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辛亥革命文化遗产对武汉社会生活变迁的影响分析

时间:2019-02-11 12:28:57 来源:免费论文网

辛亥革命文化遗产对武汉社会生活变迁的影响分析 本文关键词:辛亥革命,武汉,社会生活,文化遗产,变迁

辛亥革命文化遗产对武汉社会生活变迁的影响分析 本文简介:摘要:辛亥革命与武汉关系密切,其首义即是在武昌爆发。辛亥革命前后,武汉地区的社会文化发生了重大变迁,是中国近代社会整体复杂多变发展态势的区域性写照。文章探讨了社会文化的含义及研究方法,并建构起辛亥革命文化遗产对武汉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背景,旨在说明武汉社会文化变迁与辛亥革命文化遗产间的深刻关联。  关

辛亥革命文化遗产对武汉社会生活变迁的影响分析 本文内容:

  摘要:辛亥革命与武汉关系密切, 其首义即是在武昌爆发。辛亥革命前后, 武汉地区的社会文化发生了重大变迁, 是中国近代社会整体复杂多变发展态势的区域性写照。文章探讨了社会文化的含义及研究方法, 并建构起辛亥革命文化遗产对武汉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背景, 旨在说明武汉社会文化变迁与辛亥革命文化遗产间的深刻关联。

  关键词:辛亥革命; 武汉; 社会文化; 变迁; 文化遗产;

  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 有力地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变迁, 而对首义之区的武汉社会文化变迁影响更为突出。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51周年之际, 对辛亥革命与武汉社会文化变迁的研究的意义正基于此。

  1 社会文化的含义及研究方法

  一般来说, 社会文化是对具有地域、民族或群体特征, 且将影响广泛施加于社会群体之上的各种文化现象与文化活动的总称。现代传播学的理论将社会文化定义为“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汇集, 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经过长期的濡化形成的”[1]。

  社会文化的群体性特征决定了其浸润于社会群体中, 且隐藏在人类社会行为背后, 是潜在的、无形的。由于社会文化的外在特征不够明显, 为加深认识和理解, 真正掌握社会文化的变迁, 此处在对其进行研究时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从传播方式入手观察其变化, 并以教育和传媒为例, 进行阐述——由于教育和传媒这两者的发展体现出的限制性突破的可测定性特征, 使其成为“衡量现代化进程的幅度、速度及预测其发展趋向和协调性的综合尺度”[2];另一方面, 为研究社会文化变迁的具体内容与趋向, 论文从社会风气、流行时尚、社会思潮等方面对辛亥革命前后武汉社会文化的变迁着手进行分析。

  2 辛亥革命前后武汉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背景

  辛亥革命作为近代中国社会变迁、转型的中介点, 占据了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而作为辛亥革命首义的发生地武汉, 在辛亥革命前后已为当地的社会文化变迁提供了充足的历史背景。据1910年第18期《国风报》所载《论莱阳民变事》一文中提及“我国今日之新政, 固速乱之导线也”, 是对辛亥革命发生前清政府为维护其统治所实施的新政的评价。可见, 新政在实质上加速了当时社会矛盾的激化, 造成全国各地革命斗争不断, 进一步冲击了清政府的统治, 从而导致辛亥首义在武昌的爆发。基于此, 武汉的社会文化呈现出新旧交替的演变之势。

  2.1 新阶层的产生、西方殖民势力介入

  社会结构的变迁通常为整个社会变迁中的首要表现。社会结构的变迁体现为辛亥革命前后武汉地区新阶层的产生。这使得城市居民的人口构成在以传统封建市镇里的官吏、地主兼商人、小手工业者为主体的基础上, 增添了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新式知识分子等新阶层。新阶层的出现、分化及组合丰富了社会结构, 并引发其变动;反过来, 社会结构的变动又对近代武汉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乃至社会生活等方面施加作用和影响, 且决定了上述方面的开放性及多样性。

  与此同时, 政治结构的变化具体表现为继汉口、沙市、宜昌等城市开埠通商后, 西方殖民势力逐步介入, 一改历来地方政府专权的局面, 渐成官府之外的又一股强势力量。西方殖民势力的介入弱化了地方政府一贯的权力控制, 削减了其社会制度性的控制力量, 从而增强了市民的自由度。

  2.2 近代西方文明的传播

  近代西方文明随欧美各个国家的殖民侵略被移植进中国, 由于近代文明的核心为工业文明、科学文化与生活方式这3大方面, 所以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冲击可谓重大。交通运输方式与经济模式的变化对都市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汉口自19世纪60年代开埠通商起, 商贾大量汇集于此, 整个城市呈现出华洋混居、五方杂处的景象, 中外贸易发展迅速。可以说, 传统都市的兴起与传统的水路交通运输及商业息息相关;而作为新型运输方式的轮船、火车的运用同近代工商业一起, “加速了都市化的步伐, 而使之慢慢变形。”所以说, 汉口的开埠通商为近代西方文明的传播提供了便利, 武汉地区从生活习俗、日常享乐、服饰搭配等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向西方大家学习, 促使了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 为武汉社会文化的变迁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 辛亥革命文化遗产对武汉社会生活变迁的具体表现

  辛亥革命前后武汉社会文化的变迁表现在方方面面, 这里仅选取教育、传媒、社会风气、流行时尚、社会思潮等几方面进行阐述。需要说明的是, 社会结构的变迁在整个社会文化变迁中首当其冲, 表现为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近代知识分子、工人阶级等新型社会阶层的出现且力量日益壮大。由于以往学者对此研究成果颇丰, 此处不再过多论述。

  3.1 教育传媒方面

  如上文所述, 教育与传媒是社会文化变迁的重要传播方式, 从这两方面来说明辛亥革命前后武汉社会文化变迁的具体表现显然十分必要。

  首先在教育方面, 早在清朝末期, 便由官府下令严禁鸦片、迷信、缠足等封建社会的陋习, 使武汉的社会风气为之一变。后张之洞坚持自己一向的主张, 为了启发民智大力兴办学堂, 为了强健民众体魄强力戒烟, 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民众需求, 清理掉固守旧习、没有作为的官吏。1907年, 为了更彻底地摒弃封建社会的陈规陋习, 湖北省的官绅于武昌创立了改良风俗会, 明确了“五戒”的具体内容, 缠足、鸦片、迷信邪神均在“五戒”的范围内。

  辛亥革命结束后, 民国政府主张科学、民主、平等的理念, 体现为实践上的一大表现便是断发易服。断发易服的教育主张其实在武昌起义前已见端倪。当时的部分爱国人士为表明革命决心, 自发割掉长辫, 脱去旧时的清装。这一断发易服以明志的观点也为孙中山认同, 他认为清时的编发与服装都为“旧染之污”, 既要革命便应除掉虏俗, “而壮观瞻”。孙中山在全国范围内通令剪辫, 使结辫的陋习终于彻底被废除。在服饰上的变革传达出对平等的倡导。《服制》于民国初年制定, 其中对于官员着装的规定打破了严格的等级限制, 同时对前清遗民的服饰也提出了服制平等的同样要求。孙中山对服装的要求还细致到制作上, 表现为“适于卫生, 便于动作, 宜于经济, 壮于观瞻”的4个原则。民国政府针对缠足之风和吸食鸦片成瘾的状况分别颁布了《劝禁缠足文》和《严禁鸦片通令》。

  为将政府颁布的众多政令落到实处, 响应政府的教育主张, 新学堂往往将不缠足作为入学条件中最基本的一条;在乘坐交通工具时, 男女也开始杂坐;在日常称谓方面, 废除了一系列具有封建色彩的称谓, 以“先生”“女士”“君”等作为民众交流时的称呼。除此以外, 婚丧礼仪方面的变化也十分明显:倡导男女自由恋爱, 文明结婚;在丧礼礼仪上遵循一切从简的原则。

  在传媒方面, 近代以来, 各种新兴的传播媒介在武汉相继出现。自近代起, 大众传媒如报刊、出版业等如雨后春笋版出现并日益普及, 将新理念广泛传播, 丰富且提升了市民的精神生活。这里主要以当时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报刊为例进行说明。1873年, 我国最早的民营报刊《昭文新报》于汉口创立, 由艾小梅个人主办, 仅存数月后停刊。张之洞高度重视报刊的传播功能, 于1899年以“开商智, 振商务”为宗旨帮助汉口商务局创立了《湖北商务报》。而后, 为进一步加大官府对舆论的导向作用, 他又主持创办了《农学报》《蚕学月报》《湖北官报》《湖北教育官报》等报刊。革命党人显然认识到了报刊对于传播革命思想的重要作用, 不仅有众多文章见诸报刊, 且开始担任部分报刊的主笔, 甚至自行创立刊物。据载, 自1908到1911年间, 武汉的革命人士就创立了如《湖北日报》等数家报刊, 极大感染了新军里的基层官兵及进步学生, 鼓舞了革命的士气。当时的立宪派为吹捧地方自治及宪政思想, 亦将报刊作为传媒手段, 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时人对报刊这种传播媒介的认同。孙中山对报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 认为武昌首义的成功得益于舆论力量与军事力量的相互辅助。

  3.2 社会风气、流行时尚方面

  经济不断发展的一大结果, 便是为民众的奢侈生活打下物质基础。近代, 如上文所写的开埠通商使得武汉地区聚集了大量商贾, 这些富商们多崇尚奢侈的生活, 由他们倡导的奢侈的生活方式逐步蔓延, 直至成为普遍的社会风气。当这种社会风气蔓延至普通人中时, 人们通常表现为对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十分讲究。然而大富者毕竟为少数, 这就使一些中产之家为求攀比不惜代价。比较典型的如一些中产阶级为求外饰光鲜, 在财力无法支持之时典当自己先前的衣物。而在婚礼习俗方面则非常讲究排场, 仪式也是各种繁文缛节, 可谓达到了空前奢靡的地步。

  在流行时尚方面, 趋向西式表现得非常明显。如在衣着上, 自洋布倾销以来, 武汉市内的商民多身着洋布。乃至乡间的妇女老幼, 即便在劳动时仍穿自制的布, “然其他或祭祀, 或应酬, 或往稠人广众之中, 皆穿洋布细光泽者”, 并以此为美。同样, 衣料的改变使服装的式样也为之一变。

  建筑方面对西式的模仿也随处可见。武汉以往的高楼很少, 但由于其地理位置因素而“杂有吴越川广之风”, 人口一直呈增长之势, 加之汉口开埠后, 经济贸易的加速发展使人口更是成倍增加, 亟须在房屋建筑方面加大建设。因此, 开埠后的汉口正街上洋式和半洋式的楼房日益增多, 同时一种新式的民居建筑——里弄也就此诞生。里弄有别于旧式小巷, 多为两层楼房结构, 且在房屋之间空出宽敞笔直的道路, 颇具特色。市政建设方面, 作为趋向西式的表现还有诸如修建马路, 拓宽街道, 给主干道配置路灯, 将自来水电投入使用等。

  社会风气方面的另一大变化是随平等观念的逐渐确立, 妇女的地位得以提高。青年妇女们可以大大方方地抛头露面, 甚至还可与男人们一同玩乐。辛亥革命打破了传统观念中专制君权、神权、族权、夫权对人性的摧残, 大力宣扬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 婚姻家庭方面的变革尤为凸显, 亟待推翻旧的传统封建家庭模式, 迫切要求建立起平等的新型家庭关系。其中对卖婚行为的反对, 杜绝卖淫纳妾, 推行一夫一妻制等都体现了对妇女的尊重, 说明妇女地位得以提升。

  4 结束语

  武汉的社会文化变迁与辛亥革命前后的整个社会环境关系密切。辛亥革命前后, 武汉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了其生活方式的变迁, 生活方式的变迁又作用于思想观念, 最终促成了社会文化的变迁, 为武汉现代化进程的实现奠定了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章开沅, 罗福惠.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运动[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3:87-89.
  [2]朱增朴.文化传播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3:100-112.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辛亥革命文化遗产对武汉社会生活变迁的影响分析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21823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