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初中老师德育工作艺术的探讨论文

时间:2019-01-24 23:10:44 来源:免费论文网

初中老师德育工作艺术的探讨论文 本文关键词:德育工作,探讨,初中,老师,艺术

初中老师德育工作艺术的探讨论文 本文简介:自古以来,思想品德教育就是我国的文化传统。儒家核心观点“礼、仁”就是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西方德育可以上溯到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并在之后不断演变发展。由此看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德育都被放到了一个极高的地位。只有德育水平提高了,才能进一步促进学生智、体、美、劳诸育发展,为学生未来发展

初中老师德育工作艺术的探讨论文 本文内容:

  自古以来,思想品德教育就是我国的文化传统。儒家核心观点“礼、仁”就是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西方德育可以上溯到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并在之后不断演变发展。由此看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德育都被放到了一个极高的地位。只有德育水平提高了,才能进一步促进学生智、体、美、劳诸育发展,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一、当前初中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虽然很多学校都认同德育工作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并且也给予了一定支持,但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很难取得实效。传统教育更重视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很多学校会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课程教学中。而且学校德育在很多情况下是为了德育而德育,仅仅把它当做一个教学任务,这样往往会使其流于形式[1]。如学校有时会安排德育实践活动课,但并没有为其配备具体安排和内容,很多学生只是把这类课程当做休息放松的课程,老师没能给予绝对重视,提出教学要求,最后直接影响德育成效。

  (二)缺乏初中德育工作的技巧德育是一门艺术,必须首先打开学生的心扉才能有效开展德育工作。很多老师的德育都仅停留在口头单方面的说教上,这种方式百害而无一利。首先仅仅通过说教这种单调的手段是无法让学生欣然接受的,并且长期说教也会触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其次单方面的方式更是无法和学生形成互动,走进学生心扉。作为恶性循环的后果,德育会越来越僵硬和封闭,难以顺利进行。因此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技巧,构筑与学生的心灵之桥格外重要,也是德育工作的成功之匙。

  二、当前初中德育工作艺术的探讨

  (一)付出关怀———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初中生的心智是不够成熟的,老师面对的是一群懵懂的孩子,并且正处于青春叛逆期[3],因此强硬的说教方式显然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关怀才能越过那堵心墙。当然这里的关怀并不是刻意显露的,而是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远比说教能感化学生。相关实践证明,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就必须重视关心和关爱学生,将学生看成自己家人,主动走进学生的家庭生活,将学校、家庭结合起来,将德育与生活直接结合,真正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给予及时关心和帮助,让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支撑,获得应有的温暖和关怀。教师在开展德育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精神,平等对待学生,用真心关爱学生。只有在关怀学生的基础上,德育之光才能照亮学生心扉。简言之,德育工作的艺术就是关怀。案例1:某班有一位男生,长期迟交或不交作业,而且每天都看起来很疲惫。老师调查以后才发现,原来他每天放学后都去学校附近的网吧上网,一直到很晚才回家。于是老师决定家访,了解情况。刚开始,他很抵触,在老师的坚持下,还是妥协了。当老师来到他家之后才发现,其父母离婚了,现在他和父亲一起住,但是父亲每天工作很晚才回家。他每天去上网的原因其实就是寻找精神上的依托,很明显他缺乏关怀。于是,老师暗下决心帮助其走回正轨,首先老师建议他父亲以后多抽点时间陪孩子,不要一心只在工作上。其次老师可在平时经常鼓励该生。慢慢地,效果越来越明显,他开始认真学习了,成绩相比以前有了飞跃。

  (二)以身作则———树立学生的德行榜样德育工作中的德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还是对老师的要求。老师的良好品行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4],最好的榜样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老师的言行举止都会被学生在潜意识里效仿,因此躬行实践远比生硬说教有意义。很简单的事例,老师几乎天天和学生说要注意安全,过马路时一定要看红绿灯,一定要走斑马线。可是很多情况下,学生不一定会按要求来,而且有时甚至老师自己也不会这样做。万一有学生看到老师过马路不走斑马线,或不等绿灯,那么学生自然会认为那些要求只是口头上的,并不需要实行。相反,如果老师真的等绿灯再过马路,学生看到就会认为自己也得这样,那么无形中,德育工作就成功了。案例2:某班刚开始实行迟到记名管理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不太配合,迟到现象时有发生。有一天由于交通原因,班主任在路上堵了很久,最后迟到了,赶到班上后,立马向同学们道歉,并且要求考勤员在记录本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保证说以后尽量不再迟到。之后一段时间里,班上迟到现象明显好转了很多。老师这次迟到后的以身作则,让学生明白准时上学的重要性和严肃性。

  (三)公平公正———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从传统教学模式看,或在老师传统思维的统领下,以学习成绩为标准,学生经常被分为好学生和坏学生两类。而学校经久不衰的奖项———“三好学生”往往授予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其实这是非常不公平的。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不同的学生就是不同的类型,以成绩为标准是不合理的。德育更是如此,实行德育必须做到公平公正,尊重个性。《论语》中已经提出因材施教的观点,古人尚能若此,更何况新时代的人们。每个班几乎都有很多学习成绩并不优秀的学生,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学生所有方面都不行。如有一位女孩在学习上很努力,成绩却无法提高,可是谁也不曾想到她会是市区艺术小人才绘画比赛一等奖得主。相似例子不胜枚举,有的同学在运动上有天赋;有的同学在书法上有天赋;有的同学在陶艺上有天赋,等等。所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而老师需要发现这些闪光点[5]。案例3:在某班,班级管理一直存在问题,班干部无法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于是老师决定改变班干部选举方式,采取“应聘上岗”的自由参选模式,并且由同学们投票选举。同学们的积极性一下子提高了很多,平时一些不怎么表现自己的同学都踊跃参与竞选。最后,新当选的班干部几乎每个人都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并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班级管理明显变得高效。

  (四)畅游文海———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光靠目前思想品德教材上几篇浅薄的文章,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那些文章多数没有太大深度,只是停留在浅显的说教上。只有真正的文学作品才有感化人心的力量。如都德《最后一课》传递的感人肺腑的爱国主义精神;海明威《老人与海》宣扬的永不言败的战斗精神;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歌颂的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等。老师可以“多读书、读好书”为核心,多开展一些类似读书交流会、读书月等活动。某班学生课外阅读书目分布情况,见图1。图1某班学生课外阅读书目调查结果图由上图可知,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借助课外书籍陶冶学生情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具有重要意义。上图中,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学生最多,调查发现,学生觉得这篇文章很有感染力,告诉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从而更珍惜和热爱生活。

  (五)集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初中生正值青春期,有无限活力和激情,有极强的表现欲望[6]。因此应该给予他们足够机会展示自己。这样不仅有利于他们个性特点发挥,而且能激发他们的团队意识,更为关键的是可以加强班级凝聚力,推动德育工作进行。初中各个班的班主任可以互相联系,举办一些团队性质比赛,如篮球赛、手工比赛、绘画比赛。在游戏中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协作性,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几乎所有年级团体篮球赛都会出现这样一幅场景:场上的球员奋力拼搏,尽情挥洒汗水,场下的同学全力为他们呐喊助威。就这样在小小的篮球比赛中,整个班集体团结一心。由此可见集体比赛的魅力所在。当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组织一些户外活动,让学生适当放松心情。案例5:某班学生长期看起来没有生机,原来学习压力过大,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上,并且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学生之间的交流很少,整个班级缺乏凝聚力。于是,班主任决定做出改变。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他要体育委员到器材室借来羽毛球拍等用具,带着同学们到附近公园游玩。同学们刚开始不适应,可慢慢地,开始放松心情,大家在玩耍间有了交流和互动,同学们脸上都浮现了久违的笑容。之后该班变得生机勃勃,老师决定每学期尽量组织活动,带大家去放松。

  三、实践结果及思考

  通过实施上述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师开展单元训练,其考试结果为:该班级40人,得分>80(含80)者30人,80-100分8人,70-80分有2人。本次考试中优秀率为95.0%。较上次考试优秀率明显提升9.6%,实践效果明显。整个班级得到了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班主任被评为“区优秀辅导员”,班级被评为“区先进班集体”,还有一人被评为“区孝敬标兵”,一人被评为“市金奖少年”,等等。由此可见,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活动更能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并且指导学生实践,完美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德育作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的首位,德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尽管当前德育工作环境不够完善,工作推行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但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关怀学生,用心教育,就能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投射关爱之光,留下美德余香。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初中老师德育工作艺术的探讨论文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21715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