本书时,对汤姆这个人物我班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老师组织了 场辩论。假如你是反方,针对正方辩词怎么说? 正方:我方认为汤姆正直善良,诚实稳重,能吃苦,能为主人分忧。

反方:。 知道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汤姆这个人物。

7.说说通过这本书获得了什么启示?

学生交流。

师总结。(奴隶制度的罪恶与不道德

逆来顺受、任听奴隶主摆

布的奴隶难逃死亡的命运,而只有敢于反抗命运、敢于与命运斗争的奴隶才得到新生。)

三.作业展示。

黑板张贴这学期优秀的读书卡。

指名读这本书的读后感。

四.出示阅读建议:

1.好书不厌百回读

2.读书要有选择性

3。读书要做读书笔记

4.读完一本书要学会与别人分享、了解其他人对这本书的看法

5.六年级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

五.小结。

虽然这节课结束了,但是我们读这本书并没有结束,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是要反复读的。老师今天推荐同学们读一本新书《水浒传》,这本书塑造了108个人物,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

资料:儿时的我,在“锄禾日当午,汗滴何下土”的诗歌声中长大,每次端起书,看着那毫无生命的方块字,我总是大喊没意思。读书是我最头疼的事了。

渐渐长大了,我感到了知识的缺乏,每次作文,我都不知从何说起。爸爸、妈妈为我不喜欢读书而烦恼,常常买许多书让我阅读。直到有一天,那天晚上,我们家里开展成语比赛,让我说成语,妈妈说意思,我翻开成语词典,说道:“金蝉脱壳(ké)。”刚一说完,爸爸、妈妈都哄堂大笑,我感到奇怪,不知道他们笑什么,妈妈看我一脸的惊诧,说:“自己看看拼音,到底读什么。”“噢!是‘金蝉脱壳(qiào)’!”我恍然大悟。爸爸严肃的对我说:“以后要注意多读书,那才能积累知识呀!”于是,我便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多读书,懂得好多好多的知识。从那以后,我真的喜欢上了读书,因为书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当读到安徒生的童话集——《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曾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命运做过祈祷;当我读到《三国演义》时,我为诸葛亮的雄才大略钦佩不已。我深深地陶醉在书的海洋中.

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读书能医愚,读书能治穷,读书能疗病,读书能砺志,读书能致远,读书能练达,读书能聪慧,读书能知道怎样交友,怎样识人,怎样说话,怎样做事,怎样活着才身心健康,读书能明白什么样地人生称得上完美无憾。”是啊!读书得好处无穷无尽。

读《三国演义》、《水浒传》可以让我们对中国名着有所了解;看《十万个为什么》可以使我们的知识更加丰富;读《作文大全》可以提高我们的作文水平;就是看一些漫画、搞笑之类的,也可以让我们更加幽默,更加富有想象力。 现在,当我捧起《汤姆叔叔的小屋》,深深融入到里面时,我感到自己是多么的幸福,多么的自由,生活多么美好。

读书给了我知识,读书给了我乐趣,读书更给了我力量。

我读书!读书让我知道了什么是酸?什么是甜?什么是苦?什么是辣?读书

让我知道了怎么为人处事?读书给我的最大东西是:知识。它丰富了我的大脑,增长了我的见识。

学生读书卡:

DCIM.rar

教学反思:第一次尝试上阅读课,对于阅读课的模式完全没有概念。只能自己慢慢摸索,我上的这本书内容也比较深奥,带有政治性,原先认为学生在课堂上会冷场没话可说。但是在整节课上,学生说的非常好,不仅能说说出自己对奴隶制的憎恨,而且能领悟主要任务的性格特征。学生跟我一样,在课前做了认真准备,他们的潜能被激发出来了。这节课上学生展示了自己的风采,教师只是引导者。 DCIM.rar


读书卡封面图片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8108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