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理论在文学教学中的研究的论文

时间:2019-02-10 12:00:17 来源:免费论文网

理论在文学教学中的研究的论文 本文关键词:理论,研究,论文,教学中,文学

理论在文学教学中的研究的论文 本文简介:在中文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文学理论课程所占分量较重,在实现专业教育目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理论课程的难度大,如何有效地开展文学理论教学,常常是令师生感到头痛的问题。2001年4月,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办“当代文学理论新趋势与教学改革”研讨会,将前沿研究与教学改革相提并论,此后相关讨论日

理论在文学教学中的研究的论文 本文内容:

  在中文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文学理论课程所占分量较重,在实现专业教育目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理论课程的难度大,如何有效地开展文学理论教学,常常是令师生感到头痛的问题。2001 年 4 月,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办“当代文学理论新趋势与教学改革”研讨会,将前沿研究与教学改革相提并论,此后相关讨论日渐增多,主要针对教材和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调刻板等问题立论。而近些年来,随着消费社会和网络时代悄然来临,“90 后”进入大学课堂,加上许多高校的课程体系开始大幅调整,文学理论课程又面临着新的、更大的挑战。在当前中国社会和文化环境当中,理论在文学教学中应该扮演何种角色,这不仅牵涉到高等教育和教学的改革趋势,而且也会牵涉到文学理论学科的存在方式和发展前景。

  一、文学理论教学的历史和现状

  在一百多年的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史上,文学理论课程的地位有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从1902 年混杂在京师大学堂的“文学研究法”课程当中,到 1918 年北大单独开设“文学概论”课程,再到 20 年代开始出版文学概论教材,其中包括老舍、郁达夫、李广田等著名作家的讲义,总体来说还不成系统,影响有限。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苏联影响,文学理论课程才开始体系化,承担起全面评判文学现象、指导文学创作乃至诠释文艺政策的重任。

  1970 年代末高等教育秩序恢复以后,随着各个学科的知识专业化程度加深,文学理论课程大幅扩展,细化成了中文专业中的一组课程,包括“文学概论”、“美学原理”、“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马列文论”等常设专业课程,以及“文艺心理学”、“《文心雕龙》研究”、“审美文化研究”等专题研究性质的课程。

  由于主要动力并不是来源于鲜活的批评实践和理论建构之冲动,文学理论教学打上了深刻的体制化烙印,其框架、视野、方法都很容易受到学术体制、高等教育体制和课程教学体制的影响,在逐步扩张的过程中,对自身目标及其与文学教学、人文教育的关系缺少足够的反思。

  二、文学理论教学面临的障碍或挑战

  尽管有不少学生对文学理论有浓厚的兴趣,但文学理论难教、难学,几乎是中文专业师生的共识,以致普遍存在厌倦和畏难情绪。个中缘由,学术界已多有论述,但视野略显狭窄。本人认为,文学理论教学面临的障碍或挑战主要来自六个方面。

  (一)中国古代缺乏理论思辨的传统,当前的基础教育也存在着阻碍理论思辨的倾向。严格说来,中国古代虽然有浩瀚的文学批评文献,有丰富细腻的文学思想,但并没有以概念、命题为基础的理论形态的知识,没有注重抽象思辨的思想和言说传统。这导致我们在学习文学理论的时候,面对的都是外来的知识,很难与本土经验衔接、融合。而中小学教育普遍以应试为中心,无暇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甚至为了让学生牢记标准答案,极力扼杀独立思考,在学生头脑中造成了巨大的思维障碍。同时,由于在中小学阶段忙于应试,年轻人对于社会、人生中的重大问题缺少最起码的关注,缺乏相关的积累,进入大学后根本无力与学术史对话。

  (二)文学理论课程本身存在诸多弊病,包括教材陈旧,教学模式呆板,脱离文学创作自说自话,等等。在近十年关于文学理论教学改革的论文中,不乏对此类现状的激烈批评。甚至有学者干脆称之为“教学的文学理论”,根本上就与文学创作实践、“创作的文学理论”脱节。

  (三)文学理论自身的抽象性、不确定性和不可控制性,决定了它的难度。正如乔纳森·卡勒所说,“对理论的敌对情绪大部分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如果承认了理论的重要性就等于做了一个永无止境的承诺”,任何人都无法完全把握文学理论。这样一来,学习越是深入,越是难以找到确定的答案,学生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就很容易产生沮丧、畏难情绪。

  (四)在消费时代和网络时代,新一代“90后”大学生相对缺乏有深度的社会历史经验和阅读经验,缺乏深入思考的激情,也缺乏发现问题、将问题“概念化”的能力。因为社会环境过于崇尚功利和实用技能,而大学的整体文化氛围尚不足以与之抗衡,大学生对于纯粹的理论知识和理性思考普遍缺乏兴趣和耐心,无法正视那些真正基础性的内在问题,思想容易被诸多表面问题、浮泛的词语所困扰和遮蔽。部分大学生虽然对学术问题感兴趣,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方式提出疑问、表达想法,只擅长发表情绪化的、直觉性的意见,而无法进行有效的理性思考。

  (五)文学教学越来越注重自身体系的严密性,注重大量知识的灌输和技术操作层面,而失去了对于高等教育目标的整体把握。这与文学研究的状况一致,都渐渐染上了美国社会学家怀特·米尔斯所说的“科层化气质”,丧失了对于现实世界的人文关怀。

  (六)在国内高校,人文通识课程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并且有部分高校开始模仿西方高等教育体系,转向“核心课程”建设,这些课程是文学理论课程的潜在竞争者。可以预见,理论,哪怕是人文领域的理论,很快将不再是文学理论课程的专利,而会成为渗透在诸多通识课程或核心课程当中的共同元素。

  三、文学理论教学改革的几个突破口

  当前正在承担理论课程的教师,应该回到理论的源头,彻底清理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大量流行观念,并在教学方法上作相应的改变,力争使理论课程的形象发生根本改变。在本人看来,以下几点是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环节,也是几个可能的突破口。

  第一,转变关于理论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的看法,将理论视为探险。

  长期以来,关于理论的性质,有一种偏狭的观点。按照哲学的一般原理,理论是来源于实践、并经过实践检验了的认识,是由感性认识上升而成的理性认识,因此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这一原理性的表述,大体是没错的,但由于过于抽象且缺少对前提的说明,在传播的过程中却容易产生歧义。在文学理论中,尤其是在理论教学中,很容易由此派生出一些观念:真正的、正确的理论只有一种;理论研究的目的就是寻找这唯一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理论教学的目的则是向学生证明、解释、灌输这一真理;文学理论在地位上高于创作实践,也高于文学批评及文学史的研究;理论可以评判一切,却不必反思自身,理论在理性思考面前享有豁免权。

  美国学者乔纳森·卡勒认为理论具有四个特点:1、是跨学科的。2、是分析和推测。3、是对常识的批评,是对被认定为自然的观念的批评。4、具有自反性,是关于思维的思维,我们用它向文学和其他话语实践中创造意义的范畴提出质疑。而且理论的结果是不可预测的。这与我们熟知的流行观点迥然不同。如果把教科书中的理论看作绝对的、唯一的真理,而理论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接受那些概念、命题和推理方式,理论教学就必然偏重灌输、记诵,而忽视理解(实际上有些命题武断得令人无法理解),更不会培养学生运用自身理性的能力。反之,如果把理论看作永无止境的探索,而现成的一切理论都只具有相对的可靠性,教师便不应该再扮演绝对权威的角色,他不是一切问题的裁判,而只是一个对理论问题有敏锐把握和深入思考的引导者,其职责是为学生提供一些思考的框架,以便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和系统化,并使学生在理论探险中享受到巨大乐趣。

  文学理论教学常常令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面目可憎,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都与我们对于“理论”性质的看法有着直接的关系。要改进教学模式,改善理论教学的效果,就必须首先改变关于理论性质、地位和任务的根本观念,其中,教师的观念转变尤为迫切。

  第二,在课堂教学中加强讨论课环节。正是基于上述理由,也基于学生普遍对讨论课有较大兴趣,本人认为在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当中,尤其应该注重讨论课的数量和质量。从数量上讲,现行的教学模式也可以容纳一部分讨论,但如果要让理论课真正具备理论思辨的性质,至少应该让专门的讨论课占到三分之一的比例。在这里,讨论课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不是偶尔用之的教学方法,而是实现理论课程教学目标的最重要的途径。

  实际上,与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相比,讨论课的教学往往要困难得多,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综合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大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要求教师对所授课程内容(如一门学科的对象、方法、历史、基本概念与命题等)有全面、系统、准确的把握,而且能够在较少的课时内简明扼要地向学生介绍清楚。2、要求教师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对本学科的前沿研究状况有清晰而深入的了解。3、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习惯、专业兴趣、心理特征乃至价值观都有切实的了解,能够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设置可供讨论的问题。4、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严谨的知识结构、严密的思维方式和随时作出快速反应的能力,以便引导和规范学生的讨论沿着大体正确的方向走向深入,不至于偏离得太远或停留在过于肤浅的层面。同时,教师最好具有较强的主持能力,使讨论保持热烈而适度的现场气氛。

  这里的难度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文学理论类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大都较为陈旧、空泛、武断,缺乏思维的活力,相关学科也缺少较为稳定的知识框架,教师必须首先对现有的知识系统做一次甄别和沉淀的工作,通过对各种教材的比较,结合研究性的专著及自身的研究心得,提炼出最基本的概念、原理、史料和问题,组织成为自己的课程讲义。而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思想状况,与学生的思维保持同步,并能够随时尽到引导之责,也往往需要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不负责任的照本宣科。基础理论课的讲授并不是一件可以偷懒的教书匠的工作,而是需要耗费大量脑力和时间,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工作。

  讨论课的主体是学生,如何真正使学生对于每次讨论的主题有兴趣,并且有话可说,产生真正的思想交锋,在讨论中澄清一些问题,学会依靠理性逼近真理而非仅仅掌握论辩的技巧,这些都是讨论课中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同时,教师也要注意把握自己在讨论课当中的地位,既适时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又不至于喧宾夺主,将讨论转换成独白。

  另外,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信任的关系也十分重要。教师必须使自己成为一个平等的对话者,而不是一个绝对的权威,必须时刻告诫自己“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按照大学的理想,老师和学生始终站在同一个平面——两人共同努力去弄清事实真相,并且激发各自的兴趣,以便他们能独立地获得客观的成就”。同时,教师必须对学生有信心,必须相信在教师的启发、组织下学生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

  第三,重视对经典文本尤其是理论文本的解读。

  当前的最大障碍,可能是由于缺乏知识积累和思辨能力,学生很难参与到讨论中来。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除了作必要的知识介绍外,还有一个解决办法,就是鼓励学生直接阅读经典著作,包括经典性的中外文学作品和经典性的文学理论著作。对于理论著作,由于“文学概论”、“美学原理”等教材所作的转述和介绍失之简略,而且往往并不准确,很可能造成对经典的误解和厌倦情绪。因此,直接阅读经典著作,有助于消除学生对于理论的偏见和焦虑。同时,直接与经典对话,也可以保证学生有一个较高的思考的起点,迅速把握住真正的问题和恰当的思考方式。

  当然,由于目前大学课程普遍偏多,学生的自由阅读时间较为紧张,不能指望学生细读所有的经典,而应当划定一个较小的范围,并给学生以自由选择的余地。另外,在“西方文论”等课程中,将经典直接带入课堂讨论,也是一个办法。实际上,很多经典著作,并不象学生想象的那样繁复、艰深,尤其是中国古代文论经典,往往只有数万乃至数千字,而字面的含义亦较为浅显,学生完全可以与之平等对话。直接面对经典,既可使学生对于学术传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也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论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体会到理论思考的乐趣。

  在这一方面,学术界近些年已经做了不少探讨和尝试。本人要强调的是,经典阅读不必贪多求全,而应该量力而行,可以选取部分章节加以细读,关键是抓住主要问题,分析那些经典的理论是如何建构起来的,然后举一反三。比如,理论方面,除了亚里斯多德的《诗学》等名著之外,英国学者伊格尔顿的《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南京大学朱刚编著的《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都是很好的读本。

  同时,理论课程也应该将文学史知识纳入考察范围,鼓励学生对文学史课程中接触到的观点进行重新审视。在这里,作家和名著不应该被理解成某种偶像,而应被理解成一组可供辩论的未定的理论和背景,因为“当一部作品是否合乎经典的问题,被摆到了一个有争论的问题这样的突出位置上(正如实际情况那样),学生才会更聪明地领会:一部文学作品被称为经典作品究竟意味着什么。”

  第四,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增强理论教学的活力。

  互联网在教学当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高等院校的重视。各个高校的网络建设都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准,为网络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基本设施。尤其是广东省,已经开始在全省各高校内启动相关的研究项目和教学改革项目。近年来各种网络公开课上线,如“超星学术视屏”、“慕课网”的开通,提供了丰富的在线资源。但也应该承认,真正的网络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

  理论教学的任务在于引导学生进入深层次的问题,并使学生充分了解不同的观点,使学生在观点交锋的过程中掌握理论思考的技巧,领略理论思考的乐趣。要让理论课程成为学生融会贯通其他各门课程(主要是文学课程)知识的场所,要让各种知识汇集在这里,得到有效整理,通过细致的分析和梳理达到新的综合。由于课程教学时数的限制,将繁琐的书本知识全部带到课堂上讲授是不适宜的。应该给学生阅读的自由,应该把一部分问题(对课本和常识的了解)交给他们自己去解决。显然,在电子数据日渐丰富的今天,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素材,从而在相当程度上摆脱对某些枯燥的书本知识的讲授。当前,专业性较强、资料齐全的学术网站越来越多,各高校图书馆基本都购买了中文期刊、学位论文等海量的数据库,文学类的网站更是浩如烟海,完全可以进入理论教学的视野。

  对理论教学而言,理想的做法就是建立一个教学方面的专业网站。教师可精选系统的著作、文章和图片以至影视资料作为教学补充材料,每次讨论之前指定部分材料供学生预习,为课堂讨论做准备,或供学生课外自由浏览,激发兴趣,开阔视野。教师也可以将教学大纲、阅读书目、课程作业题目以至教案和考试样题通过教学网站提供给学生,而将精力集中于专题演讲、组织讨论和答疑解惑。同时,教师也可以提供足够的空间发表学生的研究心得,鼓励和表彰学生的独立探索。而如果能够设立一个 BBS 供师生自由发表见解,相互切磋,更可以将课堂延伸至课外了。但目前由于设施或政策所限,某些高校即使开通了虚拟教室,使用情况也并不理想。

  第五,主动融入全校性通识课程和核心课程。

  在某些高校大力建设通识课程、核心课程体系的背景下,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师应当积极参与全校的通识课程、核心课程建设,这既是为了顺应课程体系的改革,也是为了主动投身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帮助高校实现整体的育人目标。在这一点上,教师除了调整现有理论课程(比如“美学”)的教学内容、方案之外,还应该打破过于狭窄的学科界限,适当拓展课程设置范围,比如开设“女权主义”、“全球化”、“现代性”、“艺术”、“现代诗”、“心灵”等课程。无论是专业课程还是通识、核心课程,最终的目标都不是有限的知识和能力,而是培养一颗丰富、深刻、活泼、温暖的心灵,而“教学生学会独立之思考依旧是人文科学的根本任务,这在今天显得比以往尤为重要”。

  当前理论教学所面临的危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僵化的学术体制与教学模式无法应对理论多元化的挑战。但本人相信,无论各种“后现代”思潮的冲击多么强烈,无论全球化、消费社会以及网络时代的到来多么迅速,理论在文学教学中的地位都不会变得无足轻重。恰恰相反,正是由于社会及文化的巨大变化,人们已经越来越难以辨认充斥日常生活、心灵世界的各种符号,因此,人们也就越来越需要学会自己独立判断,努力培养理性思考的能力。正如希利斯·米勒所言,“人文学科新的理论基础,是教会学生解读和进行有效的写作,后者只能来自或伴随着高深的解读能力”,而文学理论将“成为反对那种将语言现实同物质现实进行灾难性混淆的主要手段”,破除某些意识形态的遮蔽,这是理论课程在未来中国的文学教学中所要承担的历史使命。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理论在文学教学中的研究的论文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21812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