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国防动员存在的问题

时间:2017-01-21 07:19:58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国防动员

国防动员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为了确保战争的快速胜利,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我们来看一组数据,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军共征召预备役人员224528人,征用了国内22家航空公司的47架民航飞机和31架宽体运输机,50艘大型商船和19艘预备役海运船,租用了70多颗商业卫星,和国防部签订物资供应商有3.5万家,与之相关的企业高达15万家。

人类从古至今经历过无数次战争,可以说动员与战争相伴相随的,战争离不开动员的支持。那么,什么是国防动员?国防动员的内容有哪些?

一、国防动员的含义及主要特点

(一)国防动员的含义

国防,就是国家防务的简称。动员一词,就其字面含义而言,可以解释为:“动”即发动、控制、支配与运用,“员”即人力、物力及一切能量代表的单元,所以,动员的含义就是为达成某种目的,将一切能量单元,有计划地组织运用,使其发挥最大效能。由此可见,国防动员是指国家为应对紧急突发事件、准备战争和实施战争,在相应的范围内,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所采取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紧急措施。理解这一概念应把握以下几点:

国防动员的行为主体是国家。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必须由国家统一发号施令。各级政府应按照国家的统一号令,组织实施本级的国防动员活动。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擅自组织实施国防动员活动。

国防动员的对象是国防潜力资源。国防动员的对象是一切能够为应付战争或应对危机国家安全的突发事件服务的国防潜力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等等。

国防动员的实质是国防潜力的调度和转化。国防潜力平时通常是“静态”和“散在”的,存在于社会各个领域的各行各业之中。动员就是把这些“静态”和“散在”的力量有效地组织起来,变成服务于战争或应付其他危机的动态和集中的力量。这种力量的形成,不是简单的组合,也不是一次性活动,而是一个不断调控的动态过程。

(二)现代国防动员的主要特征

现代战争是立体战争,规模大,范围广,突然性强,破坏性大,特别是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以及高技术武器的出现和使用,使战争更加残酷,人员伤亡、物资消耗巨大。这一切对动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带来了许多新的特点,主要是:

1.国防动员的主渠道是社会化

信息化战争所具有的高技术、高投入、高消耗特征,是战争对抗中的任何一方都必须以国家的综合国力为基础,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否则战争将难以进行。为此,除军队特有的装备物资外,大量装备、技术、人员将依托社会进行动员,社会化动员将成为国防动员的主渠道。海湾战争中,美军为保障在海外的50多万军队作战,政府有80多

和经济技术部门为军队筹集作战物资,38家航空公司、几十家海运公司和7个州的铁路部门为军队提供运输工具,73家公司提供食品、服装和药品,三分之一的企业为军队生产了高达284.6亿美元的作战物资;日本现在武器装备的生产制造,基本上是全部委托民间企业进行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国立足社会化动员,在战争准备阶段就按计划大量征用民用后备航空队的运输机向海湾地区空运兵力,租用了包括美洲航空公司、环美航空公司等22家民航企业的飞机,将第3机步师、第4机步师、第101空中突击师、第82空降师、海军陆战队等地面作战任务和特种作战的部队送达海湾地区。及时有力的社会化动员,有效的保障了作战需求。

美军认为,许多后勤保障工作,特别是那些非战斗性的保障工作,完全可以由市场承担,如社会服务、卫生勤务、基地维修等。伊拉克战争准备过程中,美大量征召了从事各种专业勤务工作的后备役人员扩充兵力。这些人从事通信、测地、架桥、医疗、运输、建筑、维修、翻译等工作。美军后勤保障的几乎所有领域都有私营公司承包的项目。美军在科威特的营房维修、军人商店、伙食供应、娱乐设施、邮件、环境清扫等基本上都是由地方服务公司承包,军队主要用合同方式规范其行为。同时,作战部队的淡水、生活品和油料等物资,也相当大一部分向当地购买。

2.动员实施的快捷性

由于军队整体作战和快速反应能力迅速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持续的时间都相对较短。如海湾战争只持续了42天,科索沃战争持续了78天,阿富汗战争持续了61天,伊拉克战争只持续了40天左右。同样,由于现代社会电视、广播、电话、手机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状态的进程,以及各种应对手段和措施的运用情况,都会几乎接近实时地迅速扩散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只有实施快速高效的敏捷动员,才能跟上军队作战后勤保障和处置突发事件、紧急状态的工作节奏,从而确保国家应战或者应急需要。同时,国防动员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也有可能是国防动员工作部门可以同步感知国防动员需求的变化状况,并根据迅速变化的情况接近实时地做出快速反应,及时灵活地调整国防动员的行动和工作部署,组织实施快速敏捷的国防动员。

3.动员技术兵员多

现代战争由于大量使用先进的武器装备,技术兵种增多,要求兵员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专业知识和军事素养,以便能迅速掌握先进的武器装备。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军队的专业技术只有20多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增加到160多种。二战后,军队的专业技术发展更快,如美军现今已达4000多种。美国军队中普通兵与技术兵的比例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军的技术兵大约占20%,2005年底,美军现役士兵中具有一定军事专业技术的人员比例就已经超过了80%。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历次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技术动员的比重在历次局部战争中一直呈上升趋势,兵员动员所涉及的技术种类由17种上升到400多种,其中相当部分为高技术领域;首批动员

的后备兵员大多或全部为技术兵员。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动员征召的预备役人员总量有10多万人,不到海湾战争的1/2,但装备维修、卫勤保障、信息技术人员的比例却是海湾战争的几倍,还征用和租用了30多颗商业卫星、民用信息网络,大大提高信息传输能力。

4.动员控制“精确”化

所谓“精确化”动员,是指在对战争需求进行精确分析的基础上,依托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对动员活动实施精确控制的一种动员模式。其核心内容是合理确定动员规模,优化整合战争资源,尽可能的使动员与战争需求之间达成一致,从而提高动员效能。

国防动员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障战争需求。过去,动员的计划性、针对性不强,处在有什么动员什么,有多少动员多少的状态,动员准备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如海湾战争中,仅作战准备阶段,美军就向战区投送兵力55万多人、各种装备物资700万吨,征用了200余艘船只、400多架飞机。这些物资并未完全派上用场。战后,美军又不得不展开了一场持续时间长达1年的、被称为“移山”的“沙漠告别行动”,用4.1万个集装箱将余下的价值27亿美元的补给品运回国内,造成了战争资源的极大浪费。而现代高技术战争中,动员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伊拉克战争前,美军先后在“千年挑战-2002”军事演习和“内窥-2003”指挥机关模拟演练中,利用信息技术模拟战争过程,对伊拉克战争可能的规模、兵器兵力配置、各种物资需求、战斗毁伤评估等各方面进行了精确推演,预先取得了与战争实际极为相近的各种动员需求数据,使战前动员工作颇具针对性。战前准备阶段,向战区运送兵力30万、装备物资约300万吨,仅相当于海湾战争的50%,贯彻了使成本最小化的“即时动员补给”战略:一切物资只是按需要的量,在需要的时间,投放到需要的地点,极大地提高了战争动员的时效性和效费比。再以预备役人员征召为例,2003年3月19日,美国防部宣布征召24025名预备役人员,使被征召的预备役人员总数达到212617名。同时发表的声明称在总共212617名预备役人员中有148612名陆军,30783名空军,19711名海军陆战队员,9875名海军和3636名海岸警卫队员。对征召人员数量上的描述精确到了个位,这在战争动员的历史上是空前的。实际上,美国防部在每周例行的军情公布中通报的数字大都精确到了个位,这充分表明在超强的制信息能力的支持下,美军已经能够准确、实时地掌握作战系统的损耗及战争需求的信息,能够通过对这些信息的量化分析得出需要的动员供给量,并严格按需求进行动员。真正做到了“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哪里缺哪里补”,实现了战争需求量与动员供给量之间的一致。

三、国防动员的主要功能

国防动员既适用于应对传统安全威胁,又适用于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既可以释放“战时应战”功能,又可以释放“急时应急”功能,甚至还可以在平时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

(一)应战功能

1.应战功能——动员是影响战争进程和结局的关键环节

动员是打赢战争的基础环节:现代战争以综合国力为基础。但综合国力的优势并不能直接与作战实力划等号。如何把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转化为战争的实力呢?也就是说把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最大限度的挖掘出来呢,这里面就是要通过动员的作用,在其中起到力量凝聚器和力量转换器的作用。例如:1973年10月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在战争爆发10分钟后就发布了全国总动员令,紧急征召预备役人员;20小时后,被指定在西奈半岛展开的两个预备役师先头部队到达西奈前线;48小时后,即有30万预备役官兵开赴前线,使总兵力由11.5万人迅速增加到40余万人;7天后,15个预备役旅全部成建制投入作战,很快扭转战争初期的不利局面。当时,世界各国都对以色列的快速动员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有位著名的军事评论家这样说,如果说埃及强渡运河是这次战争的第一大胜利,那么以色列的动员就是第二大胜利。可见,动员是打赢战争的基础环节。

2.威慑功能——动员是遏制危机的有效手段

1962年,我们新中国面临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严重危机,一方面我们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遭受很大损失,国内面临一个非常被动的局面,另外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在我国北部边界屯兵百万,重兵压境,对我构成巨大威胁,此时盘踞在台湾的蒋介石集团认为反攻大陆的时候终于到来,于是召集高层,制定多套反攻大陆的作战计划,信心满满。为了应对这种危机,紧急实施战备动员,在全国广泛进行宣传发动,向东南沿海紧急调兵遣将,军工部门紧急动员扩产,东南沿海加强军民联防,蒋介石集团一看大陆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严阵以待,最后不得不放弃了反攻大陆的计划。军事实践表明,动员不仅是战争潜力向战争实力转化的枢纽,而且是使用武力的一种特殊方式,以其本身强大的战略威慑力,可以收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1960年,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访问中国,看了中国民兵建设的情况后,深有感触地说:“战争光靠原子弹解决不了胜负问题,谁要想入侵中国,碰到了中国的民兵,是进得去、出不来的??要把进攻中国作为战争的禁律之一。”

(二)应急功能

任何一个国家所处的状态可分为正常状态和非正常状态两种,战争只是在非正常状态下的一种表现形式。如今,非战争性质的各种突发事件对国家安全利益的影响日益突出,而且某一突发事件往往会导致连锁反应,甚至升级为国家内乱、国家间的武装冲突乃至局部战争,这些突发事件的频繁出现,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例如,在1998年全国抗洪斗争中,当地的民兵和预备役人员都起到了生力军的作用。他们总是第一个到达现场,成为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突击队,为抢险救灾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8年年初,50年难得一遇的冰雪灾害使我国19个省份受灾,电力、交通、能源、国防、气象等几乎所有关乎国计民生以及社会发展的层面都有所波及,而且正处在春节、春运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段里。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冰雪灾害,我国政府紧急启动了应急动员机制动员了各个领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1月10日冰雪灾害发生,到2月13

日全面转入灾后重建,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就以令世人瞩目的速度赢得了抗击冰雪灾害的伟大胜利。

在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突然爆发后,中国政府组织的抗震救灾和救援活动迅速展开。以解放军、武警官兵为主的十余万救灾大军,成为国外媒体最为关注的对象之一。奥地利的《新闻报》在5月15日刊登文章称,“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军队应对灾难的能力像中国军队这样出色。”

“中国政府对大地震的迅速反应是空前的,三天内调运13万军警及

物资设备到灾区。世界上,目前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三个国家,美国、

中国和俄罗斯。而能在三天内调派几百个医疗队到灾区的国家恐怕只有

一个,那就是中国。我的美国大兵战友们都对解放军官兵一天80公里

负重强行军以及4000米高度伞降印象深刻。”

这段文字来自于美国陆军第二装甲骑兵团(美国陆军驻欧洲的一个重火力快速反应部队)华裔士兵陈果的博客,从中可以看出作为美军精锐部队的一员,陈果对解放军官兵在此次抗震救灾中的快速反应及空地联合突进的表现尤为赞叹。

中国军人之所以具备这样的救援能力和奋斗精神,和中国军队在和平时期一直保持着强大的国防动员能力是分不开的。

(三)服务功能

国防动员实行“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原则,可节约国防开支,有利于国家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和平时期,国家的中心任务是提髙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国防建设不可能有过多的投入,必须提高国防建设的效益。有限的国防经费,要想获得最大的国防效益,必须健全完善动员体制,建设一支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的武装力量,做到“平时少养兵,战时多出兵”。不仅可以经常保持较强的国防整体威力,为国家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而且可以减轻国家负担,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国防动员建设可以节约国防开支,从而间接地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国防动员要坚持“军民融合发展”的思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军民融合发展,就是把国防动员建设的层次提得更高,范围扩得更大,程度变得更深,更好地服务于经济让会发展。例如,在进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时,必须要考虑到军队和国防建设。修建高速公路时,可结合高速公路的建设,修建一些简易的飞机应急跑道,就像沈大高速公路部分路段一样。铺设光缆的时候预留一部分接口为军队服务等,都比军队单独建设要节约很大一笔经费。军费节省了就是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2008年月8月4日,《解放军报》的头版头条报道:千里海防线呈现军民融合发展的新景观。说的是山东烟台市近3年来,修建了5条能满足战时需求的海防公路,20多项码头改扩建工程全部预留军用接口,在民用机场开设军用应急起飞跑道,确保大型武器装备无论在陆上、还是在港口和空中都能方便地运输和装卸。河南省在4条主干高速公路上为部队机动开设了29个特殊“出口”,将30多条高速公路上的310个服务区

篇二:军事理论论文——国防动员的重要性

国防动员的重要性

国防动员是以国家为明确主题的自卫型战争动员,是一个主权国家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而采取的措施。自国防动员成为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之后,世界各主要国家无不重视国防动员建设,普遍从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战略高度,大力加强国防动员建设,以求取得增强国防动员能力,建立总体国防体制,实现寓军于民的战略作用。

一、国防动员直接影响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关系国家的安危

主要表现在:战争初期,动员对国家由于平时状态转人战时状态,保证武装力量的扩编补充和战略展开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战争中后期,动员对于巩固扩大战果,夺取战争最后胜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1、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对夺取战略主动权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交战双方而言,谁在战场上争取到战略主动,谁就能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而战略主动权的获得,往往与快速动员、快速反应密切相关。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使现代战争的突发性和速决性显著增大。发动战争的一方往往先发制人,迫使对方在无准备或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仓促应战,力求速战速决。而动员正是保证国家由平时状态转人战时状态的重要措施。通过动员,使国家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转人战时轨道,人力、物力、财力均服从战时需要,从而产生巨大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抗击力,制止敌人的突然袭击,逐步创造条件,变被动为主动。

因而动员组织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是否能够快速反应,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紧急动员,实行战咯展开,以稳定战局,掩护国家转人战时体制,掌握战争初期的主动权。

2、国防动员是将战争潜力转化为军事实力的桥梁

战争不仅是军事实力的竞赛,而且是战争潜力乃至综合国力的竞赛。而员对控制和合理分配资源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武器装备日益现代化,使现代战争的杀伤力和破坏力空前增大,交战双方军队的人员伤亡和物力、财力消耗越来越大。通过充分利用民间的人力、物力和国家战时军王生产能力,迅速将民用工业和交通运输改为军用,前线后方融为一体,使潜在的生产能力转化为实力,弥补因战争破坏而造成的臣大消耗,源源不断地满足战争需要。

二、国防动员是建立现代“总体国防”的战略举措

现今,战争完全突破了军事领域的局限,广泛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呈现出总体战特征。因而由现代战争的总体性决定,现代国防的一显著特点就总体性。国家的组织力、政治凝聚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战略资源等都以不同方式和途径化作国家的战争能力,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而任何一个方面的软弱无力,都可能导致整个对抗形势的改变乃至安全利益的丧失。因此,当今世界各主要国家,无不把建设可实施总体对抗的“总体国防”作为国防建设的大战略,在建立和保持一支强大武装力量的同时,使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做好全面对抗的准备,以利在总体对抗中处于不败之地。

而国防动员建设的重要作用之一,就在于它通过为国家提供国防动员能力,满足“总体国防”及“总体战”对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提出的要求。现今,国与国之间全面对抗的程度和作用,已经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联系的日益紧密,各国相互之间依存度的不断提高,对资源需求的日益扩大,而变得越来越激烈和越来越重要。因而我国以建立“总体国防”为目标,在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国防动员建设,从而为自己实现经济发展和民族振兴提供全面的安全保障。

三、国防动员是实现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重要形式

国防动员的主要功能和主要任务是使国防潜力得到有效的开发和积蓄,并为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做好各项准备。国防动员的这一重要作用,实际上是将国家安全与发展一肩担,具有既保安全又不误发展的双重功效,因而成为国家解决安全与发展这一主要矛盾的重要途径。

四、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是提高国家危机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当国家的全部或局部遇到危机,处于战争状态或紧急状态的情况下,如何对资源实施有效的控制及分配,以获得遏止或消除危机所需的环境和力量,就成为国家危机管理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而国防动员为解放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整套方案。

由于国防动员是国家应对危机必不可少的措施,因此,一国政府的国防动员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该国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进而反映出该国政府的执政能力。长期以来,国防动员体制在应对各类危机的实践中,实际承担着国家危机管理的部分职能,发挥着“应战”与“应急”的双重作用,不仅多次顺利完成了应付战争和其他军事危机的动员任务,还多次成功地完成了维护社会稳定和抢险救灾的动员任务。

五、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是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国防动员建设作为国家军事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的安全、统一和发展休戚相关,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协调、同步推进。

同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必须有一个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当今世界,虽然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影响国际安全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我国周边也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加速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而防动员建设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方面。从一定意义上说,能不能把国防动员建设搞扎实,直接影响到国防实力能否增强,关系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顺利实现。

总之,国防动员建设纳入国家建设与发展的规划之中,使之融为一体,协调发展,在平时有利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发展;在战时则可通过动员的转化机制,调整国家的中心任务,把国家的力量集中用于保障反侵略战争,维护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的需要。

篇三:浅谈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国防教育是关系我们民族安全的大事,加强国防教育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需要,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我们必须努力为之工作,增强全民的国防意识。但是在国防教育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我们应充分利用本地区的国防教育条件,灵活机动地开展国防教育活动,提高中学生的国防意识,使新一代成为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合格接班人。

关键词:国防教育 存在问题 相应对策

作者简介:刘海霞,女,1981年11月出生于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2005年毕业于河北师大本科,现任职称为小一;研究方向是国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正文:

加强国防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国防意识,是德育内容之一,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国家安全和民族前途,关系到青少年能否成为祖国和人民所需要的合格接班人。

国防教育内容十分广泛,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国防观念教育:使青少年认识军队的作用,热爱人民解放军,并建立正确的国防形势观、国防义务观、国防光荣观和国防法纪观。

(2)国防精神教育:使青少年树立爱国精神、奉献精神、革命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

(3)国防知识教育:使青少年了解现代军事知识、现代武器知识和现代防护知识。

(4)对青少年进行初步的国防训练,具备一定的军事技能。

当今,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经济要繁荣、生活要提高,这是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中国人民也要党的领导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一切工作都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而展开。人们也普遍认识到经济发展是综合国力增长的基础,是中华民族屹立于强国之林的保证。但在教育新一代的过程中,有些教育工作者在强调“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时,忽略了国防教育的重要性。而使生活在幸福、安定环境中的新一代,在国防意识方面,产生了许多误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部分中学生认为国防教育对他们来说还为之尚早:

在一些中学生眼中,参加国防建设乃是成年人的事,为国防事业而奉献都是将来才做的,他们不明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不明白国防意识应从现在开始培养。试问,一个不为国爱安危着想的学生,能够为社会,为人民而努力学习吗?

二、没有全面认识到当今世界的形势:

当今世界,虽然没有发生世界性的大规模战争,但发生了一些震动世界的局部战争和政治事件。例如:“苏联解体”、“两伊战争”、“多国部队与南联盟之间的战争”、“阿以争端为轴心的中东问题”。中学生对于这些世界重大事件了解,大都有是不清晰的,一鳞半爪的,而不是全面完整的,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世界各种矛盾在深入发展,流血冲突和局部战争仍继续存在,仍影响着我们的生存、发展。

三、没有意识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存在,始终是解决和平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搞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国家,企图把自己的政治制度,意识形势、价值观念和经济模式强加于人,奉行“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动辄以联合国名义,“制裁”主权国家。如此美国借口“人权”问题干涉我国内政,又比如美轰炸我驻南使馆,这些都是霸权主义的表现,而当代青少年成长于和平年代,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并无深刻体会,更没有认识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世界和平的主要障碍。

四、青少年极其缺乏军事知识和军事技能:

学校在新生入学时,有些没有进行军训,有些进行了一至二周的军训,但目的不明确,时间又这么短,能让学生的国家意识提高多少?它最多只能让学生学会立正、向左向右转,而对于军事防护知识,为国拼搏的精神,学生又能了解多少?这难道就是我们所要进行的军训吗?

针对以上国防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当前应抓紧时间补好国防教育这堂课,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首先应提高德育工作者重视国防教育的思想意识,认识国防教育对于中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这是加强国防教育的前提。

学生的国防意识启蒙,一般是从教师开始的,当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广阔的军事天地,他们会迫不及待地了解,去探索这新鲜而又充满刺激的领域,相反,当一个教师设有认识到国防教育的重要性,不注意国防教育时,学生又怎么能懂得他们今日安宁的学习、生活离不开人民解放军的防护?显然国防意识只能是一片空白。

二、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有关的教学内容,时刻不忘加强国防教育,例如:电脑课可向学生讲解全球军事科技已电脑化,如美军于1988年提出使用不同的机器人组成机器人“战争群”方案,并计划于2004年列编股役。化学课可向学生讲解军事知识,如两伊战争中生化武器在战争中的运用,给两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而政治课担负着加强国防教育的主要任务,其教材内容很多和国防教育密切相关,教师可详尽阐述自己的见解,帮助学生提高国防意识。

三、进行军训,这是加强国防教育的有效手段。

进行军训,目的应明确,不能仅仅只停留在教会学生立正、向左向右转,同时军训内容应丰富多彩,除基本军事技能训练外,还要开展一些现代军事防护知识,同时也可开展模范人物学习会,让学生明确军队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奉献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实现军训目的,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

四、开展时事评论活动,这是一种可普遍采用的加强国防教育的方法。 当新闻、报刊报道有关国防方面的问题时,应及时地积极倡导学生针对性地对时事进行评论。例如:98抗洪,可让学生明确军队在抗洪斗争中的作用,让学生自觉向抗洪斗争中的英雄人物学习,支持灾区的抗洪斗争,培养爱国主义意识。又如: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维和部队轰炸我驻南使馆事件。让学生评论,在激愤陈词中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并充分认识到国家的贫穷、落后,只能受他国的欺凌,这些都可让学生真实体会国防的重要性,从而自觉提高国防意识。此外,还可开办“少年军校”,开展拥军优属等活动。

总之,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区的国防教育条件,灵活机动地开展国防教育活动,提高中学生的国防意识,使新一代成为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合格接班人。


国防动员存在的问题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5390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