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2016浙江省学业水平

时间:2017-02-16 14:55:14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2016年浙江学业水平考试基本篇目文学常识汇总

2016学考基本篇目文学常识必备

1

2

3

2.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

3.碑记:刻在死者墓碑上介绍、颂扬死者的文字,相当于“墓志铭”,表达方式上叙、议、抒三位一体,而偏重议论,如《五人墓碑记》

4.楚辞体:又称“骚体”, 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为战国屈原首创,多用“兮”字,句式可长可短,抒情自由,多用“香草美人”比喻明君、贤臣,主要诗人有屈原、宋玉等人,主要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辩》等。

5.赋:古代一种介于韵文(诗)与散文之间的文体,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如《赤壁赋》(宋·苏轼)、《阿房宫赋》(唐·杜牧)、《秋声赋》(宋·欧阳修)它从先秦诗歌派生出来,到汉代形成了一种特定的体制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接近骈文的称为“骈赋”或“律赋”;接近散文的称为“文赋”。苏轼首先开创了“文赋”,像《赤壁赋》就是一篇传颂千古的“文赋”。

6.骈文,起于汉魏,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以四字与六字相间定句,故又称“四六文”。

7.中国古代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这种分法始于唐代。近体诗格律严格,有绝句和律诗两种,各有五言和七言两种形式。律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标题带有“歌、行、引、吟”等字眼的大多为古体诗,如《琵琶行》《游子吟》。

8.词,产生于隋唐,又称曲子词、诗余、乐府、长短句等,盛行于两宋,分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代表:柳永(北宋)、李清照(南宋)等,豪放派代表:北宋苏轼、南宋辛弃疾。词按结构又可分成:小令(只有一阕,没有上下阕, 58字以内),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是长调。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而标题则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9.戏剧,是一种综合多种艺术的舞台艺术,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按照结构繁简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按照题材反映的时代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按照矛盾冲突的结局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

10.“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寄景抒情,托物言志。

4

篇二:2016年1月浙江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6年1月浙江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題和非选择超两部分,共6頁,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2.考生答題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須用2B锘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須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題共18小题,每小題3分,共5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項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赊账(shē)炮烙(pào) 暮霭(ǎi) 蹑手蹑脚(niè)

B.国粹(cuì)矜持(jīn) 迸发(bèng)雕栏玉砌(qiè)

C.蓬蒿(hāo) 画舫(fǎng)蹙眉(cù) 茕茕孑立(qióng)

D.赦免(shè)数落(shǔ) 荒芜(fú) 殒身不恤(yǔn)

2.下列句子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A.落叶或漂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撒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B.李克强总理阐述了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并部署了重点经济工作。

C.在山体滑坡救援现场,捜救人员锁定了一处人体生命体症信号。

D.各方要通过充分的表达、协商乃至搏弈来解决公用事业改革问题。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最()

(1)有些作品抄袭模仿,有些扭曲经典,有些一味媚俗,凡此种种,都我们,文艺不能在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

(2)我国机器人产业表面繁荣的背后潜藏着原创动力不足和知识产权贫乏的危机,最终可能落到替外国公司拼装加工的 。

(3)中科院研究人员在湖南道县发现具有完全现代人特征的牙齿化石,表明8万至12万年前,现代人在 地区已经出现。

A.警醒境地本 B.警示境况本

C.警示境地该 D.警醒境况该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电力体制改革的讨论甚嚣尘上,但各方要达成一致意见为时尚早。

1

B.报告洋洋洒洒,分析了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C.“微阅读”方兴未艾,未来电子书也许会与纸质出版物分庭抗礼。

D.互联网安全日趋重要,建立有效的国际对话和合作机制刻不容缓。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自推行城镇化政策以来,多元的、互补的经济格局正在快速发展。

B.研究团队在泰岭大鱼洞内发现了描述过去几百年气候信息的碑文。

C.银黄注射液的主要成分含有金银花、黄芩中提取的物质配制而成。

D.中国男篮在决赛中以11分的优势击败了对手,并问鼎最后的冠军。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大体说来,两种不同文化(带着自己的文化传统)由于婚姻、交通、贸易、侵略、扩张等原因相接触而互播时,起先往往 ;而后则 ;最后乃 。

①互相攻讦,彼此拒斥 ②互相学习,彼此交流 ③互相惊奇,彼此现望

A.③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① D.②①③

7.对下面语段主要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是植根于民族民间土壤中的活态文化,它伴随着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而传承发展。当今现代化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了新的难题。几亿农民涌入城市求学打工、移民定居,致使很多传统村落变成了“空心村”、“老人村”,传统村落加速衰落;而一些地区打着城镇化建设的旗号大拆大建、拆旧建新,也造成了大量富有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毁亡。这些都使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賴以生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A.非物质文化伴随特定社会生态环境生存发展。

B.现代化、城镇化发展导致传统村落加速衰亡。

C.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城镇化建设中艰难传承。

D.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现代化、城镇化的冲击。

8.对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的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A.日光把金色的诗琴,赠给恬静的繁星,让它们弹奏永恒的光明。(比喻、拟人>

B.幢幢树影里,黄昏把生机倾泼,萤火虫一闪一闪,飞得多欢快。(借代、拟人〉

C.啊,诗从何处寻?微风里,飘来流水曲;细雨下,点碎落花声。(设问、对偶>

D.我愿听星河绕日的歌声!我愿听白云流空的歌声!我愿听摇篮边慈母的歌声!(排比、反复)

9.对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的“永和”是皇帝的年号。

2

B.“江州司马青衫湿”的“青衫”指唐代的一种官服。

C.“举臣秀才”中的“秀才”指科举时代州县的生员。

D.“六艺经传”中的“六艺”指儒家的六部经典著作。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泣孤舟之嫠妇

C.李牧连却之 D.臣具以表闻

11.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而君幸与赵王 B.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C.月出于东山之上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2.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已封赏了东边的郑国,又想增加它西边的封赏。

B.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也。——这样虽然免不了行走,但仍然是有所等待的。

C.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我蔺相如虽然愚笨,就害怕廉将军一个人吗?

D.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有时候倾吐襟怀抱负,在一室之内促膝交谈。

13.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既是对江山的赞美,也是对豪杰的烘托。

B.上片由眼前的江水联想到逝去的英雄,突出表现词人的人生虚无感与幻灭感。

C.下片中年轻有为、儒雅从容的周瑜,与“早生华发”、壮志难酬的词人形成对照。

D.词人以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将眼前的景物与古代的人事融为一体,境界恢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6题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

3

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节选自《鸿门宴》)

14.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今人方为刀俎 俎:砧板

B.沛公则置车骑置:留下

C.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奉:进献

D.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督:督促

15.下列句子中为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A.为之奈何B.何辞为

C.公为我献之 D.吾属今为之虏矣

16.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交代两军驻地及彼此距离,与刘邦“道芷阳间行”相呼应。

B.“拔剑撞而破之”等细节描写,表现范增鲁莽、暴躁的性格。

C.人物语言贴合各自身份,寥寥数语就凸显他们鲜明的个性。

D.从“沛公已出”到“立诛杀曹无伤”,环环相扣,叙事分明。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7—18题

在一些人看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似乎就是引经据典、吟花弄月,对国是民瘼闻不问,其成果不需要转化。这是很大的误解。我以为人文杜会科学成果有必要转化,現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学术活动。一些看似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不那么密切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经过转化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还有许多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塑造人,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影响人们的行为。大而言之,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还可以改变整个社会的风尚,提升民族素质和国家软实力。有人怀疑人文科学成果转化的现实可能性,这也是多余的。当今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中已经引入很多社会效益、对公众影响等参数和指标。

一般而言,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可以划分为基础理论型和应用实践型。基础理论型成果旨在攻克学科前沿问题、探索新知识、创建新理论等,是学科发展的理

4

论根基,其价值在于探索社会现象的本质和一般规律,发现和开拓新的知识领域,提出新学说、新思想;应用实践型成果主要是运用基础理论和有关知识,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以及社会治理中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决策提供咨询、建议等。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主要是指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应用于具体实践并发生实际效用,如影响领导决策、推动管理创新、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等,发挥资政启民、影响舆论和公众等作用。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过程,是使社会主体接受研究成果的影响或运用研究成果进行政策制定、管理、决策、咨询等活动,最终实现研究成果价值的过程。

也应看到,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毕竟不同于自然科学,两者在转化方法、表现方式以及成果发挥作用的形式上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切忌按照自然科学和技术成果转化机制来推动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而是要探索适合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成果转化机制。

(节选自2015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有期改》

17.下列不属于“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有必要转化”的理由的一项是

A.社会科学成果经转化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B.许多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塑造人,可提髙人们的人文素养,影响人们的行为。

C.部分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经过转化可以改变我们整个社会的风尚,进而提升民族素质和国家软实力。

D.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机制虽未形成,但其评价体系已经引入社会效益、对公众影响等参数和指标。

18.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活动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它的成果可以用经济指标来衡量。

B.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社会效用是间接的渐进的,其研究成果的转化是漫长而复杂的。

C.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分为基础理论型和应用实践型,后者是前者实现转化的前提条件。

D.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方法、表现形式有别于自然科学,其转化机制不可简单套用。

非选择题部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9题4分,第20题2分,共6分)

19.补写下面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4句,如果超出4句,则取前4句评分)(4分)

5

篇三:2016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2016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瞋视(chēn)诧异(chà) 一蹶不振(jué) ...

B.隽永(jùn) 船棹(zhào)鱼翔浅底(xiáng) ...

C.匀调(diào)步履(lǚ) 即景生情(jí) ...

D.乍看(zhà) 韶光(shào)应运而生(yìng) ...

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雾霾治理 绿水清山B.风驰电掣 眼花瞭乱

C.辐射效应 经济转型D.风度翩翩 实至明归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既然这是一项民生工程,有关部门就应当尽其所能,推波助澜,促其尽快上马。 ....

B.有些学生书写状况很糟糕,他们经常文不加点,字迹潦草,以致文章不堪卒读。 ....

C.从共享改革成果走向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过程,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 ....

D.城市改造要谨小慎微,改造如何与保护相协调,是城市建设中值得深思的问题。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小镇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封闭生活。

B.对网络语言的规范与立法,并不是禁用网络语言,而是要促其健康、合理的发展。

C.解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失衡问题,首先要提升农业发展方式,增强长期期发展思路。

D.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人口减少、家庭小型等现象都要求适时调整生育政策出台。

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本来是一个很丑的葫芦,经过大画家点铁成金的手腕,往往可以成为杰作。大醉大饱之后睡在床上放屁的乡下老太婆未必有什么风韵,但是我们谁不高兴看醉卧怡红院的刘姥姥?从前艺术家大半都怕用丑材料,近来艺术家才知道 ,可以使美者更见其美。荷兰画家伦勃朗次喜欢画老朽人物,法国文学家波德莱尔喜欢拿死尸一类的事物做诗题,雕塑家罗丹和爱朴斯丹也常用自然界中为丑的人物,都是最显著的例子。

A.艺术美与自然丑关系密切 融自然丑于艺术美

B.自然丑也可以化为艺术美 融艺术美于自然丑

C.艺术美与自然丑关系密切 融艺术美于自然丑

D.自然丑也可以化为艺术美 融自然丑于艺术美

6.下列公益广告,修辞方法与示例相同的一项是()

(示例):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关爱他人)

A.如果不从现在开始节约水资源,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节约用水)

B.生命就像一面镜子,你微笑所以她微笑,你皱眉所以她皱眉。(热爱生命)

C.同样的年龄,不一样的生活。(关爱留守儿童)

D.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人类是动物信赖的伙伴。(保护动物)

7.下列诗句描写的季节,不是春天的一项是 ( )

A.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菜芰荷。(贺知章)

B.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王禹偁)

C.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释志南)

D.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帏栩)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B.养生丧死无憾 ....

C.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D.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

9.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A.夫庸之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用得着知道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B.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况且世上的人都称赞他,却不加以劝诫。

C.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吴郡的贤士大夫们跪在路边请求。

D.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后来秦国再次攻打赵国,李牧连连退却。

10.下列对《蜀道难》(节选)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A.深化与夸张融合,“黄鹤不得过”“猿猱愁”做衬,极写山势高危险峻。

B.仰胁息、抚膺长叹等细节,绘声绘色地刻画出诗人攀登蜀道的豪情。

C.借“问君”引出描述,情境真切,把读者带入令人惊悚的蜀道深处。

D. “悲鸟号古木”“子规愁空山”等句渲染了蜀道荒凉、悲凄的氛围。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3题。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

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 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节选自《项脊轩志》)

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迨诸父异爨 迨:等到.

B.客逾庖而宴 逾:越过 .

C.乳二世 乳:喂养 .

D.吾家读书久不效效:仿效 .

12.下列句中,“于”的意义 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然余居于此 B.鸡栖于厅 ..

C.室西连于中闺D.而母立于兹 ..

13.下列对选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选取的材料多出自作者身边的琐事碎语,却无不浸润着他历久不忘的至情。

B.从“先是”到“凡再变矣”的描述,却蕴含着作者家道中罗的浓浓悲伤。

C.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却句句动情;作者自小失母,闻之更心痛,热泪难忍。

D.作者忆及母亲往日对自己的关爱、期待和叮嘱,这一切直接引发他“长号不自禁”。

14.下列对戏剧《雷雨》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周朴园 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鲁侍萍 不敢说。

周朴园 哦。

鲁侍萍 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周朴园 哦?你说说看。

鲁侍萍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周朴园 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

鲁侍萍 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周朴园 (苦痛)哦!

鲁侍萍 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周朴园 (汗涔涔地)哦。

A.鲁侍萍否定梅姑娘“很贤惠,也很规矩”,暗讽了周朴园的虚伪。

B.鲁侍萍以局外人身份叙说梅姑娘的故亊,揭开了二人过往情怨。

C.“汗涔涔地”,说明周朴园痛苦、羞愧,无顔面对眼前这个女人。

D.随着周朴园四次“哦”,鲁侍萍一层层揭开真相,节奏外松内紧。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5—16 题。

在上古时代,人类文明是在不同的地区独立地产生出来的。这种文明,可称为最初的闻名或第一代

文明。在这些第一代文明的基础上,通过各民族之间的继承、交往、借鉴,,形成大小不同的文化圈和层层叠压的?文明世代?。据英国考古学家丹尼尔的研究,属于?独立起源的文明"或第一代文明的,全世界共九个,它们分别是:古埃及、两河流域、中国、印度、爱琴.米诺斯、南俄、奥尔梅克、玛雅、查文。这九个文明的历史命运是很不相的。古埃及的文化现已后继无人,美洲的奥尔梅克、玛雅、查文没有禁受住欧洲殖民主义浪潮的冲去,已经濒于灭绝。两河流域、爱琴一米诺斯、印度文明经过多次的民族入侵,深深爹呀在后起文明世代的底层。基本上成了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唯有中国文明得到了最连贯的继承和发展。这方面最雄辨的证据是文字。汉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至前2000年的大汶口文化晚期。按一般规律,语系不同的民族继承或输入了前代文明文字系统的直接结果,即为拼音文字或准拼音文字的出现。而汉字系统却没有轻历这样的变迁。中国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并且是其中得到最为连贯的继承和发展的文明。

中国文化的发展并不限于中本土,它还扩散到东亚各国,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形成中国文化圈

货东亚文化圈。从公元前4世纪到19世纪中叶,中国一直是这个文化圈的中心。汉字自公元前4世纪后,相继传入朝鲜、越南、日本等国,成为通行于这些国度的唯一公用文字,以及国际交往的通用文字。尽管东亚各国在其后的发展中参照汉字创智出本国文字,但汉字在东亚地区仍是具有权成性的文字。隨着汉字的洗传,中国的典章制度及哲学、宗教、科技、文学艺术亦传播于各国,形成具有共同文化要素的中国文化。这个文化圈,与西方基督教文化圈、东正教文化圈、伊斯兰教文化圈、印度文化圈并称为世界五大文化圈。

(节选自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有改动)

15.对选文主旨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文明在上古时代独立产生出来,是世界九个第一代文明之一。

B.中国文明是世界文明重要源头之一,并得到最为连贯的继承和发展。

C.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字,向外传播的重要媒介也是汉字。

D.中国文化依托汉字的流传,还扩散到东亚各国,形成中国文化圈。

16.作者说“这方面最雄辩的证据是文字”,下列理由最有说服力的一项是()

A.汉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至前2000年大汶口文化晚期。

B.汉字系统没有经历拼音文字或准拼音文字的出现这样的变迁。

C.汉字相继传入朝鮮、日本等国,至今在东亚地区仍具有权成性。

D.汉字的流传,对形成具有共同文化要素的中国文化圈起到重要作用。

二、填空题(本大题3分)

17.根据语境,填写名句。(3分)(任选3题,如全选,则取前3题评分)

(1)韩愈《师说》? ?一句,出自《论语》?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2)《琵琶行》多处写秋月,各有情味,其中? ?一句描写一曲终了寂静无声

的情景,令人回味。

(3)《念奴娇》词牌因苏轼《赤壁怀古》词中名句? ?,故又称《酹江月》。

(4)愁是有重量的,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长亭送别》中崔莺莺的愁,

?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8题4分,第19题5分,共9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8-19题。

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而已。

因为我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

赐给的。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

(节选自老舍《想北平》)

向来不恋故乡的我,想到这里,觉得故乡可爱极了。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起这么深浓的情绪?

再一思索,实在很浅显:因为在故乡有所恋,而所恋又只在故乡有,就萦系着不能割舍了。譬如亲密的家人在那里,知心的朋友在那里,怎得不恋恋?怎得不怀念?但是仅仅为了爱故乡么?不是的,不过在故乡的几个人把我们牵系着罢了。若无所牵系,更何所恋念?像我现在,偶然被藕与莼菜所牵系,所以就怀念起故乡来了。

(节选自叶圣陶《藕与莼菜》)

18.选文中,两位作者思念故乡的原因各不同,试作简要说明。(4分)

(1)老舍: 。(2分)

(2)叶圣陶:。(2分)

19.简析两篇选文的语言表达技巧。(5分)

(1)《想北平》 。(3分)

(2)《藕与莼菜》 。(2分)

四、作文(40分)

20.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家庭农场,叔侄养牛、挤奶,收入高于一般人,日子过得充实惬意。但也有苦恼,他们不能

出远门,不能旅行,因为牛每天要产奶。牛被人驯化、圈养,其实人也被牛束缚了。

生活中这种现象很普遍,有了汽车、手机、互联网,以为生活空间大了,其实也可能被它们掌控了;掌握了一种语言表达方式,以为有助于交流,也可能又陷入一种思维定势。

对这类现象,你有什么体验或看法?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5 ACCBD 6-10 BADAB 11-16 DCDCBB

17.(1)圣人无常师(2)唯见江心秋月白(3)一尊(樽)还酹江月

(4) 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18. (1)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它融在我血里,赐予我脾气和性格。

(2)因为故乡有我牵挂的亲人、朋友,藕和莼菜。

19(1)①用“不是??而是”句式,否定肯定的对比,突出故乡与心灵的黏合。②用长句细致描写“我”所爱的北平与“我”内心相黏合的状态。③“从??直到??”以句,选取两个代表性意象(细节),把北平在记忆中的存留连城一块,抒发故乡与心灵融为一体的感受。④用因果句表明我对北平情有独钟。

(2)①运用设问和反问,吸引读者注意,增强效果;②多用短句,将怀念故乡的原因明白晓畅地表达出来,一起共鸣。

20略


2016浙江省学业水平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7191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