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回族婚礼服饰

时间:2017-01-16 07:36:10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回族服饰

马刚 20110502050111级5班

东乡族民族服

乡族信奉伊斯兰教,在生活习俗上与西北回族相似,服饰上也带有回族的特点。颜色素净,多青、蓝色或藏青色布制成。少女也有着红、绿色者。衣领圈及大襟均有绣花装饰。袖子宽大,滚一道花边。下穿套裤,裤管滚两道边,用飘带束住。节日喜庆,穿高跟绘花鞋,包头巾,发上插银制饰物。上衣长至膝盖,宽大。大襟右祍,袖长至手腕,袖口约15厘米。有的外套齐膝布坎肩,下穿长至脚面的裤子。结婚时,穿裙子或长袍。出嫁后戴黑色盖头,中老年戴白色盖头。

东乡族男子多穿短

衫和深色坎肩,下穿及踝

长裤。冬天穿山羊皮袄,

在袖口处缝有黑色或红色

的宽边。平时还穿毛织的

褐衣。

东乡族男子喜欢头戴号帽。号帽是一种平顶软帽,有白的,也有黑的,多用布缝制而成,富人家则用绸或线织做成。平时所穿的袜子是布缝的套袜。鞋是自家作的布鞋、麻鞋,麻鞋是用晒干的胡麻草编织而成的,还有用牛羊皮自制的皮鞋,叫“杭其”,鞋掌鞋帮用一张整皮子缝制,冬天里面填草末,用来暖脚。

“仲白”是东乡族男子喜用的一种礼服。“仲白”样式,类似维吾尔族的袷袢,一种对开的大衣,暗扣,低领,一般用黑、灰色布料缝制。“仲白”须经常保持洁净,若是不慎被秽物污染,包括人畜类尿、血和酒,必须立即清洗干净。因为“仲白”是上清真寺礼拜五聚礼的礼服。老年人在遇婚丧或探亲访友时,也喜穿“仲白”。

东乡族妇女的服装颜色单一朴素,多半是黑色或藏青色的布料制成。青年妇女着红、绿色,上

衣齐膝盖,很宽大,大襟开在右边,袖

长齐腕,袖口约4寸许,有的外加一件

齐膝的布坎肩。下穿长裤一直拖到脚背,

裤管不十分宽大,约7寸许。冬季穿棉

袄裤,式样与单衣同。严寒时节也有穿

皮袄的。

东乡族妇女一般都戴盖头,长至腰际,头发全被遮住,只露出脸孔。这种服饰是从民国时期时兴起来的,伊斯兰教

认为结了婚的妇女,头发是一种

羞体,需要遮掩。渐渐地,盖头

便成了一种服饰。盖头分绿、黑、

白3种。女孩子在7岁到8岁开

始戴盖头,出嫁后改戴黑盖头,

有的出嫁生了小孩以后改戴黑盖头,上了50岁,或者有了

孙子以后戴白盖头。

东乡族妇女所穿袜子由黑布缝制而成,鞋子也以蓝黑色居多。年轻女子多在鞋头上绣上一些花朵。早些时期,妇女还喜爱高2寸许的木底黑跟鞋。木底高跟,用黑布包缝后绱在鞋帮上,叫木底子鞋。

东乡族--婚

俗 , 东乡族婚

礼受伊斯兰教

的影响,基本上

由父母决定,男

女青年不得谋

面相谈,大多由“找赤”(媒人)中间传话。一般先由男方请“找赤”到女家说亲,女方应允后,男方就要送“订茶”做见面礼。“订茶”一般是几斤细茶和几件衣服。之后便履行正式的订婚手续,即“麦赫勒库和”(送彩礼)。届时,由男方及其父亲,叔伯、媒人、陪客共携彩礼赴女家。彩礼分两种:一种是茶叶、红糖、糕点等,一是经媒人事先议订的衣服,现金及耳坠、手镯等。东乡族有些山区还有订婚送馒头的习俗。男方家将当年收下的小麦磨成白面蒸成馒头,每个约1公斤,顶部预先抹点姜黄,用刀稍稍切开,蒸熟后,雪白的馒头顶部如开黄花,预示亲家来年五谷丰登。 到新郎家门前,新娘要由送亲的兄弟抱下马车进院。亲朋好友欢

聚一起唱“哈利”,表示祝贺。宾客中一人带头呼“哈利”,众人(多是少年)和之,并按拍节击掌或拍手臂,腿弯曲成骑马的姿势,左右转圈。唱词由宾客即兴编唱,内容大多为新郎英俊,新娘美丽,夫妻恩爱,永不分离等赞美之词。婚礼高潮期间,人们还戏谑性地将新郎的父亲或叔伯等长辈脸上抹锅黑,翻穿羊皮袄,腰系铃铛,头顶破帽,手脚象征性地捆住,或是使之倒骑毛驴“亮相”,人们称之为“戏公公”。 闹洞房的“砸枕头”十分有趣。在洞房中,戏闹的小伙子们手持早已准备好的枕头,朝炕角上蒙着面纱的新娘砸去,护卫新娘的女友们则组成一道防线,将砸过来的枕头反砸过去,哄笑呼叫,场面十分热闹。然后,女友们揭去新娘面纱向众人“亮相”,并打开箱笼,出示珍贵的嫁妆。至此,夜深人静,新郎、新娘便进入洞房花烛的梦乡。

东乡族有四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阿术拉节。这些节日都源于伊斯兰教,已演变成民族节日。

1.开斋节。又称尔德节,东乡语叫“阿也”。每年伊斯兰教历十月一日举行,节期三天。节前,人们要粉刷房屋,打扫庭院及街巷、厕所,理发洗澡,并把清真寺装饰一新。同时赶制节日服装,准备节日食品。节日清晨,成年男子沐浴净身,身着新衣或洁净服装,聚集在清真寺会礼。会礼结束,或由阿訇率领集体游坟,或各家各户上墓地念经祈祷,悼念亡人。之后,人们前往各亲友及邻里家互道“色俩目”问安,

互赠油香、馓子、油餜等,表示拜节祝贺。一般中年妇女在家待客,年轻夫妇、未婚女婿要在节日的第一、二天带上礼品前去岳家给岳父母拜节。许多青年还在节期举行婚礼。这一天,富裕的东乡族穆斯林,要交付一定数额的开斋捐,施散于贫困的穆斯林。 2.古尔邦节。即阿拉伯语“尔德·古尔邦”,亦译宰牲节、献牲节。每年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举行。古尔邦节也是东乡族的传统节日。节日早晨,东乡族人

清扫庭院,制

作油香、馓子

等,男子们沐

浴大净,严整

衣冠,到清真

寺参加会礼,

礼毕,举行宰

牲仪式。凡经济宽裕的人家,都要宰一只羊,有的还宰牛。所宰牲畜,必须头角端正、体窍完整、健壮,没有任何缺陷。宰牲时其主人必须在场,并由阿訇念经。所宰之肉分三份,一份自己食用;一份送亲友、邻居和招待客人;一份送清真寺或济贫施舍,不许独自享用或出售。所宰牛、羊之血液、粪便,以及食后的骨头等残渣余物须深埋地下,以防止沾污。宰牲仪式后,主人请来众乡亲,按照传统的礼节,摆出丰盛

篇二:回族的传统习俗

回族的传统习俗

回族的生活习俗与"清真"融为一体。"清真"的宗教意义是"洁净无染"、"真而独一"和 "至清至真",因此,回族生活习俗,十分讲求身心的清洁干净,质纯品正。

从用水来说,回族对生活用水十分讲究。在城镇自来水系统产生以前和现在的农村,家家都有砖砌加盖的水井,提水的桶不用时悬空垂挂,汲水前必须洗手。出外用水以流水为上,平时洗涤均用汤瓶、吊罐或勺浇冲洗法,不用盆洗。

回族喜食牛、羊、鸡、鸭、骆驼、鱼、兔等动物肉,忌食猪肉,不食猛禽猛兽及爬虫类动物的肉,不食自死的或未以安拉名义宰杀的动物肉,不食动物的血。

二、饮食

回族群众主食为面食,其种类繁多,如馍类就有花卷、塔锅盔、糖酥馍、油酥馍、烘馍、蒸饼、各种花样的蒸馍、油香(油炸饼)、各种油果子、傲子、麻花等。面条类有干拌吃的醒面、把子面、拉条子、片片揪面、韭叶切面、拨刀子面、炒面、蘸片子;带汤吃的有烩面、揪片子、寸寸子、炮丈子、疙瘩片面、擀面、面条、面旗子、臊子面、拌汤;此外还有搅团、凉粉、粉汤、凉皮子、面精、饺子、粉汤饺、包子、油塔子、肉龙、油炸糕、火烧、水煎包子、切糕。肉食有腊牛羊肉、酱牛羊肉、煮牛羊肉、羊杂碎、凉拌牛舌、全牛汤等。逢年过节或嫁娶喜庆待客人,大部分人家仍然做传统待客菜看"九碗三行子"席。90年代以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兴一道道上菜,一般上10道菜。

旧社会,回族家中的饭一直是妻子做,丈夫回到家里不过问做饭问题,只等妻子端饭上桌,吃饱了一抹嘴就完事。直到50-60年代,丈夫也只有个别人干点辅助工作。70年代后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情况有了很大变化,不少丈夫能主动下厨与妻子共同做饭,有些双职工家庭,谁早回家谁做饭。1990年调查86人,其中妻子做饭的占21.24%,父母做的占1.74%,丈夫做的占1.24%;74.78%的人回答谁有时间谁做饭,其中30岁以下占60%多。

三、饮料

回民喜喝茶,一般用获砖茶,有的老年人用熏茶,还添加糖、红枣、沙枣、葡萄干、杏仁、核桃仁、蜂蜜、果干、杏干、枸杞、桂圆等辅料。一般老人在晨礼之后先喝茶。各家各户都有盖碗茶具,茶具由茶碗、掌盘、盖子配套。给客人一般泡糖茶,糖茶又分红糖砖茶、白糖清茶、冰糖窝窝茶,尊贵的客人要放八宝茶或三香茶。沏茶讲究用牡丹花水(沸水),要当着客人的面,将碗盖揭开,放入茶料,然后盛水加盖,双手捧递。喝茶时,边刮边喝边添水。除喝清茶外,还饮用一种不用茶叶的茶,叫"油条",即将牛、羊油炒熟,加面粉炒至微黄,加葱花、盐末等,三者拌均,饮用时用沸水冲泡或煮沸用,这是回族人外出时食饮兼用的一种方便饮食。

四、服饰

回族讲求"服饰净,居处净"。服饰偏爱白色,婴儿用白布包,长大戴白帽,归真(死亡) 后用白布裹尸。因白色不藏污垢,发现不洁之处便于及时清洗。

焉耆回族妇女都精于针线活,特别擅长绣花,绣工精细,枕头、马甲、鞋、婴儿的裤子、帽子甚至男人的袜跟上都绣上花、昆虫。姑娘出嫁后,能取得"上炕的裁缝,下炕的厨师"称号,才能算是个好媳妇。中年妇女多穿短装,上衣上窄下宽且长,一般都是过膝盖或达到膝盖;头戴发网,有的则蒙上棕色或白色的头巾。青年妇女爱穿颜色鲜艳的服装,不少少妇、少女穿的肚兜、夹袄、棉袄、坎肩的胸部和裤脚上都绣有各式各样的花边,头扎红、绿色丝绸头巾,脚穿绣花鞋。年老妇女喜欢青、黑两种颜色的布料,服饰纯朴、素净。

五、住行

焉耆回民的住房一般以中国传统古典四合院建筑为模式,融合回民生活起居的特点,形成一种本民族的建筑模式。四合院的正心是二层木结构框架式的阁楼,楼前为木结构 "勾连搭式"卷棚,所有外露的木构件都有精细的雕刻,两侧厢房也是雕梁画栋,每一根椽头都刻有花纹,过道对厅都是用木结构花格扇门组装而成。这种住宅要求门窗大、房屋开间大采光好、所有的雕梁画栋雕刻以花卉图案。

70年代后,建房为土木结构平房,房上草泥抹顶,一般房屋布局是一明两暗三大间。生活富裕户,住房分卧房、客房、厨房、库房等。生活差一些的人家虽然一切都较简陋,但仍保留了较大窗口、大开间的特点。

过去,一般人家均是土炕(即火炕)。70年代后,城镇大部分人家换上了新式床,只有个别有老人的家,还有土炕;农村家庭,新式床、木板床、土炕并存。1988年,对110人抽样调查,欢迎新式床的占77.39%,喜欢木板通铺的占15.65%,喜欢传统土炕的占6.96%;喜欢炕的均是40岁以上的人。

家户室内都注重摆设,陈设整齐,窗明几净,庭院每日洒水清扫,室内常燃巴兰香等。栽植葡萄、养花是焉耆回民的传统习惯,家家葡萄架成荫、院子里花草繁茂。

离城较远的农村,人们上街多骑毛驴,或坐毛驴车。80年代,由于生活改善,年青入外出骑自行车、摩托车。要是全家上街,部分人家乘上小四轮拖拉机,部分人以毛驴大篷胶轮车代步。每逢星期日,镇内街道上车水马龙,人如潮涌。

六、婚姻

限制同乳兄弟姐妹结婚,不管有无亲属和血缘关系,只要吃过同一个人的奶(母亲或奶妈),都不能通婚。双方都是穆斯林才能通婚,如遇特殊情况也可以通婚,但非穆斯林一方必须改信伊斯兰教。

回族人结婚必须举行宗教仪式,婚姻才算合乎教律。回族的婚礼喜庆热闹,但不奢华。 70年代前,回民联姻过程中的求婚、允婚、纳聘、证婚虽说礼节繁多,但很讲节俭。一般男女青年婚事由父母包办。先由男方请1-2位媒人带着糖、茶、干果等四色礼到女方家提话 (说媒),女方家经过了解男方家情况,并向至亲和女儿征求意见,如果不中意,在媒人第二次上门时,婉词回绝,并退还礼物;如果还需进一步了解,则托词延缓几天给话,一般在媒人第三次上门时,要作决定,如同意,女方父母就给媒人明确表示,并提名点定另2位媒人,加原提话的媒人共为四大媒人。然后由男女家请四大媒人共商下聘定亲事宜。定亲礼随男家心意,一般是4套衣服。80年代,多是8块布料。定亲后,通过媒人串连决定送大礼和结婚日期。大礼由女方提出礼单,通过媒人与男方家反复相商确定,在送大礼时决定结婚日期。然后男女一同去领结婚证。结婚前二三日,媒人给女方家送催妆(一般为一套棉衣)。结婚这天,男女家都要搭喜棚,招待亲友。上午女方家先给新娘绞脸(即把新娘脸上额前的毛发除去),再打扮一新,然后打发新媳妇的弟弟或者小侄儿到男家新房门上去钉门帘(表示女方己准备好,即将发亲)。这时,新女婿由陪女婿(伴郎)及至亲好友约10多人,前往女方家娶亲,娶亲队伍到女方家后,先认亲,然后由阿訇念"尼卡哈尔"(证婚词)。阿訇念"尼卡"中询问双方是否同意结为夫妇,男方自己回答,女方由至亲(窝其力)代答。从 1950年起,阿訇念"尼卡"时,必须询问是否领过结婚证,到此证婚仪式结束。发亲前,先由娶亲来人将小面值的红包和糖果、花生、干果向围观的人众撤布,然后新媳妇由已婚至亲妇女作伴娘,另有女方至亲送亲,并带上嫁妆。喜车快到男方门前时,男方客人耍公公、婆婆,要给公公翻穿皮袄,倒骑毛驴,背上插扫把,脸上抹黑灰;给婆婆戴纸糊高帽,耳朵上挂两串红辣椒。公公前往迎亲,婆婆在采棚前候亲。过去,迎送新娘还有"姑不娶亲,姨不送亲"的说法。晚上,要闹洞房(叫耍床),一般只限于青年和小辈之间,现在改为参加婚礼的青年人

和新人一同唱歌跳舞,越热闹越好。

婚后如感情不和允许离婚,离婚后的妇女要等一百天后才能改嫁,这叫"守限于"。这样的规定,一方面是为了让双方重新考虑是否复婚,另一方面是查看妇女是否怀有身孕,以免酿成不必要的纠纷。

1950年国家颁布《婚姻法》后,嫁娶习俗发生了较大变化。现在男女青年多自由恋爱,但在婚礼形式上仍然保留着传统风俗。

七、命名

焉耆回族无论男女,每个人都有一个"经名",习惯上把这种名字叫"小名"。婴儿出生 '的第三天要用清水沐浴,同时请阿訇念经起名,男婴一般用《古兰经》和伊斯兰教史上的先圣、先哲、英雄的名字,如"而不都"(穆罕默德的父亲)、"木合买"(穆罕默德)、"阿里"(穆罕默德堂弟)等;女婴用《古兰经》和伊斯兰教史上的妇女名,如"海迪车"(穆罕默德的妻子)、 "在乃拜"(穆罕默德的另一妻子)、"法图买"(穆罕默德的女儿)等。命名时,阿訇要询问家人,避讳长辈中的同名。也有以出生时间命名的,如"主麻"(星期五聚礼日)、"古尔邦"(古尔邦节日)、"潘闪"(星期四)。儿童入学或成年步人社会时,都要起官名(学名)。

焉耆口语中经名的最后一个字往往儿化,而且通过儿化给这个名字增添了一些亲呢的感情色彩,如阿舍儿、海姐儿等;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家长非常疼爱孩子,在经名外又有爱称小名,如燕燕、蛋蛋、豆豆、二姐、三姐、四娃、大头等。

经名的叫法与阿拉伯语有很大变异,如回族命名中往往选择较为简短的经名,凡是超过3个字的,在口语中都有意无意地压缩在3个字以内,如经名"而不都拉"成了"而不都"、"穆罕默德"成了"木合买"或"穆罕尔"。回民起官名(学名)时,旧社会家中兄弟多的有用"福禄寿喜"、"荣华富贵"、"仁义礼智信"和"龙虎豹彪"等排行的;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人名有解放、建新、建国、学兵等;80年代,给小孩命名多用单字,如男孩叫晶、敏、锐、卓、渊、涛、斌、波等,女孩名琼、静、援、萍、莉等。

八、割礼

回族男孩10岁左右要作"逊奈提"(行割礼)。割礼这天要请阿訇过"也贴",邀请亲友前来祝贺。

九、丧葬

回族主张简葬、速葬,提倡"入土为安"。当一个回民"无常"了(死了)后,就要及早安葬,以求得落土安然。所谓"亡人盼土"就是回民共同的丧葬观。一般对年老、病重的人早就准备了丧事,当天"无常"就当天埋,不得已才拖延一天。

回民推行土葬,不用棺木,不穿寿衣,不放随葬品。人去世了,先给亲友报丧,亲友要前往吊唁,吊唁来的亲友不论男女都戴白布孝帽或束白腰带。安葬前要做好四件事:一是挖坟,焉耆回民坟墓都是先挖南北向2米多深长方形深坑,再在坑底西侧壁挖一个洞口,洞内再南北方向挖1个高1米多、长2米、宽1米的洞,活人能躬着身出入;二是缝"克番" (尸衣),"克番"用的布料是3块白布,共3丈3尺,亡者生前、亡后概不用绸缎细软做"克番";三是准备水床、浴板、皂角水或肥皂水。亡人在埋葬前,要将遗体洗净、揩干,然后包在 "克番"里,一般要在埋体(尸体)的额头、手脚之处放上冰片、红花等防腐药物,然后放入塔木匣子(一个公用的木匣子)里面。塔木匣子、木床平时都存放在清真寺里。遗体入塔木匣子后,由阿訇站"乃麻孜"(阿訇站立诵读古兰经有关经文,祈求真主宽恕亡人在生前所犯的过失,祝愿亡人安息),然后把遗体抬到坟地,放置在挖好的"拉哈提"(洞穴)内,放置埋体必须头北脚南,仰面平放,打开面部"克番",将面部扭向朝西,然后用土坯封住"拉哈提" 洞口,再用土

填平,多余的土堆成马脊梁形坟包。一般还在坟上用土坯作标记,在坟旁栽树木,有的地方渐兴立碑。

不准妇女送葬,不准进坟地。亡人埋葬后,"三天"、"头七"、"二七"、"月斋"、"四十"、 "百天"、"周年"都要请阿訇在家念"索儿"(《古兰经》章节),祭奠亡人。逢"主麻日"或肉孜节、古尔邦节亲人都要去上坟。过去,老人"无常"后还要请阿訇或念经人走坟念经100天

篇三:回族的习俗

回族的传统习俗

回族的生活习俗与"清真"融为一体。"清真"的宗教意义是"洁净无染"、"真而独一"和 "至清至真",因此,回族的生活习俗,十分讲求身心的清洁干净,质纯品正。接下来是一些关于习俗的具

体的叙述。

(一)宗教: 习惯在住地修建“礼拜寺”,多围寺而居。礼拜寺渐渐统称为清真寺。“清真”是“伊斯兰”在中国的汉文意译。“清真”一般解释为“清洁真实”。饮食以米、面为主,吃牛、羊、鸡、鱼肉等。逢年过节炸“油香”、“馓子”等食品。回民很爱喝茶,招待客人时,还要在茶里加上冰糖、红枣等。清真风味小吃享有盛誉。服饰:一般中年以上的男子都戴白色小帽,穿白衬衫、黑坎肩;妇女戴黑、白或绿色的盖头,老年妇女爱穿黑色大襟衫袄,农村妇女喜欢穿色彩鲜艳的服装。丧葬:普遍实行土葬、快葬。一般早晨死去,中午就要埋葬;晚上死去,第二天早晨就埋葬。要请阿訇主持殡葬,将死者净身后用白布包身土葬,用移尸匣运入墓地。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开斋节是伊斯兰教重大而隆重的节日,于伊斯兰教历的十月一日举行。在新疆地区,开斋节称为肉孜节,肉孜是波斯语,意为斋戒。穆斯林每年都要守斋一个月。封斋期间,穆斯林在日出之前都要吃好封斋饭,可以吃饱、喝足;日出后至太阳西下,不准进食、喝水。斋月里,要求穆斯林克制一切私欲。小孩、老弱病人和孕妇可以不守斋。斋戒期满后,就是开斋节。这天清晨,穆斯林纷纷聚集在清真寺举行礼拜,然后开始节日活动。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的传统节日,于每年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举行。古尔邦含有牺牲、献身之意。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它是具有宰牲献祭特色的节日。回族人民很讲卫生:饭前饭后要洗手擦净;一般家庭都是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尤其重视水源卫生,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洗衣或洗澡;井都加盖,取水以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里。禁忌:忌食猪、狗马、骡的肉,不吃未经信仰伊斯兰教者宰杀的或处死的畜禽,不吃动物的血等;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在吃馒头、烙饼、馕时,忌囫囵吃,一定要掰作两半或更多的小块吃;禁用食物开玩笑;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形容辣椒的颜色像血一样红等等;禁在人前袒胸露臂;忌讳背后诽谤和议论别人的短处。

(二)节日习俗:

回族有两大节日即开斋节和古尔邦节,来源伊斯兰教。斋戒为穆斯林“五功”之一。开斋节即是斋戒期满的日子。一般在回历的第九个月举行斋戒、斋戒期满,十月一日为开斋节。古尔邦节在开斋节后的第70天,回历的十二月十日举行。因为十二月十日是教徙赴

麦加朝觐的最后一天,大家宰杀牛羊庆祝,聚餐联欢。

(三)饮食:回族群众主食为面食,其种类繁多,如馍类就有花卷、塔锅盔、糖酥馍、油酥馍、烘馍、蒸饼、各种花样的蒸馍、油香(油炸饼)、各种油果子、傲子、麻花等。面条类有干拌吃的醒面、把子面、拉条子、片片揪面、韭叶切面、拨刀子面、炒面、蘸片子;带汤吃的有烩面、揪片子、寸寸子、炮丈子、疙瘩片面、擀面、面条、面旗子、臊子面、拌汤;此外还有搅团、凉粉、粉汤、凉皮子、面精、饺子、粉汤饺、包子、油塔子、肉龙、油炸糕、火烧、水煎包子、切糕。肉食有腊牛羊肉、酱牛羊肉、煮牛羊肉、羊杂碎、凉拌牛舌、全牛汤等。逢年过节或嫁娶喜庆待客人,大部分人家仍然做传统待客菜看"九碗三行子"席。

90年代以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也兴一道道上菜,一般上10道菜。

旧社会,回族家中的饭一直是妻子做,丈夫回到家里不过问做饭问题,只等妻子端饭上桌,吃饱了一抹嘴就完事。直到50-60年代,丈夫也只有个别人干点辅助工作。70年代 后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情况有了很大变化,不少丈夫能主动下厨与妻子共同做 饭,有些双职工家庭,谁早回家谁做饭。1990年调查86人,其中妻子做饭的占21.24%,父 母做的占1.74%,丈夫做的占1.24%;74.78%的人回答谁有时间谁做饭,其中30岁以

下 占60%多。

(四)饮料:

回民喜喝茶,一般用获砖茶,有的老年人用熏茶,还添加糖、红枣、沙枣、葡萄干、杏仁、 核桃仁、蜂蜜、果干、杏干、枸杞、桂圆等辅料。一般老人在晨礼之后先喝茶。各家各户都有 盖碗茶具,茶具由茶碗、掌盘、盖子配套。给客人一般泡糖茶,糖茶又分红糖砖茶、白糖清 茶、冰糖窝窝茶,尊贵的客人要放八宝茶或三香茶。沏茶讲究用牡丹花水(沸水),要当着客 人的面,将碗盖揭开,放入茶料,然后盛水加盖,双手捧递。喝茶时,边刮边喝边添水。除喝 清茶外,还饮用一种不用茶叶的茶,叫"油条",即将牛、羊油炒熟,加面粉炒至微黄,加葱 花、盐末等,三者拌均,饮用时用沸水冲泡或煮沸用,这是回族人

外出时食饮兼用的一种方 便饮食。

(五)服饰:

回族讲求"服饰净,居处净"。服饰偏爱白色,婴儿用白布包,长大戴白帽,归真(死亡)

后用白布裹尸。因白色不藏污垢,发现不洁之处便于及时清洗。

焉耆回族妇女都精于针线活,特别擅长绣花,绣工精细,枕头、马甲、鞋、婴儿的裤子、 帽子甚至男人的袜跟上都绣上花、昆虫。姑娘出嫁后,能取得"上炕的裁缝,下炕的厨师"称 号,才能算是个好媳妇。中年妇女多穿短装,上衣上窄下宽且长,一般都是过膝盖或达到膝 盖;头戴发网,有的则蒙上棕色或白色的头巾。青年妇女爱穿颜色鲜艳的服装,不少少妇、 少女穿的肚兜、夹袄、棉袄、坎肩的胸部和裤脚上都绣有各式各样的花边,头扎红、绿色丝 绸头巾,脚穿绣花鞋。年老妇女喜欢青、黑两种颜色的布料,服饰纯朴、素

净。

(六)住行:

焉耆回民的住房一般以中国传统古典四合院建筑为模式,融合回民生活起居的特点,

形成一种本民族的建筑模式。四合院的正心是二层木结构框架式的阁楼,楼前为木结构 "勾连搭式"卷棚,所有外露的木构件都有精细的雕刻,两侧厢房也是雕梁画栋,每一根椽 头都刻有花纹,过道对厅都是用木结构花格扇门组装而成。这种住宅要求门窗大、房屋开 间

大采光好、所有的雕梁画栋雕刻以花卉图案。

70年代后,建房为土木结构平房,房上草泥抹顶,一般房屋布局是一明两暗三大间。 生活富裕户,住房分卧房、客房、厨房、库房等。生活差一些的人家虽然一切都较简陋,但

仍 保留了较大窗口、大开间的特点。

过去,一般人家均是土炕(即火炕)。70年代后,城镇大部分人家换上了新式床,只有 个别有老人的家,还有土炕;农村家庭,新式床、木板床、土炕并存。1988年,对110人抽样 调查,欢迎新式床的占77.39%,喜欢木板通铺的占15.65%,喜欢传统土炕的占6.96%;

喜欢炕的均是40岁以上的人。

家户室内都注重摆设,陈设整齐,窗明几净,庭院每日洒水清扫,室内常燃巴兰香等。

栽植葡萄、养花是焉耆回民的传统习惯,家家葡萄架成荫、院子里花草繁茂。

离城较远的农村,人们上街多骑毛驴,或坐毛驴车。80年代,由于生活改善,年青入外 出骑自行车、摩托车。要是全家上街,部分人家乘上小四轮拖拉机,部分人以毛驴大篷

胶轮 车代步。每逢星期日,镇内街道上车水马龙,人如潮涌。

(七)婚姻:限制同乳兄弟姐妹结婚,不管有无亲属和血缘关系,只要吃过同一个人的奶(母亲或 奶妈),都不能通婚。双方都是穆斯林才能通婚,如遇特殊情况也可以通婚,但非穆斯林一 方

必须改信伊斯兰教。

回族人结婚必须举行宗教仪式,婚姻才算合乎教律。回族的婚礼喜庆热闹,但不奢华。 70年代前,回民联姻过程中的求婚、允婚、纳聘、证婚虽说礼节繁多,但很讲节俭。一般男 女青年婚事由父母包办。先由男方请1-2位媒人带着糖、茶、干果等四色礼到女方家提话 (说媒),女方家经过了解男方家情况,并向至亲和女儿征求意见,如果不中意,在媒人第二 次上门时,婉词回绝,并退还礼物;如果还需进一步了解,则托词延缓几天给话,一般在媒 人第三次上门时,要作决定,如同意,女方父母就给媒人明确表示,并提名点定另2位媒 人,加原提话的媒人共为四大媒人。然后由男女家请四大媒人共商下聘定亲事宜。定亲礼 随男家心意,一般是4套衣服。80年代,多是8块布料。定亲后,通过媒人串连决定送大礼 和结婚日期。大礼由女方提出礼单,通过媒人与男方家反复相商确定,在送大礼时决定结 婚日期。然后男女一同去领结婚证。结婚前二三日,媒人给女方家送催妆(一般

为一套棉 衣)。

结婚这天,男女家都要搭喜棚,招待亲友。上午女方家先给新娘绞脸(即把新娘脸上额 前的毛发除去),再打扮一新,然后打发新媳妇的弟弟或者小侄儿到男家新房门上去钉门 帘(表示女方己准备好,即将发亲)。这时,新女婿由陪女婿(伴郎)及至亲好友约10多人, 前往女方家娶亲,娶亲队伍到女方家后,先认亲,然后由阿訇念"尼卡哈尔"(证婚词)。阿訇 念"尼卡"中询问双方是否同意结为夫妇,男方自己回答,女方由至亲(窝其力)代答。从 1950年起,阿訇念"尼卡"时,必须询问是否领过结婚证,到此证婚仪式结束。发亲前,先由 娶亲来人将小面值的红包和糖果、花生、干果向围观的人众撤布,然后新媳妇由已婚至亲 妇女作伴娘,另有女方至亲送亲,并带上嫁妆。喜车快到男方门前时,男方客人耍公公、婆 婆,要给公公翻穿皮袄,倒骑毛驴,背上插扫把,脸上抹黑灰;给婆婆戴纸糊高帽,耳朵上挂 两串红辣椒。公公前往迎亲,婆婆在采棚前候亲。过去,迎送新娘还有"姑不娶亲,姨不送 亲"的说法。晚上,要闹洞房(叫耍床),一般只限于青年和小辈之间,现在改为参加婚礼的 青

年人和新人一同唱歌跳舞,越热闹越好。

婚后如感情不和允许离婚,离婚后的妇女要等一百天后才能改嫁,这叫"守限于"。这样的规定,一方面是为了让双方重新考虑是否复婚,另一方面是查看妇女是否怀有身孕,

以免酿成不必要的纠纷。

1950年国家颁布《婚姻法》后,嫁娶习俗发生了较大变化。现在男女青年多自由恋爱,

但在婚礼形式上仍然保留着传统风俗。

(八)命名:焉耆回族无论男女,每个人都有一个"经名",习惯上把这种名字叫"小名"。婴儿出生 '的第三天要用清水沐浴,同时请阿訇念经起名,男婴一般用《古兰经》和伊斯兰教史上的先 圣、先哲、英雄的名字,如"而不都"(穆罕默德的父亲)、"木合买"(穆罕默德)、"阿里"(穆罕默德堂弟)等;女婴用《古兰经》和伊斯兰教史上的妇女名,如"海迪车"(穆罕默德的妻子)、 "在乃拜"(穆罕默德的另一妻子)、"法图买"(穆罕默德的女儿)等。命名时,阿訇要询问家 人,避讳长辈中的同名。也有以出生时间命名的,如"主麻"(星期五聚礼日)、"古尔邦"(古 尔邦节日)、"潘闪"(星期四)。儿童入学或成年步人社会时,都要起官名(学

名)。

焉耆口语中经名的最后一个字往往儿化,而且通过儿化给这个名字增添了一些亲呢 的感情色彩,如阿舍儿、海姐儿等;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家长非常疼爱孩子,在经名外又有 爱

称小名,如燕燕、蛋蛋、豆豆、二姐、三姐、四娃、大头等。

经名的叫法与阿拉伯语有很大变异,如回族命名中往往选择较为简短的经名,凡是超 过3个字的,在口语中都有意无意地压缩在3个字以内,如经名"而不都拉"成了"而不 都"、"穆罕默德"成了"木合买"或"穆罕尔"。回民起官名(学名)时,旧社会家中兄弟多的有 用"福禄寿喜"、"荣华富贵"、"仁义礼智信"和"龙虎豹彪"等排行的;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 人名有解放、建新、建国、学兵等;80年代,给小孩命名多用单字,如男孩叫晶、敏、锐、

卓、 渊、涛、斌、波等,女孩名琼、静、援、萍、莉等。

(九)割礼:

回族男孩10岁左右要作"逊奈提"(行割礼)。割礼这天要请阿訇过"也贴",邀请亲友前

来祝贺。

(十)丧葬:

回族主张简葬、速葬,提倡"入土为安"。当一个回民"无常"了(死了)后,就要及早安 葬,以求得落土安然。所谓"亡人盼土"就是回民共同的丧葬观。一般对年老、病重的人早 就准

备了丧事,当天"无常"就当天埋,不得已才拖延一天。

回民推行土葬,不用棺木,不穿寿衣,不放随葬品。人去世了,先给亲友报丧,亲友要前 往吊唁,吊唁来的亲友不论男女都戴白布孝帽或束白腰带。安葬前要做好四件事:一是挖 坟,焉耆回民坟墓都是先挖南北向2米多深长方形深坑,再在坑底西侧壁挖一个洞口,洞 内再南北方向挖1个高1米多、长2米、宽1米的洞,活人能躬着身出入;二是缝"克番" (尸衣),"克番"用的布料是3块白布,共3丈3尺,亡者生前、亡后概不用绸缎细软做"克 番";三是准备水床、浴板、皂角水或肥皂水。亡人在埋葬前,要将遗体洗净、揩干,

然后包在 "克番"里,一般要在埋体(尸体)的额头、手脚之处放上冰片、红花等防腐药物,然后放入塔 木匣子(一个公用的木匣子)里面。塔木匣子、木床平时都存放在清真寺里。遗体入塔木匣 子后,由阿訇站"乃麻孜"(阿訇站立诵读古兰经有关经文,祈求真主宽恕亡人在生前所犯 的过失,祝愿亡人安息),然后把遗体抬到坟地,放置在挖好的"拉哈提"(洞穴)内,放置埋 体必须头北脚南,仰面平放,打开面部"克番",将面部扭向朝西,然后用土坯封住"拉哈提" 洞口,再用土填平,多余的土堆成马脊梁形坟包。一般还在坟上用土坯作标

记,在坟旁栽树 木,有的地方渐兴立碑。

不准妇女送葬,不准进坟地。亡人埋葬后,"三天"、"头七"、"二七"、"月斋"、"四十"、 "百天"、"周年"都要请阿訇在家念"索儿"(《古兰经》章节),祭奠亡人。逢"主麻日"或肉孜 节、古尔邦节亲人都要去上坟。过去,老人"无常"后还要请阿訇或念经人走坟念经

100天


回族婚礼服饰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4960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