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化工原理吸收塔实验报告

时间:2016-12-15 07:26:43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化工原理实验报告_吸收

填料塔流体力学特性与吸收系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填料塔内气液两相流动情况和液泛现象

2.测定干、湿填料层压降,在双对数坐标纸上标绘出空塔气速与湿填料层压降的关系曲线。

3.了解填料吸收塔的流程及构造。

4.测定在一定条件下,用水吸收空气中氨的吸收系数。

二、实验原理:

填料塔压降和泛点与气、液相流量的关系是其主要的流体力学特性。吸收塔的压降与动力消耗密切相关,而根据泛点则可确定吸收塔的适宜气、液相流量。

气体通过填料塔时,由于存在形体及表皮阻力而产生压力降。无液体喷淋时,气体的压力降仅与气体的流速有关,在双对数坐标纸上压力降与空塔速度的关系为一直线,称为干填料压降曲线。当塔内有液体喷淋时,气体通过填料塔的压力降,不仅与气体流速有关,而且与液体的喷淋密度有关。在一定的喷淋密度下,随着气速增大,依次出现载点和泛点,相应地?P/Z?U曲线的斜率也依次增大,成为湿填料压降曲线。因为液体减小了空隙率,所以后者的绝对值和斜率都要比前者大。

吸收系数是吸收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影响吸收系数的因素包括气体流速、液体喷淋密度、温度、填料的自由体积、比表面积以及气液两相的物化性质等。

本吸收实验以水为吸收剂,吸收空气-氨气体系中的氨。因为氨气为易溶气体,所以此吸收操作属气膜控制。吸收系数随着气速的增大而增大,但气速增大至某一数值时,会出现液泛现象,此时塔的正常操作将被破坏。

本实验所用的混合气中,氨气浓度很低,吸收所得的溶液浓度也不高。气液两相的平衡关系可认为符合亨利定律

Y

*

?mX

吸收过程的传质速率方程为:NA?KYa?V填?Ym 吸收过程的物料衡算式为:NA?V?Y1?Y2? 式中:

N——氨的吸收量,kmol/s

V——空气流量,kmol/s

Y1——塔底气相浓度,kmolNH3/kmolairY2——塔顶气相浓度,kmolNH3/kmolair

KYa——以气相摩尔比差为推动力的体积吸收系数,kmol/m

3

?s

本实验所用装置与流程如图1所示,清水的流量由转子流量计显示。空气和氨气的流量也分别由转子流量计显示,二者混合后再进入吸收塔,所以其中氨气的摩尔比可用下式计算得到:

1

Y1?

VNH3Vair

图1. 填料吸收塔实验装置示意图

出口气体中氨气的浓度利用酸碱滴定的方法测定,其摩尔比可用下式计算

Y2?

(V?N)HClVair

?T0??T?1

?

?/22.4??

V为盐酸的体积(L),N为浓度(mol/L),Vair为湿式气体流量计的读数,T1为空气的温度。 计算过程中需要根据亨利定律计算气体的平衡浓度,亨利常数可根据附录的水温关系表内插得到,以水温为基准。气体的总压取塔顶和塔低的平均值。

P?

VL

P1?P2

2

m?

*

EP

X1?

??Y1?Y2??X2Y1?mX1

*

X2?0 Y2?mX

2

平均传质推动力为

?Ym?

?Y?Y???Y?Y?

Y?Yln

Y?Y*

*

1

*1*2

2

体积吸收系数为

KYa?

V?Y1?Y2???Z??Ym

2

主要技术数据

1# 、2# 塔

填料层高度:陶瓷拉西环填料为0.35米 塔内径50mm 3#、4#塔

塔内径100 mm填料层高度塑料鲍尔环700mmS=0.00785m2

三、实验步骤

1. 打开仪表开关,启动气泵。

2. 调节空气流量8次,读取干填料时的塔顶、塔底压力。 3. 开启进水阀,水由塔顶进入塔内,将填料润湿。

4. 当水流量为20L/h(1# 、2# 塔)或60L/h(3#、4#塔)时,由小到大改变空气流量6~8次,直至液泛现象发生,读取湿填料时的塔顶、塔底压力,记录下载点、液泛点时的空气流量。

1.用移液管量取一定量的已知浓度的盐酸溶液(0.5-1mol,0.008662mol/L),放入吸收盒,加入几滴(2-3)甲基橙作指示剂,再加蒸馏水至一定位置,连接好管路。

2.开启水流量调节阀,使填料充分润湿,将水流量调节至要求值(1# 、2# 塔:20L/h,3#、4#塔:60L/h)。

3.启动气泵,调节空气流量至规定值,调节氨气流量至规定值,待系统稳定后,慢慢打开吸收盒阀门,注意通过吸收盒的气速不易过快。

1# 、2# 塔

空气:2m3/h,氨气:75L/h 空气:1.5m3/h,氨气:50 L/h 3#、4#塔

空气:10m3/h,氨气:250L/h

空气:14m3/h,氨气:350 L/h

4.待甲基橙的颜色由橙色变为黄色时,实验结束,记录相关数据,洗净吸收盒。

注意事项:

1.氨气的实际流量=氨气流量计读数*4/3

2.亨利系数由吸收剂水的温度查表得到。

3.塔顶、底压力表的读数为表压力,单位为kPa。

4.进行尾气分析时,要密切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一旦变色马上记取湿式流量计所走刻度的数值

5.实验完毕,先关闭氨气系统,再关水、空气泵 四、实验报告

实验测得1#实验装置的干、湿填料压降与空塔速度的关系列于表1中。其中,塔的横截面积为:

S?

?

4

22

(0.05)?0.00196m

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出空气通过干、湿填料层的压降与空塔速度的曲线,即?P/Z?U曲线,如图2所示。

3

表1. 1#填料塔的流体力学特性数据

)

m/aPk( Z/PatledU (m/s)

图2. 实验测定的干、湿填料的压降曲线

计算在不同空塔速度下的吸收系数KYa。

水流量为20L/h 空气流量为2m3/h氨气流量为75?(4/3)=100L/h 水的温度为13?C查附表知亨利系数为E=0.57atm

盐酸用量为1ml,其当量浓度为C=0.00862mol/L,湿式流量计测得空气的体积为0.3L。计算过程如下:

YNH3

1?

VV0

?

100air

2000

?0.05

4

Y2?

(V?N)HCl?T0

Vair?

?T1

?

?/22.4?

?

1?100.3?(172

?3

?0.00862

)/22.4

273273?13

?0.000674

P?

P1?P2

2

?

?101.3?109.8kPa

m?

EP

?

0.57?101.3

109.8

?0.53

X2=0 Y2?0

*

V?

109.8?10?28.314?286

20?1018

921111.1

3

3

?92kmol/h

L?

?1111.1kmol/h

(0.05?0.000674)?0?0.0041

X1?

VL

??Y1?Y2??X2?

Y1?mX

?Ym?

*

1

?0.53?0.0041?0.0022 ?

(0.05?0.0022)?(6.74?10

ln

0.05?0.00226.74?10

?4

?4

?Y

?Yln

*

?

1

??Y?Y

*

?

2

?0)

YY?Y?Y

**

?0.011

1

2

?0

?167kmol/(m?s)

3

KYa?

V?Y1?Y2?

??Z??Ym

?

92?(0.05?0.000674)0.00196?0.35?0.011?3600

实验测得3#实验装置的干、湿填料压降与空塔速度的关系列于表2中。其中,塔的横截面积为:

表2. 3#填料塔的流体力学特性数据

5

篇二:化工原理实验报告吸收实验

姓名

专业 月 实验内容吸收实验 指导教师

一、 实验名称:

吸收实验

二、实验目的:

1.学习填料塔的操作;

2. 测定填料塔体积吸收系数KYa.

三、实验原理:

对填料吸收塔的要求,既希望它的传质效率高,又希望它的压降低以省能耗。但两者往往是矛盾的,故面对一台吸收塔应摸索它的适宜操作条件。

(一)、空塔气速与填料层压降关系

气体通过填料层压降△P与填料特性及气、液流量大小等有关,常通过实验测定。

若以空塔气速uo[m/s]为横坐标,单位填料层压降?P[mmH20/m]为纵坐标,在Z

?P~uo关系Z双对数坐标纸上标绘如图2-2-7-1所示。当液体喷淋量L0=0时,可知

为一直线,其斜率约1.0—2,当喷淋量为L1时,?P~uo为一折线,若喷淋量越大,Z

?P值较小时为恒持Z折线位置越向左移动,图中L2>L1。每条折线分为三个区段,

液区,?P?P?P~uo关系曲线斜率与干塔的相同。值为中间时叫截液区,~uo曲ZZZ

?P值较大时叫液泛区,Z线斜率大于2,持液区与截液区之间的转折点叫截点A。

姓名

专业 月 实验内容 指导教师?P~uo曲线斜率大于10,截液区与液泛区之间的转折点叫泛点B。在液泛区塔已Z

无法操作。塔的最适宜操作条件是在截点与泛点之间,此时塔效率最高。

图2-2-7-1 填料塔层的?P~uo关系图 Z

图2-2-7-2 吸收塔物料衡算

(二)、吸收系数与吸收效率

本实验用水吸收空气与氨混合气体中的氨,氨易溶于水,故此操作属气膜控制。若气相中氨的浓度较小,则氨溶于水后的气液平衡关系可认为符合亨利定律,吸收

姓名

专业 月 实验内容 指导教师平均推动力可用对数平均浓度差法进行计算。其吸收速率方程可用下式表示: NA?KYa???H??Ym(1) 式中:NA——被吸收的氨量[kmolNH3/h];

?——塔的截面积[m2]

H——填料层高度[m]

?Ym——气相对数平均推动力

KYa——气相体积吸收系数[kmolNH3/m3·h]

被吸收氨量的计算,对全塔进行物料衡算(见图2-2-7-2):

NA?V(Y1?Y2)?L(X1?X2) (2) 式中:V——空气的流量[kmol空气/h]

L——吸收剂(水)的流量[kmolH20/h]

Y1——塔底气相浓度[kmolNH3/kmol空气]

Y2——塔顶气相浓度[kmolNH3/kmol空气]

X1,X2——分别为塔底、塔顶液相浓度[kmolNH3/kmolH20]

由式(1)和式(2)联解得:

KYa?V(Y1?Y2)(3) ??H??Ym

为求得KYa必须先求出Y1、Y2和?Ym之值。

1、Y1值的计算:

Y1?0.98V01 (4) V02

式中:V01——氨气换算为标态下的流量[m3/h]

V02——空气换算为标态下的流量[m3/h]

姓名

专业 月 实验内容 指导教师

0.98——氨气中含纯NH3分数

对氨气:

V01?V1T0P0?02P1?P2? (5) ?01T1?T2

式中:V1——氯气流量计上的读数[m3/h]

T。,P。——标准状态下氨气的温度[K]和压强[mmHg]

T1,P1——氨气流量计上标明的温度[K]和压强[mmHg]

T2,P2——实验所用氨气的温度[K]和压强[mmHg]

?0——标准状态下氨气的密度(=0.769kg/m3)

?02——标准状态下空气的密度(=1.293kg/m3)

对空气:

V02?V2T0P0P3?P4 (6) T3?T4

式中:V2——空气流量计读数[m3/h]

T。,P。——标准状态下空气的温度[K]和压强[mmHg]

T3,P3——空气流量计上标明的温度[K]和压强[mmHg]

T4,P4——实验所用空气的温度[K]和压强[mmHg]

Y1也可用取样分析法确定(略)。

2、Y2值分析计算

在吸收瓶内注入浓度为NS的H2SO4VS[ml],把塔顶尾气通入吸收瓶中。设从吸收瓶出口的空气体积为V4[ml]时瓶内H2SO4Vs即被NH3中和完毕,那么进入吸收瓶的NH3体积Vo3可用下式计算:

V03?22.1NSVS[ml] (7)

姓名

专业 月 实验内容 指导教师通过吸收瓶空气化为标准状态体积为:

V04?V4T0P5?[ml] (8) P0T5

式中:V4——通过吸收瓶空气体积[ml],由湿式气量计读取

T。,P。——标准状态下空气的温度[K]和压强[mmHg]

T5,P5——通过吸收瓶后空气的温度[K]和压强[mmHg]

故塔顶气相浓度为:

Y2?V03(9) V04

3、塔底X1~Y*1的确定

由式(2)知:X1?

X1?V(Y1?Y2)?X2,若X2=0,则得: LV(Y1?Y2) (10) L

X1值亦可从塔底取氨水分析而得。设取氨水VN`[ml],用浓度为NS`的H2SO4来滴定,中和后用量为VS`[ml],则:

X1?0.018NS`VS` (11) VN`

又根据亨利定律知,与塔底X1成平衡的气相浓度Y1*为:

Y1??EX1 (12) P

式中:P——塔底操作压强绝对大气压(atm)

E——亨利系数大气压,可查下表取得:

篇三:浙江大学化工原理实验---填料塔吸收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过程工程原理实验(乙)指导老师: 叶向群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吸收实验 实验类型:工程实验同组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填料塔吸收操作及体积吸收系数测定

1 实验目的:

1.1 了解填料吸收塔的构造并熟悉吸收塔的操作; 1.2 观察填料塔的液泛现象,测定泛点空气塔气速; 1.3 测定填料层压降ΔP与空塔气速u的关系曲线; 1.4 测定含氨空气—水系统的体积吸收系数Kya。

2 实验装置:

2.1 本实验的装置流程图如图1:

2.2物系:水—空气—氨气。惰性气体由漩涡气泵提供,氨气由液氮钢瓶提供,吸收剂水采用自来水,他们的流量分别通过转子流量计。水从塔顶喷淋至调料层与自下而上的含氮空气进行吸收过程,溶液由塔底经过液封管流出塔外,塔底有液相取样口,经吸收后的尾气由塔顶排至室外,自塔顶引出适量尾气,用化学分析法对其进行组成分析。

3 基本原理:

实验中气体流量由转子流量计测量。但由于实验测量条件与转子流量计标定条件不一定相同,故转子流量计的读数值必须进行校正。校正方法如下:

3.2 体积吸收系数的测定3.2.1相平衡常数m

对相平衡关系遵循亨利定律的物系(一般指低浓度气体),气液平衡关系为:

相平衡常数m与系统总压P和亨利系数E的关系如下:

式中:E—亨利系数,Pa

P—系统总压(实验中取塔内平均压力),Pa 亨利系数E与温度T的关系为:

lg E= 11.468-1922 / T 式中:T—液相温度(实验中取塔底液相温度),K。

根据实验中所测的塔顶表压及塔顶塔底压差△p,即可求得塔内平均压力P。根据实验中所测的塔底液相温度T,利用式(4)、(5)便可求得相平衡常数m。3.2.2 体积吸收常数

体积吸收常数是反映填料塔性能的主要参数之一,其值也是设计填料塔的重要依据。本实验属于低浓气体吸收,近似取Y≈y、X≈x。

3.2.3被吸收的氨气量 ,可由物料衡算

(X1-X2) 式中:V—惰性气体空气的流量,kmol/h;

—进塔气相的组成,比摩尔分率,kmol(A)/ kmol(B);

—出塔气相(尾气)的组成,比摩尔分率,kmol(A)/ kmol(B); X1—出塔液相组成,比摩尔分率,kmol(A)/ kmol(B); X2=0;

L—吸收剂水的流量,kmol/h。 3.2.3.1 进塔气相浓度的确定

式中:—氨气的流量,kmol/h。

根据转子流量计测取得空气和氨气的体积流量和实际测量状态(压力、温度)。应对其刻度流量进行校正而得到实际体积流量,再由气体状态方程得到空气和氨气的摩尔流量,并由式(8)即可求取进塔气相浓度。

3.2.3.2 出塔气相(尾气)的组成的确定

用移液管移取体积为Va ml、浓度为Ma mol/l的标准硫酸溶液置于吸收瓶中,加入适量的水及2-3滴百里酚兰(指示剂),将吸收瓶连接在抽样尾气管线上(如装置图)。当吸收塔操作稳定时,尾气通过吸收瓶后尾气中的氨气被硫酸吸收,其余空气通过湿式流量计计量。为使所取尾气能反映塔内实际情况,在取样分析前应使取样管尾气保持畅通,然后改变三通旋塞流动方向,使尾气通过吸收瓶。

式中:—氨气的摩尔数,mol; —空气的摩尔数,mol。

尾气样品中氨的摩尔数可用下列方式之一测得:

(i)若尾气通入吸收瓶吸收至终点(瓶内溶液颜色由黄棕色变至黄绿色),则

10-3 mol

(ii)若通入吸收瓶中的尾气已过量(瓶中溶液颜色呈蓝色),可用同样标准硫酸溶液滴定至终点(瓶中溶液呈黄绿色)。若耗去酸量为ml,则

10-3 mol尾气样品中空气摩尔数的求取

尾气样品中的空气量由湿式流量计读取,并测定温度

mol 式中:—尾气通过湿式流量计时的压力(由室内大气压代替),Pa; —通过湿式流量计的空气量,l; —通过湿式流量计的空气温度, K;

R—气体常数,R=8314N·m/(mol·K)。

由式(10)(11)可求得和,代人(9)即可得到,根据得到的和,由(7)即可得到。 3.2.4对数平均浓度差

4 实验步骤:

4.1先开启吸收剂(水)调节阀,当填料充分润湿后,调节阀门使水流量控制在适当的数值,维持恒定; 4.2启动风机,调节风量由小到大,观察填料塔内的流体力学状况,并测取数据,根据液泛时空气转子流

量计的读数,来选择合适的空气流量,本实验要求在两至三个不同气体流量下测定;

4.3为使进塔气相浓度约为5%,须根据空气的流量来估算氨气的流量,然后打开氨气钢瓶,调节阀门,使氨气流量满足要求;

4.4水吸收氨,在很短时间内操作过程便达到稳定,故应在通氨气之前将一切准备工作做好,在操作稳定之后,开启三通阀,使尾气通入吸收瓶进行尾气组成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尤其是测量时,要确保空气、氨气和水流量的稳定;

4.5 改变气体流量或吸收剂(水)流量重复实验:本次实验,控制空气流量分别为8-8-9.6 m3/h,水流量则相对应为30-36-30 l/h;

4.6 实验完毕,关闭氨气钢瓶阀门、水调节阀,切断风机电源,洗净分析仪器等。

5 实验数据处理:

5.1 大气压102400Pa 室温11.5填料层高度40.5cm塔径70mm硫酸10ml浓度0.03mol/l 液泛气速11-12m3/h

5.3数据处理: 塔截面积Ω=π2

D=0.00385m2 P=P0+P表


化工原理吸收塔实验报告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2149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