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甜叶菊种植时间

时间:2018-11-09 11:30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甜叶菊种植条件

甜叶菊为菊科植物甜叶菊(SteviarebanianumBertoni)的干燥叶。别名甜菊、糖草、甜草。甜菊全株都有甜味,以叶片最甜。甜叶菊有提高血糖、降低血压、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制成保健条或食品添加剂,可治疗糖尿病、肥胖症、调节胃酸、恢复神经疲劳、预防小儿龋齿等,甜叶菊原产南美亚热带地区,1977年在中国引种成功,现已在20多个省市栽培。

(一)形态特征 甜叶菊为多年生草本,株高l-1.3米。根梢肥大,50-60条,长可达25厘米。茎直立,基部梢木质化,上部柔嫩,密生短茸毛。叶对生或茎上部互生,披外形,边缘有浅锯齿,两面被短茸毛,叶脉三出。头状花序小,总苞筒状,总苞片5-6层,边等长;花托平坦,秃净;花冠基部浅紫红色或白色,上部白色。瘦果线形,稍扁,褐色,具冠毛。花期7—9月,果期9-11月。

(二)生长习性 甜叶菊喜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但亦能耐-5℃的低温,气温在20-30℃时最适宜茎叶生长。甜叶菊属于对光照敏感性强的短日照植物,临界日长为12小时,所以在低纬度地区栽培开花较早。开花受精的胚珠,需25-30天的时间才能发育为成熟种子,当种子成熟后冠毛随风飘扬到处传播。

一、选地、整地

甜叶菊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含腐殖质较多的土壤为好。甜叶菊不适合连作,土壤pH值小于5.5或大于7.9的土壤也不适合种植。栽培甜叶菊的地块要进行秋耕,翻耕的深浅对产量有一定的影响,以深耕20厘米为好,翻耕时每667平方米(1亩)用过磷酸钙50公斤作基肥。

二、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生产上多采用先播种育苗然后移栽定植的方式种植。在南方通常应用平畦播种育苗,而在北方则多用温床育苗。长江以南地区最佳播种期为10~11月,幼苗在育苗畦内越冬到翌年3月中下旬即可移栽大田,北方一般在2-3月份利用温室或温床播种育苗。为使种子撤得均匀,播前可先用细沙把种子掺混起来拌匀,然后放在温水中浸10~12小时,再用少量草木灰拌种,播完后用木板轻轻压种子使种子与土壤密接,再用喷雾器向苗床喷水一次。苗床要一直保持湿润,以提高出苗率。温度控制在15~25℃之间,这样播后7~10天即可出苗。

(2)分蘖繁殖:甜叶菊种蔸分蘖力很强,一株老蔸一年可分蘖繁殖小苗50~100株。其方法是:当甜叶菊种蔸周围萌蘖出的小苗长到10厘米高时,将种蔸挖起,然后将周围的萌蘖苗分开,将它们移栽到苗床上进行管理,等分蘖苗活棵长粗壮之后方可移栽大田。分开小苗的种蔸还需栽到原处,过十几天种蔸下面还会再次萌蘖出小苗,这样可根据用苗的需要反复进行繁殖。此外,压条虽然也能繁殖,但繁殖速度太慢,此方法只适宜为保留优良单株应用。

三、田间管理

甜叶菊耐湿怕早,如夏季高温少雨,则应及时抗旱,以防干旱造成叶片脱落而减产。其次,甜叶菊对肥水要求也较高,所以栽培时需要提供足够的氮、磷、钾肥料,通常第一年每667平方米施三元素复合肥20~30公斤,第二年施复合肥

25~50公斤。为了促进茎叶茂盛增加产量,在苗高20-25厘米时,可进行打顶,打顶后每株新生分枝能达12~17条,这段时间正需要肥料,应向根部适施复合肥,或向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液,以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四、病虫害防治

甜叶菊苗期易发生立枯病,发病初期可用1000~1500倍多菌灵液喷雾或500倍液浇根。高温酷暑易发生叶斑病,发病初期同样用1000~1500倍多菌灵液喷雾防治。

甜叶菊是一种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叶片中含有菊糖甙,其甜度为蔗糖的150~300倍,是一种极好的天然甜味剂。国外已用来代替糖精做低热食品,不但无副作用,而且能治疗某些疾病,如治糖尿病,降血压,对肥胖症、心脏病、小儿虫齿等也有疗效,并有促进新陈代谢,强健身体的作用。

甜叶菊的抗逆性强,病虫害少,适应性广,我国南北方都可种植,甜叶菊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长江以南地区一般都可自然越冬,北方可采用地窖保根越冬,来年移栽定植,明光市一般做防寒大棚进行冬季扩繁和管理。甜叶菊对土壤要求不严,喜温耐湿怕旱,其根系较浅,栽培以肥沃潮湿且排灌方便的沙壤土为好。可用种子、扦插、压条、分株等方式繁殖。喜漫散光,大田栽培时可在畦边间种一些高秆作物,适应它对漫散光的要求。

一、育苗

甜叶菊育苗可用种子、扦插、压条、分株等方式进行,下面介绍明光市普遍采用的扦插育苗方法。

1、 整地做畦:选择土地平坦、排水良好、交通方便、水源好的田块,苗床与大田面积为1:100。每亩用45%“奔小康”或45%“徽骆驼”复合肥25~30公斤于耕翻前施入田中,另每平方米撒入进口呋喃丹25克防地下害虫,耙平后做成长度不限,净宽1.2米的畦(保证2米长的竹弓和2米宽的地膜使用后达到弓高45~50厘米),上面覆上一层3厘米的细沙。

2、选母苗:从原采收过、已新长的、健壮的枝条上剪切5~7厘米长(有2~3个芽节)新枝,沾上生根剂(每0.1克原粉兑水0.5公斤)后备用。

3、扦插:按3×5厘米的规格做好钉板,打好插苗孔,把准备好的苗子插在孔中,留出芽节,同时用拇指按实即可。

4、浇定根水:插好后,用喷壶把敌克松或80%多菌灵500~800倍液(80克兑水40~65公斤)喷洒在畦面上,要浇透,进行土壤消毒处理。

5、插竹弓、覆薄膜:用2米长的竹弓隔50厘米插一根,保持弓高45~50厘米,然后覆膜、封实,一星期内加盖遮阳网。

6、苗床管理:扦插后一般7天左右生根。要经常观察菊苗生长情况,及时炼苗和防治病虫害。菊苗成活后用“碧护”1克兑水15公斤喷雾,促进根系生长;隔7~10天喷施一次富万钾(有机钾肥)和美洲星,补充钾元素和微量元素,以利培育壮苗。

二、大田栽培管理

春栽甜叶菊一般在谷雨后,当日平均温度稳定在12~15℃,地温达10℃以上时即可移栽;夏栽甜叶菊在前茬收获后及时灭茬整地,尽早移栽并及时补充肥力,促进植物生长。

大田定植前,每亩用45%“农家福”牌甜叶菊专用肥或45%“奔小康”复合肥或45%“徽骆驼”复合肥50公斤,尿素10公斤作底肥,整平做墒后用“金都尔”45~60毫升或“99.9%飞牛”70~90毫升兑水40~50公斤进行土壤封闭,施药2天后即可进行移栽。选用有5~6对真叶、株高12~15厘米、茎粗3毫米以上、次生根5~7条、第2~3对真叶的叶腋有分枝萌发的壮苗进行移栽。栽植株行距为50×15厘米,一般每亩约8000~10000株左右,具体情况视地力而定。移栽后结合浇定根水加“克菌”或“甲基托布津”进行土壤杀菌。

菊苗苗高15~30厘米(一般20厘米左右),可不断打顶摘心,促使多分枝。整个生长期,特别是幼苗期,要注意水分管理。生长旺期,可适时追肥2~3次,一般移栽后15天追7~8公斤尿素,分叉时追尿素10公斤左右。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要同时加入美洲星、富万钾和碧护,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培土。割叶前半个月追施复合肥,同时喷施富万钾,以增加叶片厚度,防止早衰,提高产量和甜度。

三、适时采收

菊叶收获期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以及栽培技术而定。当植株出现花蕾时,是叶片含菊糖甙量最高的时候,应抢晴天及时收获。收割时从离地面20厘米处割断。摘叶时最好叶和茎分开,虽然茎秆也有菊糖,但混在一起易降低等级。

篇二:甜叶菊育种栽培

甜 叶 菊

第一节 概 述

一、甜叶菊的起源和传播

(一)甜叶菊的起源 甜叶菊属菊科(Compositae)斯台维亚属(Stevia),种名为甜叶菊(Rebaudiana Bertoni)。甜叶菊又名甜草、甜茶。早在16世纪中期,西班牙人征服南美,将瓜拉尼族人移入南美时,就将甜叶菊当做糖料使用。

甜叶菊原产地在巴拉圭东北部与巴西国境相接的阿曼拜山脉中,山脉多起伏,气候局部变化显著,地处南纬22°~24°西经55°~56°。在巴西巴拉那州的伊瓜图附近,以及阿根延、巴西、巴拉圭的国境附近,也发现了野生甜叶菊,但是由于地区的开发,现在已找不到这样的野生种了。

在植物分类学上最初记载甜叶菊者是伯托尼,他于1887年在巴拉圭东部、东北部、北部先后发现该植物,当时描述它属带甜味的植物,可做饮斜;1888年定名为Stevia(斯台维亚),是兰草属的一个新种。1889年伯托尼根据化学分析发现其含有甜味,又把它定名为Eupatorium rebaudiana Bertoni。1905年伯托尼根据各方面研究记载,正式定名为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

(二)甜叶菊的传播 甜叶菊作为糖料植物,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就曾引起过国际重视。1941年,英国就讨论过甜叶菊栽培问题,计划在英国南部栽培或利用温室生产,但是没有文献记载,未见试种的生产计划及结果。

1964~1968年,两位美国移民在英国开始栽培,并计划将原叶向美国输入,但是由于管理不当,没有收到种子。

1954~1973年,日本人住田哲也以植物学家身份前往巴西的巴拉州哈林市国立北部农场考察。他预言该植物在日本也能广泛种植,是有引进价值的植物资源。他自1970~1975年,先后两次从巴西引入甜叶菊种子,在温室与田间试种,获得成功,并收到种子。1973年由农林省研究单位主持,在日本全国布点试验。1974年有45个单位联合成立了协作试验网。1975年农林省试验场开始了育种工作。

目前,日本对甜叶菊研究工作取得很大成效。首先明确了它是一种新的糖料资源,在栽培育种、工业提取、食品加工、医药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研究。用甜叶菊提取的甜叶菊糖甙,在食品、饮料、餐桌佐料、酱菜等方面应用产品达100多种。有关专营和兼营公司达100多家,预计今后几年将有更大发展。

1973年韩国开始引种,1976年大量引入,1980年创造了公顷产干叶9 000kg的新记录。为了交流经验,搞好协作,韩国各地栽培及科研工作者组成了规模庞大的协作组织一“韩国甜叶菊栽培协会”。

中国于1975年由广交会引入少量种子,因是展品未能发芽。1977年又从日本引入少量种子试种。1978年几个科研单位分别从日本引入种子、种苗进行繁殖推广,很快传到全国许多地区,到1992年全国累计种植面积3.3万公顷。1989年成立了“全国甜叶菊协会”。 此外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几内亚、斯里兰卡、罗马尼亚及阿富汗、加拿大、法国、德国、瑞士、保加利亚等国于80年代先后引种、试种成功。

总之,甜叶菊这一新兴糖料作物,目前已引起世界广泛重视,在世界各国逐步扩大传播,甜叶菊的研究与生产事业正方兴未艾,它将以自身的价值被迅速扩大开发利用。

二、甜叶菊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甜叶菊是一种新兴糖料作物,叶中所含糖甙的甜度为蔗糖的300倍,是一种高甜度、低热能、味质好、且安全无毒的天然糖源,可代替糖精或部分蔗糖,应用于各种食品饮料中。甜叶菊糖甙还有防治糖尿病、肥胖症及小儿龋齿等疾患的作用,是这类患者的理想甜味剂。所以甜叶菊是一种颇有前途的经济作物,成为继甘蔗、甜菜后的第三种天然糖源作物。

甜叶菊叶渣内含有多种有用营养成分,如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及微量元素等,可提取微晶纤维素,并做饲料、肥料及食用菌的培养基等。据分析,甜叶菊叶渣还含有许多有用成分,如蛋白质、鞣酸、淀粉、叶绿素等,如能全面研究综合利用,定会开发出更新产品。总之,甜叶菊全身是宝,只要深入开发应用,其利用价值将会不断提高,对人类的贡献也将越来越大。

我国开发甜叶菊生产利国利民,对发展国民经济有重要义。

(一)解决食糖不足 我国是一个缺糖国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糖生产量虽有较大幅度增长,但仍赶不上消费增长的需要,因此我国每年需要花费大量外汇进口食糖。1981~1989年平均年进口食糖为182.47×104t,花去外汇6.08亿美元。尽管如此,我国人均糖年消费量最高水平也仅为6.66kg,而经济发达国家,人均消费量为40~60kg,我国的消费水平只有发达国家的1/6~1/10。为补充糖源,许多食品用糖精和甜蜜素代替,由于应用中多超出国家限量,对人体健康十分不利。糖精在一些国家早被禁用,现在我国也开始重视这一问题,不断降低用量标准,逐步压缩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范围。

从扩大糖料作物种植面积和提高单产来解决食糖不足,短时间内还有一定困难。因此,必须立足国内开发新糖源,争取食糖自给,取代合成糖源。

甜叶菊正具备这种优势,它高甜度、低热能、适应性广、较易栽培,到1992年全国已种植3.3万公顷,形成年加工糖甙千吨以上的生产能力,可代替蔗糖20×104t,节省外汇600~800万美元。因此发展甜叶菊生产,可争取食糖自给,取代糖精等合成甜味剂,减少外汇支出。

(二)理想的低热天然糖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食糖需要量迅速上升。另一方面,城市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在饮食结构上,从温饱型逐渐向保健型发展。现在要求食用低热糖源,甜叶菊正属于天然无毒的低热糖源,故开发甜叶菊糖甙的生产具有现实意义。

(三)经济效益好 1977年引种甜叶菊成功以来,各地试种结果证明:它的适应性非常广泛,南自海南,北至黑龙江,东自山东,西至西藏都可种植。公顷产量2 250~ 3 000kg,最高可达7 500kg。每千克干叶按5元人民币计算,每公顷收入可达11 250~37 500元,比一般作物产值高出3~5倍。几年来出现了不少种植甜叶菊致富的典型。

工业提取,生产1kg甜叶菊糖甙需120~150元成本,市场销售价为140~200元,故每千克可获利20~50元。再将甜叶菊糖甙应用于食品、医药工业上,比单用蔗糖又可降低成本。如吉林省1986~1990年应用74t甜叶菊糖甙,按甜度替代蔗糖1.4万多吨,使企业降低成本2 000多万元,增如了企业经济效益。甜叶菊的应用使一些企业扭亏为盈。

(四)大量出口创汇 据报道,日本每年需要几千吨甜叶菊干叶,其国内仅能少量生产,大批原料靠进口。另外欧洲、美洲许多国家也对甜叶菊糖甙发生兴趣,所以国际市场需要量很大,我国仅1991~1992年间就向日本等国出售干叶4 000多吨,加上出口的甜叶菊糖甙几百吨,换取了大量外汇。

(五)减少粮、糖争地 按甜叶菊糖甙甜度换算,种1公顷甜叶菊产2 250~3 000kg干叶,合糖甙以10%计算,1公顷地可产225~300kg糖甙,相当于3~4万千克蔗糖。也就是说1公顷甜叶菊产糖量相当于5公顷甘蔗、15公顷甜菜。全国每年种2万公顷甜叶菊就可省地13~20万公顷。发展甜叶菊生产在解决食糖不足、开发新糖源、增加收入、换取外汇、富国富民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节 甜叶菊的植物学特征

一、根

(一)根的形态特征 甜叶菊根为四原和五原型。在一条根中不同部位原生木质部束数也不同,基部较多,尖端较少。

甜叶菊的根有初生根和次生根之分。初生根由主根、侧根组成,根细小,根毛少,功能弱。次生根由肉质根和细根组成,肉质根垂直向下,入土深度18~25cm,宽度为28~36cm。

甜叶菊单株的肉质根,一般有60多条,在肉质根上生长出很多细根,甜叶菊整个根系呈须根状(图7-1)。

(二)根的吸收机能 根是甜叶菊的主要吸收器官,甜叶菊所需要的水分和养料,绝大部分是由须根从土壤中吸收的。甜叶菊根的吸收机能,主要靠根尖部分进行,吸收水分主要通过根毛区,而吸收矿物质元素则主要通过根毛区前端呼吸较强的部分。根毛的存在,使吸收面积扩大了许多倍,但根毛的寿命很短,一般只经过几天到几个星期便枯死,而由前面的新生根毛来代替。要使甜叶菊具有强盛的吸收机能,保持根系强壮生长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栽培管理上,必须创造一个适宜甜叶菊根系生长的土壤条件,在移栽时尽量不伤须根,使甜叶菊根系能够迅速的发展。

甜叶菊根系吸收机能也受着许多环境条件

的影响。甜叶菊根系对土壤通气性非常敏感,

如田间土壤长期积水,常常引起甜叶菊茎叶萎

蔫,叶片发黄,严重时植株死亡。其原因是土

壤中缺氧,二氧化碳聚积,根的代谢作用受到

破坏,加上土壤中厌氧性微生物的活动加强,

产生某些有毒物质,使根系受毒害,因此在雨

季田间一定要及时排水。

土壤干旱,也同样影响根系吸收养分,因

为一般养分需先溶解于水中,才能被根系吸收,

土壤干旱,根系不但不能吸收养分,还很快发

生萎蔫或死亡。土壤温度对甜叶菊根系吸收机

能也有很大影响。甜叶菊是喜温作物,若土温

降低到0℃以下,土壤水分适宜,也会引起甜

叶菊萎蔫,吸收机能受到严重彩响。因此,在图7-1甜叶菊根的形态

低温条件下,要及时提高地温,保证甜叶菊健

壮生长。

二、茎

(一)茎的形态特征甜叶菊茎为直立型。一年生一般为单杆型,二年生或多年生为多茎丛生型(图7-2)。幼茎柔嫩,随着茎

的伸长和加粗,其组织也逐渐木质化。

茎的中部呈半木质化,基部木质化,但

茎的顶部仍是幼嫩的。茎基部木质化极

容易折断,所以甜叶菊属于木质化不发

达的草本植物。

甜叶菊茎为绿色,圆形,密生茸毛,

中实质脆。

7-2甜叶菊茎的形态

(二)茎枝的类型 甜叶菊各腋芽形成分枝,在适宜的条件下。一级分枝的叶腋处又可形成二级分枝,分枝的着生与叶的着生相同,一般对生。分枝出现早晚随节位高低而不同,一般是中部分枝出现早,下部分枝出现晚。由于分枝数量及分枝长短不同,形成了甜叶菊的不同株形(图7-3),主要有宽纺锤形、纺锤形、倒纺锤形、长圆柱形、不定形等,以纺锤形的植株叶片产量最高。现将分枝类型分别叙述如下:

1、宽纺锤形 分枝的伸长与主茎呈锐角,越下位的叶片越大,从地面部位分出来的分枝不发达。

2、纺锤形 分枝

向上伸长与主茎呈锐

角,越下位的分枝越

长,整个植株呈纺锤

形。

3、倒纺锤形 分

枝的伸长方向朝上,

与主茎呈锐角,分枝

有的呈互生状态。

4、长圆柱形 分

枝方向朝上,与主茎

图7-3甜叶菊株型模式

呈锐角,分枝极短,

分枝有时互生。

5、不定形 分枝伸长方向朝上,与主茎呈锐角,生长点常有枯死现象,整个株型不定。

(三)茎的生理机能 甜叶菊茎干的机能之一是输送水分和养料,这主要是通过输导组织进行的。一般来说,由根部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主要由木质部的导管上升;由叶片制造的有机养分,则由韧皮部的筛管运送到顶部嫩叶、生长点或花果中,同时也向下运送至根部。

由于导管是中空的死细胞,所以水分和矿物质养分在茎运输速度和方向主要决定于其它部位的吸水力和呼吸强度。已知甜叶菊上部嫩叶的生长势较强,呼吸较旺盛,而且亲水胶体与细跑渗透值也较高,所以通常水分和矿物质养分总是优先运送到顶端去,下部叶片得到的水分与养分比较少。尤其是在水肥不足的情况下,下部叶片首先受影响。干旱与缺肥时,下部的叶片首先枯黄。

有机养分的运输情况与水分是不相同的,它是在活的筛管中通过的,所以运输速度与茎部的生命活动、特别是与韧皮部的呼吸有密切的关系。低温、缺氧或其它因子,都会影响运输机能。但是有机养分运输的方向,不决定于韧皮部,而决定于利用部分的生理状态。凡是生命活动比较活跃的,呼吸强度较强的,代谢较旺盛和生长速度较快的部分,常是养分汇集的中心。因此顶端在这方面总是占优势的,而下部已长成的叶片,通常不能从其它部位获得大量有机养分,当其本身制造的有机养分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时,最后只能枯落。

三、叶

(一)叶的形态特征甜叶菊不同部位叶分三种,即子叶、真叶和苞叶。真叶对生,个别互生,由叶柄、叶片组成。叶柄短,扁圆形,基部扩展成托叶状。叶缘中上部有粗齿,叶尖钝,叶基楔形渐窄。叶脉为三出脉。叶脉上有红色小腺点,叶片正反面均有茸毛,茸毛由表皮毛和腺毛构成。叶色浅绿或浓绿,叶长4~11cm,宽0.7~4.0cm。苞片(每个头状花序5枚)披针形,密生茸毛。

甜叶菊叶片形态分为椭圆形、倒卵形、宽柳叶形、广披针形、长菱形、披针形、菱形等七类(图7-4)。

(二)叶的生理功能 叶

是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的最重要同化器官。光合作

用是绿色自养植物制造有机

物质的一种过程。蒸腾作用

是植株根部吸水的主要动

力,还可以降低叶片温度,

使叶子在强烈的阳光下,不

致因受热而灼伤。虽然甜叶图7-4 甜叶菊叶型分类

菊的主要吸收器官是根,但

叶片也有一定的吸收能力,甜叶菊叶片的角质层很薄,气孔较多,有利于吸收。甜叶菊对根外喷施复合肥料吸收能力很强,从叶片吸收的复合肥料可分配到全株,包括根部,所以在相对温度较高时,进行根外施肥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四、花

(一)花的形态与构造 甜叶菊的花为头状花序,一个花朵中有雄蕊、雌蕊。花冠白色,顶端呈五裂,花冠中下部合成管状,细长犹如钟状。

萼退化成毛状,叫冠毛。雌蕊由2个心皮构成,下

位子房,1室,内含1胚珠,花柱细长,柱头2或3、

4分叉,向花冠外反卷。雄蕊5个,着生花冠管内,

花药聚合于柱头的下部,5个花丝分开,着生在花

的基部。一个总苞中有4~6个小花集生,称总苞花

萼。花冠和总苞是生殖器官的保护器官。每个花轴

的节间不伸长,形成小盘状,是无花梗小花附着的

头状花序,在茎顶或分枝上部呈伞房花序着生(图

7-5)。

(二)花的功能 植物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就

开始进行繁殖。繁殖就是产生与自己相似个体的过

程。就其意义来说,繁殖是生物延续和繁衍后代的图7-5 甜叶菊小花形态 必要手段。

花是产生雌、雄生殖细胞和进行有性繁殖的器官。花是一种变态的枝条,由一种变态的茎和几种变态叶所组成的。变态茎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圆柱形柄状部分,叫做花梗。花梗的顶端稍微有一些膨大部分,叫做花托。变态的叶有四种:即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这四种变态的叶紧密地着生在花托上,形成了花。

雌、雄蕊是花的重要部分,它们和植物的繁殖有直接关系。花萼与花冠是花的次要部分,它们和植物的繁殖没有直接关系,在花未开放前,它们具有保护花内雌雄蕊机能,在花已开放之后,它们有招引昆虫代为散布花粉的作用。

甜叶菊经过一系列的生长发育过程,由营养生长期进入繁殖生长期,这时花芽原基出现,花芽原基随即发育成花。然后经过开花、传粉和受精作用,完成甜叶菊的有性繁殖过程。

五、种子

(一)种子与幼苗的形态特征

篇三:甜叶菊栽种

购买回幼苗拆开包装后请将苗放在阴凉处浇水

1、挖好种植坑后,将苗的营养钵脱去,注意不可以弄散土坨,保持培养基完整,栽到土里,覆土与培养基持平,浇水。如遇烈日,适当遮阴7天左右,即可正常管理。

2、到货后如有折断的茎叶,不用害怕,正常种植,只要根部完好,就可以萌发新芽。一个月内死亡,联系我给你补苗。

3、甜叶菊为菊科草本植物,株高0.8-1.2米;茎直立,基部梢木质化,上部柔嫩,甜叶菊喜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气温在20-30℃时最适宜茎叶生长

甜叶菊是喜温植物,日平均气温必须稳定在12-15℃,地温达到10℃以上不再有晚霜危害时,才可以进行移栽。

4、春栽甜叶菊一般于4月下旬开始移栽;夏栽,麦收后越早越好。移栽后浇定根水,

5、最好在夏季进行扦插繁殖,保持空气湿度85%以上,成功率就为100%。

6、这个品种不耐寒,一定不可缺水,另外越冬要保护

种植时的间苗、除草、假植

为保证甜叶菊苗数,往往以增加播种量来增加成苗系数,而出现出苗密度过大,如不及时疏苗,易长成细高老化苗或徒长苗,影响移栽成活和叶片产量,间苗分二次进行,第一次在1对真叶时间去过密的苗,同时结合除草;第二次间苗,在幼苗出现2~3对真叶时,剔去过密处小苗、弱苗、病苗,苗密度以苗距2~2.5cm为宜,可将第二次间出的苗假植备用。假植苗根系发达、移栽后成活率高,采用假植,要预先做好假植床,假植行距3~5cm,假植初期保持床土湿润,以后酌情浇水和施肥。

⑸、防治病虫害

立枯病防治,发现病株立即拔除烧毁,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全部喷洒幼苗,每隔7天一次,连续2~3次。发现地下害虫用50%辛硫磷1000倍液在危害处浇灌。

五、甜叶菊移栽

(一)移栽时间

移栽是甜叶菊大田生产工作的开始,也是甜叶菊栽培过程中重要环节之一,甜叶菊是喜温作物,如果移栽时期温度不够,土壤温度低,甜叶菊根生长缓慢,吸收能力弱,延长缓苗日期。当土壤10厘米深处的温度达到10℃以上时,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2~15℃,不再有晚霜危害时应适时早栽,可以增加作物生育期。有利于保墒,增加产量、提高品质。我市移栽时间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宜。

(二)选地、整地

1、选地。甜叶菊对土壤类型和肥力要求不十分严格,适应范围较广。甜叶菊属野生植物,原产地以沙壤土为主,土壤肥力较低,人工栽培后,一般条件均优于其野生场所的土壤肥力。但从干叶产量和根系生长来看,还是在肥沃、疏松的土壤上长势较好。土壤肥沃、疏松,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能力强,通气良好,有利于根系、植株生长和有机物质的积累。土壤pH值以中性为佳,pH值小于5.5或大于7.9均不适宜。不宜选择低洼的涝地和连作地块。前茬作物忌瓜、菜、向日葵和使用过量长效除草剂的地块。

2、整地、覆膜。

移栽前一周,整地起垅。起垅前结合整地施足底肥,底肥最好每公顷施入优质农家肥30-50立方米、磷酸二铵250kg、钾肥100kg。整地结束后,为有效

防止杂草,减少中耕除草用工,每公顷用96%金都尔乳油750毫升或72%1500毫升怡夫(异丙甲草)兑水400-500公斤进行垅面喷雾。有条件的可采取地膜覆盖(地膜最好为黑色),覆膜前应先浇水,后喷除草剂。膜边用泥土压紧压实、膜面上散落一些细土待栽。

甜叶菊地膜覆盖优点:

⑴、提高地温,减少杂草生长,促进前期生长。

⑵、提高肥料利用率,明显地减少了因雨水对肥料的渗漏、流失和蒸发。

⑶、改善土壤结构和甜叶菊的根际环境,避免了因雨水造成的土壤板结。

⑷、避免了因雨水直接溅打垄面,溅起泥土沾在下部叶背而造成枯黄落叶。

⑸、能有效地防止植株倒伏。

⑹、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一般在20%以上。

(三)移栽方法

1、起苗。一般采用挖垛和拔苗两种方法。

挖垛起苗法:一般是在移栽前一天将苗床浇一次透水,便于竖日挖垛,挖垛起苗是用平底锹将苗连根带土挖起,根部土垛呈立方体,这就叫挖垛起苗法。挖垛起苗由于根带土多,根毛损伤少,幼苗也没有捏伤,根上带有相当数量的营养土,能增加大田肥力,因而成活率高、缓苗快、生长也旺盛。

拔苗法:在拔苗前,苗床必须充分浇水,不仅使苗饱吸足水,而且可使表土松润,拔时伤很少,带土多。其做法是:用手轻捏苗叶部,不捏或极轻捏苗茎部,避免伤着幼苗。起苗要结合选苗,要选择生长整齐、根系强大的壮苗。严格剔除病苗和弱苗。过小、过嫩的栽在一起,过大的栽一起,以免影响大田生产的整齐性。运苗当中要做好保湿遮荫的工作,不可让烈日直晒或堆积太厚,以免磨擦使幼苗受伤或者幼苗由于失水缓苗慢、降低成活率。

2、移栽密度。垅距60cm,株距8—10cm。每公顷保苗16—18万株。

3、移栽方法。不用地膜的地块,在先打好的垅上开一条沟,按一定的密度要求,摆好苗,因甜菊叶子较小,栽苗时不把底叶埋入土中,更不要把生长点埋在土下。一般覆土至根颈部为宜,将土压实、随即浇足定根水。也可先在沟内滤水后迅速摆苗,待水渗完覆土。用地膜覆

盖的地块,采用锋利竹签或削利的小木柱扎洞定植,用湿土盖严,以利保温。栽苗时要使苗垂直地面,定植深度应为苗高的1/2,不压心,不伤底叶,不窝根。栽苗时间宜选早晚或阴天,切忌大晴天的正午,也可选择在小雨天进行移栽。移栽后要及时检查缓苗情况,如发现死苗要立即补栽。补栽要选壮苗在下午移栽,最好在阴天或雨后补栽容易缓苗,并能提高成活率。土壤比较干燥时,移苗之前,可在预备苗的根际浇一些水,使移苗时根部土壤不脱落,移栽成活率高。

六、田间管理

(一)摘心。把甜叶菊顶端生长点摘除,摘心的作用是增加分枝和叶数,提高产量,防倒伏等。

摘心方法:采用人工摘心,大田摘心是在定植成活后,株高15~30cm以内进行,长势不良不能摘心。

(二)施肥

甜叶菊定植全部缓苗后,再进行追肥。应根据土壤肥力、天气状况和苗情灵活掌握。一般追肥2次,第一次在栽后的15—20天,每公顷施尿素200—250kg,并喷施0.2%磷酸二氢钾。第二次在封垅前,结合中耕时进行侧施肥,每公顷施尿素500kg、氯化钾或硫酸钾200kg,施肥距根5~8cm,以防止烧根。追肥可采用扎眼或开沟追施,用塑料袋装肥,在袋下烫眼将肥料漏入沟内,趟土盖严,以防挥发。叶面施肥可在7月上旬至8月中旬,喷施叶面肥3~4次,每隔10天喷一次;8月下旬喷施硼钼微肥1遍,可达到增产的效果。

(三)除草、松土

杂草与甜叶菊争光争肥,影响产量;而且在收获时,杂草混入甜菊叶,影响质量。一般在移栽半月后,杂草会大量生长,因此需要彻底清除。只要清除的干净,到封行以后,杂草就不易生长了。到收获前,一定要拔除杂草。每次松土、追肥时应结合除草一次,松土不要离植株太近、太深,会伤害根系,影响生长发育。中耕除草每年进行2~3次。如采用化学除草,在禾本科的杂草3—5叶前,可喷施10.8%高效盖草能乳油,每公顷用量400—500毫升;15%精稳杀得乳油,每公顷用量500—750毫升。防治阔叶性杂草的除草剂,对甜叶菊都有药害,应禁用。

七、甜叶菊病虫害防治

甜叶菊为野生植物,人工栽培历史短,抗病虫能力较强,与其它经济作物相比,病虫害发生程度较轻,已发现的病害有立枯病、茎腐病、叶斑病、黑斑病、白绢病、急性炭疽病及花叶病毒病等。虫害有地老虎、蚜虫、斜纹夜蛾等,

且病害重于虫害。甜叶菊的病虫害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用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提倡不同类型的低毒、低残留、高效生物农药交替使用,严格执行农药使用准则和防治指标,确保生产出绿色甜叶菊产品。

(一)甜叶菊主要病害

栽培甜叶菊应尽量避免重茬,减少田间土壤藏生病菌。在多雨季节做好清沟排水工作,降低田间湿度。同时,多施农家肥以改善土壤结构,增施钾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

1、立枯病

症状:多在苗期发生,病菌从茎基部浸入,开始出现淡黄色病斑,以后逐渐扩大,受害部位呈褐色水渍状腐烂而死亡。发现病株立即拔除烧毁。

防治方法:病株周围撒石灰或阴阳灰(3:1的草木灰和石灰)进行消毒,或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灭菌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

2、黑斑病

症状:一般发病于生长盛期的高温、高湿季节,先是中下部叶片呈现黑褐色的角斑,并迅速向全叶扩展,发病后期落叶,产量损失可达50%以上。

防治方法:病害初发生时,可用65%代森锌500-600倍液或5%井冈霉素水剂500倍液防治。如在收获时期发病,应抢晴或在多云天气时,采取间割,人工采摘叶片晒干,最大限度地降低病害损失。

3、茎腐病

症状:始发于5月中下旬,6月上中旬重发,田间零星分布。主要症状为:发病初期,在茎基部(离地面3厘米左右)处或根颈处出现褐色一边缢缩病斑,后扩展环全茎的明显缢缩病斑,植株逐渐萎蔫。茎组织木质化后一般不倒伏,但韧皮部被破坏,根部呈黑色腐烂,致叶片黄化,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①拔除病株离田消毁,病穴用石灰消毒;②喷施96%绿亨一号25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800-1000倍液。

4、急性炭疽病

症状:始发于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流行发生,田间呈不规则或块状分布。主要症状为:主要发生在嫩叶、嫩枝或顶枝,初期在叶尖或叶缘处出现水渍状污点,后扩大成深褐色不规则病斑,常多个病斑联合成大斑,病斑上密生黑色小点,周围出现黄色晕圈。或在嫩枝茎部出现淡棕色卵圆形或近圆形小斑点,后扩大成深棕褐色梭形或长椭圆形凹陷斑,并迅速蔓延中上部茎,致使叶片枯死,植株矮缩,顶端停止生长。

防治方法:①用10%世高(苯醚甲环唑)1000-2000倍液;②25%炭特灵500倍液;③80%炭疽福美600倍液;④75%百菌清500倍液。连续防治2-3次。

5、黄花病毒病

症状:易发于高温高湿的5月中下旬-6月份,病状从顶叶开始发黄,逐渐往中部、下部蔓延,叶子酥脆萎缩,停止生长。

防治方法:一旦发现,及时喷施病毒K或东旺毒消或圣手毒尊(20%盐酸吗啉呱),发生这种病用药也只能起到控制的作用,无法治愈,最好的办法是在未发病之前先用药预防。

6、白绢病

症状:多在生长中后期零星发生。受害后,接近地面的茎基部表皮上出现

暗褐色至黑色的水渍状斑点,经一周左右时间病斑处出现灰白色的霉状物,病

组织内陷,整株苗由于缺水而枯萎。

防治方法:发现病株,立即拨除,在病株周围用石灰消毒,或用70%甲基托布津粉剂800倍液喷雾。

(二)甜叶菊主要虫害

甜叶菊虫害防治应严格掌握防治指标,单位面积未达到防治指标可不防治,达到防治指标的严格控制用药量和用药次数,收获前15天内严禁用药。

1、蚜虫

症状:蚜虫为害植株新芽、嫩叶,造成叶片卷曲、皱缩、畸形,植株矮小,诱发花叶病毒病,严重影响甜菊产量,尤其干旱无雨天气危害更严重。

方法方法: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锐劲特悬浮剂800倍液防治。

2、地老虎

症状:地老虎幼虫截食甜菊幼苗根茎部,造成田间缺苗、断垄,要花费较多的人力、物力补苗,对多年的旱作地更应注重防治。

防治方法: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用20%速灭杀丁乳油40ml兑水50公斤地面喷雾。

3、夜蛾类害虫

症状:该虫食性广,食量大,以幼虫咬食植物叶片,1-2龄幼虫啃食下表皮及叶肉,仅留上表皮及叶脉,4龄以后咬食叶片,仅留主脉,大发生时幼虫密度大,可能全田吃成光杆,以致绝收。

防治方法:可选用2.5%敌杀死1000-1500倍液、20%速灭杀丁1500倍液、5%抑太保1000-2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1000-1500倍液,宜在早、晚选用两种药剂混合连续喷杀两次,防治适期应选择在3龄前。

八、甜叶菊采收、加工

(一)收割时间

当年秋种甜叶菊收割的日期是第二年在9月15日左右开始,一般甜叶菊在-3—-4℃是冻不坏的,经轻霜打两次后,带枝叶收割,否则叶片易变黑或霉烂变质。

(二)晾晒方法:一般采用搭棚立架晾晒的方法。也可以田间晾晒,干叶贮藏。收获的干叶

应及时放置干燥处,以免吸潮霉变。干叶质量标准:大部分呈绿色,无泥沙、杂草、枝梗、花蕾等异物,无霉变和农药污染,水份不超过11%。


甜叶菊种植时间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2760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