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新闻与文化的契合对名胜古迹报道的思考论文

时间:2019-01-22 22:34:17 来源:免费论文网

新闻与文化的契合对名胜古迹报道的思考论文 本文关键词:名胜古迹,契合,思考,报道,文化

新闻与文化的契合对名胜古迹报道的思考论文 本文简介:摘要本文从新闻报道与散文随笔两种不同写作体裁的交融、契合,探讨以名胜古迹为报道对象的游记类作品的写作思路和表现手法。  关键词写作体裁名胜古迹表现手法  笔者多年从事新闻工作,自2005年起,用5年的时间,自驾游历蜀地10万里,以泛新闻的写作意识和大特写的写作手法,撰写了70多篇川内名胜古迹的报道在

新闻与文化的契合对名胜古迹报道的思考论文 本文内容:

  摘要 本文从新闻报道与散文随笔两种不同写作体裁的交融、契合,探讨以名胜古迹为报道对象的游记类作品的写作思路和表现手法。

  关键词 写作体裁 名胜古迹 表现手法

  笔者多年从事新闻工作,自2005年起,用5年的时间,自驾游历蜀地10万里,以泛新闻的写作意识和大特写的写作手法,撰写了70多篇川内名胜古迹的报道在报刊发表。2009年底,笔者将其中的55篇集纳成册,出版了《蜀地秘境》一书,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四川。在此,笔者对自己数十篇名胜古迹报道的采写体会进行回顾,力图得出新闻大特写与文学类游记的交融、契合的一些体会。

  “旷世游圣”徐霞客将其理念概括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著万言书”,写下了令人叹为观止的260万言的《徐霞客游记》。这部卷帙浩繁的游记,传承了古代人文地理知识,并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正是这些古代旅行家踏遍青山的精神的感召,使笔者作为一个新闻人,更希望以自己实地的踏勘和详实的采访,将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和游记写作的一般准则结合起来,以新闻的可信度和游记的感染力传播积淀深厚的巴蜀名胜。一篇篇名胜古迹报道刊出后的反响证明,这样的写作手法,做到了读者群的相对多样化、受众的相对扩大化、历史文化传播的相对广泛化,使许多“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文化胜迹广为传播。梳理这些体会,笔者认为要做到写好名胜古迹报道,需要贯彻三个“两结合”的原则。

  一、新闻性与史料性

  五年中笔者游历涉足之处,一部分地方仅是准备开发,一部分地方尚未纳入开发计划。因此,笔者游记中的部分内容鲜为人知。但是,这些地方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奇绝秀险的自然风光,令人叹为观止。比如,十几座南宋抗蒙时期分布在四川几条大江及多处关隘的“宋城”,不仅遗存着城门、城墙、碑刻、造像,其山形植被也令人赏心悦目,是历来旅游文字很少涉及的领域。因此,这些人文历史遗迹的发现和披露,具有相当高的新闻价值。尤其在人们苦苦寻觅新鲜、罕见的旅游目的地的今天,这些内容更加吸引读者。

  又如,令仗剑远行的李白暂停匆匆步履、吟哦“峨眉山月半轮秋”的平羌江小三峡,被称为“军防要塞式住宅奇观”的武胜宝箴塞,大熊猫作为一个新物种的发现地夹金山邓池沟天主教堂等等,这些当今游人较少涉足之地,不少读者在阅读了刊登于报刊的文章之后,纷纷自驾前往。

  类似的这些人文遗迹,在历史学家或文学家眼里是宝贝,但要让读者欣赏并愿意前往,就必须发掘其承载的人文历史底蕴,使读者的感受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新鲜,还要产生心灵的一定程度的震撼。在搜集和获取这些沉淀于浩繁的典籍和湮没于民间乡野的史实时,笔者的新闻采访经验及手段也发挥了作用,呈现出来的不仅具有新闻报道的特征,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厚重感。

  比如,金堂云顶城巍然屹立于沱江畔,山上有金碧辉煌的慈云寺,且林木苍翠,是成都市民游山玩水的好去处。笔者在《云顶擎天一石城》一文中,不但谈到了云顶城修筑的缘由,并从遗存的城门拱顶上考证出南宋时期筑城的确切时间及守城将领的姓名,从而使读者对这座在乱世之中曾为成都府治所的云顶城,使读者不但品读美景,也品味历史。

  又如,昭化古镇经过打造,游人日渐增多,但那句“到了昭化,不想爹妈”的俗语到底出自何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在《昭化 蜀汉王国的第二都城》一文中,用翔实的史料证明了“到益昌(昭化),忘爹娘”一语出于武则天母亲之口,从而使历史文化名镇昭化平添几分吸引力。

  二、新闻性与文学性

  在写作手法上,笔者将新闻性与文学性有机结合起来。本着眼见为实、真实记录的原则,书中涉及的地方,均一步一个脚印的详加踏勘、细心观察,以准确、平实的文字对所见的实物实景进行记录,力求直观、形象,尽可能给读者以较强现场感。

  比如,笔者这样叙述南宋抗蒙古城凌霄城的上山秘道:“宽仅1尺多的山道上铺的不是石板,而是比马蹄大一点的不规则石块。它块块厚实,表面平整,如牙齿般牢固地镶嵌在泥土之中。”读者对这条秘道就有了亲临现场的印象。

  此书中的文学性,主要表现在“游感”上。从文学性的文字在整篇游记中占的篇幅来讲,要把握一个份量多少的问题;从抒情感怀的语句在整篇游记中所表达的情绪强弱来讲,要把握一个程度深浅的问题。游到精彩处,情之所至,诗情画意般的言辞自然而然而来,绝不可无病呻吟、矫揉造作。

  比如,平羌江小三峡的人文底蕴和青山如黛、绿水中流的美景,令笔者在《平羌小三峡 月出峨眉照江流》一文中,有了如此感怀:“李白走了,那平羌江中碎银般的月影,便成了乡愁,成了寄托。其后的许多墨客骚人,或因为激发文思、寻觅灵感,或因为瞻仰美景、垂涎美食,踏着李白的足迹来了。”

  正是由于书中的多数文章既具备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又表现了空间和时间上的想像力,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从而使这部游记更为耐读。

  三、新闻性与思想性

  新闻性属客观描述的范畴,思想性属主观思维的范畴。这两者在游记里反差较大,是不太容易处理得和谐、自然的两个方面。

  这本游记的55篇文章,基本按所到之处的游历路线、观赏顺序来叙述,并在文章里毫不牵强地融入路程、路况、路线及食宿、气候、海拔等信息,这些都大致体现了新闻的基本要素。笔者这样做的原因,一是使读者提高游览的效率,尽量避免因走重复路线而产生的单调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的多看、多玩;二是避免读者在游览后产生遗珠之憾,路程和景点依次罗列,哪个地方停留多久,哪个地方要着重游览,读者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时间松紧以及兴趣爱好作合理安排。

  如果通篇如此,显然只能算参观指南、旅游手册。将思想性、哲理性融入其中,则可以给读者深层次的启迪。

  比如,当笔者站在南宋的半壁江山最后一个被蒙古铁骑攻克的城堡凌霄城上时,面对凄凉而又悲壮、荒芜而又充满生机的场景,如此写道:“我们能够往以前看多远,我们才能够往未来看多远。古人留给今人的那一笔宝贵财富,将会让我们走得更远。”

  再如,笔者在邛崃火井镇游览了世界第一口天然气井——汉代古火井后,写了《火井 汉代的火焰仍在升腾》,此文如此结尾:“六角井的火焰早已熄灭,但它留下的火种早已燎原。这火种跳跃在我们每家每户的灶台上,把历史和现实浓缩在咫尺之间。”

  又如,在《天雄关 而今迈步从头越》一文中,以“剑门关的门槛”天雄关来形容和歌颂卓越人物:“它曾经沧海,而今与春华秋实为邻,与清风明月相伴,如同功成身退的智者,蛰伏于祟山莽林之间。英雄不死,他只是渐渐隐去。”

  笔者写这部游记的初衷是为旅游者提供更多出行目的地,以及满足一些不仅仅是休闲的旅游者劳其筋骨、磨砺意志的需求。出乎意料的是,书中的这些具有一定思想性、哲理性的语句,同样引起读者的共鸣。他们以网上发帖、以撰写散文随笔的方式,整段引用,并在思索和诠释中表达了自己的感悟。

  要写出一部给读者带来惊喜,使其产生新的兴奋点,且能经受得住时间检验的游记,还应该在写作之外做足功夫。

  首先,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这也是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追求。在狭隘的风景主义美学观大面积占领旅游空间的时代,人们在纵目山河、寄情山水时,更需要具有敏锐触觉的新闻工作者去发掘那些潜藏在风物之中的人文底蕴。

  为此,游记作者人文历史知识的多寡,以及对描写对象人文底蕴的发掘程度,在相当的程度上决定着游记的优秀与平庸。除此之外,尽可能多地具备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尤其是地理知识。这样,既可将每一个景区写得各具特色,也可应对自己在旅游考察过程中自然条件带来的麻烦甚至危险。这些知识以及技能,一方面靠平时的学习、积累,一方面是在出行前做足功课,对目的地的情况详尽了解。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把游记写深写透。同时也可避免生活常识和历史文化的表述谬误。

  其次,要锻炼自己的一双“发现者之眼”。从宏观上讲,要善于从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风景名胜之中,发现当下及将来人们可能注目并值得注目的地方,通过自己的游记使他们的目光聚焦于此。

  “发现者之眼”,还表现在实地、现场的观察、探究和与知情者的交流方面。

  正如不喜于观察写不出好新闻一样,察人所不察,写出来的游记才有鲜活感。

  最后,游记作者应保持新闻工作者的好奇心。厌倦熟视的事物,渴望意外惊喜,虽是人的固有本性,但游记作者的好奇心如果更强烈一些,便能先行一步,为广大旅游爱好者备上一顿丰盛的大餐。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新闻与文化的契合对名胜古迹报道的思考论文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21700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