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葳蕤自生光

时间:2017-05-24 05:42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知识归纳素材(必修2)

文言文知识归纳(必修2)

《<诗经>》两首知识点归纳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字的通假意义。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通“非”,不是。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毋”,不要。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表感叹。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二、找出下列句中含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其古今意义。

泣涕涟涟。泣涕,古义:为眼泪;今义:鼻涕。

总角之宴,言笑宴宴。宴,古义:欢聚;今义:酒席。

不遑启居。启,古义:跪;今义:开启。居,古义:指安坐;今义:指居住。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古义:文中指主帅;今义:指有品德的人。小人,古义:文中指士卒;今义:指品行差的人。

三、解释下列句中一词多义词的意义。

言:

言既遂矣。句首助词。

静言思之。相当于“而”。

以:

秋以为期。把,介词。

以望复关。而,连词。

作:

薇亦作止。本义是起来起身,引申为兴起,产生。

天下之难比作于易。开始。

常作二铁板。创作,撰写: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又引申为著述,制造。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劳动,劳作。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为,成为,引申为充当,充作。

曰:

曰归曰归。动词词头,无实意。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叫做,称作。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说。

靡: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浪费。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无,没有。

天高地迥,号呼靡穷。引申为不。

左右皆靡。倒下,后退。

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

已行,弗不思也。思念,挂念。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心情,情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助词,无实义。

雨:

齐子归止,其从如雨。众多。

一别如雨。离散。

是岁之春,雨麦岐山之阳。动词。下雨或雨一样的落下来。

水能自雨田。灌溉。

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润泽。

《离骚》知识点归纳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字的通假意义。

偭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措施。

忳郁邑余侘傺兮。“邑”通“悒”,忧愁苦闷。

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圆”,圆形。

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

芳菲菲其弥章。“章”通“彰”,明显,显著。

延伫乎吾将反。“反”通“返”,返回。

二、找出下列句中含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其古今意义。

怨灵修之浩荡。浩荡,古义:荒唐;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

固时俗之工巧兮。工巧,古义:善于投机取巧;今义:技艺巧妙。

偭规矩而改错。改错,古义:改变措施;今义:改正错误。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穷困,古义:处境困窘;今义:经济困难。

宁溘死以流亡兮。流亡,古义:随流水而消逝;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的词类活用意义。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鞿羁:名作动,约束。

谣诼谓余以善淫。淫:动作名,淫荡的事。

鸷鸟之不群兮。群:名作动,合群。

伏清白以死直兮。死:为动用法,为??而死。

屈心而抑志兮。屈、抑:使动,使??受委屈,使??受压抑。

步余马于兰皋兮。步:使动,使??步行。

高余冠之岌岌兮。高:使动,使??加高。

长余佩之陆离。长:使动,使??加长。

四、解释下列句中一词多义词的意义。

长:

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

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

善:

亦余心之所善兮。以为是好的。

谣诼谓余以善淫。擅长。

以为:

制芰荷以为衣兮。用??做。

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

修: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美好。

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

余独好修姱以为常。美,美好。

虽: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惟,只是。

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

五、指出下列句中文言特殊句式。

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后置。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被动句。

虽体解吾犹未变亏。被动句。

六、重点词语

长太息以掩涕兮。掩涕:掩面拭泪。

謇朝谇而夕替。谇:谏争。

謇朝谇而夕替。替:废弃,贬斥。

虽九死而未悔。虽:纵然,即使。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众女:喻指许多小人。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蛾眉:喻指高尚德行。

谣诼谓余以善淫。遥诼:造谣,诽谤。

偭规矩而改错。偭:背向,引申为违背。

竞周容以为度。度:法度,准则。

宁溘死以流亡兮。溘:突然,忽然。

夫熟异道而相安。异道:不同道。

忍尤而攘诟。尤:罪过。

伏清白以死直兮。伏:守,保持。

悔相道之不察兮。相道:观察,选择道路。

及行迷之未远。及:趁着。

驰椒丘且焉止息。止息:停下来休息。

退将复修吾初服。初服:当初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向。

高余冠之岌岌兮。岌岌:高耸的样子。

忽反顾以游目兮。游目:放眼观看。

佩缤纷其繁饰兮。缤纷:繁多。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未变:不会改变。

《孔雀东南飞》知识点归纳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字的通假意义。

终老不复取。“取”通“娶”,娶妻。

箱帘六七十 。“帘”通“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

虽与府吏要。“要”通“邀”,邀约。

蒲苇纫如丝。“纫”通“韧”,柔韧。

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嘱咐。

谓言无誓违。“誓”同“愆”,过失、过错。

摧藏马悲哀。“藏”通“脏”,脏腑。

儿今日冥冥。“冥冥”通“暝暝”,日落。

奄奄黄昏后。“奄”通“晻”,阴暗不明 。

合葬华山傍。“傍”通“旁”,旁边。

二、找出下列句中含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其古今意义。

为仲卿母所遣。遣,古义:指被夫家休掉,返回娘家;今义:派遣,打发,消除,发泄。 守节情不移。移,古义:改变;今义:移动,迁移。

便可白公姥。白,古义:告诉。今义:白天,白色。

可怜体无比。可怜,古义:可爱; 今义:值得怜悯;同情人家。

汝岂得自由。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自由自在,不受约束。

槌床便大怒。床,古代坐具;今义:睡觉的工具。

本自无教训。教训,古义:教育,教养;今义:从失败或错误中取得的认识。 何乃太区区。区区,古义:愚拙,凡庸;今义:小,数量少,事物不重要。 举手常劳劳。劳劳,忧愁伤感的样子;今义无此词。

逆以煎我怀。逆,古义,预料,想到将来;今义:相反,抵触,不顺从。 阿母大悲摧。摧,古义:伤心,断肠;今义:摧残,摧毁。

便言多令才。便言,古义:很会说话;今义:方便说话。

府吏见丁宁。见,古义:我;今义:看见,见到。

恐此事非奇。恐,古义:担心;今义:恐惧,惊恐。

寻遣丞请还。寻,古义:不久;今义:寻找。

感君区区怀。区区,古义:忠诚相爱,真挚;今义:小,数量少,事物不重要。 涕落百余行。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君家妇难为。难为,古义:难做,难当;今义:使别人为难。

卿可去成婚。成婚,古义:订好婚;今义:结婚。

人事不可量。人事,古义:人世间的事情;今义:关于人员的录用、奖惩等工作。 自可断来信。信,古义:信使,这里指媒人;今义:书信,信件。

处分适兄意。处分,古义:处置、安排;今义: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做出处罚决定。 生人作死别。生人,古义:活着的人;今义:陌生人。

千万不复全。千万,古义:无论如何;今义:数词,务必。

叶叶相交通。交通,古义:彼此相通,连接;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否泰如天地。否泰,古义:坏运和好运;今义:坏的卦和好的卦。

渠会永无缘。渠,古义:他;今义:人工开凿的水道。

便利此月内。便利,就合适;今义:方便。

蹑履相逢迎。逢迎,古义:迎接;今义:说话或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多谢后世人。谢,古义:告诫;今义:感谢,道谢。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的词类活用意义。

孔雀东南飞。东南,名词作状语,朝东南、向东南。

鸡鸣入机织。鸡鸣,名词作状语,在鸡鸣时。

昼夜勤作息。昼夜,名词作状语,从早到晚。

理实如兄言。理,名词作状语,按道理。

明日来迎汝。明日,名词作状语,第二天。

手巾掩口啼。手巾,名词作状语,用手巾。

卿当日胜贵。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朝,名词作状语,在早上;晚,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五里一徘徊。五里,名词作动词,飞五里。

头上玳瑁光。光,名词作动词,发光。

仕宦于台阁。仕宦,名词做动词,任官职。

何敢助妇语。语,名词做动词,说话。

交广市鲑珍。市,名词做动词,采办。

槌床便大怒。槌,名词做动词,敲打。

自名秦罗敷。名,名词做动词,命名。

谢家事夫婿。事,名词做动词,侍奉。

留待作遗施。遗施,动词作名词,遗施之物,赠送的东西、纪念品。

千万不复全。全,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及时相遣归。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回去。

足以荣汝身。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荣。

以此下心意。下,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委屈。

戒之慎勿忘。戒,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警戒。

逆以煎我怀。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受煎熬。

四、解释下列句中一词多义词的意义。

适:

始适还家门。出嫁。

处分适兄意。适合、按照。

适得府君书。刚才、方才。

少无适俗韵。适合)

从上观之,适与地平。正、恰好。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到、往。

谢家来贵门。辞别。

上堂谢阿母。辞别。

谢家事夫婿。辞别。

女子先有誓。辞谢。

多谢后世人。劝告。

便言多令才。美好。

岂合令郎君。对对方亲属的尊称。

莫令事不举。让,使。

举言谓新妇。开口。

举手长劳劳。举起,抬起。

举手拍马鞍。举起,抬起。

莫令事不举。成功。

为诗云尔。做、写,动词。

非为织作迟。是,动词。

始尔未为久。算,动词。

阿母为汝求。替,介词。

时时为安慰。作为,动词。

自名为鸳鸯。叫作,动词。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做。

十七为君妇 。做。

遣丞为媒人。 做。

时时为安慰。 做。

自名为鸳鸯 。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以为,认为,作为,成为。

篇二:一词多义(答案)

粤教版必修一至五文言文复习资料(一词多义)

一、指出下列句中多义词的意义

【将】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

曾不知老之将.至(王羲之《兰亭集序》)

【故】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以】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相】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谢】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1

【见】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为】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遣丞为媒人,主薄通语言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陶渊明《桃花源记》)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王羲之《兰亭集序》)

不足为外人道也(陶渊明《桃花源记》)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诸葛亮《出师表》)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后一个意思是“做”)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此可引申译为“残留的”)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

【遣】

为仲卿母所遣(休,即女子被夫家赶回家,动词)

县令遣媒来(派,动词)

十七遣汝嫁(送,动词)

【施】

徒留无所遣(用,动词)

留待作遗遣(施舍,赠送,动词)

【复】

红罗复斗帐(双层的,夹层的,名词)

便复在旦夕(回答,答复,动词)

幸复得此妇(又,再,副词)

【会】

会不相从许(当,决,副词)

2

于今无会因(相当,聚会,动词)

【自】

我自不驱卿(本)

本自无教训(本)

自可断来信(即)

葳蕤自生光(自然)

自名秦罗敷/自名为鸳鸯(其)

好自相扶将(亲自)

物物各自异(助词,无义)

举止自专由/那得自任专/不图子自归(自己)

【一】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

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全,都。)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

【爱】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晋陶渊明独爱菊(喜欢。)

【取】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拿。)

留取丹心照汗青(着,助词。)

【族】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类。)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家族。)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家族)

【焉】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盘旋着,屈曲着,像蜂房水涡。用于形容词后,相当于然:……的样子。)或师焉,或不焉

(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助词。) 且焉置土石

(何况往哪里放置土石?哪里。疑问代词。)

焉用亡郑以陪邻

3

(怎么用灭亡郑国来增强邻国的力量呢?怎么。疑问副词。)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堆积土成为山,风雨在那里兴起了。于之。兼词。)

于是余有叹焉。

(《游褒禅山记》) (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

【而】

骊山北构而西折(顺接连词,然后)

(它从骊山北麓建构,折向西面。)

敢言而敢怒(转折连词,但是)

(不敢讲话,却敢在心里愤怒。)..

谁得而族灭也(递进连词,并且)

(谁能够夺得他的天下并且消灭他们的家族呢?)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顺接连词,然后)

(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句读的。)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递进连词,并且)

(学习并且经常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

【夫:】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叹词)

(唉,假使六国各自爱护他们的百姓,就有足够的力量来抗拒秦国。)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夫,语气助词。大国,难以测量啊,害怕有埋伏啊。)

予观夫巴陵胜状 (指示代词:那。我看那巴陵的美景。)

【之】

壬戌之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调节音节,无实义)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苟非吾之所有;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的; 主谓之间)

取之无禁(它,第三人称代词)

倚歌而和之(它,指代歌声)

【如】

纵一苇之所如(到??去,往)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好像,像)

【乎】

浩浩乎??;飘飘乎??(助词,用于形容词词后,??的样子) 相与枕藉乎舟中 (相当于“于”,在)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表疑问,吗)

【然】

苏子愀然 (??的样子)

何为其然也(这样)

4

【而】

而不知其所止(却 )

扣舷而歌之(表承接)

客喜而笑 (地,表修饰)

【以】

挟飞仙以遨遊(相当于“而”,表承接,来)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在??时候)

【东】

东望武昌(向东,名作状)

顺流而东也(向东挺进,名作动)

【藉】

杯盘狼藉(狼藉解释为凌乱)

相与枕藉乎舟中(用草编的垫子,引申为垫衬)

【始】

室始洞然 (才,连词)

始为篱,已为墙 (起初、先,副词)

【过】

日过午已昏 (超过,动词)

大母过余曰 (探望,动词)

【置】

顾视无可置者 (放置,动词) 内外多置小门 (设置,动词)

【而】

余扃牖而居 (助词,表修饰,无义) 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 (但,连词)

【为】

始为篱,已为墙 (做,动词) 轩东故尝为厨 (作,动词)

庭中通南北为一 (成为,动词)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对,介词)

【以】

以当南日 (用来,动词)

以手阖门 (用,介词)

能以足音辨人 (凭借、根据,介词) 执此以朝 (用如“而”,介词)

【谓】

且何谓阁子也 (叫作,动词) 妪每谓余曰 (告诉,动词)

【一】

庭中通南北为一 (整体,名词) 5

篇三:重庆市育才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卷

2015-2016学年度重庆育才高一(下)4月考卷

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分卷I

分卷I 注释

一、 选择题(注释)

1. 请选出下列叙述正确的一项( )

A.?乐府?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B.《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C.《孔雀东南飞》原题为《焦仲卿妻》,曾被收入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D.全诗通过刘兰芝和焦仲卿婚姻悲剧的叙述,揭露了封建家长制度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年青一代的反抗精神。

2.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它与北朝民歌《敕勒歌》并称?乐府双璧?。

B.《秦风无衣》在反复吟咏之中,表现了士兵们同生死、共患难的团结友爱精神,英勇抗敌的昂扬斗志,同仇敌忾的爱国情怀。

C.《诗经》和《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传统。其中《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

D.?诗书?一般指《诗经》和《尚书》,有时泛指各类经书。

3.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负责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称为?乐府诗?或?乐府?。

B.乐府诗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所以,内容的社会性和形式上的叙事性就成了乐府诗的显著特点。

C.形式上,汉乐府以五言为主,为以后文人五言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D.《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抒情诗,和北朝民歌《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

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大类,?赋??比??兴?是其主要的艺术手法。 B.《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这些作品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我国文学史上向来以?风骚?并称,?风?就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就是指屈原的《离骚》,后代用?风骚?泛指文学。 C.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品有《春》、《匆匆》、《背影》、《沉沦》、《荷塘月色》等。 D.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1921年与郭沫若等人发起成立创造社,代表作《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等。

5. 下列各句中划横线词语的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句是( )

A.哀 民生 之多艰B.吾独 穷困 乎此时也

C.孔雀东南飞,五里一 徘徊D. 可怜 体无比

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负责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称为?乐府诗?或?乐府?。

B.乐府诗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所以,内容的社会性和形式上的叙事性就成了乐府诗的显著特点。

C.形式上,汉乐府以五言为主,为以后文人五言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D.《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抒情诗,和北朝民歌《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

分卷II

分卷II 注释

二、 注释(诗歌鉴赏)

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

鹧鸪词

李 益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

鹧鸪词

李 涉

湘江烟水深,沙岸隔枫林。何处鹧鸪飞,日斜斑竹阴。

二女①虚垂泪,三闾枉自沉。惟有鹧鸪鸟,独伤行客心。

【注】①二女:舜帝二妃娥皇、女英。

【小题1】两首诗中诗人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6分)

【小题2】两首诗中都写到了?湘江?、?斑竹?和?鹧鸪?,请问李益诗的前两句和李涉诗的前四句都用了《诗经》中的何种表现手法?试作简要赏析。(5分)

三、 注释(拓展探究)

8. 【题文】名著阅读。(共10分)

【小题1】下列关于《红楼梦》情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时值初春,在湘云的提议下,诗社议定将?海棠社?改作?桃花社?,黛玉为社主。复社后第一次填写柳絮词,湘云所作之诗最好。

B.宝玉因又看见晴雯补过的那件雀金裘生发物在人亡的伤感,便点了一炷香,填了一首《芙蓉女儿诔》以寄托自己的哀思。

C.贾母死后,鸳鸯万分悲痛,当天便以死殉主。贾政嗟叹后命贾琏买棺盛殓,随贾母葬,以全其心志。

D.凤姐患病,一时难以痊愈。王夫人便让李纨、探春一同照管园中事物,又请来宝钗帮忙,?托她各处小心?。

E.晴雯不小心害了伤风,嬷嬷请来的新太医胡乱给她开了些药,幸亏宝玉及时发现,重请太医才幸免于难。

【小题2】 探春具体采取了什么措施改革大观园?效果如何?(100字左右)(5分)

答:

四、 注释(基础题)

9. 荆楚高中语文组正在进行?经典课文与楹联?课题研究,现请你参与该项活动,请你参照下面的示例,从下列篇目中任选一篇,根据课文的内容撰写一副对联。 课文:《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琵琶行》 示例:《荷塘月色》

水木清华难忘荷塘月色 诗书胜景怎让江南艳歌

课文:

对联:

10. 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20分)

【小题1】匪来贸丝,_____________。

【小题2】_____________,泣涕涟涟。(《氓》)

【小题3】桑之未落,_____________。(《氓》)

【小题4】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氓》)

【小题5】昔我往矣,_____________。(《采薇》)

【小题6】_____________,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小题7】_____________,精妙世无双。(《孔雀东南飞》)

【小题8】同心而离居,_____________。

【小题9】_____________,乌鹊南飞。(《短歌行》)

【小题10】_____________,天下归心。(《短歌行》)

【小题11】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

【小题12】久在樊笼里,_____________。(《归园田居》)

【小题13】群贤毕至,_____________。(《兰亭集序》)

【小题14】是日也,_____________,惠风和畅。(《兰亭集序》)

【小题15】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兰亭集序》)

【小题16】_____________,水光接天;(《赤壁赋》)

【小题17】_____________,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小题18】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赤壁赋》)

【小题19】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小题20】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_____________。(《荷塘月色》)

11. 某校高一年级举行由学生把所学课文改编成独幕剧的演出晚会。下面是演出的节目单:

1. 《孔雀东南飞》 演出:高一班

2. 《离骚》 演出:高一班

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常常在节目之间加上衔接的话,以增强晚会的整体感。请你在《孔雀东南飞》与《离骚》之间,为主持人设计一段话。要求:所写内容与串联的节目密切相关,衔接自然,不少于60字。

12. 从下面提供的课文篇目中任选一篇课文,写一则课文题解。(4分)

李白《蜀道难》;杜甫《春夜喜雨》;鲁迅《阿Q正传》;朱自清《荷塘月色》。

13. 《荷塘月色》的写景堪称经典。请借鉴其写法,以?下雪了?为内容,写一段

不少于200字的景物描写。

要求:(1)必须使用比喻、通感两种修辞手法;(2)侧重景物描写;结构相对完整,语言准确、鲜明、生动;(3)不出现具体的校名、地名、人名等透露个人信息的文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题文】某校高一年级举行由学生把所学课文改编成独幕剧的演出晚会。下面是演出的节目单:

1. 《孔雀东南飞》 演出:高一(3)班

2. 《离骚》 演出:高一(5)班

(其他略)

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常常在节目之间加上衔接的话,以增强晚会的整体感。请你在《孔雀东南飞》与《离骚》之间,为主持人设计一段话。要求:所写内容与串联的节目密切相关,衔接自然,不少于60字。(6分)

五、 注释(阅读题)

1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1)下列句中划横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府吏得闻之,堂上 启 阿母启:禀告,告诉。


葳蕤自生光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4210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