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网评兴趣特长领域

时间:2017-05-04 06:10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大同】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发展学生兴趣特长。(3稿)2016.7.10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发展学生兴趣特长

大同小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多种培养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在政策理念的指导下,作为大连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研究》实验点校,我校承担了子项目“兴趣特长养成评价”研究。依据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兴趣特长养成”包括好奇心求知欲,爱好特长,潜能发展三项关键指标,我校通构操作评价体系,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一、调查现状,确立多元评价载体。

多元智能理论创始人加德纳有一句名言:“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孩子一个模式。”多元智能理论在学校中的应用,就是让每一个学生找到“自我感觉”。因而,我校采用访谈、调查、测试、观察的研究方法充分了解全校学生兴趣爱好方向,并将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后,架构了多元评价载体。如30个社团,包括语言类(读书、国学、日语、英语、小主持人)自然科学类(科技、研究性学习)艺术类(演唱、舞蹈、乐器)体育类(跳绳、篮球、 足球、乒乓球、健美操)等等;如各种形式的竞赛展示活动,“大同好声音”“大同好舞蹈”“大同好绘画”“大同好吟诵”“乐学嘉年华”“体育技能展示”……学生可以定向选择,自主申报,这样为每一个孩子确定了兴趣特长培养的方向。

二、实践研究,建构多元评价体系。

学生的兴趣特长养成是要有科学方法为先导的,评价就为学生的兴趣发展进行了科学地衡量与评估。我校根据“好奇心、求知欲、爱好特长、潜能发展”这三个关键指标的评价要点,确定了评价内容体系,研发适合的评价工具,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将各指标的评价要求对点落实,打造广阔的育人平台,为每个孩子全面发展营造氛围。

1. 评价方式活动化,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

通过设计考察好奇心、求知欲各个方面的相应的任务,并研制等级量表、评分细则等评价工具,对学生进行表现性评价,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某些知识、事物和现象的专注、思考和探求欲,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给孩子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和具体项目。

如运用表现性评价的方法测量学生“歌曲演唱”的水平时,学校搭建了“大同好声音”的活动载体,创设一个模拟舞台情境,设计“演唱一首歌曲”表现性任务。通过编制较为科学的评价标准,指导学生的行为表现,促进学生发展。我校研发的“等级量表”从“音准节奏”“唱法运用”“声部和谐”“情感表现”等方面分项设定评价等级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并尽可能用可观察、可测量和可量化的语言对不同等级相应特征和表现进行描述,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完成任务的预期目标。活动结束后,根据评价标准,最终评选“金奖”“银奖”“铜奖”,召开颁奖会,由班主任和家长亲手为孩子戴上奖牌。孩子们怀揣着激动的心情写下一篇篇日记,从真实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在活动前按照评价标准认真准备的状态,活动中专注投入的努力,以及活动后收获成功的喜悦,这一幕幕都让我们为之感动。特别是有的孩子写道“很享受比赛的过程。”这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吗?结果不是目的,获奖不是目标,通过评价

手段促进特长的发展,锻炼执着追求的精神,塑造学生艺术核心素养的学习才是评价探索的方向。

2.评价角度多维化,发展学生爱好特长。

针对“爱好特长”指标,采用基于观察的评价方法,从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喜爱的程度,参与的频率以及取得的成绩等方面进行观察和记录,最后做出综合性的评价,从而更加有科学性的、针对性的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如评价学生“体育爱好特长”水平,坚持记录每一个成长阶段学生的各项技能达到的数据,将观察到的学生在这一阶段进行锻炼的表现情况运用语言描述法真实的、详实的记录,直接反映出学生在某些方面突出的素质和进一步发展的能力,为孩子的潜能发展的培养提供的依据。这种方式的评价让教师、学生、家长都成为评价的共同参与者,把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等形式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让评价的主体从“一元化”到“多元化”,还使评价的模式从“单向”到“双向互动”,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功效。

3.评价过程开放式,注重学生潜能发展。

针对“潜能发展”指标,我校根据区域出台的细化的评价指标框架,采用成长记录袋法进行评价。每一个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有《个性成长档案》。在成长过程中,学生把自己在日常活动中有代表性的作品汇集起来,以展示自己各项领域中的进步情况。比如:文学作品、美术作品、各学科参赛优秀作品、获得各项奖励等等。成长记录袋更好的关注学生努力的过程,了解学生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让孩子在看自己、评自己的过程中长大,如此兼顾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开放式的评价中让学生充满自信。

三、 广泛应用,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课题实施前,学生对于发展自己的特长不在意,或者说评价存在随意性,缺少科学依据的有力支撑,我们无法给学会生特长发展程度一个明确的定位,因此主动参加课外活动的学生有限。课题实施后,我们真实的看到了评价对于学生兴趣特长养成的积极促进作用,因此,我校最大限度的推广课题研究的成果,扩大其应用范围,增强其激励功能。

1.丰富评价内容。

在音、体、美、英、综、信、科、国学等学科领域均采用表现性评价来衡量学生兴趣特长发展水平。所有学科设计表现性任务,研发相应的等级量表,制定评价标准。通过评价活动反馈出来的信息,我们就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在某一学科领域的发展程度,从而反思教学的优势与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如在对“歌曲演唱”水平评价之后,音乐老师通过评价表反馈的数据看到了不同的年级学生在演唱技能中存在问题,调整教学重点。2016年学校合唱团不仅获得区一等奖的成绩,同时被选送参加大连市比赛获得一等奖,相比2014和2015年,虽然也是区一等奖,但是没有获得参加市级比赛的资格,前后对比明显进步的幅度非常大,并被荣邀与美国大学通过互联网开展线上联欢活动,得到美国大学师生的鼓掌佳赞,完美的演绎了大同歌坛的风采。除此之外学校篮球比赛获区第一名,市第二名的成绩;健美操比赛获市区佳绩,研究性学习、课本剧表演均获区一等奖。体育健康素养测试全校100%达标。这些成绩充分证实了评价对学生兴趣特长发展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

2.变化评价的组织形式

传统的评价组织形式是老师评、家长评、学生互评,其中学生互评大多数是横向互动的形式,这种形式只能发挥对知识水平评定的单一的导向作用,而我们所追求的不仅仅停留在对兴趣特长养成的促进作用上,我们力图提升“评价”

给予学生的最大价值,那就是独特的体验和心灵的成长。因此,我校变化评价的组织形式,以“纵向编班”的组班模式进行评价。由高年级和低年级组成相对固定的纵向班,师兄和师弟间形成一套互帮互助的学习及评价模式。评价的内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国学……各项科目。在一个个环境优雅的活动区域里,我们看到了一幅幅和谐的人文画面——高年级哥哥姐姐们眼中流露出的关爱,低年级弟弟妹妹笑容中漾开的信任与喜爱,展现出了评价所赋予的德育功能。考查任务结束后,由师兄负责在师弟的评价量表上填写成绩。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评价活动的效率,高年级所感受到的光荣感与使命感,为他们的能力发展提供了空间;低年级所接受到的亲切帮助与关怀,更为他们的成长注入了温暖的力量,它解决了横向编班所难以实现的国学教育所传达的人生态度和文化精神。

课题实施两年来,教师的观念得到更新,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项活动。学生也为了使自己能够获得更高的评价,积极寻求各种活动的机会,从而使学校的课外活动蓬勃发展起来。在接下来的实践中,我校将通过对评价结果的纵向追踪,比较不同年度的进展与变化,检验教育教学改进的成效,是学生兴趣特长的发展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篇二:学校学生评价制度

学校学生评价制度

一、传统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评价,主要是集考试分数和名次于一张试卷,学期末据此来对学生做出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试图通过用分数排队的办法,来刺激学生进取,这就使甄别成为评价和考试的一个重要功能。分数被异化为人才的质量标准。这样的评价考试只有少数学生受到积极的鼓励与肯定,体验成功的快乐,心情开朗,充满自信,而更多的学生因为教师的横向比较,受到批评,惩罚而意志消沉,甚至自暴自弃,使学习更加困难。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身心受到严重伤害,学生、老师承受着沉重的心理压力,教育的过程常常出现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除考试科目外素质教育的其它方面受到极大冲击,学生的个性被压仰,兴趣和爱好得不到培养。

二、评价制度改革的基本趋向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2、多元智力理论提出:人与人之间没有智力上的好坏高低之分,只有多种智力不同组合形成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位学生的成功创造机会,“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应当尽可能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教育评价主体、评价的指标也应当多元化。

三、改革评价制度的实施方案

1、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制。

我们在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中取消了百分制,分作A、B、C、D四个等级。在素质发展报告单上,从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个性特长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2、考试制度的改革。

继续在6-9年级对语文、数学学科实施分项考核。语文考核内容除朗读、写字、古诗文、背诵、作文外,可考虑对口语交际、表演课本剧、语文实践活动等方面的考核,数学学科除口算、应用题外,可考虑对数学实践活动的考核,考核时间和方式由原来的每个级部每学期下半学期考核一项内容改为每学期至少在上、下半学期各考核一项内容。同时,加大对音、体、美、常学科的考核力度,对音乐学科除进行(声乐、视谱、节奏等)基本技能的考核以外,本学期又增加了音乐知识考核,美术学科除进行美术基本知识的问卷监测考核外,根据不同级部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绘画表现测试。体育学科加强对我校传统项目小篮球技能的考核。

3、构建目标体系,注重多元性,让评价“立”起来。

根据新课程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要求,我们尝试把评价目标细化分解,构建起立体化的目标体系。

①学业目标具体化。一是以纸笔测验为主的评价指标,包括单元测试、期末综合测试、学生的自测和互测等项目,根据学期初计划按时组织

考核;二是体现学习过程的评价指标,包括各学科课堂作业、练习、实践调查报告、手抄报、学生读书笔记、生活中的数学专集等项目,实行小组、班级、学校三结合评价,全员参与,取长补短;三是以面试操作为主的评价指标,包括语文、英语学科的口语交际、朗读、阅读、讲故事、古诗文诵读等,数学学科的口算、估算、空间想像力、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其他学科的演唱技能、艺术欣赏、实验操作、计算机操作、身体素质等项目,根据学校计划定期进行考核。

②特长目标个性化。包括优秀日记、创新设计方案、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及资料、研究性学习成果、演讲、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参与等,只要有一技之长,学生即可提出申请,然后由老师、学生和家长研究制定考核标准和办法,经考核合格者学校发给《特长生证书》。

4、加强过程性评价,优化学业目标,让评价“实”起来

一是课堂评价、单元评价与期末验收相结合。课堂评价重点看“三度”,即参与活动的态度、广度和深度,看学生是否关注问题情境,积极参与活动,是否以多样的方式参与活动,是否能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是否能够倾听、协作、分享。单元评价重点看单元目标达成情况。学期初,各科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制定出各单元具体的评价目标,根据教学进度及时进行单元评价,及时弥补不足。期末验收则依据多种形式的期末考试,结合平日课堂情况及单元评价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二是书面测验与面试操作相结合。根据不同学科测评内容的不同,灵

活选择评价方法,尤其是语文和英语学科,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很难通过书面测验来评价,而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创设情境进行面试有利于对学生的全面评价。三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学业目标以定量评价为主,实行等级制;教师注意从学生的作业中发现变化,从单项考核中发现提高,从日常活动中发现进步,并能及时送上一张言词恳切富有鼓励性的评语卡,期末写出综合评语。

5、强化形成性评价,落实非学业目标,让评价“活”起来

①注重随机评价。学生在课堂上、活动中时常有闪光的行为表现出来。为了及时抓住这样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老师们可创设“心之桥”、“心灵对话”、“星光闪耀”等评语卡,当学生接到话语亲切、设计精美的评语卡时,其激励之功不言而喻。同时教师将口头评价、体态评价、星星符号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灵活运用。

②突出特长评价。为了激励学生形成兴趣、爱好,发展个性,我们把学生特长的发展作为一个重要领域进行评价,先由学生自己申报,然后组织任课教师、家长、同学进行评定,最后由班主任写出推荐意见,经学校审查通过后,进行大会表彰,发给特长生证书。

③倡导作业评价。应该让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与辛劳。为了让学生真正获得这样的体验可建立作业评语卡,教师在批改作业和检测试卷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与变化,并能及时给学生写上几句激励性的评语,每学期写给每个学生书面作业评语不少于5次。建立学生作业互评制度,开展经常性的小组评、集体评,每个学生每学期主动找家长评价不少于10次,找亲友评价不少于5次。

④尝试档案评价。成长记录袋就是有意识地收集学生作品以及其他相关证据,以反映学生在某一特定领域的努力、进步和成就。成长记录袋的用途主要有三种:展示最佳成果、描述学习过程、评估学习与发展的水平。

为了充分发挥“档案”的评价功能,要让学生用活、用好“档案”,让档案真实记录学生的成长事迹,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航标灯。学生成长档案的建立,应在班主任指导下,由学生、家长、任课教师共同参与,协商选择档案内容。一般应包括:

a.我的个人小档案。每学期初填写一张。入学时,作为学前调查,请家长填写。以后,由学生个人在老师指导下填写。

b.学科学习表现。语文、数学平日上好评价指导课,用好评价表,每月总评一次,征求学生意见后入档。单元测试按进度进行,根据学生意见确定是否入档。

音、体、美等学科,由任课教师设计体现学科特点的评价表,每月评价一次,征求学生意见后入档。

c.收获园。特长作品、各科试卷、录音、录像带、同学评语、家长的话、荣誉证书、考级证书等,凡是体现学生成长过程的材料都可以积累存档并且可以随时更换,让学生展示自己最强、最好的一面。 d.“我长大了”。主要集存各方对学生本人的印象和评价,可包括:“家长眼中的我”、“老师眼中的我”、“同学眼中的我”、“我看自己”四大栏目,一般在每学期末由班主任协调各方填写。 另外还要重视家长和


网评兴趣特长领域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3091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