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毕业汇演心得体会

时间:2016-12-11 10:15:28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毕业汇报演出心得体会

1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汇报演出心得体会

1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戴振伟

即将毕业之际,我们迎来了我们期待已久的专业毕业汇报演出。2014年10月15日,同学们怀着对母校、对老师辛勤培育的感激之情,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饱满的演出热情向现场观众展示了他们三年来有代表性的教学成果。虽然我只是这次汇演中的一名参与者,但我仍然带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准备、参加这次专业汇报演出。一个人的幸福再大也是微小的,许多人的幸福再小也是巨大的。,有个词叫“痛并快乐”。之所以“痛”是因为活动的开展需要费时费心思,之所以快乐是因为能有一群人陪着你共同参与。通过这次演出,检验了三年来专业知识学习的成果。

第一章 前期准备

刚进大学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大三上学期会有毕业汇报演出。但因为一直觉得毕业离我们还很遥远,大家也觉得离毕业汇报演出非常遥远。时间一晃两年过去了,毕业汇报演出悄悄接近,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对于排练还处于非常懈怠的状态,很多节目都处于停滞的萌芽状态。.第一次选节目的时候,许多节目仅处于成型的状态,并没有成熟的加工。节目质量更是不可言说。节目初选过后,我们接受老师的批评与建议,并得知几天后会再次进行第二次选节目。这个时候我们才感觉到时间的压力,班长对每个节目负责人进行监督,各个节目负责人加紧排练,节目进入严谨有序的排练状态。也是在这个时候,我们才感觉到集体的存在。 在排练过程中,同学们之间发生过各种各样的矛盾,从主观上说,很多矛盾都具有不可避免性,从客观上说,这些矛盾都具有可解决性。这些矛盾小到服

装,布景,一个舞蹈的动作,大到班级同学的民主权利,知情权力。这些因素的任何一个都可能引起一次争吵,一场硝烟,但最终都被我们以最恰当的方式解决了。因为我们的根本目的是相同的,就是在各自的共同进步中办好专业毕业汇报演出。节目的质量是每个同学在自身艺术素质上提高的直接表现,同学们在演出中学会了一些专业之外的东西,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沟通协作的能力,团结与合作,与个人能力相比,这些更加重要。一个班级的演出是整个班级的事情,是任何一个人不可能独立完成的工作。在为了演出准备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突发问题与矛盾问题,如个别同学闹个人情绪等。这些都考验着我们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和与人协调合作的能力。我们在各种矛盾的解决中相互之间加深了了解和宽容!

第二章 现场演出

伴着“青苹果乐园”欢快的旋律,同学们分别从舞台的两边踏着舞步一一进场亮相,做为本场演出的第一个集体舞蹈节目,大家在演出时都非常的卖力。模块一包括两部分,职业礼仪展示和古筝独奏。接下来是我们班的八位同学进行了职业礼仪展示,场面真心震撼,我们将大学所学的礼仪在台上进行了很好地展示。然后进行了古筝独奏《战台风》,正值秋天时节,凉凉的秋意把我们带入了毕业分别的季节。接下来是第二模块:年轻的战场——专业知识问答竞赛。由我们班的20位选手进行了专业知识展示。同学们穿着职业装,以饱满的状态将三年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了反馈。紧接着第二模块以一个相声《改名字》结束,相声由我们班两位男生表演。笑点很多,现场达到了预料的效果。接着表演了舞台剧《一辈子的朋友》,我在里面演了一个父亲的角色,很不错。最后是篇章三——再见,我的大学。模块一:大学生活(VCR),模块二:朗诵(我的大学)模块三:毕业寄语(VCR)寄语者:任课教师,13级、14级学生 。本场演出爆出了很多的泪点,最让奔泪的还是我们最后一个节目大合唱“明天会更好”,同学们用真诚的感恩之情演绎了这首歌曲,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台上台下顿时哭声一片。“不要问不要说,一切尽在不言中,这一刻让我们静静的渡过,”虽然今朝一别

各西东,但我们期待明天重逢在灿烂的季节。我相信,明天会更美好。

第三章 小结

这次我们的毕业汇演取得圆满成功,取得如此成绩是对我们各位同学的重大鼓励,让我们看到了付出的回报。通过此次汇演,我们得到了最好的锻炼,也鼓舞着我们今后的学习工作。我们缺乏的就是这些经验,缺乏的就是这些点点滴滴。当我第一次走进剧场时,心中既有排练时的激动,又有着好奇的心情,总而言之,这次演出带给大家的,虽然有辛苦,老师的辛苦,我们的辛苦,但收获最大的,还是我们辛勤劳动换来的结果。不管结果怎样,我认为都是值得的。 天赋,只能给予先天,后天的努力是有办法弥补的,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只有努力才能证明你是不是付出过。这次演出,真的是老师和同学们用心努力换来的结果。不管结果如何,这都是我们共同努力换来的,因为我们努力过,奋斗过,争取过。今天,毕业汇报演出结束了。辛苦努力了一个月,一个半小时就结束了。大家很紧张,但结果还是很不过错的,演出很成功,大家的努力和老师的付出都没有白费。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老师和学校领导们记住了我们人力资源管理这个专业

总结此次演出最大的心得,是我们1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全体同学第一次在集体的共同努力下,共同配合中完成了这次演出,我们共同为演出付出的态度上都是足以让人感动落泪的。也许别人感受不到,但相信处在1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每一分子都是有这种感情的触动的。随着汇报演出的落下帷幕,我们的梦想也将从新起航,扬帆远航。

篇二:毕业创作心得体会

《故乡》创作心得体会

作 者宋丽乐

系 (院) 人文管理学院

专 业 美术学(国画)

年 级 07级本科

学 号 074926009

指导老师翟志立

成 绩

日 期

学生诚信承诺书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作品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创作成果。尽我所能,作品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展出的成果。

签名:日期:

论文(作品)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安阳师范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毕业创作)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毕业创作或设计)的复印件,允许论文(毕业创作或设计)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毕业创作或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毕业创作或论文)。

签名: 导师签名:

日 期:

《故乡》创作心得体会

宋丽乐

(安阳师范学院 人文管理学院 河南 安阳 455002)

光阴似箭,毕业在即,学习国画专业也已经两年了,四年中各种形式的国画都有所涉及与学习,最后发现自己还是热衷于山水画的学习。所以此次我创作的主体是写意山水,创作主题是想通过画面的意境来表现家乡风景的幽静天然和表达对自然风景的热爱。因为从小就生活在山水环绕的环境之中,家乡洛阳栾川更是到处都有山水相伴,从小就对自然山水有一种别样的热爱之情。当然在创作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在与指导老师的沟通与交流中渐渐学习,修改整理,最终完成了此作品。

水的灵动与山的沉稳,使家乡山水原始而又神秘, 水有水的飘逸灵动,但始终保持着一种单调的蔚蓝色;山有山的沉稳厚重,但一年四季却能以不同的色彩、风光展示山的美丽。活泼的有单调的一面,安静的有变换的色彩。山和水的融合,是静和动的搭配,单调与精彩的结合,也就组成了最美的风景。

因此我想通过这次选择创作《故乡》这幅画不仅表现我对家乡的热爱,更能通过创作提高我对山水画的认识,加深对山水画技法的实践应用。这次画面中采用写生与创作相结合、勾皴点染相结合的方法,托物言志,即兴抒情,对作品进行认真的创作,使人感觉山因水而巍峨,水因山而秀美;山有状而水无形,山有头而水无尽。山是静止的,水则奔腾不息;水是永恒的蔚蓝,山则色彩绚烂。山水相依便有了大自然的明丽。山水产生了文明,山水延续了生命。当沉稳的山与灵动的水交织在一起,山庇护起水,所以有了清潭,有了池塘;水滋润了山,所以有了花草,有了绿树;所以山明水秀,所以水秀山明!

产生一种绵延绵亘,新奇秀丽的美好意境。创作的同时更是积累了深刻的创作心得,之中不仅有对绘画家乡山水时所特有的技法的深入领会,更进一步真正理解了中国山水画的整个创作过程,把山水画历史发展中古人所积累的技法真正结合于画面并加以了深入研究和认识。以下是我这次创作心得的深刻体会:

首先是在创作之处我没有急于下笔绘画,而是先对山水画的一个文化背景、意境、章法、笔墨、设色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整体上的把握,先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在对以上六个方面整体上的认识和把握我就开始结合家乡风景的山的特征,参考并翻阅好多了现当代优秀的山水作品加以学习和练习,对山其所特有的并应当加以注意的用笔用墨技法进行不断揣摩和研究,最终总结出了一些实践中的经验和心得。

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赋予家乡山水全部的直观感受,同时还要在强调其特征完整、具体、生动的同时,体验着笔墨与造型结构上的统一。更要注意到山水画水墨晕彰,笔势变化,我们要知道创作中强调笔墨独立性与书写性,将春、夏、秋、冬和晨、暮相集

中,作品有了深山幽谷,境界幽深,内涵自然就会相对充实。这样通过画面就不仅让人们领略了山水的气象,也窥见到墨色意象内合的自我情感与家乡山水的新奇秀丽。

创作过程中在老师的指导提议下我鉴赏了好多的山水画,欣赏中国山水画我觉得应该首先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内在精神,中国山水画是中华民族艺术知会的宝贵结晶,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它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独立的艺术体系,所以民族性是中国山水画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中国山水画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即简练,恬静,含蓄和韵律等。

发现作山水要随机应变,不能死搬硬套,如果想表现出秀雅清新、情感细腻的山水,那就要水墨淋漓,浓墨淡墨要交相辉映,在笔触上一般用上等羊毫不急不火的书写开来,尽量以书入画,中锋侧锋并用,以求线质丰富的表现力。在设色上尽量淡雅一点,丰富一点,但冷暖对比要和谐,给人以安详宁静的感觉和享受。那些成功的创作,无疑是缘于画家和山川极其亲密的关系,在画家和山川的主客体之间相互的融合包孕,达致了如此自由酣畅的创造的境界。 我从那些作品中受益匪浅,更是带给我好多创作的灵感。

其实山水画从一开始就与其它的道家,佛家,儒家有关,佛家的禅宗对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影响也是值得讨论的,它没有连续性和次序性,认定在精神上能够出现自发性的领悟,这种领悟实际上是对人世解忧的解脱和心理障碍的排除,而这些又恰恰是中国山水画家们孜孜以求的佛家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思想体系,孔子最早提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是以道德价值来评价山水,但是这种对大自然的审美追求,客观上已超出了道德的范畴,其中的中和之美构成了中国传统山水画感情含蓄,气息平和的总体风格

此次创作中在处理近景中景远景三者之间关系时颇有心得,第一是:中远景树,在一幅山水画中,中远景树的表现非常重要(所谓近、中、远是相对的,这里讲的只是一般概念)在山水画中,它不仅有自身的价值,同时为丰富山水画的空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远景树的画法,亦称丛树画法。此法要求组树时要严谨,以密为主,以疏为辅,疏密关系和位置要根据情况而定。笔法要求变化多,用中锋画主干,侧锋画小枝。用墨时要重墨在前,淡墨在后,杂树排列于先,枯树在后,树的根底部不要平齐,并用淡墨染之,可用此法,拉开远近关系。点树叶时,先用淡墨点出部分叶,再以浓墨破顶,不仅使墨色有了变化,还使树木显华滋。 中景树的画法是山水画中较难表现的技法,此谓:“虚者,难也。”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还是要到自然中去观察、体悟,并熟练掌握各种画树的技法,经验积累多了,一定能准确地把握住中景树在山水画中的虚实程度和准确位置。 所以在处理我的近景丛树时就深刻领会到其中真正的内涵与重要。在一幅画里,远景树和中景树是相对存

在的,所以,它可以尽情地往虚里画。因为中远景树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形体简散,因此,不宜多用笔,画实的地方,比如树干,可用淡湿墨画;虚的地方,比如树叶,可用稍浓干一些的墨画。这样,在干、湿、浓、淡的笔墨交替中,会产生虚实相生、相益得彰的效果。

第二是:点皴和面皴,画石的方法很多,我们知道历代画家通过长期对自然界的山石的观察、体验,逐渐积累而成表现山石纹理、体面关系之造型手段。传统的皴法很多,概括起来可分为点皴、面皴、线皴,也可分为长皴、短皴。这些皴法可以混合交替使用。点皴和面皴的结合使用,在目前的山水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是因为画家审美取向、思想理念变化而致,同时,它也是中西文化 发生碰撞的结果。 点皴和面皴的使用,给山水画带来很大的变化。点皴一般使用在岩石上,而面皴主要表现植被或土层。点皴要求点数遍墨,要厚重。面皴时,墨和赭石可以同时注笔使用,这样能使被皴的石头显得更加立体。

一般说来,山石的正面、顶面用中锋线较多,山石的侧面、底面多为尖税锋利之处,用侧锋较多;大面积的、完整的山石多用中锋线,山石琐碎处多用侧锋钱。这也是我在创作过程中多加注意和需要多加联系的皴法。

第三就是:勾、皴、擦结合法,勾、皴、擦是传统用笔技法。勾是用来描绘物象轮廓的,皴是表现山石的类别、质感、阴阳的短线和长线,擦可以显示山体的厚重。在一画中将诸技法有机地结合会丰富山水画的表现。 绘画要用勾、皴、擦结合的方法。勾时一笔接一笔 地画下去,有时如行云流水,闲庭信步;有时如疾风骤雨,势不可挡。在行笔过程中,用擦、皴之法抹去小疵,在取势时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法,蓄势助奇。勾勒完毕,心要静下来,慢慢地收拾。先用短线搭接之法使其山石结构完整,用墨时要和已经勾出的线之墨色相近。用擦的方法可使画面完整,看似不经心的擦,实际上需要全神贯注,苦心经营,这会使最后的作品看上去有平中见险苍厚雄浑之感。 勾、皴、擦这三种传统的技法结合好了,不仅对我们的创作有帮助,而且对我们下去写生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第四就是我通过创作总结的在用墨法、的经验和心得。

首先山水画中用墨最难的。俗称墨分五色,岂不知用墨的好与坏和用笔有直接关系的。用笔用墨的最高标准是沉着与痛快。初学者只知痛快,却忘了沉着,或只记得沉着却忘了痛快,都会使笔墨呆滞,因此,二者均不可缺也。墨法是指在原有的造型基础上进行修整和平衡画面的一种用墨方法(亦包含宿、焦二墨法)。所谓沉着就包含用此技法在收拾画的过程中,行笔的穿插、交错和疏密、聚散,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点的大小、横竖,笔的力度强弱、刚柔、起伏、虚实、顿、戳、揉等,以及墨的浅、深、焦、浓等等变化,

篇三:大学生毕业回忆心得体会

人生就像饺子,岁月是皮,经历是馅。酸甜苦辣皆为滋味,毅力和信心正是饺子皮上的褶皱,人生中难免被狠狠挤一下,被开水煮一下,被人咬一下,倘若没有经历,硬装成熟,总会有露馅的时候。"这一段话,不是我的原创,是崔永元评论人生的一段话。以我现在的经历还不配和大家谈人生,我要谈的是对于在座的每个人的一生都至关重要的四年大学生活。 对于今天让我站在这里给大家讲如何度过关键的四年大学生活,其实有点赶鸭子上架。就在我准备简历的时候,才发现,竟然没有任何可以让我吹嘘一番的证书,奖章之类的任何被称为荣誉的东西,除了自认为满满的四年的生活感悟。其实回过头想一想,如果上天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想,我的这四年生活应该也还是这样,因为对于大学生活该经历的活动,该掌握的知识,我都尽了自己的努力。 有人说:大学一年级往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学二年级就进了一步"知道自己不知道",大学三年级时"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学四年级"知道自己知道"。 其实,至今我也没能吃透其中蕴含的意味,但是模模糊糊能体会到一点,就是从天上落到地上,从憧憬理想回到现实。很多人之所以不适应大学的生活,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网上或者杂志上的一些关于大学生活小说的误导。很多作者描写大学生活都是以调侃的语气,向读者描绘一个他心中理想的大学。受到这种误导,在每个人踏进大学之前会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一个理想的描绘。怀着这份美好,进入大学后,很多人都会迷糊一阵子,充分享受突如其来的自由和新奇感。但是在一天天上课,自习后,这种激情慢慢的消退,就开始进入迷茫阶段,怀念高中同学,怀念高中生活。 在座的大都处在"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和"知道自己不知道"阶段,尤其是后者,往往是造成迷茫,困惑和郁闷的根源。而这也是慢慢长大踏实地的过渡到"知道自己知道"必经阶段。如果你现在觉得没有方向,也没必要着急,其实这很正常。 很多人在没进大学前,就在脑子形成这样一种观念,认为高中的同学之间的感情才是最纯真的,到了大学彼此就不能坦诚相待了。我就有过类似的想法。事实上,随着和宿舍的同学相处,其实这种观念是不对的,至少对于和你一起朝夕相处的同班,同宿舍的同学是不适合的。在这种年纪,有的大多是是性格上的棱角。等你有一天毕业了,回头想想自己的大学同学,你就会发现,其实现在的磕磕碰碰根本不值一提。 现在大体聊聊我的大学生活,希望作为一个个例,能给你们带来一点思考和启发。 我的大一和很多人一样,是茫然没有方向的。 就是天天背着书包去上课,晚上去自习,周六周日有时候也就是跑到自习教室里。因为除了自习,当时根本就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事可以做。后来也经常去图书馆,因为图书馆有太多的资源了,总觉得那么多书放在那里,不利用起来,过于浪费了。所以对图书馆我算是比较熟悉的。也有人四年都没去过图书馆,不知道里面什么样,我现在宿舍就有这样一个同学。虽然每天都有事可做,事实上心里却很迷茫,因为毕竟是大学,即使我把它当作高四来过,毕竟终究不是高中。高中有一个高考,始终是努力的目标,现在却没有方向了。也觉得大学生活应该是五彩缤纷的,丰富多彩的,不应该只是为了学习,为了考个好成绩而就这么度过四年。于是给自己稍微理清了头绪。显然,作为学生,学习是首要的,但是不是唯一的。于是开始去参加学生会,天气好的时候会骑车出去逛。很清楚的记得,一次10.1假期,一直在自习教室里,到了最后两天,实在坐不住了,就推上车,找了一份武汉地图,带上几本杂志,坐在湖边,看看书。心情也不是那么郁闷了。学校周围,到东湖的路我几乎都去过,每次就是一个人,一边对着地图照路,一边走,直到沿着东湖的湖间道转一圈。如果觉得生活很枯燥,这不是大学的错,大学给了你充分的自由,你要做的是利用好这种自由,充分发掘自己的生活。 所以我觉得我大一总结起来有三件事是值得庆幸的,第一是学习没丢,第二是懂得去图书馆,三是能走出校园,带上地图骑上自行车,这也是一份很有趣的经历。 大二放手去活动 大二的时候,处于偶然的机会,开始接触国标舞。学了一个学期后就和学员一起发起组织了国标舞协会。起因就不在这里详谈。通过协会活动,组织活动能力,与人交流能力,团体协作能力,使自己能力得到提高同时,

丰富了自己的生活。 在搞活动同时基本上没有影响到自己的学业。本来计算机专业课在所有的院系中属于比较多的,有两个专业的课。但奇怪的是,我自己竟然一点也没觉得这两件事之间会有多少影响。所以我一直觉得时间这个东西,只要你肯挤,总也能挤出来。 四六级也是在大二过的,说起六级还闹了个小笑话。因为功课多,又有活动,平时几乎就没准备过。考试前一天晚上,宿舍四个人都觉得没什么戏了,结果就一起看了一晚上的电视剧。睡觉前才把第二天考试的东西铅笔,收音机准备了一下。考完了感觉也很糟糕,听他们感觉好像不是太差,于是我就提议,考过了的得请客吃饭,平衡一下心理,最后结果四个人就我过了,结果还得掏钱请他们吃饭。 其实过六级过得有点偶然,但是过了也很当然,平时一直没丢过。从大二一开始,就经常去图书馆看英文报纸,图书馆的英文杂志,上网去国外的大学浏览他们的新闻,华工的,武大的英文版网页也都过。我觉的自己的英语就是在这种环境下练成的。 大二这一年算是比较丰收的一年。搞协会活动,四六级。 大三学好专业 选择,放弃协会工作(很遗憾),开始学好专业知识。已经打算保研。并且开始准备考研。最后能顺利保研,和我的这一选择以及这一年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大四收获 进入实验室。学习了很多课外的东西。动手编程,写游戏等。不过有点遗憾的是,这些东西其实早就该开始学了。 总体来说,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对你的四年生活有一个规划,也就是你希望你的大学生活是什么样的,这个规划可以很粗略的,只代表一个大方向,不必很细致的,有了方向才不会茫然迷惑。而且只要你朝着这个方向走,结果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第二个,无论是做什么,作为一名学生,他的首要任务都是学好自己的功课。 最后,丰富的大学生活是要靠自己去营造的,大到全校全院性的活动,小到班级内部,或者寝室内部,可以组织各种游玩,或者比赛之类的活动。自己也可以根据兴趣,参加协会。不是每个人都要参加协会,一定要有兴趣,否则不能进入核心成员,会觉得很没意思。


毕业汇演心得体会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1803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