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巧借范文适时引导

时间:2017-09-06 17:03:38 来源:免费论文网
巧借范文适时引导 本文关键词:适时,引导,范文
巧借范文适时引导 本文简介:新课标对习作做出如下建议:“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述和交流的重要的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达的过程。”然而,就是这种最自然的“自我表达及与人交流”的方式,在习作指导课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教师的指导要么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要么无法可施,忽略而过。学生习作之源堵塞不通,导致习作内容空洞乏味
巧借范文适时引导 本文内容:

新课标对习作做出如下建议:“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述和交流的重要的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达的过程。”然而,就是这种最自然的“自我表达及与人交流”的方式,在习作指导课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教师的指导要么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要么无法可施,忽略而过。学生习作之源堵塞不通,导致习作内容空洞乏味,文章平淡无奇,习作课形同虚设。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走出习作困境呢?在习作教学过程中,笔者不断进行尝试,下面将笔者教学中的一点心得进行总结。 

  一、激情导入,理清思路 

  特级教师于漪这样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的思维花火,或像磁石一样牢牢地把学生吸引住。”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要讲究导入的艺术。精彩的导入对于习作课来说是非常重要,它能打开学生的习作思路,激发学生的动笔欲望,从而收到良好的习作效果。 

  周二下午习作课开始了,笔者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导入,一幅幅鲜活的图片使得学生感触颇多。笔者抓住时机,适时引出范文《愤怒与惋惜——读< 圆明园的毁灭 >有感》。在笔者充满激情地读完这篇读后感,趁学生沉浸在愤怒与惋惜[ 毕业论文:http://www.lwLwlw.com/ ]之际,笔者提出一个问题:对照本单元习作要求,谁来分析一下这篇读后感的结构特点?学生积极回答,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二、略写内容,高度概括 

  读后感,“读”是基础,只有仔细阅读,认真思考,深入感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有感而发。 

  在课文第一段,点出愤怒,言明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情感很显然是第二段概述的延续,学生也很容易发现。第二段的四句话是对文章的高度概括:第一句“浓缩”一词用得精准、生动,圆明园在皇家园林中不可估量的地位可见一斑。第二句“四百五十多年”一词,不单单是一个时间词,而是圆明园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璀璨文明的结晶。第三句中“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和第四句“只剩下几根残柱了”,照应第一段的“无比愤怒”,作者的愤慨之情油然而生。 

  短短四句话,简笔略写,却对文章主要内容做了高度概括。这就是读后感中“读”到的内容,如果没有这些主要内容,那么所谓的“感”就是空中楼阁。 

  三、详写感受,有感而发 

  读后感的“感”,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体会,所以,在抒发自己感想时,要紧扣原文,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应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发表议论。 

  笔者在引导学生分析《愤怒与惋惜》时,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文中哪部分是写自己的感受呢?又是从原文哪方面内容引发出来的体会呢?”学生很容易回答是第三段,并且很快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语段:“一座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宝库,就这样在侵略者的魔爪下毁于一旦。”学生能一下子读出这个句子,源于原文第四段内容的学习,因为这一部分列出的上至先秦,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的书画和各种珍奇异宝,已经深深印刻在学生的脑海里。所以当学生读到“这是中华民族多少代人智慧的结晶啊!”内心升腾着的是愤怒和惋惜,这种“感”是建立在“读”的基础上,作者所有的“感”都是有依据和凭证的,并不是空穴来风。 

  四、引用资料,充实内容 

  为了全面表达自己的感受,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结合其他相关资料展开议论,也可以运用平时积累的名言警句、古诗文名句和谚语等,既充实内容,又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在本文中,学生一眼看出文末的两幅插图——铜牛头和铜猴头,“请同学们再读一下文章的第四自然,这两幅插图带给你怎样的震撼呢?”学生说出了自己最真切的感受,也得到了最大的收获。 

  当学生的思绪从文中收回来,笔者的习作指导就可以顺势开展下去,学生直接借着刚刚的教学思路就有东西可写,写作的过程变得十分顺利,不像之前的习作课学生会因为没有内容可写而抓耳挠腮,或者直接抄取别人的文章。 

  在习作课堂上,教师巧借范文,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读后感的写法,既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体味写作技巧和行文构思的妙处,又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在自我发现的基础上,归纳读后感的一般写法。通过使用这种方法,在习作课堂,教师引导学生去感悟、体会,再进行作文的写作,这样学生不会因为没有活水源頭而觉得无从下手,也不会因为缺乏经验而不会写作。



巧借范文适时引导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20933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