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叶圣陶散文荷花原文

时间:2017-06-20 05:58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荷花

荷花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指导学生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结合具体语境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结合文本的阅读,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抓住荷花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让学生想象“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所描写的景象。

【背景资料】

1. 叶圣陶简介

生平简介: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中国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江苏苏州人。

主要作品: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稻草人》(我国文化史上第一部童话集),小说《隔膜》《线下》《倪焕之》,散文集《小记十篇》《脚步集》《西川集》。

人物名言:1. 作文就是要说出自己想说的话,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2.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3.教是为了不教。4. 做一个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习惯、—技之长的人就行。

2. 荷花简介

荷花又名莲花、水华、芙蓉等。根茎肥壮,长圆柱形,里面有许多条管形空腔。茎上有许多节,根状茎横生在浅水的泥里,又称作“藕”。

荷花有红色、粉红色、白色等,有清香。花托呈杯状,里面有十几个蜂窝式的圆孔,每个孔内有一粒坚果,叫莲子。藕可以作蔬菜,莲子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叶、花梗、莲心、莲须可入药。

荷花的叶片为长椭圆形,中肋紫红色,在露天栽培下,平均叶片长度约为30厘米,宽度约5厘米,一般比花茎短。但在遮阴栽培下,叶片较为狭长,长宽可达45厘米,有时甚至比花茎还长。在田间栽培时,上午10时以后,因日照强度增加,温度升高,叶片常会因失水而有反卷现象。

【设计说明】

《新时期小学教学指南》中指出:注重教法转化为研究学法,有利于因材施教,调动各类学生的积极性,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无需要教”和“无师内通”的效果。因此,本课教学设计以“听”“读”“看”“想”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以抽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训练为思想主线,以引导和更改为教学主导思想。让学生在自由、自主、自强、自在、轻松、愉快的情境氛围中有所创新与评价。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挂图,课件搜集描写荷花的诗句。

2.学生准备:荷花不同时期的图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古香古色赏荷花

1.导语:同学们,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曾经写过这样一首很美的诗。(课件出示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画面文字、配乐古筝曲《出水莲》)大家想读吗?看看这首诗中描绘的是什么美景?(读、交流、板书:荷花)

2. 欣赏:(出示荷花国画的课件)同学们,这就是诗人所吟诵的荷花!那,你对荷花了解多少呢?

3.交流:课前老师请问学们预习课文并搜集了有关荷花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生汇报。老师询问资料来历,并适时鼓励。适时展示图画,并指名说说“荷花、荷叶、藕、莲蓬、莲子”在什么地方。)

4.小结:请教别人、请教书本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上网查资料也是现代人常用的一种快捷的学习方法。

5.过渡:正是由于荷花非常美丽,所以历代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写荷花、画荷花。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也曾写过荷花,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荷花(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能带给学生艺术和美的享受。课堂导入出示一幅配图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画面文字课件,国画的选配再加上民族音乐的协调配合,从声音、图像、文字多角度营造了一种浓浓的民族味,艺术味,曲学生领悟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奠定了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

二、初读课文扫障碍

1. 检查预习:对于这篇课文同学们在课前读了几遍?(询问两名学生)适时鼓励评价:课前是该认真预习!多读课文也是一种非常好的预习方法。

2.激发读书兴趣:同学们想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吗?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自然段来读。(配合学生所读的自然段相机出示有关自然段中的生字词,读词。)

3.学习生字词:(课件出示生字词)

荷花莲蓬饱胀衣裳仿佛舞蹈蜻蜒

挨挨挤挤翩翩起舞随风飘动

4. 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

(1)小组成员轮流指读、正音。

(2)选择重点字识记:“挨”读二声、“莲蓬”的“蓬”读轻声。区别形近字:裳和常、蜻和晴。

(3)强调“翩”“蹈”和“蓬”的写法。(课件演示“挨”的书写)

(4)教师选择一到两个生字范写,学生练写。互相评议。

(5)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段中不理解的词义,如: ①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②挨挨挤挤:本课形容荷叶长得很密,互相挤在一起。

③清香:清淡的香味。

④饱胀:饱满得发胀。

⑤破裂:出现裂缝。

⑥姿势:身体呈现的样子。

5.激趣竞赛读:文中的生字词同学们掌握的很好,把这些字词回归到课文中,同学们是不是能读得更流畅、更生动呢?老师给同学们一次机会,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来!(轻声自由读、朗读、同桌合作读、小组轮读等。)

6.鼓励展示读:哪位同学愿意来展示自己?(对于举手的同学,对他们的自信或勇敢给予充分的肯定。)

设计意图:初读时的充分诵读,就是为了使学生读透课文,为感悟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读的多了,学生理解的也就多了,老师需要讲解的也就少了。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便是这个道理。因此,在初读时就要让学生多读课文、读透课丈,过了这—关,到精读课文,品读课文时,学生对课文的感悟、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再读课文理层次

1.过渡:叶圣陶说过这样一句话:“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意思是说,作者写文章的时候一般是有比较充分严密的思考和准备的,文章中是有思路即内在脉络可寻的。我们

阅读欣赏文章的时候,如果能够遵循作者的思路,就有可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立意和作者的寄托。大家能不能理清楚这篇课文的脉络,把握住作者的思路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再去认真读课文。

2. 小组讨论。

3. 交流讨论结果:课文共五个自然段,按照欣赏荷花的顺序主要写了“看荷花”和“想荷花”两大部分或者说“初闻荷香”“再赏荷姿”“幻化荷花”三部分。

4. 小结:文章叙述、描写、抒情,脉络清晰,层层深入,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荷花之美,把作者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我们再一次美美地读这篇文章。

5. 配乐齐读全文。

设计意图:在新的教学思想下,我们不提倡以往的给课文划分段落。其实对一篇课文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需要一个死的划分,就如这篇课文,可以分为“看荷花”和“想荷花”两部分或者“初闻荷香”“再赏荷姿”“幻化荷花”三部分,甚至还会有其他的划分方法。但把握思路、理清脉络也是需要的,只是在方法上、思想上灵活一些,只要有道理就可以,不必再追求一个死板的、固定的答案。

四、布置作业

l.正确、流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查阅《古诗通》、询问家长、上网查询”等方法搜集古代咏荷的名诗名句。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该是一种引领和熏陶,通过多渠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文化积淀更厚重。

第二课时

一、激活表象,欣赏美

1. 复习词语:学生开火车领读词语。

荷花 莲蓬 饱胀 仿佛 衣裳 舞蹈 蜻蜓 挨挨挤挤 翩翩起舞 随风飘动

2. 回顾欣赏:课件呈现多幅荷花图并伴随播放背景音乐。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运用视觉和听觉的感官,将学生带入一个美好的意境之中,此时此刻,婀娜多姿的荷花,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还挖掘了孩子内心深处的审美情感。

二、品读课文,领悟美

1. 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句中“一??就??”这个关联词语说明了什么?(荷花散发出来的清香传得很远,从荷花池一直飘到公园门口)

(2)为什么“我”一闻到清香,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呢?

(3)指导朗读:要把作者闻到荷香后,对荷花的喜爱,希望看到荷花的迫切心情读出来。

(4)小结:“赶紧”“跑”表现了作者赏花的急切心情,真可谓花香袭人、花香诱人啊!

2. 观美景,入意境,品词句,重点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过渡语:一阵荷花的清香,吸引“我”一进公园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我”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三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可以在句子的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再有滋有味地读给同学听。

(2)学生自读、批注,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汇报交流。

(4)引导: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面对这一池美丽的荷花,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比喻它呢?(活的画)请在书上找出来读一读。

作者把这一池荷花比作一大幅活的画,为什么?

①请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你觉得这一池荷花哪儿美,像一幅画吗?(抓住荷花的“颜色美:绿叶、黄心、白花瓣;姿态美:全开的、半开的、花骨朵儿;整体美”认识荷花池的美像一幅活的画。)

这荷花不但美得像画,而且像一幅什么样的画?(活的画)

②再读第二自然段,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些荷花像是活的?(抓住“挨挨挤挤”“冒”“才展开”“露出”“破裂”等词语理解荷花的动态美。)

重点解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a.谈体会:你觉得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好?

b.换词理解“冒”:“冒”还可以换成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

c.表演体会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

d.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读一读,悟一悟。(多媒体课件展示:从挨换挤挤的荷叶之间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

e.激发想象: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它们想干什么呢?(组织学生想象写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______。”写后交流:例如:“??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空气。”“??仿佛在尽情展示自己的美丽容貌”等等。)

f.小结: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你们看,一个“冒”字不仅把荷花写活了,而且使它变得更美了。

③这么美的一池荷花,可不就是一大幅活的画吗?让我们—起来赞美这大自然的杰作吧!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你能通过读来把荷花的美表现出来吗?

④解读“有的才展开预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a.这些姿态是什么样的,我们来看看!(课件演示:荷花的三种姿态)

b.看了刚才的画面,你能说说课文描写了哪三种荷花的样子吗?(刚开的、全开的、将要开的。)

c.引读三句话:刚开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同学们找到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老师,并作出动作)全开的呢?将要开的呢?

d.自由练读。(你们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这三种姿态不同的美和可爱吗?)

e.喜欢这句话的同学一块儿站起来读读。

(5)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读:“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此刻,你最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这些荷花呢?(千姿百态)

这么美的荷花,它们各有各的姿态,你们想不想把这些姿态万千的荷花描绘下来呢? a. 请同学们再认真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自己选一种姿势的荷花,自己画一画、剪一剪,再将它们贴到黑板上。(学生画、剪荷花、荷叶。并贴荷花、荷叶。贴的时候,自己介绍一下自己画、剪的荷花。我是盛开的荷花,我是含苞待放的荷花??)(在贴的过程中,再让学生评一评,荷叶应贴得紧一些,并贴在荷花下面,荷花要有高有低,以此来加深理解“挨挨挤挤”“冒”的意思。)

引读:老师觉得,我们班的同学实在太了不起了,作者手下描绘的荷花池竟被同学们搬到黑板上来了。看,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引读第3自然段)我们班的同学就是那了不起的画家。同学们,为我们今后会有更大的成就鼓鼓掌。

b. 正像同学们所讲所画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美!你们想把这些优美的语句记下来吗?那就自己在小组内试着记一记、背一背,并可以加上一些动作,看看哪一小组的学习效率最高。(一段时间后,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配乐。)

3.想象美景,迁移表达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这美妙的画卷令人如痴如醉,心驰神往。作者站在荷花池边有何感受呢?一起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2)如果你也是站在荷花池里的一朵荷花,此诗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3)表演引读:作者所以会有这些想象都是因为荷花太美了,这一池荷花是多么令人神往,老师也想变成一朵荷花,你们想吗?那让我们一块在第四、五自然段中陶醉吧!(配乐朗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想象,既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雄,又加深理解和丰富了课文内涵,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审美表达升华美

1. 想象说话,迁移情感。

小结写作方法:读了这篇课文,谁能说说作者是从几个方面来描写荷花的?

作者从荷花的香味、姿态、颜色等方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花的美,尤其是对荷花三种不同的姿态描写得更是淋漓尽致。

2. 想象说话,抒情表达,丰富语感:其实荷花的姿态还有很多,同学们一定想看!让咱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看看这美丽的、动人的荷花。边看边想,你打算再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些荷花?(课件演示:千姿百态的荷花图片及背景音乐。)

指导学生用这样的句式说话:“荷花!____________。”(例:“荷花!你美丽动人的形象将令我终身难忘。”)

3. 品读诗句,回味情感:

这些荷花可真是太美了!同学们刚才纷纷用丰富多彩的语言描绘了、赞差了荷花,老师还能用诗赞美荷花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你们能用你知道的古代咏荷的名诗名句来赞美荷花吗?(如: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多媒体出示;古代咏荷名诗名句,学生速读,帮助学生积累语汇。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对课文的写法的探究思考,有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法”。

四、作业设计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和有关荷花的诗句。

2. 读下面的一段话:

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蜒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1)想象一下:如果你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蜻蜓和小鱼会来告诉你什么?还有哪些你喜欢的小动物会和你交谈呢?

(2)模仿课文中的句子写一写。

设计意图:背诵、搜集是一种加深学生文化积淀的有效方式,将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引向课外更广阔的天地。“小练笔”给爱写作的孩子提供了写作的平台,使读和写有机结合,给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

【板书设计】

篇二:荷花

<<荷花>>的教学设计

<<荷花>>是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一篇散一.教案背景

文著作,文章语言生动,意境优美,是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和

思想熏陶最好的范文.因而我在设计这篇教案时,着重培养

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其次,借助多媒体课件在阅读

中创设美好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丰富学生的积累。再次,

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积极性,注重调动学生多种感

官进行学习,对学生的学习要求逐层提高,学习内容逐步深

入。

二.教学课题:《荷花》(人教版实验教材第

六册)

三.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课文记叙了作者到公园看荷

花的情景和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课文是

按看荷花的顺序来写的。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第一段学我到

公园玩,一进公园的门就被一阵清香吸引住了,我赶紧往荷花

池跑去。既写出了荷花的香味,又写出了我的急切心情,开篇

就能感受到我对荷花的喜爱之情。第二.三段讲看荷花.课文

先写了荷叶的样子。挨挨挤挤的荷叶,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

盘。作者运用一个比喻句,写出了荷叶的多.绿.大的特点,同

时也能感受到作者观察的仔细。写荷花的姿态,更是细致入微,用了一个”有的??有的??有的??”排比句,就生动、形象、具体地写出了荷花的不同姿态,让人美不胜收,不禁赞叹大自然这位画家,对大自然充满了赞美和热爱。第四段讲看荷花引发的想象。面对满池如诗如画的荷花,作者看得入了迷,如痴如醉,和眼前的景物融为一体。一阵风吹来,我仿佛与花共舞。风停了,与虫同语。多么优美的语言,多么富有诗意的想象。作者对荷花的痴迷也到了极致。读后让读者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第五段写了过了一会儿,作者才想起是在看荷花。这说明作者被深深地陶醉了,这也说明了美丽的荷花所产生的巨大魅力。

体会荷叶的旺盛生命力与荷花生机勃勃的样子,是学习本文的重点。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是学习本文的难点。

本文在写作上也很有特色。运用了比喻、排比的手法,引导学生体会、赏析。恰当的联想与想象,使文章更生动,更形象。

四、教学方法

教学本篇课文,首先可采取“引导学生将图文结合起来”的方法进行学习,注重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引导学生看图,欣赏荷叶美,指导阅读体会语言美,创设情境领略想象美,训练阅读体验情感美。但在引导学生看图时,要有一定的层次。初步看图,欣赏荷花的美,给学生留下美的印象,引发学生学

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次看图,就要有目的性了,可引发学生的思考,进入理解文章的层次了。最后看图,引发学生的想象,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学生的理解和感受已经达到了高潮,是最高境界的享受了。其次,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上起引领的作用。这样的课堂,学生才会乐学。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的气氛活跃了,课堂的实效性也就提高了。再次,教学中注重细节的训练。教学中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来体会作者的情感。如,第一段调动学生的嗅觉器官,闻到了荷花的香味,急于看荷花。

二、三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器官,欣赏荷花,体会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第四段,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看荷花已经达到了忘我的境地,已完全与荷花融为一体,情感也达到了最高境界。体会作者的情感的另外方法,就是抓重点段落,突破教学难点。课文的

二、三段是文章的重点部分,教学时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在读中感悟。如“冒”的妙用,荷花的三种姿态,让学生充分地读,来体会荷花的美以及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也是教学的一个重点,画家是谁?学生不禁要问了,此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了,眼前的荷花是画家画上去的,还是自然存在的?学生

一下就明白了,原来这画家是大自然,是它给我们带来了这么美的画卷。大自然真了不起,学生很自然就产生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突破难点,如课文的第四段,作者的联想和想象,“我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我怎么变成了荷花?理解这一部分需要创设情境,采用多媒体,在学生面前出现一池荷花,让学生身临其境,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荷花,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体会作者陶醉其中的情感。最后,注重积累和运用。《荷花》这么美的一篇文章,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在文章的结构上,都是有值得学生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如:带“冒”的句子,体会荷花的。勃勃生机。描写荷花三种姿态的句子,运用了三个“有的……有的……有的……”的排比句,把荷花写得活灵活现,美妙美伦,可见作者观察的细致以及文学功底的深厚。文中的比喻句,写出了荷叶的多、绿、大,短短的一句话,就表达了这么丰富的内容,体现了语言的无穷魅力。这些都是可积累的内容,对学生日后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者,这篇文章是写花的范文,文章的结构清晰,层次清楚,对学生的写作有引领作用。文章先写作者闻到花香,向荷花池跑去。再写看荷花,最后写由荷花想到的。结构完整,浑然一体。学生可以仿照这样的结构写自己喜欢的一种花。

五.教学过程:

荷花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荷花、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

体会荷叶的旺盛生命力与荷花生机勃勃的样子。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赏悟,感受荷花美。

1、复习巩固生字、新词。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采取多种形式认读生字。用所给的词语造句。

2、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3、继续学习课文《荷花》。让我们一起走进荷花池,去领略荷花的无穷魅力。

4、多媒体课件,展示荷花的美。学生欣赏满池的荷花。师提问: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荷花吗?

二、品读,体会荷花美。

是呀,多么美的荷花!怪不得叶圣陶爷爷会被这些荷花所吸引住了。一大早,他就走进公园,来欣赏荷花的美。请

篇三:3荷花·参考与设计

3 荷花·教学参考与设计

一、教材简说

这篇精读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去公园看荷花;第二、三自然段描写荷花生长的各种优美的姿态;第四、五自然段分别写自己观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课文语言朴实简洁,想象丰富,富于感染力,是这篇课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课文中以?我?被一阵荷花的清香吸引,作为铺垫,引入课文重点描述部分──一池美丽的荷花。荷花色彩鲜丽、形态各异,看似一大幅活的画。接着作者展开想象,把自己比作池塘中的一朵荷花,想象中的情节描写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真的把一池荷花绘成了一幅活灵活现的荷花图。作者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文字描述中,感染了读者,让人们不仅看到了浮现在眼前的一池美丽的荷花,也得到了美的感受和体验。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在读文章、想画面中,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同时,让学生感悟描写的细腻以及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并积累语言;二是让学生在欣赏美丽的荷花中,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是教学的重点。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是教学的难点。

二、学习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出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荷花、清香、挨挨挤挤、碧绿、莲蓬、破裂、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准备。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见到的荷花,如没有见过荷花,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学生去实地观赏并了解荷花的生长情况,以增加对荷花的感性认识,也可查找有关荷花的资料,如文字或图片资料。教师准备有关荷花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2.教学本课生字,注意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写准字形。?挨?读一声,注意和?挨?(读二声)在意义上的区别;?莲蓬?的?蓬?读轻声。要求会写的生字中,注意形近字的区别:裳和常、蜻和晴。注意分辨、记忆字形,比如,裳与衣服有关,下边是衣字;蜻与虫子有关,左边是虫字旁;蹈与用脚跳舞有关,左边是足字旁。写的时候注意字的笔画和书写顺序,?蹈?的第十五笔是??,?佛?的第四笔是??。

3.这是一篇情景交融、想象丰富的课文,教学导入时,可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加对荷花的感性认识。如?你见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再出示有关图片资料或借助其他教学手段来展示一幅幅荷花图。让学生充分了解荷花,体会荷花的美。然后再引导学生读课文,了解作者是怎样描写荷花的。课文层次分明,思路清晰。教学时可以在初读时大致理清作者的思路。然后抓住描写荷花的重点段落(第二—四段),反复朗读课文,重点学习。作者在描写荷花的时候,由荷花的形状写到荷花的颜色,由荷花的整体写到荷花的局部,条理清楚,语言朴实,给人以一种美的感觉。教学时,要抓住作者对荷花各部分的描写和想象,反复朗读,从中体会作者要表达的喜爱荷花的感情。

4.阅读中抓住重点词句,展开想象。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句,展开想象,并体会句子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比如,?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是什么样子呢??冒?字用得好在哪里??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想象它们都有怎样的姿势?让语句描写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再说出自己的想象,可不受课文内容的局限。再如,?一大幅活的画?,想象一下活的画是什么样的?鼓励学生充分想象,如果学生不能理解这一难点,可以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生活中荷花的样子。再引导学生进行身临其境的想象,感受荷花、荷叶的各种美妙的姿态,体会一大池荷花的动态美,从而理解?活的画?的意思。

对于第四段作者的想象部分,可以提出,?如果你也是一朵荷花,你会想些什么??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只有让学生把自己也比作一朵荷花,并把她当作有感情的人来想象,才能体会到作者出于对荷花的深深情感,已经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进入到美妙的荷花世界中去了。最后一句?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是作者沉醉其中,忘我心境的真实写照。

5.朗读指导。本文语句优美,富有韵律,感情充沛,读起来琅琅上口。在朗读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把荷花的优美姿态表现出来,例如,?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段话写出了花的各种优美姿态,在读的时候,注意语气高低轻重的不同变化,强调荷花长势的不同特点。其中,?两三片??全?要读得重一些,体现开花大小程度的对比;?有的??有的?可以拉长读,体现出各种花姿态的不同。在语调高低不同的变化中,体现荷花的动态美。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是以作者的亲身感受写出来的,要让学生带着感情朗读,把自己当作一朵美丽的荷花,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6.课后思考练习题及文中泡泡。

第1题,?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结合课堂朗读进行,教师启发学生把自己当作作品中的主人公,好像自己也来到了公园看荷花,亲眼看到了荷花的美丽姿态,体验到了主人公的美好心境。这样,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课文内容中去,读起来充满感情。对于喜欢的部分,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但背前教师要提出要求,比如,可以是几个小自然段,可以是一大自然段,不能仅背诵由一两句话组成的自然段。课文语言优美,可以引导学生背诵全文。同时做好背诵的交流和检查工作。也可以让学生在背诵前说一说为什么自己要选择这一部分背诵。

第2题?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呢??可以结合课堂学习进行,重点是通过讨论领悟:用彩笔画出来的是色彩明丽的画面,而一池荷花就是这样一幅色彩明艳的画面,因为荷花是活生生的真实景色,那么看上去这一池荷花就像一大幅活的画。

第3题?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自己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可以结合课堂学习进行,也可以在课文内容理解基础之上练习,重点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在学习课文内容后,可以提出问题来让学生独立思考,要给学生一些时间,充分展开想象。可以体会作者像身着白衣裳翩翩起舞的荷花,在和蜻蜓、小鱼交谈的情景,从中受到启发,由此想象开去,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与课文描写不同的内容。从看到、听到、想象到的等方面展开想象。最后让学生把想象到的内容进行口头交流,看谁的想象更丰富。

?小练笔?是写自己喜欢的花。目的是引导进行经常性的写片断训练,以提高写作能力。教师可以重点让学生先了解一下,课文是怎样写荷花的,哪些是具体描写,哪些是对荷花的想象。然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想一想自己在生活中最喜欢哪种花,这些花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自己怎样把花描写下来。想好后可以随堂完成。

文中泡泡?‘冒’用得真好?,目的是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要先让学生通过查字典,了解?冒?的字面意思:原意是液体或气体往外或往上涌,这里是形容在一片绿色的荷叶中,白荷花突现出来,形象地表现了白荷花的艳丽夺目、卓尔不群。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联系上下句,体会句子描写的内容景象,体会用词的好处。再让学生找一找课文中还有哪些词用得好,比如,?挨挨挤挤??饱胀得马上要破裂?等。文末泡泡?‘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这是理解句子内涵的练习,因为在看荷花的时候,我不自觉地把自己当作一池美丽的荷花中的一朵荷花,沉浸在其中,感情高度投入,所以忘记了自己是在看荷花。说明荷花的美丽所产生的巨大魅力。可以让学生自己体会,然后再交流。

7.课后扩展。课文学习后,如果教学时间允许,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找到的有关歌颂荷花的诗文交流一下。让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荷花,了解它被历代人们所喜爱的原因。这也能为写自己喜欢的花的习作,打开思路。

四、参考资料

叶圣陶 (1894—1988)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1912年中学毕业后,曾任中小学教员。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3—1930年任商务印书馆国文部编辑,主编过《文学周刊》《小说月报》。1930年任开明书店编辑,

主编《中学生》杂志,并相继在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执教。建国后历任国家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文史馆馆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主席等职。

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十分可贵。?‘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是他教育思想的精髓。叶圣陶的语文教育著作有与夏尊合著的《文心》《文章讲话》等,与朱自清合著的《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等;教科书有《开明国语课本》《幼童国语读本》《儿童国语读本》等;儿童文学作品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叶圣陶童话选》等;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等,诗有《箧存集》;散文有《未厌居习作》《小记十篇》等;他的《瀑布》《爬山虎的脚》《记金华的双龙洞》等曾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课本。有《叶圣陶文集》(3卷)《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等问世。

荷花 又称?莲花?、?水芙蓉?。根茎肥壮,长圆柱形,里面有许多条管形空腔。茎上有许多节,根状茎横生在浅水的泥里,又称作?藕?。荷花有红色、粉红色、白色等,有清香。花托呈杯状,里面有十几个蜂窝式的圆孔,每个孔内有一粒坚果,叫莲子。藕可以作蔬菜,莲子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叶、花梗、莲心、莲须可入药。

《荷花》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在观察想象的同时,师生互动学习,让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教师主导解难与点拨,学生在教学设计中提炼实践活动。是师生互相参与,评价,探讨与交流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新时期小学教学指南》中指出:注重教法转化为研究学法,有利于因材施教,调动各类学生的积极性,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无需要教?和?无师自通?的效果。设计特色:以?读?、?看?、?想?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以抽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训练为思想主线。

教学范文实例:《荷花》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扣住?荷花?的独特之处。

1.设疑。师问:同学们,你们见过荷花吗?它们一般生长在哪儿?生长在水中的花儿可否见过?

2.揭题。激趣,荷花的叶子叫什么?荷叶,又叫?莲叶?。(板书:莲叶)荷花还会结果呢,它的果实就是?莲蓬?。(板书?莲蓬?)

好!在这孟夏之季,让我们一起走进这迷人的画卷,一起欣赏给你这水中芙蓉吧!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被花的神采、清香、高洁所倾慕,所陶醉!

3.学生互相说一说,通过阅读,知道了什么,能说多少说多少。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深层阅读,激发阅读欲望,让他们自主发现问题,阅读的能力。”

二、略读课文,感悟类容。

1.精读课文,(出示一幅彩色的荷花图,并且向学生提出看图学文的要求。)师问:作者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看到了什么?怎样的情况下去看的?(学生臵身于情境,快速阅读第一自然段。)

2.交流与反馈。玩的同时,闻到了清香才跑出去看的。

学生A:时间?(清晨),地点:(公园),看到了:(荷花),起因:(玩得同时,闻到了清香才跑出去看的。)

老师:板书。闻——清香——看(荷花)

3.自学讨论,理清层次。

(1)?我?去看荷花。

(2)?我?看荷花。

(3)?我?看荷花时展开的美妙想象。

(4)?我?又回到看荷花的情景中。

综合板书:

我去看

看着

想着

看着

三、图文结合,理解类容。(启发学生把这幅图当作真的荷花,使学生进入想象的境界,臵身于情境之中。)

1.精读课文,互动学习。

启发:同学们,你们再看这幅图,画上的荷花多美,我们看着,觉得它就是真的荷花。现在我们就把它看作一池真荷花,边看边想象,好像看到什么?闻到什么?

2.指点:课文一开头就是这样写的。?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就把荷花的特点写出来了。现在请同学们带着想象读课文的第一节。

3.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节。

问:?作者跑出去看到了什么样的荷花?请同学们细读以下两段话。?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拨,再争议。

教师:作者看到了什么样的莲花?

学生B:?看到了全部绽开的荷花!?

老师:?是吗??

学生C:?老师,应该说是形状各异的荷花!?

老师:?谁能说得具体一点,让大家听听。?

学生D:?作者先写叶,再写花。写叶,挨挨挤挤,像一个个大圆盘。写花,分类写。有的已开出两三片花瓣儿,有的全绽开了,有的才是含苞欲放的花骨朵!?

老师?说得很好!那位能否把叶子的形状特点和花开的三种类型再简练一下?? 学生:E(举手):叶子的形状是?密?,形状是?圆?。

学生F(举手):写花有三种类型;半开的,全开的,未开的(花骨朵)。

老师:?这两位同学总结的十分恰当!请大家在想一想,作者用什么的手法或者说方法将这荷花写得如此神妙,形象,逼真??

学生G:?作者写叶时,用运了比喻的手法。?

老师:点头赞许。

学生H?:作者写荷花时是从嗅觉和视觉的角度来写的。?

老师:点拨归纳。?这两位归纳的真是准确!老师认为作者写得如此传神,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细节描写更精彩!清同学们把描写动作和神态的词或者句子画出来!?(细读?荷花已经开了不少……看起来饱胀得像要破裂似的。?)

学生I:(疑问)?荷花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是描写荷花的动作还是神态? 老师:请全班同学思考!?荷花像大圆盘,荷花挨挨挤挤。?是什么描写?又是什么修辞? 全体学生:(异口同声)神态,既是比喻又是拟人。?

过渡质疑,学习第3,4自然段。

老师:?如此绚丽多彩的大自然画卷,我们是怎么感想的?凭着自己的想象说出来,让我们一起分享!?

学生J:?我想象自己成为一名画家,描绘着美丽的景色……?

学生K:?我想象自己变成一条小鱼,在这碧绿的帐篷下自由的穿梭……?

学生L:?我想自己变成一名摄影师,留住这动人的瞬间……?

学生M:?我想象自己和青蛙为朋,蝴蝶为友,与荷花永结成姐妹,翩翩起舞……? 学生全体:(哈哈大笑)

老师:?说得好,说得妙!此种感想就在下两段,请集体朗读!?

学生全体:(?我突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

4.板书提纲,进行整理。

5. 指点:?冒?出荷花亭亭玉立的样子。?露?来是躲在下面的,而现在显露出来了,好像把头探出来了,露出来了,这个?露?把小莲蓬写得可爱极了。

(板书?看着?加上?冒?、?露?、?美?三个字)。

“设计意图:阅读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提倡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表达出实的阅读机会,满足学生多样的阅读需求和阅读心理的独特性,从而体现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四、教学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完叶圣陶爷爷的《荷花》之后,感想如何呢?相信同学们一定收获不少,特别是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形象逼真的写作手法,给人以身临奇境的感觉!课后,我们把观察和阅读作为长期的写作素材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题要,转入主题。

1.质疑,探讨。

同学们,昨日学完叶圣陶爷爷的《荷花》之后,对我影响颇深。今天,谁能说说叶圣陶爷爷是从什么样的角度把荷花观察的透彻入微?

学生A:?从高到低,由外到内!?

老师:摇头,示意不确切。

学生B:?俯视!俯视!?

老师:?何以见得??

学生C:因为文中字里行间没有?茎?,?杆?的描述,只有?花?和?叶?的写照! 老师:?有道理,有没有其他意见??

学生D:?有,瞧!叶圣陶爷爷站在很高的桥墩上,正在向下俯视池塘里的荷花呢!? 学生全体:(哄堂大笑)

老师:点头肯定,再次激发。这种写法在说明中叫什么顺序?(空间顺序)?二位说得均有独到之处,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看看新发现。?

图文结合,情景交融。

老师:谁来先?添加?一笔仰视所看到的情景?

学生:?我添!我添一笔有关茎的句子!?

老师:?什么样的茎和杆?说出来!?

学生F:?笔直的茎和杆!?

老师(引申):?这时的叶又像什么呢??

学生G:?像手!?

老师:?说生动点嘛!回味一下叶圣陶爷爷写出了叶子的什么特点??

学生H(举手抢先回答)?像……像……像一双…一双宽大的手掌!?


叶圣陶散文荷花原文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4587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