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幼儿音乐教育的方法与注意事项(本科)

时间:2019-09-25 13:26:52 来源:免费论文网

幼儿音乐教育的方法与注意事项(本科) 本文关键词:注意事项,音乐教育,幼儿,本科,方法

幼儿音乐教育的方法与注意事项(本科) 本文简介:题目:幼儿音乐教育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目 录  摘要(详见正文)  关键词  一、幼儿音乐教育现状  (一)国外音乐教育现状概述  (二)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的现状  二﹑幼儿音乐教育的方法  (一)聆听——接近音乐的开始  (二)交流  (三)律动体操  三﹑幼儿音乐教育的注意

幼儿音乐教育的方法与注意事项(本科) 本文内容:

  题目:幼儿音乐教育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目 录

  摘 要(详见正文)

  关键词

  一、幼儿音乐教育现状

  (一)国外音乐教育现状概述
  (二)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的现状

  二﹑幼儿音乐教育的方法

  (一)聆听——接近音乐的开始
  (二)交流
  (三)律动体操

  三﹑幼儿音乐教育的注意事项

  (一)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观
  (二)音乐的选择

  参考文献


  以下是正文

  摘 要:幼儿音乐教育创新活动并非指要教幼儿创作完整的歌曲,而是在刺激幼儿感官和动 作的敏锐反应,培养他们有创新的适应变化能力和用自己的声音抒发感情的能力,突出启发幼儿自由思维与亲身探索,让幼儿通过多种途径获取音乐、经验和技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音乐形象,激发幼儿创新意识,促进其整体素质和个性健康发展。幼儿音乐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即音乐感受力、音乐表现力、音乐创造力。本论文在纵观幼儿音乐教育现状之后,提出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三类方法,即聆听、交流和韵律体操。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 ;聆听;交流;韵律体操

  音乐在孩子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著名的文学家雨果曾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字,还有一把便是音符”。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音乐教育价值的理解也更趋于科学和深刻。目前已有研究证实,音乐能够帮助人类增强认知系统、提高情绪智力、增强感知运动系统、应激一反应系统、记忆系统等,这充分说明了音乐教育多方面的育人价值。音乐是表情达意的艺术,符合儿童喜形于色、感情外露的特点,通过为儿童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使儿童能真正从听觉到心灵都沉浸在音乐之中,感受音乐中流淌的智慧和人格力量。

  一、幼儿音乐教育现状

  (一)国外音乐教育现状概述

  幼儿音乐教育能影响儿童正在发育的大脑并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从而有助于逻辑与抽象思维、记忆力和创造力的开发,这一观点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和支持。在幼儿早期教育中,音乐教育已经越来越高亮起来。

  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幼儿音乐教育被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基于对前面所提及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深信不疑,美国佐治亚州州长泽尔·米勒已提出了一项令人叫绝的建议:作为该州预算计划的一部分,拿出 10. 5万美元,使该州所有新生儿(每年约10万名)出院回家的时候,带上一张古典音乐激光唱盘或一盘古典音乐磁带。

  又如,英国正开展“音乐一对一计划”,这个项目致力于总结适合两岁以下儿童发展的教育实践。“音乐一对一计划”力图将关于幼儿音乐性的最新理沦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帮助父母及照料者采用更适宜的教育方法。计划首先要求收集信息,包括父母的每日音乐活动、对家庭音乐生活的态度、教师的教育方法等。在此基础上探讨怎样将音乐应用到两岁以下孩子的每日生活,要求教师必须与父母建立信任,形成彼此认同的伙伴关系。同时,教师必须找到适宜并受到双方认同的教育模式,这类与家庭相关的灵活工作为音乐教师的职业规定提出了挑战。

  再如,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研究了作为连接母婴间音乐纽带的亲子歌曲。即—女人哼唱儿歌和用音乐育儿的方式来探讨音乐如何成为亲子活动的一部分,从而表现出音乐对她们的观念、情感和作为母亲的身份认同感的影响,以及通过音乐游戏和表演与孩子形成的互动类型和相互关系。

  美国把幼儿音乐教育当成专题研究;英国开展 “音乐一对一计划”的项目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澳大利亚专门研究连接母婴的亲子歌曲,让幼儿在婴幼时期就对音乐进行了解。总之,世界各国音乐教育的现状都反映出对幼儿音乐教育的高度重视。

  (二)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的现状

  我国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终身教育理念的建立,对幼儿实施良好教育成为广大家长更加强烈的愿望,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重视幼儿的音乐教育和智力开发。

  从目前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现状来看,分科教学强调各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层次性。课堂结构由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三大块组成,强调课堂结构的完整性。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也是采用这“三步曲”模式。音乐课的开始部分含律动入室、练声、复习等内容;基本部分主要是学习新内容,约占整节课时间的2/ 3 ,结束部分以动作性的活动如律动、音乐游戏、舞蹈等内容结束。教学内容按大纲适用固定的统编教材。然而这种课堂结构的“三步曲”模式,对一般的常规教学有一定作用,但对实践性强的音乐课来说则不太适合。

  因此在激烈的竞争时代,任何父母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想方设法的让自己孩子通过不同的形式学习音乐。因而出现了严重的填压式的教育形式,在生活中常常见到一家的孩子被要求学习几样的乐器以及多种的声乐形式。经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孩子很反感这样的形式,这样的形式往往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在大多数的幼儿园中也一样,每个幼儿园都有自己不同的音乐活动教育形式。比如:独立欣赏、玩中学、教师弹唱幼儿跟学以及前面提到的课堂“三步曲”模式等等五花八门的教学方式。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性格特征他们的接受能力都有所不同,孩子们适应的教学方式也有差异。也许刚接触并不是很能接受,一段时间后就会好一些,所以无论你的孩子用的哪一种方式我们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消化时间。

  总之,幼儿音乐教育对发展幼儿智力、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增强幼儿听力和记忆力,发展想像力和创造力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早期音乐不仅可以增进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还能开发右脑,从而使左右脑平衡发展,犹如给宝宝的想像力、创造力及记忆增添一双飞翔的翅膀,使之能发展得更卓越。

  二、幼儿音乐教育的方法

  对幼儿早期音乐能力发展提供支持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母亲对孩子轻柔说话语气和歌唱节奏,让幼儿聆听更多的声音和各种风格的音乐,以及亲子间的简单音乐游戏都是适宜的形式。幼儿早期的音乐感知能力与其后儿童期、青少年期音乐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承继性。为幼儿营造一个丰富的音乐环境,让幼儿沐浴在与其音乐感知能力相适宜的音乐环境里,并能提升和培养其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对其今后音乐能力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 聆听——接近音乐的开始

  美国著名的音乐家艾伦·科普兰说得好“你要理解音乐,再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了”;“听”的媒体对象即是声音,声音又是大千世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无声即不成世界。音乐是以声音为物质材料构成的艺术,音乐作为一种声音艺术,它需要准确的音高,良好的音质,更需要将各个孤立的乐音有机地组合,使其流动,显示出音的生命活力。音乐艺术又是一种象征性的艺术,它所表达的内容本质上更具有不确定性。人们是通过对音调、节奏等手段造成的特定音响作为媒介,引起某种联想而达到对音乐的感受,而其中的联想动作的却是因人而异,因情而定了。音乐美感的获得和人们对音乐内容的把握需要欣赏者积极的联想,通过联想使音乐与自身的一切相联系,进而把象征性的音乐具体化。这就需要听者在音乐中的联想必须是一种高级思维,是他在对作品感受、听想作品内涵的基础上的想象,是把自己的经历、知识与作品所表达的内涵相联系,进而认识、理解作品的过程。

  1、击瓶辨音色:运用瓶子依次排列,并在每只瓶中装入不等量的水,用小棍敲击,引导幼儿听,并让幼儿找一找不同的声音是出自哪一个瓶,辨别音色的高低。

  2、打击乐器辨音色:示范不同的打击乐器,让幼儿分辨乐器的音色品质,小铃声音清脆,鼓的声音有力,钹的声音有回声感,传得远。

  3、听辨大自然的不同声音:带孩子到郊外,听听大自然的声音,水流“潺潺”声,树叶“沙沙”声,划船“吱嘎吱嘎”声,水牛“哞哞”声

  4、听辨生活中声音: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声音象唱歌水浇开了的笛鸣声,街头爆米花的声音,过节的鞭炮声,小鸟唧唧叫声,外公睡觉打呼噜声。

  通过找寻日常生活中的声音,感受音乐节奏,培养聆听的兴趣,增加他们对音感的敏锐度,幼儿会自己去找富有音乐节奏感的声音。

  (二)交流

  究发现,快乐的孩子们都拥有——些共同的素质,包括自信、乐观。有自制力等良好的亲子交流,将有助于形成良性的亲子依恋关系,促进幼儿各项能力,以及社会性的发展。在幼儿音乐教育中,互动歌曲、音`乐游戏、律动体操这些亲子交流活动形式与内容,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

  1、互动歌曲

  已有研究表明,亲子的互动歌曲,尤其是熟悉的命名类歌曲,如“你的鼻子在哪里”、“你的嘴巴在哪里”这些歌曲,以及动作类互动歌曲如“躲躲猫和躲 藏游戏”等和带有丰富手势的歌唱互动,对于幼儿的语言习得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儿童能在咿呀哼唱这些互动歌曲时,通过这种对单词和对应动作的配对情境,学习特定的语言元素。成人可与幼儿一起听音乐、唱歌,并引导幼儿做有节奏地拍手、敲击等游戏,用爱心来开启幼儿的音乐之门,帮助他们感受音乐的乐趣,进行音乐体验。成人可以和幼儿一起玩能制造各种声音的游戏:如让幼儿配合音乐用小木棒敲击翻过来的桶、锅、盆、陶器以及各种能敲击出悦耳声音的用具;和幼儿一起将沙子、小石头装入废弃的纸盒或不透明的小瓶中,做成多种小“沙锤”,让幼儿区分不同的声音并用它们来打节奏;家长可以准备多个同样的碗或玻璃瓶,分别装上不同量的水,让幼儿用汤匙轻轻敲打,倾听它们发出的声音有无区别;家长还可引导幼儿用不同材质的物品,如玻璃纸、纸袋等发出声响。总之,成人可以充分利用一切周围环境中可用的东西,增进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与感受。

  2、音乐游戏

  音乐游戏是在音乐伴随下进行的游戏活动。它与其它游戏活动的主要区别在于用音乐配合、指挥、促进、制约游戏活动及其变化和发展。在音乐游戏中,音乐与游戏活动的关系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音乐伴随着动作,使之更加生动、活泼、协调、优美,同时,动作又能帮助幼儿具体形象地感受、理解音乐,获得相应的情绪体验,促进智力才能的发展。

  父母可在家里为孩子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音乐环境。如经常播放音乐,并根据孩子“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以动作来表达和理解内容,引导孩子随着乐唱唱、跳跳、玩玩,把音乐和玩耍融于孩子的生活之中。这种在音乐伴随下的游戏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幼儿的智力才能,协调和发展幼儿的动作,促进幼儿在德、智、体、美几方面健康成长的良好手段,也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一种音乐教育方式。例如: 幼儿在学唱歌时常会犯些习惯性的错误,如在《我上幼儿园》的教学中,他们学唱时,第一段唱到“我上幼儿园”是慢的,而结尾时的“我上幼儿园”是快的,幼儿习惯性地重复前面的“我上幼儿园,”为了让幼儿避免这种习惯性错误,应该在示范时教师给幼儿做一些适当的引导,用一个明显的暗示动作,如用手画长波浪,引导幼儿了解动作的用意,这样当幼儿再唱到这个地方时,教师只要一画长波浪,幼儿就知道要慢下来。而到后面的那句时教师就用身体动作引导幼儿要唱快一些。虽然这些是对幼儿细小的帮助,但适当地给幼儿提供这些帮助是有必要的。幼儿的音乐教育不是一味的枯燥性的教学,要运用适当的肢体语言,为幼儿创造轻松愉悦的环境才会激发出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总之,音乐教学中,引导幼儿学习兴趣的策略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的实践总结,深入学习与探索,让音乐教育成为幼儿早期打开心灵之门的钥匙,让音乐教学成为幼儿快乐的游戏天堂。

  (三)律动体操

  幼儿教育的传统观念中,存在着重知识轻运动的认识。然而,这其实是一种思想误区,因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身体成熟是第一位的。幼儿的骨骼、关节、肌肉由瘦小、稚嫩发展到粗壮、有力,这些都与运动分不开。成人在注重孩子学习的同时,也一定要督促他们加强体育运动。在音乐伴随下做动作是孩子感兴趣的一种活动。幼儿在律动和体操中,不断发展这手脚活动的能力,并且感受和体验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幼儿主要通过感官及身体动作来探索周围世界,在看、听、抓、滚,爬的过程中,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以较宽广的的方式来探索世界。他们学会了摆弄物体,了解语言,以及描述他们正在做些什么。至于动作技巧的发展方面,他们则是对自己的身体,以及自己的身体能做什么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他们知道自己可以在所处的空间里有目的的移动身体。

  在3岁之前,幼儿应该能感觉稳定的节拍,也能依照稳定的节拍走路。这种基本时间感及节拍能力是让幼儿毫无困难的获取早期基本动作技巧的主要能力。简单的动作经验课促进幼儿动作技巧的发展。

  在音乐伴随下做动作或舞蹈,主要是教孩子学习符合音乐的节拍、节奏、速度和情绪做动作,能够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在身体各部分做动作时,能通过运动神经去感知音乐艺术美,同时,又通过协调优美的动作去表达音乐的内容情绪,这些活动可以发展幼儿的动作和节奏感,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地发育成长。

  三、幼儿音乐教育的注意事项

  (一)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观

  我们培养孩子的目标应该是:身心健康、品德高尚、人格完善、智力健全。对于3岁前的幼儿来说,音乐教育并不一定能使他们成为从事音乐工作的专业人士,但音乐给予幼儿的早期的丰富感官刺激和运动经历,可以改善大脑神经通路的结构和功能,对以后各种学习能力的形成具有终生的影响。

  必须走出音乐教育是为了成名成家的这一误区,这不应成为幼儿音乐教育最终目的。音乐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感受音乐,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素养及审美能力,培养对“美”的追求和创造愿望,体会和联想音乐中所传达的感情,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

  (二)音乐的选择

  在选择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教材时,需注意教材的难易程度,既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同时也要适当的给他们一些提高。采用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原则,让孩子从小接受这种优美、明朗、向上音乐的熏陶,陶冶高尚的情操,促使他们健康地成长。具体需注意以下三方面内容的考虑:

  1、音乐作品的内容

  教孩子演唱和欣赏的音乐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应当是孩子可以理解感受的,思想感情应当是健康活泼的,旋律应是动听的,为孩子所喜听乐唱的。切忌要把父母爱唱的成人歌曲教孩子唱,因为这种歌曲的内容情感往往是孩子难以理解感受的,歌曲的音域、节奏以及演唱技巧是孩子难以胜任。如:音乐游戏《参观动物园》,教师选择了不同旋律、不同节奏、不同音色的四段体结构模式,首先让幼儿通过欣赏音乐,了解有关音乐的故事情节,但是第一段音乐节奏非常的快,歌词也不是非常的清晰,孩子就对那段音乐产生强烈的反感活动气氛也比较躁动。随后另外三段音乐出来后幼儿准确地听出哪段音乐可以代表什么动物,孩子们用形象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所看到的凶猛的大动物和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反应出,孩子并不适合超常音域的音乐形式,所以轻快、活泼、动听的音乐才是幼儿能接受并且喜欢的音乐。

  2、亲子歌曲的音域

  亲子共唱的幼儿歌曲应当考虑到孩子的演唱音域,因为幼儿的肺活量不大,声带正在发育,如果所选歌曲音调过高或音程跳动太大,会造成幼儿声带过度紧张和呼吸不协调,影响发声,甚至造成声带的损伤。因此,选用亲子歌曲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这一生理特点。一般而言,三、四岁幼儿演唱音域为3度或4度,年龄更小的孩子其音域越窄。

  3、亲子活动的设计

  亲子活动是增进亲子交流,培养良好的亲子感情,也是满足孩子爱玩的天性,促进孩子发展的活动。对于幼儿来说,亲子活动应该更多的考虑到孩子身心全面发展的特点。在亲子活动中,选用适宜孩子的音乐和歌曲,将使得亲子活动在培养孩子快乐情绪和艺术熏陶方面有更突出的作用,同时所设计音乐亲子活动也应考虑到对孩子在视听觉、动作、语言能力、扩大认知和行为习惯领域的促进和发展。

  总之,幼儿音乐教育的目标,不在于培养音乐家、演奏家、歌唱家,也不在于对幼儿进行音乐技巧的训练及知识的灌输,而是以音乐为手段,培养其心灵的美感,和谐、统一,对音乐的兴趣,欣赏的能力,陶冶其情感,激发智力和创造性,以发挥音乐活动在身心两方面的特殊功能,这才是开展音乐教学的初衷。“音乐使人遐想,音乐使人陶醉”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试着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生活中不一样的节奏;多利用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用亲子交流的方式体验音乐的美妙;引导孩子用肢体动作来体会节奏、节拍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与向往。愿每一个孩子都能有颗感受音乐的心去真正体验音乐的美,在音乐的氛围中长大。

  参考文献:

  [1]金东波.浅析幼儿的音乐教育[J],当代学前教育2007.5.
  [2]郭声健 罗红. 音乐教育新概念[M],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7 p184-185 .
  [3]杨丽华. 早期音乐与0~3岁幼儿的发展[J], 昆明学院学报, 2009年7月 .
  [4] 梁旭红 朱春涛.家庭旱期教育对0一3岁小儿智能发育的效果观察[J],中国优生遗传杂志,2008.16(6) .
  [5]秦云峰、高莉莉. 幼儿优教优育180问[M],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1 .
  [6]韩棣华. 0-3岁幼儿心理与优教[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 1999 P245~248 .
  [7] 刘建军. 音乐与智力[M],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1987 P12-193.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幼儿音乐教育的方法与注意事项(本科)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22650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