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校园水景的作用

时间:2017-01-22 06:33:12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校园景观人性化分析

大学校园的室外环境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校园景观的功能不仅仅是为大学正规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每个人的大多数受教育机会多发生在户外,并与他们所选修的课程关系不大,只有当校园景观具备能够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时,它所营造出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

1.高等学校环境人性化营造

1.1高校景观环境分析

高等学校犹如一个小社会,学校中的每栋建筑,一草一木对于大学生健康品格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人类文化的传播物质形式也是精神的文化的一种载体。如:建筑、雕塑、工业产品等等,因此,校园景观建设的优劣,对于学校的教育质量与声誉有着重要的影响。美国康奈尔大学《1985年校园规划指导准则》中有这样一段话:“以任何标准来衡量,康奈尔大学都是美国最美的校园之一。十分重要的一点是:期望进入康奈尔大学的学生们承认,在他们的选择康奈尔大学的诸多理由中,校园环境是仅次于学术上杰出声誉的第二位的理由。”

大学校园要满足人性化发展的需要,什么是人性化?就是满足人的生存的需要,满足人的幸福的需要和人的精神和品质的需要。生存的需要就是要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如绿色的生态环境,有树、水、池等等能够提供人生活愉快的环境。精神的环境就是要满足人的审美的需要,有廊榭、亭台、户外座位、泉水、瀑布、小卖等能够满足大学校园休闲、休息的环境。

什么是绿色大学?就是用可持续发展理念作指导,立足学校长远发展来组织和实施学校当前的各项工作,保持学校持续发展潜力的大学。对于未来大学校“园”的构想是集自然、空间与人类三位一体化的系统,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人性化校园”是符合大学校“园”人性化要求的大学校园。大学校“园”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老师和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充满激情,他们渴求变化的空间。大学校“园”应是一种生态的,具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共生的概念、代谢的概念、发展的概念,同时保护和控制的概念为了实现大学校“园”的持续性成长,应该尊重大学校“园”的地形地貌及生态环境,理解大学办学宗旨与校“园”传统,强调时间和空间上的表现与继承。

1.2高校环境景观人性化规划

单体的建筑风格和校园景观要服从于总体规划布局,并同时设计使其协调呼应,相映成趣,统一而不呆板,活泼而不杂乱。另外,校园绿化美化:广场、道路、雕塑、建筑小品、廊、榭、灯饰等景观景点也要和规划设计同时设计完成。这样,即使校园建设不能短时期完成,但有了整体的人性化设计,校园景观不管是阶段性印象,还是最终面貌,都将是美丽,高雅,统一而活泼的花园式效果。

1.3绿化、美化、园林化

一个幽静、高雅、美丽的校园,对教职工特别是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情操的陶冶,勤学的激励,志向的培养都是不可估量的。因此,要注意平面立体绿化美化造型,

乔灌木树种搭配,各种花卉的点缀,室外美术雕塑,室外展板,历史人物荟萃陈列,名人业绩碑,花道绿篱,以及叠石、花坛、流水、花丛、彩色艺术路面,建筑小品等等都要根据建筑组团的性质合理规划设计。

1.4文化景观特色化

校园的文化景观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校园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具有全方位特点,并且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体现出来,但因每个学校的历史,学科不同又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因此,现代校园规划设计中应注重以下几点:突出办学宗旨与校园传统文化结合,强调空间上的体现与继承.发掘构成校园空间的共同语言,特别是校园空间的格局和机理,开放空间的形态,园林建筑的风格,质地,色彩以及和城市空间的互动关系.其文化特色景观突出的物质形式主要体现在本校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包括材料质地,色彩和雕塑小品的内容形式以及功能分区规划布局直至园林景点.

正如我们预料中的一样,学生们完成课程,与老师见面,以及参与系内活动等等。每个人都有强烈的归属感,所以大多数学生,也想有一个每天能来的地方。考虑到大家心理需要,在规划校园景观时,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将这些景观看作“家”,在这些与“家”有关的空间之间,则是真正的校园空间。

2.优质人性化成功案例分析:

校园环境是步行人群占优先并居主导地位,这是许多校园的独特景观。1987年伯克利校园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对这两个空间都喜欢,但选择“更多开发空间和绿地”的学生还是远多于选择“步行街和广场”的学生。在衡量校园用地是否均衡时,人们往往担心更多的建筑、停车场及其他城市要素会逐渐蚕食校园自然环境。这种担心主要源于来往压力的持续增大,而资金却不断减少;另外,对校园开放空间的保护和投资也很匮乏。

2、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校园户外空间景观分析

2.1校园总体概况

这所学校的发展时间很短,在原来建材学校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大一部分面积,达到现有面积的200多亩,展望中的面积还有南区的200亩,尚处于闲置、荒芜状态。

新建的南区部分,宿舍楼、教学楼、操场、篮球场和部分绿化等都作了相应的规划,总体效果良好,特别是由于绿色樟树的成活,为校园景致增色不少,2号教学楼前的公园树木花草、小径、亭台也渐渐有了起色,地势的起伏变化,层次丰富,沿着主要马路的行道树,现在也呈现出丰茂长势,沿着学校南区中央线路的主轴,两边的花镜绿篱图案富于变化,植物采用不同季相栽植,初步具备了园林的生态基础。彩色鲜艳的体育场,色泽鲜艳。5号教学楼前矗立的怪石雕塑,呈现出自然和抽象的景观特色。教学楼横向穿插而来,高达宏伟,体量很大,对称分布,中间是一个通天透明的中庭,建筑的延伸出屋檐的窗眉横向通长,显出一

股勃勃的生机和活力。校园环境从整体而言,办公楼等功能完备,初步具备了办学的规模和特色。

在短短几年时间形成了先前大学几十年的规模,这在历史上是一个发展和创举,为了更好的完善学校的户外环境,让她更显活力,让人更加眷恋,我们就景观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以便日后进行完善。

2、2交通标识系统分析

交通标识系统欠缺,如在校园的入口处应设置一个显眼的清晰明了的交通指示标牌,白天通过色彩对比,在各个十字路口或岔道口,分别提供不同的交通指示标牌,因为良好的校园交通是校园的形象,新生入学,同时在交通指示标牌下印制中英文对照的励志名言,也可激励学生,无形之中形成浓厚的学校文化氛围。另外还可以通过将地面刷成不同的色彩来显现主要的路线和次要的路线,将主要路线铺设成柏油沥青路,次要的路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延伸到了宿舍楼的或者小型公园中的小径的是大理石的碎片、瓷砖的碎片或者细小鹅卵石的铺面,这样形成三种不同的路的铺设,由此分出主要路面和次要路面,以及某个建筑附属的小径等的铺设。交通标识系统还可以通过夜晚不同的路面灯光来表现,如主干道路的路灯是高架的,次要路面低架路灯,小径用地灯,这样进行区分,既能保证夜间的安全,又能形成不同的空间和私密性的范围。

2、3设施系统的人性化分析

设施系统主要表现为校园户外的椅凳组合、停车设施、阅报亭、健身设施、垃圾桶等,而人性化主要是满足师生的需求。每个人都需要私密性,会有很多的学生喜欢户外的活动,小憩、散步、阅读、学习。我们可以多设置些长凳,而这种长凳可以是坐两人或者是多人的,椅凳材质以实木为宜。椅凳设施的布置为地势的交错,层次的错位,表明了多样性的需求和人性私密性的变化,减少吵闹。花池和树篱也是如此不是简单的理解为硬化处理,花池和树池处理得好,高度、宽度适宜,瓷砖或大理石等石材铺面也能为学生、家长或相应人群提供休憩的地方。这样的设施可以减少众多的长椅等设施在缺乏人的时候,而显得冷寂和荒凉。 停车设施,将来的发展,特别是土地的局限、高层建筑技术的发展,小汽车的增多,泊车必须走向地下提车场地去,将成为可能。绿化必不可少,其实不必是特别的树种,地方树木既容易成活也好管理,成本低,如椿树、枫杨树,春夏秋郁郁葱葱,冬天枝干挺立,一颗参天大树,可以避免炎炎夏日,汽车像晒干鱼一样。而在桂花树下的私家车不仅不便于大家观赏桂花也碍于广大师生的出行。

自行车,校园内现在还比较少,如果大量需要还是应该沿着宿舍楼、教学楼等做恰当的安排,配备一些避雨棚设施等。停车场的铺面要保证水的渗透性能,雨棚周围也要进行1米多高的绿篱设置,便于营造舒适的环境。

阅报亭在各个宿舍楼的主要入口、食堂附近、体育场馆等附近都可以进行设置,还可以提供一些椅凳,方便读者进行阅览,同时,也有利于形成好的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小风,增加人文气息。

雕塑最好还是激励人斗志的学者或者反映某个正面主题的抽象雕塑或者是反映祖国壮丽河山,这样的要比随意安排的廉价的雕塑或缺乏文化意义的雕塑会更加能形成校园的文化氛围和主题。

垃圾桶是每一个户外空间都应该具备的,人们每天都在制造生活垃圾,篮球运动场地的垃圾桶严重缺失,这不利于人们在场地内活动,在校园公园中也是如此,在原校区的中央花园中也是缺乏垃圾桶。因此,经常是用餐过后,一片狼藉。可见设计和设施的不到位,也是影响校园卫生管理的一个原因。

2、4校园绿化环境分析

校园的绿化,总体上说已经全面覆盖了校园环境,人工的和自然的,其实总是会占据这一片热土的,建材学校的原有的绿化,树木种类繁多,表现为常绿的类型。新区的樟树、广玉兰、桂花树等分布较好,现在长势喜人,成活率很高。

但从生态环境和绿化发展的需要来看,种树植林是主要的,应该是常绿与落叶的结合,针叶与阔叶,乔、灌、草的结合。我们不能轻视了野生的树种,本地的植物,恰恰是因为它们的护理费用低廉,也最容易生存,能形成良好的绿色生态廊道,形成动物多样性的场地,如鸟类的栖息、昆虫的繁衍等。从绿化的平面布局来看,应该成为立体化景观模式,表现为局部环境的堆山叠嶂,水塘的取土,堆积成为山丘。特别是户外有长椅的地方,有可坐、可游的地方,应有树木夏日的遮阴,冬天提供日晒,更加宜人,这就要求种植的是落叶树,而并非是常绿的树种。在校园草坪、花园中的步道、小径两边或者单边,种植树篱比单一的小径铺在草坪上层次丰富,不仅视觉美观也更显生态之美。尤其是绿篱大路上,树池过于简单、窄小、矮浅。另外在南区邻近边缘的宿舍楼,有一块空地,任其野草滋生,既使是白杨、椿树、枫杨或者法国冬青也是很好的。但是夏季的烈日对宿舍烘烤,可见,绿化是改变局部小环境,小气候的重要的支撑。

俞孔坚博士说的好,景观是可以观看的,可以游的,不是只供观看的。因此当人们走进了园林、走进了草地,春天和冬天享受阳光,显得竟是如此甜蜜。

3.5景观规划是建立在现有的地形和环境下的

建筑和户外的景观规划,是建立在现有的地形地貌资源条件下的规划,我们要利用好现有的树木、河塘、草木和地势,不要削山为平地,改变地貌,学校南区还有一块200亩的闲置的资源等待开发,那里有分散的杨柳树,有一条狭长的河塘,长着田田的荷叶,最美的是杨树绕塘堤。在上面建栈桥来利用观赏,沿岸建立休憩的座椅,提供晨读、休闲、浪漫的机会,也为教学楼上紧张学习之后下面的自然绿色的休闲放松提供更加自然的去处。

4.结语

综上所述,校园景观人性化,首先是尊重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满足人的精神的诉求,放松,舒缓紧张的气氛;其次,是景观的场所要为人的生活、学习、工作和休闲提供舒适的关怀,而不是单凭视觉美化的效果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只有有了和谐的自然环境,人才能和谐的生活;最后,以前的以人为本,终究还是建立在以自然为本的基础上的,没有了自然,景观就不会美,因此,校园景观环境的人性化,需建立在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两者的基础上的综合文化环境。

篇二:论校园的景观文化

论校园的景观文化

乔宗富

现代课程理论把文化环境、学校的物质环境等具有潜移默化作用的因素称为隐性课程。不管我们是否关注和利用,这种课程育人的影响时时都在发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文化,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如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强化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特别是学校的景观文化建设,既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活动场所,也为塑造学生的品质提供文化影响。

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生至少要经历十多年的校园生活。学校的建筑形态、场所氛围以及环境品质必须,也必然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优美的校园环境令人心旷神怡,陶冶情操,有益身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教学质量。正所谓人创造环境,环境又培育人。因此,校园景观文化的建设就应该成为学校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校园景观文化的含义

从一般的意义上讲,景观是一种物质和精神的展示。它通过视廊、节点、边界、路径、地标、景区、各种空间、主要视点等相关设计元素,运用借景、组景、透景、隔景等设计手法,将天、水、气、山、地、绿引入校园,形成布局紧凑,张驰有致,富于节奏感、韵律感,简洁大方而又丰富多变、引人入胜的校园空间效果。而所谓校园的景观文化是指为满足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求,在校园的规划设计中,以环境品质的提升为目标,以人本主义为立足点,实现校园环境、功能、经济、技术的优化,创造一个有序的、有文化品味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

校园景观文化的意义包括下列内容。其一是环境品质。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及人类自我价值的膨胀导致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而自然主义的复归及公众环境意识的增强使得国家、公民对环境的要求深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校园景观的设计正是与高速发展的社会对环境品质的要求及公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相适应,这也是保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表现。其二是人本主义。以人为本体现在教育理念上,就是关注人的行为模式、注重人的行为心理、尊重人的精神世界。校园景观文化强调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感受到自然的亲和与人文的魅力。其三是设计的互动。校园景观文化强调环境的改良和设计的互动,这意味着学校各类成员的协作与参与,能够体现各类使用者的利益。与此同时,人本主义得以贯彻,也使校园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达到和谐与统一。其四是校园环境、功能、经济、技术的优化。在校园价值的各关联要素中,不能厚此薄彼,而应彼此协调发展、互为补充,从而追求校园建设的和谐。

二、校园景观文化的功能

校园景观文化的主旨是以人为本。就是说,校园环境各要素应以人本主义为价值原则来组织,使学校环境真正尊重人、关心人、塑造人。校园建设中所创造的人工景观必须与保留、改造的自然景观相呼应、协调,形成完整的大景观构架,即天人合一。无论社会环境如何变迁,校园环境都应该永远给学生提供一方宁静的心灵净土。在学校空间环境组织中,要以人性为尺度来设置相应设施,创造出适合人活动的环境空间,使环境关爱人。这便是人与环境亲和的一种表现,也使人、自然、环境达到和谐。

1. 校园景观文化追求人本。校园的特点是学生相对单纯——年龄、文化背景同质化显著;使用规律比较简单——教育、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组成的元素较为完整——象个社区,一应俱全。校园的建筑、景观环境都必须以使用者为主体,以他们的行为作为模数和参照,

形成完善、安全、舒适的,供师生学习、交流、聚散、步行休闲、文化娱乐、运动锻炼的生活和学习系统。比如说,校园景观设计的出发点不应是繁复的人工堆砌,清新的空气远比人工景观造型本身更有实用价值,大量供氧植物的配置令空气清新,使学生不 易因缺氧而贪睡和疲惫,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校园四周应尽可能以高大植物加以围合,以植物墙遮挡校园外喧哗的社会环境,以利于内外空间的划分。学生在自修疲惫时以凝望绿篱可调节身心。坐在校园内部小游园的座椅上晨读是学生的最爱,如果所看到的是广阔天空自然为最佳选择。复习疲惫时凝望天空少顷是舒目良方,广阔的天空对疏解疲劳有神有神奇的妙用。校园空间分割要合理,中心区轮廓明显,方位标志突出,道踟直达便捷,色彩对比强烈,视线通透、聚焦。户外的学习空间幽雅、安静,用植物围合成半封闭空间,有可停可歇的坐凳、亭廊、花架等设施,夜晚照明效果好。景观尺度要舒适、安全、方便管理。所有室外设施必须符合学生的尺度和行为模式,不影响室内采光通风。校园内的建筑小品应适宜大众使用,不宜采用小尺度的私家园林造园手法,宜开敞不宜封闭,应简洁避免细碎繁琐。校园交通主、次干道应该分明。由于使用者定期更换,来访者众多,建立识别特征(易于辨认、找路)、结构特征(方向、主次等)、景观特征(主楼、雕塑、主广场等)、标识系统(指示路牌、建筑物标牌、公厕等公共设施标牌)也是必需的。

2. 校园景观文化应寓教于乐。校园景观文化应使人心情愉悦,激发人的精神,这其实是一种文化潜力。比如水边宜建生态性驳岸,可设缓坡草地深入水中,水深处搭建平台、桥梁,利于师生进入水域地段,以满足人的亲水性。可以在草坪、花园中铺设一段步石,便于师生观赏花卉和植物;步石道旁,也可以设一块湖石,既能起到导向做用,同时湖石线条浑圆流畅,洞穴透空玲巧,作为孤赏石,也是可为一观的景点。“园可无山,不可无石”、“石配树而化,树配石而坚”,一块好的湖石,自是为景观增添雄壮之势。

3. 校园景观文化应体现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在其发展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作为学校的物质财富之一,其环境本身是文化的一种表现。校园景观文化从校园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出发,继承并改善校园的物质环境,对校园特色的形成有一定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学校文化。校园环境又是学校文化的载体,它提供了空间场所,记载了历史沧桑,展现了学校精神,孕育了学校文化。因此,校园景观文化对于反映与展示学校文化有着重要作用。校园景观环境应能体现各种人文精神,能最大限度地强化激励学生、教师职工的内在精神特质,潜移默化,感染人的情绪,提高人的道德品质、艺术修养,完善人格,保持学校蓬勃向上。要充分利用校区内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建筑环境,创建风格浓郁的环境特色。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历史,将这些历史反映到校园环境中,在学校扩建和改建中,尤要注意保留具有历史意义的空间场所和建设实体,并让新的空间和实体与原有空间和实体相呼应,利用反映校史的建筑、雕塑、碑刻、纪念性环境,如杰出人物、教育家、有巨大成就的校友的雕像、纪念园、纪念林、壁画、纪念亭、展示廊、小品等来突出文化内涵和传统精神,激励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学校精神。在设计中加入能反映现代学校办学宗旨、鼓励学生向科学高峰勇敢攀登的现代精神,体现学校前进的朝气,可使用一些抽象的、现代感较强的材料制作雕塑或标志物。

4. 校园景观文化还强调文脉。文脉是指“特定空间范围内的个别环境因素与环境整体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连续性,即和谐的对话关系”,是环境艺术追求的目标之一。校园景观文化既要注重学校文化,尊重校园历史,通过环境再创造,协调新旧景观,形成有机的校园整体。这对于联络校友感情、空出校园的特色、创造校园品牌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要强调景观文化和建筑文化的和谐。具体的说,景观环境规划应在校园总体规划指导下进行设计,应是校园总体规划的延伸和拓展。要与校园建筑应有机结合,融成一体,追求建筑“长”在自然环境中的意境。内外空间应该互相交流,绿地可局部伸入建筑群内,延伸至室内空间。要制造一些通透性好的半开敞的“灰空间”,如门厅、门廊、廊架、亭阁、平台等。在硬质景

观(广场、硬地、铺装等)中可以采用与建筑物相同或类似的建筑材料,作为建筑的延伸处理。原有山林坡地、水面应尽量让其自然融入校园环境中,使绿色楔入校园环境,自然景观延伸到人工景观中。

5. 校园景观文化注意到校园特点。一方面校园景观子系统必须在上一级系统宏观控制基础上,运用统一的设计语言,统一的色彩体系,保持自身的完整性与整体性,强调不同层面、不同区域景观设计的统一性,将各种序列空间合理组织好。另一方面又考虑到不同功能区域的特点。校园从构成形式角度可分为全集中型、主集中型、分散型区域等。校园的环境空间包括校前区、入口大门、功能各异的广场、建筑群、人行道与车行道、山地、水面、绿地、运动场、屋顶平台、屋顶花园等等,其中广场、建筑群等是流线中的“亮点”,吸引学生停留、驻足,并由点带线,引导整个流线。通过道路、广场、绿地等环境元素组织、协调、沟通、运作,对各种功能进行梳理,供学生学习、交流、生活、运动、游戏、劳动。线、点、面的结合讲求丰富、变化,避免横平竖直式布局,而由各种美观多变的曲线、直线相结合,正向、斜向相搭配,产生丰富的景观视觉效果,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学区的设计理念应能将学生喧闹的心趋向平静,在校园步道上收好心,到了教室将心完全沉浸在所学的内容上,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总之,校园景观文化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一定的艺术水平,具有较高水平的思想内涵,要提倡人文优先、张扬传统文脉,更要融入现代精神。

(乔宗富 盐城市第四中学

篇三:校园景观分析

黄山学院南区校园内植物造景现状与分析

指导老师:汪小飞

(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安徽 黄山)

摘要: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的方法,对黄山学院南区校园内植物景观现状,种类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并分析了其植物配置手法,为植物景观建设提供了植物现状分析依据,以便更合理地进行校园绿地建设。

关键词:黄山学院南区,植物造景,现状调查,景观分析

Plants landscape status and analysis in Huangshan University southern campus

Guidance teacher:Wang xiaofei

(Huangshan University College of lif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Huangshan Anhui) Abstract: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methods to Huangshan University south campus plant landscape status,species distribution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understand and analyse the methods of plant disposition ,as the plant landscape construction provides plant status analysis basis,so that a more reasonable campus green land construction.

Keyword:Huangshan University, plant landscape, curr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landscape analysis

引言

黄山学院南区建立不久,校园内植物配置丰富,通过调查对校园内植物景观进行研究与分析,找出优点与不足进行学习与探讨,为校园植物景观建造提供依据。

1黄山学院南区植物造景概况

(1)黄山学院坐落在风景秀丽、文风馥郁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安徽省黄山市,是一所综合性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始创于1978年的徽州师范专科学校。1997年12月,更名为黄山高等专科学校。

(2)他保留了原有的马尾松林,及常绿阔叶林地带,拥有丰富的种质资源及良好的生态环境。

(3)如果道路设计将学生活动区与教职工生活区很好的分隔开来,那么朝气蓬勃,充满生机,青春活力的自然式与规则式植物群落和浓密厚重的山林气息将两种不同人群活动区的气氛作了进一步的烘托于渲染。

(4)将实验教学与植物造景相融合,课本理论真正落于实践,接受时间的见证于洗礼。

2校园各功能区植物造景现状

2.1校园入口

校园入口道路为一板两带式,整体采用规则式的植物配置手法。门外两环形车带旁上层采用桂花,中层结合红花檵木列植,下层铺以马尼拉草皮,形成整齐对称的景观,在圆形水景的衬托下严谨而不显沉闷,恢宏大气。门内一个长方形模纹花坛拥有分散人流,组织路线的作用。花坛为东西对称式,打散的圆构成。以红花继木,小叶黄杨,金边黄杨,红叶石楠,桂花等构成。

2.2实验教学区

实验教学区包括一教,二教,外语楼,艺术楼,系办楼,实验楼,行政楼,图书馆。

我校的实验教学区建筑风格大多为四合院式,中间附带小中庭,供学生晨读,交流,休息娱乐。因此均有一定的铺装面积,植物配置均乔,灌,草,藤本相结合。如:一教中庭铺装场地呈几何式布局,周围植物群落配置模式为日本晚樱+杜英+鸡爪槭—桂花+紫荆—红花继木+小叶黄杨—迎春。二教中庭以铺装为主,四周由花坛组合,边缘坐凳可供学生休憩,同时中心花坛也有分散人群的作用。植物配置模式为桂花—金边黄杨+小叶黄杨—常春藤;紫叶李+日本晚樱+山桃—紫荆—金边黄杨+红花继木+小叶黄杨。外语楼中庭则采用小游园形式,亦采用对称式布局,入口一侧群植杜英形成障景,以石榴,紫叶李吸引游人眼球,带入游览路线,进入中心圆形铺装场地,四组石桌石凳可供师生交流,休憩,驻守凝望,冷杉列植,孝顺竹探身而出,紫藤花环缠身而绕,惹人生羞。整体群落配置模式为杜英+紫楠+紫叶李+油茶+冷杉—石榴+紫薇+孝顺竹—凤尾兰+胡颓子+红花檵木+金边黄杨+小叶栀子—紫藤。

一教楼前为一个上升的集散广场,供同学们晨读,娱乐等,并且在上下课高峰期疏散了人群。植物配置以红花檵木,毛白杜鹃,苏铁,红枫等低矮植物为主,组合成环形花坛,形成图案美。一教楼后群植樱花,形成大片的樱花林,结合地形因素,成阶梯状分布。每当樱花盛开的季节,这里也不失为一处浪漫胜地。

图书馆与行政楼周围由大量自然林带联系,植物资源丰富。在保留他们的基础上,为了满足功能需求,增加了香樟园,书山,学海等林带,内设石凳等,供人们休憩,学习交流等。使周围氛围更加浓厚。植物群落配置模式为:香樟+日本晚樱—山茶+红花檵木+红叶石楠—常春藤+金边黄杨。

建筑周围小面积绿化大多采用绿篱群植成带状,四周丛植小乔木。主要

植物配置模式为雪松+银杏+晚樱+香樟+石楠—红花檵木+毛白杜鹃—马尼拉

2.3学生生活区

学生生活区包括公寓,食堂,超市,浴室,运动场地,徽文化广场,听松湖畔,西区水景。

学生公寓楼之间植物配置手法常以自然式为主。上层多为:日本晚樱,杜英,广玉兰,玉兰,鸡爪槭,棕榈等;中层为木槿,紫薇,紫荆,孝顺竹,桂花等,夹竹桃,油茶;中下层为红花继木,小叶女贞,小叶黄杨,金边黄杨,毛白杜鹃,红叶石楠等;下层为红花酢浆草或马尼拉。

一食堂门前考虑到人群疏散,采用大面积铺装,结合方形种植池进行绿化。植物配置模式为:桂花—小叶黄杨——马尼拉。二食堂与超市之间大面积种植香樟,林下点缀置石。

运动场地集中分布在西南角,东面为马尾松林带,林下散植鸡爪槭,杜英,棕榈,紫薇等。林带两边各种灌木丛植,留下大面积草坪使人们充分享受了阳光的美好,供人们娱乐休闲,交流观赏等。马尾松林对面的护坡垂直绿化模式为:常春藤+扶芳藤+凌霄

徽文化广场为南北对称式,下沉式,广场—绿地—广场式布局。以升旗台为界限,以西为大面积铺装,设置旱喷,四周围绕条形树池,植物配置模式为:龙爪槐+日本晚樱—为红花继木+小叶栀子。以东为下沉式弧形种植带,依次为毛白杜鹃,金边黄杨,龟甲冬青,到以日本晚樱,木槿,桂花的自然式种植。成3级循环式。东边广场中央设置圆形模纹花坛,四周采用种植池以银杏列植。

听松湖畔以保留的大片马尾松林为整个基调,林缘群植池杉,点缀了秋色。围绕湖体种植垂柳,柳风拂面,纤柔多情。林下多种植云南素馨八角金盘等。湖边大面积草坪于入口处丰富的植物配置形成鲜明对比,让人们体会到豁然开朗之感。

西区人工湖,人工湖体与南边池塘连成一体,形成跌水的景观。湖中设有小岛,亭,廊组合可供游人休憩观赏娱乐。湖中种植荷花,两岸桃红柳绿。岛屿上种植香樟林,偶尔点缀紫薇等,鲜艳夺目。植物配置模式为:香樟+山桃+垂柳+紫楠—紫薇+桂花—红叶石楠+金丝桃—鸢尾+麦冬+美人蕉—荷花

2.4教职工生活区

教职工生活区位于外语楼,建筑系办公楼后。中间部分为人工种植的冷杉于鹅掌楸林带,另一部分则为保留的山林。他们就像一面绿色屏障,自然的

分割了年轻人的浮躁与喧嚣,带来的是沉着冷静,安宁之感,让人们在一天的忙碌之后可以享受这自然的气息。该区绿地大多被自然覆盖,每栋住宅区门口都由人们凭自己喜好种植点花草植物,果蔬等,俨然别于其他区而多了一份生活之乐。

2.5道路景观

校园行道树种类有垂柳,香樟,无患子,黄山栾树,紫叶李,鹅掌楸,悬铃木。结合保留的自然林带,分部于道路两旁。

3,优点与不足

3.1优点

校园规划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保留了原有马尾松林,丰富了种质资源 ,利用灌木、乔木、藤本及草本植物,充分发挥其自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美丽的画面,创造景观,供人欣赏

3.2缺点

植物配置不够细致,可利用植物构造不同的空间结构,将植物与建筑,置石,小品等适当搭配,有机的融合为一个整体。且植物种植应该考虑到人们的生活习惯及需要。如:在宿舍晒被子的区域不应密植乔木,遮挡阳光,可以低矮花灌木为主,且与该区域保持适当距离,也方便人群走动,减少蚊虫。4总结

黄山学院南区植物植物资源丰富,功能分区明确,经过不断改造,景观丰富度仍在不断增加,相信在一次次总结,一步步完善中,景观效果会更好。并且也给各学校提供一个分析参考的依据。

参考文献:

1.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2.李尚志.水生植物造景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3.卢圣.植物造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

4.吴涤新.花卉应用与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5.臧德奎.攀缘植物造景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6.朱钧珍.中国园林植物景观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7.周武忠.东方园艺丛书——园林植物配置[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8 裘鸿菲,等.校园文化创环境特色——华中农业大学绿地规划[J].中国园林,2002 9陈孝青,等.校园环境的生态景观规划模式探讨[J].中国园林,2002

黄山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4 10钱满.高校校园外部空间设计[J].世界建筑,1992

张鸣,1992,1,22,皖马鞍山市,在读本科


校园水景的作用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5542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