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明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及经验教训

时间:2019-09-10 11:38:29 来源:免费论文网

明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及经验教训 本文关键词:集权,经验教训,初中,制度,影响

明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及经验教训 本文简介:三、明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及经验教训    明初的集权政策对后世的影响颇深,收到的成效也不尽相同。    (一)顺应历史发展的集权政策    朱元璋鉴于元末明初经济上的无比凋敝与官场上自元以来就屡禁不止的贪污之风,对明初的官员贪污问题采取及其严苛的处理手段,客观来说这项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始自元末

明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及经验教训 本文内容:

三、明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及经验教训
  
  明初的集权政策对后世的影响颇深,收到的成效也不尽相同。
  
  (一)顺应历史发展的集权政策
  
  朱元璋鉴于元末明初经济上的无比凋敝与官场上自元以来就屡禁不止的贪污之风,对明初的官员贪污问题采取及其严苛的处理手段,客观来说这项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始自元末的无官不贪之颓势,净化了明初的官场。据《明史·循吏传》记载,终明一朝,忠勤廉洁之官员共百二十人。其中洪武至宣德一百余年间,就有一百余人。可见明太祖朱元璋的重典治吏的确在很大程度上澄清了明初的吏治。维护了明朝的统治根基。宏观来看,这一政策的客观效果,积极方面是主要的。
  
  首先,澄清了吏治。明初基本做到了法纪严明,吏靖民安。“一时守令畏法,洁己爱民,以当上指,吏治涣然丕变矣。下逮仁、宣,抚循休息,民人安乐,吏治澄清者百余年。”②其次,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朱元璋的反腐政策恢复了明初的社会生产力,把一个“遗骸遍野”,的社会改变成了一个“榛莽之地在在禾麻,游散之民人人钱鍑。”“百姓充实,府藏衍溢”的国家。
  
  (二)逆潮流而动的集权政策
  
  1.屠杀功臣政策
  
  朱元璋为巩固其专制统治而屠戮众勋戚,造成“明初勋臣为之一清”的局面。
  
  在如何填补明初诸功臣死后所遗留下来的空缺时,朱元璋选择了分封制。“惩宋元孤立,宗室不竟之弊”,封建诸子为王,使其“外卫边陲,内资夹辅”,“慎固边防,翼卫王室”.洪武二年,朱元璋开始了对诸王的分封,洪武年间,共分封亲王二十四位。所封亲王于洪武十一年后陆续就藩。随着分封诸王之制的实施,朱明皇室据守在北方军事重镇及国内城邑,构成了一个以皇帝为核心的庞大而稠密的皇室网络。
  
  但是从整个社会的不同角度去分析,分封制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分封诸王带来的后果更多是给整个明朝社会经济以及精神而带来的深远的恶劣影响,并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
  
  朱元璋分封诸王时授予诸王典兵权。诸王府都配备完整的兵制,亲王们都拥有着指挥权。诸位亲王所拥有的实际兵力可依据所封辖地的重要程度区分。“少则三千,多则万九千人。”洪武年间,驻守边疆的藩王均手握重兵。靖难之役中,由于朱元璋屠戮功臣过甚,这时存活于世的武臣寥寥无几,建文帝对抗燕王朱棣,只能举残存的洪武勋贵耿炳文、李景隆为大将,又加封少壮武臣平安为历城侯,令魏国公徐辉祖“以肺腑领朝班。”但由于堪用之将实在捉襟见肘,因此只能落得家破人亡、不知所终的下场。 其二,洪武九年规定:“亲王岁禄:支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四十匹,冬夏布二千匹,盐二百引,茶千斤,绢五百匹,丝三百匹,纱罗各百匹。马料月支五十匹。”①史料表明,洪武朝,藩王共 58 人,但是崇祯十七年(1644 年)王府人口已经达到了 20 万。据统计,其实到了明天启四年(1615 年)诸位藩王的俸禄就已经占国家经济收入的 143.338%,据《明会典》载,洪武二十六年(1393 年)为国家税田总额为 8507623 顷。但是到了弘治十五年(1502 年)田亩总额已经锐减到 42228518 顷。社会矛盾异常激化。
  
  2.明初的特务政治
  
  朱元璋设立锦衣卫与校检,构建特务网目的是巩固其集权统治。锦衣卫作为一个特殊的司法机构在实施与实际操作这些职能时对明代法律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一方面协同、参与明代治安,平抑物价,对社会的治安的维持和明代社会生活的稳定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它又参与并干预明代司法,具有逮捕、审判的权利,使得法司的审判权被闲置,极大地损害了司法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损害了明代司法制度。由于不受司法系统的约束,无形中加大了锦衣卫逮捕人犯的随意性,令洪武年间冤案迭起,加大了社会的恐慌程度。再者,锦衣卫拥有皇帝给予的特权,在皇帝的默许下,胡作非为、贪赃枉法,造成社会混乱不堪。严重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秩序。所以说,厂卫制度是间接引起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3.海禁政策
  
  纵观洪武时期的海防,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已呈现出日渐消极保守的趋势。就海防建设而言,洪武初年明太祖实行水路并防的海防战略,一方面积极建设水军,派中央直属水军和地方水军定期出海巡捕,另一方面积极加强海岸防御,设卫所,建堡寨、墩台等海岸防御设施,这是一种明智之举,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海防部署。但从洪武八年开始,随着沿海各位所的建立,明太祖的海防部署战略趋于保守了,更偏重于海岸防御,忽视海上防御。另外,“海禁”政策是明太祖为解决倭寇问题而采取的措施。其主观动机是好的,但实际效果极差。从国防的角度来说,这种政策是明太祖为巩固新生政权而采取的一种极为消极保守的海防政策,是一种放弃海权的海防政策。15 世纪初,世界形势开始发生变化,西欧国家开始通过海洋扩张的途径获得迅速发展,而朱元璋的继承者们却厉行“海禁”政策,限制中国海外贸易的正常发展,对明代的海防事业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造成了十分有害的影响。清承明制,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更使中国昧于世界大势,是中国的海洋力量一步步走向衰落。可见,明初洪武时期海防政策的消极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三)由朱元璋的反腐政策得到的启示
  
  朱元璋的反腐政策,不仅仅停留在严苛的刑罚上,朱元璋创立的六科给事中制度与巡按御史制度用以监察官员们的贪腐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官员贪腐,净化了明初昏聩的官场,使得社会生产力得以迅速恢复,同时,朱元璋还非常重视在全社会实行道德教化,其所颁布的《定礼仪风俗诏》将道德教化活动全面推广。此后,朱元璋又以诏书、训谕等方式,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更全面、具体的论述。因此,洪武时期,社会颓废的风气也得到了好转。朱元璋的反腐政策特别是其所建立的监察制度对于今天全社会的反腐倡廉在政府监察制度与规范官员自律方面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其所推广的教化思想对于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有许多值得吸取之处。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明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及经验教训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22591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