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反校园暴力体会

时间:2018-11-09 10:47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面对校园暴力事件的反思

2016年4月17日县师训进修学校的刘从奇老师给我们讲了一节名为《校园极端事件与非暴力沟通》的讲座,讲座中刘老师例举了一些在学校中发生的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暴力事件, 这次的培训让我不由得深思:校园极端事件带给我们的究竟是怎样的伤害?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2015年初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

1.2015年1月15日《南方都市报》刊登一起“小学生疑因踢倒中学生自行车被迫吞下钥匙”,江门市新会区一名9岁小学生疑因踢倒几名中学生的自行车,竟被逼吞下一枚5厘米长的自行车钥匙,所幸经医院治疗后,服药排出脱险。

2.2015年1月26日《新京报》报道“班主任用电线抽打学生裸背被通报 纪委介入”,马鞍中学班主任用电缆线打学生的暴力事件。

3.2015年2月9日一则报道“初二女生被扇57记耳光 因初三男友疑其劈腿”的稿子骇人听闻。

4.2015年4月7日网上发布了一篇“四年级男生暴打女老师”新闻,讲的是在东莞市樟木头中心小学,教美术的陈老师因收作业时和四年级学生阿彬产生口角,进而遭到后者的暴打。

5.2015年4月7日新浪的视频上传了“初中女生被围殴逼迫吃避孕套 同学嘲笑录像”的VCR。

6.2015年4月17号、18号均有女中学身着校服遭掌掴被打肿脸的校园暴力事件发出。

7.2015年4月19日河南信阳中学男老师和女生课堂互殴,吓坏学生的视频网上曝光。

8.2015年4月21日湖北红安15岁少年为争女友!一男孩被板砖拍头,浑身是血......

等等事件都骇人听闻,让人不觉感叹,

校园暴力事件的危害众所周知,姑且不说其他的危害,这里只说暴力事件对参与者双方的危害。

首先,那些受害的学生很可怜。他们天性懦弱一些,身体单薄一些。由于担心告诉老师被报复,遇到麻烦第一反映是去找人说和、私了,极少数还想躲起来,有麻烦也不敢和老师、父母及时沟通。被伤害后,身体受伤带给了他们痛苦;有的回想被打的场面,心灵痛苦;看到父母难过、担心的模样让他们很伤心;有的学生还要承受 被父母责骂、怪怨的痛苦;少数学生还有担心再被报复的痛苦;他们往往不是差生,学习被影响也带给他们痛苦。

其次,施暴的学生也是害人又害己。这类学生往往个性较强,喜欢争强好胜,遇事要么冲动,不考虑后果,即使想到了后果,又怀着侥幸心理,以为事后大不了挨老师一顿批或挨家长一顿打;要么不信任老师,担心把矛盾告诉老师,老师只会批评一下对方,让自己不满意;要么不信任家长,担心告诉家长后,家长有可能不理解,还会骂自己。基于这些原因,他们决定自己解决,采取了暴力方式伤害了对方。但事后很少有学生产生报复对方痛快的感觉,继而带来的同样是一系列的痛苦:首先是很害怕,害怕老师、家长知道,害怕被打的同学出什么问题,害怕被打的对方报复自己,害怕承担打架的后果

等。其次是很痛苦:暴力事件中也受了些伤 ,由于主要是自己的错,不敢提自己有伤,只能默默忍受伤痛。事情被老师家长知晓后,家长打骂的痛苦,老师批评的痛苦,同学嘲笑的痛苦,被责罚、处分的痛苦,后悔、自责的痛苦等也让他们身心疲惫不堪,内心承受很大的压力。

面对这些因不成熟、不懂事而犯了错的孩子,我内心深受触动。我们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不仅要采取多种方法有效预防校园学生的暴力事件,对于已经发生的校园学生暴力事件的制造者、参与者,我们不应该一味过多地严厉指责、批评、甚至在心理上厌恶这些学生,让他们的学习生活从此有了心理负担,有了心理压力,而应该多关心、帮助他们,帮助他们尽快走出阴影,重拾信心。即使是惩罚也应该是有爱的惩罚,有帮助的惩罚,这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

对于暴力事件中的受害学生,建议班主任应和他们的家长沟通,和家长一道多鼓励他们,明确告诉他们,我们的社会是

一个法制的社会,我们的学校是一个神圣的殿堂,出现任何问题我们一定要及时的与家长、老师和学校沟通,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家长都很乐意帮助他们解决矛盾。即使这些都不能沟通,我们还可以诉诸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既不能再继续懦弱,缺乏信心和勇气,忍气吞声,息事宁人,也绝对不能产生以暴制暴的想法,这两种想法都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对于暴力事件中的施暴学生:我们既要耐心说服教育,也要给予合理的惩戒。

当代著名的教育专家,班级管理专家魏书生老师的六种教育惩戒方式:1、犯错误,写说明书。2、犯错误,写心理病历。3、犯错误,唱歌。4、犯错误,做好事。学生犯了一次错误就做一件好事,做好事既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也分散了学生犯错误的精力,将其引向真善美的疏导作用,使学生发现一个新的更强大的自我作用。5、选举“闲话能手”。在每周末,有专人负责组织选票,上10票者接受惩戒,要写说明书(每票100字),一般在下周就不敢闲聊了。6、“说话”接力本。由专人管理这个本子,谁说话就传给谁,让他寻找说话的人,如果没有找到就写1000字的说明书,连续3天都找不到说话的就写3天说明书,第4天还没有找到就交给承包人。

我很赞赏魏老师的处罚方式的,没有哪一个学生不愿意做家长心目中的好孩子,也没有哪一个孩子不愿意做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

因此,我们对制造暴力事件的学生的处罚也应是学生乐意并易于接受的处罚方式,不是简单的批评、指责、打骂,更不是心理上的厌恶、歧视,应该是对学生实施一种无暴力、消极作用小、富有教育性和弹性、能被学生认可的教育惩戒方式。这种惩戒方式应是有效的行为矫治方法,也就是能对这些学生进行惩罚形式的行为矫正训练,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意志力,从中改掉坏习惯。是正常的道德教育,而不是常受指责的“体罚”; 这种惩罚方式还应具有普法功能 ,学生在学校的严重过错表现有可能导致他们走向社会后违法、犯罪,采用惩罚教育及时对其错误行为制止、纠正,铲除其错误思想及行为再生的根源,适当引进法律常识配合教育,既防微杜渐又无形中起到普法教育,这对于一些法制观念淡薄,正面

教育一时难以奏效的“问题学生”来说,也是很好的一次普法尝试;这种教育惩戒方式既对其他学生有警示作用 ,也能有效保护问题学生的自尊,利于他们改正错误。

教育是“爱”的别名。用关怀和帮助来促进制造暴力事件的问题学生的成长。给他们一个重新认识、重新学习的机会,这样的惩罚,以教育为目的、以真正的爱为前提,更增强了“问题学生”的责任感和对不良行为的反思。反思的过程也正是成长的过程,这样的反思会给学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通过合理的惩戒方式能有效达到教育目的,使这些学生不断进步,不再参与校园暴力,远离校园暴力。这对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篇二:看校园暴力反思

看了校园暴力后的反思

今天上第一节晚自习时,老师开了一次紧急班会,主题是防止校园暴力。当我看了校园暴力视频后就开始反思自己。

我从八年级到现在一直欺负刘辛酉,我以前天天把他拉到墙角落打,天天骂他爸爸妈妈和姐姐的名字,给他全家人取外号。对上面这些事我非常后悔,后悔以前打他,和骂他全家人的时候,我感到非常对不起刘辛酉以及他的家人,对不起,刘辛酉请原谅我!

我不是人,我把一个从百里之外移民到仙桃市,杨林尾镇。我天天把你打的见到我就怕。 我非常后悔,非常忏愧。我想我为什么要打你,骂你呢?我应该保护你,爱护你,关心你,而我却是在虐待你,我非常后悔非常惭愧。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一定要关心你,保护你。 我保证以后不欺负你,不骂你和你的家人。为了弥补你心理上的伤痕,我自愿罚3元, 我以后要帮你弥补伤痕,以后你做不到的事我尽全力帮助你。

感谢老师及时纠正我的错误,让我及时的改正错误。谢谢您!

篇三:反对校园暴力征文1000

阳光校园,我们的乐园

蓝天和白云的心一样,希望白鸽自由翱翔。

老师和父母的心一样,希望孩子健康成长。

花开的日子,我们走进校园这个快乐的地方,在平安校园愉快歌唱;

花开的日子,我们遨游在校园这个知识的海洋,和老师一起编织梦想;

花开的日子,我们愿意用心情的音符,去谱写和谐校园的欢快乐章。”

校园,是培养人的地方,是文明的殿堂;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然而近来,却常常看到暴力事件的发生。很多同学总是出口成脏、恶语伤人,有些同学总是横行霸道,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欺负弱小,甚至打群架。这些现象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

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 其主要表现是身体强壮的学生欺负弱小的学生,令其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校园欺凌通常都是重复发生,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有时是一人欺负一人;有时集体欺负一人。通常欺负者不觉得自己不对,而且受害者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发欺凌者。因此,恶性循环导致受害者的身心深受煎熬。 下面是两个比较典型的校园暴力事件:

事件一

2015年6月8日,16岁的永泰县东洋中学初三学生小鸿,在结束中考语文科目考试后,难以忍着剧烈腹痛继续参加中考,这才向父母道出了一个藏掖4年多的秘密:自小学五年级起,他就经常被其他同学无故殴打。8日晚,小黄再次遭同班同学夏某、林某和张某围殴,忍痛2天后被送医,却被发现脾脏出血严重,于11日晚经手术切除了脾脏。

事件二

2011年9月某日,在某校的大门口外50米拐角处,高二某班詹某同学伙同本班5名同学对高一某班李某进行群殴,致使李某门牙脱落2颗,身体多处受伤住院。后经学校政教处调查,两位同学的矛盾源于当天中午在学校食堂打饭时其中李某同学插队,詹某同学上前制止,李某同学不听劝告,两人在食堂内发生了口角。詹某回到班上以后,将事情告诉班上的其他几位男生,大家商议之后,决定在下午放学的时候在校门口堵住李某同学,好好教训他一顿。因此导致詹某等五位学生群殴李某学生暴力事件的发生。

校园暴力的事件非此几件,但由此可见,校园暴力对我们的危害极大,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受害者出现厌学现象。

(二)学习效率下降。

(三)学校正气受压抑,邪气上升。学生不是在团结的气氛中,比学

习、比智慧,而是在霸道的环境中比拳头、比地位,班级风气、学校风气无形中自然偏离了方位,邪气不除,正气难正。

(四)学生人格扭曲。当学生受到无端欺辱时,其他同学由于害怕报复,不敢挺身而出主持公道,正义感被泯灭。

(五)爆发恶性事故。由于多次受到欺辱,受害者压力很大,等压抑达到不能承受时,就会产生报复心理,宁肯鱼死网破,铤而走险。小者找上更多的人打击对手,大者致人死命。

面对校园暴力,我们能做什么?对此我认为我们能做到以下几点:

一、培养健全的人格、做一个文明的学生。做事不能冲动,说话不能盛气凌人;得饶人处且饶人,凡事要考虑后果;发生矛盾时不要抓住对方的错误不放,而应该检讨自己错在哪里;总之我们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二、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正确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交友要谨慎,不与行为不端的人联系,不与社会上的人交朋友,不要上网交友,更不要网恋;多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文体活动,远离不良文化。

三、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遇事要及时告诉家长和老师,少去情况复杂的场所,不要单独外出,身上也不要携带太多的钱物;受到暴力侵害时,采取灵活的应急措施,要及时报警。

也许有人面对校园暴力不屑一顾,也许有人会露出冷漠的眼神,“打去吧,打死偿命,与我何干。”他们错了,校园是文明的殿堂,岂能容忍这些强盗胡作非为?这样想的人与实施校园暴力的人有何两

样?他们的这些表现正游走在暴力的边缘,却离文明越来越远!他们遗忘得太多,忘了自己的祖国曾经千疮百孔,忘了自己曾是日本人眼中的“东亚病夫”,忘了他们那顶着烈日还在挥汗如雨的辛劳父母,最可悲的是,他们竟忘了自己还是一个学生,忘了我们的今天正是祖国的明天!

请你站起来吧!人们的良知;站起来吧!同学们的善良本性;请一切正义站起来吧!不要再让这可悲的事情发生,不要再让悲剧重演!

同学们,和谐是一幅精美的画卷,令人惊艳,令人回味!和谐的校园——会给空虚的心灵带来希望;会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会给卑微的灵魂带来自信。让我们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我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我希望看到奋发有为的同学;我希望看到充满活力的校园!


反校园暴力体会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1189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