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跟着古诗词去旅行

时间:2017-01-20 07:00:37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带唐诗去旅行

带唐诗去旅行 让我们一起回到一千多年前,那个立于世界之巅的朝代。跟着诗人们,从边塞到南国,从山水到城邦……

路上,有诗,有远方。

长安长安

——世界上曾经最繁华的地方

《长安春游》

[唐] 王建

骑马傍闲坊,新衣著雨香。

桃花红粉醉,柳树白云狂。

不觉愁春去,何曾得日长。

牡丹相次发,城里又须忙。

《长安秋望》

[唐] 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长安旅夜》

[唐] 许浑

久客怨长夜,西风吹雁声。 云移河汉浅,月泛露华清。 掩瑟独凝思,缓歌空寄情。 门前有归路,迢递洛阳城。

巍巍群岭

——千万年矗立,只为守护华夏大地

《望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题天柱峰》

[唐] 白居易

太微星斗拱琼台,圣祖琳宫镇九垓。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一路向西

——有一种美丽叫苍凉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篇二:走进古诗词

唤醒诵读潜能,调动诵读情感。

古诗词具有其他语言无法比拟的优势——节奏感强,琅琅上口,篇幅短小,韵味无穷。

学生诵读的过程很简单,就是多接触,多诵读,熟读成诵。古诗的语言极富音乐美,它合辙

押韵,本身的节奏、音律就给人以美的享受,琅琅上口。只要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体会诗的

音韵节奏,领略诗的音乐美,并发挥想象,感受诗的意境,就会充分激发学生的记忆潜能,

使学生有诵读的愿望、兴趣,不用老师督促,自然而然地背诵古诗,同时发展了记忆能力。

新课程强调:语文教学应“注意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培养语感”, 因此许

多诗词在背诵的过程中不一定要求学生能够理解透彻,这就不需要大量的课堂时间即可完

成。只要我们善于唤醒学生的背诵潜能,学生会把背诵古诗词当作吃饭、睡觉一样简单的事,

随时、随地有感而发,脱口而出,成为一种需要,而他们学生时期记记下的古诗词将成为永

恒的东西,一生受益。

背诵古诗促进积累,增强记忆,首先要狠下功夫。早读课上成背诗课,学校一天的生活

在古诗的诵读中拉开序幕,学生不只是会背即止,要温故知新,背得熟,记得牢。长期训练

必将形成积累,增强记亿,养成习惯。

其次书写古诗勤识字。用规范的文本,标准的章法指导学生在写字课上抄写、默写会背

诵的古诗。这样,既强化了古诗的记忆,又能帮助学生巩固识字,就不会出现“春眼不绝晓,

处处吻啼鸟”的错误了。

以读为主悟诗意。《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由教师的

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古诗的教学当然也应体

现这一点。诗情诗意是读出来的,教师不能再越俎代庖,而应让学生直面经典,与诗词文“真

心接触”,自己读解,自己感悟,自己体会。教师则重点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即

使是疑难焦点,教师也不急于揭晓,而应巧设台阶,引导学生逐步领悟。一遍又一遍地诵读,

在诵读中将古诗文变抽象为具体,变平面为立体,变静止为灵动,从而感受其中有声有色、

有血有肉、有情有理的丰富内涵,以达到读懂诗意,感悟诗情的目标。如学习《江雪》与《题

秋江独钓图》,让学生读读这两首诗,说说眼前分别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然后再进行朗读赏

析,学生就能找到同样都在“独钓”,而两位诗人心情、境遇是不同的。

一、诵读在古诗词教学中的重要性

我国的语文教学传统告诉我们:要想使学生有效地感知文本就必须诵读。汉语作为一种

语言符号,不仅表达着字面意思,体现作者的情感,而且还传达着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以及

耐人寻味的内在意蕴;而诵读则要求诵读者调动心、耳、口、眼、脑等感官,揣摩词语的内

蕴,体会文本的情味,将文字背后的各种意义传达出来。古人对此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北宋

教育家张载提出“书须成诵”,南宋朱熹称:“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然精读,精读

后理自见得”,唐代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等

等,均说明诵读在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从而实现“以声传情、因声会意”方面的

重要作用。

从初中古诗词教学目标的三个层次来看,“积累”层次要求学生初步理解和准确背诵古

诗词名篇名句;“感悟”层次要求学生感悟古诗词的“形之美”(即语言文字的魅力)和“神

之韵”(即语言文字所承载的诗词作者情感以及其主观情感浸染的社会人生);“运用”层次

则是建立在大量的“积累”和“感悟”之上的最终目标(指学生在接受大量古诗词的熏陶后,

使自己的欣赏品位、审美情趣乃至思想情操得到提升)。三个层次的目标都与“诵读”有着

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诵读是古诗词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二、诵读教学方法和教学要点

“诵读教学”,顾名思义就是以诵读为主要方式进行教学,它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有

声对话过程,属于阅读教学的范畴。据笔者的不完全归纳,诵读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范读法

教师的示范朗读可以融情于声,“设身处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可以使学生直接观察教师的表情,揣摩模仿教师的

语气、语调,进而理解课文内容,体悟感情基调。刘国正先生在回忆他的语文老师时说:“先

生很少讲,但喜欢吟咏,吟到得意处,音节铿锵,声震瓦屋。我也跟着吟咏,跟着铿锵,许

多诗篇的妙,是跟着吟咏体会的”。可以说,范读是教师朗读技巧和美感体验的完美结合,

不仅给学生在朗读上(诸如停顿、重音、语音、语速、语调等方面)的示范指导,同时也对

学生感受诗歌的内在美以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教师范读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一种方

法是教师大声朗读,学生小声伴读,另一种方法是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以此增强范读时的

师生互动性。

教师在运用范读法教学时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不要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范读不等于

程式化的朗读。教师范读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而不是让众多的学生形成一种固定

的语速、语气、语调和情感表达,如果那样的话,就违背了个性化理解的原则。二是注重发

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范读的同时,应强调学生还有自我发挥的空间,不一定拘囿于

老师的套路。引导学生自己去评,在评中读,如:“你觉得老师读得最好的是哪部分?哪部

分的读法还可以改进?你认为应该怎样读? 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二)朗读法

朗读法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即清晰响亮的把诗词读出来。

这种方法能训练语音,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加强学生的记忆力和语言感受力,能培养

语感,再现古诗词的情境、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的朗读评价标准是: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可

以有所侧重。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

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朗读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可自由小声读、个别读、分组读、

接龙读、分角色读、分男女声读、齐读等等。

教师在运用朗读法教学时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要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字,

扫除读音上的障碍。利用参考资料了解诸如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与用典情况等内容,降低理

解的难度;其次,要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一般技巧。如在朗读中要讲究停顿,以达到跌宕起

伏的效果,更好的表情达意。凡是内容明快、跳跃性不大的诗歌,停顿稍短;内容深沉、跳

跃性较大的,停顿宜稍长,以求层次分明,诗意突显。要注意重音的处理,以此达到抑扬顿

挫的效果。要把握节奏,通过语速的快慢传情表意。一般说来,表现人物惊惧、紧张、喜悦

或愤怒、欢欣的感情,朗读较快;表达沉思、回忆、悼念、悲痛的心情,朗读节奏较慢;表

示介绍、交待、叙述的文字,朗读时运用中等速度节奏等。

(三)听读法

听读法指利用录音机、多媒体等电教化教学手段播放著名朗诵家范读的诗词。“朗诵艺

术家以普通话为依托,通过语气、语调、语速、重音的变化和情绪的调成,或刚劲、激扬、

气贯长虹、排山倒海,或温馨、柔美、曲折委婉、浸润心田,以情感再现文学作品的思想内

涵,用声音重塑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把听众带入作品创设的艺术境界,使听众心灵得到艺

术魅力的感染和高尚情操的净化”。[2] 朗诵家以其标准的普通话发音、对作品情感的准确

把握,以及对朗诵技巧的熟练运用,为古诗词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给学生美的享受与熏陶,

也为学生诵读树立了榜样。

教师在运用听读法时教学时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要指导学生通过反复听、仔细听,认

真揣摩分析朗诵家对诗词文本处理的精妙之处;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求学生边听

边跟读,鼓励学生从最初对朗诵家的模仿,逐渐过渡到结合自身特点,灵活处理节拍、节奏、

重读、轻读,把握语调和旋律,进行具有个人风格的声情并茂的朗诵。

(四)品读法

品读的过程,其实就是通过轻吟细品,对古诗词所表现的情景、情感、意韵等进行解读

和赏鉴的过程。这时学生可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力,发掘自己的内心视象,再现逼真的情境,

体验诗人的喜怒哀乐,达到情感的交融、心灵的净化。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

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曲用九个常见的

意象构成一幅秋天的傍晚萧瑟苍凉的图画,表现出天涯游子彷徨苦闷的心境。又如辛弃疾的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一词描绘了一幅幅扣人心弦的战斗画面,表现出诗人杀敌立功

的壮志豪情和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品读时,要做到心中有画,有立体的图景,这样,才能

读出画意;反复品读,不断咀嚼赏鉴,这样才能受到诗人激情的感染,才能感情共鸣。

教师在运用品读法教学时应注意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拓展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将诗词中

所描述的景物转换成一幅幅立体的图景,引导其步人诗境,感受古诗词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

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使他们如见其景,如见其

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达到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

诗人要表达自己的感情,往往运用一定的意象,构制出各种各样的意境,使不具形的抽

象感情,生动、具体、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如“月”,也许因为其圆且亮的美好,又也许

其遥不可及的神秘,往往成为人们盼望亲友团聚,表达美好祝愿,向往美好生活的寄托。李

白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愁心”无处可寄,只好寄予善解人意的“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子瞻中秋团圆之际,却无以见子由,于是许下“但愿人

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心愿。鼓励学生找出诗中的意象,并运用已有的对诗词的感知和生活

经验等,发挥想象,把个体的意象转化为多姿多彩的立体画面,将有助于理解诗词的意境。

古诗词中其他常见的意象:“杨柳,折柳”表达惜别,伤感;“菊、梅、松、莲”表达品

行高洁、坚贞不屈;“鸿雁、青鸟”表达游子思乡怀亲,羁旅伤感;“古迹”表达怀古伤今;

“酒”表达欢悦得意或失意愁苦等等。让学生理解一些常见的意象(物象)表达的特定含义,

也就是当学生懂得了这些“物”所表达的情思,就会初步把握作品的意蕴。再扩而言之,学

生若能借助于这些“物”进入想像的天空,品出东奔西跑其中的“情”,也能够“悲落叶于

劲秋,喜柔条于芳春”而后再造于自己的作文中,那就更好了。

我国古典诗词讲究“意在言外”,讲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讲求自我在与自然深沉

契合中激荡而生的某种“情趣”,“神韵”,这就是诗词的意境美。意境是作者的主观生命情

调和客观自然景色互相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和谐统一的结果。要

让学生跨越时代、民俗、社会和情感的障碍,根据诗词的文字信息,展开联想和想象,与诗

人一起进入意境,品味浓郁的诗情,以获得审美体验,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就要

靠教师创设情境了。

周一:竞登“论讲坛”。

这一个板块是综合性学习的开始部分,由学生先自主预习,在预习时学生可以查阅工具

书疏通字词,通过翻阅有关唐诗宋词的书籍或上网查询,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和作品的背景

资料,以帮助理解作品蕴含的思想情感,为诵读和鉴赏打下基础。在课堂上,学生们自告奋

勇登上“论讲坛”,将自己查阅到的资料介绍给其他同学,或介绍诗人,或解说作品,方式

既有在黑板上直接板书讲解的,也有利用投影或幻灯将资料展示出来的。登上“论讲坛”的

学生俨然就是一个个小老师,不仅锻炼了口才,也增强了自信。而同学之间也可以提问质疑,

还可以相互补充,以此创造了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的良好氛围。

周二:兴尽“吟咏阁”。

语文教学一直强调“厚积而薄发”。开展丰富多彩的古诗词朗诵竞赛活动,可以在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从而大量积累古诗词。在诗词朗诵活动之前,教师就必须对学生的朗诵作精心的指导,使学生摸索出并掌握古诗朗读的技巧。

首先要引导学生体会出诗歌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就是说作者有了情思再发为文辞,读者先看了文辞再体味到情思,情感是作品的灵魂。而诗歌是“缘情”而作的,训练学生的朗诵,要把朗读技巧与情感体味联系起来,使学生准确充沛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

次要引导学生感受到古诗的音韵之美。“诗为乐心”,古有诗词掷地作金石声之说。古典诗词的音乐之美来源于平仄的搭配,节奏的停连,韵律的悠扬。所以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唱起来和谐悦耳,像音乐一样有节奏美,使学生体会到了朗诵的乐趣。要训练学生学会把握诗歌的节奏形式,如:四言句为两个音节“神龟—虽寿,犹有—竟时”;五言句为三个音节“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或“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七言句为四个音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或“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训练,对古诗吟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参加朗诵比赛的积极性很高,形式也多种多样,有的配乐朗诵,有的舞蹈伴诵,有的两人唱和对诵,有的集体朗诵等等,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竞显风采。

当然,古诗词的诵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贵在日久天长的积累,“一曝十寒”是学不好的,只有通过“一天一诵”,常记常诵,长期浸染在古诗词之中,受到熏陶,受到启迪,才有所收获。这个方面可以有语文骨干或语文小组长负责检查落实,还可以取得家长的配合,由家长协助督促检查。

周三:畅谈“品赏馆”。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不仅有音乐美、人情美,更有语言美、意境美,因此古诗的学习不能只满足于朗朗成诵,还应学会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那么,学生走进古典诗词的“渔场”,如何去“渔”呢?我的方法是,先为学生提供经典范例,由学生自主合作,深入地研读范例,从中探究出一些诗歌鉴赏的方法,我再给予适当的点拨和指导,然后学生自选篇目尝试运用这些方法,并通过交流评改、反复练习,逐渐熟练掌握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我给学生提供的范例是两篇同题文章《〈咏柳〉赏析》,作者分别是袁行霈教授和马茂元先生,我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这两篇文章。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学生探究出了鉴赏古典诗词的一些方法,如:

1、鉴赏中国古典诗歌,要从诗中的形象出发,抓住形象在声音、色彩、线条、情态等方面的特点,并透过形象,体味出诗人注入其中的感情,体会诗人借景抒情、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如张志和的《渔歌子》。

2、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联想十分丰富,有些诗歌的构思完全建立在一片联想之上。阅读这些诗,应当驰骋自己的联想,展开想象,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在头脑里产生丰富的画面,才能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去,才能真正欣赏它的意趣。如曹操的《观沧海》。

3、可通过“换字”比较的方式推敲、揣摩关键字词,品味诗人“炼字”的妙处,特别要抓准 “诗眼”。如赵师秀《约客》中“闲敲棋子落灯花”的“闲”字。

4、加强拓展比较阅读,进行多向比较研究,在比较中加深理解、记忆和运用,可使原有教材内容的容量更加丰富了,也可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如:古诗中送别题材的诗歌,李白的《赠汪伦》,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刘长卿的《送

灵澈上人》,写法各不相同,你喜欢哪一首或者诗中的哪一句,说说为什么。这样方式可以以点带面,扩展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积累,加大了教学密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附一:《〈咏柳〉赏析》文章两篇——

《咏柳》赏析(袁行霈)

这首诗很短,只有四句,28个字,艺术上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

这是咏物诗,从\"咏柳\"这题目一看就知道了,是歌咏柳树的。这首诗的确是处处扣紧柳树来写的。但是我觉得诗人所歌咏的决不仅仅是柳树,他是借着柳树歌咏了春风,歌咏了春天的到来。人们对于春之来临,往往是从自然界的变化中得知的。水的解冻,燕子的北翔,都是春回大地的信号。不要忘记,柳树也是一位报春的使者。民间谚语说:“五九、六九,隔河看柳。”早在五九、六九的时候,远望之中的柳梢已经隐约地带上一丝儿新绿了。贺知章借着描绘柳树的新妆,歌咏春天的来临,很能唤起读者共鸣。咏柳,而不局限于柳,借咏柳而咏春,这是高出于一般咏物诗的地方。

其次,这首诗的构思新颖,比喻巧妙,诗的形象仿佛要凸出于纸面之上。特别是后两句,用剪刀比喻春风。她裁出细叶,剪好丝绦,妆成碧树,吹到哪里,就把勃勃的生机带到哪里。她剪破严冬的笼罩,裁出万紫千红的世界,她的轻捷,她的锐利,随之而来的创造的喜悦--种种美好的想象都可以由这两句诗产生出来。好诗都是富于启示性的,言近而意远,能够通过一两个鲜明的形象唤起读者的联想,启发读者在自己的头脑中构成无数新鲜的画面。这首诗正是这样,它通过一株柳树写出了整个的春天;通过似剪刀的春风,赞美了一切创造性的劳动。这样新颖的构思,这样清新的艺术境界,即使在唐诗里也并不多见。

第三,这首诗只有四句,却很富于层次的变化。第一名“碧玉妆成一树高”,先写总的印象,也为全诗定下了基调。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单就柳枝作一番细致的描写。第三句、第四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再进一步写柳叶。先从大处着眼,愈写愈细,好像绘画,先勾出轮廓,再添枝加叶补充细节。这首诗前两句和后两句写法也不一样,前两句是描写形容,碧树如玉,柳枝如丝,碧树怎样高上去,柳枝怎样垂下来。后两句写柳叶,如果还用这种写法,说柳叶怎样细,怎样嫩,好像是刚刚剪裁出来的一样,那就显得呆板了。诗人在后两句换了一种写法,不对细叶作任何形容,也不打什么比喻,只是猜测谁裁出了这美丽的细叶。描写的重点悄悄地转移到春风上来,是春风裁出了细叶。这就在前两句的艺术境界之外,开辟了新的艺术境界,使读者耳目为之一新。

《咏柳》赏析(马茂元)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

篇三:长安古意唐诗旅行

长安古意唐诗旅行

(配图来自新浪微博用户:@老树画画)

高宗在位的最后一年,注定是一个热闹的年份。洛阳南边的嵩山一向不过是和尚念经和几个文人求道的地方,今年忽然大兴土木,披红挂彩,原因是高宗和武后要一起去封禅。

消息一传开,不少落第的士子和不遇的隐士就早早聚集到洛阳,等待圣驾路过,好献上精心制作的文章,碰碰运气。天津桥、平康坊那一带的青楼和酒楼,都格外繁盛起来。骆宾王也从宝鸡赶来这里,等着献上自己精心构思半年的赋。

但到了正式封禅嵩山的那些热闹日子,骆宾王却扭头去了清冷的箕山,看望在那里卧病的卢照邻。

无法完全弄清骆宾王掉头而去的原因。线索之一是,封禅前几天,武三思前来开道,他骑着高头大马颐指气使,可能刺激了徘徊路边的骆宾王;另外,一些从长安来看热闹的人带来消息说,卢照邻在长安久病无医,已回到故乡箕山隐居,病情也更加恶化了。

骆宾王来到箕山脚下,被一道环形水堰挡住去路。这是他没有想到的。

因为朋友不是一座古堡,不是一处对面的渡口,朋友更像一条大道,让人自由地行走。在长安和洛阳的那些青春日子里,骆宾王和卢照邻曾一起有过很多美好的行走。他们感到是在一座世界上最自由的大城市里行走,吟诵,歌唱,并且认为这就是他们的生活。因此,骆宾王觉得无法忍受在显尉、县丞之类的小官任上长期的生活,自愿离职,正像许多年后高适所作的--他在封丘显尉的位子上呆了三年,终于在一个下午脱下那身绿袍,去长安找王昌龄和储光羲他们了。

眼下骆宾王面对的是一座古怪的城池,甚至没有设置桥梁,而对岸茅屋边上类似地下掩体的建筑更增添了这一印象。池水来自颖水,颖水通到洛水,洛水通到黄河,直至流入大海。骆宾王呼喊了半天,那边还是充耳不闻。只是到了最后,才有一个老人露面,他慢吞吞走到渡口,冷漠的眼光投向骆宾王,显然他已习惯对外面世界的来客保持这一态度。

但他忽然神色大变,骆宾王也同时认出了他--卢照邻长年的仆人。

“您还是穿着上一次离别时的青衫。”在船上他对骆宾王说。

骆宾王上了孤岛,急匆匆走进茅屋,却没有发现卢照邻。一瞬间骆宾王产生了很多不祥的想象。老人向他指点那座地下堡垒式的建筑。

骆宾王心中大震,因为从近处看,那是一座坟墓,一座真正的、用来埋葬任的坟墓。难道说他不该在洛阳多停留了两天?难道他现在能见到的只是这座坟墓了?

老人带领骆宾王走向坟墓。这座坟墓没有插招魂幡,路上也没有飘着纸钱,骆宾王想到自己来时应该带着这些东西。他已经在心中努力,试图平静地接受朋友的死亡,就像他接受过王勃和陈子昂的死亡。

他似乎注定要比所有的朋友们活得更长久,忍受孤独来纪念他们的死亡--但来到坟前,骆宾王发现:墓穴是开启的。

他跟随老人走下墓穴,开始什么也看不见。等眼睛习惯了,就看见了黑暗中的床,床上的卢照邻,卢照邻扭着头,炯炯地注视着他。

老人点亮了油灯,墓穴笼罩在柔和的灯光中。这种调子稍稍安抚了骆宾王心头的震慑。在这种地方见到卢照邻,可以毁灭一切旧日长安和洛阳的记忆,甚至否定整个墓穴外的世界。卢照邻似乎在用匕首和世界进行垂死一击。

“照邻!怎么会是这样?”“当我长年累月地躺在这里,望着外面世界透进的一丝光亮,我会想:他们来了,从长安和洛阳来了,看到这里,他们感到震慑。这其中有最后的快感吗?

刚开始的时候,我也像你那样问自己。但随着时间推移,黑暗聚集,这样的问题就消逝了,不值得回答,我甚至也没有了那种固执地要把自己和世界对立起来的意思--那道水,这座墓穴,只是这时我已习惯了墓穴和孤岛的环境,不想再费事改变而已。而且从我搬进墓穴那天起,大概由于见不到阳光,我一天比一天不能活动,现在能转动的只有我的头部了。当然心还在跳动。而且,从这座墓穴的角度看,我非常适合它,它找到了自己的真正用途,我也不愿损害它的这种利益,毕竟我能对世界有所好处的地方已经不多。一旦我搬离了这里,势必造成一起悲剧--墓穴的悲剧。”

骆宾王发现,他朋友的身体完全让他认不出来,脸上诗情的肌肉也已完全萎缩。眼睛一直在向后退,退回到筋索和骨头的深处,在那里,失掉了多余的眼风,紧紧收缩、凝聚,最后成为致密的火--肉体深处的星星。只有在那遥远的燃烧着的星球深处,骆宾王能够找到他原来的朋友卢照邻--经过多年离散,我们终于来到朋友面前,却发现还须到最遥远的星球去寻找,我们此前千山万水的跋涉不过是个开端。

这是否是智慧的火?它能不能看透骆宾王未来的遭遇?

“不,你以为我是一个残废的先知,站在他同胞倾颓的城市废墟上,眺望拯救和惩罚的日子,也许还会有诗歌和传记?你以为我因为残废和预先身处墓穴,就获得了一种全新的能力,在这里有多少残缺,在那里就有多少完满?不,我这残废深处仅余的智慧,只够用来盘点记忆,聊以自娱。

你认识刘希夷吗?他像当年的我一样年青,从洛阳城南的花街柳巷中走出来,兜里还揣着一幅妓女月英送给他的绣帕,她请求替她写一首《白头吟》,送给她负心的情人。为了这首诗,月英当然不会仅仅用一方绣帕来答谢刘希夷,绣帕不过是用来回味的。因此刘希夷走出巷子的时候,内心和身体上都还充满着甜蜜慵懒的回味。但他是一个真正的诗人,因此他的头脑已经开始构思这首诗。

那是洛阳的花落时节,百花争艳,当时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到处一律种牡丹,铲除其他花草--武后这次来到洛阳,牡丹花怕是种得更多了,别的花差不多绝种了吧?不时有落花飘到刘希夷肩上,又从肩头跌落,落入他身边的沟渠里流走,这些落花就在刘希夷思想中被随意捡起,成为那首诗歌的材料。它们将堆积成一副流行的伤感场景,伤感剧的主角人物就是月英。这种甜蜜蜜的伤感堆积起来很容易,刘希夷想在吃饭时借着酒味写成。

但走着走着,也许因为刘希夷无意离开了大道,走到了荒僻小径,也许是他的思路没有设防,越走越远了,他眼中的洛阳开始变成另一个样子。在这里,伴随着百花落下的不是甜蜜的眼泪,却是没有水分的黄土;北邙山墓群一天天在扩大,与旁边活人的世界一起繁盛;一个人在有史以来最宽阔的大街上走着走着,忽然会走投无路;往日断戈锈矛的尖头埋藏在人们脚下,而人们又在挥舞着新锻的戈矛。这出闹剧其实是一个真正的悲剧舞台,主角已由月英换成了刘希夷。他要导演自己的悲剧,组织落花、黄土、松柏、爱情、肉体这些素材,构造出死亡:

今年花开颜色改

明年花开复谁在

岁岁年年花相似

年年岁岁人不同

你知道那以后不久,刘希夷就死了,死得非常离奇。巡夜者发现他的嘴巴被一包黄土堵住,也许黄土上还飘了些落花。流言风靡了洛阳城。”

“对。我前几天在洛阳,就听说宋之问因为喜欢那两句关于死亡的诗,仗着是刘希夷的舅舅,强行向他索要,刘希夷不肯,宋之问竟然用装着黄土的大口袋把他闷死了。这没有确切的证据,不过还是为他招来了恶名,他往后的流放和被杀,跟这也有关系。”

“宋之问虽然杀害了刘希夷,却并没有真的得到这两句诗,因为谁也不承认宋之问可以写出这样的诗。其实我想,刘希夷拒绝他舅舅的真正原因是,他明白这并不是他的诗,他无权赠予任何一个人,而且还想让他舅舅尽量远离这首诗,因为它是自行流传的灾殃,一开头是爱情和春天,中心却是阴谋和死亡,以后,还有流放和杀戮。”

“我也曾像刘希夷那样年青,拥有美好的热烘烘的身体,清爽地走在长安大街上,就是那条宽得不必要的大街----还记得吗?我们一块去看王勃斗鸡?”

“对,那时他是沛王府的斗鸡事务总管。”

“虽然你离开长安的日子比我还长,但你一定清晰的记得我们踩在脚下的那条长安大道。那条大道不如说是无限延伸的广场。因为它宽的离谱了,任凭整日里车马辘辘,红尘滚滚,依旧只把大道的靠中心部分践踏出了车辙和足印,那些靠边的地带长满了草,居民们又把这些草地辟为菜地,出现了连片的城中村。当时,一块块菜地开

满了油菜花,而马车从菜地旁奔腾而过,我们就走在滚滚风尘和乡村的宁静之间。我们的目光和腿脚都很自由,不由感到这是属于我们的广场。但是我们忽然碰到了长孙无忌家的车队。”

“对,他家的马队一来,宽阔的大街顿时变窄了。”

“是的,我们一瞬间就被笼罩在尘土中,连彼此的面目都看不清了。我憋住气,眯着眼睛忍耐,指望车队快些过去,车队却没有完头。到后来,我感到面对一个飞旋的轮子的世界,众多的齿轮一个套一个,一架巨大的连绵的机器,不知从哪里获得了永远不停的动力。一旦卷入这些轮子,凡人就会粉身碎骨。

当一切突然结束,我无味地看了一眼自己的脚,却发现地上多了一样东西,竟然是一把女子用的团扇。虽然沾了些灰尘,绸质的扇面还是光洁如新。于是我想起刚才飞旋的轮子中闪过的,依稀有一张女性秀美的面庞,在红尘的味道中,似乎还有过一阵芳香。”

骆宾王:“那也许是她故意遗下的吧!你没听说过韦护的故事吗?这是我们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

“但那时不是黄昏,也不是在曲折、深情的小巷。我正在看那柄扇子,一个穿红袍的公子模样的人疾驰而回,举起马鞭吼道:'大胆狂徒,竟敢窃取丞相家眷的扇子!'

我本能地非常气愤,昂首抗议:'这是我拣到的!'

'什么?还敢狡辩!你们是什么人?'几匹马已将我们围住。马蹄得得贴身响着,践起干燥的尘土,还闻到马鼻子呼呼的气息。

我在这种混合的气味中,愤怒得失去了理智,仍旧紧攒住那把扇子。这时你却拍拍我的肩膀,取去扇子恭敬地献给公子,还说:'我这位朋友不知高低,顶撞了丞相府的大人。他确实是无心拣到团扇,并无存心损坏,现在奉还,乞求恕罪。'

公子瞪着眼问:'你是什么人?'

你说:'我是一介布衣,叫骆宾王。这位朋友现为邓王府典签。'”

公子哼了一声,接过扇子,一帮人马疾驰而去。


跟着古诗词去旅行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5324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