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威海市政府搬迁公告

时间:2017-02-23 06:28:33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威海市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实施办法》的通知

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威海市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实施办法》的通知

威政发〔2010〕65号

各市、区人民政府,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现将《威海市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三十日

威海市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了维护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规范城市道路沿线重大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工作,根据《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威海市城市规划区和工业新区汪疃镇、苘山镇范围内重大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价工作。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交通影响评价,是指对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后可能对周围交通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第四条 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是交通影响评价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

城乡建设、规划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交通影响评价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 下列城市道路沿线的重大建设项目应当进行交通影响评价:

(一)建成区内,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项目、建筑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的居住建筑项目或者配建200个以上机动车停车泊位的建设项目;

(二)其它地区,建筑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项目和超过10万平方米的居住建筑项目;

(三)大型城市交通设施(如航空、铁路、公路的客货站场,物流中心,公共汽车停车场,公共停车场,公共交通枢纽,港口码头,机动车检测站,汽车动力补充站等);

(四)建设规模小于本款第(一)项和第(二)项规定的标准,但需要在城市主次干道交叉口四周100米范围内或者城市快速路两侧开设机动车出入口的建设项目;

(五)其他需要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

第六条 对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应当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在向建设单位提出规划设计要求时,应当通知建设单位编制《交通影响评价书》。

第七条 建设单位编制《交通影响评价书》时,应当委托具备城市规划乙级以上资质的机构或者专业的交通工程咨询机构来完成。

第八条 《交通影响评价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评价的目的与目标;

(二)评价的范围;

(三)评价对象描述;

(四)交通现状分析;

(五)项目建成年及使用后5至10年的交通预测分析;

(六)应对措施及规划控制要求;

(七)评价结论。

第九条 建设单位编制《交通影响评价书》和《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应当同步进行。

第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建设单位的申请,在收到《交通影响评价书》之日起20日内,组织有关部门或专家对《交通影响评价书》进行评审,并出具评审意见。

第十一条 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对《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审批时,应当参考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评审意见。对道路交通有重大不利影响又无法消除的重大建设项目,规划行政管理部门不予批准。

第十二条 道路沿线大型建筑改为商场、学校和会展、娱乐、餐饮等设施,可能影响道路交通的,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批准前征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意见。

第十三条 从事交通影响评价的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编制《交通影响评价书》时弄虚作假,造成交通影响评价严重失实的,依法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四条 在交通影响评价工作中,对未依法履行职责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部门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荣成市、文登市和乳山市参照本办法执行。本办法第五条确定的重大建设项目标准与各市实际不相适应的,各市可根据实际确定重大建设项目标准,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威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分局)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篇二:威海市政府办转发发改委“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定)

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发改委关于

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威政办发〔2009〕143号

各市、区人民政府,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市发改委《关于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是妥善应对国际发展新变化和国内发展新挑战的五年规划,也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年规划。编制和实施好这一规划,对于继承和发扬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成就,巩固和发展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成果,加快打造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创新开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威海,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各级各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密切配合,努力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关于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

威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为做好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国务院、省政府有关指示精神和市委、市政府要求,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方针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国际国内宏观环境的新变化和我市发展形势的新要求,紧紧围绕促进经济转型、创新发展模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中心任务,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社会建设的战略性推进,加快体制改革的战略性突破,加快开放水平的战略性提升,通过深入研究、科学分析,突出规划的宏观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把规划落实到具体的产业、企业和项目上,使其成为指导“十二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二)基本原则

1.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应对当前挑战与促进长远发展结合起来,科学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从解决当前突出矛盾和问题入手,正确处理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的关系,进一步增强抵御外部经济风险的能力;正确处理保持增长速度和提高质量效益的关系,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

质量和水平;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关系,不断提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能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更好地协调统一起来。

2.民生优先、共建共享。牢固树立民生优先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健全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体制机制,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积极扩大就业,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人民参与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群众权益维护机制,使全体人民更多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3.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把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以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驱动综合实力的跃升。大力强化自主创新,抢占科技制高点,加快提升产业层次和竞争力;把制度创新作为解决发展难题的突破口,不断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把管理创新作为缓解资源环境瓶颈的重要手段,明显提高管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推动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4.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高度重视政府的引导、调控、服务作用,使之各展所长、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

动力。进一步突出中长期规划的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使规划建立在依靠市场、反映市场、引导市场、调控市场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总量的平衡、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5.发挥优势、突出特色。进一步找准我市的比较优势,在产业发展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实行重点突破、特色发展,避免产业同构、低效竞争,努力培植一批优势突出的特色产业,使之尽快形成支撑未来经济发展的强劲增长板块。同时,善于借助外力,主动与周边城市、内陆腹地搞好对接,实现资源共享、设施共用、产业衔接,努力形成差别竞争、错位发展、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二、主要目标和战略重点

(一)主要目标

加强规划目标及指标的研究,力求做到四个兼顾:一是兼顾全面和重点。在全面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同时,更要突出那些加强薄弱环节发展、反映战略重点的具有标志性的目标和指标;二是兼顾连续性和阶段性。既要保持对“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的连续性和继承性,又要与国家、省、市提出的阶段性目标相衔接,体现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作用;三是兼顾需要和可能。既要适度超前、鼓舞人心,又要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经过努力可以实现;四是兼顾预期性和约束性。既要适当选择一些引导市场的预期性指标,也要尽可能研究设置一些相关的约束性指标。

经济增长的目标,要有利于引导各方面在优化结构、提

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基础上实现增长;结构调整的目标,要反映优化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区域结构的要求;改善民生的目标,要反映扩大就业、缩小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以及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生态环境的目标,要着眼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反映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的要求。

(二)战略重点

依据国家和省里的研究重点,立足威海实际,初步确定规划的重点为:如何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保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如何通过构建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如何通过增强创新能力和培育新兴战略性产业,促进结构转型;如何通过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调整城乡结构,改善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如何通过优化生产力布局和发挥地区比较优势,调整区域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如何通过节能减排和发展绿色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如何通过完善公共服务和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如何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通过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形成等。

三、总体安排

第一阶段,动员准备阶段。主要是进行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动员,组织规划编制研讨班、基层调查调研、外地考察学习等活动,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专家咨询会

篇三:第一篇 六大重点区域建设项目

第一篇 六大重点区域建设项目

一、双岛湾科技城

基本情况:双岛湾科技城总规划面积41平方公里,位于威海和烟台两大对外开放城市的连接地带,东距威海市区20公里,西距烟台市区60公里,2014年通车的城际铁路在双岛湾的东北侧设立威海西站,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双岛湾科技城作为威海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中心崛起、两轴支撑、环海发展、一体化布局”城市空间格的重要节点之一,整个区域战略定位是,主导发展高新技术和科教研发产业,配套发展滨海特色旅游、健康养生产业,打造多元复合、产城共融的生态化科技城,主要分为科技产业区、科教研发区、中央商务区、滨海旅游休养区四大功能区。2013年已投入10亿多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1.双岛湾科技城科技金融中心地块项目

一、项目单位简介:双岛湾科技城总规划面积41平方公里,位于威海和烟台两大对外开放城市的连接地带,东距威海市区20公里,西距烟台市区60公里,2014年即将通车的城际铁路在双岛湾的东北侧设立威海西站,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双岛湾科技城作为威海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中心崛起、两轴支撑、环海发展、一体化布局”城市空间格的重要节点之一,整个区域战略定位是,主导发展高新技术和科教研发产业,配套发展滨海特色旅游、健康养生产业,打造多元复合、产城共融的生态化科技城,主要分为科技产业区、科教研发区、中央商务区、滨海旅游休养区四大功能区。2013年已投入10亿多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二、项目内容及建设规模:双岛湾科技金融中心占地约159.6亩, 容积率为2.0以上,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定位为科教研发区的标志性建筑,功能定位为高新技术企业科研、办公、银行、中介服务机构、商务配套等提供场所及服务。

三、项目建设条件:双岛湾科技金融中心项目区位于科技城西侧的科教研发区南部,该项目区西邻学院校区,南接高科技产业园,东临海湾,与中央商务区隔海相望,区内以科技研发和产业办公为主。预计2014年初主干路网及部分设施投入使用,达到项目进驻条件。

四、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约需10亿元,项目一期投资额为5亿元,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独资或股份合作两种方式。

五、市场经济效益分析预测:双岛湾科技金融中心主要建设成以科技研发为主的复合型多功能生态建筑,由行政办公、产业办公、产业服务设施、其它配套设施四个主要功能区域组成,未来可以通过商业经营用房销售、租赁,公寓酒店销售出租,产业用房出租等方式收回投资或持有。

六、合作方式:合资、合作或参股

2.双岛湾科技城文化旅游项目

一、项目单位简介:双岛湾科技城总规划面积41平方公里,位于威海和烟台两大对外开放城市的连接地带,东距威海市区20公里,西距烟台市区60公里,2014年即将通车的城际铁路在双岛湾的东北侧设立威海西站,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双岛湾科技城作为威海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中心崛起、两轴支撑、环海发展、一体化布局”城市空间格的重要节点之一,整个区域战略定位是,主导发展高新技术和科教研发产业,配套发展滨海特色旅游、健康养生产业,打造多元复合、产城共融的生态化科技城,主要分为科技产业区、科教研发区、中央商务区、滨海旅游休养区四大功能区。2013年已投入10亿多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二、项目内容及建设规模:主要引资建设主题公园、室内水上乐园、室内主题乐园、度假酒店、特色商业街、疗养度假中心等相关设施,每个项目占地面积约150亩,建设规模为6万平方米,依托自身优势资源,打造集休闲娱乐、观光

购物、餐饮住宿、检测治疗、康复休养于一体的旅游健康休闲养生目的地,有效发挥其后发优势,提升威海市城市竞争力和滨海旅游度假品质,吸引国内外游客来此旅游休闲康疗。

三、项目建设条件: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双岛湾科技城中心主要湾区和一线滨海,整体场地正在平整中,四通一平正在施工,预计2014年初主干路网及部分景观设施会投入使用,达到项目进驻条件。

四、项目总投资:每个项目投资额约需3-5亿元,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独资或股份合作两种方式。

五、市场经济效益分析预测:双岛湾科技城区位优越,是烟威组团的重要节点,也是威海市区唯一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本区域山、海、湾之间8公里范围内,是一片平坦开阔的土地,非常适宜进行旅游开发建设,也非常易于将湾区空间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形成“外有岛、内有湾,外环山、内环海,城在山中、海在城中、碧水环绕、绿树掩映”的独具特色的“山-海-湾-城”于一体的城市空间形态。配套建设相应的娱乐、餐饮、购物、酒店、会议、培训等项目,形成具有独特形象与魅力的旅游休闲度假区,达到“处处是景点,时时可休闲”,可以充分吸引烟威两地每年约6000万的游客,保障投资商短时间内收回投资。

六、合作方式:独资建设、股权合作等。

3.双岛湾科技城商业综合体项目

一、项目单位简介:双岛湾科技城总规划面积41平方公里,位于威海和烟台两大对外开放城市的连接地带,东距威海市区20公里,西距烟台市区60公里,2014年即将通车的城际铁路在双岛湾的东北侧设立威海西站,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双岛湾科技城作为威海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中心崛起、两轴支撑、环海发展、一体化布局”城市空间格的重要节点之一,整个区域战略定位是,主导发展高新技术和科教研发产业,配套发展滨海特色旅游、健康养生产业,打造多元复合、产城共融的生态化科技城,主要分为科技产业区、科教研发区、中央商务区、滨海旅游休养区四大功能区。2013年已投入10亿多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二、项目内容及建设规模:主要引资建设城市综合体、大型专业商场等相关设施,项目占地面积200亩,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一期建设规模为10万平方米,依托自身优势资源,打造集居住度假、休闲娱乐、观光购物、餐饮住宿、会展商务于一体的城市生活目的地,促进商业业态多方向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科技城的人们和大学里的学生们提供良好的商业场所。

三、项目建设条件: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双岛湾科技城主要中心区内,整体场地正在平整中,四通一平正在施工,预计2014年主干路网及部分景观设施会投入使用,达到项目进驻条件。

四、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项目一期投资额为5亿元,资


威海市政府搬迁公告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7782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