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研究

时间:2019-01-21 22:35:36 来源:免费论文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研究 本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改革创新,高校,研究,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研究 本文简介:一、构建高校“大思政”全育人格局的应然(一)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必须将其放在整个时代的背景下思考改革创新,才能真正契合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当前世界深度融合,政治经济格局和意识形态领域都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全球化、多极化、多元化、信息化深刻影响着国内的教育环境和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研究 本文内容:

一、构建高校“大思政”全育人格局的应然

(一)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必须将其放在整个时代的背景下思考改革创新,才能真正契合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当前世界深度融合,政治经济格局和意识形态领域都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全球化、多极化、多元化、信息化深刻影响着国内的教育环境和人们的价值理念。在这个“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人人是信息的传播者和共享者,交流沟通没有了鸿沟壁垒,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校是弘扬主旋律、传播好声音、宣传思想的主阵地,构建高校“大思政”全育人格局是适应时代发展潮流、与时代同频共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必然要求。(二)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使然。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习近平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1]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新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坚持立德树人,就必然要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构建高校“大思政”全育人格局,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真正教育引导大学生成为能够正确认识世界和国家发展趋势、把握未来、富有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时代新人。(三)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显然。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2]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发展高等教育和培养人才。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办好我们的高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就必须改革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构建高校“大思政”全育人体系,唱响中国主旋律,增强大学生的“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激发思想共鸣,凝心聚力为共同的理想目标不懈奋斗。(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定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明确提出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高校不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提高道德素质教育,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构建高校“大思政”全育人体系,建立全新的育人机制,让思想政治教育融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之中,渗透在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成长成才过程之中,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育人的立体育人格局,有效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二、构建高校“大思政”全育人格局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讲是做人的思想工作,通过思想掌握群众,进而引导人们的社会行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也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把握学生现实需求和思想动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是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的根本遵循。(二)同向同行的原则。所谓的高校“大思政”工作格局,就是对多种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因素通过特定机制或形式形成立德树人合力的教育体系。全育人格局是一个立体系统性工程,要求高校的各部门、单位、全体师生多主体参与、多形式并举、多领域协作、多层面影响,共同发力,协同育人,形成教育合力。要落实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的“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就要求高校辅导员之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之间、学生工作部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之间进行沟通和协作,同向同行,形成整体合力;专门性思想政治教育部门之外的其他部门,如后勤服务部门、科技科研处室等履行相应思想政治的职责,同向发力;全体师生包括专业课教师在学生教育引导上同向同行。(三)与时俱进的原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其政治使命和历史使命,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总会出现新的问题,所以,我们既要发扬和借鉴党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优良传统和丰富经验,又要适应新形势,“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因人而异”,认真研究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对策和新方法,让事事是育人之材、时时是育人之机、处处是育人之所、人人是育人之师,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构建高校“大思政”全育人格局的途径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培养青年人才的生命线。贯彻落实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上的讲话精神,构建“大思政”全育人格局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系统化的必要环节,是对育人环境、教育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育人质量,就必然要有改革创新的勇气和举措,坚持问题导向,从根本入手,找准着力点,多方发力,从机制体制改革、观念理念更新、师资队伍优化、育人平台搭建、手段载体创新等方面采取新的思路和办法。(一)制度保证:机制体制改革。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从不同层面和领域获得较好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意见》和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从中央层面的总体部署设计到省部级层面的政策制度安排,从宏观的目标原则意见到具体的实施保障办法,已细化到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等等。高校“大思政”全育人格局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但是,当前“大思政”格局构建实效与系统完备、科学规范、成效显著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各高校在落实过程中要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梳理既有制度的规范、改进不科学的修订、制定和完善行之有效的机制体制保障,如:资源整合机制、学科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培养、评价体系建设、应急应激机制、岗位责任细则等等,使各部分既各有分工、互不冲突又相互联系、协调配合,共同发挥作用,由此构成一个层级衔接、功能互补、协调一致、规范有力的制度框架体系。(二)观念更新:深化育人理念。要加强和改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成效,首先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是要做人的思想工作,转变理念,指导行动。当前,世界深度融合、经济快速发展、信息高度发达、文化多元交织,对师生的生活方式、利益诉求、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就必须转变观念。首先是领导层面要深化育人理念,更新观念,深刻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发展和开展其他工作的思想保证,十分重要。“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标准选好配强高校领导班子”的《意见》要求,为构建“大思政”格局奠定了领导格局保障;其次是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全体教职工要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形成共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对思想政治教育怎么落实、怎么开展、开展成什么样,做到心中有数,真正与学校的改革发展中心紧密结合,与学生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最后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由“要我型”向“我要型”转变,引导大学生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积极健康成长成才的理念。(三)队伍优化:整合强化队伍。按照高校“大思政”工作格局需要,既要发挥思政课教师作为立德树人、育人育才的主力军作用,又要有效协调各部分,整合高校的组织、宣传、学工部、团委、教学管理、科研管理等部门和学校工作的各环节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同向同行,形成合力。一方面,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向、原则、思路,加强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和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领域高层次人才与专门力量的建设,引进相关领域专家充实队伍建设,打造专业化、高素质、高水平的思政工作队伍。另一方面,明确学校各部门、各领域责任,最大限度调动发挥思政教育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形成《纲要》提出的“十大”育人体系,同时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优良环境,培育优良的校风、学风、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各部门各领域协同发力,才能真正形成科学、系统、立体的“大思政”全育人格局。(四)改革创新:创新育人模式形成“大思政”。全育人格局的关键就是要创新育人模式。《意见》和《纲要》已从课程改革、制度建设、平台建设和十大体系建设等多方面都给出了具体意见和要求。但各高校情况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显著,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高校“大思政”全育人体系建设归根结底是师生的思想工作,特别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必然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在尊重遵从教育规律、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的基础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切实把握学生实际需要和个性特点,改进创新课程内容、方法、载体和途径。在课程内容设置和讲授方面,既要体现文科类、理工类和医学类等学科的不同、又要有年级侧重点的不同;在方法方面,转变被动式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模式,加强交流和沟通,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主动设计;在教育载体方面,无论是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方面,还是环境、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都是育人的载体,充分发掘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大学生的学习意识、求知意识、服务意识、国家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等等;在育人途径上,既要结合实际又要不拘一格,聚焦时代变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代感和吸引力,将“显性指第1期导”与“隐性引导”有效结合,让人人事事成为育人典范、方方面面体现育人理念、时时处处蕴含育人契机,既要掷地有声地讲政治、树理想,又能润物无声养道德、磨意志。构建经纬分明、纵横衔接、科学立体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高校“大思政”全育人格局,改革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让思想政治教育融于教育的方方面面,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为大学生成长为国家栋梁、社会主义需要的时代新人而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1).

[2]习近平,刘云山.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

作者:王旭生 王健 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研究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5163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