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长征的资料30字

时间:2016-12-26 07:22:43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长征手抄报资料

长征手抄报资料

长征,简言之是指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略转移。这次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战略大转移,是1931年初至1935年初统治党中央长达四年之久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所造成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人纠正这次左倾错误,战胜千难万险,足以引为自豪的英雄史诗。

参加长征的部队有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及红25军。在红一方面军长征之前,寻淮洲、方志敏等曾率领抗日先遣队北上,途中被敌包围而失败。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主力从瑞金、于都、长汀、宁化等地出发,开始长征。

1935年1月红军攻占贵州遵义城,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后,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等指挥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顺利通过彝族区,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大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1935年6月到达四川西部的懋功地区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与红15军团会师,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红2、6军团于1936年7月到达四川甘孜地区,同红四方面军会师。会师后,以红2、6军团为主组成红二方面军。两军会合后,对张国焘的反党和分裂红军的错误进行了严肃斗争。随后,红二、四方面军共同北方,1936年10月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中央红军胜利会师。三大主力的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从此,中国革命开始了一个新局面。

据统计,中央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历时13个月零2天,纵横11个省份,长驱二万五千里,途中总共爬过18座山脉(其中五座终年积雪,雪山行程共2700里),走过入迹罕至的茫茫草地(草地行程共600里),渡过24条河流,打过大小战斗300多次;红二方面军长征从1935年11月至1936年10月,历时11个月,转战九省,行程一万六千里,进行大小战斗110次;红四方面军长征由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历时长达18个月,转战数省,行程八千余里,进行过大小战斗千百次。

长征的简介

长征,指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以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合的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同年11月和次年4月,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分别开始长征。1935年11月,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六军团也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1936年6月,第二、六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同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

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合,结束了长征。其中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一年,转战十一个省,最远行程约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长征各阶段

长征准备阶段(1934年7月7日~1934年10月10日)

长征失利阶段(1934年10月10日~1935年1月15日)

长征转折阶段(1935年1月15日~1935年6月14日)

坚持北上和南下分裂阶段(1935年6月14日~1935年10月19日) 发展巩固和南下受挫阶段(1935年10月19日~1936年7月1日) 大会师阶段(1936年7月1日~1936年12月12日)

第一支是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旗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第二支是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

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

第四支是红二、红六军团(后同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

长征的故事

1张思德“尝百草”

部队进入草地后,由于环境、气候非常恶劣,使得草地行军十分艰难。而更要命的是缺衣少食,不少红军就因此长眠在了草地上。

眼看掉队、牺牲的同志越来越多,朱总司令令人将自己的坐骑也杀了,分给通信班、警卫班的同志做口粮,还向身边的同志发出了“尝百草”的号召,以使大家在茫茫草地上,寻找出一些无毒、可以食用的野菜、野草,渡过饥饿的难关。然而,要尝出一种能吃的野草、野菜,是要冒中毒的危险的。张思德在“尝百草”活动中,总是抢在他人之前。

据张显扬回忆:“有一回,部队在一片水草丰盛的沼泽旁宿营。一个小战士来到水塘旁,突然高兴地叫起来:‘野萝卜!野萝卜!’张思德过来一瞧,果然,离水塘不远的地方长着一丛丛野草,叶子绿,形状跟萝卜叶子差不多。那个小战士兴冲冲地跑过来,拔起一棵就往嘴里送。张思德忙赶上去。一把夺过来,先放到自己的嘴里,细细嚼了嚼,味道又甜又涩。不一会儿,张思德感到有些头晕脑胀,全身无力,紧接着,他肚子一阵绞痛,大口呕吐起来。他急忙对小战士说:‘这草有毒,快,快告诉……’没等把话说完,张思德就摔倒了,一时失去了知觉。半个多小时以后,张思德慢慢醒来,模模糊糊地看见小战士端着瓷缸蹲在跟前,他急忙说:‘不要管我,快去告诉其他同志。’”张思德就是这样把生的希望让给同志们,把牺牲的危险留给自己。很快,这件事被朱总司令知道了,他表扬了张思德。

2《一袋干粮》。

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了。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坚持没告诉战友们,装成没事发生一样,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让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自愿地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内涵不小。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让我们看到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大人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道体谅他人。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可她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沉默,自己吃苦。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而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轻松地自己上路,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每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一个小女孩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伟大的红军队伍的优良品质了。3陈赓被骗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十分疲惫。这一阵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忽然,看见前边有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小鬼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

“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骑一段路再说!”

小鬼倔强地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儿走吧。”

“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鬼,说:“你把它吃了。”小鬼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还多呢。”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从刚才遇见的小鬼,想起一连串的孩子。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

“不对,我受骗了!”陈赓同志突然喊了一声,立刻调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来的路奔跑起来。等他找到那个小鬼,小鬼已经倒在草地上了。

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鬼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鬼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什

么东西呢?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就在这个时候,小鬼停止了呼吸。

陈赓同志一把搂住小鬼,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陈赓啊,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

长征的意义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

“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它预示着中国革命新的局面的开始。长征用铁的事实表明,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具有战胜任何困难的无比坚强的生命力,她们是国内外任何反动势力所不可战胜的

-----------------------------------------

1、我军的主力保留下来

2、在长征途中传播我党的思想政策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3、使我军转危为安

4、留下的我党人员日后成为我党的中流砥柱

5、为我军 打下了群众基础

6、打击了国民党的嚣张气焰

7、形成了长征精神,对我国日后继续新民主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

红军长征是在第五次围剿后 中央红军为了保存有生力量 被迫战略转移

长征的历史意义在于保存了红军的有生力量 避开了敌人的围剿 更重要

的是纠正了党的左倾错误 并确立了以毛主席为主的党中央正确思想

-----------------------

在整整两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宣传了党有宗旨,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关于长征的诗

长 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泊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 1962年4月20日

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

三军远戍严防帝国侵

——朱德

1951年

飞身可夺天堑

健步定攀高峰

——胡耀邦

1985年9月20日

安顺急抢渡,大渡勇夺桥。

两军夹江上,泸定决分晓。

——聂荣臻

1979年10月13日

无边风雨夜,天堑大渡横。

火把照征途,飞兵夺泸定。

——杨成武

1980年2月16日

旧貌换新颜

——杨成武

1985年5月29日

浪淘沙 重过泸定桥

铁索飞云空,浪涛汹汹,泸定桥横高峡中。西去平叛驱车急,往事潮涌。敌军重重,红军冒死建奇功。而今又踏长征路,山河峥嵘。

——张爱萍

1979年春

那管寒烟照柳条,歼仇灭敌怒火烧。

红军遗迹今犹在,莫忘英雄夺险桥。

——魏传统

1979年

泸定深峡战敌顽,铁索强渡红旗传。

壮士悲歌垂千古,新桥落成万世欢。

——叶介吾

1979年

泸定桥横铁索寒,战士悲歌英魂烈。

征程激荡过半百,永记当年创业艰。

——王东保 当年抢英雄,

篇二:长征资料

长征向中国和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红军是不可战胜的。

在长征中,红军经历了三百多次战斗,击溃了410个团的反革命武装,

爬雪山,过草地,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

长征结束时,全国红军虽然由原来的30万人减到3万人

全国党员也只剩下6万人左右,但他们是久经考验的革命骨干。

有了这批中华民族的精华,中国革命就有复兴的希望和光明的前途。

长征第一渡

红军长征时间从1934年10月17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8万6千多人,

从瑞金,于都集结出发开始,至1936年10月22日红一,红二方面军会师结束。

红军长征历时两年零五天。按长征时的行政区划和习惯称谓,红军长征经过的省为14个

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渡过了24条河流,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共翻越18座山,老山界,五岭,夹金山,六盘山,其中五座终年积雪。

七律长征(诗歌)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闪闪的红星(歌曲)(在班会结束时播

放)

篇三:长征资料

《七律·长征》教材解读和分析

人教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以感知人物为主题编排了一组课文:走近毛泽东。共选编4篇课文:《七律·长征》《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从不同角度刻画毛泽东的形象,借4篇课文不同角度形成的综合效果,让学生初步感受毛泽东的形象。

《七律·长征》是4篇课文中唯一的毛泽东原作,又是主题单元开篇之作,担负着重要的作用:一要教会学生理解作品,感受毛主席的诗作风格(言语生命状态);二要让学生借这一扇窗口窥见伟人的人格魅力和伟大精神(言语生命动力)。

本文仅从毛泽东诗作《七律·长征》角度做一管窥,重点解读《七律·长征》的语言特色和艺术魅力,关注文本传达出的艺术气息和伟人情怀。并试着结合时代和创作背景,分析毛诗的创作风格。(感悟作者的言语生命意识和特征,解读作者的言语创新和言语个性)【1】

一、关于诗人的解读。

毛泽东,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毛主席一生波澜起伏,经历无数奋斗、挫折、拼搏,最终成为一代枭雄。想要通过一篇文本的解读来读懂诗人,实是难事。仅从几个侧面勾画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轮廓。

(一)诗作数量

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得到的结论是毛泽东的诗作数量并不确定。毛泽东一生究竟创作了多少诗词,这是一个广大读者极为关心、研究者们努力探索、但至今仍无定论的问题。

迄今为止,已公开发表了67首。从1937年10月,英国伦敦戈兰茨公司出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编著的《红星照耀中国》,首次向世人披露了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诗,到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9月版《毛泽东诗词集》公开发表67首诗词止,各种书刊正式或非正式地发表了近百首毛泽东诗词。但确切的诗作数量不可考。

(二)诗作内容

毛主席的诗绝大部分脱胎于真实生活和历史事实,写真人、真事,抒发真情。录入部分诗题如下:《四言诗赠尼克松》《卜算子悼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艾地》《七绝为女民兵题照》《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七律悼罗荣桓同志》。从这些诗题可以看出,诗作题材都是源于主席的生活和经历。

其中写战争题材的诗作不少。列举部分题目佐证,如《西江月·井冈山》《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七律·长征》《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如梦令·元旦》《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清平乐·会昌》。

毛泽东一生的诗词创作大致出现过三个高潮,且都是在他政治生涯、革命生涯最艰难的时期。从25岁的毛泽东1918年写下《送纵字一郎东行》明确表明革命心志,到1949年写《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30年恰巧有28首诗词,正好对应和记录了毛泽东开创和领导的28年武装斗争。你可以说是巧合,也可以说是天意。用自己大气磅礴的、瑰丽多姿的、文采风流的诗词创作,有意无意地记录了自己领导的艰苦卓绝的、惊天动地的、波澜壮阔的、翻天覆地的斗争历程。所谓艰苦卓绝,就是一介书生,起于草莽,千难万险,艰苦备尝;所谓惊天动地,就是以弱抗强,以卵击石,石破天惊;所谓波澜壮阔,就是从小到大,百川归海,势不可当;所谓翻天覆地,就是乾坤再造,捣它一个底朝天,开创了一个新纪元。毛泽东是用诗写史,也是以史写诗,正事写史,余事写诗,诗史合一,是为史诗。” 毛泽东的诗歌创作还源于他对文化超乎寻常的重视。他这样表述:“一支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他在长征路上,不管如何艰难困苦、轻装简从,他的马背上的褡裢中始终背着文房四宝,他多次对身边的警卫人员说,“我要用文房四宝打败蒋介石国民党。” 1935年秋天,丁玲到了延安,毛泽东专门给她题了一首《临江仙》,其中有两句:“纤笔一支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可见,借助言语表达是毛泽东的另一个兵器。

(三)诗作风格

毛泽东的政治地位决定了毛诗的影响力。假若仅从毛泽东诗词的文学造诣去考量,他可能不是诗人中最好的,但要从领导人层面看,毛泽东的诗堪称领袖之首。没有哪个领导人能像毛泽东这样集艺术、军事、政治素质为一身。在他的诗中你可以感受到理想与梦幻,现实与警醒。大智慧,大气势,大胸怀,大气概。

他的诗既具有豪放的苏辛风格,又不乏婉约诗句,这样的矛盾对立在他的诗作中表露无遗。有评论说“毛泽东诗词在内容上是现实主义的,在艺术上却继承了我国古代屈原、李白等积极浪漫主义的传统,创造出比前人更加奇特的艺术风格。”而我读到的另一本著述中对这种表现风格有这样的分析:“二重组合,实际上是一种两级思维。这更符合人物性格的真相,也体现了更大的审美张力。”【3】因此他的诗作体现的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大

气磅礴,帝王之象。

(四)诗作体例

毛泽东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又推崇屈原、李商隐、曹操、李白辛弃疾、苏轼等诗人的古诗,因此他的诗多用古体诗、近体诗和词牌形式为载体。但古为今用,借古论今,锐意创新。

毛主席对古体诗、近体诗、词牌运用自如。我读了目前收录的毛主席的诗作,粗略的统计了一下。他的诗体涵盖了七绝、七律、五古、七古、十六字令、五言、四言等各种形式。词牌也运用得得心应手。

通过外围研读,我得出了以下结论:毛泽东既是军事家,政治家,也是哲学家,诗人。所以,看毛泽东的诗,必须先看历史,了解历史才能理解毛泽东诗词,理解了诗词,才能走近毛泽东这个伟大的人物。解读毛诗,必然要从历史走向诗作,从诗作走向人物,再从人物走向历史,这才能形成一个理解体验的封闭回路。

二、关于《七律·长征》。

(一)其时

(二)其地

(三)其体

《七律?长征》属近体诗七言体,是七言诗的一种。古体诗和近体诗均有七言诗体例。七言诗包括七言古诗(简称七古)、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和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律诗每首有四联(即八句),律诗的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偶;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必须同韵。《七律?长征》压寒(an)韵。韵脚“难、闲、丸、暖、寒、颜”,韵脚工整,无破韵、险韵。适合朗读、吟诵。朗诵可传达和升华情感。

(三)其言

这首诗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这首诗和《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都是在长征取得胜利时所作。全诗仅四句,56字。以高度凝练的笔触完成了对长征事实的描述和长征精神的洗练。既有总起分述,起承转合,又有细节刻画,炼字传情。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佳作。

首联开宗明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统领全诗,纵贯全诗。“不怕”是直写,“只等闲”是夸张。“只等闲”只是平常稀松的小事情,一笑而过,这个词语的对应面是“万水千山”。这种强烈的对比,夸张的表述和烘托成为全诗的中心表达方式,也是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把两种不可能成为对应关系的事物和感受排列在一起,形成了巨大的矛盾,也因而具有了强大的艺术张力。我查到的一段资料中就这个表达特色是这样描述的:“全诗就展开了两条思维线,构造了两个时空域,一个是客观的、现实的:“远征难”,有“万水千山”之多之险;一个是主观的、心理的:“不怕”“只等闲”。这样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熔铸了全诗浩大的物理空间和壮阔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

”对“细浪”,“乌蒙磅礴”对“泥丸”,“金沙水拍”对“暖”,“千里雪”对“喜”“尽开颜”。这种匪夷所思的组合恰恰凸显了毛主席的英雄主义气概和豪迈气质。需要注意的是,这两处水的引用不是为了重复天险,而是在天险的基础上加入“征”的内容,这样就形成了难上加难的递进。

颈联和颔联具体写首联中的“万水千山”。其中使用大量地名,一是勾勒了长征的路线,将万水千山中进行具象。二是借史抒情。例如五岭:大庾(yǔ宇)、骑田、萌渚(zhǔ煮)、都庞、越城等五岭,绵延(“逶迤”)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之间。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从福建、江西出发,沿这四省边境的五岭山道,越过敌人封锁线,向西进军。“五岭逶迤”是实景,而“腾细浪”则是写红军的心理感受,红军攀越崇山峻岭却如同在细小的浪花上飞跃,这种豪迈的情怀就是借史抒情。“乌蒙磅礴”和“走泥丸”以同样的格式形成表达上的对仗和情感上的复沓。

例如“金沙”,1935年5月3日,中央红军干部团在后有强大敌军的追击下在云南禄功皎平渡,仅用七只小船,经过九天九夜偷渡过了金沙江,全歼对岸守敌,甩掉了追兵,突破了重围。对于这次如此惊险的胜利,诗人运用象征主义的通感艺术手法把严酷的战斗隐了下去,却把寒冷的江水写得温暖如春。

例如“大渡桥横”,冰冷的铁索桥横跨在大渡河上。红军抢夺泸定桥是长征中最英勇、最不可思议的激战,虽不是大规模的人海战,却是显现单独个人的天才精兵之战,铁血亡命之战,旋风般的理想之战,真正堪称红军之鹰飞过了泸定桥。那时,红军刚过了金沙江,“跳出了数十万敌人围追堵击的圈子,取得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刘伯承《回顾长征》)

这一联中的“暖”“寒”都写战役,但两次战役不尽相同,一巧取一硬夺,一次没有损失一兵一卒,一次却是22名勇士的生命铺就,因此毛泽东借冷暖感受形成对比,表现红军长征中的悲壮与喜悦,艰辛与坚持,惟其如此,才有红军可以创造出的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教师在品读时可通过资料的补充,媒体的介入等方式将这些地名分开研读勾勒,体味艰辛,形成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和情感冲击,达到以一化万的效果,又可联合举象,成为化境,化万为一,使这些地名成为红军长征中“千山万水”的浓缩意象,妙不可言。

诗中表达情感的词语丰富,且连续出现,形成连贯的感情线索,一以贯之,达到顶峰,这种直抒胸臆的写法在诗的写法中并不常见,在毛泽东的诗中却是运用的比较多,这和他的领袖身份正好应和,磅礴大气。他毫不隐晦情感,而是把情感尽情的展现出来,不必猜,不要想,就是要强调情感,就是要高调示强,高声宣告。“不怕”“只等闲”“暖”“寒”“喜”“尽开颜”,这是勇气,这是力量,这是执着,这是胜利者最后的微笑。藐视一切困难,战胜一切困难,这种决绝的勇气,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快乐是常人所不能理解和超越的。对于读者来说,红军战士是勇敢无畏的,面对困难,他们一往无前。所以,“不怕远征难”是好理解的,“寒”也是可以体味到的,唯独“喜”的体验难以达到。

理解“喜”字,必是这首诗在教学上的一个难点。如何突破这个“喜”字要细心琢磨。我想,这个喜,与其他情境下的喜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建立在痛苦、挣扎、坚持、牺牲之上的,没有体会到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就不能体会长征胜利时战士们的喜悦之情。惟其体会到“苦难”,才能体会到“狂喜”。因此教学时要采取欲扬先抑的手法,将学生的感受引导到位。

因此,读这首诗,需在现实和情感之间不断往复,由事及情,由情及事。层层推进,方可达到境界。


长征的资料30字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3095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