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

时间:2016-08-25 12:46:51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

小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22、《窗前的气球》

教学反思

《窗前的气球》一文讲述了科利亚得了传染病,住进了医院,医院规定:谁也不能来看他,他也不能到病房外面去,科利亚觉得很没有意思。之后米莎等小朋友通过一个飘在窗前的红气球给躺在病床上的科利亚送去问候,送去关爱,这个红气球,对于生病的科利亚来说就是一张笑脸,一阵惊喜。它代表了科利亚和同学们之间珍贵的友谊。窗前的气球净化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引领着孩子们打开想象的大门,飞向真情的天空。

1、教学中抓住课文的重点“一个窗前的红气球,对躺在病床上的科利亚来说,就是一个惊喜,就是一声问候。”激发学生情感,提出问题,把学生带入文本的情境。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使学生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涵,理清课文线索。

2、初步感知课文之后,再次激发学生阅读欲望,让学生深入阅读中发现问题。让学生联系自己生病时的感受,以我心比他心,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学生逐渐读出情感,读得到位。并让学生参与评价,在评价中提高朗读能力。

3、激发联想,注重语言表达,这节课我在多处环节,给学生搭建说话的平台。比如让学生说的:你觉得同学们会通过这个气球给科利亚说什么?等等。再比如说:在用“高兴地”说话时,我先让学生想一想你在什么情况下会很高兴,给学生创造一个想象的空间,然后再让学生用“高兴地”来说话。学生表达很全面、而且语言很有创意。

4、扩展延伸,深化主题,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从让学说的“如果你是科利亚的同学,你会用什么办法来问候他?”到“你是怎样关心、问候身边的人的”再到为“远方的朋友献的爱心,让孩子的感情有“小爱”到“大爱”。

篇二: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充满童心童趣、至情至真、很能发现“真善美”的课文。红气球是孩子平时喜爱的玩具,可在特殊时刻却成了小伙伴们传达内心感情的工具,从孩子们天真的想象和行动看到了孩子们心灵的纯洁、感情的纯真。红气球是伙伴们天真活泼、想象力丰富的表现,红气球是伙伴们的笑脸、真诚的问候……教学生阅读时,既要体会人物的感情变化,真挚感情的理解,又要让学生释放、表达出自己的天真浪漫和童真,体会生活的“美”,语文的美。

在教学本课时,我从猜谜导入,揭示课题。第二环节是重点研读1、2自然段。孩子们初读课文,老师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对于课文的内容,则在初读时通过“窗前的气球是谁放的?他们为什么要放这个气球?”这个问题串起来让学生感知。

一、字词识记,形式多样

生字的多样识记。二年级的识字量比较多,也是教学的重点,可二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较难持久停留,在课堂中为了让学生保持住最佳学习状态学习生字,形式就需要变得妙趣横生一些。因此我设计生字以气球娃娃的形式呈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快乐识字,让枯燥无味的生字教学变得生动起来。通过同桌“你指我认”、开小火车、交流识记方法、朗读词语等形式加以巩固。

词语的感情朗读。在词语的朗读上,我一开始把握得并不好,只是达到了“正确流利”,忽视了词语也是灵动的,呈现出不同的状态的,在后来的磨课中,我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通过演一演读好“发呆”、想一想读好“逗人”等方式把重心转向了词语的感情朗读的指导上。

二、创设情景,激发联想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

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用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课文留有许多的空白点,如:科利亚独自躺在病床上的孤独心理,同学们在升起气球前的争论,小伙伴在拉动气球的言行和心愿……这些空白点能为孩子们提供想象的空间,同时这些空白点也是学生们理解文本中小伙伴对科利亚的真挚情感的突破点、语言表达的生成点。一开始我让孩子们找一找含有“病”的词语,细细品读,“科利亚病了,他得的是传染病,躺在病房的病床上”,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生病时是怎样的感受,有没有人陪伴;继而转到文中的小科利亚,在留白处让学生展开联想“如果不是病了,科利亚可能在……”,以快乐学习、生活的多姿多彩的情景来对比当下的孤单寂寞,这些心得和领悟溶入了学生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是与课文情感相碰撞产生的火花;找一找科利亚躺在病床上的相关句子,设计说话训练,说说“科利亚希望从窗户外望见什么呢 ?”由此把文中的“真没意思”换成自己生成的体验和语言。

三、指导朗读,加深感悟

语文课上就该书声琅琅。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书中感受到了气球带给科利亚的快乐,从“真没意思”到“高兴地笑了”,让学生通过一次次的朗读体会窗前的气球带给我们的浓浓真情。

体会科里亚的心情是这一课时的重点。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科利亚的孤独和烦恼,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生病时的感受和心情。由于这些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所以学生说了很多,有的说很难过,有的说不去上学呆在家里很无聊。有了自己的感受做铺垫,学生也就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科利亚孤独、伤心。当学生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与课文情感相碰撞产生了情感共鸣之后,学生读起课文来就声情并茂了。孩子们以角色体验来解读文本,读好了“谁也不准……他也不能……”、“静静地、呆呆地、一角天空”等词句。以朗读表达感悟,再以感悟既

进朗读,这些心得和领悟溶入了学生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是与课文情感相碰撞产生的火花、产生的共鸣。

当孩子们沉浸在科利亚孤单难熬、度日如年的心境中时,课件忽然出示一个“摇摇摆摆、一上一下飘动”的气球,孩子们立刻笑逐颜开,为红气球而惊喜,为科利亚而欣慰,为小伙伴的招儿而感动。

我和孩子们一起感受着科利亚的孤独,分享着科利亚的快乐。整节课,我们以一个“病”字为切入口,由字到词再到句,一个“病”字牵出了孩子那么多的情感,那么多的体悟。

当然,通过实际课堂,我也发现、认识到诸多不足之处:

一、评价语太单调

“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足以可见,教师语言水平的高低、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优劣。许多特级教师之所以能染个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是因为他们精彩的课堂评价语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产生了心与心的交流,这样的课堂才有活力!但是在课堂上,特别是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时,我的评价语总是显得比较单调匮乏,不能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有针对性的评价,不能通过从回答的学生让其他学生受到启发或者吸取优点,这是我今后在教学中还需要努力的地方。

二、朗读指导不够到位

每一次朗读都要有目的,但我在一些环节把握得不够好。课文留有许多的空白点,如:科利亚独自躺在病床上的孤独心理,同学们在升起气球前的争论,小伙伴在拉动气球的言行和心愿……这些空白点能为孩子们提供想像的空间,同时这些空白点也是学生们理解文本中小伙伴对科利亚的真挚情感的突破点、语言表达的生成点。但是在利

用这些空白点与朗读结合时,只是单一的指名读、齐读,没有采用多种形式比如范读、赛读,对一些尚有进步空间的学生的朗读没有进行针对性地指导,如此一来,有部分句子的朗读情况就不尽如人意。

三、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这方面,教师需要突出训练学生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和自读能力。 或许,在我的教学中,多一些童真的语言,多一些有趣的讲解,少一些生硬的目标,少一些理性的分析,那将会有另一种课堂的呈现,另一种教学的效果吧。

篇三:22《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

22《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

实小董昌凤

授完《窗前的气球》一文后,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觉得收获颇多!

1、由图到文,自然过渡,突破重点。这是一篇记事的小文章,篇幅虽短,却蕴含着让我们成年人仍念念不忘的童年友谊!怎样使孩子们通过感悟来领悟文本的内涵?我注重发挥了课本插图的作用。一幅心理难过的图片和一幅带来惊喜的图片巧妙的把故事情节贯穿在一起。既在情节上作了自然的连接,又很好的点明了重点,一举两得。

在处理第一幅图时,我侧重学生的感官体验(既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生生活中生病时的体验相结合,以我心比他心,作了情感的迁移。然后在读中体验,在朗读中加深感悟,升华情感。看后说,说后读,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体现了知情意的统一。

在引出第二幅图之前,我巧妙的扔下了一个包袱(在同学们沉浸在对科利亚的深深同情之中时,老师语音提高说:“此时的科利亚却得到了一个惊喜?)于是就顺势打出第二幅图。

第二幅图由图到文,然后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并注意了学生边读边思考,渗透了只有认真积极的读书,才能有所收获的理念,让孩子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同时,我还强调了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指名学生在全班交流时,没有认可一种看法,而是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谈自己的认识,体现了阅读的个性化。在这个环节,我还巧妙的穿插了语言训练,如用“可爱的、高兴地”练习说话;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如想象楼下的同学的所说所做。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把握了理解课文的重点与能力训练的重点,处理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2、识字是本年级的教学重点,在处理识字的环节时,用了由字到词、打乱顺序记、自由记和一起记、交流记字方法等多种方法加强记忆。但是在词语的拓展上有些欠缺,应该让学生多组几个词,多说几句话,让单纯的识字生发开来,

让学生经历积累词语这一过程。

3、一个很大的遗憾,就是在突破第四段时,学生想象了同学们在楼下的说与做时,本来是想让他们悟出文中的一个词“指手画脚”,然后体会用词的准确,同时指导写小练笔时用每个词都要细细揣摩。丢失了一个恰到好处的教学时机。

4、学文后引导了学生情感的延伸,让学生自主想别的问候方法,然后用语言表达对科利亚的祝福。表面上是训练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实际上是想让学生关爱他人。所谓教语文也是教做人。但是事后我总觉得这种情感并没有深入到孩子们的生活,应该在让学生把自己与同学之间的能体现友谊深厚的小事讲一讲,这样的话,也给课下的小练笔引了路子,情感挖掘的更有深度。

5、教师的粉笔字还需再强化;驾驭课堂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当我班学生给我提出丢字的错误时,我就有些慌,虽然应付过来了但还是觉得效果不是很满意;过渡语要进一步推敲,让巧妙的过渡使课堂浑然一体。

6、由于挖掘重点段时,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花费了较长的时间,致使后面的“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听”的既个性又回归整体的朗读没有实现,觉得授课后的整体性不强。


窗前的气球教学反思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2867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
付费后即可复制
限时特价: 5元/篇原价10元
在线支付
联系客服
复制成功!
付费成功后,若无法使用请联系客服 客服微信号 p00852-1 长按微信号可复制 便于您搜索 打开微信
在线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2:30 14:00-18:30 周六 9:00-12:30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支付成功 已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