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世界建筑论文4000字

时间:2016-11-25 09:49:16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世界建筑欣赏论文

东京都厅展望室:东京都厅是日本东京都政府的总部所在地,位于新宿区西新宿。1990年12月落成,1991年正式启用。在日本泡沫经济最高峰时策划兴建,是当时日本最高的大厦,近年被讽刺为“泡沫之塔”。东京都厅舍由兴建至落成时的都知事(东京都首长)为铃木俊一,由建筑师丹下健三设计。厅舍的设计主要为后现代主义路线,被认为是引用了歌德式教堂的设计作为蓝本,采用了和巴黎圣母院相似的横三段和竖三段式立面。

东京都厅舍楼高243米,在落成时比丰岛区池袋的阳光60高而成为

日本最高的大厦,纪录其后被1993年竣工,高296米的横滨地标大厦打破。东京都厅舍每年的维修管理费用高达40亿日圆,内设的豪华都知事室被批评“浪费纳税人的金钱”。不过,另一方面,东京都厅舍已成为东京的观光胜地之一,到45楼的展望室参观的访客络绎不绝。

厅舍由3坐建筑组成:1号办公楼平面长度为108.8m,标准层面积3926平方米,共48层,总高243m;2号办公楼平面长度为98m,标准层面积3762平方米,高34层;另有一座7层高的市议会大楼。整个新厅舍占有新宿新区三个街坊,北面是新宿中心公园,南面有市民广场,设计方案是力图把这组建筑群创造为一种文化,自律的东京标志。

1991年,办公地点从有乐町迁移到这座形似大教堂的大厦。是战后日本杰出的建筑家丹下健三的作品。厅舍的设计主要为后现代主义路线,被认为是引用了歌德式教堂的设计作为蓝本,采用了和巴黎圣母院相似的横三段和竖三段式立面。该建筑高达48层,在第33层之处分成两个对称的摩天层,并延伸至高达243米处。对外开放的展望台设在第45层,乘电梯仅55秒即可到达。落成时比丰岛区池袋的阳光60高而成为日本最高的大厦。东京都厅舍每年的维修管理费用高达40亿日圆,内设的豪华都知事室被批评“浪费纳税人的金钱”。不过,另一方面,东京都厅舍已成为东京的观光胜地之一,到45楼的展望室参观的访客络绎不绝。从而使东京都厅取代了眺望首都全景的

主要场所的东京塔。尤其是在晴天的冬季,在了望台上可使你饱览从西南部的横滨到西部的富士山。

1}形体布局:

福斯特强调瑞士再保险公司没有平面上的所谓轴线.。建筑采用如松果般自然生长螺旋结构除了底层商业入口和顶层餐厅,建筑各层平面是一组轴对称的渐变相似形,它们之间均以从底到顶的螺旋形结构暗色条带所确定的角度发生偏转,办公层中每一层的平面都由围绕核心均匀排布的6个分支组成。在一个标准的楼层平面中,中心部分是巨大的圆柱形主力场,是楼梯,电梯,消防电梯,卫生间和其他辅助用

房组成的核心筒,其中包括为整个楼层所公用的会议室作为大楼的重力支撑。核心筒外是作为交通空间的环形区域,这一区域将人流疏散到6个向外的分支中去,每个分支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办公区。在办公区之间形成三角形的内庭,6个内庭在水平上呈锯齿形均匀排布,贯穿2层或6层;各层之间呈螺旋形错动,形成扭转的通高空间,为办公提供交流休憩的场所,同时更是办公空间的采光井和通风口建筑采用圆形平面,剖面逐渐收缩呈子弹形(其中10层的平面面积最大);相比较于方形塔楼,这种圆形塔楼可以使建筑给狭窄基地带来更小的压力,并且能够有效的减小风压,同时将高层建筑普遍产生的街巷强风降到最小。建筑的底部同样向内收缩,使昏暗的街道得到更多的阳光,形成了一个别致的广场。,被分隔成2层或6层的内庭沿着螺旋形结构盘旋而上,形成了6条引导气流的通风内庭。这些内庭的作用远不止一个大号的通风井,也是建筑得到自然光照明的采光井;同时,使室内空间保持视觉和感觉上的联系,打破传统的层与层之间的概念,创造共享空间。并使景观在各个方向上向城市开敞。结合内庭还设有咖啡、酒吧、商务中心等公共功能。

2}结构系统

建筑外形的创新都离不开结构技术的支持。瑞士再保险银行的结构处理也与众不同。在对曲线形的外立面作了可能的简化处理之后,外围护结构被分解成5500块平板三角形和钻石行玻璃,数千板块构成了

一套十分复杂的幕墙体系。这套体系满足不同功能分区对照明,通风的需要,为建筑提 供了一套可呼吸的外围护结构,同时在外观上标明了不同的功能安排,使建筑自身的逻辑贯穿于建筑的内外和设计的始终。建筑的幕墙直接支承在作为承重结构的建筑外围的斜向钢架上,因此,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种自承重的幕墙体系,并且幕墙的支承结构与核心筒一起参与建筑受力。

3}表面系统:

该建筑与外界相交的边界实际上是由两种不同性质的空间组成,同质空间盘旋向上,这就是幕墙上色泽深暗的螺旋线的由来,这套系统包括两个部分:办公区域幕墙和内庭区域幕墙。办公部分幕墙由双层玻璃的外层幕墙和单层玻璃的内层玻璃幕墙所构成,在内外层之间是通风空道,并加有遮阳片,通风空道起到气候缓冲区的作用,少额外的制冷和制热。螺旋形上升的内庭区域幕墙则由可开启的双层玻璃板块组成,采用灰色着色玻璃和高性能镀层来有效的减少阳光照射。锯齿形排布的窗扇自动开启,将沿建筑边缘通过的气流捕获,来帮助室内的自然通风。引入室内的新鲜空气,通过采光井产生的“烟囱效应”,可以带走办公区内产生的大部分热量。这种自然通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机械加热制冷所消耗的能量。着色玻璃和镀层可以在日光深入室内的同时,将太阳辐射的热量阻隔在内外双层玻璃幕墙之间。 综合分析:

篇二:世界建筑评析(期末论文)

北京师范大学

珠海分校

世界杰出建筑工程评析

论文题目:建筑奇观:青藏铁路

学 院:管理学院

专 业:公共事业管理

姓 名:张钟尉峰

学 号:0902060088

任课老师:蔡心田

完成日期:2011年01月02日

我喜欢的世界建筑奇迹之最,是来自我家乡西藏的青藏铁路。喜欢它的理由则是用心去体会大自然,拥抱大自然。

青藏铁路之“最”:世界海拔最高,世界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风火山隧道,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世界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车站,亚洲最大的高原铁路,世界最长“代路”桥,高原冻土上最长铁路桥,青藏铁路第一高桥——三岔河大桥,长江源头第一铁路桥——长江源特大桥,环保投入最多的铁路建设项目。

建造青藏铁路的困难

中国青藏铁路全长1142公里,沿线共有10座隧道和675座桥梁,征服难以跨越的青藏高原,这里气候严寒,海拔又高,稀薄的空气能要人命,结冰的地面非常不稳固,世人都说不可能在世界最高的高原上兴建铁路,但是他们都错了,50年来,中国梦想把西藏城市拉萨纳入广大的铁路网中,它不是最长的铁路,但绝对是施工难度最高的铁路,它是建筑奇观。

中国要怎么建造世界最高的铁路呢?中国要用青藏铁路写下铁路史的新页,然而青藏铁路的火车不是一般的火车,而是特别为了衔接广大的边疆而建造的。

青藏高原位于中国西南边境,它的面积虽然是法国的三倍,但它却是中国最独立的地区,中心城市拉萨是个神圣又神秘的地方,深深吸引着爱好冒险的旅客,但是经由陆路进入青藏高原是段漫长的旅程,危险曲折的道路已经让多人丧命,有地球第三极之称的青藏高原,可以说是全球最险恶的地区,平均海拔高度4300公尺,空气中的含氧量非常低,这里天气变化无常,前一秒天气晴朗,下一刻却刮起暴风雪,狂风卷起的尘土冰雪,像刀一样锐利,能刮破皮肤,磨蚀钢铁。由于温度低达摄氏零下40度,青藏高原并不适合人类居住,中国铁路工程师奉命修筑1100公里的铁路,横跨世界屋脊的时候,他们知道铁轨必须爬上高于海拔五公里的高度,这会是世界最高的铁路,火车上必须具有氧气设备和专任医师,以确保乘客的安全,但这项任务最艰巨的地方不在于地面上的环境,而在地底下,其中550公里的路段上,相当于一般的路段必须要跨越永冻土,永冻土在冬天像岩石一样坚硬,到了夏天却融化成泥,四分之一的北半球被永冻土覆盖,它的深度已经超过了1.5公里,冬天时会像岩石一样坚硬,到了夏天表层会融化陷落,到了冬天又会再度结冰膨胀,导致地面回升,这么不稳定的地面会让铁路弯曲变形,利用就技术在永冻土上修建铁路很快就被废弃了,但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是顶尖工程师,我们建造了万里长城和举世无双的北京紫禁城。

2001年6月29日,中国政府决定建造21世纪工程奇观,以铁路衔接偏远的西藏城市拉萨,工程师必须设法在境内最高的高原铺设铁轨,并且要求在短短六年内完工,医疗团队要面对工人可能会患致命的高山症,设计团队要面临的最大问题则是冻土,负责在起伏不定的地面修筑稳固铁路的大将是工程师赵世运和永冻土专家张鲁新教授,张教授投注将近四十年的时间试图揭开永冻土之谜,他和勘察研究员花了五年

进行实地研究,分类当地土壤并且思考兴建铁路的对策,但是永冻土并不是这项任务最可怕的敌人,修筑铁路横跨青藏高原,一共需要22万7千名工人,每个人每天都得面临生死关头,空气中维生的氧气比海平面少了百分之五十,到青藏高原一游,就可能让人陷入昏迷,在这么高海拔的地方从事粗重的工作,更可能没命。但是现今的中国把人民当成最大的资产必然是要付出极大地医疗保障。

随着世界最高铁路开工,医疗队即将要面临艰巨的挑战,在极度危险的高海拔建筑工地,工人很容易因为缺氧而丧命,医师必须设法保住20万工人的性命。

当试乘列车行驶在世界最高的铁路,从青海开往西藏最大的城市拉萨,这项浩大工程的规模很容易被人遗忘,我国从1950年代起,就试着修筑铁路衔接西南地区偏远城市,慕将军带领庞大的工作团队从西宁市向西拓展中国广大的铁路网,这项工程非常艰巨,10万名工人铺设了从西宁到格尔木800公里的铁路,但是最远也只到这里。

天气严寒加上空气过于稀薄导致青藏铁路停工五十年,在把工人送到环境恶劣的工地之前,医师必须设法预防工人因为缺氧而患高山症,需要供应20万名工人氧气筒,但在空气最稀薄的隧道里,医师很快发现让工人背着沉重的金属筒可能会要他们的命,在高原上每人的工作时间不会超过六小时,但是光靠氧气和缩短轮班时间仍然不够,工人随时可能出现肺水肿和脑水肿,那是高山症最危险的症状,除非立即送到医院,否则有生命危险,但医院离工地甚远,所以只有把医院建在工地内,兴建拥有144间病房及将近500张病床的医院让医师得以控制高山症,病情严重的还有最后一道防线,就是紧急高压氧舱。医师除了要担负起20万外地工人的生命安全,还需要严格控制卫生并大规模监测工人健康,在青藏铁路的建设中,医疗队取得了三零指标的好成绩。

青藏铁路的一期工程

在“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一条纵贯东西的钢铁大动脉: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即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这条铁路长约846公里,于1984年建成通车。青藏铁路一期工程东起高原古城西宁,穿过崇山峻岭,越草原戈壁,过盐湖沼泽,西至昆仑山下的戈壁新城格尔木。1958年分段开工建设,1984年5月全段建成通车。铁路沿线海拔大部分在3000米以上,是中国第一条高原铁路。17年来,国家用于西藏发展的重点物资绝大部分是通过这条铁路转运至西藏的。这条铁路被沿线各族人民誉为团结线、幸福线、生命线。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不断加快,这条铁路的运输能力已远远不适应需求。经过铁道部组织的精心论证,计委于1999年11月,对青藏铁路西格段扩能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了批复,工程的总投资额为7.4亿元。去年年初,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上万名建设者汇聚于此,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扩能改造工程建设。 工程计划于2001年10月完工,工程设计为一级铁路。扩能改造后,青藏铁路西格段年通过能力将大大提高。 青藏铁路西格段的建成使用,为格拉段入藏铁路的修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翔实的技术资料。 西格段于2007年开始进行复线建设,预计2012年完工,届时,该段运输能力会有大的提高。

青藏铁路的二期工程

青藏铁路于二期工程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完成投资11.8亿,格尔木至南山口段既有线改造完成,实现了首战告捷。2002年完成投资53.2亿元。年底顺利到达昆仑山。青藏铁路建设的全面攻坚年年度计划完成投资56亿元。青藏铁路总投资超过330亿元人民币,全线路共完成路基土石方约7853万立方米,桥梁六百七十五座,近十六万延长米;涵洞2050座,37662横延米;隧道7座、9074延长米。

与此同时,青藏铁路在冻土攻关、卫生保障、环境保护、质量保证等方面也卓有成效,屡创佳绩。青藏铁路二零零六年七月一日九点全线建成通车,届时可望成为沿线基本实现“无人化”管理的世界一流高原铁路。

经过青藏铁路全体参建人员的共同努力,青藏铁路全线所有站线、辅助线轨道已铺设完毕。至此,青藏铁路全线所有轨道铺设全部完成。青藏铁路已于2006年7月1日9:00全线通车。

意义和作用

1、青藏铁路是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济线、文化线

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必将对改变青藏高原贫困落后面貌,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促进青海与西藏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有利于促进西藏工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优化西藏的产业结构,实现我国地区经济的平衡、协调发展;有利于西藏矿产资源的开发,发挥资源优势;有利于降低进出西藏货物的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西藏的对外开放,加强与其他地区及国外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有利于西藏市场机制的发育和人们市场意识的增强,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西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有利于促进我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进一步巩固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有利于我国边疆的稳定和国防的加强;有利于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体现和国家政权的巩固。 所以修建铁路首要的目的就是要为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个强大的运力支持,同时这一条铁路建设也可以使我们进一步增加内地和西藏紧密的联系和交流,增强民族团结,保卫国土安全。

发挥青藏铁路的作用,打造成国内一流的物流中心。加紧研究青藏铁路通车运营后给西藏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带来的深刻影响,用全新的思路谋划发展,最大限度地挖掘青藏铁路的巨大发展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青藏铁路的强大辐射作用,使青藏铁路更好地为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造福西藏各族群众,努力将那曲物流中心打造成国内一流的物流中心。

总结

想必这些就是我喜欢青藏铁路的理由吧,当你坐在仿佛在神奇的高原飞驰巨龙般的火车里,看着窗外的景色,享受一杯咖啡,这种旅途,不孤单,不寂寞。喜欢一种东西是说不出理由的,让我们共同去意会吧。

部分摘要《天路行》 庄聪生 文物出版社

篇三:《世界建筑及欣赏》课程论文

《世界建筑及欣赏》课程论文

大学校园建筑和规划过程中,重点除了规划与设计具体形态的建筑,更需结合校园建筑和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慎重建设。并且,在此过程中,要注重大学校园建筑的规划设计理念,运用规划设计规范,结合其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合理设计。在分析现代大学校园建筑与规划存在的问题,充分考虑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大学校园建筑的规划设计理念及发展趋势

校园建筑并不复杂,但这里孕育着莘莘学子的希望和梦想。这种包涵校园氛围的规划,较理想的做法是将城市设计的方法引入校园设计。在此过程中,重点并非是规划与设计具体形态的建筑,而是一整套游戏规则,这里包含对空间和单体建筑控制要素,以及执行方法,建立一套可以不断完善的机制。尤其是建筑使用的主体人群师生们的意见应当受到重视。

现代大学建筑设计理念:

1、功能分区

随着高等教育理念的变化,学校规模的发展,严格强调高校内各大功能分区,事实上已不能满足对学生、老师的使用要求。而要使各功能区域之间相互交融、渗透,就必须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

2、校园内外部空间整体化——景观园的园林化

内外部空间的交融,强调空间的交往性。大学校园不仅是传授知识职能的教育场所,也是陶冶性情、操身全面发展的生活环境。其外部空间设计可学用“建筑融于园景”。使外部空间成为建筑空间的延伸,在内部空间设计可学用“园林融入建筑”,使人身在室内犹在室外园景中,随时可以享受绿化生态环境。

教学建筑的发展趋势:

(一)建筑群体规划集约化——形成有机建筑

1、注意建筑总体布局的科学合理性,注意使用及运行的高效率。

2、重视教学环境的规划,注重环境、交通、能源、景观的协调与配合。

3、尊重传统人文环境的保护与发扬,规划特色校园群体环境。

集约化教学建筑的高使用率和大人流量是影响校园总体规划的主要因素。教学建筑的定位及功能组成,应经过科学的论证及调研,对建筑及周边环境的交通容量进行量化研究,最终确定建筑的合理规模,规划合理的集散路线及停车场地。教学建筑的层数应恰当。由于课间换客人数众多,人流具有周期性阵发式波动特

点,交通空间的设计既要保障高峰人流的安全、便捷及舒畅,又应做到切实得体,避免浪费。一般不超过六层,大教室宜布置在四层以下。上部可布置人流量少的研究室或实验室。

(二)建筑设计生态化

生态化的设计理念对于教学建筑尤为重要。这不仅由于节能方面的要求,更是提高环境质量、促进青年身心健康的有效措施。良好的朝向及科学、合理的建筑形态是生态化建筑设计的首要因素。多媒体设备的广泛运用,要求教室有适当的遮光设备,应与自然通风统一规划设计。教学建筑的开窗面积应科学合理,避免过大的玻璃窗及玻璃幕墙。必要的遮光设施不仅在炎热季节起到降温作用,也是保护视力、避免阳光直射的有效措施。

(三)教学智能化与建筑的灵活性

教室空间的形状及大小,应能适应多功能的要求:便于授课方式的改变,便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便于多媒体教学设施的引入等。

(四)教学环境人文化

1、交通空间的人文化

2、公共活动空间的不定性与人性化

二、现代大学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1、现代大学校园的特点

(1) 现代大学的办学规模远远超过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或学院,典型的例子如“大学城”,它汇聚了多所不同学科和不同形式的大学于一体,形成知识资源上的高度聚集。

(2) 基于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现代大学已经实现资源共享,有着完善的校园信息网络,具备多种形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3) 现代大学校园具备完善的生活辅助设施,其后勤工作逐步走向社会化,与高校自备的后勤管理系统相分离。同时,必须承认现代大学是一个市场经济概念,它的建设与经济活动密不可分。

2 、当前中国大学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建设会对环境有影响。大量新校区的建设对城市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新的大学校区都选在城市边缘地带,在那里地价便宜,同时新的城市工程设施可以方便

地延伸过来。但是,新校区的建设往往造成了环境的损害。具体表现在:环境容量的超限,大量的校园移民远远突破了原有地区的环境承载容量,即便具有完善的工程设施,原有环境仍然无法承受巨大的压力;忽视生态原则的大规模建设割断了生态网络,违背了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性。尤其是那种为了树立校园形象,人为的美化和亮化的做法更是对自然景观生态环境的破坏。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信息智能节能生态的绿色建筑,也就倍受世界各国的关注,建筑界的许多专家也已将心血倾注于绿色建筑,在中国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共建和谐社会的不断深入,绿色建筑也必将在中国一展风采,应积极所以在设计校园建筑时要接受绿色建筑的理念,将来将绿色建筑推向社会,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做贡献.相信我们的共同努力.定会让未来神州的建筑,遍吹绿色之风。


世界建筑论文4000字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0344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