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2014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2014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直接把最简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1、(2011江苏宿迁)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4,0)、B(0,2),现将线段AB向右平移,使A与坐标原点O重合,则B平移后的坐标是.
2. (2011江苏淮安)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a∥b,∠1=70°,则
∠2= .
3、若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将其固定,主要运用的几何原理是
4、如果电影院中“5排7号”记作(5 ,7),那么(3,4)表示的意义是
5、如图,给出了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平行线的一种方法,它的依据是
B
AE
B
C
G
D
(第5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6、将点A(—1,2)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B,那么点B的坐标是。7、在?ABC中,AB?3,BC?8,则AC的取值范围是。 8、如图,点O是直线AB上一点,且∠AOC=135度,则∠度。
9、如图,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E、F,EG平分∠BEF,若∠1=72°,?则∠。 10、如图,把长方形ABCD沿EF对折,若∠1=500,则∠AEF的度数等于 .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请选出来,并将正确一项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1、下列图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 )。
A
2
B
1
2
C
D
12.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1,2,3B.3,4,8C.5,6,10 D. 5,6,11 13、下列图形中,哪个可以通过图1平移得到( )。
图1
ABC
D
14、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 B.相交
C.平行或相交 D.平行、相交或垂直
15、下列图形中,正确画出AC边上的高的是()。
16、若用同一种正多边形瓷砖铺地面,能铺满地面的正多边形是( )。
A.正五边形 B.正六边形 C.正七边形 D.正八边形
17、有下列两个命题:①若两个角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相等;②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为30°和60°,
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说法正确的是()。
A.命题①、②都正确B
.命题①正确,命题②不正确 C.命题①不正确,命题②正确 D.命题①、②都不正确 18、如图,DH∥EG∥BC,DC∥EF,那么与∠EFB相等的角 (不包括∠EFB)的个数为()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A
F第(5)题
HGC
B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满分4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5分)如图,已知直线a、b被直线c所截,a∥b,如果?2?115,求∠1的度数。
?
b
a
20、(6分)如图,E点为DF上的点,B为AC上的点,∠1=∠2,∠C=∠D。
试说明:AC∥DF。 解:因为 ∠1=∠2(已知)
∠1=∠3,∠2=∠4( ) 所以∠3=∠4(等量代换)
所以 ( ) 所以 ∠C=∠ABD,() 又因为 ∠C=∠D(已知) 所以∠D=∠ABD(等量代换)
所以 AC∥DF( )
21、(6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顺次连结A(-2,0)、B(4,0)、C(-2,-3)各点,试求: (1)A、B两点之间的距离。(2)点C到X轴的距离。 (3)△ABC的面积。
22、(6分)如图,A点在B处的北偏东40°方向,C点在B处的北偏东85°方向,A点在C处的北偏西45°方
向,求∠BAC及∠BCA的度数?
23、(7分)如图,直线CD与直线AB相交于C,根据下列语句画图、解答。 (1)过点P作PQ∥CD,交AB于点Q(2)过点P作PR⊥CD,垂足为R (3)若∠DCB=120,猜想∠PQC是多少度?并说明理由
.
0
D
CA
B
24、(8分)如图,△ABC中,BD是∠ABC的平分线,DE∥BC交AB于E,∠A=60°,∠BDC=100°. 求∠BDE的度数。
B
25、(8分)已知: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AE是?BAC平分线.
?B?50,?DAE?10。
(1)求?BAE的度数;(2)求?C的度数.
E
D
C
?
?
人教版初一下册数学期中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直接把最简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1、(2011江苏宿迁)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4,0)、B(0,2),现将线段AB向右平移,使A与坐标原点O重合,则B平移后的坐标是 (4,2) .
2. (2011江苏淮安)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a∥b,∠1=70°,则∠2=
.
3、若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将其固定,主要运用的几何原理是 三角形的稳定性。
4、如果电影院中“5排7号”记作(5 ,7),那么(3,4)表示的意义是。
5
、如图,给出了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平行线的一种方法,它的依据是
A
A
O
B
E
B
C
D
(第5题) (第8题) (第9题)
6、将点A(—1,2)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B,那么点B的坐标是 7、在?ABC中,AB?3,BC?8,则AC的取值范围是。 8、如图,点O是直线AB上一点,且∠AOC=135度,则∠
9、如图,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E、F,EG平分∠BEF,若∠1=72°,?则∠。 10、如图,把长方形ABCD沿EF对折,若∠1=500,
则∠AEF的度数等于 1150.
D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请选出来,并将正确一项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1、下列图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 D )。
A
2
B
2
C
D
12.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C )
A.1,2,3B.3,4,8C.5,6,10 D. 5,6,11 13、下列图形中,哪个可以通过图1平移得到( C )。
篇二:201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题
七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若点P(x,5)在第二象限内,则x应是( ) A、正数 B、负数 C、非负数D、有理数
2、若y轴上的点P到x轴的距离为3,则点P的坐标是 () A、(3,0) B、(0,3)
AC、(3,0)或(-3,0)D、(0,3)或(0,-3) 3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4C
5
E
A 64的平方根是8
B 的平方根是2和-2
B
C 没有平方根 D 16的平方根是4和-4
4、下列能判定AB∥CD的条件有( )个.
(1) ∠B+∠BCD=180°(2) ∠1=∠2; (3) ∠3=∠4; (4) ∠B=∠5. A.1B.2C.3 D.4
5、下面生活中,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看成平移的是 ( ) A、时钟摆动的钟摆B、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C、随风摆动的旗帜D、汽车玻璃窗上雨刷的运动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一定在( ).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7、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的名字叫“海宝”,意即“四海之宝”。通过平移图中的吉祥物“海宝”得到的图形是( )
(海宝)AB CD
8、如果方程x-y=3与下面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的解为以是()
,那么这一个方程可
A、3x-4y=16 B、2(x-y)=6y C、D、
9、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是邻补角的是( )
1
A
2
1
2
C
D
B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0和负无理数 B、无理数是用根号形式表示的数 C、无理数是开方开不尽的数 D、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11、如图,AD∥BC,∠B=30°,DB平分∠ADE,则∠DEC的度数为( )
A. 30° B.60° C.90° D.120°
12、在实数3.1415926,,1.010010001??,
,,
,
中,无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3、-8是________的立方根,
的平方根是 。
14、点(-3,5)到x轴上的距离是_______,到y轴上的距离是_______。 15、将点(0,1)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4个单位后,所得点的坐标为________ 。 16、若∠1的对顶角是∠2,∠2的邻补角是∠3,∠3=45°,则∠1的度数为__ _。 17、把“内错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 B
A
D
18、若+∣b+1∣+(c+1)2=0,则a+b-c=。
19、如右图,要把池中的水引到D处,可过D点引DC⊥AB于c,然后沿DC开渠,
可使所开渠道最短,试说明设计的依据:;
20. 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ED与BC的交点为G,D、C分别在M 、N的位置上,若∠EFG=55°,则∠1=_______,∠2=_______.
21、a、b是两个连续整数,,那么2a-3b=________
22、已知=25,;则点A(a,b)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过程题(共56分) 23、计算(各4分)
(1) (2
)
24、求下列方程中x的值(各4分)
(1)9x2-16=0(2)(-2+x)3=-216
25、用代入法解下列方程组(各4分)
(1)
(2)
26、如图,已知AB∥CD,EF与AB、CD分别相交于点E、F,∠BEF与∠EF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求证:EP⊥FP。(6分)
27、(6分)多多和爸爸、妈妈周末到动物园游玩,回到家后,她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了动物园的景区地图,如图所示。可是她忘记了在图中标出原点和x轴、y轴。只知道马场的坐标为(-1,-2),你能帮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求出其他各景点的坐标?(
图中每个小
A
E
BP
C
FD
正方形的边长为1 )
28、已知2a-7的平方根是±5,2a+b-1的算术平方根是4,求-+b的值。
(5分)
29、、如图所示,已知AB∥CD,分别探索下列两个个图形中∠P、∠A、∠C的关系,请你写出
来。并证明你的结论。(8分)
AP
B
A
PD
B
30(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3个点:A (-1,0),B (3,-1),C (4,3);
( 2) 顺次连接A,B,C,组成△ABC,求△ABC的面积.(7分)
篇三:2015年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及答案
2015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
七 年 级 数 学
一、选择题.(每空3分,共18分)
1.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
若∠
1+
∠
2=100°,则∠BOC等于 ()
A.130° B.140° C.150°D.160° 2.如图,把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1=20°,那么∠2等于( )A.30° B.25°C.20° D.15° 3.如图,若在中国象棋盘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帅”位于点(-1,-2),“马”位于点(2,-2),则“兵”位于点( )
A.(-1,1) B.(-2,-1) C.(-3,1) D.(1,-2) 4.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
A.冷水加热过程中小气泡上升成为大气泡 B急刹车时汽车在地面上的滑动 C.投篮时的篮球运动 D.随风飘动的树叶在空中的运动 5.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为( ) A.3 B. 3.14 C. 4 D. ?22
76.若a2=9, =-2,则a+b=( )
A. -5B. -11C. -5 或 -11 D. ?5或?11
RN 七年级数学 -1- (共 6页
)
二、填空.(每小题3分,共27分)
7.把命题“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一大门的栏杆如右图所示,BA⊥AE,若CD∥AE,则∠ABC+∠BCD=____度.
9.如右图,有下列判断:①∠A与∠1是同位角;②∠A与∠B是同旁内角;③∠4与∠1是内错角;④∠1与∠3是同位角。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10.在数轴上,-2对应的点为A,点B与点A的距离为,则点B表示的数为_________.
11.绝对值小于的所有整数有_____________.
12.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0)、(0,2),若将线段AB平移至A1B1,点A1B1的坐标分别为(2,a)、(b,3),则a+b=____________.
13.第二象限内的点P(x,y),满足|x|=9,y2=4,则点P的坐标是______. 14.若x3m-3-2yn-1=5 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n=__________
15.平方根节是数学爱好者的节日,这一天的月份和日期的数字正好是当年年份最后两位数字的平方根,例如2009年的3月3日,2016年的4月4日,请你写出本世
RN 七年级数学 -2- (共 6页)
纪内你喜欢的一个平方根节: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题中所举例子除外)
70分)
16. 解方程组(8分)
?2x?y?5?
2x?3y?4?? ?x?y?1?3x?2y?
6
17.(6分)如右图,先填空后证明.
已知: ∠1+∠2=180° 求证:a∥b
证明:∵ ∠1=∠3( ),
∠1+∠2=180°() ∴ ∠3+∠2=180°() ∴ a∥b( ) 请你再写出一种证明方法.
RN 七年级数学 -3- (共 6页)
18.(7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BC三个顶点的位置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
(1)请画出△ABC沿x轴向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沿y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的△A
′
B
′C′(其中A′、B′、C′分别是A、B、C的对应点,不写画法)
(2)直接写出A′、B′、C′三点的坐标: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3)求△ABC的面积。(6分)如图所示,火车站、码头分别位于A,B两点,直19.
线a和b分别表示铁路与河流.
(1)从火车站到码头怎样走最近,画图并说明理由;
(2)从码头到铁路怎样走最近,画图并说明理由; (3)从火车站到河流怎样走最近,画图并说明理由.
RN 七年级数学 -4- (共 6页)
20. (6分) 计算:
32
=_____,
0.72
=_____,
2
32
?6)=____,=_____,(?)2=______,
4一定等于a吗?你发现其中的规律了吗?请
(1)根据计算结果,回答: 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2)利用你总结的规律,计算
a2
2
(3.14?)
21. (6分)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F⊥CO,∠AOF与∠BOD的度数之比为3∶2,求∠AOC的度数.
RN 七年级数学 -5- (共 6页)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题人教版》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5239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上一篇:2016山西大同中考成绩查询
- 下一篇:2016成都查零诊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