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研究鸦片战争后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落及原因

时间:2019-02-11 12:29:23 来源:免费论文网

研究鸦片战争后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落及原因 本文关键词:鸦片战争,棉纺织业,衰落,中国,手工

研究鸦片战争后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落及原因 本文简介:摘要:在对鸦片战争后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由盛而衰的过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别从外国棉纱、棉布的输入,美国陆地棉的引进和中国近代纺织工厂的设立等方面对中国手工棉纺织业衰落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国外机制棉纱、棉布的输入严重冲击了中国传统手工棉纺织业,使手工纺纱业逐步剥离于手工棉纺织业,手工织布业逐渐与农业分离;

研究鸦片战争后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落及原因 本文内容:

  摘要:在对鸦片战争后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由盛而衰的过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 分别从外国棉纱、棉布的输入, 美国陆地棉的引进和中国近代纺织工厂的设立等方面对中国手工棉纺织业衰落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国外机制棉纱、棉布的输入严重冲击了中国传统手工棉纺织业, 使手工纺纱业逐步剥离于手工棉纺织业, 手工织布业逐渐与农业分离;美国陆地棉的引进种植加速了中国棉花品种的更替, 为大工业生产提供大量优质原料;近代纺织工厂凭借新型纺织技术的高生产效率逐步取代手工棉纺织业。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由兴盛逐渐走向了衰落。

  关键词:清朝; 手工棉纺织业; 鸦片战争; 衰落; 美棉;

 

  An analysis on the decline of China hand-made cotton textile industry after the First Opium War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causes of the decline of China's hand-made cotton textile industry were discussed from the aspects of input of foreign cotton yarn and cotton cloth, introduction of American upland cotton and foundation of spinning mills in China in modern times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process of China's hand-made cotton textile industry changing from flourish to decadence after the First Opium War. The input of machine-made cotton yarn and cotton cloth had greatly impacted China's traditional hand-made cotton textile industry, breaking hand-made spinning industry away from hand-made cotton textile industry graduation, and separating hand-made weaving industry from agriculture gradually; the introduction and planting of American upland cotton had accelerated the replacement of cotton variety in China, providing a lot of quality raw materials for massive industrial production; spinning mills founded in modern times had gradually replaced hand-made cotton textile industry by virtue of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new textile technology. Under the combined action of these factors, China's hand-made cotton textile industry gradually changed from flourish to decline.

  Keyword:Qing dynasty; hand-made cotton textile industry; the First Opium War; decline; American cotton;

  长久以来, 以“耕织结合”为主要特征的小农家庭棉纺织业是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基石[1]。鸦片战争后, 随着外国商品的大量输入, 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自然经济逐渐趋于瓦解, 中国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也遭受了巨大的冲击, 由兴盛转向衰落。

  中国手工棉纺织业衰落解体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此类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国外机制棉纱、棉布的输入对手工棉纺织业的影响。戴鞍钢[1]和王翔[2]认为手工棉纺织业的解体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外国机织棉纱替代了手工棉纱, 使纺纱业与织布业分离;外国机织棉布替代了手工棉布, 使织布业与农业分离。徐新吾[3]则认为在上述两个阶段之前还有农业与纺纱业分离这一阶段。王翔[4]在《清末民国时期的“土布”和“洋布”之战》中详细介绍了国外机制棉纱、棉布的输入对手工棉纺织业的巨大冲击。张思[5]以直鲁农村手工棉纺织业为例, 分析了中国手工棉纺织业所受到的冲击和进行的顽强抵抗。任贤兵等[6]从纺纱业的角度指出, 印度棉纱的大量输入不仅加速了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解体, 一定程度上对英美棉布也起着很强的抵制作用。段本洛[7]则从技术角度, 分析了国外机制棉纱、棉布的输入对中国棉纺织业机械化的综合作用。

  本文改变以往将手工纺纱业与织布业衰落过程分开讨论的模式, 选取鸦片战争后对中国市场开放程度造成重大影响的标志性事件 (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作为时间节点, 将手工棉纺织业受到的冲击分为三个波次, 按照时间顺序, 综合梳理手工棉纺织业在鸦片战争后到“一战”前的衰落过程;同时分析国外机制棉纱、棉布的输入, 美国陆地棉的引进种植和中国近代新型纺织工厂的设立对中国手工棉纺织业衰落的影响, 并对后两个因素做了着重研究。
 

  1.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落过程

  鸦片战争前, 工业革命使英国棉纺织工业得到了长足进步, 此时英国的棉纺织品经由广州已进入中国市场, 但贸易量较小, 大量质优价廉的货物亟待销售。为了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 英国借口虎门销烟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由此开启了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手工棉纺织业衰落的进程。

  1.1 英国棉纺织品的早期试探

  中国手工棉纺织业遭受的第一波冲击主要是英国棉纺织品对中国市场的早期试探。鸦片战争后, 协定关税的实施使英国棉纱和棉布能以更低的价格与中国棉纺织品争夺市场份额。1840年中国进口机制棉纱约3.03万担, 仅占市场总量751.26万担的0.4%。到1860年, 进口棉纱4.28万担, 在进口货物中仅次于鸦片货值, 占总供应量760.55万担的0.6%, 市场占有率变化不大[8]。

  虽然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英国棉纺织品进行了抵抗, 使其在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的输入量较为有限, 但仍然对手工棉纺织业产生了第一波切实的冲击。在闽广等非植棉区, 手工棉纺织业的纺纱和织造环节开始了最早的分化解体。当地手工棉纺织业主要以采购北方或江南的棉花作为纺纱原料, 棉花市场化程度较高。英国棉纱进入广州以后, 纺织业直接使用机制棉纱进行织布, 解除了手工纺纱环节对织布环节效率的制约, 大幅提高了纺织业生产效率。因此纱线市场部分替代了棉花市场, 直接后果之一就是造成广州附近的手工纺纱业大部分陷入停业状态。在江南植棉地区, 农户自主植棉、纺纱、织布的关系十分牢固, 对英国棉纱、棉布的抵抗能力较强, 纺纱和织造的分化解体较非植棉区晚。但1843年, 英国低价倾销输入的棉纱、棉布存货, 就造成松江太仓有些村落已近乎无纱可纺, 布市消减大半[9]。这些事例说明英国棉纱棉布已经能对中国手工棉纺织业未来发展构成实质性威胁。

  整体来看, 中国手工棉纺织业受到的第一波冲击影响范围有限、程度较低。手工纺纱业比织布业受到的影响大, 非植棉区受到的影响比植棉区大, 这归结于中国传统耕织结合的生产链条的顽强抵抗及各地区固有的消费习惯不同。

  1.2 中国棉纺织品市场的彻底打开

  中国手工棉纺织业遭受的第二波冲击是大量涌入的外国棉纺织品彻底打开了中国市场。面对英国棉纺织品在中国市场销售不佳及19世纪中期英国发生的市场恐慌、货物滞销等局面, 英国联合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根据战后条约规定, 中国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 货物关税进一步降低到5%, 使得国外棉纺织品能以更低廉的价格、更容易地进入中国市场。国外棉纺织品趁势积极扩大对华销售, 给中国手工棉纺织业带来了第二波冲击。

  随着进口机制棉纱价格的下跌, 其进口量不断攀升。截至1894年, 中国进口机制棉纱的数量已达70.13万担, 约占当年用纱量的24.42%, 较1840年的0.4%已有较大增长。棉布价格近43.6%的降幅也使其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居民开始选择穿着国外机制棉布[10], 并且这一风气逐渐扩散到广大农村地区。这就促使国外机制棉布的进口量开始逐步增加, 市场占有率从1840年的0.46%, 增加到1894年的13.36%, 也间接说明手工布比手工纱更能抵御外国机制棉纺织品的冲击。

  在华北地区, 天津和烟台逐渐成为中国进口机制棉纱、棉布的主要港口, 截至1894年, 这两个港口棉纱进口量约占全国的1/4, 棉布进口量约占全国的1/3[11]。这些棉纺织品不仅在天津、山东、河北销售, 甚至进入了陕西和内蒙古的棉纺织品市场, 足见国外机制棉纺织品的影响力之大。华北的手工棉纺织业逐步采用进口机制纱线织布, 手工纱线的市场一步步被压缩, 例如受此影响, 山东省纺纱织业几乎全部停歇。在江南地区, 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中心在甲午战争以前受到进口棉纱棉布的冲击仍然较小, 进口棉纱棉布的市场占有率非常小。江苏历来盛产棉花, 棉纺织业者顽强地坚持旧有生产方式, 采用自家棉花纺纱、自给自足, 故对外国机制棉纱、棉布消费较少。上海在1860年进口了约292万匹机制棉布, 到1894年达到了1 000余万匹, 但约3/4的货物转运到了其他地区;由于当地民众并不喜欢把进口机制棉纱与手工纱掺用织布, 这阻碍了机制棉纱的推广使用, 机制棉纱的使用量仅占纱线总量的1%左右[3]。在华南非植棉地区, 早已有使用国外机制棉纱、棉布的经验, 对机制棉纱、棉布的接受程度比其他植棉区要高, 到19世纪90年代中期, 广东、福建地区的手工织布业已普遍使用机制棉纱, 手工纺纱业江河日下, 以至于“觅一纺纱器具而不可得”[12]。

  整体来看, 中国手工棉纺织业受到的第二波冲击比第一波影响范围更大、程度更深。手工棉纱、棉布进口数量大幅增加, 市场份额明显扩大;棉纺织品来源国从最早的英国逐步扩大到美国、日本与印度等国。但手工纺纱业受到的影响仍大于织布业, 非植棉区较植棉区已大范围使用机制棉纱进行生产, 植棉区仍在进行着顽强的抵抗。至19世纪90年代中期, 中国棉纺织品的市场已彻底被打开, 手工棉纺织业面临的衰落形势更加严峻。

  1.3 手工棉纺织业的急剧衰落与让位

  中国手工棉纺织业遭受的第三波冲击是其急剧衰落解体, 最终让位给近代新型棉纺织工业。甲午战争后签署的《马关条约》扩大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享有的各项权利, 货物出口更加便利, 加之本土纺织工厂的设立、美棉的引进, 中国手工棉纺织业受到了严重的外部冲击, 开始了彻底的衰落解体。

  从数量上来看, 这一时期国外机制棉纱、棉布对华输出急剧上升, 市场占有率也达到了历史新高。由表1[8]可以看出, 到1913年, 纺织业使用机制棉纱约452.51万担, 约占全部用纱量的72.3%, 较1894年的23.4%有了大幅提升;纺织业对外国机制棉布的使用量也达到了约253万匹, 约占全部用布的32.57%, 较1894年的13.36%增幅明显, 手工棉布的占比则下降至63.89%, 不足2/3。

  

  从出口国来看, 日本明治维新后实施工业化道路, 积极对华输出工业品, 加入了对中国市场的争夺。这一时期棉纱市场基本是英国、印度和日本在竞争, 棉布市场是英国、美国和日本在竞争。英国在进口棉纱的市场份额在逐渐缩小, 1908年英国的市场份额仅占1.5%;日本的市场份额在逐渐扩大[9]。到1913年左右, 基本上是印度与日本在争夺进口机制棉纱市场;美国与日本在争夺进口机制粗布市场, 英国在细纹布市场仍有较大份额。

  并且, 外国资本依据《马关条约》相关条款纷纷在华开设纺织厂, 同时, 官办纺织厂和民族资本家也设立了采用新型纺织机械的纺织厂。到1913年, 中国已有27家新型纺织工厂, 合计纱锭1 646 304枚、织布机4 002台[9];国产机制布的市场占有率已达2.26% (表2) [8]。这些新型纺织工厂的设立对手工棉纺织业无疑是一个新的冲击。

  

  对手工纺纱业来说, 由于当时国内手工棉纱价格高于国外机制纱线, 不仅新型纺织工厂和大型工坊采用机制纱线织布, 越来越多的农民也开始购买机制纱线进行织布。在华北地区, 河北棉纺织业“近年民间织布, 其线大都买自东洋, 亦系因无纺织机器”[11]。在华南地区, 1913年湖南“查岳、常、澧等处织布之户, 近来全系参用洋纱”[13]。在江南地区, 宣统年间太仓“今则洋纱盛行”。面对内外夹击的困境, 中国传统手工纺纱业日趋衰败。

  手工织布业遇到的情况要比纺纱业好一些, 但仍显颓势。手工棉布不但面临着国内外机制棉布的直接竞争, 而且越来越多的纺织工坊使用机制纱取代手工纱织布。同期日本和美国机制棉布的服用性能并不比中国手工布差, 更重要的是价格还低, 中国中下层消费者越来越青睐机制棉布。在供应与消费端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 手工棉布的市场份额逐渐缩小, 手工织布业也日渐衰落。在江南地区, 上海的棉布市场上“洋纱布已居大半矣”“土布一落千丈, 产量大幅度下跌”[8]。在华南地区, 福建“本地用洋纱织成之棉布一宗, 售价较为便宜, 是以人多购置”。

  整体来看, 中国手工棉纺织业受到的第三波冲击较前两次影响更加深刻、程度更加猛烈、形势更加复杂。到1913年, 机制棉纱已占近3/4的市场份额, 机制棉布也占到了近1/3的市场份额。面对国内外多种力量的冲击, 手工棉纺织业已逐步让位给近代新型纺织业, 机制棉纺织品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 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落已成定局。虽然经过“一战”期间手工棉纺织业部分程度回春的反复, 但中国手工棉纺织业在之后终无力回天, 直至彻底衰落下去。

  2.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落原因

  对于中国手工棉纺织业衰落原因, 本文从国外机制棉纱、棉布的输入, 美国陆地棉的引进种植和近代新型纺织工厂的设立这四个因素进行探讨, 并着重分析后两种因素的作用。

  2.1 国外机制棉纱的大量输入

  工业革命后, 纺织机械的技术进步提高了纺织厂生产效率、降低了其生产成本, 有力推动了棉纱和棉布价格的大幅跌落。鸦片战争后实施的协定关税使英国棉纱的税率从13.4%降到了5.6%, 头等棉布的税率从29.9%骤减至7.0%, 纺织品的税率平均从19.9%下降到了6.0%[14], 直接刺激了英国棉纺织品的对华出口。

  19世纪70年代以后, 中国市场的棉花价格较为稳定, 中国手工棉纱价格居高不下, 但外国棉纱的价格一直在下跌;中国手工棉纱与外国棉纱的价格差逐渐扩大。从图1可以看出, 进口棉纱价格呈下降趋势, 从1867年的43.29关两每担跌落到1890年的17.9关两每担, 降幅近58.7%[15]。而当时中国棉花的价格已基本接近于印度进口棉纱的价格, 如此一来, 外国机织棉纱就显示出较强的价格竞争力。1882—1891年, 海南文昌县的手工纺纱业就因为进口棉纱的大量涌入, 几乎全部停业。海关数据显示, 1890年是进口棉纱数量最多的一年, 达到了108.3万担, 相当于57 600万手工纺纱工人的日产量[9], 数量之巨大对中国手工纺纱业的冲击可见一斑。

  

  进口机制棉纱采用机器生产, 条干均匀度、纱线强力、毛羽等指标均优于同等线密度下的中国手纺棉纱, 而且价格更低, 首先代替手工棉纱用作经纱, 逐步扩大到纬纱。不但新型纺织工厂使用机制棉纱, 而且大量纺织工坊也开始使用机制棉纱替代手工棉纱。这无疑对中国的手工纺纱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使手工纺纱业逐步剥离手工棉纺织业, 加速了手工纺纱业的衰落解体。

  2.2 国外机制棉布的大量输入

  不同于英国棉纱迅速被中国市场所接受, 英国棉布进入中国市场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受到了中国土布的顽强抵抗, 从棉纱与棉布的进口数量增长对比即可看出。1839—1842年, 棉纱的进口量增加了182%, 而棉布的进口量反而下降了6%[9] (图2) 。其原因在于英国棉布主要是细布, 而作为棉布主要消费群体的中下层人民, 其需要的是结实、耐穿、保暖的粗布。这就使得鸦片战争后的几年内, 英国棉布遭到了市场的排斥, 进口量自然增长缓慢。

 

  19世纪70年代以后, 进口棉布价格从1867年的2.75关两每匹跌倒1890年的1.55关两每匹 (图3) [15], 价格下跌近43.6%, 同中国土布的价格相比已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当时美国与日本的粗棉布根据中国消费者的喜好进行模仿改进, 在保暖性与耐用性上并不比中国土布差, 但价格却更为低廉;英国细布虽然不耐穿, 但胜在价格足够低、美观性好;故促使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居民和农民开始选择穿着外国棉布, 导致外国棉布的进口大幅增长。

  

  1872—1890年, 棉布的进口量从1 192万匹增加到了1 427.5万匹, 增加了19.8%。在进口棉纱对中国手工纺纱业造成巨大冲击的同时, 棉布的大量进口也逐步给中国手工织布业的发展带来了破坏, 并使相当一部分原来的手工织布业人员放弃织布, 或成为纺织工坊的雇佣工人, 或转向其他行业。手工织布业与农业逐渐分离, 导致中国手工织布业走向衰落。

  2.3 美棉的引进

  1892年湖北引进了中国最早的一批美棉种子, 但直到1904年, 商部从美国引进大批美棉种子分发给江苏、浙江、山东等地种植, 才拉开了美棉在中国大规模种植的序幕。种植结果表明, 美国棉花虽每亩仅能种植1 000余株, 但近200斤的亩产, 优于中国棉花70~80斤的亩产[16]。从棉纤维性能上来看, 中国本土的亚洲棉纤维短、卷曲少, 比较适合家庭手工纺粗纱, 不适合用作纺织工厂的纺纱原料;反之美国棉花纤维长、卷曲多, 更适合于大规模机械化纺纱。从市场价格看, 美棉由于性能优良、可纺性高, 价格在每斤0.33元左右, 而国产棉花价格每斤仅为0.17元[17]。从需求看, 新型纺织工厂很少使用性能低劣的本土棉花纺纱, 工业化生产对农民种植的本土棉需求量极低;美国棉花优良的可纺性为国内棉纺织企业提供了可靠的生产原料, 减少了棉花进口。

  美棉在性能、价格与市场需求上的巨大优势, 加上官方倡导植棉禁烟, 促使越来越多的农户放弃本地棉、改种美棉。美棉在中国迅速传播, 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如山东“黄河以北, 触目皆外国棉矣”。据不完全统计, 1910年, 美棉产量湖北484 000担, 河南177 184担, 山西45 023担, 陕西422 640担, 足见美棉种植在中国获得了相当的成功[17]。美棉的广泛种植也对中国棉花品种的更替、原棉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美棉的引进种植改良对中国传统手工棉纺织业衰落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 新型棉纺织工厂主要采用本土种植的美棉或进口外国棉花纺纱。另一方面, 美棉除了供中国的纺纱厂使用外, 还大量出口。市场对美棉的需求越旺盛, 农户种植美棉的积极性越高, 在这样的良性互动与巨大的经济利益驱使下, 农户不再种植本地棉花, 改种植美棉以直接获利, 并逐渐放弃了手工纺纱, 这对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无疑是个釜底抽薪式的打压。越来越多的手工纺纱业者放弃了纺纱业, 手工纺纱业大量减少了生产, 加剧了中国手工纺纱业的萧条, 并导致下游手工织布业的衰落。

  2.4 近代新型纺织工厂的建立

  许多开明之士在鸦片战争后逐渐开始了学习西方的潮流, 在纺织领域主要是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设立新型纺织工厂。以1890年开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为肇始, 一系列官办纺织工厂得以设立, 如1892年设立的湖北织布局等, 截至1895年, 全国纺织工厂共计有纱锭174 564枚, 织布机1 800台, 初步奠定了近代纺织业的基础[9]。民族资本家也开办了诸多纺织工厂, 到1913年, 中国累计设立纯中资纺织工厂16家, 中外合资3家;共计有纱锭484 192枚, 织布机2 016台。外国资本在《马关条约》签署后也纷纷在华设立工厂, 截至1913年, 中国共有8家外资纺织厂, 合计纱锭数为338 960枚, 织布机1 986台[9]。

  这些企业采用先进的纺织机械, 在生产效率上, 机器织布的效率是手工的4倍, 机器纺纱是手工的80倍。效率的提高意味着在更短的时间内可以供应更多质优价廉的机制棉纺织品, 这些产品与国外进口机制棉纺织品一起抢占了手工棉纺织业的市场份额, 对传统的手工棉纺织品产生了较大的替代作用, 到1913年, 机制棉纱的市场份额已达72%左右, 机制棉布约占34%。手工棉纺织业市场份额的下降意味着更多的从业人员放弃了手工纺纱、织布, 转而进入纺织工厂成为雇佣工人。随着纺织工厂的不断建立, 吸纳了越来越多的原手工业纺织者。科学技术朝着提高生产力的方向前进, 在不能适应科技发展趋势的情况下, 手工棉纺织业逐步衰落, 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这些官办、民办和外商纺织工厂扮演了推动这一历史进程的角色, 同时也成了中国纺织工业近现代化的先驱。

  3.结论

  第一, 中国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落过程可分为三个波次。1) 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 国外棉纺织品对中国手工棉纺织业带来了第一波冲击, 但输华数量较少, 截至1860年棉纱和棉布市场占有率仅为0.6%、3.18%, 市场影响有限。2) 第二次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期间, 中国手工棉纺织业遭受了第二波冲击, 棉纺织市场彻底被打开, 国外棉纺织品进口量急剧攀升, 机制棉纱和棉布市场占有率从1860年的0.6%与3.18%跃升到了1894年的23.42%与13.36%。3) 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中国手工棉纺织业遭受了第三波冲击, 市场份额大幅萎缩, 机制棉纱成为市场主流, 市场占有率达到了72.3%, 机制棉布的占有率也上升到了34.83%, 虽经“一战”期间的略微反弹, 但之后手工棉纺织业最终陷入了彻底的解体衰落。

  第二, 中国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落可归结于四个方面。国外机制棉纱、棉布的输入和新型纺织工厂的设立严重冲击了中国传统手工棉纺织业。1) 机制棉纱的大规模使用解除了手工纺纱对织布业生产效率的制约, 凭借优良的纱线性能, 在非植棉区很快挤占了手工纱的生存空间, 并逐步在植棉区扩散开来, 最终取代手工纱成为市场主流, 造成大量手工纺纱业者失业, 促使手工纺纱业逐渐解体衰落。2) 机制棉布利用其低廉的价格和良好的舒适性逐渐拓展了其市场份额, 在改变消费者穿衣习惯的同时也加速了手工织布业的衰落。3) 新型纺织工厂除了提供机制棉纱棉布, 还吸纳了大量的原手工纺纱业者就业, 采购了大批引进种植的美国棉花, 从原料需求上与手工棉纺织业展开了竞争。4) 美国棉花的引进种植加速了中国棉花品种的更替, 以其优良的可纺性与较高的市场价格, 吸引农户推广种植, 从原料供应上对手工棉纺织业衰落造成了釜底抽薪式的作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对中国手工棉纺织业产生了夹击之势, 加速其衰落解体的过程。

  最终, 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落为近代新型纺织工业的发展让出了一条道路, 也为技术进步和建立近代工业体系让出了一条道路。

  参考文献
  [1]戴鞍钢.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再考察:以棉纺织业为中心[J].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5) :58-62.DAI Angang.A re-eval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in modern China:with the focus on cotton textile industry[J].Fudan Journal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2001 (5) :58-62.
  [2]王翔.近代中国棉纺织手工业的再考察[J].琼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8, 18 (4) :86-94.WANG Xiang.A rethinking on modern China manual-cotton textile industry[J].Journal of Qiongzho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 1998, 18 (4) :86-94.
  [3]徐新吾.对中国棉纺织手工业自然经济分解问题的一些商讨[J].中国经济研究, 1981 (6) :23-26.XU Xinwu.Some discussions on the natural economy decomposition of China's cotton textile industry[J].Shanghai Economic Review, 1981 (6) :23-26.
  [4]王翔.清末民国时期的“土布”和“洋布”之战[J].民国春秋, 1998 (2) :26-31.WANG Xiang.The battle of“calico”and“homespun”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J].Min Guo Chun Qiu, 1998 (2) :26-31.
  [5]张思.遭遇与机遇:19世纪末中国农村手业的曲折经历:以直鲁农村手工纺织业为例[J].史学月刊, 2003 (11) :82-93.ZHANG Si.Tortuous development of Chinese rural handicraft industry at the end of 19th century:a case study of the textile industry in the rural area of Shandong and Zhilui Province[J].Journal of Historical Science, 2003 (11) :82-93.
  [6]任贤兵, 卢征良.印度纱的兴起对晚清我国棉纱市场的冲击[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6 (2) :189-192.REN Xianbing, LU Zhengliang.The impact of the flourishing of Indian cotton on our late Qing dynasty[J].Journal of He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2006, 6 (2) :189-192.
  [7]段本洛.近代中国棉纺织业的机械化[J].苏州大学学报, 1990 (2) :116-122.DUAN Benluo.The mechanization of modern China cotton textile industry[J].Journ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1990 (2) :116-122.
  [8]徐新吾.近代中国自然经济加深分解与解体的过程[J].中国经济史研究, 1988 (1) :101-110.XU Xinwu.The deepening process of the decomposition and disintegration of natural economy of modern China[J].Researches in Chinese Economic History, 1988 (1) :101-110.
  [9]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1.YAN Zhongping.History of Chinese Textile[M].Beijing:Commercial Press, 2011.
  [10]陈善本, 苗士亮.晚清沿海农村经济的遭遇和命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 22 (1) :108-111.CHEN Shanben, MIAO Shiliang.The destiny and fate of coastal rural economy in late Qing dynasty[J].Journal of Leshan Teachers College, 2007, 22 (1) :108-111.
  [11]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南京:中国农业历史学会, 2012.China Agricultural History Association.Proceedings of the Ninth Academic Conference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History Society[C].Nanjing:China Agricultural History Association, 2012.
  [12]丁仁长.番禺县续志[M].广州:成文出版社, 1931.DING Renchang.Panyu County Annals[M].Guangzhou:Chengwen Press, 1931.
  [13]刘淼.晚清棉纺织业贸易与生产体系转型的地域分布[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3 (4) :76-85.LIU Miao.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tton textile industry trade and production system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J].The Journal of Chinese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2003 (4) :76-85.
  [14]廖良辉.晚清对外贸易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 2005.LIAO Lianghui.Study on the Foreign Trade of Late Qing Dynasty[D].Changsha:Hunan University, 2005.
  [15]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1840-1895[M].北京:中华书局, 1962.YAO Xiangao.History of Modern China Foreign Trade1840-1895[M].Beijing:Zhonghua Book Company, 1962.
  [16]苑朋欣.商部-农工商部与清末棉业的改良[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8 (2) :99-118.YUAN Pengxin.The department of business-the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industry and commence and cotton's improvement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J].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2008, 8 (2) :99-118.
  [17]苑朋欣.清末美棉的引种、推广及其影响[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10 (2) :53-59.YUAN Pengxin.The introduction, plant, promotion and impact of ossypium hirsutum linn in late Qing dynasty[J].The Journal of Chinese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2010 (2) :53-59.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研究鸦片战争后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落及原因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21824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