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旅游调研文章

时间:2016-11-02 12:50:58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旅游方面调研文章

【调研文章】关于发展我县文化旅游业的调查和思考

关于发展我县文化旅游业的调查和思考

政协固安县委员会

文化旅游业是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现代服务业,其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带动面广,已成为新世纪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国内外发展经验证明,文化旅游业可以有效带动多种行业、产业的发展,既是转方式、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的着力点,又能在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近些年来,国内外旅游产业的发展如火如荼,我县周边市县的旅游业也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相比之下,我县旅游业起步晚,进展慢,自身优势尚未得到有效发挥。为推动我县文化旅游事业快速发展,县政协于近期组成调研组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目前固安的文化旅游业尚处于起步培育阶段,但已初见成效。“十一五”期间,我县围绕做大做强温泉休闲、会展休闲、文化休闲等相关产业,编制完成了《固安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依托“五乡”品牌优势,着手实施龙头带动战略:以温泉开发为龙头,结合乡村旅游,打造生态旅游品牌;以刘凌沧郭慕熙艺术馆为龙头,打造人文历史品牌;以屈家营古乐为龙头,打造民间艺术品牌。目标是实现县域南部以温泉、农业观光、古乐为重点,北部以人文历史、果品采摘、固安工业区景观为重点的旅游整体

格局,形成一个以地热资源为基础,以旅游休闲产业为支撑的新经济增长极。同时,针对北京新机场的选址,正在积极谋划发展以空港为依托的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及现代高端服务业。目前,我县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但是,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我县对《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缺乏强有力的组织推动,实施力度小,进展缓慢,效果不明显,文化旅游基本上仍处于自然发展状态。县内旅游资源空间分布较散,旅游的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尚未建立,旅游产品较少。游客多是周末游、散客游、一日游。客流量少、时令性强、知名度低,难以形成一定的规模和气候。

以温泉旅游为例。我县已被命名为“中国温泉之乡”,温泉资源在国内亦属上乘。但开发利用还仅限于一般的“泡浴模式”,缺少大众化消费服务,温泉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养生功效尚未得到充分发掘,缺少固安自己的文化主题和特色招牌。目前,我县温泉旅游还只限于起步发育阶段。

二、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一)发展机遇

党的十七届六中会作出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高潮正在兴起。大好形势使固安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文化旅游的繁荣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

固安地处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北京、天津两大经济增长极辐射的叠加地带,环京津休闲产业带的形成,特别是北京城南计划

全面启动,南中轴文化建设的实施,对于固安充分利用自身文化旅游资源,加快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势必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

固安“十二五”规划中关于发展生态旅游业的规划,新一届县委领导班子关于建设“六大固安”、扶持“三大特色产业”、打造“高端服务业基地”的决策,以及环首都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首都新机场建设的启动,“微旅游”、自驾游的兴起等,都为固安县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二)区位优势

固安地处京津冀区域的核心部位,县城为“京南第一城”,距离天安门仅50公里。县境内道路四通八达,村村通油路,路路通高速。京九铁路、106国道、大广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廊涿高速公路及省道廊涿公路横穿东西,100公里范围内拥有3大国际机场和2大天然良港。这为固安广泛联接全国旅游市场,尤其是与北京这个国内最大的旅游客源地对接,提供了先天的有利条件。

(三)资源优势

1、自然资源:(1)地热矿泉水资源。固安县地热资源丰富,覆盖面积约120平方公里,地热水储量达76亿立方米,属国内少有的一类富热田,也是世界四大著名温泉之一,水质富含钡、硅、锶、锂等矿物质,具有很高的经济和医疗价值。温泉园区的建立,为地热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花木及梨园文化资源。 在南王起营村辐射带动之下,我县发展花卉种植近2万亩、300多个品种。县域东部拥有梨树两万余亩,桃、苹果等

其它果树1500亩。优美的生态环境既适合建造游览观光庄园,又可开辟文人创作新村,还可建立花卉果品现代化营销基地,吸引海内外大批游客前来。

2、人文资源:(1)历史文化资源。我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资源丰富。历代名人辈出,既有文坛巨匠,又有军事政治名家,还有宰相、状元、驸马、皇后和皇妃(韩婴、刘放、张华、张弘策、张尚柔、张缅、张缵、张绾、杨维聪、杨春元、于成龙、蒋鸿遇、刘凌沧等)皆名留青史,光耀固安。尤其是西晋张华,位居宰相,其后裔有十余人亦高居宰相之职。一县之内,宰相之多,全国少有。我县完全有条件打出“宰相之乡”的文化品牌。此外张华故里、督亢亭遗址、孙膑墓遗址、李牧点将台遗址、东岳行宫、李公祠等历史遗迹皆可深度开发,古为今用。(2)宗教文化资源。我县宗教门类较全,以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影响较大。佛教产物有金代王龙陀罗尼经幢、于沿村宝严寺塔基等。小冯村音乐会、屈家营音乐会,在中国古代音乐及寺庙音乐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民间工艺及非物质文化资源。固安柳编、焦氏脸谱、邢氏纸雕、金鸿珊内画等产品充满浓郁地方特色。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众多,其中国家级2个(屈家营音乐会、小冯村音乐会);省级4个(固安柳编、八卦掌、官庄诗赋弦、戳脚);市级10个(高跷、少林武术等)。此外,我县戏剧、曲艺资源丰富,官庄诗赋弦、十番、永定河安澜戏等更属稀缺文化资源。

(4)红色文化资源。我县近代对敌斗争历史内容丰富,光辉灿烂。林子里战斗、固安保卫战等一大批史料可作为开发红色旅游项目的重要内容。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与我县毗邻的永清县在旅游资源方面远不如我县,但起步早,发展快,收效颇丰。据报道,永清县今年端午和“十一”黄金周期间共接待各地游客7.4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56.2万元。永清县已涌现出杨家营等颇有影响的省级旅游示范村。我县与永清在旅游方面的差距从根本上说是思想认识上的差距。近年来,我县虽然已制订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但推进实施动力不足,在各级领导干部中缺乏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主导产业的共识,全社会关注和支持文化旅游业的氛围尚未形成,大旅游、大格局、大发展的观念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

(二)管理体制不健全

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涉及多部门、多领域、多行业,主管部门必须具备统筹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而目前我县旅游主管部门仅为在文体局的一个挂牌单位,难有作为。

(三)投资机制未建立

文化旅游业的大发展,需要充足的资金来源作保障。仅仅靠政府财政投入自主开发力量有限。必须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目前我县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尚不完备,财政投入较少,吸引社会资本和域外资本的力度较弱,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文化旅游开发机制尚未形成。

篇二:关于加快我县旅游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我县旅游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为加快我县旅游业发展,4月下旬至5月初,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通过实地考察、听取情况介绍、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就我县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基本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旅游业发展现状

“十五”以来,我县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坚持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着力发展旅游产业,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核心景区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旅游服务能力日渐增强,旅游宣传不断扩大,已开发出山水风光游、乡村游、休闲度假游、历史文化游、农业观光游等多个旅游产品,生态旅游特色日异鲜明。以“女娲故里、绿色平利、休闲家园”为旅游形象品牌,经过宣传推介,在市场上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女娲故里游、乡村游被省市列入精品旅游线路。全县“一城二区三线十村”的旅游框架初步形成,旅游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1、景区规划基本完成。全县已完成旅游目的地—县城、天书峡景区、千家坪国家级森林公园、女娲山景区、女娲山省级森林公园,长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龙头旅游村、长安茶镇等重点景区景点的旅游景点详细规划,为“一城二区三线十村”旅游布局的实施,提供了科学的建设依据。

2、旅游建设步伐加快。一是集中财力、人力,建设了龙头旅游村,并成为陕西乡村旅游的示范基地。二是多方筹措资金,积极招商引资,天书峡景区建设步伐加快。三是以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陕西重点集镇建设为依托的长安茶镇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四是八仙悟真观、琵琶岛、翠茗园、黄洋河漂流,西河朝阳度假村等一批景点,在“十一五”期间相继投入运营,推进了我县旅游业发展。

3、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目前,全县景区景点的水、电、路、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齐全,功能配套,能够基本满足游客对旅游基础设施的要求。随着境内襄安、安巫两条高速公路的开工建设,我县对外通达能力将进一步提高,为游客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出入条件。

4、旅游功能服务水平逐步提高。一是以“一河两岸、二环三区、四街五桥、湖光山色”为构架的山水园林县城建设日新月异,旅游目的地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二是全县共有

星级宾馆1个,普通宾馆12个,客栈12家,饭店28家,茶庄11个,茶楼2个,歌舞厅7个,洗浴中心1个,发展较高档次农家乐74家,旅游接待能力增强。三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鼓励发展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全县已开发生产女娲、八仙、绞股蓝、土特产四个系列近20种旅游商品。

5、旅游宣传不断扩大。一是女娲文化、茶文化的研究、挖掘、传播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二是充分利用西洽会、旅博会、农博会、龙舟节等大型节会活动,采取项目招商、平面传媒、文艺表演等形式,广泛宣传平利旅游形象,推介旅游产品。三是坚持主办“茶之旅文化节”,成立县文联、摄影协会、书法协会、同乡会、艺术团等文学艺术团体,构筑多形式多层次旅游宣传平台。

二、我县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信心不足。由于旅游业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回报前景存在不确定因素、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政策扶持等原因,致使人们对旅游业发展前景信心不足,在发展旅游业的切入点、突破点上目标不明确,把旅游业当主导产业来培育的共识不够广泛深入。

2、规划设计不全面。旅游规划单一,只有景区景点的建设规划,没有围绕旅游六大要素(吃、住、行、旅、购、娱)、三大构成要件(旅游资源、旅游基础、旅游服务)做全县旅游业总体规划。

3、工作机制尚未建立完善。旅游业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综合协调组织领导机构和推进落实的工作机制。部门联动,齐抓共建,合力发展旅游业的工作局面尚未全面形成。

4、发展缺乏市场主体。旅游业发展初期主要依靠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我县旅游开发主要靠项目支撑,由于项目建设政策性强,导致政府在旅游建设中,处于被动地位,同时,在市场运作中又缺少企业参与和市场资本进入,造成开发活力不够,景区建设、市场建设缓慢。女娲山景区建设中途搁浅,至今无法再次启动,平利女娲故里的标志迟迟不能树立。

5、服务能力不配套。旅游产业链尚未形成,三产不发达,解决游客吃、住、购、娱、行,满足不同类型、不同规模游客需求的接待能力较差;旅游商品研发深度不够,旅游元素不强;发挥旅行社在旅游市场上的作用不明显。

6、旅游专业人才匮乏。 旅游业发展缺少规划、管理、培训、经营等方面的人才,特别是旅游主管部门缺少专业技术干部,发展旅游业的人才队伍保障十分脆弱。

7、宣传效果不明显。旅游宣传针对性不强,缺乏系统规划和宣传特色。没有很好的把传统和现代宣传手段相结合,宣传效果不佳。

三、发展我县旅游业的建议

1、科学编制旅游业发展规划。围绕“一城二区三线十村” 基本构架,尽快制定全县旅游业中长期发展总体规划,用一个极具特色的规划来指导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规划要突出主题定位,同资源环境相协调,符合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旅游心理,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不断完善规划内容。要加强规划监管,严格执行规划,防止随意开发建设。长安茶镇规划应注入山水、历史文化内涵,将西岱顶、秦楚长城遗址、蜡烛山纳入其中,增强景区的看点和吸引物。天书峡景区产品比较单一,应增加游客森林探幽、河流探源、草甸徒步等体验性项目。

2、强化领导,建立和完善旅游业发展工作机制。制定平利县《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决定》,形成全社会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共识和合力。成立平利县旅游业发展领导小组,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制定旅游业发展工作目标责任制和激励政策,严格考核兑现,实行重奖重罚,强力推进旅游业发展。

3、多措并举,积极解决资金不足和开发主体单一的问题。一是吸引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进入我县旅游开发经营,借船出海,探索解决我县旅游业发展融资难的问题。二是抓住中央加大对西部大开发支持力度的机遇,加强项目包装,积极争取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三是围绕重点景区、田园风光线路,加紧编制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项目,纳入年度计划,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四是根据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发展旅游业的决定》,设立政府旅游业专项基金,以注入资本金、财政贴息等形式,拉动民间投资;对纳入财政预算的旅游宣传推广经费,在保证及时到位的同时,应随财力的增长和实际情况逐年增加;五是制定税收、土地、产业扶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全民参与旅游业发展。逐步形成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民间积极参与多元化的旅游业投资和运营格局,切实解决旅游业发展资金缺乏和开发主体单一的问题。

4、加快建设步伐,打造精品旅游景区。一是加快天书峡景区基础设施、核心景点和服务功能建设,确保明年10月1日开园,把天书峡景区打造成陕西著名的亲山近水、森林探幽、避暑度假旅游景区。二是以龙头旅游村为核心,抓紧做好其它9个村的规划设计,开发建设。在规划建设上要突出乡村性,体现差异性,把我县旅游村打造成西北

著名的产业观光、农耕文化、民风民俗、回归田园的乡村旅游景区。三是女娲山景区要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统一思想、狠下决心,再次启动建设,树立女娲故里标志,把女娲山景区建成始母崇拜、宗教朝拜、天象观光、人类繁衍场景的历史文化旅游景区,使之成为海内外华人祭祀人类始母的圣山。四是围绕山水园林县城建设,适时申报创建全国卫生县城,把平利县城建设为西北最佳宜居县城。积极招商引资,新建2个三星级以上的宾馆,一个旅游商品展销中心,一个大型商厦,引进旅行社,提高旅游目的地接待服务能力。

5、加大宣传推介,树立旅游形象。要坚持系统性、持续性,唱响“游女娲故里,品平利绿茶,赏美丽乡村”的旅游宣传口号。把传统和现代宣传手段相结,精心策划,增强宣传效果,树立陕西最美丽的乡村形象。一是为进一步渲染平利旅游的“兴奋点”,建议把平利县更名为女娲县,恢复建设女娲庙,聘请高僧座坛讲经,制造平利旅游的轰动效应。

二是坚持利用大型节会宣传平利旅游。把“茶之旅文化节”办成平利旅游宣传的标志性宣传载体。三是加强立体广告宣传。抢占先机,在客源市场的大中城市、机场、高速公路干线,设立巨幅永久性广告牌。四是实施“四个一”工程。利用名人效应,邀请文化艺术名家,唱红一首平利民歌、创作一部文学作品,摄制一部短片、制作一本画册,借名造势,提高平利的知名度。五是充分利用现代营销手段。启动运行平利旅游网,通过互联网,把平利旅游产品,方便快捷的传递给市场和消费者。六是主办大型体育活动。利用人们对体育的嗜好,申报主办全国甚至州际之间的登山、山地自行车、山地摩托车等大型体育赛事活动,提高景区的知名度。

6、整合市场资源,开拓旅游市场。依托我县周边大中城市、著名景区、过境高速公路,构筑大旅游圈,开辟大市场。一是根据省旅游规划,通过安康、西安市场,把平利旅游融入秦巴旅游带。二是通过襄安高速公路,把平利旅游融入武当山、张家界景区。三是通过安巫高速公路,把平利旅游融入大三峡旅游圈。四是吸引大旅行社在我县开办分社,发挥旅行社在景区和市场之间的通道作用。

7、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要有计划的组织旅游主管部门开展学习培训活动,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提高管理水平。二是招录旅游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为旅游管理部门补充“新鲜血液”,加强队伍建设。三是引进旅游规划、管理、策划等方面的人才,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四是依托县职业技术学校,培养一批导游人员,切实解决我

县旅游业发展人才匮乏的问题。

8、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平利发展旅游的基础就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田园风光。守山护水,保护生态,是旅游建设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我县两个主要景区均建在森林公园内,姿态万千的森林为游客提供了宜人幽静的旅游环境。为此,景区建设必须依照森林公园总体化规划进行,不得兴建破坏自然景观、地质遗址、人文历史遗迹和污染环境的旅游项目;最大限度地保护林木、林草、植被、地形和景物的原貌;对景区内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资源,要采取相应措施,认真加以保护。要加大森林公园的建设力度,力争将女娲山建设成国家级森林公园;蜡烛山林场为省级森林公园,西岱顶为省级地质公园和森林公园,发挥森林公园在旅游业中的应有作用。要高度重视水资源的利用,对全县的水资源要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做好亲水旅游项目,科学利用河流、湖泊、瀑布等水体,防止低水平开发。建议对坝河县城段的围水成湖景观,进一步完善项目设计,恢复坝河沙洲、浅滩、流水等自然景象,装饰河边步道,增加横穿河道的近水设施,使“一河两岸”成为县城居民和游客休闲戏水的乐园。

篇三:发展乡村旅游资源的调研报告(调研文章)

发展乡村旅游资源的调研报告

近年乡村旅游不断升温,悠久的农耕文明,诗意绵绵、古朴淳厚的田园之美,反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由此,我们应认识到,乡村景观,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具有自然与人文并蓄的特色。这是自然和悠久的历史、发达的农业赋予我们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乡村旅游资源堪称我国旅游大千世界中的一朵奇葩,其潜在的优势不容忽视。旅游界的有识之士应该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引起足够重视。

在新农村建设中,福泉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随着旅游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回归自然、体验乡村”的旅游观念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接受,同时“乡村旅游”也成为更多旅游者选择的一个旅游市场。一些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也在这种环境下迅速的发展起来,果园休闲、务农旅游、乡村体验等等一系列乡村概念的旅游项目在为旅游者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也成为福泉旅游市场中的一个亮点。

一、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是我市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及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主要有如下几点现实意义:

1、丰富了我市旅游资源。乡村有着丰富的、天然的旅游资源,如森林公园、奇峰异岭、河流水库、农村风光,多民族的风俗人情和历史名胜古迹,地方性土特产品和美术工艺品寓于民间。福泉的乡村旅游这几年正稳步发展。

2、发展乡村旅游可以疏散游客。乡村地域广大,景点分布不拥挤,旅游活动空间大,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条件。很多游客,在目前旅游意识比较滞后的背景下。出现了随大流的旅游趋势,尤其是节假日、“黄金周”。景点 “人满为患”,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呢?笔者认为发展这些地区乡村旅游堪为良方妙策。乡村的游客容量比较大,如能巧妙利用当地独特的旅游环境,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势必能吸引城市游客,减缓旅游热点城市的人口压力。

3、为振兴农村经济开辟了新途径。旅游业号称“无烟工业”。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开发一处景区,致富一方人民。它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加速农民致富的步伐。在旅游开发条件比较好的一些乡村,如能因地制宜,利用当地有特色的农村资源来发展乡村旅游业,将对当地经济发展和改善环境产生重要作用。

4、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旅游业本身属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它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强,发展乡村旅游业需要有“一条龙”的服务设施。不但需要有诸如导游、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外,还需要有宾馆、旅社、饮食服务、商场、旅游交通、文化设施等与之配套,这就为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创造了良好条件。发展乡村旅游可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5、发展乡村旅游业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一个地区的社会系统各个部门都会产生促进作用,在物质上、精神上都会带来可观的效益。如乡村旅游可以使与之有关

的食品、日用品、旅游商品、工艺品等乡镇工业得到发展;可以促进商品交换、商业繁荣、市场活跃;可以促进交通事业的发展,使闭塞的乡村对外开放,经济搞活;可以刺激当地农业的发展,特别是为旅游服务的农副产品、土特产品等将会得到较大的发展;可以促进乡村的建议,改善乡村的环境等;有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农村旅游景点的开发和建设,不仅可以美化和改善环境,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四面八方的旅客涌入,这种广泛的人际交流,会使人们的观念,习俗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它会逐渐改变农村旧有的生活习性,美化人们的语言、心灵,更新人们的观念;锻炼和培育起一批旅游业经营和服务的人才。总之,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所在地区整个社会综合体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二、 我市乡村旅游资源的内容及特色

我市乡村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各具特色的乡村自然风光。由于乡村所处地理位臵及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我市的乡村具有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如黄丝江边布依寨、双谷全国农业观光示范点等。

丰富多彩的乡村风俗民情。主要表现为各地节庆、习俗等方面的差别:每年斗鸡、斗牛比赛、6.24民族活动、杀鱼节等。

富有特色的乡村传统劳作。乡村传统劳作是乡村人文景观中精彩的一笔,尤其是在边远偏僻的乡村,仍保留有古老的耕作、劳动方式,有些地区甚至还处于原始劳作阶段。正因为如此,它

们会使当今现代文明影响下的旅游者产生新奇感,并为之吸引。这些劳作诸如做豆腐、捉螃蟹、赶鸭群、牧牛羊等等,充满了生活气息,富有诗情画意,使人陶醉留连。

三、 发展乡村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我市发展乡村旅游已有一定基础,但目前我市的乡村游产品规模并不大,而且尚处于补充地位,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政府还需要在规划、产品组织、市场营销、资金投入等方面进行规范、引导和支持。同时,发展旅游的乡村,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保持原有的特色,与城市生活区别开,从而保持其吸引力。

1、乡村旅游缺乏领导,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缺乏宏观指导,目前还停留在低层次的发展阶段,巨大潜力远未开发出来。

2、乡村旅游资源虽有良好基础,但在大部分县市还缺乏一个整体的科学规划。

3、乡村旅游资源与当地乡村经济建设的关系,仍有待进一步解决。如发展乡村旅游业必需同时发展旅游交通,旅游宾馆、旅游餐厅、旅游通讯以及解决水、电供应等。

4、乡村旅游业政策尚未配套。如保护政策、鼓励外商投资开发政策、投资开发政策、信贷政策、经济扶持政策、税收政策等。

5、目前乡村旅游业服务队伍数量少、素质低,如何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旅游服务,也是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四、开发我市乡村旅游业的构想

乡村旅游业是一项新的产业,必要制订一整套发展计划,包括长远规划和近期组织实施计划。从长远规划来看,主题是大产业意识,把乡村旅游业与乡镇企业同等对待,也可积极引进外资,兴建一批有特色的乡村旅游。在全盘筹划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开发乡村旅游业,首先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首先必须领导重视。

2、因地制宜,重点建设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目前,我市乡村旅游仍处于起步阶段,全面开发是不可能的,应该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在旅游资源质量高,交通运输条件好、经济基础比较好、旅游热点附近的乡村应加速旅游业的发展,重点开发有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建设风格独具的乡村旅游。

3、注重特色,精心设计乡村旅游项目。旅游开发不能搞“人有我有”、“千人一面”,而应扬长避短,充分表现和突出自我特色,这是旅游活动能否吸引游客的保证,也是旅游经济的生命所在。在设计乡村旅游线路及组织旅游活动中,应将其放在首位。乡村旅游资源的特色主要是在乡村文化景观上体现出来,在旅游线路的规划中应将这些内容作为重点。

4、加强乡村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业的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本的吃、住、行等问题,从吃来说主要是发展有地方特色的饮食业;从住来说虽然没有必要搞星级酒店,但必须保


旅游调研文章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8716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