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2016黄帝陵祭祖大典

时间:2017-06-01 05:44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历朝历代黄帝陵祭文精粹

华夏之始祖 万世之先驱:历朝历代黄帝陵祭文精粹

唐宋黄帝陵祭祖祭文精粹

杜甫月夜祭黄陵

读过杜甫“月夜”这首诗的人, 或许记得:“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女儿,未解忆长安......。”

杜甫在唐玄宗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为避安史之乱,在流亡途中,把家安置在州三川驿(后又迁到羌村),自己只身北上,想去灵武投奔新登基的唐肃宗,却在路上被叛军掳入长安。杜甫月下怀念妻子儿女,写了上面的诗。

次年四月的一天,杜甫冒着生命危险,只身逃出长安,穿过两军对峙的前沿,奔向凤翔。在那里唐肃宗给了他一个“左拾遗”的官职。这个官职可以直接向皇帝进谏言。杜甫忠于职守,为官不到一个月,为营救一位受冤的大臣,便激怒了唐肃宗,借故让他回家探望妻子,有意把他遣开。杜甫因此又重回三川驿。

公元758年,在一个凄风苦雨的秋晨,杜甫只身踏上了归途。一路所见,人烟稀少,田园荒芜,伤兵的痛苦呻吟和难民的苦难生活,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路经玉华宫到翟道城(今黄陵),沿路了解民情,体察民间疾苦,目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更加深了他的爱国忧民思想。从此,结束了他“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政治生活。

一天, 杜甫徒步来到翟道城桥山脚下,打问去三川驿的路程,才知道从这里到三川驿还有一天的路途。而此时已是夕阳西下,只好打消继续赶路的念头,他只身坐在桥山脚下的沮水河畔休息。劳累了一天的杜甫,饱经了沿路的惨痛,面对山川河流,诗兴勃发,即时作了一首“晚行口号”:

三川不可到,归路晚山稠。 落雁浮寒水,饥鸟集戌楼。 市朝今日异,丧乱几时休? 远愧梁江,还家尚黑头。

杜甫口里吟诗,身体不由自主地慢慢倒在路旁草丛中睡着了。这时,天色已晚,夜幕降临,一位祭陵老人(古代祭黄陵没有固定的时间),挎着竹篮,往桥山上走去。杜甫的身子睡在草丛里,两只脚却露在路上,把祭陵老人绊倒了。这时,杜甫也被惊醒,连忙坐起,向老人再三道歉。祭陵老人一看是个过路人,也没发火,随声问道:“请问客官,为何露宿郊野?”杜甫当时未敢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只说回三川驿看望家眷,因路径不熟,来到这里,天色已晚,只好暂且露宿休息。杜甫说着,两眼一直瞅着老人的竹篮子。老人马上意会到这位过路客人的心思。随即说道:“客官是否还未曾用饭?”

杜甫由于饥饿,就如实说道:“不瞒老者,昨天从同官(今铜川)起身,只吃过一顿饭。动乱年间,沿途未敢......。”杜甫说到这里,觉得有些失言,再未敢往下说,只是叹息了一声。祭陵老人见杜甫言谈举止不同一般,就慷慨地将竹篮里的馍馍拿出两个,双手递给杜甫说:“客官,不要推辞,吃吧。”。杜甫二话没说,狼吞虎咽吃了一个馍。突然问老者:“敢问老者,天色已晚,你提竹篮上山干什么?”老者说:“唐军和叛军打仗,百姓不得安宁,一直没工夫上山祭奠先祖。听说唐军收复洛阳,百姓欢天喜地,盼望早日过上太平日子。所以今日特意上山祭奠黄帝。”杜甫听罢,方知此地乃黄帝之陵。祭陵老人一再邀请杜甫随他回家过夜,杜甫因心情不快,执意不肯,一再推辞说,得连夜赶回三川。祭陵老人只得给杜甫指点了路线,并留下食品,自己回家去了。老人走后,杜甫独自一人站在月光下,面向桥山黄帝陵进行叩拜礼。据后人传说,杜甫还写有“少陵月夜祭黄陵,双手空空无祭品”的诗句,可惜一直没有找到原诗。也可能是后人的杜撰。

范仲淹三次祭黄陵

北宋名臣范仲淹,又名范希文,祖上是陕西彬县人,后迁居南方,定居苏州吴县。他从小丧父,生活很清贫。在贫困中,他刻苦学习。终于考中了进士,后官至参知政事。范仲淹能文能武,本领高强,人们称赞他“文能治国,武能保疆”,他是北宋有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并有很高的文学修养。

范仲淹曾就职陕西,兼治延州(今延安)。当时,西夏常从西北侵扰中原,宋王朝内很少有人敢去抵挡。公元1040年10月,宋王派范仲淹会同韩琦出任陕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行动。

范仲淹到陕不久,就前往延州。沿途观察了陕北高原的地形。有一天,范仲淹来到坊州中部(今黄陵),突然勒马停止前进,决定上桥山致祭黄帝陵。身边的谋士问他:“范公,听人说,你过去读书时连皇帝也不去见,今天怎么要专程祭奠黄帝陵?”范仲淹笑了笑说:“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那时,我还年幼,在应天府睢阳读书。有一次,真宗皇帝路过那里,同窗们一听皇帝来了,都放下书本跑去观看。我当时正在作文章,害怕打断思路,就没有去看皇帝。后来同窗都埋怨我失掉一次好机会。我当时心想,眼下只有专心读书,将来为国效命,见皇帝的机会是有的。”

范仲淹边走边说,不觉来到桥山山巅,抬头看见“古轩辕黄帝桥陵”碑亭,立即勒住马缰,翻身下马,徒步走向黄帝陵前,打躬致祭。在下山的路上,范仲淹告诉身边的谋士说:“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元祖。当今皇帝是我们的君王,他们也是黄帝的子孙后代。一个人不论官位高低,万不可忘记祖先的功德。”据说,范仲淹到延州后,写了五首祭黄陵的五言律待,可惜,现在只流传下来两首:

红日竿头进,

青云足下藏。

轩辕龙驭古, 百代景象裳。 高徒桥山上, 关河万里长。

沮流声潺潺,

柏干色苍苍。

公元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被调回朝廷担任参知政事。

临行前,路过坊州,再次祭奠了黄帝陵。

宋仁宗降旨黄陵栽柏树

满山翠柏望桥陵,

上有仙台垒九层。

夜夜唯留明月照,

年年只见白云兴。

.......

古柏参天黄帝陵,

苍烟缭绕晓风轻。

龙盘万代开王会,

凤历千秋肇大清。

这是明清两代一些墨人骚客对桥山黄帝陵的一些景色描写。

桥山是埋葬中华民族始祖的圣地。你若从西安乘坐“黄陵二日游”班车,或者乘火车,四个半小时就到达黄陵。不论从哪个方向进入县城,都可以看见面积五千八百亩的桥山,满山翠柏,葱郁一片。人们不禁要问:

沿途林木很少,但见黄土陡崖峭壁,沟壑纵横,为什么桥山古柏却是一片翠绿,根深叶

茂?有人说,桥山是一块宝地,风水好,我们的祖先轩辕黄帝才把坟墓选择在这里;还有人说,黄帝为中华民族创造了许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功大无边,玉皇大帝派九天玄女给桥山撒了一把柏树籽,从此桥山就长出郁郁葱葱的柏树。这当然都是神话传说。黄陵桥山古柏确是后人所植。据现存碑记证实,早在汉唐时期,官府就指令黎民百姓在桥山上种植松柏。当时由于管理不善,年年种植,年年不见树林。为了确保桥山松柏栽种成功,北宋嘉六年(公元1061年)正月二十八日,仁宗皇帝赵祯,听祭扫黄帝陵回到京城的大臣汇报说,桥山栽植柏树很多,而成活甚少,损失太大。于是仁宗皇帝命令身边大臣拟旨,指令坊州(今黄陵)县衙,委派专人看护巡守。坊州中书刘午坤接到了圣旨,即发动黎民百姓,整旧栽新。当年在桥山种植柏树一千四百一十五株。又从乡间抽调寇守文、王文政、杨遇等三户人家,免除其一切差役,专在桥山上日夜巡守看护松柏林。为了防他们玩忽职守,还把这三户户主的名字刻在一座碑上,可算真正做到了责任落实到人。这大概是九百年前中华民族最早的第一批护林员。从此,桥山古柏得到历朝历代重视。清光绪二十九年十二月,官府派人对桥山古柏作过一次大规模的普查,可惜普查的资料已全部丢失。到了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延安专署专员余正东,黄陵县县长卢仁山,拨国币三千元,调动一个民团,将桥山古柏划地为段,编列号次,命令士兵每人按树贴号。历时十九天的普查,结果得出黄陵桥山共有古柏六万一千一百八十六株。此数正式载入了黄陵县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更进一步加强了对轩辕黄帝陵庙的管理,设立了文物管理所,对专职管护人员进行了统一编制;在桥山之巅修筑了了望哨所,日夜有专人轮流巡山看护。现在满山翠柏,棵棵根深叶茂,苍翠挺拔。已有五千年历史的“黄帝手植柏”,更是高大雄伟,七人合抱不住,国外游客称它是“世界柏树之父”。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古国”的象征。

明代黄帝陵祭祖祭文精粹

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祭文

皇帝谨遣中书管勾甘,

敢昭告於黄帝轩辕氏:

朕生後世,为民於草野之间。当有元失驭,天下纷纭,乃乘群雄大乱之秋,集众用武。荷皇天后土眷佑,遂平暴乱,以有天下,主宰庶民,今已四年矣。君生上古,继天立极,作民主,神功圣德,垂法至今。朕兴百神之祀,考君陵墓於此,然相去年岁极远;观经典所载,虽切慕於心,奈禀生之愚,时有古今,民俗亦异。仰惟圣神,万世所法,特遣官奠祀修陵,圣灵不昧,其鉴纳焉!尚飨!

明太祖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秦王祭文

维洪武二十九年,岁次丙子,六月丁亥朔,越七日癸已,秦王敬遣左长史茅廷口,敢昭告於黄帝轩辕氏之陵曰:维帝继天立极,垂统保民;百王相承,万世永赖。钦承祖训,嗣守秦邦,奉命西畋,还经陵下。第以血礼未终,弗克躬祀,敬遣文臣,恭陈牲帛,祗告殿廷,惟帝歆格。尚享!

明宣宗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祭文

维宣德元年,岁次丙午,二月乙丑朔......皇帝谨遣应城伯孙致祭於黄帝轩辕曰:仰惟圣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惟神昭鉴,佑我邦家。尚飨! 明代宗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祭文

维景泰元年,岁次庚午,闰正月丙午朔,十五日庚申。皇帝谨遣工科给事中霍荣致祭於黄帝轩辕氏曰:仰惟圣神,继天立极,功被生民,万世永赖,余嗣承大统,祀事用,祈佑我家国......

明英宗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祭文

维天顺六年,岁次壬午......皇帝遣延安府知府......昔者奉天明命,相继为君,代天理物,

抚有黔黎......

明武宗正德元年(公元字1506年)祭文

维正德元年,岁次丙寅,四月庚戌朔,十九日戊辰,皇帝谨遣鸿寺丞张昱致祭於黄帝轩辕氏曰:

於维圣神,挺生邃古;继天立极,开物成务。功化之隆,惠利万世。兹予口口;祗承天序,式修明祀,用祈鉴佑,永祚我邦家!尚飨!.

明世宗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御制祭文

维嘉靖十年,岁次辛卯,八月壬午朔,越二十四日乙巳,皇帝谨遣延安府通判梁知让致祭於黄帝轩辕氏曰:昔者奉天明命,相继为君,代天理物,抚育黔黎,彝伦修叙,井井绳绳,至今承之,生多福恩,不忘而报。兹特遣使赉捧香币,祗命有司,诣陵致祭。惟帝号英灵,来歆来格!尚飨!

明穆宗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祭文

维隆庆四年,岁次庚午,八月丙申朔,二十一日口口,皇帝遣陕西延安府知府郭文和致祭于黄帝轩辕氏曰:昔者奉天明命,相继为君,代天理物,抚育黔黎,彝伦修叙,井井绳绳,至今承之...

明神宗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御制祭文

万历元年,岁次癸酉,四月庚戌朔,越十六日乙丑,黄帝遣尚宝司少卿石星,致祭於黄帝轩辕氏曰:於维神圣,挺生邃古,开物成务,立极继天。功参二仪,泽垂万世,兹予承天序,明祀式修..........

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御制祭文

维万历二十八年,岁次庚子,八月辛未朔,二十五日乙未,皇帝遣延安府知府徐安致祭於黄帝轩辕氏曰:追维明德,奉天抚民,盛治弘勋,万世永赖。陵寝所在,英爽如存。兹特遗使赉捧香币,祗命有司致祭.........

明熹宗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御制祭文

维天启元年,岁次辛酉,十一月戊戌朔,越四日辛丑,皇帝谨遣锦衣卫加正一品俸都指挥使侯昌国,致祭於黄帝轩辕氏曰:於维圣神,挺生邃古,继天立极,开物成务.功化之隆,利赖万世。兹予祗承天序,式展明..........

清代黄帝陵祭祖祭文精粹

清世祖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祭文

受天明命,继道统而新治统。圣贤代起,先後一揆,功德载籍,炳若日星。明大典,亟宜肇隆。敬遣专官,代将牲帛,神其鉴飨!

清圣祖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祭文

帝王继天立极,功德并隆,治统道统,昭垂奕世。朕受天眷命,绍缵丕基,庶政方亲,前徽是景。明大典,亟宜肇修。敬遣专官,代将牲帛,爰昭启荐之忱,聿备钦崇之礼。伏维恪歆,尚其鉴享!

清圣祖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

为孝文皇后升太庙礼成祭文

维康熙二十七年,岁次戊辰,十二月庚子朔,越十有七日丙辰,皇帝遣鸿胪寺卿刘楷致祭於黄帝轩辕氏之陵曰:自古帝王,受天明命,御历膺图。时代虽殊,而继治同道,先后一揆。朕承眷佑,临制万方,稽古礼文,口修祀事,兹以皇祖妣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神主升太庙礼成,特遣专官,代将牲帛。虔修里祀之典,用抒景行之忱。仰冀明灵,鉴兹诚悃!

又碑颂云:

维康熙二十七年,岁次戊辰,孟冬之吉,文太皇后升太庙礼成,皇帝命大鸿胪刘公、

礼部笔帖式马公,祀我中部黄帝轩辕之陵。於二十八年正月二十三日辛卯致祭:肃将帝命,荐馨香。民用安,鸡豚无扰,父老子弟,口其德而追颂之。颂曰:

於皇大清,继天绍柞,孝治克光,明命提顾。惟文太后,肇膺历数;功德懋隆,三朝永固;龙驭忽遐,普天孺慕;岁在戊辰,盂冬升;命大鸿胪,光我中部。明明黄帝,陟降在天;邛彼桥,俎豆万年。刘公至止,肃事孔渊;筮吉辛卯,乃被乃蠲。将愉穆穆,神歆告虔。是日之吉,和风载。金枝翠旗,安连蜷口。口口刘公,口之司直。哀我人斯,亦孔之棘。肃肃 ,豆是饬。惟不扰民,民怀其德。聿光大典,翼我黍稷。清风戒途,回相恭默。勒之贞珉,与天无极。中部阁邑绅矜耆庶公立。

清圣祖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为岁歉为民祈福祭文

维康熙三十五年,岁次丙子,三月丁巳朔,越十五日辛未。皇帝遣都察院协理院事左都御使常继圣,致祭於黄帝轩辕氏曰:自古帝王,继天出治,道德兼隆,莫不慈惠嘉师,覃恩遐迩。朕勒恤民依,永期殷阜。迩年以来,郡县水旱间告,年歉登;蚤夜孜孜,深切轸念。用是专官秩祀,为民祈福,冀灵光之默赞,溥乐利于群生。尚鉴精忱,永垂歆格! 清圣祖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为五旬万寿并亲阅黄淮堤工回銮祭告祭文

维康熙四十二年,岁次癸未,五月乙巳朔,越十三日丁巳,皇帝遣大理寺少卿莫音代致祭於黄帝轩辕氏之陵曰:自古帝王,继天立极,出震承乾,莫不道洽寰区,仁周遐迩。朕钦承丕绪,抚驭兆民,思致时雍,常殷惕励,历兹四十馀载,今岁适届五旬,宵兢兢,无敢暇逸,渐致民生康阜,国运升平。顷因黄淮告成,亲行巡历,再授方略,善後是期,睹民志之欢欣,滋朕心之斡恤。 回銮驭,大沛恩膏,用遣专官,敬修祀典,冀默赞郅隆之治,益弘仁寿之庥。尚要精忱,俯垂歆格!

清圣祖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为皇太子废而复立祭告祭文

维康熙四十八年,岁次己丑,八月己亥朔,越二十六日甲子,皇帝遣户部右侍郎加二级张世爵敬祭於黄帝轩辕氏曰:朕惟自古帝王,正位临民,代有令德。是以享祀千秋,用昭巨典。朕仰荷天庥,抚临海宇,建立元良,历三十馀载。不意忽见暴戾狂易之疾,深惟祖宗洪及万邦,民生所击至重,不得已而有退废之举。嗣後渐次体验,当有此大事时,性生奸恶之徒,各庇邪党,借端构造。朕觉其日後必成其乱阶,乃随时究察,穷极始末,因而确知病源,皆由镇压,亟为除治;幸赖上天鉴佑,平复如初。朕比因此事,耗损心神,致成剧疾;皇太子晨夕左右,忧形於色,药饵必亲,寝膳必视,惟诚惟谨,历久不渝,令德益昭,丕基克荷,用是复正储位,永固国本。特遣专官,敬申殷荐,尚祈歆格!

清圣祖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为六旬万寿祭告祭文

维康熙五十二年,岁次癸巳,七月丙午朔,越祭日己酉,皇帝遣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蔡升元致祭於黄帝轩辕之陵曰:自古帝王,继天出治,建极绥猷,莫不泽被生民,仁周寰宇。朕躬膺宝历,仰绍前徽,夙夜孜孜,不遑暇逸。兹御极五十馀年,适当六旬初届。所幸四方宁谧,百姓安和;稼穑岁登,风雨时若。维庶徵之协应,爰群祀之虔修。特遣专官,式循旧典;冀益赞雍熙之运,尚永贻仁寿之庥。俯鉴精忱,用垂歆格!

清圣祖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为孝惠奉皇后升太庙礼成祭告祭文

维康熙五十八年,岁次己亥,三月戊辰朔,越十有七日庚寅,皇帝遣左春坊左赞善翰林院检讨臣吴孝登致祭於黄帝轩辕氏之陵曰:自古帝王,受天景命,建极绥猷;垂万世之经常,备一朝之典祀。朕钦承帝祖,临御九围,夙夜惟寅,敬将祀典。兹以皇妣孝惠仁宪端懿纯德顺天翼圣奉皇后神主升太庙礼成,特遣专官,代将牲帛;用展芬之敬,聿昭祀之虔。仰冀明灵,尚其歆享!

清世宗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祭文

维雍正元年,岁次癸卯,二月辛亥朔,越十五日丙寅,皇帝遣通政使司右通政钱以禧致祭於黄帝轩辕氏曰:自古帝王,继天出治,建极绥猷,莫不泽被生民,仁周海宇。惟我皇考,

篇二:西安黄帝陵,每年都有很多人前去拜谒。他们中有的是白发苍苍的海外华人,千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三:语文模拟试卷2016年

2016年陕西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时间:150分钟总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拾级(sha) 蹴尔(cù) 奄奄一息(yǎn)浑身解数(xiè) ....

B、鄙夷(bì)吸吮(shǔn) 风尘仆仆(pǔ) 半身不遂(suí) ....

C、褴褛(lǎn) 勾当(dàng) 脍炙人口(huì)百鸟啾啾(jiū) ....

D、蓬蒿(gāo) 荫庇(yīn)苦心孤诣(yì) 一气呵成(hē)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潮讯 濒临闲情溢致 矫揉造作

B、嘻戏 蓦然 半身不遂 不求甚解

C、恣睢 高粱不屑置辨 毛毛刺刺

D、魁悟 安祥进退唯谷 鳞次栉比

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2 分)

(1)2013年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财政总收入增长18%,城镇登记失业率 (操纵、限制、控制)在3.5%以内。

(2)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争奇斗艳、尽态极妍、美不胜收)

4、经典诗文默写[第(1 )—( 6 )题,任选五题。第(7 ) —( 10 )题,任选一题]。( 6 分)

(1)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而那过去了的,____________。(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6)春天像健壮的青年,_________________,领着我们上前去。(朱自清《春》)

(7)皓月千里;浮光跃金,_________;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

(8) ,洪波涌起 (曹操《 观沧海》)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郭沫若《雷电颂》)

(10)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5、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3分)

①路遥是陕西乃至全国为数不多的杰出的现当代作家。②他在短暂的42年生命中出了数百万字的文学作品,以他平凡的人生 辉煌的世界, 了中国文坛的一个时代,是

继柳青之后陕西文学军团的又一代盟主。③他始终关注现实,关注人民,他的作品紧贴时代脉搏,具有激荡人心灵的感召力,永远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④他是一位真正用生命创作的作家,一个有理想有情怀的文学殉道者。

(1)第④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2)第③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3) 请将下面的词语依次填写在第②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1分)

A、构铸 B、引领 C、创造

6、名著阅读。(2分)

在母亲的搀扶下,他走到了窗边,在那儿久久地望着屋外的道路。雪融化后形成的一个个小水洼,闪闪发亮。屋外是冰雪初融的早春天气了。窗户跟前的樱桃树上,神气活现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雀儿,不时用狡黠的小眼睛偷偷地瞧他一眼。“怎么,我是和你一起熬过冬天的吗?”他用手指敲着窗户,轻声地说。母亲惊诧地看了他一眼:“你在那儿跟谁说话?”“跟雀儿……它飞走了,真狡猾。”他无力地笑了一下。

文段选自小说《》中,其中的“他”是 。

二、综合性学习(7分)

7、2013年5月24日晚,网友“空游无依”发表一篇新浪微博,他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有人用中文刻上“丁锦昊到此一游”,“空游无依”表示“在埃及最难过的一刻,无地自容。”微博发出后,舆论引起轩然大波。针对这一事件,某校九年级一班举行了一次“保护文化环境,文明出行”的主题班会活动。现请你参加,完成以下活动。

【宣传文明出行】请你拟一条这次活动的宣传标语。(1分)

【辨析出行留言】古人游览名山大川,常常要题字留念。如下面的图片,就是华山上古今人的题字。与“丁锦昊到此一游”一样,同是出行留言,但后者却受到了人们的批评。就这个问题,你发表自己的看法。(3分)

【建言文明出行】古人在旅游时就特别重视在风景名胜留下一点痕迹,希望通过金石文字和无情的时间抗衡。这种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人,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那怎样才能既能延续这种文化,又能不破坏旅游文化环境呢?请你给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3分)

(一)说明文语段阅读。(12分)

凤翔木版年画

①凤翔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年画的一大流派,始于唐宋,盛于明清,被国外收藏家赞誉为“东方智慧的结晶”,在世界各著名博物馆皆有收藏。凤翔木版年画,主要分为门画、十美画、风俗画、戏剧故事画、家宅六神画和窗花画六类;品种最多的时候有六百多种,现在经过木板年画的第二十代传人邰立平数十年的恢复、挖掘、整理和创新的有三百多种。她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

②它主要产于凤翔田家庄镇南小里村、北小里村和陈村镇上营村一带。据县文化馆收藏、艺人家藏古版和《凤翔县志》记载推断,凤翔木版年画始于宋代,兴于明清。历经数百年研炼,其风格独特成熟,艺术品味极高,是中国内地民间风俗特别是西北地区不可多得的民间风俗画卷。在雕刻手法上,它继承了本地秦、汉、唐、宋石刻艺术和壁画艺术端庄、凝重、大方的特点,揉进了刺绣、剪纸的造型技巧,借鉴了秦腔的表演艺术,使画面粗犷、豪放,而又鲜活灵动。在工艺制作上,它由初创时期的墨线画,逐步发展到以墨画线、线间染色的彩墨画,直至纯粹套色,不着墨痕的彩画。其“墙画套银描金”工艺被世人誉为“金三裁”。 在取材内容上,有象征驱邪逐恶的“秦琼”、“敬德”,寄托美好祝愿的“吉祥如意”、“状元进宝”,富于生产、生活气息的“女十忙”、“四时报喜”,神话传说“天仙配”、“西游记”等,题材十分广泛,是中国近千年民俗民情的形象记录。

③凤翔木版年画自始至今,一直以家族作坊传承为主。南小里村“世兴画局”就是凤翔众多木版年画作坊中出类拔萃的一个。著名木版年画艺术家、陕西省木版年画协会主席邰瑜先生便是“世兴画局”的第14代传人。1964年,他的作品被送到德国、美国等国家展出,获得极高评价。1987年,其作品参加全国评选,荣获首届“全国工艺品美术佳品奖”。“世兴画局”第15代传人邰立平、邰江平在父辈的影响下,积极从事凤翔木版年画的抢救与发掘工作,为重振构图丰满传神,线条刚劲有力、色调古朴纯厚的木版年画不懈努力。不久的将来,凤翔木版年画这一艺术瑰宝将会再显光华。

④凤翔木版年画是由宫廷及民间,后在民间普及的同时,又频频走上了艺术的殿堂,继而跨出了国门,走向世界。1964年,凤翔木版年画在德国展出首次亮相就引起轰动,之后陆续在美国展出过5次。上世纪80年代又曾专门几次去“大地方”京、沪、杭展出,1994年,先后赴澳大利亚和香港参加《中国民间年画珍品收藏展》,又随中国艺术代表团赴法国巴黎参加了“99巴黎〃中国文化周”展出并现场演示。近10多年来,来自日本、法国、泰国、缅甸、美国、马来西亚等国内外人士,不时前来登门学艺。凤翔木版年画被国外收藏家赞誉为“东方智慧的结晶”。

⑤虽然凤翔木版年画受到了专家、学者、爱好者、收藏家崇高的礼遇,但是无情的市场还是让它在今天濒临灭绝的边缘挣扎。过去由于农村群众家家户户贴门神、灶神,需求量大根本就不愁卖。然而,随着新文化观念在农村的不断渗透,现代科技给传统的手工制作的民间工艺品带来极大冲击。传统的年画印制工艺复杂,全靠手工,成本非常高,价格自然昂贵,而用机器胶印年画效率高、式样好、内容丰富,最重要的是,它的价格只是木版年画的几分

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从90年代初期胶印年画风头渐起时,木版年画的购买力就一直呈下滑趋势。凤翔木版年画的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缺乏挖掘、保护、整理、复制、研究的具体措施。凤翔木版年画长期处于自生自灭状态。

8、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凤翔木板年画的?请分条概括。(3分)

9、文章第②段主要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分析其表达作用。(3分)

10、作者在第④段大量列举了凤翔木板年画在国内外展示受到欢迎的事例。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作的用意。(3分)

11、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据县文化馆收藏、艺人家藏古版和《凤翔县志》记载,凤翔木版年画始于宋代,兴于明清。

B、南小里村“世兴画局”就是凤翔众多木版年画作坊中最出类拔萃的。

C、凤翔木版年画被国内外收藏家赞誉为“东方智慧的结晶”。

D、凤翔木版年画这种传统的民间艺术,主要分为门画、十美画、风俗画、戏剧故事画、家宅六神画和窗花画六类。

(二)阅读下面散文,回答问候问题。(18分)

面对黄陵君天

一步步走近黄帝陵,一寸寸虔诚与敬畏充溢心房。

逶迤参天的桥山,是龙之脊骨。长青不凋的古柏,凝聚着龙的精神。生长了五千年的黄帝手植柏依然苍翠,似乎还留着人文始祖温热的手纹,让我们感到祖先是那样的亲近。这里的一捧黄土,万金不易。这里的一粒柏籽,万世芬芳。

在陕西,埋葬着中国历史上69位皇帝,那仅仅是一个个王朝的背影。只有黄帝陵,才让我们触摸到华夏民族的根。只有在这里,炎黄子孙才流下感恩的泪水。

两千多年前,汉武帝北征匈奴归来,边患初定,意气风发,带着他的文治武功恭祭黄陵,倾诉一代帝王的雄图大略,祈求一个王朝的安定、繁荣。从此,皇帝陵成为华夏民族共同瞻拜的圣地,成为龙的子孙永远的精神寄托。历朝历代,国家兴盛之时,祭祀黄陵以告慰先人;民族危亡之际,谒拜黄陵以昭告列祖。

1938年,抗日烽火漫天燃烧。清明时节,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从延安派代表“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人执笞绳,我为奴辱……泱泱大国,让其沦胥?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民族生死关头,倾听这荡气回肠的祭文,哪个炎黄子孙不热血沸腾、拔剑长啸?

时过一个甲子,历史早翻开新的一页。2000年的清明节,黄帝陵前庄严肃穆,全世界都在倾听一篇充满新意的祭文:“……西部大开发之战略既定,山川秀美之宏图恢张。惟我炎黄子孙,更当励精自强。凝聚民族之力量,再创华夏之辉煌……”不必亲临,只要想想此情此景,就会心旌摇动。这块荒凉、落后的土地,曾是中华文明之光最早照耀的地方啊,当西部大开发的嘹亮号角吹响,上下五千年都激动不已。

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向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一个时代新的主题词,2003年7月,黄帝陵祭祀仪式升格为国家大典的消息传来。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标志,在未来前进的道路上,我们更需要民族精神的照耀。

而一个人呢?在黄陵,他触摸先祖最初的脚印,触摸最亲切的母语,触摸自己纯正的肤色,触摸自己闪着泪光的灵魂。他穿过五千年的风和阳光,穿过一个民族最深挚的瞩望,像一根麦苗走进田野,像一棵树走进森林。哦,给我创造的力量,给我开天辟地的无畏,给我 燃烧不熄的激情。

桥山,一座连接古今、通向未来的桥。龙驭飞天的传说,讲述着一个民族渴望腾飞的千古梦想。每一次祭祀黄帝陵,都是华夏民族回顾过去、开拓未来的庄严仪式。每一次谒拜黄帝陵,都使民族腾飞的翅膀变得更加有力。

一步步走近黄帝陵,让一寸寸的虔诚与敬畏充溢我们心房,让轩辕庙前的河水成为我们生命的源流。听,民歌覆盖的村庄飘出了多么高亢的吟唱:“这么大的锅来这么多的米,这么旺的火来烧不热个你。”面对黄陵,就面对了民族坎坷的历史;走向黄陵,就走向了父母之邦辉煌的明天。

1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2分)

这里的一捧黄土,万金不易。这里的一粒柏籽,万世芬芳。

13、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在黄陵,他触摸先祖最初的脚印,触摸最亲切的母语,触摸自己纯正的肤色,触摸自己闪着泪光的灵魂。他穿过五千年的风和阳光,穿过一个民族最深挚的瞩望,像一根麦苗走进田野,像一棵树走进森林。

14、文中有句话出现了两次,请你找出来并分析它们在文中的作用。(4分)

15、中国历史上大的祭祀黄帝陵仪式有很多次,作者为什么选择了“两千多年前”“1938年,清明时节”“2000年的清明节”这三个时间的祭祀?谈谈你的看法。(4分)

16、作者“面对黄陵”抒写了什么?请结合全文回答。(4分)

(三)文言文语段阅读。(12分)

勉坦率素淡,好古尚奇,清廉简易,为宗臣之表。善鼓琴,好属诗,妙知音律,能自制琴,又有巧思。及在相位向二十年,禄俸皆遗亲党,身没而无私积。其在大官,礼贤下士,终始尽心。以名士李巡、张参为判官,卒于幕,三岁之内,每遇宴饮,必设虚位于筵次,陈膳执酹,辞色忄妻恻,论者美之。或曰:“勉失守梁城,亦可贬也。”议者曰:“不然。当贼烈之始乱,其慓悍阴祸,凶焰不可当,天方厚其毒而降之罚。况勉应变非长,援军莫至,又


2016黄帝陵祭祖大典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4325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