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万名医生进农户

时间:2017-01-20 06:52:24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济宁市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实施方案

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实 施 方 案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立健全民生保障体系的意见(试行)》(济发【2012】31号)及任城区政府《关于印发任城区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任城政办字【2012】69号)精神,我院确定在二十里铺镇开展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试点推行家庭保健医生制度,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加主动、个性化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现结合我院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 工作目的

通过开展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为每一户农民家庭配备保健医生,引导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基层,与农村居民建立稳定的服务关系,为农村居民提供主动、连续、综合、个性化的服务,提高农村居民对卫生服务的信任度,实现“户户拥有自己的家庭保健医生,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二、 工作原则

(一) 充分告知,自愿签约。通过广泛宣传,使农村居民了解保健医生的联系方式和服务内容。充分尊重农村居民个人意愿,在坚持自愿的前提下,与居民签订《服务协议书》,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

(二) 全面覆盖,突出重点。在全国服务于农村居民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服务能力,首先以辖区的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慢性病患者为工作重点,优先覆盖、优先签约、优先服务。

(三) 规范服务,强化考核。

的服务内容和质量,列入对机构、团队及个人的考核内容。

三、 工作模式

实行“保健医生团队-农村居民”服务模式。坚持“属地为主,就近帮扶”的原则,从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选派医务人员,1名医生和1名护士或其他医务人员组成1个小组。每一小组对口联系一个行政村,并与对口联系村的乡村医生组成保健医生团队,共同开展农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医务人员进村工作以巡诊为主,佩戴胸卡,携带出诊装备和工作日志,经村“两委”成员在工作日志上签字后,与村卫生室工作人员一起巡诊,并由户主签字确认。

农村居民根据自身意愿,凭身份证明或户口薄、暂住证与保健医生团队签约。签约周期原则上不少于1年。期满后如需解约需告知保健医生并签字确认,不提出解约视为自动续约。

四、 目标任务

到2013年底,全镇所有行政村落实保健医生签约,对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和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全覆盖,签约率达到30%;签约家庭达到100%;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知晓率达到60%。

到2015年底,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90%,接受服务的农村居民家庭对保健医生服务满意度达到90%。

五、 服务内容

(一) 按照国家、省、市要求,提供相应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 个性化优惠服务

1. 健康生活方式知道服务。针对签约家庭成员健康状况,

息告知签约家庭;指导签约家庭成员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里平衡,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

2. 健康评估与规划服务。根据居民个人健康信息,每年对其进行1次健康体检和健康状况评估,并制订个人化的健康规划,指导居民进行健康自我干预。

3. 慢性病交流指导服务。组织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交流学习,提供健康咨询和个性化指导服务。

4. 亲情上门服务。对空巢、行动不便并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与长期患病的病员家庭建立“一对一”长期帮扶关系。

5. 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服务。签约居民病情超出保健医生团队诊疗能力的,保健医生团队优先提供上级医院预约诊疗和双向转诊服务,优先安排挂号、检查和住院,病情稳定后可转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治疗。

(三) 根据农村居民要求,开展其他适宜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和个性化优惠服务为免费项目,如有增加的项目,在居民自愿的情况下,并按照相关文件规定标准执行。

六、 考核办法

采取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考核办法。我院制定检查方案和考评办法,由专人组织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定期通报考核结果,考核结果作为对医务人员经济补助和兑现奖惩的依据。

七、 经费补助

选派的医务人员派出期间的交通、通讯、伙食补助等费用,我院给予每人每次100元的补助。

中列支。

八、 工作要求

(一) 开展保健医生宣传。各组保健医生要积极争取对口联系村村委的大力支持,落实“三定点、四公告”,即在村宣传栏、村组织活动场所和村卫生室,定点公告保健医生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投诉电话等。同时利用农村义诊、巡诊、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等工作机会,大力宣传保健医生服务工作。

(二) 建立家庭保健医生包户制。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选派的2名医务人员与对口联系村的乡村医生所组成的保健医生团队,对户籍居民实施保健医生健康管理包户制,即保健医生对自己所负责服务的家庭按需求提供包括电话咨询、健康教育、就医问药、预防保健、康复指导等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保证建立一份家庭健康档案、签订一份服务协议书。

(三) 实施上门服务巡诊制。选派的医务人员根据自己所有服务的家庭数量、健康需求合理安排到农村居民家庭的上门服务巡诊时间,实行弹性工作制,确保每月不少于3天,与服务对象每年不少于2次面对面交流。要认真整理医家庭为中心的居民健康信息,及时将信息输入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各团队为居民提供服务时,要注意沟通技巧,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及时掌握居民评价,根据居民反映,对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进行不断改进及提高。

(四) 建立保健医生与居民的信息交流平台。充分发挥电话、网络等现代通讯手段和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等平台作用,构建保健医生与居民的信息交流平台,密切保健医生与所服务居民的关系,为居民提供快捷、全面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九、 实施步骤

(一) 制定领导小组。制定以武文华院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

(二) 宣传发动。2013年3月底,召开启动仪式,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宣传保健医生服务工作,推进农村居民主动签约。

(三) 签约服务。2013年4月后,各保健医生团队利用巡诊、随访、查体等多种形式与农村居民签订服务协议,并存放于家庭档案中,共同履行协议条款,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并及时向农村居民公布签约情况。

(四) 督导考核。2013年11-12月,我院领导小组对保健医生进农户开展情况考核,市卫生局、市财政局适时督导考核。

十、 保障措施

积极推进保健医生签约服务工作,逐步建立全科医生与居民契约服务关系,符合国家医改工作精神,对方便农村居民看病就医,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各保健医生,要积极配合,相互协作,扎实推进工作进展。要在乡村醒目位置安装服务团队公示牌或宣传栏,公示牌要标明团队人员姓名、联系电话、投诉电话;保健医生服务联系卡发放至每一户家庭,做到公示牌深入农村、联系卡深入家庭、家庭医生服务深入人心。要注重改善保健医生的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为保健医生配备必需的交通、通讯工具,制定可行的激励措施,为工作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基础。要加强医患沟通技巧和全科医学服务理念的培训,改善保健医生的服务方式,利用规范的诊疗活动和耐心的服务态度,提高居民的信任度,促进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持续开展。

附件:1.济宁市农村居民家庭保健医生服务协议书(样式)

2.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3、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第一批小组成员名

篇二: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工作整改方案

济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工作整改方案 2012年我院因二甲复审工作未能及时开展“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节后我院领导高度重视,于2013年3月份开始,我院积极参加济宁市卫生局组织的“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具体工作如下:

一、按照活动要求,在全院筛选出了35组共70名优秀临床医师及护理人员,深入任城区二十里铺镇35个行政村。一名医生、一名护士和所包村的乡村医生组成保健医生团队,深入农村,与居民签订服务协议书,免费提供家庭医生式服务。

二、我院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专人负责。领导小组对活动开展进行统筹安排。召开了宣传动员会议,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为了落实好“三定点四公开”制度,重新制作了标明保健医生单位、姓名、联系电话、投诉电话等内容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公示栏,并查缺补漏按要求在各村醒目位置悬挂;并制作了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服务联系卡。对保健医生团队在工作要求、工作方法、沟通技巧、入户礼仪等方面进行了专项培训,要求保健医务人员向群众开展保健医疗服务工作的同时,做到公示牌深入农村、联系卡深入家庭、保健医生服务深入人心,做到健康下乡、礼仪入户。

三、 严格要求工作成效。医院要求选派的医务人员每月拿出三天以上的时间走村入户,每次不少于5个小时与服务对象面对面交流, 1

送知识、送技术、送设备、送温暖、促健康,并与长期患病的家庭建立“一对一”长期帮扶关系,把自身所学、所会、所能送到田间地头,送给基层群众,服务百姓健康,做到面对面、心贴心,沟通无障碍。这是我院的服务宗旨。我院将长期持续把活动开展下去,为周边群众带去我院的优良技术,带去无微不至的服务。

四、我院为解决下乡交通不便的困难,专项购置了四辆电瓶车,放于二十里铺卫生院供下乡人员使用,并配备了出诊箱、听诊器、血压计等医疗用品,方便入户为村民健康检查。医院规定,如保健医生发现家庭特困的慢病病人,可向医院申请免费药品救助。

五、为保证下乡保健医务人员的生活,医院加大了交通、误餐劳务补助。成立了医院考核小组,制定考核标准,通过查阅资料、现场查看、走访群众等方式进行考核,每月对该活动进行一次督导考核并通报考核结果,根据考核结果发放劳务补助。对履行职责不认真、落实责任不到位的小组成员,将按照上级要求进行处理,并在全院进行通报,坚决取消该成员当年的所有评先树优资格。对工作成效显著的成员,将进行表彰奖励。

截止到2013年3月,累计保健医生共入户走访签订服务协议书2320户,建立健康档案6500余份。更新健康档案100份,发现和随访高血压300余人,发现和随访糖尿病110人,发现其他疾病10人,为1200人制定了健康处方和健康指导方案。发放慢病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5种5000余份,发放控盐勺和控油壶2300余套,所帮扶村近1500余人得到了我院保健医生的有效治疗和健康指导。

2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还存在很多不足,现整改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为推动活动深入开展和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现我院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目标责任制和考核通报制,要求广大医务人员牢固树立学习意识、服务意识,在医疗帮扶工作中发挥好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做到“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

二、合理排班,确保时间

合理安排进农户的时间,克服与正常工作业务工作之间的矛盾,做到巡诊和医院工作两不误。保证每月巡诊不少于3天,每年不少于2次与村民面对面交流的工作目标。

三、加强督导,强化考核

进一步落实好“三定点四公告”制度,在村宣传栏、村公所、卫生室定点公开保健医生的单位、姓名、联系电话、投诉电话,定期查看,对缺失的及时补充。着力于完善服务形式,加强督导考核,对工作日志统一管理和控制。

四、结合实际,注重实效

医务人员深入农户,直接掌握居民疾病的发展规律,帮助提高农村基层医疗水平。通过下沉优质医疗资源,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防病在基层”目标。

五、加强人员培训,培养全科人才。

现派出人员多为专科医师,乡村患者病种多样,难以满足需要。 3

今后我院将从慢病防治入手,对医务人员进行逐步培训,增加知识面,更好的满足群众需要。 今后,在医院和广大保健医生的共同努力下,以更高的服务质量和热情,扎实做好这项惠民工作,让政府放心,让群众满意。以实际行动树立医务工作者的良好形象,为农民群众提供优质、经济、便捷的医疗服务,向二十里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2013年4月9日

4

篇三:济宁市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实施方案

星村镇千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

实 施 方 案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立健全民生保障体系的意见(试行)》(济发【2012】31号)及县政府《关于印发泗水县千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泗政办字【2012】69号)精神,镇政府确定在全镇开展千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试点推行家庭保健医生制度,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加主动、个性化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 工作目的

通过开展千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为每一户农民家庭配备保健医生,引导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基层,与农村居民建立稳定的服务关系,为农村居民提供主动、连续、综合、个性化的服务,提高农村居民对卫生服务的信任度,实现“户户拥有自己的家庭保健医生,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二、 工作原则

(一) 充分告知,自愿签约。通过广泛宣传,使农村居民了解保健医生的联系方式和服务内容。充分尊重农村居民个人意愿,在坚持自愿的前提下,与居民签订《服务协议书》,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

(二) 全面覆盖,突出重点。在全国服务于农村居民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服务能力,首先以辖区的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慢性病患者为工作重点,优先覆盖、优先签约、优先服务。

规范服务,强化考核。

结合自身服务能力,明确服务内容,制定服务标准和规范。将工作实施情况、签约情况、提供的服务内容和质量,列入对机构、团队及个人的考核内容。

三、 工作模式

实行“保健医生团队-农村居民”服务模式。坚持“属地为主,就近帮扶”的原则,从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选派医务人员,1名医生和1名护士或其他医务人员组成1个小组。每一小组对口联系一个行政村,并与对口联系村的乡村医生组成保健医生团队,共同开展农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医务人员进村工作以巡诊为主,佩戴胸卡,携带出诊装备和工作日志,经村“两委”成员在工作日志上签字后,与村卫生室工作人员一起巡诊,并由户主签字确认。

农村居民根据自身意愿,凭身份证明或户口薄、暂住证与保健医生团队签约。签约周期原则上不少于1年。期满后如需解约需告知保健医生并签字确认,不提出解约视为自动解约。

四、 目标任务

到2012年底,全镇所有行政村落实保健医生签约,对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和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全覆盖,签约率达到20%;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知晓率达到50%。

到2015年底,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90%,签约家庭达到50%;接受服务的农村居民家庭对保健医生服务满意度达到90%。

五、 服务内容

(一)

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 个性化优惠服务

1. 健康生活方式知道服务。针对签约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制定和提供个性化健康教育处方;优先将健康教育讲座信息和季节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告知签约家庭;指导签约家庭成员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里平衡,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

2. 健康评估与规划服务。根据居民个人健康信息,每年对其进行1次健康体检和健康状况评估,并制订个人化的健康规划,指导居民进行健康自我干预。

3. 慢性病交流指导服务。组织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交流学习,提供健康咨询和个性化指导服务。

4. 亲情上门服务。对空巢、行动不便并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与长期患病的病员家庭建立“一对一”长期帮扶关系。

5. 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服务。签约居民病情超出保健医生团队诊疗能力的,保健医生团队优先提供上级医院预约诊疗和双向转诊服务,优先安排挂号、检查和住院,病情稳定后可转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治疗。

(三) 根据农村居民要求,开展其他适宜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和个性化优惠服务为免费项目,如有增加的项目,在居民自愿的情况下,并按照相关文件规定标准执行。

六、 考核办法

局制定检查方案和考评办法,市、县分别组织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定期通报考核结果,考核结果作为对医务人员经济补助和兑现奖惩的依据。

七、 经费补助

选派的医务人员派出期间的交通、通讯、伙食补助等费用,星村镇卫生院给予每人每天30元的补助。

健康教育、慢性病防治等健康教育资料费用在“基本公共卫生专项经费”中列支。

八、 工作要求

(一) 开展保健医生宣传。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和保健医生要积极争取对口联系村村委的大力支持,落实“三定点、四公告”,即在村宣传栏、村组织活动场所和村卫生室,定点公告保健医生姓名、工作单位、投诉电话等。同时利用农村义诊、巡诊、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等工作机会,大力宣传保健医生服务工作。

(二) 建立家庭保健医生包户制。千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选派的2名医务人员与对口联系村的乡村医生所组成的保健医生团队,对户籍居民实施保健医生健康管理包户制,即保健医生对自己所负责服务的家庭按需求提供包括电话咨询、健康教育、就医问药、预防保健、康复指导等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保证建立一份家庭健康档案、签订一份服务协议书。

(三) 实施上门服务巡诊制。选派的医务人员根据自己所有服间,实行弹性工作制,确保每月不少于32

次面对面交流。要认真整理医家庭为中心的居民健康信息,及时将信息输入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各团队为居民提供服务时,要注意沟通技巧,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及时掌握居民评价,根据居民反映,对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进行不断改进及提高。

(四) 建立保健医生与居民的信息交流平台。充分发挥电话、网络等现代通讯手段和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等平台作用,构建保健医生与居民的信息交流平台,密切保健医生与所服务居民的关系,为居民提供快捷、全面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九、 实施步骤

(一) 制定领导小组。制定以孔洪斌为组长的领导小组。

(二) 宣传发动。2012年9月底,召开启动仪式,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宣传保健医生服务工作,推进农村居民主动签约。

(三) 签约服务。2012年9月后,各保健医生团队利用巡诊、随访、查体等多种形式与农村居民签订服务协议,并存放于家庭档案中,共同履行协议条款,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并及时向农村居民公布签约情况。

(四) 督导考核。2012年11-12月,镇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保健医生进农户开展情况考核,市卫生局、市财政局适时督导考核。

十、 保障措施

积极推进保健医生签约服务工作,逐步建立全科医生与居民契约服务关系,符合国家医改工作精神,对方便农村居民看病就医,提高


万名医生进农户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5297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