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改革开放后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综述

时间:2019-02-11 12:28:54 来源:免费论文网

改革开放后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综述 本文关键词:戊戌变法,改革开放,综述,研究

改革开放后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综述 本文简介:摘要:戊戌变法运动对其后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术界对这场运动进行了持续而广泛深入的研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提出了许多令人深省的见解。文章从变法的原因、性质、影响等方面,就学术界自改革开放以来对戊戌变法研究的成果给予系统的梳理。  关键词: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影响;综述;  戊戌变法是新兴资产

改革开放后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综述 本文内容:

  摘要:戊戌变法运动对其后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术界对这场运动进行了持续而广泛深入的研究,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提出了许多令人深省的见解。文章从变法的原因、性质、影响等方面, 就学术界自改革开放以来对戊戌变法研究的成果给予系统的梳理。

  关键词:戊戌变法; 变法失败; 影响; 综述;

  戊戌变法是新兴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革新派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 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或现代化道路的一个尝试。这次变法虽然没有成功, 但对此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某些借鉴和启示作用。国内外学者对于这场运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特别是改革开放后, 学界结合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 对戊戌变法运动作了新的探索, 并提出了许多令人深省的见解, 这些研究和见解代表了学术界对戊戌变法运动研究所取得的新成就。本文拟对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关于戊戌变法运动的研究作一系统梳理, 以期对戊戌变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1. 戊戌变法运动发生的原因

  对于戊戌变法发生的原因, 史学界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一般来说是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来考察其发生原因的。

  第一, 经济原因说:即19世纪末中国内外交困的社会状况导致经济的极度贫弱, 濒临崩溃, 不变无以自存。高放曾从当时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状况中分析了处于落后状态的中国经济:“现代化使整个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正是依靠它们首先实现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所拥有的强大物质实力和坚甲利兵, 才能入侵许多弱小的国家。”[1]P30列强的入侵才使得落后的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可悲状况。而“中国封建社会高度的中央集权、严密的自我封闭体系、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和讲求中庸之道的儒家思想, 使得中国无法发展资本主义现代化”[1]P30。所以高放认为, 经济实力发展优于当时的中国, 是列强侵略中国的重要原因, 进而也是刺激中国反思失败、寻求变革的主要因素之一。中日甲午之战中国的失败, 把中国的经济更是拖入了深渊。范瑞祥等指出:“《马关条约》签订以后, 中国的台湾、澎湖列岛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23000万两的巨额赔款, 不仅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而且增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力量。”[2]P8而且, 更为严重的是, 《马关条约》的签订, 其他国家援引利益均占的原则, 均能一起享受。“这给中国本行将崩溃的财政体系和国民经济以致命打击”[3]P51。落后的经济体制、严峻的经济现状, 成为戊戌变法发生的一个现实的重要原因。

  第二, 政治原因说:即戊戌变法前夕清政府面临严峻的内忧外患, 亡国灭种的危机感让统治阶层也不得不考虑出路的问题。蔡乐苏等曾有论述:“一是内部迅速膨胀的人口及其相关问题, 二是外部世界统一市场的初步形成及其对中国的压力。”[4]P1中法战争、中英鸦片战争中中国的失败, 充分显示出古老的大国在迅速一体化的世界面前遇到了新问题, 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成为近代中国历史的关键点。郭大松主编的《中国近代史通鉴》对此也有说明:“对外除了外交上屈从帝国主义的意愿之外, 又在财政上进一步加深了对帝国主义的依赖;从而对内则多方罗掘, 胥吏趁机苛敛中饱, 各级官员大多不遑顾问地方利弊与生民休戚, 从而加剧了天灾人祸, 致使各地人民纷纷掀起不同形式的求生存斗争, 清政府的政治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5]P5王戎笙在《扼杀戊戌变法的慈禧为何也搞新政》一文中指出:“《马关条约》成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新觉醒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被一个新近崛起的小国打败, 这一严酷事实, 不能不引起一批有识之士的思考。”[6]故而有的学者认为:“戊戌变法的直接起因是中国甲午海战的失败。”[7]

  第三, 文化原因说:即清中后期以来严峻的经济、政治、社会现实促使士大夫阶层去进行严肃的思考, 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从而形成了一股强烈的变法维新文化思潮。焦润明指出:“甲午战后洋务运动的破产就势必导致以‘中体西用’为理论核心的洋务思潮的衰落, 代之而起的是维新思潮的兴起。”[8]P19在郭大松主编的《中国近代史通鉴》一书中也说道:“自光绪十四年, 康有为以布衣付阙上书, 竭陈外国相逼, 中国危险之状;并发俄入蚕食东方之阴谋, 称道日本变法致强之故事, 请厘革积弊, 修明内政, 取法泰西, 实行改革。”[5]P323这样, 在文化背景上来说, 变法理论宣传的加强, 也为戊戌变法作好了舆论铺垫。

  2. 戊戌变法运动的性质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对戊戌变法运动研究的深入, 对于该运动的进步性史学界基本取得了一致的认可。刘振岚认为:“史学界一般都认为戊戌变法运动代表着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赋有爱国的、进步的意义。在这个根本点上, 几乎可以说没有什么分歧。”[9]P12方志钦也指出:“学者们已基本肯定, 维新运动是进步的运动, 是近代历史前进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也是中国走向近代化乃至现代化不可缺少的一环。”[10]但具体到如何估价和表述戊戌维新运动的爱国性和进步性时, 史学界却存在一定的争议。一般有如下几种观点: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失败的资产阶级革命、改良或者说是改革。

  第一,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持改良主义观点的学者一般是从维新派的阶级构成以及维新派在戊戌变法中所提倡的变革内容和变革方式来立论的。比如汤志均认为:“戊戌变法运动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的, 是从上而下进行改革的政治运动, 他们的活动仅限于少数从地主阶级分化出来的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得到了以光绪皇帝为首的帝党的支持, 脱离了广大的人民群众。因此说它只能是一个软弱的改良主义运动。”[11]持这种观点的还有王其榘、王栻等。

  第二, 失败的资产阶级革命。认为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失败的革命观点的学者有陈庆华、段云章等。着名已故史学家陈庆华认为:“戊戌变法是一次失败了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因为变法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生产, 也要求改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用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民主制度代替封建专制制度, 主要用和平手段, 但也不排除使用暴力, 效法日本的明治维新。‘百日维新’是资产阶级暂时地、部分地获得政权, 不失为一次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尝试。”[12]潘良炽在《关于戊戌变法的两个问题》一文中指出:“戊戌变法虽然没有采取暴力手段, 但其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是显而易见的, 因为它与辛亥革命一样, 都是企图实现资产阶级政治制度, 使中国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实行一番变革, 朝着资本主义方向前进, 只是戊戌变法采取了和平、渐进的方法, 而辛亥革命则采取了暴力手段, 这只是方法的不同而不是目的的殊异。”[13]

  第三, 改良或说是改革。认为戊戌变法运动既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 也不应视作改良主义, 而应称作改革或改良。如吕万和等认为:“明治维新是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戊戌变法是失败了的资产阶级改革。”[14]从变革的范围看, 戊戌变法仍然只是局部的改革, 而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大清王朝的统治。余明侠阐释自己的观点也是“故此类改革主张皆系局部范围, 属于社会改良性质”[15]。

  3. 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

  对这个问题, 国内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大概可以归纳为两大部分: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首先, 从戊戌变法失败的客观因素来看。史学界对变法失败的客观因素分析, 一般说来可以分为三个观点:政治结构不平衡、社会结构不利于变法、文化氛围不成熟。

  第一种观点认为, 变法派和顽固派在政治结构上的不平衡是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比如殷冬前指出:“考察19世纪末的中国社会形势和变法的实际情况, 光绪皇帝没有实权才应当是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16]而推动变法的维新派也未能处理好与当时的政治实权派人物慈禧等人的关系。王也扬认为:“康有为等人却没有利用这种形势, 为变法争取最高实权人物的支持, 这对变法的成功本来具有决定的意义。”[17]

  第二种观点认为, 当时的社会结构对变法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这也是戊戌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 李喜所指出:“戊戌变法的失败, 是当时中国社会综合结构的失败, 不是改革者推行变法或曰改良主义而引来的失败。”[18]张贤华等对此也有分析:“具有一定经济利益的洋务派集团中虽然有一部分人主张改革现行政治体制的弊端, 发展议会政治, 但他们循序渐进的改革路线又被激进的改革派激烈反对, 从而使政治改革派失去了唯一能赖以支撑的阶级基础。”[19]这也是戊戌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当时社会结构中比较突出的顽固派, 学术界早有其对变法起阻碍与扼杀作用的共识, 近年来对其研究更加深入而细致。钟家鼎认为, 顽固派先是“阻挠对康有为等变法者的认同;压制维新派变法的建议;拖延抗拒执行新政招令;造谣惑众, 挑动社会对变法的恐惧和不满”, 使变法面临危机, 然后策划参与了戊戌政变, 最后将变法扼杀在摇篮中[20]。

  另外,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 推动变法人员内部的不团结, 也是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在造成新政功败垂成的因素中, 新党各派之间分歧而导致的维新阵营的分裂和削弱是不可忽视的原因。”[21]

  刘轩认为:“变法, 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做重大的变革。商君的说法更为触及根本:‘变法者, 利益重新分配也’, 一句话道出了变法的本质。既然涉及利益, 那么必然会有争斗。”[22]这就注定了变法的艰难及变法者的悲剧。

  其次, 从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观因素来看。史学界对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观原因, 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变法者指导思想和具体策略的不完善;变法者操作艺术和采取行为的不成熟与缺乏灵活性。

  第一种观点认为, 推行变法者指导思想和具体策略的不够完善是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谭兴川是这样分析的:“才刚刚从官僚地主阶级转化过来的资产阶级上层, 没有经过对封建主义的彻底批判, 封建主义的烙印依然十分深刻。思想上的不彻底性, 必然导致行动上的软弱妥协, 处处退让, 失败是必然的。”[23]有的学者认为变法理论上的不足, 造成了宣传和影响面太小。

  倡导改革的领袖人物是否具有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和实际活动的才能, 敢于和善于开展斗争, 也是改革能否成功的一个主要条件。沈毅认为:“当时维新派的主要代表康梁等都是些‘拿起笔杆做刀枪’的读书人。他们虽然有进步思想和丰富的知识, 却非常缺乏实际斗争的经验和才干。”[24]耿如指出, 从变法者自身来考察, 他们“所提出的变法理论的缺陷、变法策略上的激进、变法领导层的松散, 是导致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25]。

  第二种观点认为, 维新派的操作艺术和具体采取的行为的不成熟与缺乏灵活性是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萧功秦认为, 变法者由于缺乏对改革制约条件和困难客观冷静的认识和分析, 未能形成成熟的改革心理, 缺少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实际的活动能力, 没有采取灵活多变的变法战略, 而“使保守派、既得利益者, 甚至相当一部分改革温和派结合为反对变法的政治同盟, 改革在强大的政治攻势下遭到了失败”[26]。潘良炽则认为:“最关键的一条, 就在于维新派和光绪皇帝识人、用人的错误。”[13]“变法的成败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变法者如何处理政治格局中的新旧势力。所以, 戊戌变法的失败固然是因为守旧派的强大势力, 但维新派在推行新政时只注意变法的原则性, 而缺乏策略的灵活性也是导致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27]

  此外, 朱立指出, 作为这次运动的领导者维新派, 他们在操作上的急于求成, 则应该说是加速了这场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维新派由于急于求成的心态, 从变法一开始就提出了‘全变’的思路与齐头并进的举措, 由于其自身政治上的不成熟, 领头的又是毫无实权的光绪皇帝, 而使它难于驾驭全面改革的局面, 他们不分轻重缓急的急躁操作, 使传统的顽固守旧势力及各种潜在的反对势力都被动员起来, 对变法进行更疯狂的阻挠, 从而加速了变法的失败。”[28]

  4. 戊戌变法的影响和意义

  第一种看法是从政治学的角度上来阐述戊戌变法的意义的。高旺在《晚清中国的政治转型———以清末宪政改革为中心》一书中指出, 戊戌变法这次革新运动虽然没有成功, “但它对其后整个世纪的政治观念和制度变迁具有重要的影响, 也对此后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建设具有某些借鉴和启示作用”[29]。在1998年由中国史学会和北京大学联合主办的戊戌维新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 南开大学王永祥教授指出, 维新派“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较完整地搬用作为西方近代化政体之一的郡主立宪制理论”, 戊戌维新“成为中国先进分子力图使中国政体近代化的开端”[30]。

  其次, 有一种看法是从文化学的角度来分析戊戌维新的影响和意义的。苏州大学的朱永新认为中国近代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 该文指出维新教育思想对封建教育制度进行了大胆的否定, 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教育的存在。认为维新教育思想积极地描绘理想教育的蓝图, 在埋葬封建教育制度的同时, 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体系和形式上的资产阶级教育制度[31]。另外, 在女子教育方面, 杨威指出:“戊戌变法的领袖们基于多方面的因素, 在变法时期更是大力倡导女学, 广泛进行女子教育的思想传播和积极进行教育实践的探索, 对中国女子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2]周彦等也有相关论述:“清末教育行政机构的改革是中国文化教育近代化的又一标志。”因为, “学部的工作职能, 大大促进了新式教育的发展, 从而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化教育框架”[33]。

  第三, 还有从思想史的角度上来分析戊戌变法的意义的。我国着名史学家汤志均在《戊戌变法史》一书中指出:“戊戌变法运动虽然失败了, 但它在当时知识分子中, 确实起了一种启蒙作用, 所以从思想解放这个意义上来说,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它是具有进步意义的。”[34]

  5. 余论

  就戊戌变法的研究来看, 除了本文梳理到的戊戌维新的性质、戊戌维新的失败原因、戊戌维新的影响和意义, 有部分学者还对戊戌维新的人物或人物思想、当时社会知识分子的心态、戊戌维新的台前幕后人物分析、戊戌维新时间节点的考证等方面进行了认真广泛的研究。比如李福业在《梁启超戊戌变法前后思想变化研究》中提到“梁启超维新时期的思想根基与他所接受的儒家经典教育息息相关, 但更重要的一部分思想渊源来自于他的师父康有为的思想体系对他的渗透和影响”[35];《张荫桓:戊戌变法的幕后策划者》提到张荫桓“利用自己的西学知识影响光绪, 促使其倾向变法, 并向其推荐了康有为, 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维新派的重要密谋”[36]。

  虽然史学界对戊戌维新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探讨, 但是在改革的时机、社会承受力、政策策略的失误方面, 还有改革的某些层面的研究上, 还显得比较薄弱, 比如外交改革、军事改革、教育改革、风俗改革、文字改革等等, 都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史料, 进行扎扎实实的专题研究。另外笔者认为, 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 应该扩大视野, 具体研究晚清改革史上的各种类型、各种身份的人物。

  就戊戌变法研究的现实意义来说, 正如李喜所在《戊戌变法百年再审视》一文中所说:如果将近一个半世纪的中国历史进程看作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那么近代化史观必须解决社会转型的一系列理论问题。近年来研究社会转型的学者甚多, 但系统论述社会转型理论者较少。例如戊戌变法, “放在一百多年中国社会向现代化转变的整个过程中去研究, 仅仅研究其社会背景、变法过程、主要人物的思想、失败原因、历史意义等就不够了, 必须从整体的社会建构中去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诸如戊戌变法时期的官僚队伍及其结构和政治倾向的分析、改良派的队伍及其素质的考察、文化启蒙及范围的研究、资本主义新经济发展程度的解析、各阶层生活水准的解剖、社会对改革承受力的分析、改革运作方式的研究等等”[37]。所以, 如果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社会转型去着眼, 则研究的问题更多, 也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高放.戊戌变法与我国现代化.人民论坛[J].1998 (6) :30-32.
  [2]范瑞祥, 刘筱霞.中国近代的维新变法[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3]夏以溶.中国近代史话[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1.
  [4]蔡乐苏, 等.戊戌变法史述论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5]郭大松.中国近代史通鉴[M].北京:红旗出版社, 1997.
  [6]王戎笙.扼杀戊戌变法的慈禧为何也搞新政[J].炎黄春秋, 2000 (11) :40-45.
  [7]宋全成.戊戌变法及其现代化意义.学术月刊[J].1998 (9) :109-110.
  [8]焦润明.救亡图存——清末维新潮[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7.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改革开放后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综述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21823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