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细节中看人品

时间:2017-03-30 06:01:45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细节与人品

高三(8)班“细节与人品”优秀作文汇编

【文题回看】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儿子请父亲陪自己一起宴请一个生意场上的朋友。席间一对生意伙伴相谈甚欢。回家后父亲告诉儿子:“你的这个朋友,不可深交。生活困窘的人吃相不雅可理解,可他不困窘,却总用筷子把菜翻来翻去专挑喜欢吃的。用筷子的小细节可见人品。”儿子不以为然:“人的习惯不同,不可苛求,吃相不雅,未必就不可深交。”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优秀作文】

纸飞机

乐景涵

我把这个有些奇怪的人视作最好的朋友。

这个人很天真,我叫他“香克斯”,取自他最爱的动漫,有“勇者”之意。

许多同龄人将香克斯看作富有童趣之人,却不愿与他深交,实际上就是笑他“太傻太天真”,而我却坚持与香克斯这个大龄儿童天天折纸飞机。

我从未将纸飞机飞到高处过,他们只是很有派头地朝上飞了几米便软绵绵趴到了地上,从此一蹶不振。香克斯的纸飞机较我的就有很大不同,他们可以飞到教学楼对面的树上,可以从教室后方飞到讲台上老师的怀中,仿佛他们是无所不能的,令我羞愧,但我从未放弃过向他学习这项技巧。直到有一天,我成功了。纸飞机飞得很高,有冲破云霄之势,我俩大声喊叫,兴奋无比,却只见那纸飞机直撞在了年级主任光秃秃的脑门上。运气不好,我俩被学校通报批评了。

同学们都开始笑话我和香克斯,香克斯就陪着他们一起笑。“你俩还是不要做朋友了,看他把你害的!”不少同学看到他傻乎乎的样子劝诫我道。

但是,他们真的了解香克斯吗?

香克斯的天真,是思维习惯与他们不同,更是他宽容、友善待人的善良啊!其实,香克斯并非不通人事,只是他不去斤斤计较,所有的事情一笑了之罢了。

所以我,绝不会在乎他人的眼光,去放弃和这样一个有真性情的人做朋友的。

从此,香克斯还是将校门口的宣传单通通收集好,偷偷和我到操场上去折纸飞机,然后再放飞它们。我心中常常想,他之所以能将纸飞机放那么远,大概是他心中有一股真正的力量吧。有一种堪比勇者的力量,将自己的梦想也像纸飞机一样放飞到高空,不在乎世俗之人的轻视,而坚持自己心中的真善美。

有时,香克斯就像一架纸飞机,他之所以孤独一人在飞翔,是因为他的思维习惯在高空,而不与目光短浅,不能接纳特立独行的人在同一个高度飞行。

愿所有的人都打开心扉,让纸飞机在我们心灵的上空自由自在地飞翔!

没有人能圆如满月

林雯

中秋之夜,我们一家正围坐电视机前看中秋晚会,门外突然传来了敲门声。

“都在家吧,快都来尝尝我自己做的月饼,你们别嫌弃。”楼上的邻居奶奶拘谨而含笑地站在门口,手中捧着一大盘自制的月饼,一样的花布衣裳,一样的千层底布鞋,把我的记忆拉回了她刚搬来的时候。 原本我家楼上是对年轻夫妇,像所有商品房“格子间”中的住户一样,彼此认识而不熟识。后来他们迎来了自己的孩子,可能因为工作忙没时间带孩子,就把老人接进城里帮忙照应,我们家也就多了位邻居。 开始,这位新邻居就像是个麻烦制造者,刚一搬来就让人觉得“来者不善”。

农村里常有在自家庭院里种菜的习惯,邻居奶奶也沿袭了这一“优良传统”,在阳台上放了两个花盆,在里面种上了葱。于是她每天把“葱盆”搬出来晒晒太阳,并不忘定时浇水。可是浇葱的水又常常滴到我家阳台外晒的衣服上,有时还带有泥渍,常令妈妈的辛劳化为乌有。

更有甚者,婴儿常在夜里哭闹,邻居奶奶便拖着那双厚重的塑料拖鞋在房间来回踱步,声音穿过楼板,

每一步都清晰可闻,鞭打着耳膜,让人难以入睡。

为此,我们一家多次上门反映情况,可人老了忘性大,坏习惯总是难改,邻居奶奶还总有“你们城里人就是规矩多”之抱怨,我们一致认为“其人不可教也”。

一个周末,难得清静,我睡了个懒觉起来,只觉头痛脑热,浑身没劲。一定是昨晚贪凉发烧了,我心想,爸爸、妈妈都上班去了,电话也没人接。没法子,我只好强撑着自己去诊所。刚出门,碰巧遇上了买菜回来的邻居奶奶,她哼着小调上楼,看见我一副病怏怏的样子,不由分说,上前来摸了摸我的额头。“丫头发烧了,大人不在家,快跟奶奶上楼,奶奶煮碗药给你!”“不用了,我去诊所。”“傻孩子,吃西药挂水哪有中药好,我的宝贝孙子发烧都是我用土法子治好的!”晕晕乎乎中,我被拉上楼。果然,在邻居奶奶的帮助下,我退了烧。爸妈闻讯赶回来,不住地感谢,两家的“恩怨”也从此化解……

今晚,吃着邻居奶奶的月饼,赏着那一轮明月,我想,没有什么人是完美无缺的。只要拥有一棵善良的心,缺点也会真实可爱。

细节之外

聂嵲

初二时,班里转来一位新同学。

他往讲台上一站,全班刷刷射来的目光让他有些局促,他用不大但足以使所有人听见的声音作了自我介绍。他姓刘,长相老成。底下早有男生起哄:“以后就叫你老刘吧!”他低头默认,脸上的红晕暴露了内心的腼腆。

同桌捅了捅我,说:“这人不爱干净。”“何以见得?”“他袖口有灰,裤脚也有泥。”“这又怎么了,说得好像你一尘不染似的。”我很是不以为然。同桌冷哼一声:“这叫细节,你懂什么。”一副笃定的样子。老刘住宿,在他住进宿舍的第一周,男生宿舍奇迹般的没有扣分,班主任很是讶异,一问才知老刘包揽了宿舍所有的打扫任务,现在的宿舍干净得连以严厉著称的宿管都赞叹不已。同桌得知后,神情不大自然,但仍嘴硬道:“凡事都有例外,细节肯定能反映很多东西。”我笑了笑,不置可否。

刚转来的老刘有些跟不上学习的节奏,课间都在埋头做题和请教老师中度过。同桌又下论断:“他肯定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整个就是一书呆子。”我暗暗叹了口气,同桌见我不信,继续她“严密”的逻辑推理:“你看他下课都不活动??”“又是你的细节?”我不客气地打断。“那当然,这次一定准!”我撇了撇嘴,干脆不理她。几个星期后,我的自行车链条偶然掉了,求助多人无果后,只得把车推回学校步行回家,半路遇到了正回宿舍的老刘,他问了情况,然后利索的弯下腰来很快使链条回到了原位。没有要我递来的面纸,说回去洗一下就好。我骑车赶上了同桌,如此这般叙述了整件事,同桌默然。

也是到后来我们才知道他那天袖口和裤脚上的脏污是在他家开的修车摊上帮忙留下的。自此,同桌再没有用细节武断地下结论,至少没有再这样和我说过。

再后来,我们发现原来用细节臆断出的老刘形象与他本人大相径庭。在适应了这个新集体后,他很快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同学之一,许多一开始不屑与他交往的男生和他勾肩搭背,称兄道弟。原来,木讷、不合群、书呆子只是细节的表象,而这个开朗,幽默又乐于助人的老刘才是真实的他。

也许有时候细节确实能看出许多,但我们也该看看细节之外有什么,是否真的是细节展示的那样,不是吗?

识人之智

刘心怡

毛泽东曾高度评价武则天:“有容人之量,识人之智,用人之术。”无论是古代君王任用臣子,还是当今老板任用职员;无论是合作还是交友,都需要所谓的“识人之智”。

《纸牌屋》中说“没有秘密,我们就不是自己”,一个人为了自保,往往不会把最真实地一面露出来。孔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要想找到志同道合琴瑟和鸣之人,就需运用自己的智慧。

识人不能只看此人之短。你会看到很多人素质不如你,品德不如你,他们或举止粗俗或自私自利,或愚昧无知或做事拼抢难看,但不可以从这断定一个人的品德。或许他们不要担心生存就不会贪小自私;如果他们有人疼爱就不会阴暗嫉妒;可能他们也希望举止优雅,进退得当;也希望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你需要努力发现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老虎口大,野牛颈粗,车夫的脚耐磨,律师的嘴利索,张飞粗中有细,孔明细中有粗。识人的智慧在于不能管中窥豹,而要洞若观火,兼听则明。

如今,识人之智已然成为追名逐利的工具。从香水和包判断一个人的财富,从举止和神态判断一个人的地位。识人所要识的不是一个人的财富、名誉、地位,而是待人的态度,处事的气度和临危的胸怀。孔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要找到一个真正的知己,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若只看一个人的财富就去趋炎附势,可真是“识人之智”之耻。

一个娴静如水的人总喜欢清静的人;一个活力四射的人总喜欢开朗的人。越是牌气秉性大致相同,越容易互相吸引。交友与磨合是一个很长的过程,“识人之智”只能帮助你认识一个大致轮廓,这个人能否同甘苦共患难,只有用时间证明,爱恨定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做到自知难,识人更难。我们往往会“因言废人,”以偏概全,顾此失彼而没有看清楚一个人,埋没忽视了他人的努力。而这,也是识人之智的重要之处吧。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认识他人的过程,认识自己需要勇气,认识他人需要智慧。懂得一些识人的方法,可以少走一些弯路。人心是险恶的,却也是温暖的。做不到看透一个人,最起码要看清一个人。愿你用识人之智找到与你颠沛流离的伙伴,如果没有,也请你成为自己的太阳。

何必苛求他人

许云哲

偶尔会遇见这样的人,他们时常以管仲、晏子自居,自以为深谙识人之术,笃信“细节决定成败”之说。常常观旁人之举止,倘若捕捉得一细节,或者是搔首弄耳之姿,便一语道破天机:“此人心术不正,必猥琐龌龊之徒!”述其理由,人皆颔首,深以为然。

殊不知,当此人苛求别人细节并妄加指责时,其人格落于人后了。白璧无瑕毕竟不易得,人有瑕疵无可厚非,又何必求全责备?

若古之君子,于己则重以周,待人则轻以约,苛求别人臻至完美,而自己却做不到,又有何裨益?自诩老谋深算,精于识人,到头来似乎有“举世皆浊我独清”的错觉,对自己的混沌愚顽却浑然不觉,苛求他人之品格,却并非遗世独立的旁观者,不由得引人发笑。隋文帝虽是丰功伟绩名垂青史,但其苛求大臣,眼里不容一粒沙的个性也在其人生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甚至在极不满时便亲自手持大杖杖责部属。隋文帝固然严于律己值得称道,但又何必苛求满朝文武皆是圣贤?

当我们沐浴着阳光,又何必诟病光明背后的一抹阴影?当我们享受玫瑰芬芳,又何必痛批尖刺扎手?或许,生活的意趣正在于它本身的不完美,也在于让人们接受那些不完美。当人们对这生活中的一丝瑕疵怒发冲冠地咆哮,生活也在对这人不留情面地肆意嘲笑。

确实,对他人亦如对待生活一般,不必苛求旁人完美无瑕。包容,不也是一种美好的境界吗?

何必苛求他人,世界并非为城府极深之人所充斥。人们的率性而为并不一定要有什么意味深长。不苛求他人,自得悠游之心态,俨然有魏晋名士风骨。倘若始终怀着官僚心态,总是揣摩他人的言谈举止,指责其不足,又以为深知其为人,不免显得暮气沉沉,令人心生鄙夷。

自居管晏之人,只需要换一个目光看待他人,世界便焕然一新了。苛求他人,则陷于“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困境;宽以待人,则可得“柳暗花明又一村”般豁然开朗。换一种方式,世界便对着你微笑。

不必苛求他人,换一种眼光,如是而已。

一叶未必知秋

高三(8)班 陈文川

曾于初春时节扫满庭院的樟树落叶,不禁想起古人所说的“一叶知秋”,现在看来哪里能断言叶落便是时至秋季,那可是要闹笑话的。

诚然,人们时常从表面细节中揣摩他人品性,但世间安有万全之法,有时反而成了以偏概全。

那位生意场上的朋友孰能见得不是个豪爽之人?比起那些恪守礼仪、亏待自己的谦谦君子,未尝不是一种可爱。

试想如若张良当初被黄石老人唤住取履,就认定他是个粗鲁老朽,怎能获得兵书并一段忍让谦和的佳话?如若将风流不羁的魏晋名士单单掷于市井,也许他们就只能在众人眼中落得个浮游浪子的名头,他们的满腹才华还能光耀千秋?再看《红楼梦》中的柳湘莲只因闻得尤三姐住在宁国府内便要退亲,却不知尤三姐其秉性刚烈,竟一叶障目,而错失良缘。这些便是识人之人与市井庸人的不同。

伯乐若是只因一匹马瘦弱不堪而认为那不是一匹千里马,那他要错失了多少匹良马?在美国南北战争时

期,林肯要任用的将军被人指责嗜酒容易误事,而林肯却力排众议,一再肯定其军事才能,最终他果然立下汗马功劳,如果林肯只因将军嗜酒而怀疑他的能力和人格,那么必要遗憾。由此可见,真正的伯乐能看到细节,更能看破细节,从而真正地识人。相人之道,若拘泥于细节,怎能看得透千万人千万般的性子?人,最多变。一个细节,未必就能显现出全貌。况且,那位朋友也只是生意上的伙伴,他们相谈甚欢的也恐怕只是生意经,做父亲的又何必求全责备呢?

再者,细节绊倒了多少人的脚,阻碍了多少人的路,都因旁人不识人的缘故。但为人本身,也不可为此而来束缚了自己,围绕在身边有那么多双眼睛,无时无刻不在盯着你的一举一动,甚至随时便给你来个盖棺定论,似乎听来可怕,但为人行事讲求随本性,小处若是一一细究,就丧失了风流任意的乐趣。既不责众人,也任随我心,那处处端庄的君子便任由他人做去吧, 我自有我的清风明月,不羁天地。

真正的细节不是做给旁人看的,真正的品格也不是能通过任意一个细节就了解的。与人交往,要是都处处关心小心谨慎,怕满眼都是瑕疵,何必因细节而自扰,一叶不能知秋,一错不能全盘否定,便做一个宽容而随性的人,才能与他人共赏这人间万般好时节。

莫以细节论人品

高三(8) 徐泽平

古人云:“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由此可见,细节并不能决定人的品格优劣。父亲只因吃相的细节便论断他人,实在欠妥。

从古到今,不重细节而名扬四海者,岂在少数?古有徐文长,整日衣衫不齐,及至官拜三品,成为元帅谋士后,仍旧无所改观。然而,他却救济百姓,积极抗倭,深受百姓爱戴。今有爱因斯坦,他家被人形容为“仿佛遭受过炮弹袭击”,即使在获得诺奖之后,仍旧生活在“垃圾场”中并不以为意,而他却在后半生为和平事业奔波,第一个反对核武器的出现。这两位,无论学识还是人品,都堪称人类的典范,若人们当初便因他们对细节的轻视而厌恶嫌弃他们,那么可想而知,人类文明将会蒙受怎样的损失。因而细节决不能成为论断人品的标准。

再者,始终将细节置于首位的,便是正人君子了么?奸臣严嵩,因怕皇帝发现罪行,所以举手投足都十分合乎礼节,被皇帝盛赞:“知礼者,嵩也。”而他却是罪行累累,杀夏言,害徐阶,兴诏狱,欺百姓,几乎无恶不作。至于民国时期那些青洪帮的大佬,如黄金荣、杜月笙等人,哪个不是衣着光鲜,文质彬彬,颇有风度,然而私下里,却做着杀人越货、贩卖毒品等为世人不耻的勾当。这些注意细节的“君子”,恰恰利用了人们“以细节论人品”的观念,使人被蒙蔽。因而若真以细节而论,这些道貌岸然之辈岂不成了好人?细节论人品的荒谬由此可见一斑。

反观现今,却是细节的天下。面试、相亲、谈生意,人们几乎被细节束缚着。就以那最经典的在门口放纸团招聘人员事例为论,不捡纸团就真是人品不行么?也许因为紧张,因为没在意而不捡纸团便被拒之门外,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导致人才的流失。而且细节也使人们变得斤斤计较,同学、同事相处时,总是关注别人的细节,稍有不妥便打上“人品差”的烙印,无怪乎现今社会人际关系如此紧张。

其实人品是应该通过长期接触来评估,而不是一两处细节。捐钱的乞丐是不追求细节的,而贪污的官员多半相反。因而放弃用细节论人,你会认识更多优秀的朋友。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人品岂以细节论?

责已重以周 待人轻以约

陈嘉轩

江南的水养人,南方人总像水一样温柔婉约,走起路来似乎都有种灵动的水波在脚下生开。那么北方呢? 见过不少南方人对北方人颇有微词---大抵是嫌弃其走路生风的剽悍样,也看不惯其吃饭时那种不论吃什么都是副“大饼卷蒜”的架势。

有时北方人看南方人也是不惯的。但细想来,人们纠缠不清的问题,不过是些地域或文化差别。在社会上种种“细节决定论”的微表情、微动作等心理学的飓风扫荡下,人们自以为成了要求高的高端人士,其实其信奉着一种狭隘的识人观,却忘了哲学几千年来未研究透彻的人性,岂是由小小的细节便可全部洞察的?

没错,由一个人衣衫不整似是可推出其为人放荡不羁,不重形象,乃至生活没有质量。但破旧的衣服下可藏一颗金质的心,蓬乱的头发下可藏喷薄而出的思想,枯瘦的双手亦可奏出绝妙的音乐,脏污光裸的双脚亦可踩出大地原始的鼓点。未听说过爱因斯坦的人在看到他的第一眼会是怎样的反应呢?当街上那个向你走

来的白发蓬乱如稻草,衣服的钮扣兴许还钮错位的老头向你点头时,你会注意他令人不快的外表,还是令人惊慑而沉醉的智慧的双眼?

我们重视细节,也重视细节中流露的人品的信息,但人无完人。破损的花惹人怜爱,因为即使人性有缺憾,人依然爱它。爱别人的缺憾不也如此?

电影《心灵捕手》中有一幕令人记忆深刻。小韦在辅导室中见到桑恩画的画,凭着自己天才的记忆与推断力妄加揣测,并挑衅般地说桑恩的痛苦来源于其妻子的不忠,结果惹得桑恩与其大动干戈。这并非恼羞成怒,而是事实的真相是桑恩陪伴其妻子度过了在医院的六年,每天执她的手不断地说话。当桑恩向小韦说起其妻子时,说道“我永远记得她美丽的缺点”,他笑得双颊通红,银幕前的观众却不禁潸然泪下。桑恩爱的缺点实际就是这个人,爱她的灵魂,爱她的一切。

那从细节中妄加推断的人——小韦,就从现实中的你我取型。自以为是地认为理论至高无上,以机器般的思维破坏了人性的本真与自然。真相不仅是细节种种,永远不是。

君子责已重以周,待人轻以约,虽然细节不代表所有,缺憾也不代表所有,但爱与美、宽容与谅解却是我们永远寻求并希冀拥有的。

管 中 窥 豹

自古便有言曰: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但这窥见的终究只是“一斑”,若据此而推全貌,岂不是如那盲人摸象一般可笑?

中国人总是喜欢儒雅、风度翩翩,令人如沐春风的人。一旦见到这样的人,便心底里自动将之归类于值得深交之人。这样的想法同那位父亲的言语一样未免太过武断。诚然,我们不能否认君子确有这样的优点,但也不可因此而推断出有这样优点的人均为君子。

犹记得十多年前的一件旧事,两位举止文雅的北大学子含笑向黑熊身上泼浓硫酸。这两位学子有着令人羡慕的高学历,也有曾经老师交口称颂的品行端正,举止得体,待人友善的好口碑。可事实又是怎样?再比如复旦学子投案的作案人,一样的“优异”,最终也做出了这样有违人伦的罪孽。这三个人行为习惯似乎也都符合君子标准,可他们真的是君子吗?真的值得深交吗?

看人须得全面,若仅从行为习惯这一角来断人好坏,该要错过多少真善之人。

坊间流传最广的传说人物活佛济公,“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言行引起诸多非议。但就是这样一个不羁的形象,却能够做出儒雅文士也难以做到的助良惩恶。传说早已将人物原型神魔化,但此特征却定是保留了下来,否则崇拜君子的古人又怎能虚构出如此一个人物?

今年在微博上迅速走红的史上最不拘小节的浙大教授,仅从外表上根本无法得知他的身份,仅看他翘起二郎腿的姿态你也只会将其归之于那类品行不端、不可深交的人。可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在科技上做出大大小小的无数的贡献,早已被评为中科院院士。多么令人大跌眼镜的信息,这信息也向我们传达了人不可貌相,仅凭一角难以窥全貌的道理啊。

至此想到刘禹锡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此句目的在为体现陋室主人之雅。但难道白丁之中确无一个可来往之人吗?刘禹锡这样的偏见,这样的“管中窥豹”使他的儒雅、君子气概显得矫情做作。

“常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着实道出了为何人不可凭一角而透全貌,同时也警戒我们,与人交往,多一份了解,多一次相处,多一些相知,才会有机会识人全透,一定切忌:管中窥豹,以求全貌。

篇二:新建-细节中看人品

细节中看人品

高 深

高 深

细节中看人品

日本学者有岛武郎说过,释迦、基督和苏格拉底这三位圣人,生前都没有著书立说,他们留给后世的所谓说教,似乎不过是对自己邻近所发生的事件呀,或者与人的质问等,说些随时随地的意见罢了,并不系统地演讲过哲学大道理,日常茶饭和谈话,即是他们给后人留下的大说教。这个现象十分使人反省。

孔子好像也大体如此。这些圣人留下来的传世经典,都是其弟子们记录整理他们的语录。人类的伟大精神,中外的哲学精髓,似乎并不单是那些一大厚本、一大厚本的理论,更深刻的哲学思维大多蕴涵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

并非远古如此,近代也有类似的伟人。本杰明·富兰林克,是美国人骄傲不已的名字,他不仅是著名的政治领袖、外交家、科学家、发明家、企业家、记者、作家,还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之一,美国独立运动的先驱、《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他给自己制定了十三条戒律严格的“道德格言”,竟然没有任何豪言壮语,几乎都是吃喝穿戴、待人接物等“生活琐事”。如“节制。食不过饱,饮不贪杯”。如“缄默。说话必须对人对己有益,避免无谓的闲聊”。如“秩序。什么东西放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应当做什么事情”。如“俭朴。花钱必须于人于己有益;切忌浪费”。如“清洁。身体、衣服和住所力求干净”。??一共十三条,是他自定的戒律,也是他的美德修养。

读了富兰林克的十三条终生戒律,我真正感觉到这位伟人“伟大得平凡”,平凡得也与众不同,平凡到每个生活细节之中,每个细节又凸显出他的认真态度。富兰林克的戒律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伟大,一点也不可逃避平凡生活的约束。伟大是从爱人、爱己、爱生活开始的,单纯的豪言壮语代替不了日常的平凡生活。这一点,富兰林克与爱因斯坦是一致的。爱氏说:“雄心壮志和单纯的责任感不会产生任何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一个人的伟大不仅仅表现在

他的特殊行动上,尤其表现在他的日常行为中。凡出类拔萃人物大

体如此。

富兰林克那些“节制”、“缄默”、“秩序”、“俭朴”、“健

康”等等戒律,并非无足轻重的小事,只有坚守这些普通道德的人,

才可能根植扎实的品行,用点点滴滴的行为构筑做人的基础;日积

月累,升华成一种境界;以小见大,折射出一个人的本性和本质,

表现出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造就时代伟人。一个人的德性往往不

彰显在大事业大成功中,它喜欢隐藏在生活的细节里;它也往往不

一定让人们经受极大的痛苦才能获得,它与你内心的良知同在。法

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学家、文学家卢梭说:“德性啊!你是纯朴的

灵魂的崇高科学,难道非要那么多的痛苦与工夫才能认识你吗?你

的原则不是铭刻在每个人的心里吗?为了认识你的法则,只要返求

自我,并且在感情宁静的时候谛听自己良知的声音不就够了吗?这

就是真正的哲学,让我们学会安心于此吧!”

做人切不可忽略细节,如果说一个人的大事业大成功是他的框

架和骨骼的话,那么若干“细节”就是他的血肉,是来自生活母体

的活性细胞。一个人往往因为好多优秀的“细节”,终于筑就了良

好的人品与德性。谁如果能从富兰林克遵循十三条戒律的细节与过

程中,用心思考,静静地品评,即使表面看来多是平凡无奇的举止,

也会从中得到深刻的修养。许多人的德性败坏是从不拘小节开始的。

德性就像一架时钟的发条,为了一个辉煌的目标,一分一秒不能松

劲,不放弃使命,不放弃责任,不放弃尊严??这些原则都不在豪

言壮语之中,而是在生命和生活的细节中体现。古人说:“勿以善

小而不为。”人品与德性的大厦不可能“拔地而起”,只能在一个

个的生活“细节”中长高。

(摘自《辽沈晚报》2012年3月15日) -- 理论 --

版次:[ 12 ]

修德贵修心

王晓河

修德贵修心

百善德为首。德行修养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做事之基和成才之道。“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修养做人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都是一个内化的过程,都需要内心的检省与改正、培养和提高。浇花浇根,育人育心,修德贵修心。强化爱心,有乐善好施之德;秉持虚心,有见贤思齐之德;常怀戒心,有兢兢以强之德??心之养,要在培养、涵养、保养、修养,使其受德、守德,心正而德彰,便是一个高尚的人。

修心要省心,心不能糊涂,不能纠结,清醒、开朗、开通、开明,方能有眼光,鉴别好坏,知其弃取,晓其进退,方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方能“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省在大处,学典明理,坚定信仰,守住良心,不为蝇头小利而鼠目寸光,不为荣耀光环而急功近利,在一些事上,既要“识得破”,又要“忍得过”。省在高处,做人素质要高,有层次;做文品位要高,有水平;做事效率要高,有能力。不鼠目寸光,不眼空无物,不以小胜而沾沾自喜忘乎所以,不为小败而怨天尤人一“泄”千里,始终不泯信念,不变初衷。

修心要洗心。 “物洗则洁,心洗则清”。洗涤心胸,一喻除去恶念或杂念,一喻改过自新。古人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要在心的洗礼。时时清理内心的垃圾,塑造高尚思想情操,内洗心胜过外洗身,“日日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洗心方式很多,可与圣贤对话,饱读诗书,在心内起化合作用,丰富心灵,圣洁心灵;可与朋友交流,多交诤友、贤友,砥砺精进,给力心灵,活力心灵;可多参与社会活动,参观英模展览,争当志愿者等等,净化心灵,升华心灵。

修心要练心。毕淑敏说:“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固坚强之心,就要经受住考验、锻炼和改造。林则徐曾有言:观操守,在利害时;观精力,在饥疲时;观度量,在喜怒时;观存养,在纷华时;观镇定,在震惊时。这些都是对心的考验和历练。必须吃苦练心,因为社会再进步、科学再发达,也不会天上掉馅饼,总离不开吃苦,思想刻苦,作风艰苦,苦中求乐,苦中觅甜,便是另一番境界。无论干什么工作,在多元化、多变化、多矛盾、多诉求的社会生态下,都需要耐烦练心,耐住烦,沉住气,认真细致,做到极致,这样才会有大胸怀、大气魄、大作为。

修德源于心,根在心,始于心。将心把持住、把持好方能奏效。自律是道德品行修养的一种境界,正心修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弃非分之想”,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立德坚定不移,养德锲而不舍,不

弃细小,点滴养成,就会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篇三:于 细 微 处 看 人 品

于 细 微 处 看 人 品

吕近溪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图大者,当谨于微。”意思是说做大事的人,对于每一件细微的事也应当十分谨慎。

的确,古往今来凡人品高尚者,他们的一举一动间皆是自己的个性,倘若有细心者稍加观察,便可得出这人的处世态度和人品如何。正如中国有一句老话“三岁看到老”,也正说的是这个道理,恰恰是于细微处,方可品出真正的人品。(提出论点)

我于细微处,赞那一份潇洒俭率。(分论点一)

南北时期已为一国大将的王罴,在客人削瓜皮削厚了一点后,一言不发地拿来吃干净,令客人羞愧万分。有一次使者来访,撕去薄饼的边缘才肯吃,王罴不悦地撤去餐食,怒斥“尔之选择,当是未饥!”(举例)。

仅仅是两个微不足道的细节,我却忍不住为这位将军的节俭直率叫好,作为衣食无缺的高臣,对待粮食尚且如此珍惜,甚至是放下面子捡瓜皮吃这样的事都能做出,不是真正的性情中人吗?且不论他立下的赫赫战功,只有品位了他不经意流露的小细节,才可知其真性情。 我于细微处,叹那一份粗心贪念。(分论点二)

二十世纪四大建筑师之一的密斯·凡·德罗曾笑谈自己成功是因为“魔鬼在细节”。可1907年美国库帕所做的一件事却恰反其道而行,因为一已贪欲而擅自更改桥梁长度,导致86名工人落水,仅11人生还,令无数人扼腕。(举例)

不免叹息道那样一位本可有大好前程的青年建筑师,却被自己一时的粗心而失了未来。但同时也不免庆幸,他所犯的错误及时已被扼止,仅由此可见他性子里就是一个大意贪婪的人,倘若他站到了更高的位置仍不改变的话,到时候怕是要酿成更严重的后果。倒不如现在给他敲个警钟,提醒他趁早“谨于微”。(析例)正反论证,增强说服力

我于细微处,看那一份冷静严谨。(分论点三)

曾有一家公司聘请人才,考题为“买2000支铅笔共需多少钱”。应聘者中有人回答:“110元。”有人答:“120元。”??主持人却只是摇头。直到最后一名青年从铅笔费、公交费、人工费??事无巨细地例举出113.5美元的来历。主持人才微笑着录用了他。那名青年便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卡耐基。(举例)

仅是一个小数点的差距,一个应聘,其余的全部落聘。这一个小小的细节,彰显的正是应聘者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和为人处世的哲学。经历笔试和面试时,他们的差异或许还不是很明显,但最后这一个小问题,却常能淘汰掉不够优秀者,留下思维最严谨、办事最谨慎的人。(析例)

恰可谓,于细微处看人品,自小事里品人格。(点题)

在今日的社会中,这一套道理同样受用——桌面总是干干净净的人必然是勤劳整洁;桌上一团乱麻的必然自己也是乱糟糟??也许也正是这一点一滴的细微小事,才练就了每个人不一样的人品与价值观,甚至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未来。(结合生活实际,让论点更有实际性)

改变自己的人品在一时间纵然很困难,但从小事做起,改变我们的细微举止却可以在朝夕间潜移默化。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向更好的小行为靠近,成为一个更完美的自己呢? 忽然间,我似乎有些明白傅雷为什么那么严苛地希望独生子能收拾好自己,做一个调和的人了。(心思缜密,回扣材料)

世上无小事,小事无细节。

愿你也可“当谨于微”,于细微处看见更美的人品!(点题,照应开头)

小 事 不 小

从小到大,总会有一部分人因为一些琐事被父母、老师责备,心生不满。觉得不就是点小事吗!为什么那么斤斤计较,依我看、小事不小!(从生活小事中提出论点,自然朴实)

小事不小,它能透露你的性情。(分论点一)

苏联著名宇航员加加林,之所以能在20多名宇航员中脱颖而出,有一个细节是不可忽视的,那便是只有他一个人在进飞船前脱了鞋子,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事却是考官选他的重要原因。(叙例,言简意赅)

考官之所以如此看重这个细节,很大原因便是这个细节折射出了加加林良好的个人修养,最重要的是、这是他严谨不苟的性格表现,试想、一个马虎苟且的人,如何完成进入太空这艰巨又精细的任务?所以加加林能成为进入太空宇宙空间站第一人,与他处处透露着严谨作风的行为息息相关,而非侥幸,不然他如何能完美地完成这任务?这还不足以证明小事不小吗!(析例,深入中肯)

小事不小,它能彰显你的人品。(分论点二)

一文钱误官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主考官会在意那一文钱吗?自然不会但那人贪婪的本质却因这踩住钱的行为,暴露无疑。(叙例)

一个人,他可以没有丰厚钱财、没有渊博学识,但至少要有人品,一文钱少、事也小,但足以彰显出人的品质,自然也会改变人的看法和评价,若让人轻视了你的人品,还有什么尊重可言,人品是为人根本,守住人品是最后的底线。如此还不足以证明小事不小吗!(析例)

小事不小,它能影响你的生活。(分论点三)

一个小职员,凭着一腔对公司的热情和忠诚,四处宣传公司的油价“每桶4美元”,这甚至成了他的绰号,当老板问及原因,他只说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公司行情,老板被他的一片真心打动,将公司的未来托付给他。(叙例)

这不仅是小事,甚至是别人耻笑的对象,却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这正得益于这背后他对工作的一片热忱,足以改变未来,这还不足以证明小事不小吗!析例)

“小事”,能透露性情彰显人品,影响生活,虽是小事、意义非凡,正因如此,我们应做好小事,以此修正我们本身的不足,以此完善自我。即使是小事,做好也绝非易事,需付出的也绝不比那些“雄伟大业”少。(画龙点睛)

现在,当你频频迟到、作业不交、做事拖拉而被师长批评时,请自省个人的人品和性情,做一个注重细节的严谨之人吧!(首尾呼应,再次点题)

议论文:引、议、联、结式模板解析

模板解说:

引议联结模式,是议论文写作比较常见的写作模板,尤其适合用来写材料作文或思辨性强的话题。 “引”,即引论,提出问题,一般写在第一段,要求从材料中引出恰当的中心论点。那么从哪些材料中引出中心论点呢?

①一句话。主要是一句名言、格言、警句、俗语,甚至谚语和哲理性的话。例如从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引出论点“提倡尊老爱幼”。

②一种现象。如从“逢年过节,大吃大喝,铺张浪费”可引出论点“成由节俭败由奢”。

③一件事情。如从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可引出论点“车祸猛于虎,生命价更高”。

引用时,三言两语,击中要害,干脆利落,恰当而迅速地引出中心论点。

“议”,即本论,分析问题,一般采用几个分论点的形式。每个分论点,语言要凝练、简洁,力求醒目,结构清晰,思路清楚。“议”是文章“猪肚”部分,要材料丰富,内容充实,有说服力。要采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方法议论,恰当地使用古今中外的名人名家事例做论据。除了摆事实外,还应有讲道理。可采用事理论据,如名人名言、格言警句、俗语谚语等。要有点辩证分析,符合哲学观点,短短几十字,还可防止将论点极端化以后出现漏洞。

“联”,就是联系现实生活,联系时事。或集体,或个人,反反正正,多角度、多侧面地阐述,还可指出论点在现实生活中的指导意义。

“结”,即结论,解决问题,总结全文。或以抒情句式发出鼓励和号召,或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和拓展。结尾部分切不可故意拔高做惊人之语,要精练有力,反对尾大不掉。

初学议论文,同学们可先比较议论文体与记叙文体的区别。议论文以“议”为主,重在讲清道理,事例是用来支撑论点的;记叙文以“叙”为主,重在情感真挚,以情感人。弄清两种文体区别后,同学们就得多揣摩例文:学习例文怎么立论、怎么提分论点、怎么举例析例、怎么画龙点睛??当然大家必须多读书多积累,才能做到观点鲜明,事例详实,论证有力。


细节中看人品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20852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