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高校人才工作会议

时间:2017-01-21 07:33:15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人才工作专题会议

2015年度佳时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专题研究

根据南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才队伍建设相关要求,为切实加强我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全面完善企业人才引进任务,我企积极开展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专题研究,深入调研,力求调研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通过调研,总体掌握了我企技能人才现状和发展要求,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并就进一步加强我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具体报告如下:

一、我企技能人才队伍的基本现状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我企已建成一支由企业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高级技术人员三类人才组成的企业人才队伍,结构相对合理,实力不断增强,为企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1.规模及技能水平

我企现在职职工人数85人,其中技能人才总数56 人,占职工总数的65.88%。在各类技能人才中,高级工4人,占技能人才总数的7.14 %;中级工仅3人,占技能人才总数的5.36 %;高级技师1人,仅占技能人才总数的1.79 %,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

2.文化结构

企业现有本科及以上技能人才24人,占技能人才总数的42.85 %,大专(高职)32人,占57.15%。

3.年龄结构

企业56名技能人才队伍中,年龄35岁及以下的35人,占62.5%;36岁至45岁的为8人,占14.29%; 46岁及以上的为 3人,占5.36%。

这种结构状况与目前我企业的发展层次基本适应,老中青结构合理,既有丰富的生产经验支撑,又有活跃大胆的思想碰撞。

二、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等方面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人才竞争不断加剧,促使企业的人才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我们企业也认识到人才资源才是各类生产要素中的第一资源,因此在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表彰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并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

1.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逐步渗透至全公司,初步形成了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良好的成长和工作环境。

企业把技能人才的培养、使用已经摆上重要位置,纳入企业重大发展规划和日常管理之中,像抓经营一样抓人才工作,在对现有员工积极进行培训,努力提高能力的同时,多种渠道搭建平台,广招优秀人才加入企业。企业根据岗位要求,结合企业人才的兴趣爱好,组织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实施专业职称的考试和评定,对技能人才进行培养和能力提升。

2.企业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在对技能人才的选择任用制度上,有了一定程度的突破。

一是企业深入推进以全员劳动合同为基础的改革,构建“能进能出”的劳动用工制度。企业与员工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劳动合同,依法确立劳动关系,对新进员工一般签订1年期的劳动合同(含试用期),合同期满后,公司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和生

产经营需要,决定是否续签劳动合同;通过自愿办理提前离岗以及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分流企业富余人员。二是在企业内部打破经营管理者和工人的“身份界限”,推行以“公开竞聘、量化考核”为主体的改革,构建“能上能下”人事制度。企业为使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对各级员工尤其是中层岗位实施了竞聘上岗,还对生产车间部分管理和生产岗位开展了岗位竞聘,通过竞聘,增强了员工的竞争意识,强化了员工爱岗敬业、主动学习的精神。

3.在调动企业各种技能人才的积极性,建立激励机制方面,进行了多层面、多方向、多形式的探索。

企业在用人上,能打破常规,积极鼓励有创新精神的科技人员,开展技术攻关,技术承包,技术入股,以成果论英雄,逐步建立健全了激励机制。如每年企业召开技能人才表彰大会,对优秀技能人才既给予隆重表彰,又从企业自有资金中挤出资金予以奖励。对营销系统人员实行以销售业绩和货款回笼挂钩提成的目标考核工资制度;对科技人员(主要是产品研发人员)实行销售收入提成奖励制度和年利润比例提成制;对行管系统采用了岗位评估办法,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工资级序表”,实行岗位工资制,充分调动了企业各类人才的积极性。

三、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措施及建议

当前,我企正处于一个良好的快速发展时期,政府及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县区经济快速崛起作出较大贡献。

1、要广泛树立正确的人才就业观。随着大中专学校扩招,一方

面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另一方面企业人才需求增多,引进困难,这主要是长期传统的就业观念没有得到充分的转变。因此,必须加强宣传,特别是政府要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引导各类人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积极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到本地企业就业、创业,充分发挥他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为他们提供实践的舞台,增强实干能力,从而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

2、要大力加强企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充分认识做好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性,把企业人才发展规划纳入企业发展规划中,加大对企业各种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需要政府积极创造条件,为企业技能人才的成长提供良好环境。本地区有关职能部门要充分利用职业技术学校等专业平台,大力举办各种培训班,抓好各类技能人才的培训,提升技能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全方位增强企业人才综合素质,使高中级人才所占比重快速提高。

3、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首先,企业要依法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并按照国家规定,由劳动人事部门对企业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进行合同签证,使劳动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其次,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及福利待遇,严格要求非公有制企业及其职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并按国家规定的比例按期缴纳社会保险费,以保证职工在退休、下岗、生病、意外伤害、劳动伤残时能获得养老金和必要的补贴。第三,大力推行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切实改善职工的住房条件。进一步完善政府为企业人才的服务功能,劳动人事等有关部门要做好企业人才

派遣、人事代理工作,为新进企业工作的各类人才提供档案保管、转正定级、职称评定、计算工龄、保留身份等各项服务,以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要继续大力支持和鼓励企业人才申报各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在评审中要不唯学历,不唯资历,注重工作业绩和科研能力,为企业人才申报相应技术职务提供便捷、优质服务。

江西佳时特数控技术有限公司

2015年5月21日

篇二:高校人才工作总结

篇一:高校人才工作总结

宁 省 教 育 厅

文件

辽 宁 省 财 政

————————

——————

—————

辽教发[2008]108

省属普通高等学校:

根据教育部《高等

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实施方案》和我省“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为推进高

等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鼓励高等学校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升高等学校人才队

伍的整体实力和水平,省教育厅决定进一步加大力度,实施高等学校人才工作奖励计划。现

将《辽宁省高等学校人才工作奖励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校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并

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各高校要认真总结近三年来(2005年11月1日至2008年10月31

日)贯彻落实全国

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本校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围绕人才的引进、培

养和使用三个关键环节,结合《高等学校人才工作总体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全面系统地

总结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的成果和经验,并填报《辽宁省高等学校人才工作总结》。

二、各高校要认真

填写《高等学校教学科研人员流动情况统计

表》、《高等学校引

进的高层次人才名册》和《高等学校在职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名册》,并附三年来学校人才队伍

建设与管理的相关政策文件。填报材料要做到实事求是,文字简练,数据准确,重点突出,

特色鲜明。

三、请各高校于

2008年12月15日前将上述材料(一式三份),及

电子版文档一并报

送至省教育厅人事处。

联系人:于宏国

联系电话:

024-86896516

附件:附件下

载.rar

二00八年十二月四日

篇二:人才工作总结

人才

队伍

一、坚持原则,创

新机制

8888党委坚持以

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深入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职能部门具体实施,学院主动参与的人

才工作格局;健全学校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建立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

的人才工作机制;完善和实施人才选聘、考核、评价等动态激励机制,积极营造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优秀人才能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实现师资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学校高度重

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全面加强党委对人才工作的领导,通过党委中心组扩大会议、各学院

(部门)专题学习等方式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基本思路,

坚持制度创新,深化人才工作机制改革,加强顶层设计,为推动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改革发

展提供稳定的制度保障。近两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坚持学习、统一

思想、明确目标,全方位推动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学校先后下发了《关于印发8888书记

在学校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上总结讲话的通知》、《关于印发8888校长在新学期工作部

署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的通知》等文件,决定将2010年确定为“师资队伍建设年”,要求全

校上下必须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着力构建优秀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切实迈好 “十

二五”期间人才工作的第一步。

2、设立“8888”人才工程计划。人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力量,针对目前我校高水平、高层次

的人才队伍总量不足,学术大师、教学名师等高水平人才严重不足的现状,学校提出引进与

培养并重的方针,计划到2015年,通过实施“8888人才工程”,基本解决制约学校跨越发展

的人才瓶颈。

3、制定“十二五”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十二五”规划是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8888发展的引领性文件,为了

增强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学校通过设立前期重点、重大课题研究、

组织实施“十二五”规划推进学习会、咨询论证会等方式广泛向校内外专家学者征求意见,

在编制过程中六易其稿反复修订,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4、完善人才引进工

作规定,明确人才引进流程、待遇。校领导指出,优化人才引进工作环节,在保证质量的前

提下简化手续,切实把人才引进工作落到实处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前提。学校专门成立了主管

副校长任组长,组织部长、人事处长为副组长,规划处、研究生部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

引进人才审核小组,充分体现了校党委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学校还修订了8888引进人才

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8888关于人才引进的规定》,对工作流程、人才待遇等都做了详

细的规定,为更好的开展人才引进工作铺平了道路。

5、完善教职工进修、

培训规定。积极培养学校现有人才,充分挖掘现有人才的潜力是我校人才工作的又一重要方

面。学校先后制定、修订了《8888新教职工入职教育管理规定》、《8888教职工进修培训

管理规定》、《8888关于实行教授学术假制度暂行规定》等文件。一方面,积极选派优秀骨干

教师到国内攻读博士学位,提升学历层次;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一个

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力争出高水平成果。

6、提升人才待遇,

完善人才奖励措施。考虑到我校地处偏远,缺乏区域优势,并且学校学科平台较低,学术氛

围不浓,吸引力不足的现状在短时间内难以有根本性好转,更加需要大量高层次、创新型人

才投入我校各项建设工作。能提供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待遇条件是高校在人才争夺战中的必要

措施。为广泛吸引人才,8888克服学校建设任务重、资金紧张的困难,为加大人才、团队建

设力度,凝聚团队合作和创新发展意识,激励全校教职工争创学术创新团队和优秀教学团队,

特别制定了《8888人才工程、团队资助与奖励办法》、《8888科研启动经费和人才资助经费管

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向取得高水平成果的优秀人才提供丰厚的奖励和资助。为进一步加快

我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和学术梯队建设速度,培养造就具有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

学校还专设了“瓯江特聘教授岗位”,首批8位已取得较高成就的教授受聘瓯江特聘教授岗位。

按照规定,学校将向瓯江特聘教授提供相应等级的岗位津贴和更加宽松的学术环境,真正把

“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口号落到实处。

7、实行全员岗位聘

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深化我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现

学校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2011年我校启动了新一轮全员岗位聘任。与2009

年实行的岗位聘任打破职级固化,机制僵化、制度虚化的改革特点不同,本次聘任以岗位设

置改革为主,通过明确全校教职员工的岗位性质,进一步确立教学、科研等专技岗位人员在

学校的核心地位,充分体现我校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核心地位的人才工作主旨。

8、改革职称申报规

定、提升人才队伍质量。职称评定是全面评价教师教学、科研、育人等专业素质的一项重要

工作。我校自8888年获得首批副高学科自主评审权以来,经过几年的努力,拥有副高自主评

审权的学科数量已提高到20个为提高我校人才队伍质量,我校不断加大职称申报改革力度,

按照省教育厅的有关文件精神,学校修订了《8888专业技术职务申报资格条例》,大幅提高

我校职称评定条件,如要求申报副教授教师必须完成2项厅局级课题和发表一级刊物学术文

章,申报正高职称人员要有博士学位、主持省部级课题等,通过提高申报职称的评审条件等

手段,发挥职称评审的导向作用,引导广大教职员工更多的开展高水平、高层次、原创性的

研究,倡导各学科更加注重建设的质量,从而提升学科整体水平。

(二)学校坚持“内

培外引并举、稳定引进并重、培养使用并行”的方针,按照“用好现有人才、留住关键人才、

引进急需人才、培养骨干人才”的思路,不断加大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基本完成了

十一五期间师资队伍建设的阶段性任务,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各项指标均有明显的增长,主要

表现为:

1、教师队伍保持稳

定,素质不断提高。我校专任教师队伍继续保持稳定,学校通过分流、转岗等措施优化教师

结构队伍,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2009年我校专任教师队伍(不含思政教师、下同)1141

名,目前为1187名,人员绝对数量没有大幅增长,但副高以上教师比例从2009年的44%提

高到目前的5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从15%提高到26%。2010年我校有×教师被评为副

教授,×人被评为教授,2011年这个数字分别提高到×和×。教师学历、职称层次提升速度

较以往有了明显提高,师资队伍发展潜力巨大。

3、引人工作成效显

著,高层次人才不断落户8888。校党委对我校目前缺乏高水平人才,在学科领域有重要影响

的“领军式”人物严

篇三:高校人才引进经验交流

今天

很荣幸站到这里,跟大家一起分享我参加学校人才引进工作一年多来的心得。

首先我很庆幸自己

能参加到人才引进工作中。我发现,招贤纳才和育才成才是相辅相成。想发现千里马,自己

首先要具备伯乐的基本素质。虽然我是09年被学校作为人才引进的,但我觉得自己离真正的

人才还有一定差距,所以当时学校让我参与人才引进工作的时候,我还有点忐忑。不过一年

来,我慢慢发现,在参与人才引进工作的各个环节过程中,自己也在迅速提高,甚至可以说,

正是由于能够持续不断地接触到各类高层次人才,深入全面地了解学校的人才战略,才使我

在紧迫感中获得自我发展和提高的动力,在信任感中实现个人与学校共同进步的目标,从而

取得长足进步。

作为被引进人员之

一,同时也是人才引进工作专班成员,无论对学校,还是对人才,我都有几句心里话。

对学校,我深怀感

情,当初学校对人才所说的“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事业有平台,成长有空

间,发展有舞台”,这些不是空话套话,是真正能兑现的。当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

而就的,尤其是我们这所全靠一己之力实现快速发展的年青学校,人才工作中出现不足,也

是可以理解的。入校近两年,我自己也产生过迷茫、挫败、脆弱、焦虑等等消极情绪,但我

没有失望过,也没有后悔过,因为我能感受到学校在努力想做得更好,尽管付出代价,尽管

遇到困难,但人才工作的良性机制、人才工作的环境和条件总在向前发展和逐步完善。事实

也证明了这一点。

当然,我也希望,学校能继续加强对引进人才的关心和帮助。工作上压担子,生活上松包袱:

温室里养不出参天大树,造就人才就要给他必要的责任和压力;但后院时时起火也成就不了

专家,要解决后顾之忧才能使人才全心投入工作。“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要把合适的

人放到合适的位置,才是合理用人。不能因为把人放错了位置不能尽其用,就认为是人不管

用。“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新引进的人才也需要时间的淬砺才能打造成真正

适合学校的良材美玉,切不可操之过急、求之过苛。对人才还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要

进一步形成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氛围,为人才的成长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

对引进的人才,尤

其是年青人,我想说十二个字:“我选择,我喜欢;我选择,我负责。”国学大师王国维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

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从起初的迷惘,到继而的执着,最后才会顿悟。我想,这三重境界也

是我们每个有事业心、渴望实现人生价值的年青人要经历的。我们大多刚离校就进校,迷惘

是难免的,怎样迅速调整心态、适应环境、准确定位、坚定目标,这是必须要首先解决的问

题。过了这一关,才谈得上后续发展。这一关不容易过,但只要一心一意认准自己的选择,

承担自己的责任,就能迅速过关。接下来的阶段就是坚定不移地、不受干扰地向着自己的目

标努力了。这期间也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挑战,只要有爱岗敬业之心,

爱校乐教之心,我相信都能登上成功的第三境界。

最后,我借用中组

部部长李源潮同志希望中青年干部树立健康人生观的“四个追求”来与大家共勉:“追求理想

的实现,追求认知水平的提升,追求人格道德的完善,追求心灵的平衡和谐。”我想,无论是

参与人才引进工作的同志,还是被作为人才引进的同志,如果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能坚持做到

这“四个追求”,一定能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成就自我;也一定能在发挥人才作用的过程中,

凝聚更多人才!

我的发言完毕。谢

谢大家。

篇四:2014年高校就业工作总结

**学

院2014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2014年,在全社会

就业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人数继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学院认

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校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一系列文件、会议精神,在

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院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院毕业生就业继续保

持良好态势。现将201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院2014届毕

业生基本情况及构成

2014年,学院共有

毕业生506人。其中水利工程173人,土木工程171人,农业水利工程44人,水土保持与荒

漠化防治19人,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43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32人,农业水土

工程硕士16人,农业工程硕士8人。

截止2014年8月

25日,学院共组织本专业专场招聘会多达40余场,前后共提供就业岗位1685个(其中事业

编制免考岗位71个),学院初次就业率平均为89.72%。现已就业的同学中,到国家机关或事

业单位就业109人,占就业人数21.54%;考取研究生14人,占就业人数2.77%;到国有企业、

施工单位、设计院和其他企业就业317人,占就业人数62.65%;西部志愿者2人;应征入伍

1人;出国留学2人;自主创业2人;省外企业就业6人。以上数据显示,学院毕业生就业

去向形式多样,但主要集中在省内各企事业单位。

二、2014年就业形

势影响分析

在2014年国内就

业形式异常严峻的大环境下,水利土建类的就业需求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具体体现下如下

几个方面。

(1)用人单位招聘

工作发生明显变化

1.行业人才需求结

构发生变化

过去,省内各水利

土建类企业招聘对象基本为省内二本或专科院校的毕业生,学院各届毕业生都可以找到合适

岗位。但2014年,省内中大型对口企业,更看中一本院校的毕业生。像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

司直接在招聘要求上,将70%的用人计划放在了一本院校,30%的用人计划放在了省外的二本

院校。大中型用人企业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让我们就业

形势面临新的挑战。

2.用人单位招聘工

作发生变化

篇三:人才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聚集力量 多措并举

努力开创全区人才工作新局面

武海宁

(2013年11月27日)

同志们:

我受区委委托,就全区近年来人才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并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一、近年来人才工作回顾

近年来,区委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结合西区实际,积极推进人才强区战略,人才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夯实工作基础,党管人才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区委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始终着坚持“抓发展重在抓人才,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工作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及时成立了以区委副书记为组长,以组织、人社、科技、教育、卫生、农牧等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单位和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建立完善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议事等制度,定期分析研究人才工作形势,掌握人才队伍现状,多方征求意见建议,制定改进措施。出台了《城西区2010-2020年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确定了到2020年实现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提高到

16%;区级党政人才大学学历占90%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8%以上。将人才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递增。2009年以来,全区每年用于人才培训、科教文卫专业人才培养及人才专项工作经费平均达80余万元,2013年全区培训经费已达到260万元,其中仅区委组织部用于人才培训和工作经费就达到110万元。

(二)广开引才渠道,各类人才总量不断壮大。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了多元化引进人才机制。一是结合实际引才。先后为检法机关招录公务员12名,为区属小学招聘教师350名,为区医疗单位补充医科毕业生56名,为全区党政机关招聘见习大学生240名。2012年,从山东高密协商引进法学硕士研究生1名。这些紧贴实际的引才举措,有效缓解了全区机关事业单位、经济、教育、医疗和新农村建设等部门人才紧缺的问题。二是依托项目引才。通过加大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良好的环境吸引了一大批人才来西区创业,西区已成为众多高层次人才创业和施展才华的沃土,力盟商业巷步行街,国芳百货、王府井百货等大企业、大集团落户西区。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太平洋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在西区“安家”,促进了西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1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4.6亿元;区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9亿元;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2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28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314元。三是注重柔性引才。先后邀请到苏州大

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王卓君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风险投资研究中心主任崔毅等多名专家学者来我区“传经送宝”,推动西区各项工作跨越发展。同时,还根据实际情况,邀请省、市专家就政策法规、专业知识及公文写作等内容对党政人才进行了培训,增强能力素质。四是培养挖掘评才。区委始终对激发本区范围内现有人才活力高度重视,坚持把选树先进典型作为作为培养本土人才的重要措施,今年9月以来,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的优秀人才推荐评选工作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只要善于培养、肯于挖掘,全区各系统、各领域还是有许多的人才,今天即将表彰的10名同志本身就是最好的例证,他们中既有在党政机关中大胆创新者,又有在平凡岗位中默默奉献者,还有在艰苦创业中成绩斐然者。五年来,全区共有25人获得国家级奖项,100余人获得省级奖项,人才总量逐年增长。全区现有党政人才349名,专业技术人才1201名,农村实用人才133名,社会工作人才141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40名。

(三)强化人才培训,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近年来,区委坚持“重点岗位人才重点培养,优秀人才优先培养,紧缺人才抓紧培养”的理念,不断创新培养形式,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全方位开展各类人才教育培养工作。一是实施“集中轮训工程”。按照“分层分类、归口归类”的原则,依托党校,以业务培训、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形式,每年将党政人才进行一次普遍轮训,覆盖面达100%。2009

年以来全区共举办各类培训班80余期,培训各层、各级、各类人才2万余人。二是实施“岗位特训工程”。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对农村实用人才进行技能培训,年均培训5000人(次)。同时,为提高医疗卫生、科教文体等专业人才技术水平,每年开展专业技术培训2000余人(次),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实施“人才孵化工程”。投资1700余万元建立了城西区大学生创业孵化服务中心,将优秀的大学生创业者输送到孵化中心进行实训,先后引进了符合我区产业发展导向的商贸、动漫、电子商务等27家现代服务型企业进驻孵化,拓展了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的渠道。四是实施“基地实训工程”。坚持“依托党校、联合高校、学用结合、注重实效”的原则,在与苏州农干院、上海展望学院、西南大学等多家高校、培训机构建立人才培训合作关系的基础上,2012年又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立了人才培训基地,通过举办综合类研修班、业务类专题班、邀请各领域知名专家教授来我区讲学等形方式,为全区各类人才更新知识、拓宽视野、提升素质搭建了有效平台。

(四)落实政策措施,营造人才干事创业良好环境。在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中,区委始终坚持用政策留人、机制留人、感情留人,着力解决各类人才在工作生活中实际困难,为各类人才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环境。一是关心人才成长。对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学历升级实行政

策奖励,按照一定比例报销学费,先后投入83万元,使123名人才实现了专科升本科学历教育,10名人才取得了在职研究生学历。同时,以度假、疗养等形式,选派在不同岗位上做出贡献的人才赴北戴河等地疗养度假。二是完善奖惩措施。坚持“考德与考绩、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在全区建立了干部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将考核结果与干部奖惩挂钩、与年度考核挂钩、与选拔任用挂钩,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奖罚分明,激发各层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搭建有效平台,人才工作载体作用成效明显。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在党政人才中积极推行轮岗交流制度,实行镇(办)之间的横向交流和镇(办)与机关之间的纵向交流,调动人才队伍的工作积极性。2009年以来,先后选派8名县级干部到上海浦东、天津等地挂职,16名科级干部到市直对口单位挂职,8名科级领导干部赴江苏镇江、上海浦东、西安碑林等地挂职学习,实现人才资源共享。在教育教学人才队伍中,建立了城区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制度,先后共有52名教师在区域内交流,20名教师到湟中、湟源和大通等地支教。搭建人才互动平台,扩大充分就业渠道,先后以“春风行动”、“再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大中专毕业生服务月”等专项活动为载体,积极互动搭建平台,打破求职渠道不畅,人才难流动的局面,为用人单位和各层各类人才提供了沟通渠道。五年来,全区


高校人才工作会议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5446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