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案
第一节 生物的基本特征
主备人:王盈盈 审稿人:王悦之、王盈盈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起始节。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在识别身边生物的基础上,描述生物的生命现象,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说出生物的基本特征。学生对于生物的生命现象已有不少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任一种自己熟悉的生物,形成一个基本观点:只有具备这些特征的物体,才是生物。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描述身边的生物,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2、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二)能力目标
1、通过事物的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情感目标
关注生物,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生物的生命现象及生物的基本特征
四、教学难点:
生物某些基本特征的归纳和理解
五、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采用多媒体电教手段,配以影像资料展示,使知识信息的传递立体化,综合利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认识功能。
2、启发诱导法。适时指导、点拨,严密掌控学生思路,推动学生对知识的认知。
3、实物教学法。借助画图、器官模型,提高学生感性认识。
4、自主学习法。教会学生如何根据现象提出问题,查阅资料、综合思考解决问题。
六、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多媒体屏幕呈现:绚丽多彩的大自然:空中有白云、飞机、太阳,还有蝴蝶、小鸟。远处有山林、草地,草地上有大大小小的蘑菇。近处有一只母鸡领着一群小鸡在觅食,小狗趴在旁边吐着舌头。还有一座小桥,水中有游鱼、水草。
从学生熟悉的画面引入,目的是使学生从学习一开始就感到亲切、有趣,并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问题导学一:我们身边的生物
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本24-25页第1、2自然段,展开小组讨论,找出以下问题答案:
画面中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为什么?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后回答:飞机、白云、太阳、山石、桥、水等是非生物,因为它们都没有生命;蝴蝶、小鸟、草、鸡、狗、鱼、蘑菇等是生物,因为它们都有生命。
问题导学二:
1、为了加深学生对生物的理解,让学生列举自己熟悉的生物。
2、大屏幕展示一些有代表性的生物标本、图片。学生说出名称。
在学生视野充分拓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众多的生物简单分类,明确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真菌、细菌和病毒等五类。
过渡句:现在已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200多万种。它们的形态、大小和生活习性各不相同,但在千差万别中却存在着共性:他们都是有生命的。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呢?
问题导学二:生物的生命现象
出示一盆生长旺盛的含羞草A和一盆塑料质的含羞草B,让学生判断哪一盆是生物,并列举它是生物的理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并进行评比,看哪一小组列举的理由多而合理。学习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在这个环节中,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总结出生物具有生长、呼吸、排出废物、摄取营养物质、繁殖、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等生命现象。生物的各种生命特征的总结,依托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提取和运用,从中品尝到了主动获取知识的乐趣,营造了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空间和气氛,为以后的课堂中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七、要点梳理
学生自己动手,盘点本节课所学知识要点,画出知识树,之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换所列知识内容,相互补充并展开讨论,对本节课知识点进行全面回顾。
八、盘点收获
重新播放ppt文件,展示本节课知识内容,梳理全部知识要点,同时强调重难点,加深学生理解,巩固课堂所学。
九、达标测试:(见导学案)
十、教学反思
篇二: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案
课时课题: 生物的基本特征(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2012-9-4星期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描述身边的生物,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2、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重点、难点)
(二)能力目标
1、通过事物的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情感目标
关注生物,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
课前准备:一盆生长旺盛的绿色开花植物A和一盆塑料质的绿色开花植物B;一些有代表性的生物标本、图片;学生查找与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多媒体屏幕呈现:绚丽多彩的大自然:空中有白云、飞机、太阳,还有蝴蝶、小鸟。远处有山林、草地,草地上有大大小小的蘑菇。近处有一只母鸡领着一群小鸡在觅食,小狗趴在旁边吐着舌头。还有一座小桥,水中有游鱼、水草。
从学生熟悉的画面引入,目的是使学生从学习一开始就感到亲切、有趣,并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一:我们身边的生物
画面中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为什么?
自主合作、探究交流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后回答:飞机、白云、太阳、山石、桥、水等是非生物,因为它们都没有生命;蝴蝶、小鸟、草、鸡、狗、鱼、蘑菇等是生物,因为它们都有生命。
1、为了加深学生对生物的理解,让学生列举自己熟悉的生物。
2、大屏幕展示一些有代表性的生物标本、图片。学生说出名称。
在学生视野充分拓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众多的生物简单分类,明确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
过渡句:现在已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200多万种。它们的形态、大小和生活习性各不相同,但在千差万别中却存在着共性:他们都是有生命的。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呢?
二:生物的生命现象
出示一盆生长旺盛的绿色开花植物A和一盆塑料质的绿色开花植物B,让学生判断哪一盆是生物,并列举它是生物的理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并进行评比,看哪一小组列举的理由多而合理。学习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解疑释惑、评价概括
在这个环节中,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总结出生物具有生长、呼吸、排出废物、摄取营养物质、繁殖、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等生命现象。生物的各种生命特征的总结,依托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提取和运用,从中品尝到了主动获取知识的乐趣,营造了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空间和气氛,为以后的课堂中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当堂训练、巩固达标
助学第2、3页
板书设计
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
一 、我们身边的生物
二、生物的生命现象
1、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5、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6、生物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存在的问题: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部分学生表现不积极,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自信心差,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寻求解决方法。通过教学, 还使我认识到学生拥有知
识的量和创造想象力超过我原来的想象,我们教师应该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做新课程教学中的“有心人”和“多心人”。
篇三:初中生物第一章生物的基本特征 教案
教学目标:什么是生物?生物有哪些特征呢?
年级:七年级
为什么说机器人不是生物?请说出你的理由。
答:因为机器人不像其他生物一样是由细胞构成的(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也不存在构成细胞的有机物,同时,机器人不具有营养、呼吸、排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因此机器人不是生物。
1.生石花的肉质叶看起来像石头,为什么说它是生物?
答:尽管生石花的肉质叶看起来像石头,但生石花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例如,从观察中可以看出,生石花的肉质叶与仙人球的肉质茎类似;生石花能从小长大;生石花能开出各种颜色的花,还能结出种子,表明它能进行繁殖;生石花长有根,可以从土壤中获取水和无机盐,等等。查阅生石花的资料可知,生石花是一种植物,因此,它就是生物。
2.岩洞里的钟乳石能慢慢长大,为什么说它不是生物?
答:岩洞里的钟乳石尽管能慢慢长大,但这种长大与生物的生长是不同的,它是一些无机物慢慢堆积的结果。同时钟乳石没有生物所共有的特征,如具有营养、呼吸、排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繁殖、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因此钟乳石不是生物。
3.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生物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可以看它是不是“活”的,看它是不是具有生命现象。即看它是否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的共同特征: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除病毒以外)。
3.(1)珊瑚不是生物,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珊瑚虫才是生物,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解析:珊瑚是珊瑚虫的尸体和珊瑚虫排泄物堆积形成的。
因为生物体
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也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生物体都有应激性。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生物生活中需要营养物质,生物生命活动需要进行呼吸。珊瑚不具有以上特征,所以珊瑚不是生物。
(2)浅水区可获得较多的阳光,有适宜的温度,有利于藻类的生长,可以为珊瑚虫提供更多的氧气。因此,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
解析:首先需要说明,其实一般珊瑚都是在寒潮和热流中间地带比较多,并不是温暖水域,温度过高珊瑚就会死亡。之所以是中间地带是因为寒潮和暖流交汇的地方富含大量的养分,这时会出现大量的浮游生物,而这些浮游生物就是珊瑚虫的食物,这样就便于生长。并且珊瑚虫是一种古老生物,对环境的依赖很强,所以对温度非常的敏感,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引起死亡。之所以在浅水区,是由于珊瑚虫是和一些藻类共生的,珊瑚虫的排泄物就是藻类的有机肥,而藻类通过光合作用提供珊瑚虫氧气,而光合作用必须要有阳光,而深水区域阳光是很少的。
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想一想.议一议
这段文字中说到哪些植物?又提到哪些昆虫和鸟类?它们栖息的环境有什么不同?
答:文中提到的植物,有的是具体的植物名称.如皂荚树、桑椹,有的是一类植物的总称,如菜、树、菜花、草。文中提到的昆虫及其栖息环境是:蝉(树上)、黄蜂(伏在菜花上)、油蛉(泥墙根处)、蟋蟀(泥墙根处)。文中提到的鸟类及其栖息环境是:叫天子(云雀)(草从中)。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教学设计
山东省阳谷第三中学 高级教师 王文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对生物与非生物区别并举例,归纳出生物的基本特征。
2、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难点和重点
重点:
1、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
《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案》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3581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上一篇:妈妈别哭观后感
- 下一篇:公务用车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