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气象局科普工作总结

时间:2017-01-10 07:25:28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气象应急工作总结

2012年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新余市气象局

2012年,我市气象部门紧紧围绕部门核心任务,面对暴雨、洪涝、干旱、高温、雷电、台风等自然灾害,积极应对、科学防御、主动服务。在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开展宣传、培训、演练等方面做了一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建章立制,完善规程,应急气象服务工作有章可循

《新余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作为《新余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19个专项预案之一,我市气象部门严格按照《预案》要求,完善各项应急流程。为保证在《预案》及市政府其它突发公共事件各有关专项应急预案启动后,我市气象部门能根据应急工作的需要,快速、有序地组织起气象应急保障业务服务,并使部门内各有关单位能主动、迅速地进入应急响应工作状态,我局专门制定了《新余市气象应急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气象保障工作规程(试行)》。与此同时,分宜县气象局按地方政府要求,制定了适合当地的应急预案及其相应工作规程,这些应急预案和工作规程的制定,为我市快速、有序地组织气象应急保障业务服务提供了有力组织制度保障。与此同时,随着《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正式施行,市气象部门先后制定了《新余市气象灾害防御部门联络员会议制度》和《新余市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并将《条例》和《预案》列入职工每年的普法宣传教育中,强化监督,依法行政,为应对气候变化、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

制度保障。

二、积极投入、合理安排,加大应急队伍软、硬件建设

为提高全市气象应急监测能力,市气象局在建立41个遍布全市所有乡镇的自动气象站的基础上,今年又在下村中学建立了我省第一个校园自动气象站,在分宜县村村建立了气象应急大喇叭,建立了自动气象站维护保障体系,按要求建立了备件库、制订了维护保障制度、落实了职责分工,迁建了2个自动气象站,及时做好了巡检工作,排除自动站故障35次,确保了站网正常运行。同时先后开通了闪电定位监测网和风云2号C星和D星并网接收,可实现15分钟加密接收一次卫星云图,极大地提高了我市气象部门应急现场监测能力。

加强了气象信息传输网络建设,组建了一支560人的乡镇气象灾害信息员队伍,遍布全市各个乡镇,并进行培训与管理,完成了中国气象局的气象信息员管理平台的安装和使用。在台风、暴雨、雷电气象灾害服务过程中,各信息员都在接收到气象部门发送的预警短信后,都能以各种方式第一时间通知村民,并实时实地汇报灾情,为预报服务及灾后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成为基层气象灾害防御的骨干力量。

2012年6月10日, 分宜县钤山镇遭受了一次特大暴雨,苑坑村和檀溪村百余间房屋受淹,十多间房屋倒塌,几百村民被困,多处公路受淹,多座桥梁垮塌,多辆小车淹没在洪水中。在这场百年一遇的山洪灾害中,气象信息员张水根同志通过在

自动雨量站监测到的雨量信息,得知苑坑村和檀溪村局部一小时内降雨量超过一百毫米,他及时通知苑坑村和檀溪村做好人员和财产转移并向镇主要领导汇报了情况。钤山镇立即组织全镇干部赶赴苑坑和檀溪村投入抗洪抢险,并及时将现场的情况报告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和分宜县气象局,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火速调消防战士以及气船赶赴现场,经过消防官兵、县、镇、村、干部和群众十多个小时的抗洪抢险,受困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并妥善安置。当被困群众被安全转移后激动地说:“是气象信息员帮了我们,是党和政府消防官兵救了我们!”

加强了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的建设,建立了气象预警短信发布平台和电子显示屏发布平台。与移动公司协商,自建短信发送平台,针对不同的人群和需求发送预警信息,平台分组为:新余市领导、减灾委专家组、新余市气象信息员、水库安全报汛员、春运工作领导小组、重点服务单位、种粮大户、民政灾害信息员等,视灾害性天气影响范围和种类,发送不同的组别。在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和专业合作社建立气象电子显示屏,即时接收市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和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目前,已在罗坊镇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便民服务大厅、北岗办事处、绿欣无公害蔬菜合作社建立电子显示屏。

三、早做准备,争取主动,积极参加和组织应急演练

作为市减灾委成员单位之一, 5月11日,市气象应急保障分队参加了“2012年新余市抗洪抢险暨洪涝灾害避险逃生应急

演练”。演练模拟自5月8日以来新余市出现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致使渝水区罗坊镇笏州袁河段出现管涌、垮坝等险情,急需进行人员转移和水上搜救等。市政府启动抗洪抢险应急预案,市军分区和各有关部门立即赶赴现场救援。作为此次演练的第一个科目,随着现场气象预报人员的报告,气象应急保障拉开了此次新余市抗洪抢险暨洪涝灾害避险逃生应急演练的序幕。

6月25日上午,为进一步提高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增强安全应急意识,市气象局又开展了突发环境气象保障应急演练。 此次演练模拟的背景是:新余市前卫化工厂发生化学物质泄漏,引起市民恐慌,市政府应急办要求气象应急小分队在最快的时间内分析出化学物质泄漏源附近的风速、风向等气象条件,以便市政府做出最佳应急避险方案。演练中,市局迅速组织启动应急响应方案,由观测、预报、通讯等专家组成应急分队赶赴现场,开展气象保障服务。气象应急小分队到达现场后迅速安装观测仪器、调试通讯网络、调阅各种数据,并及时向市应急办指挥中心报告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雷达回波、卫星云图等气象监测数据以及未来天气变化情况,为领导指挥市民安全转移提供有力保障。

新余市局应急工作人员有条不紊、配合默契,严格按照规范流程操作,圆满地完成了预定目标。通过此次演练,提高了气象队伍的应急服务能力,同时也提高了部分市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

四、积极应对今年汛期暴雨天气过程

今年汛期,我局在省局党组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市气象局分别于5月12-14日期间启动暴雨Ⅳ级应急响应,8月9-11日期间启动重大气象灾害IV级应急响应,并全力以赴做好预报服务和各项业务工作:一是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全局人员取消休假,随时待命,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确保气象服务高效运转;二是加强业务值班,每天安排一名领导坐镇领班,增加一名业务人员为副班;三是增加天气会商次数,每天固定二次集中会商,另有情况随时加强会商;四是增加服务渠道和服务次数,2012年,我局编发各种决策服务材料54期,得到地方领导批示和采纳4次,召开天气新闻发布会4次,发布预警信息44次。关键性转折性天气、春播等重要农事季节都在电视、电话、网站、报纸、短信等媒体上开展了公众气象服务,为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五是自筹资金建立了手机短信预警平台,每天免费通过手机短信预警平台向党政领导、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及气象灾害信息员发布气象信息;六是加强与电力、交通、通讯等部门的沟通,在传递气象信息的同时,提出相关建议;七是加强后勤保障,从职工生活、仪器设备运转、安全等方面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通过以上措施,我局在汛期暴雨天气过程中,各项业务与气象服务正常开展,预报准确,服务主动及时,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五、多渠道、多形式,加强气象应急科普宣传

我局高度重视气象灾害应急避险科普宣传工作,充分利用世

篇二:2011年州气象学会工作总结

州气象学会2011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州气象学会在州局党组的领导下,在州科协和省气象学会的关心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统领学会工作,围绕湘西州经济建设和气象事业发展大局,不断加强学会组织体系和能力建设,团结和组织广大会员,积极开展气象学术研究、科学普及、学术交流、为农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促进湘西州气象事业发展,提升气象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保障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将2011年学会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回顾

(一)加强组织建设,增强学会凝聚力

湘西州气象学会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会员及气象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气象事业的重要力量之一,学会理事严格按照社团管理条例和气象学会章程,建立健全了各专业规章制度,并在学会开展的各项活动中严格执行。理事会准确把握学会职能,始终把加强学会自身能力建设,增强学会凝聚力作为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湘西自治州尾矿库山洪灾害防治气象预警系统》获省气象局科技奖,该系统的建成,将尾矿库山洪预警、尾矿库区实时监测和安全预警的全过程,实现了智能化、数字化、可视化,为矿区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尾矿库的安全监管探索出一条较好的途径。

(三)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气象科普宣传活动,提高气象防灾减灾知识覆盖面

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普及气象知识,提高气象防灾减灾知识覆盖面是学会的另一项重点工作任务。学会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积极开展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在全力做好电视、报纸、网站等主要新闻媒体宣传的同时,还成功举办了3.23气象日和5月份科技周及防灾减灾日气象科普宣传活动。

1.“3.23”世界气象日科普进校园活动。3月23日下午,湘西州气象局、湘西州气象学会、湘西州科协在保靖县民族中学开展“气象科普进校园”及气象知识抢答赛活动,同学们积极踊跃地参与问题抢答。活动中,湘西州气象局副局长吴志科通过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形式,进行气象科普讲座,为同学们讲述了常见的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方法,使同学们对气象防灾减灾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一步增强了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气候环境变化的能力。这是湘西州气象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进入吉首民师附小、湘西州民族中学、花垣县边城高级中学后的第四站。当日,在龙山县白羊乡镇小学,该县气象工程师向师生讲解气象科学知识,进行气象科普教育。在吉首市街头,州气象局设立气象咨询台、播放科普宣传片向群众解答雷电科学防御方面的问题,宣传山洪泥石流等突发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并向群众发放气象科普资料2千余份。

2.积极参加“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州气象学会参加了由州应急减灾办的2011年吉首地区应急管理暨“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活动。制作了关于天气预报、雷电防御知识等10类气象灾害防御宣传版,印制了雷电防护科普知识宣传手册等多种气象科技宣传资料,在活动现场向广大市民发放。还安排了相关专家向参观者进行了现场咨询,回答参观者提出的各种关于气象的问题,讲解了灾害性天气、气候变化等气象知识,共分发宣传资料15000余份,接受咨询几十余人次。

(四)气象服务不断深入,成效显著

1.气象防灾减灾主动及时

2011年,我州先后出现寒潮、低温雨雪冰冻、暴雪、春寒、干旱、暴雨洪涝等多种气象灾害。全州气象部门立足于“抗大灾、抗多灾、抗长灾”思想准备,准确预报、及时预警、主动服务,为“春运”、“春节”、“两会”、“春播”、“高考”等关键农事季节生产、重大社会活动、重要节假日提供优质的气象保障服务。

1月1-5日,湘西州出现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州气象台对冰雪天气过程提前72小时作出准确预报,过程中向州委、州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农村气象信息员发布道路结冰等预警信号20余次,预警短信逾5万条,决策服务材料20余期,同时通过州政府新闻发布会、广播电视、手机短信、96121、电子显示屏、气象网站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公众滚动发布冰雪天气预报预警信息,为州委、州政府组织抗冰救灾以及冰雪灾害期间人民群众安排生产生活发挥重要作用。

6月份,湘西州相继遭受4次强降水过程袭击,特别是6月4~6日,中南部地区连续3日出现强降水,引发严重的洪涝灾害。

篇三:市气象局气象科技服务情况汇报

市气象局气象科技服务情况汇报

气象科技服务是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托公共气象服务、发挥气象服务更大效益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气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2007年以来,市气象科技服务工作在省局的领导下,在法规处的帮助指导下,落实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气象科技服务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和省局《山东省气象科技服务管理实施办法(暂行)》、《山东省气象科技服务财务管理实施办法(暂行)》的有关要求,坚持依法发展,规范化发展、提高服务质量来发展气象科技服务,不断拓展气象科技服务领域,创新气象科技服务手段。制订的各项管理规定、规范工作流程、任务指标等工作都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和落实。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抓总量,保增长,为气象事业发展提供支撑

2007年以来,市气象科技服务狠抓“量”的落实。每年通过下达任务指标,明确各单位年度任务,并列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保持了气象科技服务收入的稳定、高速增长。气象科技服务收入由2007年的2502.4万元增长到2011年的4173.7万元,增长66.8%。

在气象声讯服务方面,五年来实现了由弱变强,快速增长,使该业务成为传递预警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成为展示气象部门气象专业水平、精细化服务的主战场。经过几年的努

力,声讯规模由240路增加到360路,拨打总量由2006年的877万次增加到了2011年的1685万次(相见下表)。

在气象短信服务上,由于受2008年大环境影响,运营商短信业务基本停滞,给短信发展带来很大困难。面对这些困难,我们积极想办法,找思路,在发展模式上、业务推广上、服务思路上、服务内容及管理上都想方设法,提出了天气细节服务理念,打破固定模式,抓住用户不同季节、不同天气的关注点开展服务,坚持每年开展短信、12121竞赛和各类宣传活动。在短信业务运行上,推出了针对气温、降水、湿度等多天气要素的服务模式,扩充及加深了气象信息量。2009年新建成了电信短信平台,并对平台进行了升级改造。在短信业务发展上其他做法就是和运营商密切合作,开展气象短信外呼业务,另外采取优惠措施,提高营业厅订制效果,这些措施较好地促进气象短信发展。到2011年气象短信总用户量超过40万,创2007年以来短信用户总量的新高。

在气象影视服务方面,2007年开播了有主持人的气象影视节目,2009年增加了开发区天气预报,节目制作套数由2007年年初的三套,到现在的五套;气象演播室在2006年

建成,并在2010年进行了设备的升级改造,演播室在近五年的气象业务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气象影视工作在我省“2009年全省电视气象节目观摩评比活动”节目中,获团体一等奖,并获天气预报类和新闻类两个单项一等奖,同时获制作和主持两个二等奖;2011年全省影视节目竞赛中获团体一等奖和天气预报类、气象为农服务类两个综合一等奖、专业气象服务类综合二等奖、创意预报类节目三等奖以及7个单项奖的好成绩,并于代表山东参加了全国地市级影视业务竞赛。

在专业气象服务上主要继续强化和深化涉海服务,提高预报质量,提升服务效果,2011年达到189.3万元。一是增加涉海部门服务。几年来相继增加了海洋与渔业局、蓬莱海事处等涉海单位,扩大服务面。二是提高服务方式。2011年为救助局、海事局、海洋渔业局、港安装了多媒体预警发布显示屏。根据的实际需求,与厂家共同研发了多媒体预警发布系统,大大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实现了内容的丰富和专业性,得到了用户的好评。三是提升航线气象服务能力。从2010年开始,相继开展了海上精细化航线业务试验、申报了全省“渤海海峡海上客运航线大风精细化预报服务技术研究”等课题的研究,以提高服务内涵和质量。

在防雷服务方面,近几年我市防雷服务克服了经济危机、市场调控等实际困难,抢抓机遇,寻求突破,取得了较大成绩。截止到2011年底,防雷科技服务收入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2011年全市达到2800多万元,比2007年翻了一番。雷击风险评估自2011年开展以来有较大突破,首年就突破百万,提高了全社会对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视程

度,实现了经济效益的“开门红”。

二、抓创新,强管理,促进科技服务规范发展

一是坚持科技服务规范运作。牢固树立公共服务的发展方向,坚持在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体现经济效益。市局紧紧把握服务业发展、财政体制改革政策的导向,深入落实《气象科技服务财务管理办法》、《气象科技服务管理办法》,结合实际,制订了科技服务合同签订办法、科技服务物资采购办法等规章制度,规范科技服务的运行模式。

二是加强宣传,提高社会认知度。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效果明显。在世界气象日、安全生产月等活动中,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通过举办专题访谈、开辟专版专栏等形式,大力宣传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努力增强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重点突出气象科普、气象防灾减灾、海上安全生产气象保障,按照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办出特色、打造亮点的要求,主要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气象日开放、网站专题宣传、连续四年开展了“323”气象日笑萍气象行等宣传活动。坚持每年在《日报》、《晚报》、《胶东在线》、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时行专题访谈、刊播稿件等宣传工作,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提高社会的认知度。

三是优化外部环境,提供政策保障。积极与建设、安监等外部门沟通,得到其高度认可。2010年通过努力与市住建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建筑工程防雷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市局的防雷审批工作纳入了建设行政审批程序,目前看运行较好,防雷装置图纸审核和竣工验收数量有显著增长。解决了数年来防雷装置验收始终未纳入建筑行政审批程序这一

历史遗留问题。整个市区的新建建筑物审核验收覆盖面达到100%。每年与安监局、公安局、经贸委下发了《关于做好防雷装置安全性能检测工作的通知》,与市安监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雷安全工作的通知》,为年检工作开展提供政策性支持。2011年与市文物局联合下发了《关于作好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防雷安全检测工作的通知》对全市重点文物进行了防雷安全专项检查。

四是拓展防雷服务领域,寻找发展的新增长极。防雷的服务领域由单一的“一表一线”式检测发展到现在的建筑物跟踪检测、竣工验收、易燃易爆场所的专业行检测、大中型防雷工程服务、雷击风险评估和雷击灾害鉴定等多个方面。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发展防雷科技服务与工程技术服务,推进雷击风险评估服务等新领域拓展,保持了防雷服务较高的增长态势。在大中型工程和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工程图纸审核上下功夫,选取潮水国际机场、万华工业园二期、西港区这些客户接受程度较高、建筑特点符合的工程进行重点突破等重点项目,派专人进行跟进协调,成立了以中心负责人为组长的技术攻关小组。抓住一些易燃易爆场所不放松,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与安监局协调相关评估事宜,利用换证机会及时切入,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三、抓人才,强培训,为持续发展提供保证。目前,全市从事气象科技服务人员135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52人,初级职称40人。主要分布在专业服务和防雷技术服务上,当前,科技服务人员业务素质还不是很高,是制约科技服务发展的瓶颈问题。几年来我们坚持抓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学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专


气象局科普工作总结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4525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