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维度探索

时间:2019-08-02 11:11:13 来源:免费论文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维度探索 本文关键词:维度,思想政治教育,探索,高校,文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维度探索 本文简介: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越来越强调文化维度的价值探索。在旅游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挖掘旅游文化中蕴含的独特教育资源,探索将旅游文化特色根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现旅游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乃是实现旅游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行业优势彰显其文化特色的重要举措。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旅游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维度探索 本文内容: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越来越强调文化维度的价值探索。在旅游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挖掘旅游文化中蕴含的独特教育资源,探索将旅游文化特色根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现旅游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乃是实现旅游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行业优势彰显其文化特色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旅游文化;文化维度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的根本,以文化人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明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1]作为中国文化一个独特分支的旅游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天然的相通之处,旅游文化之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重要的教育启示和现实价值。旅游院校承担着为旅游业的发展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旅游院校的学生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家国情怀。在旅游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挖掘旅游文化之根、探索旅游文化之情、追寻旅游文化之美,真正实现以文化人的初衷,方能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独树一帜,从而将旅游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打造成为有着独特行业优势和文化特色的有效教育。

一、旅游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探析

旅游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理解不一的概念,在当前旅游学界学者眼中,它有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同内涵。譬如在魏小安[2]看来,旅游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是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乐、求美的欲望而形成的现代文化现象。喻学才[3]认为,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和旅游客体之间各种关系的总和。亦有学者将旅游文化归纳为与自然风光、古迹遗址等相关的历史典故、民俗文化、传说故事等形态。随着旅游学科的发展,对旅游文化内涵的探索有了极大的丰富,在本文的研究视阈下,更倾向于将旅游文化看作是既有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又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整合文化。中国的旅游文化是在中华民族绚烂悠久的历史文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华夏之地自古以来就给人留下了礼仪之邦、文明之地的美誉;中国的民族风情丰富多彩、形式各异,旅游文化中的人文资源备受瞩目;中国的自然风光鬼斧神工,工艺美术更是异彩纷呈。由这些因素组合而成的旅游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成为旅游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1.作为观念的旅游文化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旅游文化强调弘扬善美、强调立德树人,这是一笔不可或缺的意识形态教育资源。中国古人讲旅游,这一概念本身就包含了厚重的伦理意蕴。游宦、游学、云游等词均反映了一种与旅游相关的人文情怀,中国人倡导的旅游,本身夹杂着某种诉求与情怀,这与西方人眼中“tourism”或者“travel”是截然不同的意境。古人用游侠、游子等来描述旅游参与者身份,讲“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游”中体现人的精神境界和个人诉求。这种观念的旅游文化,已然作为一种体现人的思维活动、成就人的精神生活而存在,其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言而喻。同时,旅游文化强调求同存异,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不谋而合。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是新时代大学生身上特有的标签,应对这种性格特征的发展,要求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强调求同存异、包容并蓄,旅游文化正是这样一种具有融合性和渗透力的求同存异的文化。2.作为实践的旅游活动中承载着重要的道德塑造功能旅游活动是一种集审美、向善、求真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活动,旅游本身即带有强烈的道德塑造功能,它用一种喜闻乐见、乐此不疲的方式塑造着一个民族、一代代中国人的精神品格和道德风貌。旅游文化强调实现人的解放,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宗旨完全一致。旅游是人类追寻自我、探索自由、实现自我突破与解放而发生的一种实践活动,现代旅游业更是伴随着人们思想解放而迅速成长起来的行业。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越来越自由而随心地在中国甚或是世界的每一寸土地上流动,越来越频繁地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来提升自我,越来越自信地表达与维护中国形象,越来越开放地包容接纳世界文明成果。仔细研读旅游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目标,应是在拓展人们视野的同时,追求情操陶冶、人性锤炼、自我突破。《旅游法》的出台,进一步保护旅游行为,将人类实现自我解放的旅游行为的保护提升到了国家法律层面。通过旅游活动来实现人的现代化,通过旅游文化的普及与推广来传播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明,本身即是一种有意义的价值观教育。甚至可以说旅游活动本身就是追求人的解放的实践过程,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旅游文化有熏陶、教化、激励的功能。在诸多中西方文人的比较研究中看来,中国人更讲究人文情怀,注重情感体验,而西方人更讲究求知价值,注重科学精神。这是民族文化的差异,而正是因为这一突出的特征,使得中国的旅游文化中蕴含的道德塑造功能更为突出。在当前新的旅游观念的引导下,通过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角度带给游客以文化的熏陶和启迪,成为成功策划旅游活动的关键,这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有异曲同工之美。3.作为文化实体的旅游场所成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如今,纯粹的山水风光旅游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国内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场所,通过文化的酝酿和加工,不只是旅游文化的载体,同时更多地承载着教育功能和价值导向。譬如,博物馆、文化宫、名人故居、纪念馆等,为凝聚社会人心、润滑社会关系、整合社会资源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众多旅游目的地成为了影响人的素质生成的复杂而深刻的重要元素,旅游文化场所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诸多新的机会与可能。近些年来,旅游文化、尤其是红色旅游文化流行,诸多红色旅游胜地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重地,这些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恰当使用,使得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成为当代大学生重要的精神养料。我们要充分利用旅游场所承载的思想塑造功能与道德养成功能,利用实体旅游文化的直观性、多样性、情感性、和谐性等特征,将旅游目的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时之需。

二、旅游文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重要启示

旅游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分支,因为旅游活动而产生,为旅游活动所整合,既囊括自然之美、又包含了旅游之情和文化之理,成为了一支具有独特形态的文化符号,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诸多教育启示。1.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是一种“美”的教育最初的旅游是围绕美丽的山水风光而展开的,所以,在我国先秦典籍的记载中,将旅游称之为“观光”,意为观赏和阅览某地独特优美的风景。谈及旅游文化,首先映入眼帘的,应该是给人美的感受。思想政治教育归根结底是要教导人探索与认知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真、善、美,在这个过程中,“美”首先成为了二者之间共同的、相通的话题。近些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内容的空洞性、教育方式的说教性、吸引力的缺乏,越来越不太受学生欢迎。将旅游文化之美的概念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之中,那么思想政治教育也会更加接近它的教育初衷,使其变为一种更加赏心悦目、从而更加心悦诚服的教育形态。2.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强调“情”的效果在旅游活动的体验中,最为突出的便是情感的体验。古人出游,有的为探索某一未知的故事,有的怀着对异地和远方的憧憬,人类对未知的情景总是抱着强烈的探索愿望;今人出游亦是如此,或为了追寻某一动人的传说,或为了获取某种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在这些特殊情境的激发下,游客的心灵触动也会随即发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针对人的思想意识而开展的一项教育,如果只是泛泛而谈,难以触发学生思想的认同与行为的转变。而唯有与情结合,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激发出学生内心深处的德行且将其转变为自觉的行动。3.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突出“文”的魅力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风俗各异的旅游大国,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在生活习惯、风俗文化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有相当一部分游客外出旅游的目的就是为了体验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感受异域流采纷呈之美。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鼓励青年学生体会旅游文化倡导的核心价值与精髓,更能造就豁达、包容、乐观、向上的优秀品质,这一过程的实现,就是以文化人的典型效果。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将旅游文化囊入怀中,在教育过程中既凸显旅游文化的价值,又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旅游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

旅游文化以其独特的内蕴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教育资源与重要启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如何向旅游文化借力,这是旅游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值得深思的话题。旅游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运用适当的教育教学手段,揭示旅游之根、渲染旅游之美、筑牢旅游之魂,将旅游文化特色根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达成旅游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桂林旅游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从院校办学特色入手,找准学校办学定位,突出学生培养目标,着重强调从旅游文化处去寻根问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积极挖掘旅游文化之美,探索旅游文化之情,追寻旅游文化之理,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别开生面、印象深刻。1.旅游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探索“以美示人”导向美是世间万物魅力之源,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也是人与人相互吸引的重要前提。旅游就是一个体验自然风光之美、体悟社会风情之美的过程,旅游文化首先应该是体验美的文化。将旅游文化之美展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来,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因为这一文化美而变得熠熠生辉。旅游文化中美的体现有两个层次,首先是自然风光带来的视觉美,譬如高山草原的壮美、湖泊丛林的秀美,都会带给人美的视觉感受;其次是社会风情带来的意境美,例如传记典故所包含的智慧美、字画雕刻带来的艺术美,都是需要用心去体会和感知的意境美。旅游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美的领略不能简单停留在视觉美的层面,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参与审美活动、培养审美能力,鼓励教导学生从祖国大好河山之美领略到爱国之情,从身边万事万物之美领略到生命之美,学着用得体的言行、恰当的形式探寻自然和人性中美的光辉,通过教育让学生成为发现美、捕捉美、践行美、传播美的美德之人,此乃教育的极高境界。桂林旅游学院通过景区式校园建设营造一种环境美,通过礼宾礼仪的培养传播形式美,通过寻找“友善青年”弘扬心灵美、通过挖掘“旅院精神”培育内在美,这些美的尝试均体现了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2.旅游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挖掘“以情感人”情怀旅游是一个注重游客体验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亦应从注重体验着手,先应体悟其情,感悟其理,最后内化其行。沿袭旅游体验给游客带来的直观感受的经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设计也应该从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着手,来设计教学的目标、内容、过程以及评价指标。桂林旅游学院在探索“以情感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上,首先提倡打造“以情感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突破传统一言堂的教学弊端,强调旅游专业素养的同时将情感教育融入其中,在突出情感的体验式教学过程中确立爱国情怀与博大胸襟。在桂林旅游学院的模拟导游实训室,体验式的思政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模式,将情景模拟带入思政课堂,将旅游体验应用于思政教学之中,借助与旅游情景的体验来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以及情感诉求。其次注重打造“以情感人”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情感育人作用,党团活动、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重要纪念日活动,注重将情感关怀与体验作为开展活动的重要内容。每年的5月19日(中国旅游日)学校都会开展系列与旅游相关的活动,师生的道德感悟与思想政治素质在参与活动的情感体验中得到升华。3.旅游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践行“以文化人”在旅游学界有一个普遍的共识,即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以文化人”是旅游业经久不衰的秘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真谛。旅游院校以培养高素质的旅游类服务型人才为目标,对这类人才的要求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功底,同时更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精神。对旅游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力求做到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和谐。旅游文化是感性和理性的适当结合,在教育学生认识世界时,它是一种理性的客观存在,在教会学生学会生存时,它又是一种感性的生成。将旅游文化融入旅游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归根结底,就是实现“以文化人”这一根本的教育目标。桂林旅游学院通过宣传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营造旅游文化氛围、搭建文化传播平台等举措,积极推进“以文化人”,学校“七玄乐府”成为重要的旅游文化创新品牌,既是校园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又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窗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中国大学必须要讲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4]旅游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系统的工程,是旅游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改革创新的一个重要突破,是实现旅游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化的重要之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立德树人的工作,这一教育过程的实施离不开文化的浸润滋养,旅游文化倡导的诸多正向价值,以其独特的姿态教导人走向德性、理性,走近真善美。旅游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逐步确立旅游文化渗透融入的文化育人长效机制,在课堂内外营造浓厚的旅游文化氛围,讲好旅游文化故事、紧跟旅游时代步伐、关注旅游行业发展趋势,使旅游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实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推动旅游教育发展肩负起其理应承担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实现旅游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性、有效性发展。

作者:刘金菊 单位:桂林旅游学院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维度探索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7380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